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厌氧处理法6页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厌氧池

污水处理厌氧池

污水处理厌氧池污水处理是现代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保工作之一,而污水处理厌氧池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污水处理厌氧池的定义、工作原理、优点、应用范围和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污水处理厌氧池的定义1.1 污水处理厌氧池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有机物质的分解和降解的设备。

1.2 厌氧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位于生化池之前,起到预处理和初步分解有机物的作用。

1.3 厌氧池通过控制水中氧气的供应,促进厌氧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实现有机物质的降解。

二、污水处理厌氧池的工作原理2.1 厌氧池内部维持无氧环境,通过搅拌设备等手段使水体均匀混合,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

2.2 厌氧细菌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呼吸代谢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气体和有机酸。

2.3 通过调节进水量、进水质量和搅拌设备的运行,可以控制厌氧池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从而实现高效有机物质降解。

三、污水处理厌氧池的优点3.1 厌氧池能够有效降解有机物质,减少后续生化处理过程的负荷。

3.2 由于无氧条件下细菌代谢产物较少,可以减少气味和污泥生成。

3.3 厌氧池对于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提高了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

四、污水处理厌氧池的应用范围4.1 厌氧池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系统中。

4.2 在一些有机废水处理中,厌氧池也可以单独应用,如食品加工废水处理、造纸废水处理等。

4.3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厌氧池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五、污水处理厌氧池的维护保养5.1 定期清理厌氧池内的淤泥和沉积物,保持通畅的水流和气氛供应。

5.2 检查和维护搅拌设备、进水管道等设施,确保正常运行。

5.3 定期监测厌氧池内的水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保证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厌氧池作为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废水的厌氧处理PPT课件

废水的厌氧处理PPT课件

厌氧接触法
• 在混合接触池(消化池)后设沉淀池,将沉淀 污泥回流至消化池,形成了厌氧接触法 (anaerobic contact process)。
厌 氧 接 触 法 工 艺
12 特点
厌氧接触法
特点
通过污泥回流,保持消化池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为 10-15g/L,耐冲击能力强; 消化池的容积负荷较普通消化池高,水力停留时间比 普通消化池大大缩短, 如常温下,普通消化池为 15-30 天,
化床等新型厌氧工艺的有机负荷 在中温下为5-15 kgCOD/(m3· d), 可高达30 kgCOD/(m3· d)。
31
污泥浓度
各种反应器要求的污泥浓度不尽相同,一般介 于10~30gVSS/L之间。 为了保持反应器的生物量不致因流失而减少, 可采用多种措施: 如安装三相分离器、设置挂膜介质、降低水流 速度和回流污泥量等。
24
厌氧生物转盘示意图
• 特点: 微生物浓度高 勿需处理水回流 生物膜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 耐冲击负荷,处理过程稳定性强 可采用多级串连,各级微生物处于最佳生存条件 运行管理方便 盘片成本较高
25
厌氧挡板反应器示意图
特点: 反应器启动期短。实验表明接种一个月, 就有颗粒污泥形成,两个月可稳定运行。 避免厌氧滤池等堵塞问题 避免UASB因污泥膨胀而发生污泥流失问 题 不需要搅拌 不需要载体
10
厌氧生物滤池
优点
滤池中的微生物量较高,可承受的有机容积负 荷高,COD容积负荷为2-16 kgCOD/(m3·d),且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废水与生物膜两相接触面大,强化了传质过程, 因而有机物去除速度快; 微生物固着生长为主,不易流失,因此不需污 泥回流和搅拌设备; 启动或停止运行后再启动比前述厌氧工艺法时 间短。 11

5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5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无机氮是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部分来自有机氮分解,部分来 自施用氮肥的农田排水、地表径流和某些工业废水(炼焦、化肥厂等)。

