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湾核电站的主要技术特点

合集下载

基于PLC技术的田湾核电燃料转运控制系统

基于PLC技术的田湾核电燃料转运控制系统

基于PLC技术的田湾核电燃料转运控制系统田湾核电站是我国在大亚湾核电基地建设的第一座核电站,拥有两台核电机组。

由于核电站的特殊性,燃料转运控制系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基于PLC技术的田湾核电燃料转运控制系统。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数字计算机。

它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易编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田湾核电燃料转运控制系统采用了PLC技术,旨在对核电站的燃料转运进行精确控制,确保燃料的安全运输和储存。

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燃料转运过程监控模块: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转运过程中的压力、温度、液位等参数,并将其数据传输给PLC进行处理和监控。

系统还能监测燃料转运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压力异常、温度异常等,并及时发出警报。

2.转运车辆控制模块:该模块负责控制转运车辆的运行。

通过PLC控制车辆的启动、停止、前进、后退等运动,以及控制车辆的转向等动作。

系统还能实时监测车辆的状态,如速度、加速度、位置等,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燃料仓储模块:该模块负责控制燃料在仓储过程中的运输和储存。

通过PLC控制燃料仓门的开关,确保燃料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系统还能监测燃料仓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并及时发出警报。

4.报警与故障处理模块:该模块负责处理系统中发生的报警和故障。

系统通过PLC进行故障检测,并向操作人员发出警报。

系统还能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位置等信息,方便后续的维修和处理。

1.高可靠性:PLC具有高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并能够应对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2.易编程:PLC的编程语言易于学习和掌握,操作人员能够快速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

3.灵活性:PLC的硬件可扩展性强,软件可定制性高,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4.实时性:PLC能够实时采集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参数,并进行实时处理和监控。

基于PLC技术的田湾核电燃料转运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确保核电站燃料转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田湾核电站旋转机械振动管理

田湾核电站旋转机械振动管理

田湾核电站旋转机械振动管理发表时间:2020-08-21T07:00:16.762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11期作者:鲁冰才[导读] 旋转机械最常见的故障就是振动故障,当振动故障出现时,设备的安全与稳定就会受到威胁。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浙江省嘉兴市 314300摘要:旋转机械最常见的故障就是振动故障,当振动故障出现时,设备的安全与稳定就会受到威胁。

在大型发电厂中有较多的旋转机械,因此,要密切注意发电厂旋转机械的振动状态,通过合理的检测与管理,对旋转机械的振动故障进行防治。

本文通过阐述田湾核电站旋转机械的机械振动监测与防治方法,对田湾核电站旋转机械的振动防治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振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振动监测;案例分析;管理;旋转机械1 田湾核电站工程简述田湾核电站坐落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田湾,厂区设计面积极大,可以容纳8台高达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并且空余面积还可在规划4台相似的机组。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的一号机组在1999年10月开始施工,并且在2005年10月开始填料发电,二号机组在2000年9月开始施工,2007年5月开始填料发电,两机组都是使用的AES-91型号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具有单机106万千瓦时的发电容量,能够运行至少40年。

田湾核电站的二期工程于2008年开始规划,在2013年开始3号机组的施工,2013年开始4号机组施工,并且已经于2018年完成建设,同时,田湾核电站5号和6号机组工程也已经提上日程,预计于2021年开始施工建设。

随着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两台机组的运行,田湾核电站对于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系统也开始搭建,并且1号与2号机组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表明田湾核电站的旋转机械振动监测与管理方法是有效的,可以确保机组内汽轮发电机组、水泵具有旋转装置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从而实现核电站的供电稳定性。

