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元素概论 习题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综合测试1(含解析)(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

《第9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一、选择题:1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在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2.中国学者徐志博和美国科学家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一个分子由1134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A.属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B.常温下呈固态C.具有类似的金刚石的硬度 D.具有可燃性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支侦查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又戒备森严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三天内必须炸毁它,结果他们用十多只涂有化学药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据你推测这种化学药剂是()A.TNT炸药 B.KMnO4和H2SO4C.黑火药和甘油 D.白磷的CS2溶液4.由于农村城镇化及工业项目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乡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环保投入,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全市自然河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经测定主要是含磷量超标.在测定水体中含磷量时,需要用到钼酸铵试剂.钼酸铵的化学式是(NH4)2MoO4,在(NH4)2MoO4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A.+7 B.+6 C.+5 D..+4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五粮液”酒中主要含甲醇B.本地区居民所说的食碱(石碱)就是纯碱C.保温瓶内的水垢含有碳酸盐D.“健力宝”运动饮料中溶有大量的CO26.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食盐中含有碘可预防甲状腺肿大B.使用含氟牙膏可能预防龋齿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D.经卫生部门检验合格的矿泉水中含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7.下列各项活动①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②人、动植物的呼吸③喷洒农药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果对环境都没有危害的是()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8.园林工人在树干下部涂上一层石灰浆,其作用是()A.美观 B.杀菌 C.标记 D.以上都不对9.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某某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飞船在重返大气层时,由于同空气的剧烈摩擦,船体的表面温度将上升到2000℃~3000℃,因此飞船表面必须有良好的防高温措施.下列有关飞船的防高温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使用陶瓷类的贴面覆盖船体,以防止高温侵入舱内B.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熔化或气化的表面覆盖材料C.使用在﹣定条件下能与大气层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燃烧的表面覆盖材料D.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的表面覆盖材料10.区别以下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刻划法区别有机玻璃和普通无色玻璃B.燃烧法区别棉线和羊毛线C.用酚酞试液区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D.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11.我国决定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它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的混合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是一种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B.燃料中的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或化工合成等方法制得C.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推广乙醇汽油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缓解石油紧缺12.下列各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陶瓷 B.聚乙烯塑料 C.生铁 D.钢筋混凝土13.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A.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燃烧煤C.超音速飞机排放尾气 D.使用氟利昂做致冷剂14.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项目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描述总悬浮颗粒52二氧化硫7Ⅱ良二氧化氮24A.用天然气作燃料 B.焚烧垃圾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用煤和石油作燃料15.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如H2属高效,无污染二级能源,是因为自然界中现成的H2很少.由此,下列叙述正确的()A.无然气属一级能源 B.一氧化碳属一级能源C.电能属一级能源 D.风能属二级能源二、填空题:16.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在燃烧时的气味不同,燃烧时有刺激性很强的气味,而且很容易熄灭.棉布、尼龙、羊毛三种布料灼烧时,有焦鸡毛气味产生的是,灼烧后会收缩、碳化的是.17.造成赤潮或水华的原因是水体中的、元素严重超标.18.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和金属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的.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对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水样,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测定时间(分钟)0 1 2 4pH(1)由测定的数据可知,在测定的4分钟内的酸雨水样的酸性(选填“减弱”或“增强”);(2)在测定的时间内,酸雨水样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酸雨中的亚硫酸(化学式是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的缘故.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探究题19.