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实验
实验6离体蛙心灌注

实验6 离体蛙心灌注【目的】学习离体蛙心灌流的方法;观察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对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性活动的重要作用;了解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激素、神经递质对心脏活动的调节意义。
【原理】动物的离体心脏,用理化特性类似于其血浆的代体液灌流时,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保持有节律的舒张活动。
改变灌流液的理化特性,这种节律的舒缩活动也随之发生改变,说明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活动的必要条件。
【器材与药品】二道生理记录仪、肌张力换能器、蛙心陶罐、蛙心夹、常用蛙手术器械、铁架台、双凹夹、滴管、小烧杯、氯化钠溶液(1%NaCl)、氯化钙溶液(2%Ca Cl)、氯化钾溶液(1%KCl)、肾上腺素(1/10000Ad)、乙酰胆碱(1/100000Ach)、任氏液(Ri/lger’s solution新鲜配制)等。
【步骤】(1)取一只蟾蜍或蛙,用探针破坏其脑脊髓后仰卧固定于蛙板上,剪开胸前区皮肤,剪去胸骨,暴露心脏。
用眼科镊提起心包膜,再用眼科剪在心脏收缩时将其剪破,使心脏完全暴露出来。
(2)识别心脏的各个部分,包括心房、心室、静脉窦等,并观察心跳。
(3)插蛙心插管,制备离体蛙心。
先在左右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松结留作固定插管用。
再在左主动脉下穿一线结扎。
用手提起结扎线,用眼科剪在左侧主动脉距分叉3mm处向心脏剪一斜口,右手将盛有少量任氏液的蛙心插管由此口插入,先进入动脉圆锥,然后在心室收缩时,向前略向左推动蛙心插管,使之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注意:为了使蛙心插管顺利插入心室,应使心室与动脉圆锥成一条直线)。
进入心室的标志是随着心室搏动,均有血液喷入插管,插管的液面随着心搏而升降。
结扎插管并将结扎线固定于插管侧面的小钩上,以防止标本滑脱。
注意在蛙心插管插入心室后,用吸管及时吸出管内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
提起插管,剪断主动脉左、右侧分支,轻轻提起插管和心脏,在静脉窦下方绕一线,将左右肺静脉及前后腔静脉一起结扎(切勿损伤静脉窦),在结扎线下方剪去所有牵连的组织,将心脏摘出。
实验6无氧功率的测评

实验6 无氧功率的测评【目的】掌握无氧功率的间接测定方法,及评价方法。
【原理】无氧功率是指人体在短时间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反映机体在缺氧的条件下的运动能力。
其供能系统是非乳酸能系统和乳酸系统。
因此,不同的测试方法可反映非乳酸的最大功率及持续时间、乳酸供能的持续时间。
【器材与药品】软黑板、直尺、无氧功率测定仪、12级台阶(每级台阶13-20cm)、体重计、功率自行车、跑表、滑石粉等。
【内容】(一)纵跳法[步骤]1受试者先称体重,然后手指粘些滑石粉,侧向墙壁站立,近侧足应贴近墙根,远侧足置于离墙20cm的白线外缘处。
身体轻贴墙壁,尽量上举手臂,用中指尖在软黑板上点一指印。
2 受试者在距离20cm处用力原地向上跳起,达腾空最高点时用中指点一指印。
上下两指印的垂直距离即纵跳高度。
3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功率P=W √0.5gH×9.8P: 功率(J.s-1)W: 体重(kg)g: 重力加速度(m.s-2)H: 纵跳高度(m)(二)玛格里亚卡耳曼测试(Kalamen-Margaria)[1,2][步骤]1 受试者先称体重,然后站在离台阶6米处。
2 令受试者以3级1步的最快速度跑上台阶,如图4-30-1 所示。
一直跑至12级,记录通过由第3级到第9级的时间(电表的开关在第3级和第9级,当受试者脚踏上第3级时,开动计时器,而跑到第9级时计时器停止,通常大约0.5秒左右)。
3 测试3次,取1次最短时间。
4 根据公式计算功率功率(kgm.s-1)=体重(kg)×第3级到第9级的垂直距离(m)第3级到第9级的时间(s)(一)温盖特(Wiingate)无氧功率测试[3][步骤]1 准备活动: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蹬车2-4分钟,使其心率上升到150-160次/分,其间以4-8秒进行2-3次全力蹬车。
2 准备活动后受试者休息3-5分钟。
3 进行测试:发出口令“开始”后,受试者尽力快骑,同时测试者逐渐地调整阻力(2-4秒内调整好),达到规定负荷后,开始计算蹬圈数。
实验六 细胞核的分离与核酸的鉴定

