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四年级数学下册 课件(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 鸡兔同笼)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什么发现? 5. 如果笼子里都是兔。 (1)如果笼子里都是兔,就有 8×4=32只脚,比题 目中多32-26=6只脚。
(2)那么需要用鸡换兔,一只鸡比一只兔少2只脚, 有6÷2=3只鸡。
(3)所以有8-3=5只兔。
问题②:回顾刚才的三种解法,“如果都是鸡”“如果都 是兔”与列表法有什么联系?
问题①: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每多一只鸡,就少两只脚;每多一只兔,就多两只脚。 所以有3只鸡,5只兔。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什么发现?
4. 如果笼子里都是鸡。
(1)如果笼子里都是鸡,就有8×2=16只脚,比题目 中少26-16=10只脚。 (2)那么需要用兔换鸡,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脚,有 10÷2=5只兔。 (3)所以有8-5=3只鸡。
1. 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 有几只?
预设:(2)如果都是龟。 ① 如果都是龟,就有40×4=160条腿,比题目中多 160-112=48条腿。 ② 那么需要用鹤换龟,换上一只鹤,腿的总数就少 2条,有48÷2=24只鹤。 ③ 所以有40-24=16只龟。
1. 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 有几只?
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5个头,从下面数,有14只 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要求:用画图法或列表法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交流研讨,提升认识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什么发现? 1. 如果是5只兔,就有20条腿。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什么发现? 2. 如果是5只鸡,就有10条腿。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有什么发现?
3. 每多一只鸡,就少两条腿;每多一只兔, 就多两条腿。
864÷36=24
864÷24=36 24×36=864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案一、教案背景本教案是针对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练习。
本单元主要围绕“鸡兔同笼”这一经典的问题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2.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足够的鸡兔玩具或图片,用于实物展示。
2.教师准备足够的白板、彩色粉笔等辅助教学工具。
3.复习“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思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鸡兔玩具或图片引入“鸡兔同笼”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鸡兔同笼”问题的问题情境和解题思路。
3.示范:教师示范如何通过列方程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4.练习:让学生尝试解决几个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
5.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解题方法和思考过程。
第二课时1.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引入更复杂的“鸡兔同笼”问题。
2.拓展: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鸡兔同笼”问题。
3.分组探究: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新问题。
4.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解题思路和心得体会。
五、教学延伸1.分组比赛:组织学生进行“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比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实地调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探究真实场景下的“鸡兔同笼”问题。
3.制作游戏:让学生设计和制作“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游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指定的“鸡兔同笼”问题练习。
2.思考如何将“鸡兔同笼”问题应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
3.阅读相关的数学故事和趣味解题小说,拓展数学思维。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锻炼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分组探究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易错笔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含答案)卷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A卷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 鸡兔同笼问题。
(1)列表法。
(2)假设法:先做出某种假设,再根据这种假设进行计算、推理、解答。
2. 用假设法解答“鸡兔同笼”类型的题时,假设都是甲数量时,先求出的是乙数量,而不是甲数量。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鸡兔同笼,有12个头,32条腿,那么兔有()只。
A.4B.6C.82.组装车间要装配两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共21辆,需要51个轮胎,两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的辆数分别是()A.12和9B.8和13C.10和11D.7和143.52名同学去划船,一共乘坐11只船,每只大船和小船都已经坐满了,而且没有剩余人员。
其中每只大船坐6人,每只小船坐4人。
这11只船里有大船()只。
A.3B.4C.7D.84.淘淘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0枚,总值6.8元。
1角和5角的硬币各多少枚?下面的尝试与猜测哪个是错误的?()A.可以假设1角和5角的各10枚,总钱数是6元,此时应减少5角的硬币数量,增加1角的硬币数量B.调整时,减少1角的硬币,增加5角的硬币,总钱数会增加C.1角的硬币每增加1枚,5角的硬币每减少1枚,总钱数就会减少0.4元D.1角的硬币8枚,5角的硬币12枚,总钱数正好是6.8元5.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20张,一共是175元,5元的人民币有()张.A.5B.10C.15D.176.全班46人去划船,每条大船限乘5人,每条小船限乘3人。
要求每条船都坐满,全班一共乘了12条船,其中大船的数量是()条。
A.3B.5C.7D.97.学校里某楼层共有12间宿舍,共有80个床位,大宿舍每间8个床位,中宿舍每间7个床位,小宿舍每间5个床位,大宿舍有多少间?下列结果不可能的是()A.2B.4C.6D.88.学校举行数学竞赛,试卷上共有20道题,每做对一道题得5分,不做或做错一道题倒扣1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9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案 (8)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9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解决鸡兔同笼这种类型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分析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案、教学课件、小黑板、彩色粘土、鸡兔模型。