因此,对核电站旋转设备实行科学合理的检测与管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设计改进

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设计改进
进 ,并 制定 了设 计 改进 项 的工作 程 序 。其次 在 双 项 、工程 建 造 、运行 实 践 反馈 的设 计 缺 陷和 新 版 方 技 术 交 流 过 程 中逐 一 落 实 每 一 条 设 计 改 进 建 法 规 标 准和 技 术 进 步 的要 求 等方 面 。其 中重 要 设 议 ,俄 罗斯 设 计 院对每 一 条 设计 改 进 建议 都 进 行 计改进 项 有2 项 ,详细 清单 见表 1 1 。下 面 以主泵 叶 技术 分 析 ,并按 照 程序 规 定 给 予正 式答 复 。对 与 轮 制造 方 式 改进 和 增 加破 损 燃料 组 件 气 体探 测 系 俄 方 分 析 和讨 论 的结 果 与公 司 技 术 委员 会 的决 定 统为例 对设 计 改进 的缘 由及 决 策过程 进行 说 明 。
设 计 改进 建议 收 集 工作 从 2 0 年开 始 ,持 续 报告 ,以确 定最 终决 定 。 07
.  ̄ 2 1 年 年 底 ,总计 从 公 司各 部 门、俄 罗 斯设 计 14 采用信息化的手段 ,对 设计改进项 ] 10 0
院 、中方 设 计 院 以及 其 他相 关单 位 收集 到 上 千 项 反 馈 经验 。在 此基 础 上 ,公 司本 着 “ 审慎 审 议 ”
进 项
为 了保 证 设 计 改 进 建 议 能 够 得 到 俄 罗 斯 设

人 没 汁改进 项
计 院 的参 与 和 执行 ,从 对俄 合 同谈 判 期 间就 开始
经 中俄 双方 达 成一 致 由设 计 改 进建 议 转 为将 与 俄谈 判 、协 商 落实 设 计 改进 建 议 。首先 在 合 同 要 实施 的改进 项 总计有 3 0 0 余项 ,主要涵 盖 了对一 中确 定 田湾 核 电站 的建 设 原 则必 须 考 虑必 要 的 改 期工 程质 量 进 度 产生 较 大 影 响 的重 要设 备 不 符 合

田湾核电站2号核岛安全壳钢衬里施工焊接技术

田湾核电站2号核岛安全壳钢衬里施工焊接技术
试验。
钢衬 里 焊接 可 使用 手 工 电弧 焊 、 弧焊 等 方法 进 行焊 接 。 埋
33 焊 前 准 备 . 331构 件 焊 接 之 前应 按 焊 接 工 艺评 定报 告 编 制 焊 接 工 艺 卡 . ..
并经 过 审批 。 3 32焊 工 应 经 过 核 电 站 要 求 的 专 门 培 训 , 得 相 应 资 格 。 .. 取 3 33焊 前 应 对 焊 接 工 艺 进 行 评 定 并 合 格 。 ..
2 3 焊 接 材 料 采 用 与 母 材 匹 配 的 材 料 。 其 中 焊 条 型 号 为 . E 0 8 ,焊 丝 牌 号 为 H0 Mn 5 1 —1 8 A, 焊 剂 型 号 为 H 4 2 ( 号 为 大 西 洋 J0 牌
C 21。 HF 0 )
未 经工 艺 评定 的 定位 焊 缝 , 能作 为 焊缝 的一 部 分 。 铲除 。 不 应
3 5 坡 口组 装 前 的 检 验 .
目 视 检 验 和 尺 寸 检 验
24 简 身 钢 衬 里 共 分 9层 。 一 般 情 况 下 每 层 分 十 二 至 十 三 块 , . 典 型 壁 板 的 结 构 尺 寸 为 50 X10 0 m. 00 20r 。 a
行 无 损 检 验 , 体 项 目 、 例 、 收 标 准 如 下 : + .2 m 以 上 衬 里 ) 具 比 验 ( 88 5
技 术含 量 高、 工 工艺 复杂 等特 点 。 施
【 关键 词 】 核 电站 核 岛 安全 壳钢 衬 里施 工 焊 接 无 损检 测
1 工 程 概 况
焊 材应 按 规 定验 收合 格 。
田 湾 核 电 站 核 岛 内 层 安 全 壳 内 侧 带 有 防 泄 漏 钢 衬 里 . 衬 里 由 钢

