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八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导学案1无答案中图版

合集下载

2020年春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设计 7.1 日本导学案设计

2020年春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设计 7.1  日本导学案设计

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学习目标】【教材连线】知识点一:亚洲东部的岛国1.日本位于______洲东部,______洋西北部,是一个________的岛国,领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大岛及周围许多小岛构成。

海岸线蜿蜒曲折,拥有众多优良的_______。

2.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______。

平原狭小,仅分布在_____地区。

_____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3.日本地处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地壳很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地震多发。

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著名的______山就是一座活火山。

4.日本地处东亚______区,四面临海,_________气候特征明显。

主要是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气候。

夏秋季节,日本太平洋沿岸多_______。

答案:知识点一:亚洲东部的岛国1.亚;太平洋;地狭人稠;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港湾2.3/4;沿海;关东3.环太平洋;富士4.季风;海洋性;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台风【预习小测】1.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东北部B.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C.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D.日本位于南北半球的南半球【答案】A【解析】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的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其位于中国的东面,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故选A。

2.日本最高的山峰,也是著名旅游胜地的是()A.富士山B.乞力马扎罗山C.阿尔卑斯山D.落基山3.日本地形3/4以上是()A.平原、高原B.盆地、山地C.山地、高原D.山地、丘陵4.日本最大的平原是()A.北海道平原B.关东平原C.四国平原D.阪神平原5.日本太平洋沿岸夏秋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是()A.台风B.梅雨C.寒潮D.伏旱【活动探究】探究一:领土构成及自然环境特点樱花是日本的象征,日本本岛的樱花一般在每年春季的3月~5月开放,樱花会从日本的南端开始,逐渐向北方依次盛开,因此形成了一条由南向北推进的“樱花前线”。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日本,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可能仅限于一些表面现象,如动漫、美食等,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等深入了解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日本,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认识日本与中国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尊重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日本,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日本的图片、地图和视频,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日本。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日本的典型事例,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与日本相关的典型事例,如经济、文化、政治等。

3.准备课堂讨论的话题,如日本与中国的发展关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日本的图片、地图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日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日本。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根据课堂讨论话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
四、课堂练习
1.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是(B)
A.北海道B.
本州
C.
四国
D.九州
2.日本地形以(A
)为主。
A.山地、丘陵B.
平原、
丘陵
C.
平原、山地D.
高原、山地
3.日本气候属于(B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
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明确: 东京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夏秋季节多台风。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日 本四面临海,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
(5)森林资源丰富
日本陆地面积的2/3被森林覆盖, 森林资源丰富, 日本十分重视对本国森林资源的保护。 日本的 森林覆盖率达70%,被称为“绿色王国”。
(6)多火山、地震
你知道吗?
拓展延伸:
展示图片: 日本人居住在用轻质木板建成的房子里; 为了减轻地震危害, 日本非常重视防震演习。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的自然地理概况。日本是一个岛国,主要包括四个大岛和附近一些小岛,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海洋特征;森林资源丰富,火山和 地震活动频繁。
读图分析,说说日本地形对河流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明确: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所以河流短小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4)日本的气候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提问:日本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日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展示东京和北京气温、降水图
提问:对比东京和北京,气候有何不同?(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学案1(无答案)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学案1(无答案) 中图版

7.1 日本学习目标: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人口的认识,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2、了解日本主要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学会分析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

3、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学习重点、难点:1、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的日本自然环境特征;2、在图上落实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工业城市。

学法指导:采取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东亚包括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国家,日本居民主要是______民族。

2、日本是太平洋西部的岛国,由、、、四个大岛和附近许多小岛构成。

日本岛国轮廓狭长。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为它处于和交界处。

是日本第一高峰,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4、日本的地形以______和______为主,日本气候特征明显,为海洋性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5、日本陆地面积的被森林覆盖。

二、课堂研讨:(一)重点研讨:阅读课本第61页图C,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由哪几部分组成?(2)日本濒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⑶日本的面积和人口是少?⑷日本虽然面积小,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这是为什么?⑸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呢?⑹在图C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城市。

(二)深化提高:读图C分析完成问题: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2、日本多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3、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分析气候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日本山地多,且东西跨度小,年降水量又比较丰富,那河流会有什么特点呢?(三)达标测试:1、日本四大岛从大到小的排到顺序是:A.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B.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C.四国、本州、北海道、九州D.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2、下列四国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中国 B.蒙古 C.朝鲜 D.日本3、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东北部B、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C、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D、日本位于南北半球的南北4、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岛国B.日本境内多平原,占国土面积的3/4 C.日本的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日本煤、铁、石油等矿产贫乏5、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句是假的A.享受美味生鱼片 B.游富士山,泡温泉C.到热带雨林探险 D.观赏樱花三、课后巩固: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区是世界上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第一节日本》word教案(1)

【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第一节日本》word教案(1)

第一节《日本》教案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章是在前两章“认识大洲”、“认识地区”的基础上,认识区域的继续——“认识国家”。

从结构上讲,本章内容是前两章内容的延续,同时,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揭开了课本后面的其他国家学习的序幕。

日本是从中国的邻近国家和地区中选取的,为后面介绍远离中国的国家的内容起到过渡的作用。

本节内容以日本为案例,学习我国邻近的国家,通过描述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自然环境特征、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从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理问题,来了解国家地理的基本规律。

2.课标要求:本节有“地狭人稠”、“岛国经济”、“文化交流”三部分组成。

在“地狭人稠”这部分中,课标要求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原因;在“岛国经济”这部分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在“文化交流”这部分中,要求学生举例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在教学时,“地狭人稠”、“岛国经济”为第一课时,“文化交流”和评讲习题为第二课时。

