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性能量的另一个出口—禅—智悲与美的源头》
禅宗美学的本体论空观

禅宗美学的本体论空观禅宗美学的本体论空观本文关键词:本体论,禅宗,美学禅宗美学的本体论空观本文简介:在禅宗美学的本体论研究中,皮朝纲先生认为:在禅宗那里,’禅作为本体范畴,是以立心’(佛性论是禅宗形而上学哲学的基本理论,而佛性论的实质是心性论)来建构其心性本体论的。
因为心身禅宗是把心性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理论,而心’这个概念又是整个禅宗哲学与美学的理论基石,可以说禅宗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是从把握本源——心’这一点出发禅宗美学的本体论空观本文内容:在禅宗美学的逻辑学研究中,皮朝纲先生认为:在禅宗那里,’禅作为本体范畴,是以立心’(佛性论是禅宗哲学的基本理论,而佛性论的实质是心性论)来建构其心性本体论的。
因为禅宗是把心性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而'心’这个概念表现形式又是整个禅宗哲学与美学的理论基石,可以说禅宗的整个方法论就是从把握本源——'心’这一点出发而建立起来的。
111不错,在禅宗历史上的确没人把禅宗称为“心宗”(宋人刘非木)而且也有人认为“禅”与“心”是“异名同体'元代禅门高僧中峰明本说禅何物也,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也,即吾禅之体也……然禅非学问而能也,非偶然而会也,乃于自心悟处,凡语默动静不期禅而禅矣。
其不期禅而禅,正当禅时,则知自心不待显而显矣。
是知禅不离心,心不离禅,惟禅与心,异名同体。
121明确指出“禅,与“心”是“异名同体,,“禅”就是“吾心之名”,是众生具有的“自心”(自性,本性)是‘诸人的本来面目'但是把禅宗哲学、禅宗美学的本体论定位为‘心性本体论”实在不妥。
本文拟就禅宗美学的本体论问题也提出一种观点,即“空观”是禅宗哲学、禅宗美学的本体论范畴。
其实,在禅宗思维中,“空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观点,是禅宗哲学、禅宗美学的本体论人文学科。
在人类思维中,“本体”是指终极存在,是指存在的根据和根源,而“本体论”就是对终极存在和根源的理论描述,是关于终极存在的蕴含理论体系。
让性灵之美打开经验与内心

让性灵之美打开经验与内心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让性灵之美打开经验与内心性灵之美,是指人们对生活、自然和世界的感悟和体验。
它是一种超越物质和肉体的精神美,能够让人们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和力量。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物质和功利所束缚,忽略了内心深处的美好和力量。
让性灵之美打开经验与内心,成为了当下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让性灵之美打开经验与内心,需要我们重视内心的感悟和体验。
人们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忽略了对内心的倾听和感悟,忽略了心灵深处的美好和力量。
我们需要学会停下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用心去倾听内心的声音。
可以通过冥想、自我反省、静心等方式,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平静,感受到性灵之美的存在。
让性灵之美打开经验与内心,需要我们重视与自然的连接和体验。
自然是性灵之美的源泉,它包含了丰富的美和力量,能够让人们得到心灵的滋养和启迪。
我们需要走出繁忙的城市,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可以选择到郊外或者山区去徒步旅行,去登山、去静坐、去感受自然的美好。
在自然的怀抱中,可以收获到性灵之美的洗礼和启迪。
让性灵之美打开经验与内心,需要我们重视与他人的连接和体验。
他人是性灵之美的载体,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体验,我们可以感受到心灵的共鸣和启迪。
我们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感受他人的情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连接和情感的交融。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可以收获到性灵之美的包容和力量。
让性灵之美打开经验与内心,需要我们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感受自然的美好和力量,体验艺术的魅力,与他人建立心灵的连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美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美好。
让性灵之美打开经验与内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和美好。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性灵之美的存在,让心灵在其中得到洗礼和启迪。
【2000字】第二篇示例:让性灵之美打开经验与内心人类拥有一个特殊的能力,那就是内心的力量。
性能量与昆达里尼的唤醒

