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基本知识培训课程精品资料
合集下载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资料课件

-----米糠油事件 8、 1931日本富山炼锌厂,把含镉污水排入河中死亡215人 ;
-----富山痛痛病事件
注: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
第六页第,五共页42页。
一、当前的环境问题
(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 全球变暖,到2050年可能升高5到10度,海水上升1米多,起因S02;
● 臭氧层破坏,臭氧变薄,南极上空有臭氧调洞紫外线伤人,起因CFCS;
● GB/T24011—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 GB/T24012—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2、ISO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一非政府的国际科技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权威的国
际标准制订、修订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
2、1943美国络杉机汽车排放氮氧化物与紫外线作用,大多数人患病,400人死亡;----
--光化学烟雾事件
3、1948美国多拉诺镇排放S02、S03,6000人患病,20多人死亡;
------多诺拉事件
4、1952年英国伦敦居民煤炉排放大量S02、S03,5天内4000人死亡 ; ------伦敦烟雾事件
第二十第三二页十,二共页42页。
4.3.3目标、指标与方案
•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 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 a) 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 责;
• 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见文件:YD-EC123环境目标、指标
YD-EC121树脂管理方案
3、实施14001的目的: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以减少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改善环境
质量、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富山痛痛病事件
注: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
第六页第,五共页42页。
一、当前的环境问题
(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 全球变暖,到2050年可能升高5到10度,海水上升1米多,起因S02;
● 臭氧层破坏,臭氧变薄,南极上空有臭氧调洞紫外线伤人,起因CFCS;
● GB/T24011—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 GB/T24012—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2、ISO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一非政府的国际科技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权威的国
际标准制订、修订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
2、1943美国络杉机汽车排放氮氧化物与紫外线作用,大多数人患病,400人死亡;----
--光化学烟雾事件
3、1948美国多拉诺镇排放S02、S03,6000人患病,20多人死亡;
------多诺拉事件
4、1952年英国伦敦居民煤炉排放大量S02、S03,5天内4000人死亡 ; ------伦敦烟雾事件
第二十第三二页十,二共页42页。
4.3.3目标、指标与方案
•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 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 a) 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 责;
• 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见文件:YD-EC123环境目标、指标
YD-EC121树脂管理方案
3、实施14001的目的: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以减少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改善环境
质量、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ISO14001基础知识培训

10. 1996年台湾核废料 → 北朝鲜,中国反对 (利用国际公约)
3
近二十年来的十大公害事件
事件
维索化学 污染
阿摩柯卡 的斯油轮 泄油
三哩岛核 电站泄漏
威尔士饮 用水污染
墨西哥气 体爆炸
时间 地点 1976年 意大利 1978年 法国
1979年 美国
1985年 英国 1984年 墨西哥
危害
原因
多人中毒,居民搬迁,几 农药厂爆炸,二
•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 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11
• 环境因素的来源: 产品、活动、服务
• 环境因素的种类及构成: a.三废一噪(废水、废气、废弃物、噪声) b.化学物品 c.节能降耗(节约水、电、气等能源,降低原
