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诗歌数量统计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语文诗歌数量统计表

人教版初中语文诗歌数量统计表
2
清朝
下册:己亥杂诗(龚自珍)
1
合计篇数
5
17
7
29
人教版初中语文诗歌选文与篇数
年级
诗歌(篇数)
(朝代)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合计
古代(29)
先秦
下册:1.《关雎》2.《蒹葭》(《诗经》)
2
三国
上册:观沧海(曹操)
1
东晋
上册:归园田居(陶渊明)下册:饮酒(其五)(陶渊明)
2
北朝
下册:木兰诗
1
唐朝
上册:1.次北固山下(王湾)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人教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选文与篇数
年级
诗歌(篇数)
(国别)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合计
(比例)
现代
诗歌
中国
现代
诗歌
上册
1.荷叶·母亲(冰心)
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3.静夜(郭沫若)
1.沁园春·雪(毛泽东)
2.雨说(郑愁予)
3.星星变奏曲(江河)
11
(52%)
下册
4.黄河颂(光未然)
4.我爱这土地(艾青)
2
清朝
下册:己亥杂诗(龚自珍)
1
现代
中国
外国
合计篇数
人教版初中语文诗歌选文与篇数
年级
诗歌(篇数)
(朝代)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合计
古代
先秦
下册:1.《关雎》2.《蒹葭》(《诗经》)
2
三国
上册:观沧海(曹操)
1
东晋
上册:归园田居(陶渊明)
下册:饮酒(其五)(陶渊明)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和下册的语文古诗有多少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和下册的语文古诗有多少首

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的语文古诗数量统计1.概述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在我国文化传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古诗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古诗,那么究竟收录了多少首古诗呢?接下来我们将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

2.九年级上册的古诗数量九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收录了一批经典的古诗,这些古诗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领略古代文学魅力的机会。

据统计,九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一共收录了10首古诗,这些古诗分别是《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登快阁赋咏怀古》、《春晓》、《早发白帝城》、《江雪》、《静夜思》、《将进酒》、《望岳》、《绝句》。

3.九年级下册的古诗数量九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同样也收录了许多优秀的古诗作品,这些古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启发意义。

根据统计,九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收录了12首古诗,其中包括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鹊桥仙》、《赠汪伦》、《青玉案·元夕》、《赋得古原草送别》、《寄扬州韩绰判官》、《夜泊牛渚怀古》、《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暮江吟》、《送华阳台》、《夜泊牛渚怀古》。

4.小结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的语文教材中共收录了22首古诗,这些古诗既有唐诗五言、七言,也有宋词等不同形式的古诗。

这些古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古诗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能够深入领会古诗中的文化内涵,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

5. 古诗的学习与意义古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古诗,学生能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有利于全面发展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诗歌分类汇总图表

诗歌分类汇总图表

诗歌分类汇总图表艺术技巧和意境(主旨)的统一。

一、音韵系列1、福唐体:即独木桥体,又叫独韵诗,一字韵诗。

每句韵脚用同一个字。

2、柏梁体:每句七言都押韵的,全篇不换韵。

3、间韵诗(变体诗):又称平仄两韵诗、平仄通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

4、转韵诗:转韵,就是换韵,在一首诗歌中,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连续转换若干韵。

韵脚平仄交替。

5、促句诗:转韵诗的一种,不拘平仄,以三句一转韵。

6、倒押前韵诗:用于和诗,一个不少地照用原诗人的韵字,顺序则由尾字依次到首字。

7、犯韵体: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每句首字与本句末字押韵,便称为犯韵体。

8、短柱体:一句中或两韵、或三韵的叫短柱体。

9、四声诗:每句诗用同一种声调的字写成的组诗。

有全平、平上、平去、平入等。

古诗中也有句全平、一句全仄的。

可分为全平诗、全仄诗、五平五仄诗。

五平五仄诗,是单句一个声调,偶句为另一个声调。

10、双声诗:又叫吃语诗、口吃诗。

双声诗要求诗的各句都采用声母相同的字。

11、叠韵诗: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的诗。

12、双声叠韵诗:每句都有双声字或叠韵字的诗。

13、禽言诗:以禽鸣之谐音,假定为人语,表诗中之意。

14、风人诗:谐音诗与谐音双关诗,利用同音假借字作文学的隐语。

15、声韵诗:分声母诗、韵母诗、反切诗。

声母诗:诗句的字的声母正好是拼音声母数。

韵母诗:诗句的字的韵母正好是拼音韵母数。

反切诗:又叫切语诗,用古代反切注音的方法,诗句中两字反出一字,诗表层一个意思,反出的话还有一个意思。

二、嵌名系列:原则是“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

16、嵌字诗:广义的说,按照修辞格“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如人名诗、地名诗、药名诗、建除诗、八音诗、六府诗等都是嵌字诗。