下图装置制取氢气,试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1的名称.(2)与a比较,b装置的优点是.(3)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4)按图b所示,在多孔塑料板上放锌粒,稀硫酸由中加入,若打开活塞,现象是,锌粒表面,若关闭活塞,容器内继续反应产生的氢气会使容器内,将酸液压回中,使酸液与锌粒,反应即自行停止.(5)若此装置气密性良好,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检验时,听到,发现收集的氢气不纯,你认为原因可能是.(6)此装置除了能用于制取氢气外,还能用于制取(填一种即可),其中在塑料隔板上应放置,液体试剂应该用.(7)下面A、B、C、D四套装置中,哪些可以产生与装置相同的效果?(填编号).四、计算题20.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用煤作燃料生成的SO22.如果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02+Ca(OH)2═CaSO3+H20,那么燃烧5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多少千克的Ca(OH)2来吸收?21.学校研究性学校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并取稀盐酸200克,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编号 1 2 3 4加入样品的质量/克 5 10 15 20生成气体的质量/克m试求:(1)上述反应中碳酸钙有剩余的实验编号是;(2)上表中m的数值是;(3)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沪教版九年级全册《第9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2016年单元测试卷(A)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在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特点来回答本题,原子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微粒是质子和中子.【解答】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①说法错误,一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所以同一类原子只能说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即原子的质量也不一定相同;所以②说法错误;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在核外空间中绕核做高速运动,所以③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原子的构成,知道一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同一类原子的质量不一定相同,原子不是实心球体.2.中国学者徐志博和美国科学家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一个分子由1134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A.属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B.常温下呈固态C.具有类似的金刚石的硬度 D.具有可燃性【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物质的简单分类;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物质的分类;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碳氢分子的组成进行分析;B、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物质一般都为固体,尤其是高分子物质;C、根据两者的构成进行分析;D、根据碳氢化合物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之外,该物质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且是原子数很多,所以为高分子有机物.故A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物质应该为固态,故B正确;C、金刚石是原子构成的网状结构,而该物质是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D、有机物一般具有可燃性,故D正确;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对选项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支侦查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又戒备森严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三天内必须炸毁它,结果他们用十多只涂有化学药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据你推测这种化学药剂是()A.TNT炸药 B.KMnO4和H2SO4C.黑火药和甘油 D.白磷的CS2溶液【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可燃物燃烧条件包括: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知:军火厂内有大量的军火,是可燃物;军火与空气接触,还差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很低,溶解在二硫化碳中的白磷在二硫化碳挥发完后,均匀的站在老鼠的身上,能够产生自燃现象,从而引起军火燃烧.故选:D.【点评】牢记燃烧的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由于农村城镇化及工业项目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乡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环保投入,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全市自然河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经测定主要是含磷量超标.在测定水体中含磷量时,需要用到钼酸铵试剂.钼酸铵的化学式是(NH4)2MoO4,在(NH4)2MoO4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A.+7 B.+6 C.+5 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由于铵根离子、氧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2,根据上述原则可以计算出钼酸铵中钼的化合价.【解答】解:设钼酸铵中钼的化合价为x.(+1)×2+x+(﹣2)×4=0解得x=+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的计算,难度稍大.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五粮液”酒中主要含甲醇B.本地区居民所说的食碱(石碱)就是纯碱C.保温瓶内的水垢含有碳酸盐D.“健力宝”运动饮料中溶有大量的CO2【考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A、甲醇系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化学式CH3OH.又称“木醇”或“木精”.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有毒,误饮5~10毫升能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死亡.甲醇可用做溶剂和燃料,也是一种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甲醛;乙醇可以用于食用,如酒;B、纯碱就是碳酸钠,俗名苏打;C、含有钙(Ca)镁(Mg)盐类等矿物质的水叫做“硬水”,水烧开后,一部分水蒸发了,本来不好溶解的硫酸钙沉淀下来.