材料损耗) ★. 环境因素=名词+动词或动词+名词
莱茵河污染
1986 瑞士 年
事故段生物绝迹, 100 化学公司仓库起火 英里(160.9千米)鱼类 30吨S.P.Hg剧毒 死亡,300英里(482.7 物入河 千米)水不能饮用
莫农格希拉河 1988 美国 沿岸100万居民生活 石油公司油罐爆炸,
污染
年
受严重影响
350万吨原油入河
埃克森·瓦尔 1989 美国 海域严重污染 迪兹油轮漏油 年
• 废弃物包括: a.可回收垃圾 b.不可回收垃圾 c.危险垃圾
垃圾分类
12
环境因素的影响:
a.直接影响: 水、气、土壤 b.间接影响: 人、动植物
环境因素识别:
a.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b.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c.七种类型: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弃物管理、 噪声排放、土地污染、原材料资源的使用、社区影响 和当地其它环境问题。
ISO14001 培训资料

环境一级 二级文件 发放并记 录—每 个部门 环境记录 清单 — 空表单 名称 消防平面 图
垃圾桶 可回收 不可回收 危废类
绿色 黄色
采购:
分供方调 查表 分供方协 议
MSDS 化学品清 单—仓 库—张 贴
MSDS: 安全资料 表 俗称 使用说明 书 盖外 来文件印 章
红色
提供MSDS 酒精 环 氧树脂 银胶 润 滑油 丙 酮 洗板 水 助焊 剂 天那 水
发生 互
相作用的 要素。
公司 三大类别 产生
6 环境 因素如何 去识别
三大类别 产品 活动 服务
三种时代 过去 现在 将来
三种状态 正常 异常 紧急
生产
七大类别 /类型 大气排放 水/土壤 污染 能 源消耗 废物管理 社区影响 其他法规 问题
7 环境因 素 如何 去描述
动 词+ 名词பைடு நூலகம்— 排放 污水
C 环保行 动 D 取得环 保效益 E 合理 使用资源
绿色工作 生活 出 行 增值 利 润
F 废物利 用 劳保 用品 以 旧换新 办公用品 以旧换新
3. 企业 如何去推 动 ISO14001 1 建立制 度 2 环境检 测 废水 废气 噪 音 3. 危废 合同 转 移 4 环境因 素识别 5 法律法 规搜集 6 三大演 戏 7 内审 8 管理评 审 9 垃圾分 类 10 化学 品管理
1 环境 方针 防治污染 预防为主 不断进步 持续改进
废物利用 节约资源 遵守法令 确保安全
2. 环境 目标 指 标为 1 生活 污水达标 排放 2 废气 排放达标 执行 DB44272001 二 级标准 3. 噪音 达标排放
白天 不超过 60dB 晚 上10点后 不超过 50dB 4. 固定 废弃物实 现分类管 理,提高 回收率 危废100% 转移处理 5 提倡节 约用水用 电 用纸 月人均用 水每月不 超过0.6T 月纸不超 过10包 万元值用 电不超过 100度
ISO14001基本知识培训课程

4.3.1 环境因素
•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 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 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 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 B)、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 素)。 •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Refer to attachment 7 QP-3009/(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及要求清单ML/BJ/BT))
环境法规体系
宪法 a国家法律:环境保护法等 b政府法令: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 c行政规章: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等 d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 a地方法律: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等 b地方政府规章:上海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等 c地方标准: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
环境因素调查表
部 活动/产 输入 门 品/服务 (数量) 设 锅炉运 备 行 部 状 态 输出 (数量) 蒸汽/排污水/ 粉尘 /SO2/NOX煤 渣/废油 去 环境因素 向 水/电/煤资源消耗 粉/ /SO2/NOX 排 放 煤渣/废油排放 废水排放 噪声排放
软化水/煤/电/设 正 备/润滑油 常
环境因素的信息
• • • • • • 种类、数量、物质组成 去向、受纳环境及对其的影响 潜在或显在 现实的、计划中的或变更的 可控制或可影响 管理现状(包括人员能力、规程、设备状况、法规要 求等)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 物料衡量法: 1.输入输出法 2.资源输入环境因素的输出 • 产品生命周期法: (LCA) • 问卷调查法: 1.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的识别 2.辅助设施管理中的环境因素 3.管理工作中环境因素的识别 • 过程分析法: 1.生产过程中环境因素的识别 2.物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的识别 (refer. to attachment 2) • 查阅文件记录法: 1.分析过去异常事件 2.分析与环境有关的监测数据 • 专家咨询法: 专门性技术问题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精品PPT课件

ISO14001:2004
環境管理體系基础知识培 训
一、什么是ISO 14000 ?
