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概论》习题解答

《统计学概论》习题解答

《统计学概论》习题解答第三章 统计分布的数值特征【7】某大型集团公司下属35个企业工人工资变量数列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企业平均工资。

(注:比重——各组工人人数在工人总数中所占的比重) 【解】 该集团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为755元/人。

【8】某地甲、乙两个农贸市场三种主要水果价格及销售额资料见下表试计算比较该地区哪个农贸市场水果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

解:()千克元甲市场水果平均价格44.20009000002002==()元乙市场水果平均价格44.200000010005502== 甲市场以较低价格销售的水果所占的比重比乙市场以相同价格销售的水果的比重大,反之,正好情况相反,故甲市场水果的平均价格较低。

【10】根据某城市500户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居民户按其食品开支占全部消费开支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分组后,得到如下的频数分布资料:恩格尔系数 ( % ) 户 数 向上累计户数 x f (户%)分 组组中值( % )(户) (户)xf ∑f20以下 15 6 6 0.90 20—30 25 38 44 9.50 30—40 35 107 151 37.45 40—50 45 (中)137288(中) 61.65 50—60 55 114 402 62.70 60—70 65 74 476 48.10 70以上 75 24 500 18.00 合 计—500—283.30(1)据资料估计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说明这两个平均的具体分析意义。

(2)利用上表资料,按居民户数加权计算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算术平均数。

(3)上面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能否说明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一般水平?为什么?解:()()()()%%%% M %%%% M o e 66.4540501141371071371071374022.47405013715125040=-⨯-+--+==-⨯-+=数:众中位数:以户数为权数计算的恩格尔系数的平均数:%fxf 66.4750030.283==∑∑不能作为该500户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平均水平。

统计学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学号: 姓名: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

A 、全部人口B 、每个人C 、全部人口数D 、每户家庭;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A 、扩大2倍B 、减少到1/3C 、不变D 、减少到1/2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则最大艇速的均值的无偏估计值为( )A 、32.5B 、33C 、39.6D 、304、某组向上累计次数表示( )A 、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B 、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C 、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D 、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5、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大,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不确定6、方差分析中的原假设是关于所研究因素 ( )A 、各水平总体方差是否相等B 、各水平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C 、同一水平内部数量差异是否相等D 、同一水平内部数值相等7、假设检验是检验( )的假设是否成立。

A 、样本方差B 、总体指标C 、样本方差D 、样本平均数8、在假设检验中,若500:,500:10 μμH H ≥,则此检验是( )A 、左侧检验B 、右侧检验C 、双侧检验D 、不知道9、某专家小组成员的年龄分别为29,45,35,43,45,58,他们年龄的中位数为( )A 、45B 、40C 、44D 、4310、某次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X 近似服从正态分布,()64,78~N X ,则可认为有大约95.45%的学生考试成绩分布的范围是 ( )A 、(70,80)B 、(70,86)C 、(62,94)D 、(70,90)11、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 a bx =+中,b 表示(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B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C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12、将由显著性水平所规定的拒绝域平分为两部分,置于概率分布的两边,每边占显著性水平的二分之一,这是( )。

统计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学的主要分支?A. 描述统计学B. 推断统计学C. 应用统计学D. 决策统计学答案:D2. 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样本C. 研究对象的统计量D. 研究对象的测量结果答案:A3. 以下哪个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特点?A. 变量取值是连续的B. 变量取值是离散的C. 变量取值的概率是连续的D. 变量取值的概率是离散的答案:D4. 统计量是对数据集特征的概括,以下哪个不是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C5.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平均数”最不相关?A. 均值B. 方差C. 众数D. 极差答案:C6. 下列哪项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个统计图最适合展示分类变量的分布?A. 直方图B. 饼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B8.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到 1B. 0 到 1C. -∞ 到+∞D. 1 到+∞答案:A9.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如果原假设为H0: μ = 50,备择假设为 Ha: μ ≠ 50,那么这是一个:A. 双边检验B. 左尾检验C. 右尾检验D. 单边检验答案:A10. 下列哪项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数据分布C. 检验变量间的关系D. 分类数据类型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及其重要性。