原来溶解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在沸腾的水里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变成难溶解的碳酸钙(CaCO3)和氢氧化镁(Mg(OH)2)也沉淀下来.这就是水垢的来历;D、“健力宝”运动饮料的配方:水、白砂糖、蜂蜜、二氧化碳、柠檬酸、碱性电解质(钾、钠、钙、镁)、苯甲酸钠、安赛蜜、甜菊糖甙、日落黄、食用香精.【解答】解:A、甲醇有毒,误饮5~10毫升能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死亡,故不能用来酿酒;“五粮液”是采用红高粱、大米、糯米、麦子、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酿造出的香味纯浓的“杂粮酒”.故A说法错误;B、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洗涤碱,化学式:Na2CO3,普通情况下为白色粉末,为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具有盐的通性.本地区居民所说的食碱(石碱)就是纯碱.故B说法正确;C、含有钙(Ca)镁(Mg)盐类等矿物质的水叫做“硬水”.水烧开后,形成溶解的碳酸钙(CaCO3)和氢氧化镁(Mg(OH)2)沉淀下来.这就是水垢的来历.故C说法正确;D、根据“健力宝”运动饮料的配方可知,“健力宝”运动饮料中溶有大量的CO2.故D说法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辨别.6.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食盐中含有碘可预防甲状腺肿大B.使用含氟牙膏可能预防龋齿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D.经卫生部门检验合格的矿泉水中含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判断.B、根据氟的生理功能判断.C、根据物质都属于化学物质判断.D、根据矿物质或无机的生理功能判断.【解答】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所以正确.B、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所以正确.C、不论是天然物质,还是合成的物质都属于化学物质,所以错误.D、矿物质主要是指无机盐,含有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经卫生部门检验合格的矿泉水中含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所以正确.故选C.【点评】“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所以营养元素与化学健康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化学的考查热点之一,特别是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7.下列各项活动①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②人、动植物的呼吸③喷洒农药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果对环境都没有危害的是()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考点】目前环境污染问题;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构成环境污染的方面有: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等等.①③都属于大气污染的方面.【解答】解:①③都属于大气污染的方面;②④属于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不会污染环境.故选D【点评】构成环境污染的方面有: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等.8.园林工人在树干下部涂上一层石灰浆,其作用是()A.美观 B.杀菌 C.标记 D.以上都不对【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石灰浆是氢氧化钙与水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能做杀菌剂.【解答】解: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熟石灰.在树杆下部涂上一层石灰浆是利用氢氧化钙的腐蚀性杀死藏于树干中的病虫卵,虽然生成的碳酸钙洁白坚硬,有一定的美化与保温作用,但非主要目的.故选B.【点评】石灰浆、石灰膏、石灰乳、石灰水这些生活中常用物质都是氢氧化钙与水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都是氢氧化钙.9.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某某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飞船在重返大气层时,由于同空气的剧烈摩擦,船体的表面温度将上升到2000℃~3000℃,因此飞船表面必须有良好的防高温措施.下列有关飞船的防高温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使用陶瓷类的贴面覆盖船体,以防止高温侵入舱内B.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熔化或气化的表面覆盖材料C.使用在﹣定条件下能与大气层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燃烧的表面覆盖材料D.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的表面覆盖材料【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陶瓷类物质的导热能力比金属差;B、物质在熔化或气化时能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温度;C、可燃物燃烧时能够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温度升高;D、发生分解反应的物质能够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温度.【解答】解:A、可以使用陶瓷类的贴面覆盖船体,以防止高温侵入舱内.可取;B、可以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熔化或气化的表面覆盖材料.可取;C、使用在﹣定条件下能与大气层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燃烧的表面覆盖材料时,材料与氧气反应时能够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温度升高的更快.不可取;D、可以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的表面覆盖材料.可取.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10.区别以下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刻划法区别有机玻璃和普通无色玻璃B.燃烧法区别棉线和羊毛线C.用酚酞试液区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D.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硬水与软水;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进行物质鉴别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采用的鉴别方法须有明显的不同现象.【解答】解:A、刻划有机玻璃会有划痕,而刻划普通无色玻璃没有划痕,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燃烧棉线无味,而燃烧羊毛线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酚酞在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中均为无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C错误;D、肥皂水在软水中泡沫多,在硬水中泡沫少,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选用的鉴别方法须有明显的不同实验现象.11.