2、核酸的水解 、
磷酸 核酸 核苷酸 碱基 戊糖 • 定糖法(戊糖的差异) 定糖法(戊糖的差异)
(1)核糖核酸的鉴定
RNA
CHO
H C OH H C OH H C OH CH2OH
OH¯ OH 水解
β- D-核糖 -
浓HCl
HC HC O
CH C CHO
+ 3H2O
β- D-核糖 -
CH3
糠醛
CH3 HC CH C C O O OH CH3
沸水浴(10′) 沸水浴
冷却
加入5%三氯 加入 三氯 醋酸 (8ml) 2000r/min; 2000r/min;5′
搅匀后离心 上清液
2.鉴定:取试管三支,编号,按下表操作: .鉴定:取试管三支,编号,按下表操作 1 2 3 编 号 细胞质水解液(滴) 细胞质水解液( 核液水解液( 核液水解液(滴) 5%三氯醋酸(滴) %三氯醋酸( 3,5一二羟基甲苯液(滴) 一二羟基甲苯液( 一二羟基甲苯液 20 10 30 20 10 30 30 30
一、分离细胞质与细胞核
1.破碎细胞
机械法 细胞破碎的方法 物理法 高速组织捣碎机 玻璃匀浆器 研钵 超声匀浆器 冻融法 自溶法 酶处理 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化学法
2.离心技术 离心技术
利用各细胞器在一定介质中的沉降速度的差 利用各细胞器在一定介质中的沉降速度的差 可采取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器分离出来。 异,可采取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器分离出来。
实验6 实验6
细胞核的分离与核酸的鉴定
(Separation of cell nuclei and identification of nucleic acids) )
遵义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曹桂群
实验6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_图文

实验材料:
〔1〕配制溶液
看书配制了哪些溶液? 具体做法是什么?
氯化铵缓冲液:调整PH。
硫酸锌溶液:可使蛋白质沉淀,防止蛋白质 影响光密度值的准确测定。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乳酸。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取250mg亚硝酸钠,参加 200ml蒸馏水和100ml氯化铵缓冲液混合,再转 移至5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冰箱避光保存。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 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 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外表氧气 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 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 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 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 物复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10mlV2滤液,氯化铵,乙酸,显色液,比色杯,空白对照〕
3.标准溶液测定光密度值,并作标准曲线
〔0和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氯化铵, 乙酸,显色液,比色杯〕
4.计算 X1=(m2×V1)/(m1×V2)
比色
观察样品颜色 的变化,并与 标准显色液比
例题:泡菜是人们较喜欢 的一种食品,但是其中却 含有亚硝酸盐。当人体摄 入总量到达~时,会中毒; 超过3g时,会引起死亡。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
起作用的主要菌种:假丝酵母和乳酸菌
乳酸菌
凡可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都称乳酸 菌,包括乳酸杆菌、嗜乳链球菌、酵母等。
泡菜制作原理
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牛奶或蔬菜
中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厌氧呼吸发酵,产
生乳酸或醇类等物质。
实验6 燃烧热的测定

一、授课计划
二、课时教学内容
图6-1 氧弹式量热计
1.搅动棒;
2.外筒;
3.内筒;
4.垫脚;
6.传感器;
7.点火按健;
8.电源开关;
开关;10.点火输出负极;11.点火输出正极;
12.搅拌指示
氧弹是一个特制的不锈钢容器如图
完全燃烧,氧弹中须充以高压氧气(或者其他氧化剂),因此要求氧弹密封、耐高压、抗腐蚀。
实际上,量热计和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无法完全避免,它对温差测量值的影响可用雷诺温度校正图校正。
校正方法如下:称适量待测物质,使燃烧后水温升高1.5℃~2.0℃,预先调节水温低于环境
然后将燃烧前后历次观察的水温对时间作图,
所示,图中H相当于开始燃烧之点,
a 雷诺温度校正图
b 绝热良好情况下的雷诺校正图
图2-3 雷诺校正图
在测量燃烧热过程中,对量热计温度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燃烧热测定的结果,所以本实验采用精密温度温差仪来测量量热计的温度变化值。
三、仪器试剂
SHR-15氧弹量热计1套;减压阀 1个;
氧气钢瓶1个;容量瓶(1000mL)1个;
萘(A.R);苯甲酸(A.R)
点火丝压片机。
实验六 吸收实验.