答案:参数估计是统计学中根据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参数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在于,我们通常无法获得总体的全部数据,但通过参数估计,可以对总体的特征有一个合理的推断。

这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经济分析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有什么区别?答案:描述统计学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图表展示,以及计算描述性统计量,如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用以描述和总结数据的特征。

《统计学概论》第四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四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四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相对指标有什么作用?P90-912.平均指标有什么作用?P963.为什么说算术平均是最基本平均指标计算方法?P974.强度相对数和平均指标有什么区别?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指标的含义不同。

强度相对指标说明的是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计算方法不同。

(2)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是,强度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即分子是分母(总体单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5.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有什么区别?P876.为什么说总量指标是基础指标?P877.简述平均指标及其作用。

(2009.10)P96二、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2006年产值比上年增加了150万元,这个指标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2.2006年中国新增就业人数575万人,这个指标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3.某地区2006年底常住人口为100万人,医疗机构500个,平均每个医疗结构可以服务200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4.研究2006年中国31省区直辖市经济发展情况,江苏省GDP为21645.8亿元,浙江省GDP为15742.51亿元,江苏省GDP与浙江省GDP相比为1:0.73,这个指标是()。

A.比较相对数B.强度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结构相对数5.2006年浙江省人均GDP 为31874元/人,全国总的人均GDP 为16084元/人,浙江省是全国的1.98倍,这个指标是( )。

P 94A .比较相对数B .强度相对数C .比例相对数D .结构相对数【解析】全国人均GDP 和浙江省人均GDP 是不同空间下的同类指标数值,不是总体全部数值和总体部分数值的关系,因而“浙江省GDP/全国GDP”是一个比较相对数。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P612.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P633.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

P70-754.统计表分为哪几种?P78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P686.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公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P667.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P65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P63(2009.01)二、判断题1.统计整理只能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P61 【解析】统计整理分为两情况:一种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另一种是对次级资料即已加工过的现成资料进行在整理。

2.对一个既定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P67【解析】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

3.在异距数列中,计算次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 )P744.组中值是指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P72【解析】当组×)(2010.01)P71【解析】变量数列的分组可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只有在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数和组距。

(×)(2009.10)P65【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P66 【解析】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而是要通过数量上的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

8.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P72【解析】对于连续型变量,一般只能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对于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个数较多,并且变动幅度较大时,应该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对于变量值较少的离散型数据,一般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

《统计学概论》第五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五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五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叫时间序列,构成时间序列的基本要素有哪些?P1212.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有何异同?P1273.时间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区别?P124-1254.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P1365.什么是平均发展速度?说说水平法和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基本思路,各在什么情况下选用?P1386.测定长期趋势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测定的目的是什么?P1367.实际中如何根据时间序列的发展变化的数列特征来判断合适的趋势方程形式?P1458.影响时间序列指标数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理论模型有哪些?P140二、判断题1.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它是变量数列的一种形式。

(×)【解析】时间序列是数列,而变量数列是静态数列。

2.时间数列和时点数列属于总量指标时间序列。

(√)3.所谓序时平均数是指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解析】序时平均数是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

4.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末折半法。

(×)【解析】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末折半法。

5.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

(×)【解析】平均发展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或100%)6.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7.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移动平均项数越多越好。

