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中心锚结 PPT
检修中心锚接—中心锚接检修标准学习(高铁接触网检修)

➢承力索中心锚结绳:中心锚结绳范围内承 力索不得有接头和补强,中心锚结绳的驰 度应等于或略高于该处承力索的驰度。
➢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中心锚结所在的跨距 内接触线不得有接头和补强;中心锚结绳 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连接器,两端与 承力索固定线夹比两侧吊弦 点高出0-20mm,应安装牢固。
➢锚结绳两边的长度和张力力求相等、不松 弛,每侧长度为11.5m;两端应分别用两个 相互倒置的钢线卡子与承力索紧固,其间 距为100mm;锚结绳露头用ø1.6mm铁线 绑扎,距钢线卡子为100-150mm。
接触网的中心锚结

中间【2 】锚结中间锚结是指在锚段中部,接触线对于承力索.承力索对于锚柱(或固定绳)进行锚固的方法,称为中间锚结.等于请求在两头装有补偿装配的锚段里,必须加设中间锚结.一.中间锚结的感化和安设1.中间锚结的感化接触网锚段安装中间锚结后,线索在中间锚结处相当于逝世固定方法,是以当温度变化时,锚段内线索的热胀冷缩便产生在中间锚结与两头的补偿器间,有用缩短了线索的伸缩规模.中间锚结具有以下感化:⑴锚段线索张力比较平均,保证接触吊挂处于优越工作状况.⑵设立中间锚结后可以缩小变乱规模,即当一侧产生断线变乱时不至影响中间锚结另一侧吊挂线路,有利于抢修变乱和缩短变乱抢修时光.⑶可防止线索在外力感化下向一侧串动,如风力.受电弓摩擦力.因坡道和自身重力引起的串动力.2.中间锚结的安设中间锚结布置的原则是:使中间锚结双方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直线区段一般设在锚段中央处;曲线区段一般设在靠曲线多.半径小的一侧.在两头装设补偿器的接触网锚段中,必须加设中间锚结.每个锚段中间锚结安设地位应依据线路情形和线索的张力增量盘算肯定.一般布置原则是使中间锚结固定点两侧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并尽可能接近锚段中部.当锚段全体在直线区段或全部锚段布置在曲线半径雷同的曲线区段时,该锚段中间锚结应安设在锚段的中央地位.当锚段布置在既有直线又有曲线且曲线半径不等时,该锚段的中间锚结应设在曲线多.曲线半径小的一侧.在特别情形下,锚段长度较短时(一般定为锚段长度800m 以下),可不设中间锚结,视为半个锚段,可将锚段一端硬锚,另一端线索安装补偿器,此时的硬锚就相当于中间锚结.二.中间锚结的构造和请求中间锚结的安装情势有多种,对于不同的吊挂情势,中间锚结的构造情势也不同.一般分为半补偿中间锚结.区间全补偿中间锚结.站场全补偿中间锚结和简略吊挂中间锚结.1.半补偿中间锚结半补偿中间锚结帮助绳采用GJ 一50镀锌钢绞线(19股)制成,帮助绳中央用中间锚结线夹与接触线固定,帮助绳两头分离用正反两个钢线卡子紧固在承力索上.当一侧接触线断线后,另一侧接触线在中间锚结帮助绳的拉力下,不产生松动现象,起到了缩小变乱规模的感化.如图2—9—1所示.2.区间全补偿中间锚结区间全补偿中间锚结的运用,是因为全补偿链形吊挂时,接触线.承力索均设有补偿器,是以,都应设置中间锚结.在全补偿吊挂时,接触线中间锚结构造与半补偿雷同.承力索中间锚结帮助绳则采用GJ 一70镀锌钢绞线制成,其长度斟酌布置在三个接触网跨距中.中间锚结在中央跨距,相邻两吊挂点和跨顶用钢线卡子将帮助绳与承力索固定在一路.帮助绳两头各经由过程一串悬式绝缘子硬锚在图2-9-1 半补偿中间锚结构造示意图1—接触线;2—中间锚结线夹;3—承力索;4—中间锚结帮助绳;5—钢线卡子;6—绑扎段最外侧支柱上,两支柱均为锚柱应打拉线.区间全补偿中间锚结构造如图2—9—2所示.3.站场全补偿中间锚结站场全补偿中间锚结是将中间锚结绳的吊挂点与承力索固定,依附上部固定绳对承力索起到锚结的感化,这种情势也称为防窜中间锚结.一般设在站场的正线及站线中间锚结地位处设置软横跨节点14上.有防断式和非防断式之分.