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本试题满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②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④士别三日,。

(《孙权劝学》)⑤,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⑥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后》)⑦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⑧,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2)默写杜牧《泊秦淮》。

(4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铁山宾馆,坐落在安徽芜湖市赭山的南麓。

1954年兴建,占地公顷。

宾馆里,花木扶疏,岗丘相拱。

一池睡莲,两岸翠竹。

荷塘碧波,松涛竹韵。

曲径通幽,环廊回绕。

大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

铁山宾馆,六幢客楼,依山就势,错落有致,诸如梅苑、松苑、竹苑、桂苑、晴岚阁、烟雨楼等。

liú璃瓦当,绿荫掩映。

站在铁山宾馆颠峰的梅苑,放眼望去,长江如带,镜湖如玉,江城美景,一览无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liú( )璃赭.( ) 山晴岚.( )阁(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岗丘相拱”中的“拱”的意思是,“依山就势”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两句类似的诗句(2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虎妞死后,祥子接着到家去拉包月,《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后的结局是给。

(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还在于。

4.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次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欢乐实践园动,活动中有一些任务,请你参与解决。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5题)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1、选出下列词语拼音全对的一组(3分)A.山巅shān diān 澎湃péng bài 祈祷qídǎoB.哺育pǔyù阻抑zhǔyì秽wūhuìC.可汗kèhán 炽痛chìtòng 田垄tián lǒngD.哽咽gěn yè嘷鸣háo míng 怪诞guài dàn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3分)A.对于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他心中满是懊悔。

B.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C.无独有偶,玲玲买了两个洋娃娃,她送了一个给她最好的朋友。

D.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A.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B.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王保财怒气逐渐平息。

C.对于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分,我就起床出发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_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_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

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A.《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完整word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完整word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号一二第二元卷三四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卷分150 分 (此中卷面写占 5 分 ),考150 分。

2.答程中,能够随使用你所的《新词典》。

一、文累与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在以下横上填写出古文名句。

(6分)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

(王《竹里》)② 家玉笛暗声,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笛》)③________________ ,双袖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④ ________________ ,关山度若。

(《木》 )⑤________________ ,壮士十年。

(《木》 )⑥ 李白《春夜洛城笛》中直接引思之情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默写愈的《晚春》。

(4 分 )2.下边的文字,达成(1)~(4)。

(9分)我原来打算趁那一xu ān 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但是那天,全部偏安寂静静的,跟礼拜日的清晨一。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去,看同学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麦先生呢,踱.来踱去,胳bo底下着那怕人的尺。

我只能推开,当着大家的面走静静静的教室。

你能够想象,我那多么,心多么慌!⋯⋯ 我道就没有自己的地方?我不是经常你下功替我花?我去的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一天假?⋯⋯(1)加点字注音,依据拼音写出相的字。

(3分)xu ā n()踱来踱去()胳bo().(2)文中有字的一个是“ ________,” 个的正确写法是“ ________。

”(2 分 )(3)文中“踱来踱去”中“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4)将以下反句改述句,不得改原意。

(2 分 )我道就没有自己的地方?我不是经常你下功替我花?我去的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一天假?3.运用外累的知,达成。

(4分)《祥子》是代作家________的代表作。

主人公祥子本来________( 性格 ),最大的梦想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在当的社会条件下,他被残忍霸道的主剥,的又被 ________去,一次次的事件使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以惨束。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屏障(píngzhàng)。

B.XXX(háo míng)。

C.祈祷(qí dǎo)。

D.山巅(shān diān)。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懊恼(ào nǎo)字帖回环曲折。

B.斑驳(bān bó)戎装尺九曲连环。

C.田笼(tián lǒng)镐头扑朔迷离。

D.摩擦(mó cā)体魄一泻万丈。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有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

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而且也是全球首次。

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流出了漫无边际的黄土地,流出了黄皮肤人的群落。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人教版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人教版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 ( 2分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坚韧.(rèn)淳.朴(chūn)覆.灭(fù)B. 谦逊.(xùn)豁.亮(huò)犁耙.(pá)C. 聚歼.(jiān)迸.裂(pēng)摁.倒(èn)D. 掰开(bāi)憋.闷(biē)过瘾.(yǐn)【答案】 D【解析】【分析】A 淳朴(chún); B 犁耙( bà); C 迸裂(bèng)注音正确。