(×)【解析】移动平均法所取项数的多少,应视资料的特点而定。

8.某一时间序列有25年的数据,若采用五项移动平均,则修匀后的数列缺少4项数据。

(√)9.如果时间序列是年度数据,则不存在季节变动。

(√)10.用相同方法拟合趋势方程时,t的取值不同,则得到的趋势方程也不同,但趋势预测值不变。

(√)三、单项选择题1.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是()。

《统计学概论》第六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六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6.2002 年某地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2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 135
亿元,增长 8.8%,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分别增长 9.2%和 7.3%。试问该地城、乡消
费品价格分别上涨多少?
解:
地区
2002 年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2002 年比 2001 年零售额 2002 年比 2001 年零售额
计算平均成本指数,并分析由于平均成本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绝对额;
(2)在平均成本的总变动中,分析各分厂成本水平变动及各分厂产量结构的影响程度和
影响绝对额。
∑∑ 解:(1) x1 =
x1 f1 = 258.5 = 5.17 (元) f1 50
∑∑ x0 =
x0 f0 = 161 = 5.37 (元) f0 30
(3)单位成本总指数;
(4)出厂价格总指数。
∑∑ 解:(1) kq =
q1c0 = 2200×10.5 + 6000× 6 = 59100 = 115.88% q0c0 2000×10.5 + 5000× 6 51000
基期 12.0 6.2
报告期 12.5 6.0
∑∑ (2) kq =
q1 p0 = 2200×12 + 6000× 6.2 = 63600 = 115.64% q0 p0 2000×12 + 5000× 6.2 55000
(3)蔬菜价格变动使得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2.2-2.0)×5.20×1000=1040(万)
猪肉价格变动使得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17.8-17)×5.52×1000=4416(万)
鲜蛋价格变动使得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9.2-5.2)×1.15×1000=4600(万) 水产品价格变动使得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18数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统计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统计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统计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508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分为( )A.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B.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C.统计报表制度与专门调查D.直接观察法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A.480B.420C.450D.4604.比较相对指标是( )A.现象在时间上数值的对比B.现象在空间上数值的对比C.现象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的对比D.现象内部的部分与部分的对比5.某校学生人数2018年比2018年增长了8%,2018年比2018年增长了15%,2018年比2018年增长了18%,则2004-2018年学生人数共增长了( )A.8%+15%+18%B.8%×15%×18%C.(108%+115%+118%)-1D.108%×115%×118%-16.统计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个体指数和总指数1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平均指数和总指数7.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8.相关系数R的数值( )A.1B.大于1C.小于1D.介于-1与+1之间9.一国驻外使馆应该作为( )A.所在国的常住单位B.所在国的内部单位C.所属国的常住单位D.所属国的外部单位10.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0XX年《统计学概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的两大基本)A.统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B.理论统计和运用统计C.统计预测和决策D.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2.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付款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3.下面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A.条形图B.饼图C.直方图D.折线图4.统计分组后,应使()A.组B.组D.组)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6.根据经验,当算术平均数小于中位数且小于众数时,次数分布为()A.对称分布B.右偏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或左偏分布7.对两个总体分布进行变异性比较,当它们的平均数不等,计量单位不同时,需要计算()比较。