站场全补偿中间锚结的承力索中间锚结绳用GJ —70钢绞线在吊挂点处经由过程钢线卡子与承力索固定,在两侧的跨距中间地位安装接触线中间锚结线夹,并将锚结绳向承力索中间锚结偏向经由过程钢线卡子与承力索固定.有防断式和非防断式之分.其构造如图2—9—3所示.4.简略吊挂中间锚结设置简略吊挂中间锚结时,需增设一条中间锚结帮助索,帮助索采用GJ 一50镀锌钢绞线制成,帮助索的两头分离经由过程一串悬式绝缘子硬锚在中间锚结地点跨距两侧的支柱上(即等于在该跨距中增长了一段承力索).该支柱为锚柱应打拉线,以保持受力均衡.在直线上和曲线上都有不同的安装请求.在直线上,个中间锚结构造与半补偿吊挂中间锚结的构造类似,只不过简略吊挂中间锚结绳较短(一般不超过5m ),并且是采用钢丝绳制成(截面积为50 m ㎡),钢丝绳两侧分离用3个钢线卡子紧固在帮助绳上.如图2—9—4所示.图2-9-2 区间全补偿中间锚结构造示意图 a —立面图;b —平面图 (a )(b )图2-9-3 站场全补偿中间锚结构造示意图图2-9-4 直线区段的简略吊挂中间锚结构造示意图在曲线区段时,个中间锚结设置不同于直线区段,其构造看上去象一个倒装的中间锚结.曲线上中间锚结绳也采用50mm2截面积的钢丝绳制成,个中央搭过平直腕臂并用线夹固定在腕臂上.钢丝绳两头各用一个中间锚结线夹固定在接触线上.曲线区段中间锚结帮助索较长,个中部与中间锚结帮助绳雷同固定在腕臂上,两侧各经由过程一串悬式绝缘子硬锚于相邻的支柱上.这两根支柱应打拉线.中间锚结绳在接触线上的固定点距吊挂定位点6m,中间锚结构造高度一般为0.5m.如图2—9—5所示.图2-9-5 曲线区段的简略吊挂中间锚结构造示意图。
高速铁路接触网-中心锚结PPT课件

站场防窜动中心锚结结构图
•5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6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接触网“防串”中心锚结一般设在站场,当站场上的接触网 均为全补偿链形悬挂时,如承力索全部设中心锚结是不可能的, 早期电气化铁路是在站场上设立能够安装中心锚结的硬横梁, 它不利于施工和维修。电气化铁道的运行实践表明,站场上承 力索断线事故较少,为了避免设计结构复杂的承力索中心锚结 结构。在新建电气化铁道站场上,设计了防止接触悬挂串动的 全补偿中心锚结。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缺点是不防 断线事故。
•12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站场的锚段偏移的原因: 第二、接触网在外力的作用下、线索也会向一侧窜动。 1)、接触悬挂在线路坡道处,由于悬挂本身的重量沿
下坡方向产生作用于悬挂的分力。 2)、曲线内侧因旋转腕臂偏转,出现对线索向某一方
向的分力作用。 3)风力和受电弓对接触线的滑动摩擦力等也会使线索
•16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为了在根本上解决站场的锚段偏移,可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改造现有的中心锚结结构,增加中锚承力索辅助 绳,中锚承力索辅助绳可选择在相邻的硬横梁上下锚;当受 站场实际情况的限制、无法增加中锚承力索辅助绳时,可将 中锚腕臂承力索底座上的附线加长至600CM,两端各加两个 中锚承力索线夹,这样也可以防止当线索窜动时、承力索从 承力索底座跑出。
首先是中心锚结的设计位置不合适引起的,由于受站场 线路的影响(如曲线、坡度等),设计上很难保证中心锚结 固定点两侧的张力相等;
其次、受站场实际情况的限制,在渡线、非支下锚等 处的线索水平偏角会超过12°,由于线索的热胀冷缩、在水 平偏角偏大处就会卡滞,从而破坏中心锚结两端张力的平衡;
接触网基础知识教程PPT课件

22.05.2020
.
8
承力索
接触网承力索的作用是通过吊弦将接触线悬挂起来。承力索还可承载一定 电流来减小牵引网阻抗,降低电压损耗和能耗。
承力索根据材质可分为铜承力索、钢承力索、铝包钢承力索。
承力索
吊弦
接触线
钢承力索图片
承力索
22.05.2020
.