D读音正确。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 ( 2分 ) 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

B. 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梁那样淳朴可爱。

C. 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D. 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答案】 B【解析】【分析】“高梁”应为“高粱”。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对字形积累。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3. ( 2分 ) 下列词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战略决战中,我军以高屋建瓴....之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B.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今天读起来仍然令人回肠荡气....。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测试范围:第5、6课时间:45分钟满分:45分]一、基础清(13分)1.用横线画出加点字错误的拼音并改正。

(4分)A.劈.开(pī)咀嚼.(jiáo)山巅.(diān) ____B.峭.壁(qiào) 督.促(dū) 气魄.(bò) ____C.攀.谈(pán) 酣.然(hān) 哺.育(bǔ) ____D.狂澜.(lán) 呜咽.(yàn) 宛.转(wǎn) ____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澎湃字贴骨碌浩浩荡荡B.蜷起灌输惊皇一泄千里C.屏障篱笆矗立遥遥晃晃D.缠绕搀扶耻辱纵身一跃3.【2020·本溪改编】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3分)A.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修改:在句后添加“的价值追求”。

B.华中师大心理学院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平台,上线首日接待了超过100位以上的来访者。

修改:去掉“超过”或“以上”。

C.教师认为,能否有效发挥家长教育主体作用是做好特殊时期学生家庭教育的关键。

修改:去掉“能否”。

D.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教育云技术也得到大力推广,许多学校展开了网络教学模式。

修改:将“展开”改为“加强”。

4.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 ,流出了____________。

①黄皮肤人的群落②灿若明珠的黄河文化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A.③①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①③②二、素养清(16分)5.(国学题)填空。

(5分)(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育(pǔ)狂澜.(lán)气魄.(pò)污秽.(huì)B.祈.祷(qǐ)炽.痛(chì)机杼.(zhù)亘.古(gèn)C.惩.罚(chéng)谰.语(lán)田垄.(lǒng)默契.(qì)D.金柝.(tuò)军帖.(tiě)蚱.蜢(zà)屏.障(píng)【答案】C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气势磅礴的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B.图书博览会在烟台举办,到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烟台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C.百姓在苛捐杂税的压力下发出不满之声,气宇轩昂....,声震天地!D.每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妈妈的唠叨让我不厌其烦....。

【答案】A;【解析】B.“大庭广众”的意思是指人很多的公开场合,与“络绎不绝”不能搭配。

C.“气宇轩昂”的意思是指人精神饱满,有风度,有气魄。

D.“不厌其烦”的意思是指不嫌麻烦,与语境不相符。

3.下列对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

《木兰诗》中“阿爷无大儿”中的“阿爷”就是木兰父亲对自己的自称。

D.《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在文章中表达了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分数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嗥呜(háo)山巅(diān)浊流(zhuó)呻吟(shēn)B、田垄(lǒng)召唤(zhào)磅礴(páng)怪诞(dàn)C、辔头(pèi)炽痛(chì)硬住(gěng)哺育(pǔ)D、啾啾(jiū)机杼(zhù)污秽(huì)督学(dū)2.用横线画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句后括号里。

(4分)(1)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坚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2)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景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3)但这种状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感觉不到的。

()(4)黄河以他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州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2分)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我走到哪里,()我睡得很沉,()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会忽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不管还是或者就B.不管即使或者都C.不论或者还是都D.无论即使还是也4、下面一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用得不恰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某每一面折射吃生活中的,每个人。

不必介意别人的流言蜚语,不必担心自我思维的偏差,要坚信自己的判断、用敏捷的目光去审视这个世界,给自己一个富有个性的回答。

改为5、写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4分)(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6、仿照下面句式,写一个比喻句。

(3分)例: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宛转(wǎn)钥匙(è)懊悔(ào)B.哽咽(yàn)肃静(sù)祈祷(qí)C.踱步(ó)锯子(jù)郝叟(hǎo)D.诧异(à)山涧(àn)召唤(āo)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手势斑斓铁杆哺育B.奴隶钓鱼忠诚狂澜C.记念谰语奥悔旷课D.皱边代价澎湃惩罚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2分)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我走到哪里,()我睡得很沉,()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会忽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不管还是或者就B.不管即使或者都C.不论或者还是都D.无论即使还是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