性能量与昆达里尼的唤醒一个人该如何克服性的拉力而使昆达里尼能够上升?为了很多生命的诞生,能量总是不断地通过性中心而向下走。
所以,当任何能量被创造出来,它将首先试着向下移动。
那就是为什么静心有时候会在你里面创造出比你以前感受到的更多的性。
你会感到有更多的性欲,因为你产生了比你以前有的更多的能量。
当你保存了某些东西,那个旧的、习惯性的通道就准备释放它。
那个机制是准备好的,那个通道是准备好的。
你的头脑只知道一条通道--一条较低的、性通道。
所以当你在静心时,你的生命能量的第一个运动将是向下的。
只要觉知它。
不要与它作斗争,只要觉知它。
要觉知那条习惯性的通道,要觉知性幻想,让它们来。
觉知它们,但是不要为整个情况作任何事,只要觉知它。
没有你的合作,性通道无法打开,但是即使你与它合作一个片刻,它就能开始发生作用,所以不要与它合作,只要觉知它。
性的运作过程是那么短暂的一个现象,所以它只是短暂地发生作用。
如果在那个时刻你不合作,它就会停止。
在那个时刻,你的合作是需要的,否则它就无法运作。
它只是一个暂时性的运作过程,而如果你不与它合作,它自己就会停下来。
一次又一次,能量通过静心而被创造出来,它持续地向下移动,但是现在你觉知到它了。
那条旧的通道被切断了--不是被压抑了。
能量在那里,而它需要被释放,但是那扇较低的门被关上了,而不是被压抑了,是关上了。
你没有与它合作,那就是了。
你没有主动地去压抑它,你只是被动地不跟它合作。
你只是觉知到发生于你的头脑、你的身体的东西。
你只是觉知,然后能量就被保存下来了。
然后能量的数量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而使得向上的冲撞成了必要。
现在,能量将向上走,借着它的力量,一个新的通道将会被打开。
当能量向上走,你对别人会更具有性吸引力,因为生命能量的向上走会创造出一个很大的磁力。
你会变得对别人更具有性吸引力,所以你必须觉知到这一点。
现在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吸引别人,而这个吸引将不仅是身体的,这个吸引也将是灵妙体的(etheric)。
性本能与影像

艺术论坛美术界ARTS CIRCLE 2011/1性本能与影像TEXT /衡思珍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的重要目的“在于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已经被压抑了的冲动”,只有在艺术的领域里,人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做出或画出自己愿意的事情.而且这种欲望,往往是无意识情绪.摄影是一种艺术——作为众多艺术门类中的一种,摄影无疑会与精神分析学相互渗透。
在影片与图片中精神分析学与摄影的渗透都有体现:一、精神分析学渗透到了影片中该学科的恰当运用,创作出了一部部优秀的影片.就拿《月亮与乳房》这部片子来说:它是1994拍的年喜剧片,主人公阿泰是纯正的罗马人种,妈妈给阿泰生了个弟弟,弟弟长期霸占着妈妈的“奶奶”,吸空了妈妈的乳汁。
他决定给自己找一对属于自己的“奶奶”。
晚上,阿泰对着月亮祈求。
第二天月亮果然送给阿泰一个礼物——屁仙喷火王莫里斯的妻子艾崔丽塔,她有一对漂亮的乳房,阿泰觉得比妈妈的还漂亮。
可恨的是小伙子米盖,一见到艾崔丽塔就来了电。
先是弟弟,现在是他跟阿泰抢“奶奶”。
有一天,恳求她把“奶奶”给他,艾崔丽塔对他露出了“奶奶”,在幻觉中尝到了喷香甘甜的乳汁。
一年又过去了。
又到了搭人梯的时候,阿泰爬到老地方又畏缩起来,害怕之际,他仿佛看到艾崔丽塔站在看台上,一下子他就来了勇气,爬到了塔顶。
当欢呼的人群把他抛向天空时,他看到自己喝到了艾崔丽塔的乳汁,连妈妈都跑过来,也把“奶奶”塞进了自己嘴里,妈妈的乳汁比艾崔丽塔的还好喝。
当爸爸夸阿泰有一颗铁胆时,阿泰得意地想:我爬到顶了,我可以摘到月亮了。
实际上这部片子运用精神分析学处处可见,以精神分析学中的"无意识论"为切入点来说:本我,自我,超我,我么概括起来为"三我",是弗洛伊德无意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无意识论的完善与发展,在无意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我:人身上最原始、最原初的东西,它使人与大自然共存,使人的身心充满活力。
少林武功的哲学基石