•学生: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实物鸡兔模型,引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内容:介绍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3.分组讨论:学生自由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共同探讨。
4.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探索解
决问题的方法。
5.练习与巩固: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得到了提升。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思考鸡兔同笼问题的其他解决方法,并写出自己的理解。
七、扩展阅读
了解更多有关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拓展数学思维。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3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3篇认真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写一篇说课稿需要简析教材、阐述教法、指导学法、概说教学程序、教学效果分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说课稿篇1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鸡兔同笼》教学内容。
下面,我运用新课标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
教材在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安排“鸡兔同笼”的教学内容,之前安排在六年级重点掌握用方程方法来解决,现在下移至四年级,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此内容时,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因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了解列表法、假设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
二、说学情分析:“鸡兔同笼”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于理解,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虽然具备了应用逐一尝试法、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但是在理解假设法解题思路时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结合画图法,形象直观地将画图法和假设法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算理。
【易错笔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含答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A卷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 鸡兔同笼问题。
(1)列表法。
(2)假设法:先做出某种假设,再根据这种假设进行计算、推理、解答。
2. 用假设法解答“鸡兔同笼”类型的题时,假设都是甲数量时,先求出的是乙数量,而不是甲数量。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四年级数学竞赛试卷共有15小题,做对一题得10分,做错题扣4分,不答得0分,陈莉得了88分,她有()题未答.A.2B.3C.4D.52.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有鸡()只.A.5B.3C.63.某宾馆有3人房和2人房共50间,总共可以住旅客112人,则该宾馆有()A.3人房12间,2人房38间B.3人房20间,2人房26间C.3人房16间,2人房34间D.3人房8间,2人房42间4.某次数学竞赛共20题,做对1题得5分,做错1题倒扣3分,李军做了所有的题,得了68分.他做错了()道题.A.6B.5C.4D.35.宁宁花了6元8角钱买贺卡和明信片共10张,贺卡每张8角,明信片每张5角.宁宁买了()张明信片.A.4B.5C.66.12张乒乓球桌上一共有38名同学在比赛,用来单打的乒乓球桌有()张.A.7B.6C.57.2分和5分的硬币共1元,共有29枚,则2分和5分的硬币各有()枚.A.20和12B.14和15C.15和148.面粉每千克5元,大米每千克3元,妈妈买大米和面粉共150千克,共付出人民币650元.大米和面粉各买()A.90千克,60千克B.50千克,100千克C.40千克,100千克D.100千克,50千克二.填空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9.“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名题之一: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则鸡有只,兔有只.10.学校科技社团共有48名同学,开展采集标本活动,一共采集了180件标本,男生平均每人采集3件,女生平均每人采集5件,科技社团男生有人,女生有人.11.亮亮积攒了5角和1角两种硬币一共24枚,数一数一共有6元.这些硬币中5角有枚,1角有枚.12.自行车和三轮车共有15辆,一共有35个轮子,三轮车有辆.13.英雄小分队进行野外军训,晴天行20km,雨天行12km,5天共行84km,则有天是晴天,天是雨天.14.某小学师生参加植树活动.120个师生种树120棵,老师一人栽2棵树,学生2人栽一棵树.学生人,老师人.15.有32人去租船,共租了6条船,这些船都坐满了,则大船租了条,小船租了条.(大船限乘6人,小船限乘4人)16.王芳有5元和2元的人民币共20张.正好是82元.5元的人民币有张.2元的人民币有张.三.判断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17.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总共有26个轮子,自行车有4辆.18.某宾馆有3人间和2人间共20间,总共可以住46人,则宾馆有3人间6间.19.数学竞赛试卷共12道题,做对一题得10分,做错一题扣5分,小军全部做完了,但最后只得了90分,则他做错了6道题.20.今鸡兔同笼,头有22,足有64,经小胖计算,发现鸡有12只..四.应用题(共1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6分)21.(6分)梨五块钱一斤,橘子六块钱一斤,大鹏买了总共6斤水果,花了31块钱,那么他买了多少斤梨?22.(6分)乘船游西湖,大船可以坐6人,小船可以坐4人.我们班一共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小船各租了几条?23.(6分)小红解答15道数学竞赛题,每做对一题得8分,不做或做错一题扣4分.小红共得72分.她做对几道题?24.(6分)江宁区美丽乡村“黄龙岘”正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工地运来长度分别为7米和4米的水管36根,用它们一共铺设219米长的管道.问运来的两种水管各多少根?25.(6分)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2辆,它们车轮的和是28个.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26.(6分)一个房间里有4条腿的椅子和3条腿的凳子共18个.如果椅子腿和凳子腿加起来共有68条,那么有几个椅子和几个凳子?27.(6分)儿童节前夕,学校组织44名留守儿童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9单元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颗7g。盒中大、小钢珠各有多少颗?
