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项选择中的词汇题型命题艺术

合集下载

从英语语言测试学角度看多项选择题的设计

从英语语言测试学角度看多项选择题的设计
Te c n a Re e r h a hi g nd s a c Pr s J hn o e s o s n, Ket ih. An I r d to t nt o uc i n o
B . l Go d wa ic v r e nt a l o n a s d s o e e i c r r l Cai r i d n f C. The e s s pr p rn o i i wa a t wa e a i g f r a c v l r
例 1 ai ri : 、C l na o f
A . Co t i s t e t l s o n a n i he Un t d S a e n a n h al t m u t i n t l e t t e B. Ha n e g e o t t t a s a a l n is s e f g a l C. I h e o d l r e t s a e i e ms o r a s t e s c n a g s t t n tr fa e
阱 ,还要确实起 到干扰作用 。干扰项主 要来源于 学生普遍错 整 如 下 : 误 (o cmmo ros n er r)和学习过程 中易范的错误 。 3 、个案分析 Ho ln os a n u lpa t g n rl ie 改 w o g d e n a n a ln e ea y l ?( l v
r fr t r v l r n e e o ta e ls i e A.n oe n l e a c a i r n B. p c - hi a sae s p
测试 (i rt— o tt t g ds ee p i e i ),它强调测试的客观性和评分 c n s n
B .r v l r i a ta e e s n

高考英语二轮模块专题复习课件-多项选择[大纲湖北省]

高考英语二轮模块专题复习课件-多项选择[大纲湖北省]

模块 1 │ 命题特点
3.选项特点 所给选项的表现形式一致,四个选项的词性整齐划 一,要么都是名词、形容词、副词或要么都是谓语动词、 介词短语等,词性之间不相互交叉。试题选项大部分都 是平时其他考区较少出现的词汇,有些词汇比较生僻或 不太常见,但这些词汇都是考纲词汇或湖北考区近年来 的考试说明中的补充词汇。比如:2009年考查副词 approximately,形容词alternative等。因此湖北卷该 部分对考生的词汇知识和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考查难度明显高于其他考区。
2.考查方式 湖北多项选择题考查的方式较少涉及同义词或近义 词的辨析,考查的重点在于在透彻理解语境的前提下, 选择符合语境意义的最佳选项。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湖 北多项选择试题其实就是“小语境”的完形填空。当然, 除了意义上的辨析选择之外,对于词的搭配、词性的活 用和一词多义现象也偶有涉及。比如:2007年考查词语 搭配attitude towards;2009年考查词性转移(名词用 作动词)shelter“庇护”。
模块 1 │ 应试点睛
总之,湖北高考英语卷多项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是: 在学习备考中,不要盲目相信题海战术,选题要精,重质 重量。要认真研究,勤于思考,大胆探索,在不断的训练 中领悟词的内涵,加深对词的理解和掌握。要善于将语法、 语境和语言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多方面提高自己的阅读能 力和对文章的欣赏水平。天道酬勤,只要坚持,相信一定 会有收获。
C 考查名词词义辨析。句意:„„她已经变得认不 出来了。hearing意为“听力”;strength意为“力气; 力量;体力”; recognition意为“认出;识别;认 识”; measure意为“测量;措施”。
专题一 │ 真题再现
( )2.[2010·江西] Last year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graduated with a driving license reached 200,000, a(n) ________ of 40,000 per year. A.average B.number C.amount D.quantity

历年中考英语词语运用解析

历年中考英语词语运用解析

历年中考英语词语运用解析一词汇运用题之命题趋势和解题技巧纵观近几年来的词语运用题我们会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1.动词形式的变化是考查的重点,包括动词短语的运用。

2.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变化、名词所有格、不可数名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基数词变序数词、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容词和副词之间的互相转换等是必考的对象。

3.近五年的词语运用题部分考查了短语,有的是动词短语,有的是名词短语。

英语中有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短语需要记忆,所以对这方面的考查是中考的必考点之一。

预计2012年的中考仍会将词汇运用作为考查的重点,题型也会更加丰富。

这要求考生平时一定要熟记《大纲》规定考查的单词及相关短语搭配,明辨近义词的不同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对单词的词性变化及语法知识的活学活用。

要想做好此类型的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先判断句中所缺的是名词还是动词,序数词还是基数词等,然后再根据汉语提示回忆对应的词。