ISO 14000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 )
于1996年10月颁布的有关环境管理和环境保
护的国际性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它包括了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环 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 程序、过程和资源的总和。 (備注:ISO14001:2004版於2004年11月15日頒 布發行,ISO14001:96版將於2006/5/15後廢 除)
大气圈中对流层和平流层与人类最为密切 对流层:风,雨,雪,雷,电,雾及雹 平流层:有一层厚度约20公里的臭氧(O3)层,
可吸收太阳紫外线(波长200~300纳米)
四.基础和术语(4)
水圈
地球上的海洋,河流,冰川(融化水),湖泊,大气 含水,土壤水和生物水,在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 相互作用,又不断相互交换的水圈。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 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 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 再生和处理。
五、要素简析
4、1总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界定
五、要素简析
4.2环境方针
适合组织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 响
二个承诺(持续改进、污染预防)
一个框架(遵守法律法规)
成文、实施、保持、传达、可获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4.5.1监测和测量
4.4 实施与运行
4.5.2合规性评价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4.5.3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環境管理體系基础知识培 训
一、什么是ISO 14000 ?
ISO 14000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 )
于1996年10月颁布的有关环境管理和环境保
护的国际性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它包括了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环 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 程序、过程和资源的总和。 (備注:ISO14001:2004版於2004年11月15日頒 布發行,ISO14001:96版將於2006/5/15後廢 除)
大气圈中对流层和平流层与人类最为密切 对流层:风,雨,雪,雷,电,雾及雹 平流层:有一层厚度约20公里的臭氧(O3)层,
可吸收太阳紫外线(波长200~300纳米)
四.基础和术语(4)
水圈
地球上的海洋,河流,冰川(融化水),湖泊,大气 含水,土壤水和生物水,在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 相互作用,又不断相互交换的水圈。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 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 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 再生和处理。
五、要素简析
4、1总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界定
五、要素简析
4.2环境方针
适合组织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 响
二个承诺(持续改进、污染预防)
一个框架(遵守法律法规)
成文、实施、保持、传达、可获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4.5.1监测和测量
4.4 实施与运行
4.5.2合规性评价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4.5.3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

(过去、现在、将来)
制定目标、指标 运行控制
第18页,共68页。
ES3101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 1.2环境影响调查表 ❖ 输入:原材料、辅助材料、能源、消耗品、工具 辅具、包装
材料及其他(如服务等)
❖ 输出:相应工序的产品、过程产品、排放物、废弃物、噪声等
❖ 环境影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恶臭、废弃 物增加、资源消耗、人体健康、其他
❖ 2.3建设项目竣工后,在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 个月内向原审批环保部门申请环保设施竣工 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产使用。
第22页,共68页。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和 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 。
环境目标和指标应是可测量的,可行的,并与环境方针 保持一致。包括污染预防、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以及持续改进的承诺。
a)在文件发放前审批文件;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版本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在使用处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和易于识别; f)确保组织对策划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所必须的外部文件得
到识别并控制其发放;
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 文件时,对这些文件作适当的标识。
第19页,共68页。
4.3.2法律与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
a)识别和获得对组织相关环境因素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
他要求; 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与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中考虑到 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第20页,共68页。
制定目标、指标 运行控制
第18页,共68页。
ES3101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 1.2环境影响调查表 ❖ 输入:原材料、辅助材料、能源、消耗品、工具 辅具、包装
材料及其他(如服务等)
❖ 输出:相应工序的产品、过程产品、排放物、废弃物、噪声等
❖ 环境影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恶臭、废弃 物增加、资源消耗、人体健康、其他
❖ 2.3建设项目竣工后,在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 个月内向原审批环保部门申请环保设施竣工 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产使用。
第22页,共68页。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和 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 。
环境目标和指标应是可测量的,可行的,并与环境方针 保持一致。包括污染预防、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以及持续改进的承诺。
a)在文件发放前审批文件;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版本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在使用处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和易于识别; f)确保组织对策划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所必须的外部文件得
到识别并控制其发放;
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 文件时,对这些文件作适当的标识。
第19页,共68页。
4.3.2法律与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