我国决定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它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的混合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是一种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B.燃料中的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或化工合成等方法制得C.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推广乙醇汽油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缓解石油紧缺【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物质的简单分类;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乙醇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发酵法制乙醇和乙烯与水直接反应,生产乙醇是主要的制乙醇方法.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乙醇汽油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由多种物质【由多种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解答】解:A、乙醇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是一种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故A叙述正确;B、发酵法制乙醇是在酿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淀粉的农产品,如谷类、薯类或野生植物果实等;也可用制糖厂的废糖蜜;或者用含纤维素的木屑、植物茎秆等.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是乙烯与水直接反应,生产乙醇.故B叙述正确;C、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由此可知乙醇汽油是混合物.故C叙述不正确;D、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推广乙醇汽油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缓解石油紧缺.故D叙述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12.下列各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陶瓷 B.聚乙烯塑料 C.生铁 D.钢筋混凝土【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化学与新科技.【分析】根据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聚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生铁属于金属材料,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解答】解: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B、聚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B正确;C、生铁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D、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材料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A.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燃烧煤C.超音速飞机排放尾气 D.使用氟利昂做致冷剂【考点】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温室效应﹣﹣﹣﹣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氧化碳,甲烷等;酸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以及一些工业气体的排放;臭氧层空洞﹣﹣﹣﹣氟利昂的排放.【解答】解: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是利用太阳光的辐射能量,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利昂等有害气体,故A适合;B、燃烧煤可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汽车尾气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故B不适合;C、超音速飞机排放尾气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故C不适合;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可导致臭氧层空洞.故D不适合.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14.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项目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描述总悬浮颗粒52二氧化硫7Ⅱ良二氧化氮24A.用天然气作燃料 B.焚烧垃圾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用煤和石油作燃料【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本题要根据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判断产物对空气是否造成污染.表中说明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是空气污染物.【解答】解:A、天然气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没有表中的项目,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故A正确B、垃圾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和有害气体,含有表中项目,故B错误C、汽车排放的尾气还有较多的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含表中项目,故C错误。
第九章 补充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 稀土元素【补充习题及答案】1.为什么钇(Y )被列入重稀土组?答案:由于镧系收缩,使Y 3+半径与Er 3+半径相近,化学性质与重稀土相似,在自然界常共生,因此Y 被列入重稀土组。
2.水溶液中如何将Eu 3+与其他Ln 3+分离? 答案:先把Eu 3+还原为Eu 2+,如: 2 Eu 3+(aq )+ Zn (Hg )→ 2 Eu 2+(aq )+ Zn (aq ) 再利用Eu 2+与其他Ln 3+硫酸盐溶解性的不同,在稀硫酸中使EuSO 4沉淀出来。
3.如何将Ce 3+与其他镧系Ln 3+离子分离? 答案:可将Ce 3+氧化成Ce 4+,再将Ce 4+与其他Ln 3+离子分离。
例如形成氢氧化铈沉淀: HCl Ce(OH)O H Cl 21Ce(OH)4223+↓⎯→⎯++4.镧系元素氢氧化物Ln(OH)3的碱性接近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但Ln(OH)3的碱性随Ln 3+离子的半径的递减而有规律的减小,为什么?答案:由φ =Z / r 可知,从La 3+到Lu 3+离子半径减小,φ 增大,所以Ln -O 键增强,因此,碱式电离趋势从La(OH)3到Lu(OH)3减小。