觉得味同嚼蜡....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是不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6、仿照下面句式,以“同情”再写两个比喻句。

(4分)例: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同情是;同情是。

7、综合性学习。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下边是一副对联,但上联的次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

(2分)上联:①流不尽②滔滔黄河③千年岁月④波浪滚滚下联:巍巍嵩山烟雨渺渺诉不完人世沧桑。

上联:二、《木兰诗》(共40分)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鞍鞯.(ān)溅溅.(ān)啾啾.(ū)B.红妆.(ānɡ)策勋.(xūn)可汗.(hán)C.唧唧.(jī)朔.气(sù)燕.山(yān)D.胡骑.(qí)金柝.(ò)赏赐.(cì)9、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战争)A.旦.辞爷娘去(早晨)万里赴.戎机..传金柝(北方的寒气)B.出郭.相扶将(外城)朔气..C.关山度.若飞(度过)愿.驰千里足(希望)(眯着眼)愿为市.鞍马(集市)D.雌兔眼迷离..10、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2分)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C.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1、解释句中加点字词语:(每小题1分,共6分)(1)问女何所忆.(2)策勋十二转..尚书郎(3)赏赐百千强.(4)木兰不用..(5)出郭相扶将(6)对镜帖.花黄..12、按要求默写。

(每空1分,共17分)(1)《木兰诗》选自宋代编的,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_(体裁)。

它和并称为“乐府双璧”。

(2)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的诗句:,。

(3)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6)描写木兰出征前的紧张准备的句子是:,,,。

13、翻译句子:(共4分)(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2分)(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分)1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连用四个“我”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1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是以谁的语气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16、综观全诗,我们可以看出木兰哪些思想性格?(3分)三、现代文阅读:(共14分)庄稼乡村①乡村是庄稼和乡村植物的产房。

而一年四季的庄稼们,则是乡村粗野的汉子和柔情如水的小媳妇。

②春天,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如一幅油画一般,将小小的乡村人家也装进了画框。

乡村因此而色彩浓烈艳丽,香气四溢,就连乡村人家门前的那条小溪,那一朵朵蹦起跃下的浪花,也奔流着芬芳的气息。

③难怪,我村门前那条瘦弱的小河,便被村人们亲昵地称为“香溪”。

④我想,我家乡的河流是一位野丫头,她虽然粗服乱头,布衣荆衩,但她绝对不会流淌什么脂粉之气。

她春天从油菜花的原野上流过,夏天从农家的瓜果菜园淌过,秋天又沾了一溪的稻花,一溪的荷香。

亦因此,在有月的晚上,在大片大片玉米林叭叭的拔节声中,那条河,那条小溪,便在每一捧流水里,都饱含了乡村原野上五谷杂粮的成熟气味和庄稼的芬芳,不但给整个乡村蕴含了一层朦胧的水汽,也给了乡村女孩儿一股灵秀之气。

⑤初夏时节,麦子成熟了,整个大地原野一片金黄。

在乳汁一般的月色下,微风吹过,如一片波涛滚滚的大海,把我的小小村子,如一只小船一般,淹没在一片纯粹的麦香之中。

而那淡蓝色的远山里,以与小溪流过的白杨树林里,正有一只鸟,如怨妇一般,声声哽咽:我儿种错――!我儿种错――!⑥就在这种鸟的凄厉呼唤声中,庄稼地边涧畔畔上的南瓜花,便在月色里一大朵一大朵悄然开放了。

