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下)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范围内的地理、文化、经济现象,拓宽国际视野。
3.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2. 世界各地的地理、文化、经济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以及世界各地的地理、文化、经济特点。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津及世界各地的地理、文化、经济现象。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体验和学习英语。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案、课件、教材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3. 教室准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设施。
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天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文化、经济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活动:a.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等方式掌握相关知识。
b. 学生分组研究世界各地的地理、文化、经济特点,每组选择一个地区进行探究,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3. 实践环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推广天津的文化、经济发展,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七、作业布置1. 编写一篇关于天津的介绍性短文,要求用英语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调查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地理、文化、经济现象,并制作PPT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合作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编写短文和制作PPT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写作和研究能力。
外国人在天津 天津与世界教案

外国人在天津
教学目标
1.知道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天津的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天津。
2.知道许多外国专家和有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天津的现代
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并且快乐的生活在天津这个和谐的大家庭之中。
3.通过学习本课,要更加友好、尊重外国友人,同他们一起,为天津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天津做出努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天津的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天津,知道许多外国专家和有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天津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并且快乐的生活在天津这个和谐的大家庭之中。
3.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要更加友好、尊重外国友人,同他们一起,为天津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天津做出努力。
教学准备
1.课前要认真阅读课文及教学参考资料,对文中所讲的每个故事加以详细了解。
2.搜集在天津,特别是身边的外国友人生活及工作的故事,准备同学之间的交流。
教学过程
1.在老师引导下,以“外国人在天津”为主题学习交流,概括了解许多外国友人生活,工作在天津,为天津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2.以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相互交流的呈现形式,介绍了荣获国家“友谊奖”的外籍企业家李博俊及斯丹伦的故事,介绍了在天津的外籍教师罗杰、林黛、贝婷婷,欢欢,丹尼斯等人的故事,介绍了建筑专家罗杰威及工程艺术家泰德费雷罗的故事,介绍了荣获外国专家特殊贡献奖的俄罗斯芭蕾舞艺术家费佳宁的故事,介绍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天津的肯尼亚留学生茹丝的故事。
3.学生实践活动,搜集“外国人在天津”的故事并编辑成册。
课后反思:。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下册教案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在近代史上的地位,认识天津与世界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引言1. 导入新课:《天津与世界》下册,让我们走进天津,了解天津在近代史上的地位,以及天津与世界的关系。
2. 教学目标简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学会热爱家乡,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2课时:天津的近代历史1. 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天津的历史地位,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天津的近代历史。
2. 教学内容:(1)了解天津在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天津条约、义和团运动等。
(2)了解天津在近代史上的地位,认识天津与世界的关系。
第3课时:天津的传统文化1. 导入新课:天津不仅有丰富的历史,还有独特的传统文化。
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天津的传统文化。
2. 教学内容:(1)了解天津的传统文化,如相声、京剧、泥人张等。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4课时:天津的现代发展1. 导入新课:了解了天津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我们再来看看天津的现代发展。
2. 教学内容:(1)了解天津的现代发展,如经济、科技、交通等。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感到自豪。
2. 教学内容:(2)教师进行点评,强调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努力的重要性。
六、天津的民间艺术1. 导入新课:天津的民间艺术是天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天津的民间艺术。
2. 教学内容:(1)了解天津的民间艺术,如剪纸、葫芦、面塑等。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七、天津的自然风光1. 导入新课:天津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天津的自然风光。
2. 教学内容:(1)了解天津的自然风光,如五大道、海河、黄崖关等。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的自然风光感到自豪。
八、天津的名人1. 导入新课:天津历史悠久,名人数不胜数。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增强学生的地域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世界各国的基本认知,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3.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天津与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联系和差异。
4.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世界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天津的经济特点和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3. 世界的地理分布和主要国家简介。
4. 各国文化特点和交流方式。
5. 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天津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天津和世界各国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天津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思考天津与世界的关系。