2.所填的词多为重点单词,并不会是特别偏、难的词,若有两个以上的单词符合所给的汉语意思,要根据上下文和搭配形式进行取舍。

3.检查所填单词的形式以及时态是否正确。

二构词法概述英语词汇主要依靠构词法来扩充和丰富。

构词法是指利用词形变化的规律来构成词汇的方法,是掌握单词的主要方法之一。

英语的构词法主要有三种:合成、派生和转换。

1.合成词合成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在一起而构成新词。

合成词的词义通常能从词面看出。

合成词的主要构成方式有:(1)合成名词,如:bed+room---bedroom卧室(名词+名词)black+board---blackboard黑板(形容词+名词)(2)合成形容词,如:every+day---everyday每一天(形容词+名词)hard+working---hard-working勤劳的(副词+现在分词)(3)合成副词,如:some+times---sometimes有时(形容词+名词)(4)合成动词,如:sleep+walk---sleep-walk梦游(名词+动词)2.派生法在一个单词(词根)前或后加上一个词缀,构成一个新词称为派生。

理解题型掌握解题技巧

理解题型掌握解题技巧

理解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在学习过程中,理解题型并掌握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对不同题型的了解和熟悉,才能够高效地解答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题型以及解题技巧,帮助读者在应试或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一种常见的考试题型,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解答选择题时,首先需要认真阅读问题,并注意关键词。

针对不同的选择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题技巧:1. 单项选择题:a. 排除法: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再从剩余的选项中进行选择。

b. 关键词定位: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或关键信息,根据这些关键词来确定答案。

c. 反向思维:有时候可以通过反向思考,排除与题目意思相反的选项。

2. 多项选择题:a. 分析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找出其中正确的组合。

b. 比较相似选项:有时候选项之间非常相似,需要仔细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找出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填空题要求根据题目给出的提示词语或句子,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单词或短语。

解答填空题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1. 上下文语境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要填入的词语。

2. 词形词义法:根据单词的词义和词形变化来确定填入的单词。

3. 搭配关系法:根据填空处与其他单词的搭配关系,确定填入的单词。

三、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一种考察综合能力的题型,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并回答相关问题。

解答阅读理解题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先读问题后读文章:读题时先了解问题需求,再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快速定位答案所在的段落。

2. 找关键信息:针对每个问题,找出文章中与之相关的关键信息,帮助确定答案。

3. 答案排除法:根据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答案选项的对比,排除不可能的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四、应用题应用题是一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题型,要求考生通过分析问题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情境的问题。

解答应用题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明确需要运用哪些知识点。

新高考下数学多项选择题的答题策略

新高考下数学多项选择题的答题策略

新高考下数学多项选择题的答题策略摘要:多选题是选择题的一种,所以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忌讳题目没有读清楚,就开始埋头苦算,结果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会选择选项中的干扰项导致做错,结果事倍功半.故解题前一定要把题目读透,通过题目的条件迅速联想到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以及常见的思想方法.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理解题目的真正含义.关键词:新高考;数学;多项选择;答题策略引言:多项选择题,又称多选题,新高考中的多选题是一种正确选项数多于1个少于4个的选择题题型.多选题典型的分值为5分,考生选出了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但没有选出全部的,得2分;选错一个得0分;全部选对得5分.多选题是选择题的一种,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忌讳题目没有读清楚就开始埋头苦算,结果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会被选项中的干扰项干扰导致做错,结果事倍功半.一、多项选择题传统高考数学试卷中只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多项选择题是新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种新题型。

(一)多项选题的结构要素新高考数学试卷中的题型依次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其中多项选择题的主要呈现方式是凸显一个专题,设置多个正确选项。