假设全是大钢珠。 小钢珠:(30×11-266)÷(11-7)=16(颗) 大钢珠: 30-16=14(颗) 答:盒中大钢珠有14颗,小钢珠有16颗。
2.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 龟、鹤各有几只?
假设全是鹤。 龟的只数:(112-40×2)÷(4-2)=16(只) 鹤的只数: 40-16=24(只) 答:龟有16只,鹤有24只。
共有8个头,说明鸡和兔共有 8 只。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 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猜一猜:鸡和兔各有几只?
如果有3只兔,5只鸡,一共有22只脚。不对。
如果有4只兔,4只 鸡,一共有24只脚。 也不对。
如果有5只兔,3 只鸡,一共有26 只脚。对了。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 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 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因为把鸡当作兔了,每只 鸡多算了2只脚,用6÷2就 能算出鸡的只数。
鸡的只数:(8×4-26)÷(4-2)=3(只) 兔的只数: 8-3=5(只) 答:鸡有3只,兔有5只。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 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1-9×2)÷(3-2)=3(个)
答:张鹏在这场比赛中投进了3个3分球。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பைடு நூலகம்
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9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练习二十四
1.
盒子里有大、小两种钢珠共30颗,共重
第9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备课方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备教材内容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103~104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2.“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趣题。
本单元借助《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原题进行介绍,激发了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兴趣。
在分析解答部分,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最普遍的想法——猜测。
例1是在古代趣题的基础上呈现的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
在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方法的过程中,呈现了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
3.“鸡兔同笼”原题的数据较大,对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提出了挑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化繁为简是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备已学知识1.分析应用题的方法。
2.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假设法”“猜测法”“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鸡兔同笼”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备重点难点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备知识讲解知识点“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问题导入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教材104页例1)过程讲解1.明确题的类型题中所出示的问题是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
2.“鸡兔同笼”问题简介“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趣味名题,出自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下卷,因其计算同一个笼子里鸡和兔的只数而得名。
3.读题,理解题意已知鸡和兔的头数和脚数,求鸡和兔各有几只。
4.探究解题方法(1)列表猜测法。
先猜测鸡和兔各有几只,再验证脚的只数是否对应,经过不断猜测、尝试,最终找到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只鸡,5只兔
60只脚 + 20只脚 = 80只脚 ……
说一说:你猜到正确答案了吗? 你能想到一些比较好 的方法吗?
20只鸡,15只兔
40只脚 + 60只脚 = 100只脚
可以先从比 较简答的数 据入手。
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 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几只?
抬脚法 —- 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
(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 还有 26÷2=13只脚。
(2)脚的总数-头的总数=兔子的只数,有13-8=5只兔子, 有8-5=3只鸡。
9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练习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四
鸡兔同笼问题 的特点是什么?
这类问题的基本特点是已 知鸡和兔的总头数和总脚 数,求鸡和兔各有几只。
所以有3只鸡,5只兔。
小组讨论:你还能想到更简单的办法吗?
方法二:假设法
规范解答:
假设笼子里全是鸡
(26-8×2)÷(4-2)
笼子里脚的数量是8×2=16(只) =(26-16)÷2
与实际相差26-16=10(只)
=10÷2 =5(只)
每只兔子少算了2只,10÷2=5(只) 鸡的数量:8-5=3(只)
鸡兔同笼有哪 些解答方法?