A.标准差系数B.标准差C.平均差D.方差8.当原假设正确,按检验规则却拒绝了原假设,则犯了()A.取伪错误B.检验错误C.第Ⅰ类错误D.第Ⅱ类错误9.每一吨铸铁成本yc(万元)和铸件废品率x(%)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568x,这意味着()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万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万元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万元10.将总体全部单位按照某个标志分组,再从各类型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本,这种抽样是()A.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11.根据经验,当算术平均数大于中位数且大于众数时,钟形分布为()A.对称分布B.右偏分布C.左偏分布D.负偏分布12.正态总体,总体方差σ2未知,小样本(n<30)的情况下,总体均值μ的置信度为1-α的置信区间为()A.(X Z2n,X Z2n) B.(X Z2Sn,X Z2Sn)C.(X t2Sn(n1),X t2(n1)Sn) D.(X t2n(n1),X t2(n1)n)13.当总体方差未知时,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A.正态分布B.t分布C.F分布D.χ2分布14.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且为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1A.正态分布B.t分布C.F分布D.χ2分布15.当备择假设为H1:μ<μ0,此时的假设检验称为()A.双侧检验B.右侧检验C.左侧检验D.显著性检验16.根据你的判断,下面的相关系数取值哪一个是错误的()A.-0.86 B.0.78 C.1.25 D.017.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判定系数D.估计标准误18.在回归分析中,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称为()A.自变量B.因变量C.随机变量D.非随机变量19.在回归分析中,用来预测或用来解释另一个变量的一个或多个变量称为()A.自变量B.因变量C.随机变量D.非随机变量20.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A.相关程度很低B.相关程度较高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包括()A.统计学B.统计工作C.统计资料D.统计分析2.以下几项符合统计表编制规则的包括()A.统计表的标题力求简明,)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4.调查问卷可以选择的问句形式包括()A.对选式问句B.多项选择式问句C.顺位式问句D.标度式问句5.下列有关假设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相互对立,而且两者只有一个正确B.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小概率原理C.假设检验的首要步骤是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D.根据样本推断总体,有可能犯弃真错误和取伪错误6.下列有关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有()A.回归分析中,X与Y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B.相关分析中,X与Y均为随机变量C.相关分析测定相关程度和方向D.回归分析利用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和分析7.下列有关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有()A.可以用最小平方法求解模型的两个参数a和bB.判断系数r2是测定回归直线拟合优度的一个重要指标C.回归系数的符号同相关系数的符号一致D.b>0时,表明X与Y反方向变动28.下列情况中,应采用调和平均数计算的有()A.已知各商品的单价和销售额,求平均价格B.已知各商品的单价和销售量,求平均价格C.已知采购站某月购进农产品的单价及收购量,求平均采购价格D.已知采购站某月购进农产品的单价及收购额,求平均采购价格9.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A.职工按工龄分组B.企业按所有制属性分组C.教师按职称分组D.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10.测定离散趋势的指标有()A.标准差B.标准差系数C.算术平均数D.中位数11.区间估计的两个基本要求是()A.无偏性B.有效性C.置信度D.精确度12.测定集中趋势的指标有()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方差13.下列有关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有()A.按照相关的方向,相关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B.回归分析中因变量和自变量都看作是随机变量C.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两变量相关系数的平方等于判定系数r2D.判定系数r2的取值在0到1之间,越是接近1,表明回归线拟合优度就越好14.参数估计的方法有()A.简要估计B.点估计C.区间估计D.推算估计15.20XX年4月份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5%,这是()A.总指数B.个体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三、判断题(判断正确的划√,判断错误的划×)1.派氏物价指数公式是以基期的数量为同度量因素的。

()2.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条件下,若增加置信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3.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标准差都是测定变量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

()4.参数估计侧重于用样本资料验证总体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数量特征,而假设检验侧重于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的某一未知参数。

()5.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无论总体的分布具有何种形式,只要样本容量足够大,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6.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等于回归系数的平方。

()7.如果两变量的相关系数等于-1,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8.简单随机抽样也称纯随机抽样,是对总体单位不作任何分类或排序,完全按照随机原则逐个地抽取样本单位。

()9.统计表中数字应填写整齐,位数对准,同栏数字的单位、小数位要一致,没有数字的格()10.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标准差等统称为参数。

()11.如果总体是正态分布,不管样本大小如何,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一定是正态分布。

()12.将调查对象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每一类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进行观察,这称为整群抽样。

() 313.在进行区间估计时,置信度和精确度往往相互矛盾,一般要求在保证精确度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置信度。

()14.指数因素分析时选择同度量因素,一般情况下,可按照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的规则确定。

()15.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计算方法不同,综合指数是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数指数是先对比后综合。

