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1、简述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
2、简述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什么是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什么特点?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社会经济统计和职能有那些?6、统计活动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关系如何?7、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8、什么是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的种类。
9、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变量的种类。
什么是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如何判断?10、什么是统计指标?指标有哪些特点?指标有那些主要分类?(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11、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为什么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更重要?(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整理方法、调查方法、分析方法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和 96分,则成绩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4、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A、20个工业企业B、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D、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5、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B、总体特征的C、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D、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为了了解某市高等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该市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其中某一高等学校有学生5285人,教师950人,该校最大系有师生780,其中教师120人,正、副教授36人,占教师总数的19.3%,上述数值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统计学》习题集和答案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7.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8.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9.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10.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PART:1导论《第一套》一、填空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工作程序是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实验设计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模型法)及统计推断法。
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C)A、自然科学B、新兴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范围是(D)A、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B、人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C、自然科学研究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3、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B):A、差异性B、同质性C、社会性D、综合性4、社会经济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A、从个体到总体B、从总体到个体C、从定性到定量D、从定量到定性5、一个统计总体(D)A、只能有一个指志B、只能有一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变量包括标志和(D)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指标7、在研究城市商业企业状况中,商业企业的营业员人数是(A)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值D、标志变量8、以产品等级来衡量产品质量优劣,则该产品等级是(B):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9、就统计指标而言,变异是指(D):A、数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B、质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C、统计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D、以上都是正确的10、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总额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也是连续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三、多选题1、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BC):A、意识活动B、实践活动C、认识活动D、改造活动2、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ABD):A、总体随统计研究目的的改变现而改变。
B、在一定条件下,总体可以改变为总体单位。
C、只能是总体变为总体单位D、在一定条件下,总体单位可以改变为总体。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第一章序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_____。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质与量两个方面D、各个方面2、以下哪点不是统计总体的特征____。
A、社会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差异性答案:1是B;2是A3、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是_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抽象性D、总体的同质性4、以下哪个是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_____。
A、大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广泛性答案:3是A;4是B5、抽查5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分别是75分、80分、85分、89分、93分。
这5个数字是____。
A、标志值B、标志C、变量D、指标答案:A6、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单位是_。
A、每个工业企业B、每台设备C、每台工业生产设备D、每台已安装设备7、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是___。
A、所有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所有工业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答案:6是C;7是C8、下列哪个是连续变量___。
A、工厂数B、人数C、净产值D、设备数9、研究某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时,统计总体应确定为____。
A、该市全体职工B、该市全部职工家庭C、该市每个职工家庭D、该市全部居民家庭答案:8是C;9是B10、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____。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价格D、民族11、一个统计总体____。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答案:10是D;11是C12、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____。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最指标D、质量指标13、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____。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答案:12是B;13是D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的特点包括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可变性D、不变性E、综合性2、下列哪些是数量标志____。