狭义的嵌字诗,专指嵌于每句句首的字能合成短句,并且别有意义的诗体,即“鹤顶格”。

17、藏头诗:本来是说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

2020年九年级中考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古诗背诵过关表(131首)(含现代诗歌)

2020年九年级中考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古诗背诵过关表(131首)(含现代诗歌)
2020年中考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 初中必背古诗文131首(含现代诗歌)
七上 古诗词曲
背默
八下 古诗词曲
背默
1《观沧海》曹操(东汉)
70《关雎》诗经·周南(先秦)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71《蒹葭》诗经·秦风(先秦)
3《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72《式微》诗经·邶风(先秦)
4《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曲(元)
38《野望》王绩(唐)
108《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
39《黄鹤楼》崔颢(唐) 40《使至塞上》王维(唐) 41《渡荆门送别》李白(唐)
110190《《江破城阵子子··密为州陈出同猎甫》赋苏壮轼词(以北寄宋之)》辛弃疾(南 宋11)1《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4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112《定风波(莫听风铃打叶声)》苏轼(宋)
47《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
1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48《春望》杜甫(唐)
11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南宋)
49《雁门太守行》李贺(唐)
119《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50《赤壁》杜牧(唐)
120《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曲(元)
51《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宋)
9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唐)
30《泊秦淮》杜牧(唐)
100《商山早行》温庭筠(北宋)
3312《《贾过生松》源李晨商炊隐漆(公唐店)( 其 五 ) 》 杨 万 里 ( 南 宋33)《约客》赵师秀(南宋)
101《咸阳城东楼》许浑(唐) 102《无题》李商隐(唐) 103《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北宋)
七下 文言文
10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南宋)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归类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归类

第三单元
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12、桥之美(吴冠中) 13、苏州园林(叶圣陶) 14、故宫博物院(黄传惕) 15、说“屏”(陈从周)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17、奇妙的克隆(谈家桢)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19、生物入侵者(梅涛) 20、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
第三单元
11、春(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老舍)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
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第四单元 16、化石吟(张锋) 17、看云识天气
21、风筝(鲁迅)
第五单元
22、羚羊木雕(张之路)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李大钊) 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第三单元
13、*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
18、*竹影(丰子恺) 19、*观舞记(冰心)
第五单元
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24、*真正的英雄(里根)
第六单元
28、*华南虎(牛汉) 29、*马(布封) 30、*狼(蒲松龄)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七至九年级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统计表

2020年九年级中考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古诗文背诵过关表(126首)(含现代诗歌)

2020年九年级中考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古诗文背诵过关表(126首)(含现代诗歌)

4《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曲(元)
68《子衿》诗经·郑风(先秦)
5《峨眉山月歌》李白(唐)
6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
7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
7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
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唐)
72《卖炭翁》白居易(唐)
44《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108《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辛弃疾(南宋)
45《龟虽寿》曹操(东汉)
109《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清)
46《赠从弟(其二)》刘桢(东汉)
110《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47《梁甫行》曹植(三国魏)
1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48《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
88《行路难(其一)》李白(唐)
25《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
8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
26《望岳》杜甫(唐)
9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
27《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
91《月夜忆舍弟》杜甫(唐)
28《游山西村》陆游(南宋)
92《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唐)
29《已亥杂诗(其五)》
3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九上 文言文
35《卖油翁》欧阳修(北宋)
99《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
36《陋室铭》刘禹锡(唐)
100《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
37《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101《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
38《河中石兽》纪昀(清)
九下 古诗词曲(现代诗)

中小学生常见古诗词统计清单(打印版)

中小学生常见古诗词统计清单(打印版)


