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答题步骤:鉴赏四步法一抓修辞古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

1.比喻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答题格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一方面的特征。

举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病树、沉舟“自比,既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深刻哲理。

2.用典诗人运用典故,大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或起作借古讽今的效果。

举例: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又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德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既有见到老朋友的欣喜,也有被贬久远的怨恨。

3.夸张运用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表现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

举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蒸“、“撼”突出表现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特点。

又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一个“割“字,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遮天蔽日的景象。

再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诅咒,同时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诗人妻离子散,家书的宝贵,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丈夫早逝的深重哀愁。

(完整版)初中古诗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版)初中古诗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版)初中古诗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引言古诗鉴赏是初中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常常出现在试卷中。

掌握古诗鉴赏的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初中古诗鉴赏的常见题型和相关的答题技巧,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填空题型填空题是古诗鉴赏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填空题中,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填写合适的字词。

为了做好填空题,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答题技巧:- 仔细阅读全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语境;- 根据语境和诗句的特点,推测合适的字词;- 注意排除一些不符合语义和语法要求的选项。

二、选择题型选择题也是古诗鉴赏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选择题中,需要从给定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为了做好选择题,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答题技巧:- 通读全文,理解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选项,排除明显错误的答案;- 根据诗句和语言特点,选择最符合诗意和语境的答案。

三、解答题型解答题是古诗鉴赏中较为复杂的题型,需要同学们对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

为了做好解答题,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答题技巧:- 细读全文,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分析诗句的意思和修辞手法;- 运用相关的文学知识和背景知识,对诗歌进行思考和解读;- 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独立的表达和写作。

结论初中古诗鉴赏常见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

通过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同学们可以提高在古诗鉴赏中的表现和成绩。

在备考过程中,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不断积累相关的文学知识和背景知识,对于更好地鉴赏古诗也非常有帮助。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文介绍的答题技巧,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概述
古诗词鉴赏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也是语文考试的一大重点。

初中时期,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题技巧,以提高自己的古诗词鉴赏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相关的技巧和方法。

技巧一:理解题目要求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注重”、“描述”、“表达”等,以便准确把握古诗词的主旨和意境。

技巧二:学会查读诗词文本
•在答题之前,先通读全文,了解整体基本意思。

•注意标点符号和语气词的运用。

•重点关注诗句中的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技巧三:注重意境揣摩
•注意诗词的背景,了解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意图。

•推敲字句的多重意义,想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注意诗句之间的衔接和转折关系,从而更好地把握诗词的内涵。

技巧四:运用背景知识
•增加自己的诗词阅读量,熟悉一些常见的古代诗人和作品。

•学习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历史事件,以便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义。

技巧五:细节比较分析
•对比诗句中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探究作者的用词和意图。

•注意细节描述和描绘,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

技巧六:多做题目,总结经验
•多做一些课后习题和模拟试题,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总结答题经验,记录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不断改进。

以上是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的一些基本技巧,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不断练习和提高,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古诗词鉴赏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精选全文完整版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相关推荐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一)“诗眼”炼字型(二)名句赏析型(三)表达技巧型(四)语言特色型(五)情感赏析型●答题技巧●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要点:(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示例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阔”字更好。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一、内容情感型一般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例2】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二、分析技巧型一般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一、内容情感型一般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例2】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二、分析技巧型一般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初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万能答题模板

初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万能答题模板

4、实际,发挥常识。在解题时,可以实际,用常识来推断答案。
二、综合题答题技巧
1、仔细审题,找出关键词。综合题的关键词通常包括地理特征、地理现象等, 要注意这些关键词,因为它们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2、构建思路,组织答案。在答题前,要先构建思路,将问题的要点和自己的 知识储备起来,组织出完整的答案。
谢谢观看
4、注意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在读地图时,要注意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这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5、注意地图中的细节。在读地图时,要注意地图中的细节,比如地图中的符 号、颜色等,这些细节可能会隐藏重要信息。
以上是高考地理答题的一些常见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在备考 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同时也 要注意心态调整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备考策略,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地图题答题技巧
1、仔细读图,找出信息。在地图题中,地图是重要的信息源,要认真读图, 找出地图中的信息,比如地形、河流、城市等。
2、分析地图中的关联性。地图中的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比如 地形和气候之间的关系等。要认真分析这些关联性,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断。在分析地图时,可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推 断,比如根据气候类型推断地形等。
2、分析作者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 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寓 情于事等。
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对比; 白描;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乐景写哀情等。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大量使用, 它可使诗歌语言更准确、生动、形象、鲜明。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反复等。

古诗文阅读答题十大技巧

古诗文阅读答题十大技巧

古诗文阅读答题十大技巧古诗词诗歌鉴赏,这一块在初中是考试必考内容,分值在8-15分左右。

考试是先出一首课外的古诗词,让大家通过阅读品味诗词,回答相应问题。

所以,想要做好这道题,第一步就是要读懂这首诗词。

第二步,就是通过我们考前掌握的答题技巧来回答问题。

品味诗词并读懂,这需要大家平时多阅读,培养语感。

答题技巧,这个是可以总结的。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份古诗词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大家平时就把这个掌握了,再做相应例题练习,这样到了考试,8-15分就轻轻松松落入口袋啦。

第一章诗歌鉴赏10大解题技巧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一)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二)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三)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
一、内容情感型
一般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例2】
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二、分析技巧型
一般提问方式:
(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哲理?
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好的道理。

鉴赏技巧
1、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掌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点掌
握描写和抒情)
3、掌握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什么手法)
步骤二:(写什么内容)
步骤三:(有什么作用)
步骤四:(抒什么情感)
【例4】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典。

把自己比作魏尚,含义是什么时候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比较委婉含蓄的表达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三、语言赏析型
一般提问方式:
(1)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2)诗中某个词能否改为其它的词,说说你的看法。

【例5】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例6】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
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①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②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

③“生”字和“入”字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④透漏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答题步骤
1、寻找有表现力的词,如:动词、色彩词等等。

2、有运用表现手法的再赏表现手法。

四、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
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可大致归纳如下: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
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4、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
(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

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

(2)寓情于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河落日圆“。

(4)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虚实相生,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以小见大,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以乐景写哀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诗情画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运用典故,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0)运用修辞:比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对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

6、诗人的艺术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昌龄的雄健浑厚,高适、岑参雄浑奇拔,韦应物的清新典雅,韩愈的奇特新颖,李贺的忧郁激愤,元稹的艳丽浅近,刘禹锡的清峻明朗,李商隐的清丽俊逸,杜牧的含蓄绰约,李煜的伤感细腻,欧阳修的清丽明媚,范仲淹的苍凉悲壮,晏殊的明朗疏淡,苏轼
的旷达豪迈,柳永的缠绵悱恻,黄庭坚的自然流畅,秦观的情真意切,李清照的婉约凄切,陆游的雄浑奔放,辛弃疾的气势雄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