5.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解释,在使用离子交换法之前,可先把铈和铕从镧系元素中分离出去。
答案:由于Ce 4+远比Ln 3+易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而Eu 2+的氢氧化物比其他Ln 3+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的pH 高得多,因此易与其他Ln3+ 分离。
所以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前,可先把混合稀土中的Ce 3+氧化为Ce 4+/把Eu3+ 还原为Eu 2+而分离出去。
6.如何制备无水LnF 3? 答案:可用半水氟化物LnF ·½H 2O 在真空中加热到300 ºC 或在气氛中加热到约600 ºC 脱水而得。
也可用倍半氧化物与气体在700 ºC 下加热8小时制得。
7.完成反应方程式:(1) 镧、铈、镨、铽草酸盐的高温分解。
基础化学习题-(8)附有详细答案

第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首页难题解析学生自测题学生自测答案章后习题解答难题解析[TOP]例9-1 什么是原子轨道?原子轨道是什么样子?析原子轨道不是像月球绕地球运动或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那种圆形或椭圆形的运动轨迹,因为原子核外的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不可能同时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也就无法按照一定方向行进。
电子的运动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不能知道某一刻电子在什么位置,但是我们能知道它出现在那个位置的可能性有多大。
为了表达这样的概率,人们发现了波函数。
波函数的几何图形就是原子轨道的形状。
答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是通过波函数描述的,波函数的平方的意义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
习惯上把这种描述电子运动的波函数称作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的角度部分和径向部分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
角度部分的几何图形是原子轨道的形状,如s轨道是球形的,p轨道是哑铃形的。
径向部分的图形是曲线,例如径向分布函数曲线的峰表现据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极大值。
例9-2 概率密度、概率、径向分布函数之间是些什么关系?析概率就是可能性。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整个无限区间出现的概率为1,在空间某一有限区域出现的概率必小于1。
这个空间区域电子概率的大小与空间区域的大小和概率密度有关,是这两个因素的总体体现。
答概率密度反映了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某一点周围微小区域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概率密度与此微体积的乘积就是这个微区域的电子概律;把微体积扩大到无限空间,概率等于1。
如果把微小区域定义为离原子核一定距离的球形表面乘以表面上微壳层的厚度,那么概率密度函数乘以求表面积所得到的径向分布函数,表现了离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大小。
例9-3 为什么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都比金属原子小吗?析原子半径的大小可以表现为电子出现的平均概率离原子核的远近,或者直接说电子离核的远近,它受核对电子吸引力大小的直接影响。
第09课 元素(解析版)-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第09课元素1.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知道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化学观念)2.能对元素进行简单分类,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化学观念)3.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化学观念)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指定元素的相关信息。
(科学思维)5.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
(科学思维)知识点一元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加碘食盐中含有碘元素等。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过氧化氢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同样,将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1.元素的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即元素原子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说明】(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如水分子(H2O)和氖原子(Ne)都有10个质子,但不属于同种元素。
(2)这里所说的“一类原子”包括两种情况: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碳12、碳13、碳14,它们都属于碳元素;②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的单核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如Na和Na+都属于钠元素。
(3)元素是一个宏观(填宏观或微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5)元素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通常,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2.元素的种类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知的有上亿种,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
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素包含、4.(1)空气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氮、氧(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
基础化学答案第09

章后习题解答 [TOP]习题1.如何理解电子的波动性?电子波与电磁波有什么不同?解 电子的波动性是指高速运动的电子不可能像经典粒子那样去描述它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状态,因为它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速度不可能同时被精确测定。
因此,电子的运动状态只能用统计的方法表达,即描述处在一定能态的电子在空间某区域出现的概率。
量子力学用波函数的平方值得到了这个概率密度,所以说电子波是概率波。
而电磁波一种能量波,是电荷振荡或加速时电场和磁场的周期性振荡的能量传播。
2.“1s 电子是在球形轨道上运动”。
这样的表达有何不妥?解 上述说法不正确。
原子中的电子不可能有经典的轨道,因此不能说电子沿着什么几何轨迹运动。
这里所说的1s 轨道是指波函数,其几何形状是球形的。
1s 轨道表明处在这个能级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球形空间都可以出现,但在空间各球面上的概率不一样。