废水中常见的磷有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生活污水中磷含量 一般在10 mg/L—15mg/L,70%可溶。传统二级处理出水中有90% 左右以磷酸盐形式存在。
磷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化合价不变。
的工业废水需投加的营养盐少。 有一定杀菌作用(废水、污泥中的寄生虫卵、细菌、病毒等)。 生产灵活、适应性强:可季节性、间歇性运转。 可产生有价值的副产物:如沼气。
缺点
★ 厌氧微生物生长繁殖慢,设备启动、处理时间长。 ★ 出水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进一步好氧处理。 ★ 操作控制因素比较复杂。 ★ 采用厌氧生物法不能去除水中的氮和磷,含氮和磷的有机物通过厌
沼气 出水
AF
进水
B 厌氧接触反应器(ACP)
基于普通厌氧反应器而发展起来。由消化池排出的混合液首先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 分离。污水处理后由沉淀池上部排出,下沉的污泥回流至消化池。在消化池之外增设沉 淀池,从而保证污泥不流失而稳定了工艺流程。回流污泥提高了消化池内的污泥浓度和 在消化他内停留时间,设备的处理能力有所提高,从而提高系统的有机负荷处理能力。
2) 危害
——过量氮、磷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氨氮消耗溶解氧 ——氨氮会与自来水中用于消毒的余氯发生反应生成氯胺,消耗水体的余氯,使自来水 得不到保证。增加水处理成本 ——氮化合物对人和生物有害。
★亚硝酸盐超过1 mg/L,水生生物血氧结合力下降;3mg/L,可在24-96h内使金 鱼、鳊鱼死亡;
合 并: NH4 2O2 硝化 细菌NO3 2H H2O
好氧过程,每氧化1g的氨氮需要氧4.57 g,放热反应。硝化过程中放出H+,消耗混合液的碱度 (1:7.14)。这使混合液碱度下降,而硝酸细菌和亚硝酸细菌对PH变化很敏感,所以为保持 混合液中较稳定的PH值,需要不断添加碱。

厌氧污水处理

厌氧污水处理

厌氧污水处理厌氧污水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进行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

在厌氧污水处理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的技术和方法需要注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厌氧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厌氧污水处理的原理1.1 厌氧污水处理是通过微生物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降解有机物质的过程。

1.2 厌氧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作为碳源,通过厌氧呼吸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1.3 厌氧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净化水体。

二、厌氧污水处理的优势2.1 厌氧污水处理相比于好氧处理更适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2.2 厌氧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可以作为能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 厌氧污水处理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好,有利于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厌氧污水处理的关键技术3.1 控制好缺氧或无氧环境是厌氧污水处理的关键,需要合理设计反应器结构。

3.2 选择适合的厌氧微生物菌种,保证微生物的活性和生长。

3.3 厌氧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监测和调控PH值、温度等参数,保证处理效果。

四、厌氧污水处理的应用领域4.1 厌氧污水处理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4.2 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资源匮乏地区,厌氧污水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

4.3 厌氧污水处理也可以与其他污水处理方法结合使用,提高处理效率。

五、厌氧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5.1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厌氧污水处理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5.2 未来厌氧污水处理技术可能会向着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5.3 厌氧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为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厌氧污水处理是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方法,具有许多优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总结,厌氧污水处理技术将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2)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2)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标题: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引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有效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其重要性。

一、预处理阶段1.1 沉淀池:通过沉淀作用去除生活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

1.2 筛选器:去除生活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1.3 调节池:调节生活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平衡处理系统的运行。

二、生化处理阶段2.1 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净化水质。

2.2 厌氧消化法:通过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2.3 碳氮磷一体化处理技术:综合处理生活污水中的碳、氮、磷等污染物。

三、二次沉淀阶段3.1 二次沉淀池:去除生化处理后的污水中的残存悬浮物。

3.2 滤池:进一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弱小颗粒和有机物。

3.3 消毒处理: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原体。

四、膜分离技术4.1 超滤膜:通过超滤膜过滤,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胶体颗粒。

4.2 反渗透膜:通过反渗透膜技术,去除水中的盐分和重金属。

4.3 纳米滤膜:利用纳米孔径的滤膜,进一步提高水质。

五、再生利用5.1 水资源再生利用:将处理后的水用于灌溉、工业用水等。

5.2 能源回收利用:利用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产生沼气等能源。

5.3 肥料资源化利用:将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生产有机肥料等。

结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是保护水资源、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可以有效净化生活污水,实现资源再生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中的厌氧与好氧处理过程

污水处理中的厌氧与好氧处理过程

工业废水处理
某些工业废水如食品加工废水、造纸 废水等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好氧处理 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有机物,达到排 放标准。
03
厌氧与好氧处理比较
处理效果比较
厌氧处理
厌氧处理能够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同 时产生沼气作为能源。适用于有机物 浓度较高的污水。
好氧处理
好氧处理能够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和部 分氮、磷等营养物质,但需要消耗大 量氧气。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低、需 要进一步去除营养物质的污水。
THANKS
感谢观看
资源回收与利用
有机物资源化
将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 行提纯和利用,如用于发电、供 热等,实现有机物的资源化利用 。
氮磷回收利用
研究高效的氮磷回收技术,将污 水处理过程中脱氮除磷产生的富 磷污泥回收利用,用于农业施肥 等。
污泥减量与资源化
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污泥产生量, 并探索将污泥转化为肥料、建材 等资源化利用途径。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厌氧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将微生物固 定在载体上,实现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好氧处理案例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好氧处理方法,通过培养和驯化好氧微生物,将有 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利用微生物在固体载体表面的附着生长,形成一层生物膜,通过好氧呼 吸作用降解有机物。
好氧处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供氧,通常采用机械曝气的方式。
好氧处理工艺类型
01
活性污泥法
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吸附和降解有机物,通过沉淀分离达到净
化污水的目的。
02 03
生物膜法
通过在污水流过的固体介质表面形成生物膜,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 解有机物。常见的生物膜法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等 。