田湾核电站核岛内安全壳球壳模板施工技术

田湾核电站核岛内安全壳球壳模板施工技术
¨
田 湾 核 电 站 核 岛 内
安 全 壳 球 壳 模 板 施 工 技 术
◆ 文 /张 守 龙
【 要】 摘 核 岛反 应 堆 厂房 内安 全 壳 为钢 筋 混 凝 土 结构 , 内 穹顶 为 I= 3 的半 球 体 。 对 于 穹顶 半 径 大 、 其  ̄ 2m 针
矢 高 高 、 凝 土 曲 表 面 成型 难 度 大 等 特 点 , 过 利 用 筒 身 圆 柱 形 外模 , 用 相 应 的技 术 措 施 改 制 而成 球 面形 混 通 采
本 文 主要 介 绍利 用 筒 身 圆柱 曲 面 模板 改 制 成球 壳 外 模 板 , 成 架 间 距 为 16 mm , 榀 挂 架 用 钢 管 扣 件 连 成 整 体 。 管 选 用 舛 8普 完 65 两 钢 内安 全壳 顶 混凝 土 浇 筑 的施 工 技术 。
2方 案 的 选 择
程之一。
b .垂 直 背 肋 :选 用 高 ×宽 = 0 x 0 m 的 20 8m
安 全 壳 是 反 应 堆 厂 房 最 后 一 道 放 射 性 物 质 的 实 体 隔 离 屏 障 。 木 工 字 梁 作 垂 直 背 肋 , 为 2 5 m 。 木 工 字 田 长 10 m 湾 核 电 站 采 用 了 最 安 全 的 双 层 安 全 壳 结 构 。 其 中 内 安 全 壳 是 预 应 力 梁 上 、 翼 缘 宽 为 8 mm、 为 4 mm、 宽 为 下 0 厚 0 腹 系 统 的 混 凝 土 墙 体 . 为 二 部 分 : 一 部 分 标 高 + .0 ~+ 0.0 m 为 2 m . 木 工 字 梁 选 用 优 质 木 枋 整 体 加 工 。 分 第 O 80 5 2 0 2m 经 12米 厚 的 空 心 圆 柱 体 称 内 安 全 壳 简 身 。 内 安 全 壳 筒 身 内 半 径 R= 特 殊 工 艺 处 理 并 刷 上 防 腐 涂 层 . . 自然 条 件 下 2 m、 半 径 R= 3 2 : 二 部 分 标 高 + 02 0 +7 .0 m 之 间 为 切 不 产 生 变 形 。 每 榀 模 板 选 用 l 2 外 2 .m 第 5 .0 一 25 0 O根 木 工 字 梁 。 球 体 称 内 安 全 壳 穹 顶 。 球 体 内 半 径 R=2 m、 半 径 R= 3 . 球 体 间 距 为 1 0 3 0 m 之 间 。 切 2 外 2m 切 8 — 3m 垂 直 高 度 为 2 .m . 线 长 度 为 3 .5 23 弧 2 4 m。在 反 应 平面 尺 寸 为 45 x 0m 用 于 预应 张 拉 用 的扶 壁 柱 。 13 70 m 10 m , 顶 内 侧 设 有 一 层 6 厚 防 泄 漏 钢 衬 里 ( 筒 身 钢 衬 里 连 00 m 穹 mm 与 C 水 平 横 肋 : 平 横 肋 选 用 双 槽 钢 fO拼 . 水 1 接 成 的 组 合 横 肋 . 肋 用 R=2 .1m 半 径 找 横 34 8 d 三 部 分 连 接 : 合 板 直 接 用 铁 钉 镶 钉 . 胶