在新高考数学试卷中共有4个多项选择题,每个多项选择题共有4个选择项 A、B、C、D 供考生选择,每题5分。

多项选择题在试卷中的指导语是“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二)多项选择题的测试主体命制多项选择题,在主干与正确选项确定的条件下,干扰项往往围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置,具有诱误性,设置干扰项常见类型如下: 1.条件疏漏:将容易疏漏的条件产生的结果设置为干扰项; 2.背景忽略:细心模拟学生的演算过失和差错,得到迷惑性较强的干扰项; 3.概念混淆:针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性质设置为干扰项;4.推理错乱:由不合逻辑的推理而造成的错误结果设置为干扰项; 5.思维定式:熟悉的内容,相似的形式,使人产生联想,产生负迁移,以由此导致的错误设置干扰项。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篇章词汇题型应试策略探讨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篇章词汇题型应试策略探讨
策略
太 学 英语 设 革 后罔 级 阅读理 解 殛 型的 变化 为 了适 应 现 代 语 言 的 发 展 .更 好 地考 察 现 代 大 学 生 的英 语 综 合水 平 , 国家 考 试 委 员 会 在2 0 年对 大 学 英 语 四级 考 试 06 形 式 作 出 了改 革 , 面 实施 了新 题 型 , 中 以 阅读 部 分 的 变 化 全 其 最 为 突 出 。 在新 题 型 中 阅读 理 解 部 分 的 比例 由之 前 的4 %调 0 整 为 3% ,题 型 也 发 生 了很 大 变化 , 由 之前 的 一 种 变 为 了 三 5 种 , 加 了快 速 阅 读 和 篇 章词 汇 理 解 及 短 句 问答 题 。 个 阅 读 增 整 理 解 分 为 两个 部 分 : 快速 阅 读 理解 占 1% , 求考 生 在 l 分 钟 0 要 5 内完成 一 篇 l0 字 左 右 的文 章 ; 细 阅读 理 解 时 间 2 分 钟 , 20 仔 5 占 2% , 两个 小 部 分 (et nA一 篇 长 度 在 2 0 2 0 的篇 章 5 含 Sci o 0— 5词 词 汇 理解 或 短 句 问 答 ;et nB 章 阅 读 理 解 包 括 2 文 章 1 Sc o 篇 i 篇 0 道 多项 选 择题 ) 。
; 周刊 21 2期 试 0 年第 4 o
大 学 英 语 四级 考 试 阅 读 篇 章 词 汇 题 型 应 试 策 略 探 讨
李 芳
( 陕西 中医 学 院 英 语 系 , 西 咸 阳 陕 72 4 ) 10 6
摘 要 :改革 后 的 大 学 英语 四 级 阅读 中的 新 题 型— — 篇 章 词 汇理 解 是 考 生 觉得 比较 棘 手 的题 型 ,本 文 作 者 就 篇 章 词 汇 阅 读 的特 点 . 以及 学生 对 该 题 目的 作 答 情 况 , 合 自身 的 教 结 学 经 验 总结 了这 一题 型 的应 试 策略 , 以期 对 学 生 阅读 能 力 的 提 高 有所 帮 助 。 关 键 词 :大学 英 语 四 级 考 试 阅读 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词 ; 理 解 应试 1 -

大学英语测试中多项选择词汇题和阅读选词填空信度、效度比较

大学英语测试中多项选择词汇题和阅读选词填空信度、效度比较
教师 的协助下 , 4 0 对 0 名调查对象 进行 了测试 。通过 对收集数据 的整理分析 , 者发现 , 笔 多项选择词汇题与总成绩 ( 两次测试总分
词汇是语 言的重要 要素 , 词汇测试是语 言测试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大部分标准测试 中都有词汇项 目。通过何种词汇测试形式 有 效地 衡量 学生 的词汇水 平是 测试设 计者必 须仔 细考虑 的 问题 。
试 最流行 的题型是 “ 四选一” 多项选择 。在 题 目下提供几个答案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项 选择词汇题 由于难 易度 合适 , 区分度 良好 , 与其它题型得 分相 关性 显著 , 因此表 现出较高 的信 度。相 比而言 , 阅读 选词填空 难
度 系数较高 , 响了此 题的 区分 度和相关 系数 , 影 因此 信度系数 要
大学英语词汇测试 主要有两种题 型 : 多项选择题 和阅读选词填 空
的平均分 ) 的相关 系数 为 06 , . 而阅读选词 填空 与总成绩 的相 关 5 系数只有 0 , 过计算答对 率获得 的难度 系数值分别 为 : 31通 多项 选择词 汇题 ,.1阅读选 词填空 , . 。双列相关 系数计算 得出 0 ; 7 03 3 的数据表明多项选择词汇题 中有 1 道题 ( 2 题 ) 共 0 区分度未达标 ,
分 布数 据 ; ④此 次试题 与 以往 试题相 比的等值数 据等 ( 筱菊 , 李
3 ) 7。
率普遍较低 , 这直接导致 了该题型信度不高 。
3 多项选择词汇题和 阅读选词填空效度 比较
测试 的效度是指考试在 多大程度上 测出预期 要测量的东西 ,
或者说考试在多 大程度上完成 了预期 的测量 任务 , 到了预期测 达