4.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天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丽和独特。
2. 讲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发展历程。
3. 分析天津的经济特点和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天津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4. 讲解世界地理分布和主要国家简介,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5. 分析各国文化特点和交流方式,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天津的历史、地理、文化特点和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注世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天津的现代发展:包括城市建设、科技进步、交通物流等方面。
2. 天津的国际合作:介绍天津在各个领域与国际城市和组织的合作项目。
3. 学生的国际视野:如何通过学习外语、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等方式开阔视野。
4. 世界的和平发展: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国际友好与合作。
七、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中来。
天津与世界五年级教案

天津与世界五年级教案教案标题:天津与世界(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人口、文化和历史背景。
2. 掌握天津的主要地标和特色。
3. 了解天津与世界其他城市的联系和交流。
4. 学会使用地图和其他资源获取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1. 天津的地理位置和人口。
2. 天津的文化和历史。
3. 天津的主要地标和特色。
4. 天津与世界其他城市的联系和交流。
教学准备:1. 天津地图和世界地图。
2. 天津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3. 天津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4. 学生绘制地图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展示天津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天津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天津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
探究:1. 分组让学生使用天津地图找出天津的主要地标,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天津的文化和历史,例如天津的传统建筑、美食和节日等。
3. 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阅读资料,了解天津与世界其他城市的联系和交流,例如友好城市、国际交流活动等。
拓展:1. 学生分组制作展板或海报,展示他们对天津的研究成果。
2. 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天津的其他方面,例如经济发展、教育等。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关于天津的知识和信息。
2. 强调天津与世界其他城市的联系和交流的重要性。
作业:1. 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国家或城市,与天津进行对比,并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份PPT,介绍它们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天津的主要地标和文化景点。
2. 鼓励学生参与天津的文化活动或国际交流项目,增加对天津与世界的实际体验。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五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五年级下册天津与世界教案第一课XXX首家看北洋教学目标1.知道XXX的前身是XXX,XXX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了解XXX的办学起因和办学宗旨;了解XXX的来历和建校时间;了解XXX的办学特色、学科设置、校训、校歌;了解XXX的总教;了解XXX当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及留学生的情况。
了解XXX的变迁。
知道XXX为中国培养了血多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采矿、冶金、石油工业、纺织、化工、航空、电机技术的创建,为机械、水利、土木工程的开拓做出了重大贡献。
初步了解XXX 的发展和现状。
2.通过本课研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通过访问、调查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3.通过本课研究,激发学生对XXX的热爱,对家乡及家乡人民的深厚感情,增强对家乡天津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XXX的前身是XXX,XXX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2.教学难点:了解XXX的办学起因和办学宗旨;了解XXX的来历和建校时间;了解XXX的办学特色、学科设置、校训、校歌;了解XXX的总教;了解XXX当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及留学生的情况。
了解XXX的变迁。
讲授准备搜集有关XXX、XXX的相关资料、图片、照片和故事,并为参加讲授活动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津津的话和XXX校门、教学主楼、XXX纪念建筑和XXX毕业文凭的照片,主要介绍XXX的前身——XXX是XXX。
2.通过XXX的照片和一段课文主要介绍XXX是如何诞生的。
3.通过四段课文和有关XXX有关实验室、图书馆和实验仪器的照片,主要介绍XXX的办学宗旨,开办学校时间、办学模式、专业及课程设置、师资结构等。
4.通过四段课文和XXX的照片和资料,以及在西沽武库废址上重建的XXX照片和相关两幅图画及小统计,主要介绍XXX的首任总教XXX的办学经历以及XXX任XXX总教时所经历的三个故事,说明XXX对XXX的贡献。
5.通过XXX校歌歌词及XXX的校训和XXX的话,首要介绍XXX的办学主张。
天津与世界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天津与世界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一课承载历史的百年老街——中山路一、教学目标1、知道中山路标志着20世纪初天津建设新城区的起步,这里推行过清末新政2、了解中山路建成的历史背景,起止地点和当的影响,知道百年中山路装着天津近代的百年历史,曾是天津重要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3、通过走访中山路和了解未来的规划,知道中山路日新月异的变化4、通过对中山路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进一步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条街道的形成,往往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某种特征。
在天津市河北区,有这样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百年老街,它标志着20世纪初天津建设新城区的起步,这就是中山路。
二、新授1.活动园XXX请同学们一起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中山路简称的历史吧!中山路是在什么情况下修建的?中山路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2.阅读角学生自主读课文,交流问题:中山路当年建成的历史背景和名称的由来。
20世纪最初的20年,是中国社会变动最大的20年。
请XXX推行“新政”,辛亥革命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都发生在这20年间,中山路成为这场大变动的历史见证。
3.交流园理解“承载历史”这个词的含义,自学提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山路承载了历史?4.相关连接:北宁公园坐落在天津北站以东。
二、小结中山路见证了清王朝推行“新政”,辛亥革命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入手下手,是XXX的发源地和工商企业的聚集地。
课后请同砚们查找相关资料,相识更多的中山路历史。