乡村土瓦房前的三两树杏子也在一夜之间变得麦子一般黄亮,第二天一早,那些握着霜刃走向麦田的乡亲们,便在老梁叔的吆喝声中,吃上麦黄杏了。

⑦原野上的麦子才收割不久,整个乡村世界和田野上,又被一片片绿得发黑的包谷林覆盖。

而村前大河边的那几顷稻田里也一片葱绿,一支才出水不久的小荷上,便站着一只红色的蜻蜓,扇动着薄如蝉翼的翅膀,似坠欲坠又勉强站立的模样,让人顿生怜悯之情。

最是月色荡满河川的夜晚,正万簌俱寂,突然一声蛙鸣如冲天炮一般从水田里弹出。

瞬间,那千只万只蛙们便像听到了冲锋号似的,全都亮开嗓门鼓噪起来。

满世界一片震天动地的蛙声,宏大如乐团,使整个乡村大地和庄稼的原野,都弥漫在一种民间的土地的田园的音乐之中。

⑧庄稼,庄稼,无边无沿的庄稼,而庄稼地当中的乡村人家,则如浩瀚的银河系中闪烁的一颗亮星,那么的耀眼,又那么的大音希声,大美无言。

⑨当一场凉爽的秋风掠过,粮食们便如排着队伍一般,一垛又一垛地从田野上回到村子,且一疙瘩金黄,一疙瘩鲜亮地挂在农家的屋檐下,或架在我们门前的核桃树柿子树的树枝上。

最是那些大豆们,如调皮的孩子似的,老师趁着大人们不注意,便在场院里蹦蹦跳跳的,东藏一颗西躲一颗,逗得三两只花喜鹊总是在庄稼院里一边装模作样地报喜,一边在草丛里,在包谷杆上,在土墙的角落里寻寻觅觅。

这时候,乡村大地一片空白,只有涧畔畔上的柿子树们,举起千只万只红灯笼,守望着空荡荡的庄稼大地。

一场大雪刚刚下过,太阳一出来,那满天满地的原野上,仿佛是突然在一夜之间,便窜出了一片又一片葱绿色的麦苗,一直绿到天涯。

⑩乡村,是庄稼的乡村。

⑾而那重复了又重复的春夏秋冬,又总是在一茬又一茬的庄稼和瓜果蔬菜的轮回中,给乡村换上了一层又一层盛装。

亦因此,庄稼便成了乡村的血液和灵魂,总是要让乡村的后代繁衍生息,总是要让乡村茁壮地成长。

(选自《到庄稼地里转转》,有改动)17.本文描绘了庄稼乡村的四季图,请你为每幅图配上简短的标题。

(3分)春:夏:秋:冬:雪野孕绿18.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写出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4分)(1)最是月色荡满河川的夜晚,正万籁俱静,突然一声蛙鸣。

如冲天炮一般从水田里弹出..(2)一场大雪刚刚下过,太阳一出来,那满天满地的原野上,葱绿色的麦苗,仿佛是突然在一夜之间,便窜出了一片又一片.....绿到天涯。

19.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大篇幅来写家乡的那条小河?(3分)20.第⑩段写道:“乡村,是庄稼的乡村。

”请阅读全文,探究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4分)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 :C C B C B4、成语意思: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

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罄竹难书:用尽竹子也难写完。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6、略。

7、②④①③二、木兰诗:8——10:B D C11、(1)思念(2)记功(3)有余(4)不愿做(5)扶持(6)通“贴”,粘贴,贴上。

12、郭茂倩,《乐府诗集》,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其余略13、略。

14、表现了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和对故物的亲切之感。

(喜悦1分,亲切1分)15、这句话以木兰的语气来写(1分),是木兰对“火伴”的回答,这样写既给人以亲切生动的感觉(1分),又能表现木兰开朗、风趣的性格特点和自豪的神情(1分)。

16、木兰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朴实又机灵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写出三个形容词2分,两个或一个形容词1分)三、现代文阅读:17、春:花开溪香夏:麦黄蛙鸣秋:粮食丰收(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一分。

意思对即可。

)18、(1)弹出与前文的“突然”呼应,写出了蛙声打破寂静时的速度与力量,表现作者对蛙声带来的田园音乐的喜爱与赞美。

(2)一片一片,与前面的“窜”字相呼应,写出了麦苗一片接一片迅速长出来的动感,表现出作者的赞叹和惊喜(评分标准;共4分。

每小题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19、小河是乡村优美自然风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但滋润了庄稼,而且养育了庄稼人(也给了乡村女孩儿一股灵秀之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评分标准;共3分,各1分,意思对即可。

)20、示例:庄稼是乡村自然景观的主宰,它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庄稼是乡村后代得以生存、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

没有庄稼便没有自然和人类的乡村。

(2分)庄稼质朴而大美,作者眼中的庄稼人与它相似,因此作者对庄稼无比感恩,尽情礼赞。

他对乡村的认同、赞美均源于此,其乡村情结亦于此,所以说,乡村是庄稼的乡村(2分)。

(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