3.如果某电子的运动速度是7×105 m·s –1,那么该电子的de Broglie 波长应该是多少? 解 de Broglie 关系式nm1m 101sm 107kg 109.1sm kg 10626.6915311234=⨯=⋅⨯⨯⨯⋅⋅⨯==-----υλm h4.设子弹质量为10克,速度为1000 m·s –1,试根据de Broglie 式和测不准关系式,通过计算说明宏观物质主要表现为粒子性,它们的运动服从经典力学规律(设子弹速度的测不准量为△υx =10–3 m·s –1)。
解 由de Broglie 关系式m106.6sm 1000kg 1001sm kg 10626.635131234-----⨯=⋅⨯⨯⋅⋅⨯==υλm hde Broglie 波长如此之小,可以完全忽略子弹的波动行为;由测不准关系式m103.5sm 10kg 10014smkg 10626.6Δ4Δ301331234x------⨯=⋅⨯⨯⨯⋅⋅⨯=≥πυπm h x这样小的位置误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子弹可以精确地沿着弹道轨迹飞行。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9-15章

第九章1 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1.再现性2.逼真性2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1.表现性2.虚幻性3象征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 1.暗示性2.朦胧性4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诗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诗的基本特征是: 1.凝练性 2.跳跃性 3.节奏韵律性5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 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6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的基本特征是: 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2.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3.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7散文散文有广义的散文与狭义的散文。
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等。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1.题材广泛多样 2.结构自由灵活 3.抒写真实感受8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 1.及时性 2.纪实性 3.文学性1、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是从逻辑上对文学类型进行的总体划分,它适合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形态,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第九章习题S区元素

第九章s区元素1. 试说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同一族从上到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下列性质递变的情况:(1)离子半径,(2)电离能,(3)离子水和能。
并解释原因。
2. 锂、钠、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何种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情况如何?以化学方程式来说明。
3.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1) Al溶于NaOH溶液中(2) Ba(NO3)2加热分解(3) Na2O2+CO2(4) CaH2+H2O(5) Na2O2+Cr2O3(6) K+KNO34. 比较下列性之的大小:(1)溶解度:CsI, LiI, CsF, LiF, LiClO4, KClO4(2)碱性的强弱:Be(OH)2, Mg(OH)2, Ca(OH)2, NaOH(3)分解温度:Na2CO3, NaHCO3, MgCO3, K2CO3(4)水和能:Na+, K+, Mg2+, Be2+5. 解释下列事实:(1)卤化锂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LIi>LiBr>LiCl>LiF(2)虽然电离能I(Li)>I(Na),但φθ(Li+/Li)<φθ(Na+/Na)(3)虽然φθ(Li+/Li)<φθ(Na+/Na),但金属锂与水反应没有金属钠与水反应剧烈。
(4)锂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铍的第一电离能,但锂的第二电离能大于铍的第二电离能。
(5)在实验室里,为什么标准溶液不能装在酸滴定管中,而只能装在碱滴定管。
6. 回答下列问:(1)在水溶液中,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速度的快慢常用离子的迁移速率来描述。
为什么测得碱金属的迁移速率大小顺序是Cs+>Rb+>K+>Na>+Li+(2)氯化钙加入冰中可获得低温,从致冷效果来看,采用无水CaCl2还是CaCl2·6H2O好?(3)为什么碱金属氯化物的熔点NaCl>KCl>RbCl>CsCl?而碱土金属的熔点MgCl2<CaCl2<SrCl2<BaCl2?(4)加热CaCl2·6H2O 和MgCl2·6H2O时,为什么前者得到CaCl2而后者得到Mg(OH)Cl?7. 如何鉴别下列各对物质?(1) Be(OH)2, Mg(OH)2 (2) BeCO3, MgCO3(3) LiF, KF (4) NaClO4, KClO48. 商品NaOH中为什么常含有杂质Na2CO3?怎样用简便的方法检验?并如何除去?9. Ca2+和Mg2+混合液可用如下操作予以分离:在混合液中先加NH3-NH4C l混合液,然后再加入(NH4)2CO3溶液, 发现Ca2+变成CaCO3沉淀,而Mg2+仍留在溶液中。
第9章稀土元素-习题答案

第九章稀土元素【习题答案】9.1 什么叫内过渡元素?什么叫镧系元素?什么叫稀土元素?解:内过渡元素:指镧系和锕系元素,位于f区,也称为内过渡元素。
镧系元素:从57号元素镧到第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用Ln表示。
稀土元素:是15个镧系元素加上钪(Sc)和钇(Y),共计17个元素。
9.2 从稀土元素的发现史,你能得到何种启示?解:请阅读“9.1.1 稀土元素的发现”一节的内容,体会科学研究的精神。
9.3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如何?主要的稀土矿物有哪些?世界和我国的稀土矿藏分布情况如何?解: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如下表所示:元素名称Sc Y La Ce Pr Nd Pm Sm 丰度/g·t-1 5 28.1 18.3 64.1 5.53 23.9 4.5×10-20 6.47元素名称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丰度/g·t-1 1.06 6.36 0.91 4.47 1.15 2.47 0.20 2.66 0.75主要的稀土矿物有独居石、氟碳铈矿、磷酸钇矿等。
我国稀土资源极其丰富,其特点可概括为:储量大、品种全、有价值的元素含量高、分布广。
已在18个省市发现蕴藏各类稀土矿,储量占世界已探明稀土矿藏的55%左右。
南方以重稀土为主,内蒙古以轻稀土为主。
在内蒙古包头市北边白云鄂博,称为“世界稀土之都”,储量占全国储量70%以上。
国外稀土资源集中在美国、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
9.4 如何从稀土矿物中提取稀土元素?解:从稀土矿物中提取稀土元素主要包括三个阶段:(1)精矿的分解:利用化学试剂与精矿作用使稀土元素富集在溶液或沉淀中,与伴生元素分离开来。
方法可分为干法和湿法。
(2)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从混合稀土氧化物或混合稀土盐中分离出单一的稀土元素。
方法有分级结晶法、分级沉淀法、选择性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等。
(3)稀土金属的制备:通常采用熔融盐电解和热还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