期末考试命题工作

期末考试命题工作

期末考试命题工作期末考试命题工作是教学评估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因此,命题工作必须严谨、科学、公正,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命题原则1、科学性原则。

命题应根据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命题,确保试题难度适中,内容准确无误。

2、公平性原则。

命题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出现歧视性试题,确保试题的普适性。

3、综合性原则。

命题应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命题流程1、制定命题计划。

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命题计划,包括试题类型、难度、分值等。

2、编写试题。

根据命题计划,编写试题并制定答案。

试题应符合教学大纲,难度适中,内容准确无误。

3、审核试题。

对编写的试题进行审核,确保试题符合命题原则,无错误和争议。

4、印刷试卷。

经过审核的试题将印刷成试卷,确保试卷清晰易读,符合考试要求。

5、组织考试。

安排考试时间、地点和监考人员,确保考试公正、有序进行。

三、命题质量评估1、考试结果分析。

通过对考试结果的统计和分析,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等。

2、考生反馈。

听取考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试题的评价和建议,为今后的命题工作提供参考。

3、质量评估指标。

制定命题质量评估指标,包括试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信度等,对命题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四、总结与改进根据命题实践和反馈意见,对命题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今后的命题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语言测试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语言测试的标准,并对某次期末考试的命题质量进行分析,以期为语言测试的优化提供参考。

在语言测试中,评价标准通常包括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方面。

语法和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它们贯穿于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阅读和写作则是语言运用的重要体现,它们能够反映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多项选择中的词汇题型命题艺术
摘要:多项选择(mc)题型有多种形式,有集库mc题型(banked mc); 四选一mc题型;mc配对型;mc取代型;mc辨错型;mc填空型。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四选一mc词汇题型命题要求及技巧。

关键词:多选题;词汇;命题;艺术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一、前言
英语词汇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英语词汇到底包含哪些内容?怎样才能算是学会了一个词?在大脑里,英语词汇与我们的母语——汉语词汇的关系是什么?当我们需要提
取所学过的英语单词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英语词汇?作为教师来说,怎样在教学过程中科学使用测试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词汇?讨论英语词汇测试问题,不能不尝试回答以上所提出的问题。

因为不具有词汇能力、词汇学习和词汇教学的基本知识,就不明确为什么要考查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和怎样考查学生这一重要的语言知识组成部分的发展情况。

二、mc词汇题型的命题艺术
在了解有关词汇的有关知识后,就可以讨论怎样才能命好mc词汇题型了。

首先必须知道mc词汇题型的基本命题要求。

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语言正确、地道、得体、简洁
mc题型(尤其是单考点mc题型),看似简单,却是科学上很精密、艺术上很细致的题型。

搞外语考试,我们命题命题使用的毕竟不是我们的本族语,在语言问题上,少一点自信,恐怕比多一点自信好。

多问几个人,多查查参考书,问问本族语专家,是完全必要的。

多给自己的题目挑毛病,总比不怀疑、不挑毛病好。

mc题语言不正确,往往就会成了无答案或者多答案题。

(二)避免偏颇性
偏颇性往往是由于试题的回答牵涉到的文化背景或题材领域,对受试群的一部分比较熟悉,对另一部分则比较生疏,因而造成不公平。

凡是可以预见的偏颇性,都应该在命题时尽量避免。

(三)考点明确
决定一个题目的考点时,要注意三条:
a. 考点应属于本大题的测试领域。

b.立足于每题只考一个考点。

也可以考能够糅合为一的多个考点,但必须避免牵扯进去一些不相关的、互相起抵消或干扰作用的考点。

c.每题无论是一个考点或几个考点,考点必须明确。

要做到考点明确,对a类mc试题来说,具体可以抓住三个关键问题:
(1)考点与答对率:一般来说,语法试题要决定明确的考点并不难。

考点明确的语法题,一眼就能看出考的是什么。

例如:
the speaker was a long way_____.(刘润清《当代研究生英语
读写教程》)
a. on the track
b. in the track
c. of the track
d. off the track
这道语法题,要考的考点即介词的用法。

