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豫教版
(河南专版)2021_2019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增分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01 知识管理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理论依据:__________定律。
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积之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________。
(2)写:正确写出反响的__________。
(3)算:写出相关物质的____________与化学式前面的__________的积,以及________和________。
(4)列:列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注 意: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代入和求出的量是纯洁物的质量,假设量是体积,应先把体积转化为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
02 根底题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展计算的依据是(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反响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响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响前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D.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各物质的组成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解题的步骤是( )①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③写物和待求物之间的质量比 ④设未知量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A.①③④②⑤ B .④①③②⑤ C.①②③④⑤ D .①④③②⑤3.(邵阳中考)在2A +B===2C 反响中,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那么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g B .16 C .32 g D .324.2015年9月12日,我国通信技术试验系列卫星的首颗星成功送入太空。
所用运载火箭用偏二甲肼(C 2H 8N 2)和四氧化二氮(N 2O 4)作推进剂,两者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8N 2+2N 2O 4=====点燃3N 2↑+2CO 2↑+4H 2O ↑,参加反响的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的质量比为( )A. 1∶2 B .60∶184 C. 60∶92 D .80∶1985.过氧化氢溶液长期存放会因分解而使溶液质量减轻。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豫教版

巩固
1、电解27千克水,能产生氧气多少? 2、氢气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H2+CuO====Cu+H2O
现在要想得到16克铜,问需要氧化铜多少? 同时参加反应的氢气又是多少?这些氢气 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的体积?(ρ H2=0.09 克/升)
已学过的化学方程式
C + O2
S + 点燃
CO2
O2 点燃 SO2 4P + 5O2 点燃 2P2O5 3Fe + 2O 点燃 Fe O
2 3 4
2H2O2 ===== 2H2O + O2 ↑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MnO2
2KClO3
2H2O CO2 +
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 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 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 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 和已知的一种反应(或生成 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 (反应物)。
[例题1]: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 克氧化镁?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1)设未知数 ….... …….….设 点燃 2 Mg + O 2 ====== 2 Mg O (2)写出化学方程式…...…..方 48 80 } (3) 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 3克 X 已知量和未知量 ..…...关 48 80 ------ = -----(4) 列比例式,求解.….……..比 X 3克 80×3克 X = ------------ ….. …... …………………………….算 48 = 5 克 (5) 简明地写出答案…..…...答 答: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氧化镁 5 克。
专题10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10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2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3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题型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1.理论依据(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3)2.基本依据(1)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注意: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及反应生成的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始终是一个定值。
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实际上是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切勿漏乘化学计量数。
例:2H2 + O22H2O 中、H2 O2 H2O的质量比=(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典例1】★★☆☆☆在反应2Mg+O22MgO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为()A.48:32:80B.24:32:40C.24:32:64D.24:32:80[答案]:A[解析]:2Mg + O22MgO48 32 80【典例2】★★★☆☆以铁燃烧为例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在反应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是_________[答案]:21:8:29[解析]: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 + 2O2 = Fe3O4168 64 232在此反应中铁、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168:64:232=21:8:29。
2 已知化学反应2A=2B+C,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17gA完全反应时,生成B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答案]:9g[解析]:在化学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34-32)÷2=18,可以得出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及反应生成的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始终是一个定值推出每17份质量的A参与反应有9份质量的B生成。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知识要点梳理]助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函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aCO3里建CaO + CO2 T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56和已知量、未知量x 1t100 56④列出比例式,求解二北100 x Itx= 、=1.8t答:需要碳酸钙1.8t。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要点诠释】(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二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金娶CaO + CO2 T --------------------------------------------------------------------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100 561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100 56 x 二It100-ltx=56=1.8t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混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郑州化学优质课大赛《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价值分析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对化学知识中微观和宏观 之间的对应关系已经有了比较清 楚的认识,所以本课的知识内容 并不难。但部分同学对化学式的 书写、方程式的配平掌握的不够 扎实,计算不够细心,往往导致 化学计算错误率较高。
价值分析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32×18 X= =16 36
没有带 单位
活动探究
方 法 五
2H2O 36
18g
通电
2H2↑+ O2 ↑
32 X 计算 不正 确
32 36 = 18g X 32×18g X= =20g 36
活动探究
方 法 六
2H2O 36
18g
通电
2H2↑+ O2 ↑
32 X
32 36 = 18g X 32×18g X= =16g 36
(4)列出比例,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活动探究
2、猜一猜:以下同学的解题哪一个正确?
方 法 一
H2O 通电 H2↑+ O
18 18g 18 16 X 16 = X 18g 16×18g =16g X= 18
化学式书 写不正确
活动探究
方 法 二
H2 O 18
18g
通电
H2↑+ O2 ↑
32 X 没有配平
教学过程
都已经收集 四瓶了,怎 么还有!
教学过程
到底取用多少克 高锰酸钾才能既 满足实验要求又 不浪费药品?
忆海拾贝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 成什么物质及反应的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 质量比。
忆海拾贝
中考化学(河南专用) 课件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方法帮 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计算
重难点1 重难点2
例1:[202X 山东潍坊] 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 a、b、c、d 分别表
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的数值为14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乙与丁产生改变的质量比为 5∶6 D.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 37.5 g
考向1 解释现象 例1.(1)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请解释原因。 答:遵守。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等产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参
加反应的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的质量之和与反应后生成铁锈的质量相
等,故生成铁锈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2)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方法帮 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计算
重难点1 重难点2
思维导引 密闭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有24 g+26 g+18 g+32 g=17.2 g+10 g+30 g+d g,则d=42.8。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减少6.8 g,为 反应物;乙物质的质量减少16 g,为反应物;丙物质的质量增加12 g,为生成 物;丁物质的质量增加10.8 g,为生成物。
考点帮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2.计算步骤及格式示例(以 3 g 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求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例)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注意:一
般设为x、y、z等,且未知量后不 解:设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x。
带单位)
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11篇