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1.1 统计工作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
1.1.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文字资料都是统计资料。
1.1.3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1.1.4 统计数据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1.1.5 分类数据是指只能归入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1.6 分类数据是按品质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反映各个类型的数量结果。
1.1.7 顺序数据是指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1.1.8 数值型数据是指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也就是直接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
1.1.9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1.1.10 观测数据是指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1.1.11 实验数据是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1.1.12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
1.1.13 截面数据是指对不同单位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1.14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对同一个单位的一个或多个变量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15 混合数据是指在数据集中含有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成分的数据。
1.1.17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18 从统计方法研究和统计方法的应用角度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1.1.19 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
1.1.27 变量按其数值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1.1.28 根据总体中包含的单位数是否有限,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1.1.29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2.1 人们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是指(A )A.统计工作B.统计学C.统计资料1.2.2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A )A.方法论科学B.实质性科学C.实证科学1.2.3 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的依据是(C )A.价值单位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1.2.7 变量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其依据是(A )A.数值形式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1.2.9 如果要研究某市30万在校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月消费支出情况,总体单位是(B )A.30万个大学生B.每一位在校大学生C.每一所大学1.2.11 如果要研究某市2万户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总体是(B )A.每一户贫困家庭B.2万户贫困家庭C.所有贫困人口1.2.12 如果对连续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那么研究对象是(A )A.无限总体B.有限总体C.抽样总体1.2.14 当研究对象为某班50名学生时,张三同学的年龄20岁是一个(B )A.变量B.变量值C.统计指标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4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二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3.1 当人们谈及什么是统计时,通常可以理解为(ACD )A.统计工作B.统计整理C.统计资料D.统计学1.3.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统计资料包括(ABD )A.统计数据B.统计图标C.统计软件D.统计年鉴1.3.3 以下关于统计学的描述,正确的有(ACD )A.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B.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实质性科学C.统计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D.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一套方法1.3.4 统计数据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ABC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截面数据1.3.5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AB )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序数据D.混合数据1.3.6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ABD )A.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观测数据D.混合数据1.3.8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AD )A.描述统计学B.理论统计学C.应用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1.3.9 作为一个统计总体,必须具有以下特征(ABD )A.同质性B.变异性C.统一性D.大量性四、判断改错题1.4.1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文字资料。
统计学练习(附答案)

统计学练习(附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5、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7、如果改变研究目的,原来的统计总体成为统计单位后,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了数量标志了。
()8、张明同学的期末考试总成绩为476分是统计指标。
()9、对某地区银行职工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时,银行的每个职工是调查对象。
()二、单项选择题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所有工业企业D、每一个工业企业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某家庭的人口数是统计指标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6、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7、社会经济统计是()的有力工具。
A、解决问题B、克服困难C、进行交流D、认识社会8、总体有三个人,其工资分别为645元、655元和665元。
其平均工资655元是()A、指标值B、标志值C、变异度D、变量9、对公司所有记账员进行工作考核,每一个记帐员的记帐差错率是()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10、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统计学 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 D )。
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2.如果峰度系数k>3,表明该组数据是( A )。
A.尖峰分布B.扁平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分布3.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B )。
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理学院4.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该班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 A)。
