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检测卷B卷

合集下载

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题

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题

科学六年级下册《细小世界》测试题姓名学号得分一、填空题:22%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常常用到的察看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沿。

2、显微镜下看到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构造,是洋葱的_________。

第一个发现并命名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3、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味精的颗粒都是拥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这类物质人们叫做________________。

4、科学研究表示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

5、 _____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的成立被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使用工具能够察看到很多用察看不到的。

如经过___________能察看到更多对于昆虫的细节:蝇的眼睛是;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翅膀上充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7、用显微镜察看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很多,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8、花岗岩是由长石、和等矿物晶体会合而成的。

9、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放大300 倍的金属构造显微镜的是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0%1、放大镜的 (),放大倍数就越大。

A、中间越薄B、中间越厚C、直径越大2、以下物件中,没有放大能力的是( )。

A、老花眼镜B、一滴水珠C、平玻璃片3、显微镜上凑近载物台的镜头叫( )。

A、反光镜B、物镜C、目镜4、用下边三个凸面镜察看同一物体,看到的范围最大的是()。

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B、C、5、科学家一般选择()来察看SARS病毒。

A、微B、子微C、放大6、放大的放大倍数和片的()相关。

A、凸度B、资料C、面7、以下各样方法中察到的像放大的最大的是()。

A、移放大与被察物体之的距离B、移放大与察者眼睛之的距离C、整两个放大倍数不一样的放大之的距离8、我用()的方法,认识洋葱表皮胞的形状。

A、眼睛看B、微察C、手摸9、以下微中间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子微B、光学微C、描地道微10、假如微的物上有“50×”,目上有“ 20×”,那么用一个微察是,物体的放大倍数是()A、 70 倍 B 、100 倍 C 、1000 倍三、判断: 24%1、我不可以用放大去直接察太阳,否很简单灼眼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B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B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9题;共9分)1. (1分)白糖、食盐都具有规则的外形,人们常把具有规则外形的物体叫做________。

2. (1分)将各部分的名称填入括号内。

3. (1分)放大镜和________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4. (1分)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这是早期的________显微镜。

5. (1分)科学研究发现一些昆虫头上的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

6. (1分)把有关细胞的作用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7. (1分)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________组成的。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8. (1分)如图所示,在放大镜下观察到蝇的眼是________,它是由许多________,组成的。

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9. (1分)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生命体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该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10. (1分)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1. (1分)在放大镜下观察,我们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12. (1分)在显微镜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13. (1分)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14. (1分)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要求薄而透明。

15. (1分)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16. (1分)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17. (1分)蚜虫喜欢吃草蛉,所以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18. (1分)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19. (1分)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观小世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观小世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观小世界》单元检测卷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填空题(共8题;共19分)1. 放大镜也叫________,是人们常用的________工具之一。

能把物体的________放大,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___边缘_____。

2.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________;蟋蟀的耳朵长在________的内侧。

3.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________组成的。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4.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________组成的。

5.放大镜下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6.放大镜和________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7.如图所示,在放大镜下观察到蝇的眼是________,它是由许多________组成的。

8.科学研究发现一些昆虫头上的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

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9.调节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可以获得更清晰的物体图像。

10.病毒是一种微生物,所以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11.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12.蚜虫喜欢吃草蛉,所以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13.玻璃、琥珀和珍珠是晶体。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5.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16.草履虫是微生物,没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17.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18.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三、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平时发面用的酵母菌是对人体有害的B. 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C. 放大镜可以想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就放大多少倍D. 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20.制作一些浓的食盐水,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等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看到的是()。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测试卷(解析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测试卷(解析版)

练一练 1学完本课内容,请你试着完成下列选择题:1. 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要点错误的是()。

A. 先用高倍镜对光,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B. 观察时,把标本放在通光孔中心C. 下降镜筒时,要眼看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答案】A【解析】【详解】选项A先用高倍镜对光,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错误;用低倍镜对光,对光成功的标志是在目镜里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选项B观察时,把标本放在通光孔中心,正确;选项C下降镜筒时,要眼看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正确。

2. 显微镜下看到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A. 细胞核 B. 液泡 C. 细胞【答案】C 【解析】【详解】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罗伯特•虎克是第一个发现植物细胞的伟大学者,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他发现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像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