9
吊弦
在链形悬挂中,接触线通过吊弦悬挂在承力索上。按其使用位置是在跨 距中、软横跨上或隧道内有不同的吊弦类型,吊弦是链形悬挂中的重要组成 部件之一。
链形悬挂的接触线是通过吊弦悬挂在承力索上。承力索悬挂于支柱的支 持装置上,使接触线在不增加支柱的情况下增加了悬挂点,利用调整吊弦 长度,使接触线在整个跨距内对轨面的距离保持一致。链形悬挂减小了接 触线在跨距中间的弛度,改善了弹性,增加了悬挂重量,提高了稳定性, 可以满足电力机车高速运行取流的要求。
链形悬挂比简单悬挂得到了较好 的性能,但也带来了结构复杂、造 价高、施工和维修任务量大等许多 问题。
22.05.2020
.
4
H
京石客运专线设计
采用H型钢柱。路基区 段设计采用ZH140和 ZH160型钢柱。
型 钢 柱
京石客专接触网支
柱基础设计跨距约为
50m,支柱及拉线基础
中心距线路中心距离按
3150mm设置分为中间支柱、
转换支柱、
中心支
柱、
锚柱、
定位支柱道岔支柱、 软横跨支柱、 硬横跨支柱 及
22.05.202悬0 式绝缘子
.
棒式绝缘子
14
中心锚结
在锚段的适当位置将接触悬挂固定。这种固定装置称为中心锚结。在两端装 有补偿器的锚段里,必须加设中心锚结,其布置原则是尽量使中心锚结两端 张力相等,直线曲段中心锚结设在锚段中部,曲线曲段、曲线半径相同的整 个锚段仍设在锚段中部,当锚段处于直线和曲线共有区段且曲线半径不等时, 应设在靠曲线多,半径小的一侧。
中心锚节

接触网技术
中 心 锚 节
接触网技术
接触网技术
5.3 中心锚节
五、中心锚节的结构
4、链形悬两跨式全补偿挂中心锚结
接触网“防串”中心锚结一般设在站场,当站场上的接触网均为 全补偿链形悬挂时,如承力索全部设中心锚结是不可能的,早期电气 化铁路是在站场上设立能够安装中心锚结的硬横梁,它不利于施工和 维修。电气化铁道的运行实践表明,站场上承力索断线事故较少,为 了避免设计结构复杂的承力索中心锚结结构。在新建电气化铁道站场 上,设计了防止接触悬挂串动的全补偿中心锚结。其优点是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缺点是不防断线事故。
为防止接触悬挂在温度变化或其它因素作用下发生来回窜动或 断线,缩小事故范围、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线索张力差、增加悬挂 弹性均匀性,应在锚段中部适当位置安设中心锚结。
接触网技术
5.3 中心锚节
四、 中心锚结的分类
悬挂形式不同,中心锚结的结构也不相同。 根据悬挂形式中心锚结可分为简单悬挂中心锚结、半补 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 根据安装位置可分为跨中式和支柱两跨式。
接触网技术
5.3 中心锚节
五、中心锚节的结构
2、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
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 1-接触线 2-中心锚结线夹 3-承力索 4-中心锚结辅助绳 5-钢线卡子 6-绑扎段
接触网技术
5.3 中心锚节
五、中心锚节的结构
2、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的安装
中心锚结线夹两侧辅助绳长度应相等,安装后两侧张力均匀不出现弛 度。 辅助绳两端与承力索连接处,各通过两个相互倒置的钢线卡子紧固在 承力索上,两钢线卡子间距为100mm. 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比相邻吊弦高出 20~60mm ,避免线夹处的 接触线出现硬点,但不能形成明显的负弛度。
接触网的中心锚结

接触网的中心锚结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中心锚结中心锚结是指在锚段中部,接触线对于承力索、承力索对于锚柱(或固定绳)进行锚固的方式,称为中心锚结。
即是要求在两端装有补偿装置的锚段里,必须加设中心锚结。
一、中心锚结的作用和安设1.中心锚结的作用接触网锚段安装中心锚结后,线索在中心锚结处相当于死固定方式,因此当温度变化时,锚段内线索的热胀冷缩便发生在中心锚结与两端的补偿器间,有效缩短了线索的伸缩范围。
中心锚结具有以下作用:⑴锚段线索张力比较均匀,保证接触悬挂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⑵设立中心锚结后可以缩小事故范围,即当一侧发生断线事故时不至影响中心锚结另一侧悬挂线路,有利于抢修事故和缩短事故抢修时间。
⑶可防止线索在外力作用下向一侧串动,如风力、受电弓摩擦力、因坡道和自身重力引起的串动力。
2.中心锚结的安设中心锚结布置的原则是:使中心锚结两边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
直线区段一般设在锚段中间处;曲线区段一般设在靠曲线多、半径小的一侧。
在两端装设补偿器的接触网锚段中,必须加设中心锚结。
每个锚段中心锚结安设位置应根据线路情况和线索的张力增量计算确定。