227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 细
√ 228 江上渔者
柳永 柳永 范仲淹
√√
187 村行 188 赠婢 189 牧童
成彦雄(唐) √ √ 229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崔郊
23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 异
范仲淹
√√
吕岩
√ √ 231 夏意
苏舜钦(宋) √ √
190 山行
杜牧
√ √ 232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宋) √ √
序号
诗词名
作者 背诵 掌握 序号
诗词名
作者 背诵 掌握
1 大风歌
刘邦
√ √ 44 鸟鸣涧
王维
√√
2 江南
汉乐府
√ √ 45 山居秋暝
王维
√√
3 长歌行
汉乐府
√ √ 46 使至塞上
王维
√√
4 敕勒歌
北朝民歌 √ √ 47 竹里馆
王维
√√
5 木兰诗
北朝民歌
48 山中送别
王维
√√
6 观沧海
曹操
√ √ 49 终南别业
280 雪梅
281 示儿
28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8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 感
284 卜算子·咏梅
285 钗头凤·红酥手
286 冬夜读书示子聿
287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 侯
288 春雨
289 春日
290 观书有感(其一)
291 劝学诗 292 约客
作者 苏轼
苏轼 苏轼 苏轼 苏轼
苏轼 王观 秦观
背诵 掌握 序号
191 清明
192 泊秦淮
193

人教版初中古诗词整理表格

人教版初中古诗词整理表格
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心情
借景抒情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阑干:横斜的样子。偏知:才知
《商山早行》
温庭筠
作者羁旅中无限愁思和人生的失意
借景抒情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凫:野鸭。回塘:圆而曲折的池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作者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借景抒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无主:无人过问。更着:又遭受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为别:分别;征:远行
《秋词》
刘禹锡
作者乐观积极的情怀
直抒胸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排云:推开白云
《鲁山山行》
梅尧臣
诗人超然物外、淡泊闲适的情怀
对偶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浣溪沙》
苏轼
诗人执着的生活态度和阔达乐观的性格特征
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即事抒怀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投:投宿。逾:越过。一何:多么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保持自己的清高的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
借景抒情对偶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荷锄:扛着锄头;草木长:草木丛生
《使至塞上》
王维
诗人受排挤的寂寞、感伤和飘零的孤寂;内心的激愤和抑郁,慷慨悲壮情怀
澹澹:水波荡漾
竦峙:高高地听力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思乡之情
设问对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停留;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对春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对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白居易)
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上册: 1.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2.
上册: 1. 登岳阳楼(陈与义)下册: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渔家傲(范仲淹) 3. 破阵子·为陈同甫
(苏轼) 3. 过零丁洋(文天祥)
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4. 武陵春(李
上册: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下册:坡羊·潼关怀古山(张养浩)
2
下册:己亥杂诗(龚自珍)
1
5
17
7
29
年级 诗歌 (篇数) (朝代)
先秦
三国
东晋 北朝
古代 ( 29)
唐朝
宋朝
现代 ()
元朝 清朝 中国
外国
人教版初中语文诗歌选文与篇数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合计
上册:观沧海(曹操)
下册: 1.《关雎》 2.《蒹葭》(《诗经》) 2 1
1
上册:杜甫诗三首 1. 《望岳》 2. 《春望》 3. 《石壕吏》 4. 使至
上册: 1. 次北固山下
塞上(王维) 5. 渡荆门送别(李白)下册: 6. 酬乐天扬州初逢
(王湾) 2. 钱塘湖春
上册:望江南(温庭筠)
13
席上见赠(刘禹锡) 7. 赤壁(杜牧) 8. 行路难(其一) (李白)
行(白居易)
北朝 下册:木兰诗
上册:杜甫诗三首 1. 《望岳》 2. 《春望》 3. 《石壕吏》 4. 使至
上册: 1. 次北固山下

塞上(王维) 5. 渡荆门送别(李白)下册: 6. 酬乐天扬州初逢
唐朝 (王湾) 2. 钱塘湖春
上册:望江南(温庭筠)