3. 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组成的。

A. 细胞B. 分子C. 物质【答案】A【解析】【详解】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使用错误的是()。

A. 用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B. 用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C. 用滴管吸取少量液体【答案】B【解析】【详解】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用到的材料有口杯、清水、滴管、镊子、小刀、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培养皿、吸水纸。

不同的材料有各自的作用。

镊子是夹取实验材料,滴管用来吸取少量液体,载玻片是切片放置标本,培养皿盛放多余的洋葱片,烧杯盛放液体,碘酒染色,裁纸刀切割洋葱,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分。

A用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正确;B用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错误;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不可以用纱布擦拭;C用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正确。

5. 下列关于洋葱表皮细胞基本结构正确的是()。

A. a是细胞核,b是细胞壁,c是细胞质B. a是细胞,b是细胞壁,c是液泡C. a是细胞核,b是细胞壁,c是细胞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可知,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细胞里有较大的液泡,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9题;共9分)1. (1分)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这是早期的________显微镜。

2. (1分)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生命体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该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 (1分)放大镜和________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4. (1分)放大镜下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5. (1分)把有关细胞的作用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6. (1分)科学研究发现一些昆虫头上的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

7. (1分)放大镜也叫________,是人们常用的________工具之一。

能把物体的________放大,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8. (1分)如图所示的昆虫是________,科学家发现这种昆虫的耳朵长在________的内侧。

9. (1分)________和________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人们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10. (1分)制作玻片标本时,盖玻片内有气泡没有关系。

11. (1分)在显微镜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12. (1分)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要求薄而透明。

13. (1分)每个生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14. (1分)病毒是一种微生物,所以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15. (1分)蜻蜓、苍蝇的眼都是单眼。

16. (1分)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17. (1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

六年级科学(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放大镜也叫_______。

2、小明的爷爷上了年纪,而报纸的字又太小,因此小明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

如果你是小明,请将下面关于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补充完整。

(1)放大镜的第一种使用方法:让眼睛和报纸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和之间来回移动,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

(2)放大镜的第二种使用方法: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

3、蚜虫常聚集在植物的嫩茎上吸食植物的,蚜虫的天敌之一是(选填“草蛉”或“草蜢”)。

4、像食盐、味精这样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

5、以下两幅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花粉,是大肠杆菌。

A B6、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到倍,它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选填“200"“200万”或“20万”)。

7、动物、植物和人体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8、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需要依靠,如果没有这类生物,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B越小C不变2、下列透明镜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3、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蟋蟀的“耳朵”在其( )。

A.头部外侧 B.足的外侧 C.足的内侧4、( )的形状和着生的位置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它能感受气味、平衡身体。

A.足 B.触角 C.耳朵5、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很多固体都是晶体 B.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C.晶体都是晶莹透亮的物体6、用调整好距离的两个不同凸透镜看到的图像比用一个凸透镜看到的图像( )。

A.放得更大 B.放得更小 C、无法判断放得更大还是放得更小7、下列方法中,能使观察到的图像最大的是( )。

A.调整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B.调整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之间的距离8、( )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检测卷B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检测卷B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检测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6题;共10分)1. (1分)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它的________是密切相关的。

2. (1分)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8个字,提升高度后只能看清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

3. (1分)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有8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4. (2分)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都由许多彩色的________组成,它们的眼睛由________组成。

5. (1分)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滴水珠(直径约5 mm),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如图所示)是__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

6. (4分)光线从空气中进入________中会产生折射变________,而人们认为从物体反射的光是________,所以通过________看到的物体会感觉大些。

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7. (2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8. (2分)放大镜的凸度与放大倍数没有关系。

9. (2分)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10. (2分)水晶、雪花、玻璃、珍珠都是晶体。

11. (2分)利用酵母菌发面后,体积可以达到原来的7~8倍。

12. (2分)雪花也是一种晶体。

13. (2分)人类利用酵母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

三、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4. (2分)下列选项中,不用显微镜来观察的是()A . 洋葱表皮大液泡B . 河水中的微生物C . 味精的晶体D . 植物的叶子细胞15. (2分)下列物体不适合用来培养微小生物的是()。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试题答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试题答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试题答案第1单元测试1.1放大镜1、判断题(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3)像放大镜一样,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5)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选择题(1)()发明了能增近视力的眼镜。

A、格罗斯塔斯特B、牛顿C、培根3、小制作。

自制放大镜的几种方法。

(1)在透明玻璃杯中装满水。

(2)把冰片做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

(3)在保鲜袋中装满水,扎紧袋口。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判断题(1)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2)在放大镜下观察,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3)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5)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片上不会滑落,这跟它的翅膀有关。