一般布置原则是使中心锚结固定点两侧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并尽可能靠近锚段中部。
当锚段全部在直线区段或整个锚段布置在曲线半径相同的曲线区段时,该锚段中心锚结应安设在锚段的中间位置。
当锚段布置在既有直线又有曲线且曲线半径不等时,该锚段的中心锚结应设在曲线多、曲线半径小的一侧。
在特殊情况下,锚段长度较短时(一般定为锚段长度800m以下),可不设中心锚结,视为半个锚段,可将锚段一端硬锚,另一端线索安装补偿器,此时的硬锚就相当于中心锚结。
二、中心锚结的结构和要求中心锚结的安装形式有多种,对于不同的悬挂形式,中心锚结的结构形式也不同。
一般分为半补偿中心锚结、区间全补偿中心锚结、站场全补偿中心锚结和简单悬挂中心锚结。
中心锚结

第八节中心锚结一、中心锚结的安设和作用1.中心锚结的安设位置在两端装设补偿器的接触网锚段中,必须加设中心锚结。
每个锚段中心锚结安设位置应根据线路情况和线索的张力增量计算确定。
一般布置原则是使中心锚结固定点两侧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并尽可能靠近锚段中部。
当锚段全部在直线区段或整个锚段布置在曲线半径相同的曲线区段时,该锚段中心锚结应安设在锚段的中间位置。
当锚段布置在既有直线又有曲线且曲线半径不等时,该锚段的中心锚结应设在曲线多、曲线半径小的一侧。
在特殊情况下,锚段长度较短时(一般定为锚段长度800m以下),可不设中心锚结,视为半个锚段,可将锚段一端硬锚,另一端线索安装补偿器,此时的硬锚就相当于中心锚结。
2.中心锚结的作用接触网锚段安装中心锚结后,线索在中心锚结处相当于死固定方式,因此当温度变化时,锚段内线索的热胀冷缩便发生在中心锚结与两端的补偿器间,有效缩短了线索的伸缩范围。
中心锚结具有以下作用:⑴锚段线索张力比较均匀,保证接触悬挂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⑵设立中心锚结后可以缩小事故范围,即当一侧发生断线事故时不至影响中心锚结另一侧悬挂线路,有利于抢修事故和缩短事故抢修时间。
⑶可防止线索在外力作用下向一侧串动,如风力、受电弓摩擦力、因坡道和自身重力引起的串动力。
二、中心锚结的结构及要求1.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由于接触线安设补偿器,因此应装设中心锚结,其中心锚结辅助绳采用GJ一50镀锌钢绞线(19股)制成,辅助绳中间用中心锚结线夹与接触线固定,辅助绳两端分别用正反两个钢线卡子紧固在承力索上。
当一侧接触线断线后,另一侧接触线在中心锚结辅助绳的拉力下,不发生松动现象,起到了缩小事故范围的作用。
中心锚结绳的长度为所在跨距中心处接触线与承力索间距的20倍,但不应小于15m。
若太短,当两侧张力不均匀时,接触线会向张力较大的一侧偏移,导致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被抬高,出现较大的负弛度,使受电弓取流情况变坏,造成该处接触线磨耗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区段简单悬挂的中心锚结
1心锚结
曲线区段简单悬挂中心锚结
在曲线区段,由于曲线引 起接触悬挂横向偏移,造成线 索张力差,若将中心锚结仍放 置在跨距中间,中心锚结绳两 端会因曲线偏移产生较大张力 差,此时,应将中心锚结放置 在支柱上形成一个八字形结构
会引腕臂偏移,导致定位点处的拉出值(或“之”字 值)改变;
第三、腕臂的严重偏移,会导致承力索与接地物 (如硬横梁上的吊柱、腕臂上的跳线等)间的距离不 够而引起放电,造成馈线侧的断路器动作及承力索断 线等严重的接触网事故。
13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站场的锚段偏移的原因; 第一、锚段的中心锚结固定点两侧的张力不平衡导致锚段 偏移。引起中心锚结两端的张力不平衡的因素:
首先是中心锚结的设计位置不合适引起的,由于受站场 线路的影响(如曲线、坡度等),设计上很难保证中心锚结 固定点两侧的张力相等;
其次、受站场实际情况的限制,在渡线、非支下锚等 处的线索水平偏角会超过12°,由于线索的热胀冷缩、在水 平偏角偏大处就会卡滞,从而破坏中心锚结两端张力的平衡;
最后、站场的锚柱很多都是采用直埋杆,在极限温度 下,补偿坠砣易卡滞在限制架的上、下部角钢上,从而也会 破坏中心锚结两端张力的平衡。
14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站场的锚段偏移的原因: 第二、接触网在外力的作用下、线索也会向一侧窜动。 1)、接触悬挂在线路坡道处,由于悬挂本身的重量沿
下坡方向产生作用于悬挂的分力。 2)、曲线内侧因旋转腕臂偏转,出现对线索向某一方
向的分力作用。 3)风力和受电弓对接触线的滑动摩擦力等也会使线索
5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站场防窜动中心锚结结构图