板书设计百年中山路天津建设新城区的起步政治中央和经济中央第二课中山路的近代文化忆往教学目标:一、知道XXX的前身是XXX,XXX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二、通过本课研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通过访问、调查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3、通过本课进修,激发学生对天津的热爱,对故乡及故乡群众的深挚情感,加强对故乡天津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通过上节课的研究,了解了中山路承载了天津的历史,这节课我们继续到中山路去回顾天津近代文化。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风土人情,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3.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天津与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同与不同,培养学生的事物比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2. 天津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3. 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4. 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与风土人情5. 天津与世界各国的发展比较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天津与世界各国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天津与世界各国在地理位置、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引发学生对天津的兴趣。
2. 讲解天津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3. 讲解天津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引导学生认识天津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4. 讲解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差异。
5. 讲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世界各地的魅力。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天津与世界各国对比的手抄报。
2. 写一篇关于天津与世界各国发展差异的思考essay。
3. 收集有关天津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资料,进行分组讨论。
六、教学内容:1.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与外交政策2.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与民生状况3. 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与文化传承4. 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5. 天津与世界各国的合作领域与前景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天津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 题
第二课 驰名中外的南开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知道南开是中国近代民办教育的典;知道南开系列学校包括南开小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知道严、伯苓的办学主和创办“南开”的历程。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
教学重点
知道南开是中国近代民办教育的典;知道严、伯苓的办学主和创办“南开”的历程。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 题
第三课 《大公报》在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早期发行的《益士报》《泰晤士报》《国闻报》等报纸。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搜集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通过访问、调查等过程培养学习能力、与人交往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早期发行的《益士报》《泰晤士报》《国闻报》等报纸。
2.知道《大公报》一经创刊就很快发展成为华北最大的报纸,在全国和海外颇具影响。
教 学 反 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 题
第一课 中国大学堂 首家看北洋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通过访问、调查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大学的热爱,对家乡及家乡人民的深厚感情,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你学到了什么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创刊,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报纸,创始人是英敛之。
《大公报》创刊一百多年来,其爱国热情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
学生看教材
小组活动
小组交流
学生回答
板 书 设 计
第三课 《大公报》在
1.《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创刊,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报纸,创始人是英敛之。
二、了解现在的南开大学
学生谈感想,教师总结
教师指名朗读
1. 师简介“南开系列”
2.放视频资料
播放录像
教师总结
学生朗读
1.录像观看南开的办学历史
2.全班交流
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谈感想
板 书 设 计
第二课 驰名中外的南开
南开系列:南开小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中学、南开大学
教 学反 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教学难点
知道《大公报》虽然因时局动乱多次迁徙迁移,但仍能坚持百年,是源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思想观念。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三、课堂小结
以爸爸看报纸,发现《日报》上有纪念“百年大公报“这一主题系列征文活动的形式,来引出本课主题
3.学生看教材126页
教师随机小结
设疑:大家知道大学的前身是什么吗?
出示校园“北洋大学堂塔”图片,和刻有中国第一大学文凭的石碑。
教师讲述大学的发展和现状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录像,看后组交流感想。
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大学的方方面面的资料
看教材动笔写下自己的感想
板 书 设 计
首家:北洋大学堂——大学
教学重点
知道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教学难点
北洋大学的办学起因和办学宗旨;北洋大学的来历和建校时间。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三、教学总结
出示图片:大学校区图
1.了解北洋大学
2.了解现在的大学
1.介绍《大公报》的创刊人、创刊时间、序言、社训及以报纸名称的含义等,了解《大公报》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2.通过介绍《大公报》上刊登的国外消息,知道其准确及时、真实的报道等,《大公报》还刊登了大量的抗日文章,以唤起全国民众的抗日热情。
3.《大公报》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献身中国新闻事业的杰出人才。
4.2002年《大公报》迎来了百年华诞,新老报人同聚津门,共叙发扬百年爱国传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搜集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通过访问、调查等过程培养学习能力、与人交往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
三、教学小结
指名朗读课文开篇小诗,了解南开
一、放录像了解南开系列
1.了解“严、伯苓”
2.了解“南开”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人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