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11篇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1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中反映物和生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并学习了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
本节是在初中知识的根底上进一步揭示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应用于化学方式的计算。
将这局部内容安排在这一节,主要是为了分散前一章的难点,同时,在打好有关知识根底的前提下在来学习本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记忆。
本节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中和滴定等知识的重要根底,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对于学生了解化学反响规律、形成正确的有关化学反响的观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这一节的内容在全书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应让学生在学好本节知识的根底上,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应用,稳固。
本节内容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和综合运用,涉及中学化学反响中许多有关的物理量及各物理量间的换算,综合性很强,这是这一节的特点,也是它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引导、边讲边练的方法,在例题中,适当分解综合性,逐步提问,使综合性逐步增加,以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为掌握好本节中的相关知识,可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题作课堂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理清思路。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2.使学生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及对化学反响规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解、练习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我们在初中就已经很熟悉了,知道化学反响中各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
河南省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及简单计算

河南省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及简单计算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A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氧气B .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 . 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的氧化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不相等,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 (2分)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 . 若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B . 若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 . 若10gCO2生成,则消耗的CO 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 . 若5gCO与2gO2混合点燃,则生成的CO2的质量一定是7g3. (2分) (2017九上·福田期末) 高氯酸铵(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A . CO2B . Cl2C . O2D . N24. (2分)(2017·揭西模拟) 下列4个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B . 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C . 加热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D . 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5. (2分)(2019·道外模拟)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一段镁条,测定溶液反应的不同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图象,请分析其中图象绘制明显错误的是()A .B .C .D .6. (2分) (2016九上·正定开学考)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①硫+氧气二氧化硫;②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③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关于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都需要点燃B . 都生成氧化物C . 都属于化合反应D . 都是非金属跟氧气反应7. (2分) (2019九下·泰山期中) 你认为下列物质不能用作制取氧气的物质是()A . 水B . 甲烷C . 氯酸钾D . 高锰酸钾8. (2分) (2017九上·松山期末)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 3C+2Fe2O3 4Fe+3CO2B . 2H2O2 2H2O+O2↑C . Al+CuSO4=AlSO4+CuD . 2NH3+2HCl=2NH4Cl9. (2分)往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再向烧杯中继续加入某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