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的发生经过介绍
【武汉会战简介】武汉会战蒋介石亲自坐镇指挥,,却依然节节败退

【武汉会战简介】武汉会战蒋介石亲自坐镇指挥,,却依然节节败退当时保卫武汉的军事部署是这样的:第一部分是守黄河的,第一战区用一部分兵力防守黄河及在豫东、鲁西和豫北游击,把主力用在确山、汜水之线,置重点于禹县附近,相机转移攻势,并用一部分兵力在前方诸要点迟滞敌人;但须另有一部分兵力集结在泌阳附近,作为战区预备队。
第二部分是阻敌西进的,第五战区在逐次抵抗后,淮北兵团集结在商城附近,准备侧击向西南突进的敌人;淮南兵团派一部分兵力集结在舒城、桐城、霍山、六安等地,阻止向西进入的敌人;另派一部分兵力固守安庆、无为、庐江等地,准备侧击沿长江西进的敌人。
无论情况如何变化,均须确保大别山根据地和苏北,并向津浦路南段游击。
第三部分是江防的,第三战区应速整备江防。
尤其在东流和马当间备战,阻止敌人登陆,或援助安庆方面的战事。
派地方团队及民夫在杭甬与浙赣两铁路、杭徽及京赣各公路附近构筑工事,同时在上述各交通线上集结适当兵力,随机攻击敌人。
第四部分是城防的,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把主力放在广济、平靖关之线的主阵地上,置重点于武胜关、麻城和广济各公路附近,相机转移攻势;并派一部分兵力在信阳、罗山、宿松各要点与第五战区协力消耗敌人。
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部的六个师担任江防,置重兵于马当,逼迫敌人的主力在鄱阳湖以东作战。
武汉城防用八个师。
第五部分是守平汉路的,豫鄂边区总司令汤恩伯部在随县、襄樊、南阳间地区集结,准备侧击由平汉路南下的敌人,帮助武汉卫戍总司令部作战。
敌人如由陇海路南向西或向西南突进时,则派有力的部队协助第一战区作战。
此外,空军集中在汉口及南昌机场,昼夜轰炸长江中的敌舰,并袭南京、芜湖、安庆一带沿江的日军飞机场。
海军防守马当、湖口、田家镇、葛店等沿江要塞,适时布放机雷与漂雷,防止敌舰西进。
当时,中国从海外买到飞机100余架,炮(轻榴弹炮、野炮、高射炮、战车防御炮)100余门,正在庐山、幕阜山、大别山各要隘及武汉附近构筑纵深工事。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武汉会战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残酷战争,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武汉会战被认为是重要的战役之一,对于整个战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背景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瞄准中国的重要经济和政治中心,将目标对准了武汉。
这一地区地理位置重要,不仅控制着长江交通要道,还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基数。
因此,武汉成为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
二、战役经过1. 准备阶段为了准备武汉会战,中国抗日联盟武汉市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国军队展开了战斗力的提升和调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汉抗日根据地成为了重要的组织和活动基地,为后续战斗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武汉会战开始1938年5月,日军发起了对武汉的进攻,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中国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虽然中国军队在兵力和装备上明显处于劣势,但他们用血肉之躯和明志义气,与日军展开了顽强对抗。
3. 战役转机武汉会战的转机出现在1938年底,中国军队发动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武汉保卫战,取得了较大的胜利。
中国军民的坚韧意志和英勇斗争的精神,在武汉保卫战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4. 会战结果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残酷战斗,中国军队最终在武汉会战中取得了胜利。
尽管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中国军队成功挫败了日军的进攻,武汉成功保卫住了。
三、会战意义1. 民族尊严的彰显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证明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和抗争精神,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尊严的坚守。
这对于激励全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提振士气,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2. 改变战局武汉会战的胜利改变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态势,使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武汉会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汉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提升和巩固,为日后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3. 国际影响力武汉会战作为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西方国家和国际舆论开始意识到中国人民的抵抗力量和决心,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武汉会战

谢谢观赏
武汉会战
1938.6.11
杨蕊铭 何少芬 艺 谭钰琳
LOGO
1
战役背景
战役结果 历史评价
2
3
战役背景
• 武汉战略地位
• 国共两党合作
战争过程
• 波田支队序战
• 长江南岸作战 • 长江北岸作战
• 大别山北作战
• 日军突袭广州
战争结果
武汉会战期间,共歼灭日军约8000余人, 机枪50多挺、步枪1000多枝,军马100 余匹。中国空军和海军也积极参与了作 战。在苏联航空志愿大队的配合下,中 国空军鏖战长空,与日军航空兵空中大 战7次,击毁日机78架,炸沉日舰23艘, 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的作战。中国海 军在长江上也进行了激烈战斗,在沿江 要塞布置水雷,设置海岸炮,并击沉日 舰多艘,有力迟滞了日舰沿江进攻,取 得了战略上的成功。
由于国军各处顽强、持续的阻击,各路 日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迟至10月底才 完成由东、南、北对武汉的三面包围。 然而,国军从持久抗战的战略角度出发, 未与敌决战,而是从武汉地区撤退,保 存了有生力量。