()四、计算题1.某毛纺厂工人工龄分组数据如下:2.某中学100名高中一年级男生身高(单位:厘米)的频数分布如下:3.假设某火车站停车场统计了60辆汽车的停放时间,测得平均停放时间为45分钟,标准差为20分钟,试求整个停车场每辆汽车的平均停放时间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已知Z0.025 1.96Z0.05 1.64)4.某种零件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方差为1.21,从这批零件中随机抽取10件,测得它们的尺寸资料(单位:毫米)如下:32.56 32.66 31.64 32.40 31.87 32.43 32.52 32.40 32.62 32.48 在检验水平α=0.05的情况下,能否认为这批零件尺寸的均值为32.50毫米?已知Z0.025 1.965.某超市为了解消费者每月在酱菜上的平均花费,(1)若随机抽取80名消费者进行调查,样本均值为5.9元,样本标准差为1.2元,求消费者每月在酱菜上平均花费μ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2)若随机抽取10名消费者进行调查,样本均值为5.7元,样本标准差为1.2元,在显著性水平0.05下判断消费者每月在酱菜上平均花费μ是否为5.5元。

(已知Z0.025 1.966.随机抽取5个家庭,得到样本数据如下表,要求根据样本数据:(1)建立收入和食品支出的直线回归方程;(2)指出回归系数的意义。

Z0.05 1.64t0.025(9) 2.262t0.025(10) 2.228t0.05(9) 1.833Z0.05 1.64t0.059 1.833t0.0259 2.262)47.假定在8个城市中调查某月人们的平均收入和某商品的销售量数据:n=8 X 3.625X2Y43.625XY1493135Y17055(1)计算X、Y的相关系数;(2)估计线性方程Yˆa bX,并说明b的含义(3)求判定系数r2,并说明其含义8.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有关资料如下:9.假定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如下:5《统计学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四、计算题第1题:1xxf f2.5137.54812.52317.51022.5427.5 2 134823104 210年2M中位数位次f250,5~10组为中位数组501348eLf2Sm 1fmi558.85年或MeUf2Sm 1fmi1050394858.85年3M5~10组为众数组Ld1d1d2d2d1d2i5481348134823482357.92年或MU i104813482357.92年4MMex右偏分布6第2题:x xff157.52162.58167.528172.536177.518182.58100171.70厘米100Me L f/2Sm1fm i170385171.67厘米36100265171.67厘米或者Me U f/2Sm1fm i17536M0L d1d1d2i170d288185171.54厘米185171.54厘米或者M0U d1d2i175818第3题:X Z2SnSn45 1.96206039.94(5分)X Z245 1.96206050.06均停车时间为(5分)39.94~50.06分钟之间有95%的把握估计停车场的平第4题:H0:32.50,H1:32.50X110(2分)nX(32.5632.6632.48)X032.35832.50.2132.358(2分)0.41(4分)(2分)32.50毫米Z n0.05,查表得Z 1.96Z Z,接受H220在0.05时,能够认为这批零件尺寸的均值为7第5题:1已知n80X 5.9元s 1.2元0.05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是:查表得Z 1.962s1.2X Zα 5.9 1.96 5.64 2n 80s1.2 5.9 1.96 6.16 X Zαn802即有95%的把握估计消费者每月在酱菜上的平均花费在5.64~6.16元之间H1 5.5 2H0 5.5X05.7 5.5检验统计量t0.527 sn1.2,接受H0 查表得t0.025(9) 2.262 由于t t0.025(9)可以认为消费者在酱菜上每月平均花费为5.5元第6题:n XY X Yb0.22310.2222 nX增加1千元,商品销售量增加度好7620份0.9720.94,说明回归直线拟合优8第8题: 1 kqq1p0q0p012515006530001001500603000115.91% q 1p0q0p038250033000052500元52500元说明两种产品销售量平均增长15.91%,销售额增加第9题:Iq Ip p0q1p0q0p1q1p0q1 3.3120 1.8150 2.03503.3100 1.8120 2.03403.5120 2.01502 .23503.3120 1.8150 2.03501366122614901366111.42% 109.08%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