行(白居易)
席上见赠 (刘禹锡) 7. 赤壁(杜牧) 8. 行路难 (其一) (李白)
元朝
上册: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下册:坡羊·潼关怀古山(张养浩)
清朝
下册:己亥杂诗(龚自珍)
中国
现 代 外国
合计 2 1 2 1
13
7
2 1
合计篇数
人教版初中语文诗歌选文与篇数
年级
诗歌 (篇数) (朝代)
七年级
先秦
三国 上册:观沧海(曹操)
八年级
九年级
合计
下册: 1.《关雎》 2.《蒹葭》(《诗经》)
上册:归园田居(陶渊明)下册:饮酒(其五)(陶渊明)
2
下册:木兰诗
1
上册:杜甫诗三首 1. 《望岳》 2. 《春望》 3. 《石壕吏》 4. 使至
上册: 1. 次北固山下
塞上(王维) 5. 渡荆门送别(李白)下册: 6. 酬乐天扬州初逢
(王湾) 2. 钱塘湖春
上册:望江南(温庭筠)
13
席上见赠(刘禹锡) 7. 赤壁(杜牧) 8. 行路难(其一) (李白)
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宋朝
上册: 1. 登岳阳楼(陈与义)下册: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 过零丁洋(文天祥)
上册: 1.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2. 渔家傲(范仲淹)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4. 武陵春(李清照)
1. 蝈蝈与蛐蛐 (英国济慈) 2. 夜 (俄罗斯叶赛宁)
3. 祖国 (俄国莱蒙托夫) 4. 黑人谈河流 (美国休斯)
11( 52.4%)
合计 (比例)
11 (52%)
10 (48%)
21
年级 诗歌 (篇数) (国别)
中国 现代
外国 合计篇数
人教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选文与篇数
七年级
上册: 1. 荷叶·母亲(冰心) 2.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3. 静夜(郭沫若) 下册: 4. 黄河颂(光未然)
2
1
东晋
上册:归园田居(陶渊明) 下册:饮酒(其五)(陶渊明)
2
北朝 下册:木兰诗
1
上册:杜甫诗三首 1. 《望岳》 2. 《春望》 3. 《石壕吏》 4. 使至
上册: 1. 次北固山下

塞上(王维) 5. 渡荆门送别(李白)下册: 6. 酬乐天扬州初逢
上册: 1. 金色花(印度泰戈尔) 下册: 2.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国普希金) 3. 未选择的路(美国弗罗斯特)
7
八年级
下册: 1. 海燕(高尔基)前苏联 2. 浪之歌(黎巴嫩纪伯伦) 3 雨之歌(纪伯伦)
3
九年级
上册: 1. 沁园春·雪(毛泽东) 2. 雨说(郑愁予) 3. 星星变奏曲(江河) 下册: 4. 我爱这土地(艾青) 5. 乡愁(余光中) 6.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7.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上册: 1. 蝈蝈与蛐蛐(英国济慈) 2. 夜(俄罗斯叶赛宁) 下册: 3. 祖国(俄国莱蒙托夫) 4. 黑人谈河流(美国休斯)
年级
诗歌 (篇数) 册 (国别)
上册
中国
现代
诗歌
现代
下册
诗歌
上册
外国
现代
诗歌
下册
合计篇数(比例)
人教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选文与篇数
七年级
1. 荷叶·母亲 (冰心) 2.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3. 静夜 (郭沫若) 4. 黄河颂 (光未然)
八年级
1. 金色花 (印度泰戈尔)
2.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国普希金) 3. 未选择的路(美国弗罗斯特)
7(33.3%)
1. 海燕 (高尔基)前苏联 2. 浪之歌 (黎巴嫩纪伯伦) 3 雨之歌 (纪伯伦)
3(14.3%)
九年级
1. 沁园春·雪 (毛泽东) 2. 雨说 (郑愁予) 3. 星星变奏曲 (江河) 4. 我爱这土地 (艾青) 5. 乡愁 (余光中) 6.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7.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11
合计 11
10 21
年级 诗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篇数) (朝代)
先秦
三国
东晋 北朝
古代 ( 29)
唐朝
宋朝
元朝
清朝 合计篇数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选文与篇数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合计
上册:观沧海(曹操)
下册: 1.《关雎》 2.《蒹葭》(《诗经》) 2 1
上册:归园田居(陶渊明)下册:饮酒(其五)(陶渊明)
2
下册:木兰诗
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上册: 1.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2.
上册: 1. 登岳阳楼(陈与义)下册: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渔家傲(范仲淹) 3. 破阵子·为陈同甫
(苏轼) 3. 过零丁洋(文天祥)
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4. 武陵春(李
7
清照)
7
清照)
上册: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下册:坡羊·潼关怀古山(张养浩)
2
下册:己亥杂诗(龚自珍)
1
合计篇数
人教版初中语文诗歌选文与篇数
年级
诗歌 (篇数)
七年级
(朝代)
先秦
三国 上册:观沧海(曹操)
八年级
九年级 下册: 1.《关雎》 2.《蒹葭》(《诗经》)
东晋
上册:归园田居(陶渊明) 下册:饮酒(其五)(陶渊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