a)识别和获得对组织相关环境因素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
他要求; 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与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中考虑到 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第20页,共68页。
ISO14001标准培训-精品课件.ppt

【标准原文】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确保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 的任何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 员能胜任其所担负的工作,其能力的鉴 别是根据其具备的恰当的教育、培训或 工作经验,并应保留相关纪录。
组织应识别与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培 训需求,并应提供培训或采取其它行动以满足这些 需求,并应保留相关记录。
与组织的经营生产活 动相关的,如股东\供 应方\客户\员工
六、环境绩效(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
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 结果
环境绩效是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与成效,是根 据环境方针和目标、指标的要求,控制环境因素得 到的。因此环境绩效可用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的实 现程度来描述,并可具体体现在某一或某类环境因 素的控制上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 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 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 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 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 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 处理等。
原则:不产生污染为最优,其次减少污染产出,最后 才采取必要的未端治理,控制污染.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使为 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的任何人员意识到:
a)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
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他们在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时的作用与职责; d) 偏离规定程序的潜在后果。
ISO14001:2004标准讲解
主要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模式 ISO14001标准要求与重点
(最新整理)14001培训教材

重大环境因素评价准则
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2021/7/26
29
4.4 制订目标/指标和重大环境因素管理方案
为管理/控制/减少重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必须对重大环境 因素制订目标和指标,以评价其目前水平,并制订控制和改 进措施,形成重大环境因素管理方案,。
重大环境因素管理方案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a ) 重大环境因素项目; b) 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指标; c) 重大环境因素的管理目标。 d)制订措施,以确保达成管理目标。
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 大气污染 我司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废险固体废弃物
2021/7/26
14
2.6.酸雨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中氮氧、碳氧化合物溶于水滴形成酸性雨水, 腐蚀地表植物,造成森林死亡,改变土壤结构。
酸雨的形成原因为:大气污染中氮氧化合物 硫氧化合物溶于水滴
2021/7/26
破坏臭氧层的物 质主要有:四氯 化碳、氟利昂等 人工合成物质
我司向外排放的臭氧层影响物主要为:氟利昂。 个人使202用1/7/的26 物品中可能排放臭氧层影响物的物件为:摩丝,发8胶等
2021/7/26
9
3.3水资源污染
我司向外排放的水污染物主要为:氨氮等
我司使202用1/7/的26 饮用水来源为:河水
10
2.3水资源污染---太湖蓝藻事件
2021/7/26
11
2.4.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2021/7/26
12
2.4.海洋污染(赤潮)
2021/7/26
13
2.5、土壤的污染
一般是通过大气与水污染 的转化而产生。随着农业现 代化,特别是农业化学化水 平的提高,大量化学肥料及 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土壤遭 受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 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 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 污染面积不断地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5 内部审核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
环境问题
• 1、公害、栖息地及遗留物 • 2、大气污染 • 3、资源使用 • 4、废弃物 • 5、土壤污染 • 6、水污染
(refer to attachment 0 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IS大O1气4000系列标准简s介o2 (部分)
酸 雨
土壤、水、人…
刑法及刑事诉讼法,民法及民事诉讼法
法律责任分类
• 民事责任 -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民事义务 -承担方式(民法通则):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退还财产、恢复 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 歉
• 行政责任 -指违反行政管理的法律规定,当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所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 后果,分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包括(行政监察法):警告、记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 -包括(行政处罚法):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 者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
环境指标设定
• 环境方针:承诺保护自然资源 • 目标1:节约用水,减少用水量 • 指标1:一年内将选定场所的用水量减少15% • 环境方案1:水的回用 • 措施1:安装循环装置,将过程A中的冲洗水回用过程B中
求等)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 物料衡量法:
• 查阅文件记录法:
1.输入输出法
1.分析过去异常事件
2.资源输入环境因素的输出
2.分析与环境有关的监测数据
• 产品生命周期法: (LCA)
• 专家咨询法:
• 问卷调查法:
专门性技术问题
1.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的识别
2.辅助设施管理中的环境因素
3.管理工作中环境因素的识别
环境法律法规
法规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
4.6 管理评审
4.2 环境方针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及其他 要求
4.3.3目标,指标和方 案
4.4.2 能力与培训 4.4.6/7 运行控制与
应急
4.5.1 监测与测量
4.5.2 合规性评价
4.5.5 内审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refer to attachment 5 (QP-3001)&(环境因素识估表))
环境因素更新