历史评价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 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 开的一场会战。在武汉外围沿长 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 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 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 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 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 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 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 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 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 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 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 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三大保卫战是哪三战

三大保卫战是哪三战引言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三大保卫战。
这三场战斗具有重大的历史影响和意义,它们分别是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场保卫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一、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的一场重要战斗,也是中国迎战日本侵略的第一次战斗。
该战发生在1937年8月13日至11月26日期间,地点位于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
背景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随后侵略中国东北,并逐步向南方扩张。
上海被视为日本进攻中国的“第一道堡垒”,因此成为了抗日战争的首个战场。
过程淞沪会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日军的进攻阶段,日本侵入上海并迅速占领了外滩地区。
随后,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采取了城市游击战的战术,利用狭窄的巷道和战壕进行战斗。
第二阶段是双方进行相持战,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数周,双方都遭受了巨大的伤亡。
第三阶段是中国军队发动了反攻,最终成功将日军逐出上海。
影响淞沪会战表明中国人民已经意识到了日本的侵略威胁,并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来保卫自己的国家。
中国的抗战斗争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淞沪会战的胜利为中国军队的进一步抵抗提供了动力和信心。
二、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的另一场重要战斗,该战斗发生在1938年10月中旬至12月底,地点位于中国湖北省的武汉市。
背景日本在迅速占领了华北和华中地区后,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抗日根据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武汉。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和交通中心,控制武汉意味着控制中国。
因此,武汉会战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关键一战。
过程武汉会战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中国军队进行了积极的外围防御,试图拖延日军的进攻。
第二阶段是日军实施了大规模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日军迅速占领了武汉的前沿阵地。
第三阶段是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的反击,发动了一系列的战役并收复部分失地。
第四阶段是中国军队发动了总攻,最终成功将日军逐出武汉。
武汉会战情况汇报

武汉会战情况汇报1944年5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武汉会战正式打响。
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中的一次重要胜利。
下面,我将对武汉会战的情况进行汇报。
武汉会战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它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武汉会战的发起,是为了打破日军对华中地区的封锁,解放被占领的城市,夺回失地,削弱日军在中国的势力,为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中赢得更大的胜利。
武汉会战的胜利,得益于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和英勇战斗。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军队发扬了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取得了一系列战略上的重大胜利。
在战斗中,中国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武汉会战的胜利,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打破了日军对华中地区的封锁,夺回了失地,也削弱了日军在中国的势力,为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中赢得更大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汉会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斗志,激励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决心。
武汉会战的胜利,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赞扬。
国际社会纷纷表示对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表示敬佩和支持,纷纷对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和赞扬。