6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7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接触网“防串”中心锚结一般设在站场,当站场上的接触网 均为全补偿链形悬挂时,如承力索全部设中心锚结是不可能的, 早期电气化铁路是在站场上设立能够安装中心锚结的硬横梁, 它不利于施工和维修。电气化铁道的运行实践表明,站场上承 力索断线事故较少,为了避免设计结构复杂的承力索中心锚结 结构。在新建电气化铁道站场上,设计了防止接触悬挂串动的 全补偿中心锚结。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缺点是不防 断线事故。
窜动。上述各种原因,有时可能会重叠出现。
15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站场的锚段偏移的原因:
第三、站场锚段的中心锚结的结构及中锚腕臂吊柱的 型号不合适。沪昆线站场大部分采用硬横梁、吊柱用“1” 型吊柱,站场的中心锚结采用两跨“防窜”不防断式结 构(这种结构缺少中锚的承力索辅助绳),中心锚结固 定点处的腕臂采用两个三角形水平支撑(腕臂不能旋 转)。当线索窜动时,全部力量集中在中心锚结固定点 处的腕臂和吊柱上,导致此处的承力索可能从承力索底 座跑出、腕臂底座槽钢变形、吊柱扭面、中心锚结固定 点处的腕臂偏移。这种两跨“防窜”不防断式中锚未起 到良好的防窜作用。
17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一般措施: 在整个锚段的吊弦未出现大面积偏移的情况下,通过逐 渐增减两端补偿坠砣的重量,使整个锚段恢复到正常的 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观察、特别注意中锚固定 点处的腕臂及两根中锚接触线辅助绳的弛度、及时测量 接触线中锚线夹的高度;同时注意增减两端补偿坠砣的 重量不能太大,否则锚段会向另一方向偏移。这种方法 未能在根本上解决锚段偏移,当锚段的中心锚结固定点 两侧的张力发生变化时,还会再次发生偏移
16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站场的锚段偏移的原因:
第三、站场锚段的中心锚结的结构及中锚腕臂吊柱的 型号不合适。沪昆线站场大部分采用硬横梁、吊柱用“1” 型吊柱,站场的中心锚结采用两跨“防窜”不防断式结 构(这种结构缺少中锚的承力索辅助绳),中心锚结固 定点处的腕臂采用两个三角形水平支撑(腕臂不能旋 转)。当线索窜动时,全部力量集中在中心锚结固定点 处的腕臂和吊柱上,导致此处的承力索可能从承力索底 座跑出、腕臂底座槽钢变形、吊柱扭面、中心锚结固定 点处的腕臂偏移。这种两跨“防窜”不防断式中锚未起 到良好的防窜作用。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接触悬挂“串动”的主要原因有: 接触悬挂在线路坡道处,由于悬挂本身的重量沿下坡方
向产生作用于悬挂的分力,曲线内侧因旋转腕臂偏转,出现 对线索向某一方向的分力作用,风力和受电弓对接触线的滑 动摩擦力等,都能诱发接触悬挂向某一方向产生串动。上述 各种原因,有时可能会重叠出现
10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11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12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锚段偏移的危害性: 第一、它破坏了接触悬挂的的弹性性能,导致接触
悬挂的弹性不均匀,不利于高速受流; 第二、容易造成受电弓脱弓或钻弓事故。锚段偏移
2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
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
3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哈大线接触网中采用的两跨式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
4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哈大线接触网中采用的两跨式全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2.5 中心锚结
1 为什么设置中心锚结?
为防止接触悬挂在温度变化或其它因素作用下发生 来回窜动或断线,缩小事故范围、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 线索张力差、增加悬挂弹性均匀性,应在锚段中部适当 位置安设中心锚结。
2 中心锚结的分类
悬挂形式不同,中心锚结的 结构也不相同。
根据悬挂形式中心锚结可分 为简单悬挂中心锚结、半补偿链 形悬挂中心锚结、全补偿链形悬 挂中心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