• 法规要求变化时 • 数量、性质、排放方式,受纳环境变化时 • 产品/活动/服务变化时(工序改变/厂房新、改、扩建、
搬迁等 • 相关方有变化时 • 相关团体意见(如客户/管理部门)或要求有变化时 • 新的采购发生时(如新设备、新化学品等)
ISO14001基本知识培训课程
ISO14001体系框架
4.6 管理评审
4.2 环境方针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规要求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4.4.1/2/3 资源/能力/
交流
4.4.6/7 运控/应急
4.5.4 记录控制
4.5.1/2 监测/合规
性评价
4.4.4/5 文件/文控
4.5.3 不符合纠正
• 产品 -不含毒产品比例 -可回收产品比例 -副产品比例 -副产品回收比例 -不良产品率
环境作业绩效指标OPIs(二)
• 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单位产品 -年最终处置固体废弃物量 -毒性成分/单位固体废弃物
• 空气污染物 -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单位产品 -噪音量、辐射值、恶臭
• 水污染 -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品 -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形成文件 的环境目标与指标。
• 可行时,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 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 承诺。
•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 求,以及自身的重要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 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其环境目标与指标 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Refer to attachment 8 QP-3003)
环境目标和指标
•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由环境目标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
水/电/煤资源消耗 粉/ /SO2/NOX 排 放 煤渣/废油排放 废水排放 噪声排放
(refer to attachment 3 (环境因素因识别表)
重要性判断
• 重要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重要和不重要之间不存在绝 对的界限
• 一个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对于另一个组织而言可能就 不是重要的
• 对重要性的评价要同时运用技术分析和判断的方法 • 所使用的评价准则应当能帮助组织确定那些它认为是
在生产一种或多种产品的确定现场,将处于同一辅助系统(如公用设 施、原辅材料和产品仓库、污染控制设施)和供销系统支持下的某一 产品的加工过程排除在管理体系外,如在上述条件下同时生产干式变 压器和湿式变压器的公司,将其中的湿式变压器生产排除在管理体系 外。
在组织自身管辖下、不可分割环境内,将与生产相关的辅助设施排除 在管理体系外,如将废水处理装置、化学品仓库排除在管理体系外。
(a)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 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 渠道
(b) 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 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
(Refer to attachment 6 QP-3002/法律法规清单)
4.5.2 合规性评价
4.5.2.1 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 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遵守情况。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2.2 组织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这可以和4.5.2.1中所要求的评价 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分别进行评价。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1.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及环境影响; 2.包括对持续改善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3.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承诺; 4.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5.形成文件、付储实施并保持; 6.传达给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的人员; 7.可为公众所获取。
4.3.3 目标和指标、方案
• 过程分析法:
1.生产过程中环境因素的识别
2.物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的识别
(refer. to attachment 2)
环境因素调查表
部 活动/产 输入 门 品/服务 (数量)
状 输出 态 (数量)
去 环境因素 向
设 锅炉运 软化水/煤/电/设 正
备行
备/润滑油
常
部
蒸汽/排污水/ 粉尘 /SO2/NOX煤 渣/废油
活动 产品 服务
………
空气 水 土地 自然资源 植物 动物 人
活动、产品、服务
• 设计、开发活动 • 原辅材料采购活动 • 原辅材料和产品贮运活动 • 物资管理活动 • 生产加工活动 • 设备维护活动 • 公用设施使用和维护活动 • 检验、监控活动 • 包装和运输 • 销售活动 • 辅助设施运行活动(环保设施) • 后勤服务活动
环境
• ISO14001标准中的定义: •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
人,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法律定义: •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
•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 以考虑。
(refer to attachment 1 (QP-3001)/重要环境因素汇总表)
4.1 总要求
•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 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 刑事责任 -指国家刑事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环境方针 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体系
方针
目标
目标
指标
指标
措施
措施
近期
中期
长期
4.2 环境方针
•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 围内,确保其:
4.3.1 环境因素
•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 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
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 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 B)、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 素)。
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 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因素—环境影响
•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 要素。
•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要素。
•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 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重要的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 • 用于重要性评价制定的准则应当能提供一致性和可再
பைடு நூலகம்现性
(refer to attachment 4 (QP-3001)& (重要环境因素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