哲学禅武少林拳禅合一是少林寺武功的基本特征,也是少林寺武功的哲学基础。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中禅宗的祖庭。
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修行,将衣钵传授给道育、慧可、道副(一作“僧副”)、昙林诸人,是为禅宗之始,达摩因此被奉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禅宗以“顿悟成佛”而著称。
禅宗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主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也就是说,只要指示人人本来具有的心性,彻见此心性,即可成佛。
六祖慧能说: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惠为日,智为月,知惠常明。
于外著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
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澈,于自性中,万法皆见。
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
他又进一步指出: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智慧)观照。
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至佛地。
按照慧能的观点,尽管你心中有无数妄念邪欲,而一旦起般若观照,内外明澈,刹那间即可成佛。
这种单刀直入式的禅法彻底摒弃了以苦行为方式的烦琐戒律,为世人指出了一条立地成佛的终南捷径。
少林寺妙兴大师(字文豪,登封人,1891~1927)有一幅墨宝,题为《人祖门少林派性功罗汉拳诀》,其全文如下:头如波浪,手似流星。
身如杨柳,脚似醉汉。
出于心灵,发于性能。
似刚非刚,似实而虚。
久练自化,熟极自神。
妙兴大师为一代武林高手,又颇通文墨,佛学造诣很深,曾任少林寺当家和尚,传有僧徒上千人,俗家弟子二百余人。
“出于心灵,发于性能。
似刚非刚,似实而虚”这十六个字道出了少林拳的精要。
一般人多认为少林拳以刚猛为上,其实这种理解未免有点片面。
武林前辈认为,凡练少林拳而“筋努骨突,任气用力”者,皆是因为后来“支分派衍,渐失其真”。
而真正的少林高手,则是“藏神在眉尖一线,运气在腰囊一条,发如美人之采花,收如文士之藏笔。
诸葛君之纶巾羽扇,羊叔子之缓带轻裘,差可仿佛,夫岂有圭角之可寻哉? ”其中,“藏神眉尖”四字,说明内功修炼已达到相当火候;“运气腰囊”四字,则道出了少林拳运气发劲之所在,这与其他内家拳并无二致。
《儒家智慧与禅宗》-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
分享感悟小诗一首
万物一体
世事无常瞬息过, 众生无明偏执着; 虚实有无本一样, 万物一体你既我。
六、道不远人,随处是禅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 是妙谛”。
二、外离诸相,应无所住
《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所相非相,既见如来。
《大学》:格物,致知。
分享感悟小诗一首
鱼
一生自由水中游, 无有追求无有忧; 天下无事心清净, 顺逆得失任自由。
三、内心不染,清净自然
神秀和尚佛偈: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常拂拭,
勿使染尘埃。
慧能大师佛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儒家智慧与禅宗》-
2020年5月30日星期六
蒋爱华
个人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 佛学在家居士 重庆人生导航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创始人 生命潜能智慧开发教练 个人心理咨询、企业咨询顾问 弘道国学研究院特约顾问讲师
学习的目的
认识这个世界 掌握宇宙生命的运作规律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 为他人创造美好的环境 获得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帮助别人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修禅就是修智慧
智慧:就是对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 认识,而升华出来的一种对事物的 判断和选择能力。
禅修的重要原则
一、依靠自力成就
俗话说: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
儒家经典《大学》第一章: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分享感悟小诗一首
觉悟
世人平等皆有爱, 圆满俱足本自在; 内求明心闻自性, 觉知真我智慧开。
禅悟人生

禅悟人生——人品为贵成功之本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人格信誉,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良好品行的时候,他的人生才会显得充实,才会追求到自己的幸福。
每个人的人生本来就是起伏不定的,不过只要有所本,就不至于随波逐流、不知所措,以至于随波逐流。
禅悟人生——佛性九岁时仰山慧寂禅师就投师于和安寺,十四岁时,他的父母想让他还俗成亲,慧寂禅师不愿意还俗,并自断两根手指,以此来表示他一心向佛的决心。
南塔光涌禅师第一次拜见慧寂禅师的时候,仰山问他:“你是来做什么的?”仰山又问道:“见到了!”仰山在问到:“那禅师的样貌像不像驴马?”光涌说道:“那禅师的样子也不像佛呀!”光涌不甘示弱的回答道:“若有所像那驴马还有什么区别呀!”仰山非常惊叹,说:“我用这句话来考验人已经有二十年了,从没有人能够大彻大悟的。
而你今天的回答真是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之中,二十年中再也没有人比你更优秀的了!你一定要好好保重呀!”智慧小语人世间的种种显赫其实全部来源于名利;同样,人世间的种种爱上也全部来自名利;人世间的种种凄凉更是来自于名利。
淡泊是治疗贪心的一方良药,它是一种崇高的心态和境界,更是一种将人生追求定位在深层次的方式。
有了淡泊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一切对身心健康有害的因素,才会全部被击退。
我们看待名利的时候,应该用平和的心态和理智的眼光,我们还要去善待名利。
仰山和光涌两位禅师议论人不像驴马,也不像佛,那么人究竟想什么呢?像自己!只有真正见到自己的本性,真正做到凡圣两忘,体用一如,那才真的是见到无相的真谛。
只有一个人到了非常真诚的忘记自我的时候,那才可以说是真正的禅。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性是奇妙的,是极乐的,也是至悲的源泉