中国的核电站情况

中国的核电站情况
三期工程,采用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预计2011年开工建设。
四、田湾核电站(中核) 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厂区按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规划,并留有再建2至4台的余地。
一期工程,采用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70%。于1999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FCD),单台机组的建设工期为62个月,分别于2007年5月和2007年8月正式投入商运。
二期工程3号和4号机组的建设已启动,单机容量均为100万千瓦。
三期工程5号和6号机组的建设已启功,采用中国二代加CPR1000核电技术。
五、红沿河核电站(中广核)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东岗镇,地处瓦房店市西端渤海辽东湾东海岸。规划建设6台机组,采用中国改进型 CPR1000压水堆技术,单机容量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60%,1号机组于2007年8月正式开工,至2012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营。目前在建中....
二、四川重庆争建核电站(2003-9-18) 重庆市将在涪陵建设一座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的核电站。而重庆市和四川省均已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核电站的立项报告,双方都想让内陆首座核电站落户本地区。不过,结果尚未揭晓。
重庆市规划中的核电站将选址涪陵区白涛镇重庆建峰化工总厂(原816厂),初步规划总投资200亿元,年发电量达85亿千瓦小时。如果审批手续顺利,将于2007年动工建设,2013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项目业主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
到目前,中国有4座核电站11台机组运行。在建也不少。
一、秦山核电站(中核) 秦山核电站地处浙江省海盐县。

末晓明大国工匠精神生平事迹

末晓明大国工匠精神生平事迹

末晓明大国工匠精神生平事迹核电是一种清洁的新型能源,然而核电站里面的物质一旦发生泄漏后果不堪设想,但核电站内部连接核反应堆输送管道的焊接难度极大,只能采用手工焊接。

未晓朋就是这样一位世界级的焊工,他所完成的核电站主管道焊接,将保障在40年的周期里,核电站反应堆主管道的安全。

在东部沿海的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正在紧张建设。

密集布设的管道历尽曲折大都指向核电站的核心部位核反应堆。

这些管道实际上就是连接核电站心脏的血管。

特别是主管道。

在这个核反应堆设计寿命的40年全周期里,高辐射、高流速、高温、高压的介质日夜不息地在以主管道组成的回路当中流过。

这对主管道的焊接之处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

中国核建中核二三公司核级管道焊工未晓朋:如果这个一旦泄漏了,那不得了。

核电站就相当于报废了。

对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出于最重要的核安全考虑这个核电站的主管道设计管壁厚达70毫米,是目前中国所有核电站主管道当中最厚的。

由于这种材料结构复杂,焊接难度大,目前只能采用手工焊接。

而这样的手工焊接需要世界级水平。

中国核建中核二三公司核级管道焊工未晓朋:核电领域里面,就属主管道(焊接难度)最高了。

最高水平的焊工才有资格学习干这个。

田湾核电站从一期工程开始就采用了难度极大的手工焊接技术。

未晓鹏的前辈师傅彭存利和姚军他们都参加了当年主管道的焊接。

到了田湾核电站二期建设时期,岁月已经让这些曾参与一期工程的资深焊工已超过了拿焊枪的年龄。

中国核建中核二三公司资深焊接专家姚军:眼睛会老花,而且体力慢慢(下降)。

你过了四十岁嘛。

主管道的焊接必须保证合格率为100%。

容不得任何安全隐患。

即便焊接技艺再高一旦过了40岁都必须退居二线。

中国核建中核二三公司资深焊接专家彭存利:我把我的技艺我的技术还有我的经验一代代去传给他们。

虽然师傅们都不能亲自参与二期工程的焊接,但他们在一期工程中的焊接技术和工作精神一直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核电站管道电焊工。

中国核建中核二三公司连云港项目部核级管道焊工未晓朋:我说以后我就要干成这样,甚至比这个还要好。

田湾核电站_集先进压水堆技术特点于一身

田湾核电站_集先进压水堆技术特点于一身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采用的是俄罗斯AES-91型核电机组,其核蒸汽供应系统为WWER-1000/428(简称V-428)型压水堆,汽轮机组为K-1000-60/3000型全速汽轮机。

V-428型反应堆是根据前苏联设计制造的WWER-1000/320(简称V-320)系列核电机组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经验,吸取西方压水堆改进技术而完成的改良型设计。

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保留经过参考电站验证的良好特性,应用验证过的成熟的改进技术,不采用需要开发的新工艺。

首台V-320压水堆机组于1984年投产。

1997年年底,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总合同签订时已有14台机组在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运行,积累了110堆年的运行经验。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世界各国专家,花了近10年时间对俄罗斯压水堆核电站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审查。

审查结果表明:V-320反应堆的安全保障设施和实际安全运行指标基本上与西方国家同时期设计、建造和运行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保持同一水平。

