读《资本论》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文集,在读完之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我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深深吸引。
他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即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之上的,必然会产生阶级斗争。
他们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主张通过无产阶级的努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我对这种革命思想深感赞同,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够彻底改变社会的现状,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其次,我也受到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揭露的启发。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合理性,指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和压迫。
他们揭示了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指出资本家利用无产阶级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并通过这种剥削获取巨额利润。
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是无法持续下去的,必然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最后,我也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想和目标。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以人的解放为最高目标,他们希望通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幸福。
这种追求人类幸福的理想非常令人感动,也给我带来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总之,通过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经典的著作,更是一本启发人心的读物,对我个人和社会的思考和认知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读后感2100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读后感2100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卡尔马克思,一名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著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多部作品。
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
是卡尔马克思挚友,与马克思一齐并为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马克思与恩格斯一齐一向致力于对于社会阶级斗争的分析,为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就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伟大的世界无产阶级领袖,这次读了两人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让我颇为感触,并且对于两人的思想上的前瞻性,与思维的缜密性都更加的钦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共分四卷,我尤其对第一卷颇为感兴趣,马克思与恩格斯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当时的贸易与对华战争等,马克思恩格斯都进行了详细分析。
我选取了鸦片贸易史进行了详细的通读。
那段闭关锁国,人民萎靡,遭人残害的岁月又渐渐从时间的消逝中渐渐在我脑海里恢复了原先的面貌。
鸦片贸易对于当时的中国无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国已经陷入了落后的境地,而鸦片贸易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市场是个严重的打击,对于当时社会人民的精神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而鸦片贸易的原因也如鸦片贸易史第一部提到的源于欧洲对于中国市场的占有欲望,幻想和企图。
开头马克思引用英国人马利马丁的话:“不是吗?‘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算是仁慈的。
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持续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
但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牺牲者被献于永不知饱的摩洛赫,英国杀人者和中国自杀者竞相向摩洛赫的祭坛上供奉牺牲品。
”鸦片贸易使得当时中国人付出超多白银购买鸦片,每一天烟雾妖娆,使得自己变得更加沉迷,却因为鸦片的上瘾性而使得不得不继续为之付出精神和金钱的双重代价。
读《资本论》有感(三篇)

读《资本论》有感许多年前,我们在高中时代听老师讲过剩余价值学说,但从没读过《资本论》的原著。
我想即便那时读,也不会理解的,因为我们没见过或者说没有亲身体验过资本主义社会。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直都是西方资本主义不欢迎的人物。
在中国,近三十年也倍受冷落,《资本论》很少有人去读了。
我以前一直以为《资本论》是纯经济学著作,光那么厚,就让人望而却步。
不久前前,从新闻得知,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许多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人们当中,掀起了一股重读《资本论》的小热潮。
我很好奇,为什么那么多长期接收西方教育的人们会重新审视这部革命著作?我顺手拿起那本静躺在我书柜上许久的《资本论》,随便打开一页翻看,第一眼,就深深吸引了我。
《资本论》并不是深奥难懂的经济理论,是平常易懂的,更是无比贴近现实社会的,书中引用的事件,无不在真实生活中得到应验。
于是,我立马沏茶,在新居的书房里匆匆读了起来。
《资本论》在我心中掀起巨大波澜,他真的是一部底层工农群众的《____》。
他带给我的第一感受是:____是对的!我明白了他为什么坚决不让走资本主义道路,把资本主义消灭在萌芽状态。
《资本论》不仅总结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一般规律,而且揭露了许多血淋淋的事实。
读着那一件件具体的事件,我在想,这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吗?这分明就是近____年的中国。
马克思写《资本论》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后的国家避免那样血腥的事情发生。
我现在把我感受最深的几段话抄在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引起社会的对抗。
这种对抗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更高或更低,就它本身来说,并不是我们这里的问题。
这里的问题是这各种规律本身,是这各种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贯彻下去的趋势。
工业比较发展的国家,不过为那些更不发展的国家,显示出它们自己未来的形象。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揭露近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一个社会即便已经发现它的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一个法令来废除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把生育的痛苦缩短并且减轻。
【读后感】作文读后感2000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读后感2000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一部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著作,通过阅读这部书籍,我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社会主义、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等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们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剥削、压迫和不公正,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本质,以及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
通过阅读他们的著作,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以及工人阶级的命运与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是直接对立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并试图为实现这一理想进行了探讨。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消灭私人占有制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个应当追求的目标,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解放和平等。
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我对社会主义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我们看到了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社会的不公正也随之加剧。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指引我们认识到,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才能消除阶级对立和剥削,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和尊严。
在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过程中,我也对社会主义的实践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想是美好的,但实现社会主义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他们的理论同时也要面对一些具体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个人私利和集体利益的矛盾?我们应该如何平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保障人们的自由和权利?这些都是我们在追求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马恩选集读后感

马恩选集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它包含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重要著作和论文,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在读完这部选集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魅力和深刻内涵。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资本论》是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通过对《资本论》的学习,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之处。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也让我对社会主义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相信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共产党宣言》是对共产主义思想的鲜明阐述,它提出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道路。