A.64.5和78.5B.67.5和71.5C.64.5和71.5D.64.5和67.5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6.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B )。
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
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平均差8.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
A.标准差不同B.方差不同C.数据个数不同D.计量单位不同9.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C )。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识总量指标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识单位指标10.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 C )。
A.计划完成成都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11.2003年全国男性人口数为66556万人,2002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5948.9亿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03617.7亿元。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四、最佳选择题1.随机事件是指E。
A.发生概率为0的事件B.发生概率为1的事件C.发生概率很小(如P<0.05)的事件D.发生概率未知的事件E.在一次实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其发生概率为0<P<12.抽样研究的目的是D。
A.研究样本的特征B.研究总体的参数C.用总体的信息推断样本的特征D.由样本的信息推断总体的特征E.以上均不对3.下面变量中,其观测值属于定性数据的是B。
A.脉搏B.血型C.肺活量D.红细胞计数E.血压4.下面变量中,其观测值属于定量数据的是B。
A.性别B.体重C.血型D.职业E.民族5.抽样研究中的样本应是 C。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意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四、最佳选择题1.为了比较同一组儿童身高和体重两项指标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可选用的变异指标为( D )。
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2.适用于用算术均数反映其平均水平的资料应服从( A )。
A.正态分布B.偏态分布C.对数正态分布D.正偏态分布E.负偏态分布3.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的分布特征时应选用( E )。
A.XB.SC.X和SD.M和QRE根据资料的分布类型选用相应的集中趋势及离散趋势指标4.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C )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5.比较身高和胸围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6.计算150名12岁正常男童身高的平均数一般选用( A )。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百分位数E.方差7.描述一组食物中毒患者的平均潜伏期,一般选择( C )。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极差E.方差8.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以(E )指标为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二、单选题1.在历史上统计实践活动的起源是( C )。
A.从观测、研究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开始的;B.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产生的c.从计数开始的;D.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开始的。
2.历史记载的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是( C )。
A.我国古代夏朝; B.古代埃及;c.古代埃及与夏朝; D.萨桑王朝。
3.统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 D )。
A.质的方面研究其数量方面;B.量的方向研究其质量方面;C.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质量方面D质与量的辩让统一中研究其数量方面4.统计能否充分发挥其认识客观事物的作用AA.统计资料的真实性‘B.统计总体的差异性;c. 统计阶段的连续性;D.统计过程的完整性。
5.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所具有的三大特点BA.同质性、大量性、综合性‘B.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c.综合性、具体性、变异性;D.变异性、大量性、综合性。
6.统计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B )。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B.大量观察法、归纳推断法、综合指标法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综合指标法;D.调查方法、大量观察法、综合指标法。
7.社会经济统计活动中运用大量观察法A )。
A.个体偶然偏差趋于抵消;B.个体数量足够多;c.实事求是反映事实不产生偏差;D.个体产生偏差不予考虑。
8.能概括地描述现象的综合特征和变动趋势的统计方法是( B )。
A.大量观察法; B·综合指标法,c.统计分组法, D.归纳推断法。
9.统计的三大职能是( A )。
A.信息、咨询、监督;B.分析、预测、决策,c预测、决策、监督;D.信息、决策、监督。
10.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DA.变异性, B·社会性;c大量性; D.同质性。
11.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D )。
A.只能有一个指标;B.只能有一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
12.一个统计总体(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13.下列属于总体的是(DA.某县的钢材产量;B.某部门的全部职工人数;c。
某公司的全部商品销售额D.某部门的全部产品。
14.数量标志可用来说明AA.总体的数量特征;B.总体单位质的特征,C.总体单位的变异;D.总体单位量的特征。
15.某公司五名员工的工资分别是750元、800元、730元、900元和840元,这些数字是( B )。
A.标志; B.标志值;16.某大学统计学系一年级学生统考《统计学原理》门课程全系平均分数为80分,则这80分是( )D。
A.统计指标名称; 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值* D.统计指标数值。
17.某市对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该市某一高等学校师生有8543人,其中学生6128人,教师1250人,该校最大的系有学生1035人,教师有205人,其中正副教授67人。
上述数字中属于该市统计指标的有( A )。
A.0个; D.1个:C.3个; D.6个。
18.某个班级45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89,67,98。
这里每个学生的成绩是( D )。
A.标志; B.指标;c变量; D.变量值。
19.下列变量哪一个属于连续变量DA.人口数; B.工厂数;c机器台数; D.体重*20.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BA.连续变量和不连续变量;B.随机变量和确定性变量;c连续变量和确定性变量;D.离散变量和随机变量。
22.商场的职工人数、商品总销售额是(C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23.总体中各个单位标志具体表现各不相同的标志是( B )。
A.变量; B·变异,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三、多选1、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BC)A.意识活动; B·实践活动;c.认识活动; D.改造活动;E.分析活动。
2.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的阶段有ABCDE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E.统计预测。
3.当前我国统计的基本任务是( ABCDE )A.根据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统计调查,为统计分析提供各种统计资料,统计资料要达到“全面、系统、准确、及时”的要求;B.将统计资料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c为各级党政领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调查整理后的统计资料及统计分析的结论资料;D.实行统计监督;E.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真正起到信息、咨询、监督作用4.下列属于有限总体的是[ ABCE )。