污水生物处理(好氧、厌氧生物处理)

污水生物处理(好氧、厌氧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空气
进水 初次沉 淀池
曝气池
出水
二次沉淀池
回流污泥
污 泥
剩余污泥
氧化沟(OD)
1.概念: 氧化沟是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其曝气池 呈封闭的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 其中循环流动,因此被称为“氧化沟”,又 称‘‘环形曝气池”。
采用立式表曝机的卡鲁塞尔氧化沟
(英国ASH Vale 污水处理厂)
小结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机理图) 不溶性有机物和高分子 溶性有机物
水解阶段 (细菌胞外酶作用)
原酸化阶段和产 乙酸阶段可合并 为一个阶段
小分子溶性有机物
产酸脱氢 (产酸菌作用) 阶段
细菌细胞
挥发酸 (如乙酸)
CO2+H2
其他产物 (如醇类等)
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细菌作用)
细菌细胞
CH4+CO2
几种厌氧生物滤池
➢ 要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首先必须有足够数量 的微生物,同时,还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营养物 质。
好氧生物处理
❖ 传统活性污泥法 ❖ 氧化沟 ❖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 生物滤池、生物转盘 ❖ 流化床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的特征与微生物
①特征 a、形态:在显微镜下呈不规则椭圆状,在水中呈“絮状”。 b、颜色:正常呈黄褐色,但会随进水颜色、曝气程度而变
UASB反应器工作原理
进水 厌氧膨胀床和流化床工艺流程
污水自然生物处理
污水自然生物处理的回顾与前瞻
❖ 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水质水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经典式”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承受不了越来越沉重的 污染负荷。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出现了以 普通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高效的人工净化技术。但进入 20世纪70年代,严重的世界能源危机,迫使人们又转向研究 节省能源、资源和投资的处理方法。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作 为“替代技术”之一受到重视。

污水处理培训(厌氧好氧)课件

污水处理培训(厌氧好氧)课件
农村污水处理
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具有 投资少、运行稳定等优点。
04 污水处理案例分析
城市污水处理案例
城市污水处理概述
城市污水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排放 标准或回用标准的过程。
城市污水处理流程
城市污水处理主要包括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三个阶段。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悬浮 物和油脂等杂质,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盐等,三级处理则进一步去除难降解有 机物、氮、磷等物质。
好氧处理技术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通常通过曝气设备(如鼓风机)提供。
好氧处理技术的种类
01
02
03
活性污泥法
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絮体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 行吸附和降解。
生物膜法
通过在反应器内培养生物 膜(如生物滤池、转盘过 滤器等),利用生物膜对 有机物的吸附和降解。
氧化塘法
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和藻 类在人工控制的池塘中降 解有机物。
厌氧处理技术可以处理高浓度有 机废水,具有较高的有机负荷和
较低的能耗。
厌氧处理技术的种类
1 2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通过悬浮生长的厌氧污泥 与废水充分接触,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和产气。
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 一种改进型的UASB,通过增加反应器高度和增 大水力流速,提高有机物去除率和产气率。
好氧处理技术的应用场景
生活污水处理
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如 家庭、学校、医院等场所 产生的污水。
工业废水处理
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如 食品加工、制药、造纸等 行业的废水。
城市污水处理
适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包 括城市下水道污水和合流 污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厌氧处理法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也早已不是数十年前的青山绿水,环境破坏严重,水污染泛滥,因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变得非常之重要。

下面我们将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多级厌氧复合生态处理技术做详细讲解。

该技术适用于分散户厨房、洗衣、洗澡等低浓度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尤其适合有地势差异的分散户或2~5联户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一.基本原理
针对我国当前资金短缺、能源不足与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厌氧处理技术是特别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技术。

但因为单独的厌氧对氮、磷等营养元素基本上没有去除能力,污水中的氮、磷会使水体富营养化。

同时单独的厌氧处理也不能很好地去除病菌,厌氧出水通常情况下不能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因此,单独的厌氧处理还只能作为一种预处理,必须选择合适的后续处理单元。

基于上述背景,针对独户或联户生活污水的处理,基本形成一套成熟的厌氧处理与生态床相结合的处理方法,简称无动力多级厌氧复合生态处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2~3格厌氧池和1格比表面积较大的砂砾石、细土等为基质的复合生态床组成,其中各池之间靠管道连通,污水在池内停留的时间为5~7天。