在阅读《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精神和对于人类解放的追求。
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否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它为人类社会的未来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等著作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著作的学习,我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认识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对人类自由和平等的扭曲和歪曲,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思想控制和意识形态压制。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哲学的批判也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类思想史的一种重要贡献,是对人类思想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超越。
总的来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通过对这部选集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科学探索和历史选择,是对人类解放的一种坚定追求和实践探索。
相信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后感说实话,刚开始翻开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厚厚的书里到底藏着啥神秘的宝贝?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我才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思想的宝库!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目睹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现象的犀利洞察。
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的剖析,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拿着手术刀,精准地指出了社会的病根。
他们对于无产阶级的关注和支持,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人文关怀。
就拿书中对于劳动异化的论述来说吧。
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每天辛勤工作,居然可能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成果不属于自己,反而成为了压迫自己的工具。
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做了一个精美的蛋糕,结果却被别人抢走,还反过来嘲笑你做得不够好。
我想到了自己身边的一个例子。
我有个叔叔,在一家工厂里打工。
每天他都要在流水线上工作十几个小时,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机械而又枯燥。
回到家,他总是累得瘫倒在沙发上,连和家人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他的工资也不高,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
有一次,我问他:“叔叔,你这样工作不累吗?”他无奈地笑了笑说:“累又能怎样?为了生活啊。
”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劳动异化的可怕。
叔叔的劳动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和满足,反而让他失去了自我,变得麻木和疲惫。
还有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也让我有了很多思考。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这让我想起了历史课上学到的那些革命故事。
比如法国大革命,平民们奋起反抗贵族的压迫,为了自由和平等而战。
这就像是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两边的人都在拼命地拉扯,谁也不肯让步。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虽然没有了那种激烈的阶级对抗,但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
有些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享受着优质的教育和资源;而有些人却要为了温饱而奔波。
这让我明白,我们不能忽视这些问题,要努力去缩小差距,让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也让我充满了期待。
他们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发展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它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更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深刻预见。
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严密的逻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崩溃,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阅读这些经典著作,让我深刻领悟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魅力和深远意义。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系统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求。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
他们提出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和实践路线,为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阅读《共产党宣言》,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和不可持续性,也让我对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它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本质和运行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崩溃。
他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性和不稳定性,也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路径。
阅读《资本论》,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性和不稳定性,也让我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集大成之作,它汇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重要著作和文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进程的必然性。
他们还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路径,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世界。
他们的文集包含了大量的著作,其中包括《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重要著作。
阅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让我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重要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当今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共产党宣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清晰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即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他们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导致无产阶级的起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
这部著作让我对共产主义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公和不平等。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和压迫。
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者被剥夺了劳动的成果,而资本家则通过剥削劳动者获取了巨大的财富。
这部著作让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了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提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争议,但他们的思想对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总的来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阅读他们的著作,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当今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他们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提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争议,但他们的思想对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也为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资本论》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感
夏正智
《资本论》是马克思穷尽毕生精力创作的宏篇巨著,它揭示了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规律。
《资本论》很难懂,马克思的高度哲学化的语言和耗繁的历史资料数据为读者理解马克思的基本经济思想增添了不少的障碍和麻烦。
读大学时,因为对政治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在课本和老师那里找不到答案,反而被老师批评为“钻牛角尖”,我曾经阅读过《资本论》。
但只是读到150多页,就因为理解上的困难没有办法再继续往深处阅读。
后来,在读研究生期间,因为学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希望从中能够为学位论文寻找到新的思路和观点,在暑假期间,我再次阅读了《资本论》。
看看想想,用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马克思的宏篇巨著《资本论》三卷。