1
图示法 画图分析鸡和 兔的数量。
鸡兔同笼有哪 些解答方法?
2
列表法 先从全是鸡开 始,然后鸡的数量逐渐 减少,兔的数量逐渐增 加。
假设全是女生,女生植树的总数 每个男生少算了1棵树 (32-12×2)÷(3-2)
女生植树总棵数与 =(32-24)÷1 实际相差的棵数 =8÷1
=8(人) 男生的人数 女生的人数:12-8=4(人)
答:男生有8人,女生有4人。
红花和蓝花有32盒,共300朵。红花每盒有8朵, 蓝花每盆有12朵。两种花各有多少盒?
9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
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 经》中记载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这道题的意思就是: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 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想一想:请你猜一猜,大概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
20只鸡,15只兔 40只脚 + 60只脚 = 100只脚
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 龟、鹤各有多少只?
假设全是鹤,鹤的总脚数 每只龟少算了2只脚
鹤的总脚数与实 际相差的脚数
龟的只数
(112-40×2)÷(4-2) =(112-80)÷2 =32÷2 =16(只) 鹤的数量:40-16=24(只)
答:24只鹤,16只龟。
新星小学“环保小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 活动。男生每人栽了3棵树,女生每人栽了2棵 树,一共栽了32棵树。男、女生各有几人?
方法二: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子
规范解答:
笼子里脚的数量是35×4=140(只) (35×4-94)÷(4-2)
=(140-94)÷2
与实际相差140-94=46(只)
=46÷2
每只鸡多算了2只,46÷2=23(只) =23(只)
就是鸡的数量。
兔子的数量:35-23=12(只)
答:23只鸡,12只兔子。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 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一个头 2只脚
一个头 4只脚
头共有8个 鸡兔各几只?
总脚数是26只
小组讨论:可以怎样解决问题呢?展示你的方法。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 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几只?
方法一:列表法 鸡8 7 6 5 4 3 2 1 0 兔0 1 2 3 4 5 6 7 8 脚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方法一:假设笼子里全是鸡
规范解答:
笼子里脚的数量是35×2=70(只) (94-35×2)÷(4-2)
=(94-70)÷2
与实际相差94-70=24(只)
=24÷2
每只兔子少算了2只,24÷2=12(只) =12(只)
就是兔子的数量。
鸡的数量:35-12=23(只)
答:23只鸡,12只兔子。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 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300-32×8)÷(12-8) =(300-256)÷4 =44÷4 =11(盒) 红花的盒数:32-11=21(盒)
答:红花有21盒,蓝花有11盒。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列表法
鸡8 7 6 5 4 3 2 1 0 兔0 1 2 3 4 5 6 7 8 脚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方法三:抬脚法 —- 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 (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
还有 94÷2=47只脚。 (2)脚的总数-头的总数=兔子的只数。47-35=12只兔子,
有35-12=23只鸡。
答:23只鸡,12只兔子。
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 龟、鹤各有多少只?
答:5只兔子,3只鸡。
小组讨论:你还能想到更简单的办法吗?
方法三:抬脚法 —- 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 (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
还有 26÷2=13只脚。 (2)脚的总数-头的总数=兔子的只数,有13-8=5只兔子,
有8-5=3只鸡。
答:5只兔子,3只鸡。
笼你子能里解有决若开干头只的鸡问和题兔了。吗从?上面数,有35个头, 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所以有3只鸡,5只兔。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假设法 假设全是鸡,鸡的总脚数 每只兔子少算了2只脚
鸡的总脚数与实 际相差的脚数
兔子的只数
(26-8×2)÷(4-2) =(26-16)÷2 =10÷2 =5(只) 鸡的数量:8-5=3(只)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就是兔子的数量。
答:5只兔子,3只鸡。
思考:假设笼子全是兔子的话,该如何计算?
方法二:假设法
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子
笼子里脚的数量是8×4=32(只) 与实际相差32-26=6(只) 每只鸡多算了2只,6÷2=3(只) 就是鸡的数量。
规范解答:
(8×4-26)÷(4-2) =(32-26)÷2 =6÷2 =3(只) 兔子的数量:8-3=5(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