武汉会战的胜利,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它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武汉会战的胜利,得益于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和英勇战斗,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汉会战的胜利,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赞扬。
武汉会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斗志,激励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决心。
武汉会战的胜利,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也是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中的一次重大进展。
武汉会战简介

武汉会战简介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战,此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战斗力,使其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未能实现。
此战过后,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武汉会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武汉会战分析中文名称:武汉会战参战部队:国军、日军战争结果:日本获胜,武汉沦陷时间:1938年6月11日~10月27日地点:安徽、河南、江西、湖北人物:蒋介石陈诚冈村宁次畑俊六武汉会战详情波田支队序战1938年6月11日夜,波田支队趁雨夜突袭安庆,川军27集团军杨森部作战不力,一夜间就被逐出城外,波田支队在攻占安庆后,继续搭乘海军舰艇沿长江西进,6月下旬抵达了江防要塞马当的封锁线外。
6月24日凌晨,日军在16军的防地东流登陆成功,然后顺利地攻下了既无准备,又无主官指挥的香山、香口等地。
后连马当炮台也跟着丢了。
波田支队在打退国军反扑后,与来增援的106师团一起直扑彭泽,彭泽失守。
见情况严重,陈诚严令驻扎湖口的李汉魂64军反攻彭泽。
经过一番拉据战,日军不但打退了李汉魂的进攻,还乘势扑向了湖口,湖口陷落,64军退往九江。
106师团在舰炮掩护下向纵深推进,配合正面进攻的波田支队包围九江。
见整体态势不利,张发奎命令第2兵团转进,放弃九江,退往二线阵地金官桥一带防守。
长江南岸作战攻战九江后,南岸的日军兵分两路,松浦的106师团则沿南浔路攻向德安。
波田支队和海军陆战队搭乘海军舰艇继续沿江西进,攻击下一个要点瑞昌;8月11日,在瑞昌东北的港口强行登陆成功,并击破守军孙桐萱的第12军的反击,向瑞昌进攻。
8月24日攻占瑞昌。
第30集团军和第18军等部在瑞昌-武宁公路沿途地区逐次抗击,相持月余,至10月5日,日军第27师团攻占箬溪后,转向西北进攻,18日陷湖北辛潭铺(属阳新),向金牛(今属大冶)方向进犯。
战至10月22日,阳新、大冶、鄂城(今鄂州)相继失守,日军第9师团和波田支队向岳阳急进,以其截断粤汉铁路。
当西进日军进攻瑞昌的同时,第106师团从九江沿南浔铁路(南昌-九江)南犯。
武汉会战——

4、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 军事上,新四军在皖、苏、豫东地区积 极游击,广泛开展交通破袭战,大量歼 敌,拖住大量日军守备兵力,也阻滞了 日军攻击兵力的长驱直入 • 政治上,新四军在华中地区有力牵制日 军西进,八路军则牵制了华北日军30万 的及大部分,使正面战场大大减轻了压 力 • 经济上,新四军不仅消耗了日军大量战 争资源,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而且牵 制了日军的进攻,掩护了战区内居民的 物资财产、工厂企业
李宗仁
陈 诚
长江南北的作战
• 长江南岸地区作战 • 长江北岸地区作战 • 大别山北麓地区作战
长江南岸地区作战(日军左路)
6月11日 日军在安庆下游登陆 6月15日 安庆沦陷 6月24日 日军偷袭香山香口阵地, 并进攻马当要塞, 26日 马当要 塞失守 6月29日 日军攻陷彭泽 7月2日 日军进犯湖口,5日湖口 沦陷
武汉会战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 抗敌御侮挽救民族危亡,国共合作出现第 二个武汉时期 • 文艺界宣传保卫武汉举行化妆游行 • 抗战将士忠勇报国 • 抗战救国,匹夫有责,感召着所有爱国主 义者
•
武汉保卫战 ——
武汉会战 (1938.6.12~10.25)
武汉会战(中国称为武汉 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 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 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 名国民革命军在 蒋介石的 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 畑 焌 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 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 横跨 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及 湖北省,该战役 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 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结果及意义
结果: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 出武汉而宣告结束。 意义:1、 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 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 2、但战略方面,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 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 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 代价,毙伤日军20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 量 ,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 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 相持阶段。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回顾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回顾武汉会战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中期,日本侵略者企图迅速攻克华中地区的武汉。
武汉作为当时最大的军事重镇,具备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的重点。
武汉会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一场激烈战役。
一、敌我双方态势分析1938年初,日军共分六个方面组织了合围武汉的行动,动员了约33个师团的兵力,总人数超过40万。