二、学情分析1.教材内容感知:对于日本,在学习和生活中大多学生有了一些零星的感知。

比如,在板块运动的学习知道了日本多火山地震;知道日本的樱花、富士山、和服、茶道、相扑;也知道索尼、东芝、松下、本田、丰田等。

这些都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我们要让学生这些零星的感知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对日本的整体概貌。

2.学习方法: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分国地理的第一个国家,表面上他们还没有学习国家地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但实质上区域地理的学习和国家地理的学习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实质上学生也有一定的学习方法。

只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容易。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首都。

中图版(北京)地理八年级下册:7.1 日本 学案设计(无答案)

中图版(北京)地理八年级下册:7.1 日本  学案设计(无答案)

日本【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4.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学习重难点】1.日本自然地理特征;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3.日本经济发展特点。

【学习过程】一、位置、范围和国土组成1.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的________部,太平洋________岸,与中国隔海相望。

2.海陆位置:日本领土大致在北纬23.5度重要的纬线和北纬46度之间,日本领土大部分位于________(温度带)。

3.范围:日本领土由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其中________岛面积最大,该岛的北面是________岛。

二、地形1.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平原狭小。

邻近东京的_____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2.日本位于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地震。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濒临的海洋: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邻国: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3)岛屿: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4)首都:A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_平原。

(5)最高峰:B____________,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三、气候1.日本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拥有____________带和____________带气候。

2(1)冬季,东京比北京______(冷还是暖),夏季比北京______(冷还是暖)。

(2)降水量,东京比北京______(多还是少)。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 中图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 中图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中图版教材分析: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在世界地理的教学中,日本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国家。

教材主要讲述了自然条件、经济概况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课时主要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多山、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地壳不稳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等知识,并注意哥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和自然条件与经济活动的联系。

学情分析:本节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国家,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教学方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掌握亚洲的知识,本节课“引导法”为主,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规律。

同时,增加课堂趣味,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兴趣,适当的穿插活动,播放音乐,展示图片,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

教学步骤、联系日本的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优势。

BE、四国岛 B、九州岛 C、日本四大岛屿中,面、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D、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富士山是一座火山、富士山位于日本的关东平原上、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日本处于两大海洋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地形以平原为主板书设计日本:范围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火山、地震气候森林保护气候教学反思1、导学案案设计依据课程标准本节课重视学生读图、记图能力的培养。

从地形图上掌握的范围、位置、气候,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2、充分利用地图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得出结论,效果明显。

例如分析日本地区位置时,我首先让学生读图,从图中找出重要的纬线,在图中描出,并说出周围的海洋,并归纳出本区的位置特点。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日本教案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日本教案 中图版

《日本》◆教材分析日本在世界上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大国,又是我国的近邻,因此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日本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国家。

教材以“地狭人稠”、“岛国经济”、“文化交流”三个主题,简练准确的概括了日本的区域特征。

“地狭人稠”部分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和气候,以及人口。

“岛国经济”介绍了日本传统的农业和新兴的工业,重点介绍了日本工业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文化交流”则介绍了日本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又不失民族特性的文化,日本的文化尤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学到的知识点说明日本自然环境特点的形成原因;2、认识日本的经济结构特点和工业布局,学会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与地图册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日本的发展历程,思考中国可以借鉴和学习哪一方面;2、了解日本文化特色与中国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工业布局【教学难点】1、 日本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2、 日本主要工业带的分布特点。

3、四季的形成。

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日本相关资料。

【导入新课】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国家的学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5个地区,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方法,也了解到,地理现象之间往往是互相影响的。

那么,在国家的这一部分,同学们要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某些国家的特征,及其原因。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国家是日本,首先我们来看一个问题。

问题一:下列现象合理吗?为什么?北京的小明给在日本秋田的表哥打电话,小明高兴地跟表哥说:“这个周末妈妈带我去什杀海溜冰,到时候我要穿上新买的羽绒服。

”表哥说:“玩的开心点!我周末也有活动,和同学去公园划船!”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地图册,分析这种现象是否合理。

(展示亚洲的政区图,标注中国北京和日本秋天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八年级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人口的认识,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2.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点。

学会分析自然现象的成因。

第1课时
【预习自测,组内交流】
一、阅读课本P63页图C.D完成下列
1、日本位于。

是一个,由、、、四个大岛和附近的许多小岛构成,陆地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亿,是世界11个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为人/ 平方千米,所以是一个的国家。

日本的海岸线蜿蜒曲折,所以应该有许多优良的。

2、请把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太平洋,濑户内海,东海,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填入下图相应的位置。

3、图D中地形图中色占大多数,说明
日本地形以、为主,约占全国面
积的,是一个多的国家,色
较少,说明平原,分布在,
其中最大的平原是。

把以上地形类型所占比率表示在右边的饼状图中。

【合作探究,协力攻关】
学习任务二:探究地球自转方向的特殊情况。

1.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是一座,全国共有200多座火山,火山地震多发、温泉很多。

这是为什么?。

2.日本的纬度最北达,最南端到,因此位于温度带中的带,缺少带和
带,所以气候类型应该是带气候和带气候;同时位于东亚季风
区,所以应该有气候和气候。

日本气候有明显的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
【对标自查,达标检测】
1.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
A.西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2.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3.有关日本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上国界
C.日本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十分有利
D.日本位于亚洲东部
4.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有许多火山,下列火山中属于日本的是()
A.圣海伦斯火山
B.维苏威火山
C.埃特纳火山
D.富士山
5.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
A.北温带、中纬度
B.热带、低纬度
C.北寒带、高纬度
D.南温带、中纬度
6.从“日本地形图”上看,日本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山地和丘陵
B.平原和高原
C.盆地和山地
D.丘陵和平原
7.从“亚洲气候类型图”上看,日本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