生活污水经过厌氧处理,生活
污水中悬浮物可以沉淀,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被厌氧微生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

复合生态床表面可种植水生生物。

复合生态床除起到过滤作用外,有机物的床体还能够提高处理效果。

一是植物的生长改变生态床的流态,生长的植物根系和茎杆对水流的阻碍作用有利于均匀布水,延长水力停留时间;二是植物的根系创造有利于各种微生物生长的微环境,植物根茎的延伸会在植物根系附近形成有利于硝化作用的好氧微区,同时在远离根系的厌氧区里含有大量可利用的碳源,这又提供了反硝化条件;三是植物生长对各种营养物尤其是硝酸盐氮具有吸收作用。

污水经厌氧“粗”处理后,后续“精”处理单元的负荷相对较小,这样可以节省生态床的占地面积,污水中的悬浮物经厌氧反应器处理后,大部分能被有效地去除,这样也可以防止生态床堵塞。

因此,这种组合不但能有效地去除有机物,还能有效解决目前污水处理中难以做到的氮、磷皆能达标的难题。

二.技术流程
无动力多级厌氧复合生态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污水收集系统(管道)-3格厌氧发酵处理池- 复合生态床工艺说明如下:
(1)污水收集系统该系统处理对象一般为厨房和洗浴房产生的污水,将下水道等与污水管道之间采用暗槽连接,并在入井口处设一格栅以去除较大的颗粒物。

(2)处理池由厌氧发酵池和复合生态系统床组成,形成一体化结构厌氧发酵池由3个格组成。

厌氧发酵的第1格主要是用来调节水量,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均匀水质和初沉的作用;第2、3格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有效降解,有利于复合生态床处理。

(3)复合生态床结构复合生态床是处理系统中的主要构筑物,是一个或两个渗滤池组合而成的矩形的砖结构物。

池内装有沙砾和人工土等基质。

(4)沙砾和人工土的组成和厚度
Ⅰ.沙砾层由不同粒径沙砾组成,一般分为3~4层沙砾采用多孔、比表面积大的无机基质。

Ⅱ.人工土的选配土壤中存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各种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等,是维持土壤、完成生态系统功能中物质和能量转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分解者和转化者。

因此,人工土应选择沙、高肥力的耕层壤质土和草炭为原料。

人工土的厚度一般为10~20cm。

三.技术特点
该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简单,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能力强,无需采用人工曝气、污泥回流、混合搅拌等措施,也就不存在大型的处理机械和复杂的操作控制系统,所以运行工作极为简单,不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操作管理人员,非常适宜目前我国农村迫切需要经济、高效、节能、技术先进可靠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

四.土壤渗滤生态处理系统
该技术为生物-生态组合技术,适用于有土地较少,但土壤条件适宜的农村点。

土壤渗滤包括慢速渗滤、快速渗滤两种方法,对于不同的农村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渗滤方法。

污水就地土壤渗滤处理系统由前期处理化粪池和土壤渗滤两部分耦合而成。

1.工作原理
该系统的基本原理是:生活污水在化粪池中经过沉淀、厌氧处理后,进入分配箱,分流入各土壤渗滤管中,管中流出的污水均匀地向厌氧滤层渗滤,再通过表面张力作用上升,越过厌氧滤层出口堰之后,通过虹吸现象连续地向上层好氧滤层渗透。

在上述过程中,水与污染物分离,水被渗滤并通过集水管道收集,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吸附被截留在土壤中;碳和氮由于厌氧和好氧过程,一部分被分解为无机碳、无机氮留在土壤中,另一部分变
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散入空气中;磷则被土壤物理化学吸附,截留在土壤中,为草坪或者其他植物所利用。

2.工艺流程
污水-厌氧沼气池-配水池-土壤渗滤处理工艺-集水井-出水
3.工艺特点
土壤渗滤生态处理系统与其他污水处理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2)出水水质好,对有机物尤其对有机氯化物和氨氮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3)一次性投资小,运行费用低,节省能耗; (4)在土地处理槽上栽种植物,不但能提高系统净化污水的效率,还可以增强景观效果。

4.发展前景
土壤渗滤生态处理系统是一种适合于处理分散排放生活污水的使用技术,它充分利用了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净化能力,具有不影响地面景观、运行操作管理简单、建设费低、出水水质好等优点。

随着我国农村的不断发展,这种污水处理系统可由单纯的“处理型”转化为处理与利用相结合的“利用型”,污水经处理后可用来灌溉等,以缓解农村缺水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