而中国军队充分利用地形和人民支持,搭建了坚固的中国工事,主动布置了合理的防线。
中国军队调集了数十万官兵,初期力量相对薄弱,但仍然努力抵挡住了日军的攻势。
二、战役推进过程武汉会战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始于1938年10月中旬,日军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展开进攻,试图切断武汉与汉阳地区的联系。
中国军队全力抵抗,展开了顽强的战斗。
进入第二阶段时,日军放弃了南方的进攻而将目光集中于北方。
由于该地区地势复杂,中国军队凭借地利人和的优势,依靠顽强抵抗,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三、战役结果分析武汉会战的决定性阶段始于1938年中旬,到1938年底为止。
中国军队充分利用地形,成功阻止了日军的进攻,保住了武汉。
武汉这一阻击线的形成对中国抗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武汉会战,中国军队展示了强大的抗战意志,为后续的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对抗战的意义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胜利,它不仅守住了敌人向心脏地带的侵略步伐,还显示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精神。
这场战役促使了抗战进入新的阶段,壮大了中国军队的信心,保护了中原地区的稳定。
五、总结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它在中国抗战的历史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军队以顽强抵抗和勇气击退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守住了武汉这一重要城市,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武汉会战不仅仅是一场决战,更是中国军队和人民的重要奋战之地,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这场战役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中,成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一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会战的发生经过介绍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武汉会战的经过,希望能帮到你。
武汉会战的经过
武汉会战经过可以通过划分五个战场来描述,首先是波田支队序战,在这次战役中,国民党方面军第二十七军团被日军一夜之间逐出安庆,随后蒋介石要求将领杨森反攻安庆,杨森以二十六军团无法抵挡日军的攻击,被迫放弃安庆为由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由此安庆失守。
波田支队占领安庆后,继续向长江以西进攻,六月底就抵达江防,在江防要塞,国军与日军相持数月后还是被日军攻陷。
武汉会战的第二次主要战役是长江南岸作战,在日军攻占九江之后,长江南岸的国军兵分两路,一路沿着长江南岸继续向德安进攻,另一对则沿着长江向西进攻,主要攻击地点是瑞昌。
同年八月日军在瑞昌东北的港口登陆成功,并且攻破了国军第12军的防守,随后双方在瑞昌进行多次激战,最终中国军队占领了瑞昌。
成功守住瑞昌后,因为国军高层策略的失误,日军最终成功的开通了武汉到长江的水路。
之后的战役中国军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万家岭一战中国军通过空中侦察发现了日军的意图,由此开始与日军一个月的激战并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次胜利,国军不仅打破了日军攻占武昌的意图,同时还给了日军以致命的打击,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
这是武汉会战经过中最精彩的一幕。
此外还有长江北岸作战、大别山北作战和日军突袭广
州,在突袭广州战役中,日军成功的占领了武昌以及汉口,武汉保卫战结束,以上就是武汉会战经过。
武汉会战的伤亡
武汉会战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是我国保卫武汉、防御日军侵略的一次大型会战,此次会战规模很大,共发生了数百场战斗,作战双方在武汉会战伤亡都十分惨重。
据统计武汉会战伤亡达数十万人,其中防御方中国军队的伤亡就达到了40多万人,日本军队的伤亡也达到26万人。
会战结束后中日双方都休养了很长时间。
在参战的部队这方面,中国的兵力总共近110万人,其中包括50个军和14个集团军的兵力,损失了40万人,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国在这
次会战中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惨重的。
在武汉会战中万家岭战役无疑是我军对日军最完美的一次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日军的
106师团几乎被薛岳指挥下的中国军队全歼在万家岭,仅仅这
一战就直接击毙日军近3000人,加上伤者更多,此战被后人
称作万家岭大捷。
武汉会战伤亡还体现在飞机和战舰的损失上,当时我国空军和海军积极配合苏联航空志愿大队参加了武汉会战,在空战和海战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并且击毁了78架日本飞机,炸沉了23艘日本军舰,使日军想利用军舰在长江威慑武汉的
企图延缓许久。
在日军多方面的军队到达武汉后,已经损失了相当多的兵力,这时我军却不与敌军对战,而是从武汉撤退,尽可能的避免了我军在武汉会战伤亡,保存了我军的有生力量。
武汉会战的意义
武汉会战的意义在于此次会战让日本美梦彻底破灭,此战是抗日战争中一次非常重大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之后抗日
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6月至10月,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战争,虽然此次战役是以日本侵略者的胜利告终,但是日军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打破了日本妄图迅速占领中国,进行殖民统治的侵略计划。
武汉会战规模很大,战争波及周围城市,而且是抗战以来经历过的22场战争中影响力最大的一次会战。
此次战役经历了四个半月,共歼灭敌军25万余人,严重消耗了日本的有生力量,这是武汉会战的意义之一。
在此期间国民党和共产党不计前嫌,握手言和共同对抗侵略者。
因为全国人民的团结以及共产党、国民党派遣大量军队对日本侵略者给予沉重打击,并利用大别山等天然屏障建设防御工程,延缓敌人进攻的速度。
武汉会战的意义在于此战极大的鼓舞人们的斗争信心,教会了人们不向邪恶势力低头,更多有血性的爱国人民踊跃参军,加入到了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战争中去。
如果没有武汉会战,就无法进入到战争相持阶段,无法给共产党和国民党积累战斗力的时间和空间,正是因为这次战争使共产党迅速发展,并采用相应的战术一步一步的带领人民走向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