(2)考点档次:词汇试题的特点是即,它的考点直接就是词汇项(vocabulary item),包括单词或片语。

高度的焦点是词汇项的意义。

题目要考的词汇项简称为被考词。

被考词当然都是目标语。

题目里用以解释、取代、引出被考词或与被考词配对的,则可能是目标语的词、母语(汉语)的词语,或者甚至是图形,简称为助考词或助考图。

要求被考词的难度档次高于助考词,理所当然首先得明确哪个是被考词、哪个是助考词。

(3)考点因素与干扰项类型:此处谈的干扰项类型,根据它与题干是否相容(compatibility)划分。

题干如果是句子,选择项不管是作为助考词还是被考词,既然是要求选了往题干里放的,就有这个放进去是否相容的问题。

可以从三方面去衡量:语法(grammar)、惯用搭配(collocation)、和意义(semantics)。

(四)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这个要求其实有两面,一是每题必须有一个答案,二是每题只能有一个答案。

mc题的无答案题和多答案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起因或情况:
1、题目本来就无答案或有多个答案。

2、文体差异或地区语言变体的差异使题目出现无答案或多答案。

3、不同的情景或语境对题目造成多答案的潜在可能。

4、题目的答案完全依赖于受试者的主观决定。

(五)选择项不应互相牵连
选择项互相牵连,意味着两个选择项中一个对了,另一个也跟着对。

这样的话,势必两个都被否定。

(六)选择项尽可能一致(homogeneous)
选择项要求一致,主要是指取代型、填空型或助考词是目标语的桎型的mc试题。

一致,可以是四个一致,也可以是两两一致。

一致包括几个方面:
1、长度一致
例如: that man was dead to all sense of shame. (那人已丧失了一切羞耻感。

)
a. quite dead
b. dead, and could not feel shame any more
c. too ashamed
d. shameless
这道题选择项b太突出,最好把它改短。

如果碰着特别长或特别短的选择项正好是答案项,那就更成问题,等于给了受试者答案的暗示。

2、结构一致或时态一致
例如:ifyour car ____ on a turnpike, wait for assistance.( 刘润清《当代研究生英语读写教程》)
a. rattles
b. is wrong
c. damaged
d. conks out
这道题的时态不一致,笔者认为四个答案中,要么时态全部一致,要么两个是一般时态,两个是过去时。

一眼就看见选择项c时态上太突出。

3、类属一致
例如:it is fortunate when a young man’s career goals _____ with what his parents wish for him. ( 刘润清《当代研究生英语读写教程》)
a. occur
b. happen
c. coincide
d. take place
这道题考词汇,答案是c。

一眼就看见选择项b结构上太突出。

4、难度一致
(七)避免无意中透露了答案的线索
无意中给了答案的线索,有多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答案项在长度、结构、类属或难度上明显地不同于其他三个选择项。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情况:
1、同一次考试中一道题目泄露了另一道题目的答案。

2、题干语境泄露了答案。

3、被考词的词形给了答案的线索。

4、选择项成分变体的组合泄漏答案。

(八)干扰项都应有似乎可能性( plausibility)
干扰项本来放到题干上去都不可能的,但是却必须让受试者看起来有可能。

这称为可能性,是对真可能性而言。

但是却不等于假可能性。

似乎可能性是看起来的可能性。

看起来的可能性,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

就是说,似乎可能性可以真可能性作为它的前提,也可以没有这个前提。

(九)避免出诡题(tricky items)
mc题本来就建立于一定的巧妙之上,使没有真可能性的干扰项显得似乎可能性。

这种巧妙能让学得不好的学生把似乎可能性当做真可能性,其目的在于区分好的受试学生和差的受试学生。

假如“巧”过了头,成了“诡”,使受试学生不分好的差的同样中圈套,甚至于好学生比差学生更可能中圈套,题目就成了诡题了。

三、结语
本文对mc题命题的讨论,提的要求很多,也许读者们会得出一个印象:mc题命题原来是如此机械、烦琐、公式化的工作。

语言测试工作中最需要人的创造性的是命题工作。

而在命题工作的领域里,在现阶段我们能做的,还只限于探索语言测试工作中比较规律的部分的规律,使这些规律数码化。

这样做,在今天能使命题工作质量更有保证。

相信在明天,能逐步让计算机取代命题人担任那烦
琐而繁重的比较机械的工作,把他们解放出来,在语言测试的实践和研究中,去做更富于创造性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