(6)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它们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3放大镜下的晶体1、填空题(1)实验、白糖、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集合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2)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的。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

2、判断题(1)自然界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2)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大致一样。

(3)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4)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由长石、云母、石英三种。

(5)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美丽的雪花雪花是由空气中的尘埃引起水分子层层凝结而成的。

尽管每一朵雪花都呈六边形,但是细心观察,我们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

有的雪花晶体矮矮胖胖,有的雪花晶体纤细修长,有的雪花晶体扁平如板,也有的雪花晶体带着精致的枝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检测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6题;共9分)
1. (1分)用显微镜观察到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________,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构。

2. (1分)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

3. (2分)分类。

松香白糖珍珠琥珀碱面雪花玻璃食盐
晶体:________。

非晶体:________。

4. (1分)下面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 。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
④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人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
5. (3分)用干净的手摸一摸放大镜的镜片,放大镜的镜片是边缘________、中间________,所以放大镜也叫________镜。

6. (1分)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8个字,提升高度后只能看清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

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7. (2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8. (2分)圆柱形和球形的玻璃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9. (2分)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和制作微生物标本装片的步骤是一样的。

10. (2分)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11. (2分)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12. (2分)必须把洋葱的表皮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结构。

13. (2分)如果是球形的透明体,它的放大倍数是最小的。

三、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4. (2分)下图所示的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不同昆虫的触角,其中是蝗虫的触角的是()。

A .
B .
C .
D .
15. (2分)常见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是()。

A . 两块都是凸透镜
B . 两块都是凹透镜
C . 一块是凸透镜,一块是凹透镜
16. (2分)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 . 邓稼先
B . 钱三强
C . 童第周
17. (2分)科学家一般选择()来观察大肠杆菌。

A . 光学显微镜
B . 电子显微镜
C . 放大镜
18. (2分)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时,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光区域()。

A . 红、黄、蓝
B . 红、绿、黄
C . 红、绿、蓝
19. (2分)下列是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水中微生物,其中是草履虫的是()。

A .
B .
C .
D .
20. (2分)载玻片上的图像是“39”,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里看到的图像是()
A . 93
B . 63
C . 6ε
21. (2分)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时,应该选取()做成玻片。

A . 果肉
B . 洋葱根
D . 干枯的表皮
22. (2分)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 .
B .
C .
四、连线题o (共2题;共10分)
23. (5分)连线
24. (5分)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五、读图题。

(共2题;共3分)
25. (2分)随着显微镜制造技术的提高,人们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的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第一个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

26. (1分)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有12.5×、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
大________倍。

六、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
27. (5分)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吗?如果你认为不是,请举出三个微生物对人有益的例子。

28. (5分)“因为微生物具有与其他生物共同的特点,所以微生物都是生物。

”请列举微生物具有的与其他生物共同的特点。

(至少写出四个)
七、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26分)
29. (7分)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

【答案】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从上往下)
(1)这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这台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将被放大________倍。

(2)如果实验中需要调节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那么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选填“物镜”或“目镜”)。

(3)你在目镜中观察到的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________ 。

30. (9分)
(1)在下图中标出: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2)使用它时,首先要调节________完成对光。

(3)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后,要先使镜筒________,然后再慢慢上升直至看到标本的像。

(4)如果按照(3)的操作始终没有看到标本的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5)如果已看到标本的像,但像的位置偏下,需要使像向上移动,则手在实际操作时应将载玻片往________方向移动。

31. (10分)小宏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他回答。

(1)小宏在观察过程中,从目镜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应该怎么办?
(2)小宏在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时候,为了便于观察标本,应用()进行染色。

A . 高锰酸钾溶液
B . 碘酒
C . 酒精
(3)小宏想在视野内看到更多的细胞数目,他应该选哪个显微镜呢?()
A . 目镜10×,物镜5×
B . 目镜5×,物镜20×
C . 目镜10×,物镜20×
(4)请为小宏指出,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正确的步骤是:________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④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6题;共9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四、连线题o (共2题;共10分) 23-1、
24-1、
25-1、
26-1、
六、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
27-1、
28-1、
七、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26分)
29-1、
29-2、
29-3、
30-1、
30-2、
30-3、
30-4、
30-5、
31-1、
31-2、
31-3、
31-4、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