美国能源部也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与V-320相比,V-428的主要改进包括:采用全锆燃料组件、增加控制棒组件数量、主泵径-轴向止推轴承由油润滑改为水润滑、反应堆厂房采用双层安全壳结构、安全系统采用完全独立和实体隔离的4系列设计、设置堆芯熔融物捕集器、安全壳消氢系统等。

为适应国际上对新一代压水堆在技术、经济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在保持俄罗斯WWER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了西方经过验证的、成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其中包括:安全壳预应力系统采用新型倒U形50束◎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马一田湾核电站:集先进压水堆技术特点于一身建设回眸建设回眸西方采购应急柴油发电机、核级阀门等重要设备。

田湾核电站AES-91型核电机组设计理念优于当今世界上正在运行的大部分核电机组,安全性与西方正在开发和建设的先进压水堆的目标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湾核电站的主要技术特点
数字说明田湾核电站的安全性
田湾核电站不仅满足国际现行的核安全和辐射安全标准要求,符合我国核安全法规、标准,而且其安全性优于当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大部分核电机组。

根据田湾核电站二级PSA(概率安全分析)报告:发生堆芯严重损坏或熔化事故的概率小于3.3×10-6/堆年(当前世界上运行的核电站一般为10-4/堆年),发生严重放射性泄漏事故的概率不超过6.4×10-8/堆年(当前一般为10-5/堆年),即发生严重放射性泄漏事故的概率千万年一遇。

双层安全壳
田湾核电站是目前国内独一无二的双层安全壳核电站。

双层安全壳内层采用钢缆预应力张拉系统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厚1.2米,内壁衬有6毫米厚的钢覆面;外层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墙体,厚0.6米;内外壳之间为1.8米的带有碘和气溶胶过滤器通风系统的负压环形空间,能有效减少了放射性气溶胶和碘向周围环境的释放,外壳能够抵御地震、龙卷风和小型飞机等外力的撞击,从而达到有效防护的目的。

双层安全壳反应堆厂房外径51.2米,内径44米,总高度74.2米。

安全壳预应力钢缆系统
田湾核电站内安全壳采用后张预应力钢缆系统,共有水平环向360°预应力钢丝束70束,竖向倒U形预应力钢丝束50束,每束由55根低松弛性的七股钢绞线组成,该设计系国内首次采用的国际先进技术,设计内抗压能力达到0.5MP,最高可达0.7MP。

该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安全壳的承压能力,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水平。

“N+3”的多重保护安全系统
田湾核电站的安全系统如堆芯应急冷却系统,事故浓硼注入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和事故给水系统等均由2通道改为4通道,即每个能动系统均有4个完全独立和实体隔离的通道组成。

如果一个通道处于检修状态,另一个通道发生与初始事件有关的故障,第三个通道发生单一故障,则还有一个通道可投入使用,这样在运行中形成了一个系统运行、三个系统备用的“N+3”的有效组合,比一般压水堆采用“N+1”或“N+2”的设计更加可靠,从而大大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

堆芯熔融物捕集器
田湾核电站在国际上首次设置了堆芯熔融物捕集器,其主要功能是在严重事故下收集并冷却堆芯熔融物,以防止堆芯熔融物与反应堆厂房的混凝土底板发生反应并导致底板熔穿,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严重事故下放射性物质的泄漏,以缓解超设计基准事故的严重后果,该系统的设计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全数字化仪控系统
田湾核电站的仪控系统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数字化分布控制系统(DCS),它由运行仪控“TXP”和安全仪控“TXS”两部分组成,是目前我国核电站首次引进的全数字化仪控系统。

运行仪控采用最新的软硬件标准、分层处理的体系结构、综合自动化控制的设计思想和统一的人机接口,可实现长运行寿命、
低运行成本及最佳可操作性;安全仪控采用可靠性硬件和软件、多重冗余和纠错技术,在反应堆保护专设安全设施驱动等系统应用中,满足了严格的安全要求。

由于DCS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强的监视和控制功能,以及安装、调试、维护更为方便等特点,将为核电站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