业研 究 生班 学 习。1 9 9 1 接 受世 界全科 医学组
个 窗户 的建筑 物 ,从 不 同角 度 去看 ,会得 出完全 不 同 的结论 。但 性 是 全人 类 基本 行 为 的 出发点 ,每个 人从 出生时 确定 的性 别开 始 ,就 被 自己的 性角 色所 限 制 ,
直到生命的终点。在每个小生命诞生前 ,社会 已经给
他 ( 她 ) 们 制 定 了严 格 的行 为规 范 ,学 习这些 行 为规
视 、回避 或压 抑 它 。性 是人 类 文化 的一 部分 ,我 们 的性 ,我们 讨论 它 。
如何维护更长期的婚姻关系等等 ,也都需要性学研究者的关注和经验的提供 。
性的社会存在是普遍的事实 ,它像是宇宙中的暗物质一样 ,其能量影响之大 ,超 出了现代人 类智慧的范围,我们对性的恐惧和失语均来 自于此。但肯定的是性的选择构成 了个人幸福的重要内 容 ,也 决 定 了 自己 的家 庭 和 后 代 的 明天 。性 是奇 妙 的 ,是极 乐 的 ,也 是至 悲 的源 泉 。我 们 不 能忽
否 ,构成 了个人幸福取 向的重要 内容 。因此性教育也 被称作合格公民的教育和合格父母 的教育。但教育并 不 能 决定 一 生 ,因为社 会 的性 脚本 对 个 人 的要求 是 在
变 化 的 ,往 往与 年 龄有 很 强 的相关 性 。成 年 人性 行 为
织专业培 训 ,参 与 学校 和 卫生部 全科 医学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说性能量的另一个出口——禅——智悲与美的源头》
猛一看到性与禅,你会以为这是故意耸人听闻,把这两个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放在一起,是为了惊世骇俗吸引眼球。
其实不然,殊不知高尚的与下流的都是同一股能量,只不过它们的向度是完全相反的。
性是种子,禅是花开;
性是一次点燃、一个起点,禅是那个终点、那个极致的燃烧;
性是偶尔的闪光,禅是完全的照亮;
性是短暂的忘我与专注、短暂的轻松释放、短暂性灵的裸露,禅是彻底的空明、彻底的无所挂碍、彻底的解放;
性所达成的爱与喜乐的感受是源于一时“自我”的不在,禅是永远确认本质的“无我”并因之喜乐自在;
性是灵魂片刻的苏醒,禅是心灵全然的醒觉。
是的,为什么性是永恒的主题,因为它本来自永恒——这里面有生命甚深的秘密。
性是生命走向成熟最决定的一步,从此质变的一步。
也是走向觉醒(菩提)——“意识”进化之路的起点,而禅正是那个“意识”圆满的终点。
性不仅是射入灵魂的一道光亮,不仅是瞥见神性的一扇明窗,不仅是爱的源泉,还是一门最美的艺术。
性是美好的,你只有在它的纯真与神圣里才能听到天使的足音。
“万物静观皆有春意”——如果你的心能真的静下来,而不是浮躁纷乱的,不是被欲望强迫症般捆绑的,你会发现万事万物自然散发的美,就像“性”一样的美,心中由此融满春意。
如果你在安静中成为了这样一个怡然自得的人,有过心意相得的感受,你会感觉万物春天般的熙和。
如是,性是天地间最普遍的事物,也是最隐密的。
普遍到你难以想像,随时随处随境随缘都是大自然某种“性”的表达,这就是中国古老文化中阴阳最本质的真谛。
而佛法中代表本体的本初佛——双身普贤王如来,也是对这“本性”——空性——依空之性的隐喻。
性却也是如此隐密,隐密到你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对面不识,当然错过。
“所有的人都是为了性——这生命中最深的喜乐而来的,而几乎所有人只知道一个出口儿。
”
——是的,性有它另外的、崇高而不是卑下、自甘堕落的出口儿,而禅就是来解决这
个的。
你的欲望是一种无意识,是你对生命无时无刻不在赐予你的性爱的一种忽略……而孤独、寂寞亦然。
没办法,我无法用简短的话语完全阐释清楚这里面全部的东西,关于性与爱、与美、与智慧、与生命里一切美好事物共通的特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进入在下发在天涯杂谈的帖子《『天涯杂谈』说说性能量的另一个出口——山居性纪——性是种子禅是花开》,那里有详细的拆解。
链接地址:
这是一部从性的视角来讲智慧与生命真义的作品,安静地读下去,你经常会从中感受到文字里一种既宁静而又活生生的能量,喜悦的能量。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发现之旅,如果你足够耐心、细心,一定会发现太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在不断的惊喜中找到那个获得安宁与喜乐的入口——“性的另一个出口”,渐进深入,直至最终见证自己与万物本来的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