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了理解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思路,又不得不去翻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相关哲学文章,最后顺带看完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在那次暑假过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序言》、《哥达纲领批判》等文章被我一再翻阅,从中去寻找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
的认识和看法。
这是一个相当劳累的过程,花费了我不知多少个
不眠之夜,但劳累所带来的是不再困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和对理论创新的全新认识。
这次的阅读让我认识到,《资本论》这部著作所揭示的经济理论可以说是一般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无产阶级斗争理论武器的融合。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易风的表达,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是一种最为准确和完美的表达,它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实质,也暗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说明吴易风教授真正读懂和理解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
明白这一点,也就理解了〈资本论〉第三卷与第一卷之间存在的所谓冲突和矛盾。
为此,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马克思主义的二重性》,参加了省党校组织的理论研讨会,但没有期刊敢于发表,在出版论文集时也从中被去除了。
如果真正认识到《资本论》的这一特点,那么我们也就知道了如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和理解现实经济问题,制定经济改革的原则和政策,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改革开放能够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次阅读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劳动、价值、价格的关系,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价值概念本身就是评价与估量,是具有主观特色的名词。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却排除了价值的主观性,从而排除了其经济学理论的主观性成分。
其实,马克思《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来源于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但其主要继承和发展的是其客观部分,而亚当·斯密、李嘉图的经济思想中都包含客观成分(劳动)与主观成分(交易过程中的效用评价),这就为日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埋下了伏笔,也为西方微观经济学效用论、供求均衡论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同时,马克思《资本论》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的界定为其理论的革命性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也为否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埋下了隐患。
当我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特别是看完《资本论》第三卷,我发现其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矛盾与冲突。
为此,我通过对劳动分工形式的分析,按照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思想,写出《重新认识价值的创造与分配》,直接通过对个体劳动的分解推导出凯恩斯国民收入的收入法公式。
同时,根据价值概念本身的含义与马克思对价值形成的分析,写出《价值与劳动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发表于《社会科学报》。
这时,我认识到,其实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效用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是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而西方宏观经济学完全可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生产力理论通过劳动分工和价值分解实现宏观经济
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无缝对接。
从此角度讲,凯恩斯主义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翻版,他们都是李嘉图的徒弟。
当我答辩时,我自我评价初步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融合对接问题时,受到个别答
委的强烈批评和反对,自己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骨子里有多么狂妄。
这次阅读让我懂得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真实关系,按生产要素分配不过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形式。
当我在〈社会科学报〉看到湖南大学刘解龙教授与我的论文在同一版面提出此观点时,我不知有多么后悔自己行动的迟缓,同时也为找到具有相同认识的知音而感到特别的荣幸。
同时,这种认识也让我认识到把按要素分配视为按劳分配的对立面是多么的粗浅。
我阅读《资本论》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时,正当深化劳动价值论认识讨论的炎热之时。
因为我不仅全面看完了《资本论》,而且也广泛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所以我知道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来自它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所以经济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就是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换句话说就是,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价值分配对价值创造具有反作用。
为此,我专门写出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价值、劳动与价格〉,在省社科联组织的全省社科界劳动价值论研究会上讲了半个小时。
但当时,中国人民大学的卫兴华、福建师范大学的陈征、厦门大学的胡培兆等人却在劳动价值论研究中如日中天,他们共同的观点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无关。
而中央党校的王珏教授却在研究劳动力的所有权问题。
我
相信他们应该认真研究过马克思的〈资本论〉,但是他们却没有认真研究过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否则也不会出现这种把马克思都能够气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理论。
幸运的是,党的十六大并没有采用他们这种分割式的经济研究理论,否则将让世界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笑掉大牙。
这次阅读让我看到了所谓极左与极右的实质。
越是仔细阅读研究过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人,越不容易出现极左或极右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经常表现为极左倾向的人,很多根本就没有研究过经典原著,对马克思的毕生经历和遭遇、对马克思不同阶段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马克思所要表达的某种思想的意图根本就不了解和理解,而只是把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做为自己政治进步的工具;那些表现为极右的人,很多是政治经济学或〈资本论〉研究大师的学生,他们从自己的导师那里了解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存在的没有在理论宣传上出现的东西,却没有认真去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出现的历史根源和特殊背景,从而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认可而改信西方经济学,特别是看似完美的西方微观经济学。
当然,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特性也往往把知识分子引向他应有的反面,从而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研究和信仰。
特别是当权力而不是知识在社会治理中呈现前所未有的强势时,情况更是如此。
这次阅读带来的另一个收获就是形成了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独到解读,认识到“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真正意义、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和其现实的理论价值。
可惜的是,我只在主体班次上讲解过一次“三个代表”思想,过后就再没有取得在众人面前讲解的机会(并不是因为我讲的不好或有问题,而是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
本身我也不是从事党建思想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放弃也无所谓。
倒是有一次到某单位办事,与一位科长闲聊了两个小时,他倒是非常佩服我对“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他告诉我:你说明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真正意图和含义,让我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模糊认识,真正理解了“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不过,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理解和解释。
在此之前,我已经把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写成论文〈构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理论基础〉发表于〈党政干部论坛〉。
搞理论是枯燥的,搞研究是累人的。
特别是阅读和理解〈资本论〉这样的经典巨著,可以讲确实非常困难。
当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更加困难,因为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杂志报刊都可能因这种理论研究成果的政治敏感性而承担不必要的政治风险。
所以我现在感觉,与其花费过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些具有相当政治敏感性的基础理论问题,倒不如多去思考应用性的现实问题来的简单。
但是,如果真正读懂了,你就会发现还是收获颇丰:原来哲学、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
如此的密切相关,现实社会中所发生的事情和存在的问题其实也没有多少神秘。
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特别是对于不到30岁的年轻人来讲,最好不要去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原著,不仅是因为理解上的困难,更是因为其著作中思想众多又交错纵横,年轻人难于准确把握却很容易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