A.全国人口; B.某县乡办企业C.某市商业企业;D.太空的星球E.某商场职工。
5.在全国人口普查当中t ACA.每个人是总体单位;B.男性是品质标志;c年龄是数量标志;D.人口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E.全国人口数是数量总体。
6.在我国工业生产状况研究中( BC )。
A.国有企业是品质标志;B.每一个工业企业职工人数是变量;c全国工业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是指标D.全国工业企业数是总体;7.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星标志有 BCDEA.所有制; B.职工人数;c.月平均工资; 1).年工资总额;E.产品合格率。
第二章二、判断题1.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
( T )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个方面都进行调查。
( F )3.如果调查问隔时间相等,这种调查就是经常性调查。
( F )4.1997年将要进行的全面农业普查,以后将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说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法。
( F )三、单选1、在农产量抽样调查时,调查人员亲自参加抽选样本实割实测、过秤计量,这是采用统计调查中的( A )。
A.观察法,B.访问法;c报告法;D.问卷法。
2、调查首钢、宝钢等数十个大型钢铁公司,就可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摹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 A )。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
3、区别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最主要标志是(DA.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B.是否按着随机原则*c调查研究的目的不同;D.调查对象的性质不同四、多选1、统计专门调查包括( AC )。
A.统计报表;B.抽样调查;c普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
2、重点调查的实施条件是( CD )。
A 所研究的问题比较重要;B.没有能力进行全面调查;c研究目的只要求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D.调查对象行明显的重点单位;E.以上都对。
3、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中性进行调查,而后推算总体的方法。
它的特点包括:( ABC )。
A.属非全全调查方法;B.按照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c.目的在于推算总体资料;D.定期进行;E.与典型调查类似。
第二章二、判断1、统外整理就是要把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特征的基本统计指标i( )2、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汁总体中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的特点决定的三、单选题1、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不包括( D)。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B.对原始指标进行综合汇总;c.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与分析表D.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下列何种资料的整理CA.历史统计资料, B.统计分祈资料;c原始调查资料; D.综合统计资料。
3.为充分利用所得到的原始资料以取得大量统计指标在整理时关键是要( C)。
A.进行各种汇总‘ B.进行各种计算;c.充分利用分组法; D.对原始资料进行各种分析。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D )。
A.确定全距和组数; C确定组数祁组距;B.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5.统计分组标志选择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D )。
A.应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B.要选用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c要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D.要根据人们的理解力来选择标志。
6.属于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C )。
A.职工按性别分组; B.人口按民族分组;c劳动者接收入水平分组P1〕.工人按文化程度分组。
7.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就叫( C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c混合分组; D.标准分组。
8.将全国人口按年龄分组分为4组( A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 D.以上都不对。
9.对企业职工按技术等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B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 D.再分组。
10.属于变量数列的是( B )A.按性别分组的人口数;D.按经济类型分组的职工人数c.按收入水平分组的家庭数;D.按专业分组的技术人员数。
11.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CA.各组的频率相互之比;B.各组的分布次数之比;c.各组分组次数与频率之比;D.各组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
四、多选1.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CD )。
A.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B.家庭按人口多少分组c人口按居住地区分组; D.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组E.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2.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BDEA.人口按性别分组;B.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c产品按合格与不合格分组,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E.成年人口按受教育年限分组。
3.统计表的构成包括( BCD )。
A.编表说明; B.总标题: c横行标题;D.纵栏标题; E.数字资料。
第三章二、判断1.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不仅可以说明报告期计划执行结果,而且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计划执行进度情况。
(2.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越小,标志变异指标也就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高;反之,若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越大,标志变异指标也就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低。
( )2.李宁服装厂年生产服装25万件,年末库存量为3.6万件,这两个指标是( D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3.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C )。
A.旅游入境人数; B.出生人数;c.人口数‘ D.大学毕业人数。
4.由两个增长率相对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程度时公式是(C )。
A.实际增长率/计划增长率,B.(1十实际增长率)/(1十计划增长率)C(1一实际增长率)/(1一计划增长率)。
5.百货大楼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将零售总额提高8%,实际执行结果紧比去年提高了4%,则计划完成程度的提高数为( C )。
A.4%/8%一1 B.8%/4%一1C.104%/108%一1 D.96%/92%一16.由两个降低率相对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程度时,计算公式为( )。
A.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100%;B.(1十实际降低率)/(1十计划降低李)×100%;c(1一实际降低率)/(1一计划降低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