实验六吸收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塔吸收塔的结构与流程;(2)测定液相总传质单元数和总体积吸收系数;(3)了解气体空塔速度和液体喷淋密度对总体积吸收系数的影响。
2.基本原理由于CO2气体无味、无毒、廉价,所以本实验选择CO2作为溶质,用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一般将配置的原料气中的CO2浓度控制在10%(质量)以内,所以吸收的计算方法可按低浓度来处理。
⎡⎤Y1-mX21NOL=ln⎢(1-A)+A⎥1-AY-mX11⎣⎦计算公式:LXdYLKXa==NOL⎰XX*-XZΩZΩ 12式中 KXa :以∆X为推动力的液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mol / (m3·s);NOL:以∆X为推动力的液相总传质单元数;A:吸收因数L:水的摩尔流量,kmol /s;V:空气的摩尔流量,kmol /s;Z:填料层高度,m;Ω:塔的横截面积,m2 ;本实验的平衡关系可写成:Y= mX;式中 m:相平衡常数,m=E/P;E:亨利系数,E=f(t),Pa,可根据液相温度t查得;P:总压,Pa(取大气压)。
测定方法:(1)本实验采用转子流量计测得空气和水的体积流量,并根据实验条件(温度和压力)和有关公式换算成空气和水的摩尔流量。
(2)测定塔底和塔顶气相组成Y1和Y2(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得到质量分率,再换算成摩尔比)。
(3)塔底和塔顶液相组成X1、X2的确定:对清水而言,X2=0,由全塔物料衡算可求出X1 。
A=L/Vm; V(Y1-Y2)=L(X1-X2)3.实验装置与流程实验装置流程如图2-10所示。
自来水送入填料塔塔顶经喷淋头喷淋在填料顶层。
由风机送来的空气和由二氧化碳钢瓶来的二氧化碳混合后,一起进入气体混合贮罐,然后从塔底进入塔内,与水在塔内进行逆流接触,发生质量传递,由塔顶出来的尾气放空。
由于本实验为低浓度气体的吸收,整个实验过程可看成是等温操作。
填料吸收塔内径为100mm,塔内分别装有金属丝网波纹规整填料和θ环散装填料两种,填料层总高度Z=2 m.。
最新实验六(实验报告)

最新实验六(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特定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性,以及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结果的记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材料:1. 试样:待测物质样品2. 试剂:所需的化学反应试剂3. 仪器:天平、烧杯、量筒、滴定管、温度计、pH计、光谱仪等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适量的试样和试剂,准备好所有实验仪器。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进行化学反应操作,记录下每个步骤的具体条件,如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
3. 数据收集: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包括但不限于颜色变化、沉淀形成、气泡产生等。
4. 结果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以及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5. 结论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结论,总结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实验结果:1. 反应速率: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在特定条件下,反应速率与预期相符,具体数据见附录。
2. 产物分析:实验中产生的主要产物为X和Y,通过光谱分析确认了其结构。
3. 副反应:在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副反应现象。
4. 影响因素:实验中发现温度和pH值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
实验讨论:本次实验中,反应的速率和产物与理论预测基本一致,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的原因包括实验操作的不精确、环境条件的波动等。
未来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控制实验条件来减少误差。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研究了特定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性,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实验结果对理解相关化学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
实验6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若物体某时刻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动能的增加量为12m v2,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若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2.速度的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位移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计算打第n点速度的方法:测出第n点与相邻前后点间的距离x n和x n+1,由公式v n=x n+x n+12T计算,或测出第n-1点和第n+1点与起始点的距离h n-1和h n+1,由公式v n=h n+1-h n-12T算出,如图所示。
铁架台(含铁夹),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复写纸,导线,毫米刻度尺,重物(带纸带夹)。
1.安装置:如图所示,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
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
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
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
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1)用12m v2n=mgh n验证时,应选点迹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离接近2 mm的纸带。
若第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2 mm,则可能是由于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造成的。
这样,第1个点就不是运动的起始点了,这样的纸带不能选。
(2)用12m v2B-12m v2A=mgΔh验证时,处理纸带时不必从起始点开始计算重力势能的大小,这样,纸带上打出的起始点O后的第一个0.02 s内的位移是否接近2 mm,以及第一个点是否清晰也就无关紧要了,实验打出的任何一条纸带,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都可以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测量计算在起始点标上0,在以后各计数点依次标上1、2、3…,用刻度尺测出对应下落高度h1、h2、h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材料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牌号1401,工业级,巴陵石油化工公司合成橡胶厂;聚苯乙烯(PS),牌号666,工业级,燕山石油化工公司;轻质CaCO3 ,工业级,粒径<45 m(325目),河北井阱县东盛轻钙厂;硬脂酸,工业级,山东淄川资兴化工厂;环烷油,工业级,天津大港圣益油脂有限公司;石蜡、抗氧剂1010,工业级,烟台新特耐化工有限公司
2.2 基本配方和工艺流程
基本配方:SBS 100;PS 25;环烷油40[18];硬酯酸(HST) 0.5;石蜡0.5;抗氧化剂0.6[19];该实验试样主要有3个系列:只添加短纤维的A系列(包括A0 A1 A2 A3 A4),添加20份短纤维和CaCO3 的B系列(B1 B2 B3 B4),加入EV A的A’的试样。
注:A0为100gSBS + 30gPS + 0.8gHST + 20g环烷油+ 0.5g石蜡+ 0.6g抗氧化剂1010 ;
A1为100gSBS + 30gPS + 0.8gHST + 20g环烷油+ 0.5g石蜡+ 0.6g抗氧化剂1010 +
10g废氨纶短纤维;
A2为100gSBS + 30gPS + 0.8gHST + 20g环烷油+ 0.5g石蜡+ 0.6g抗氧化剂1010 +
20g废氨纶短纤维;
A3为100gSBS + 30gPS + 0.8gHST + 20g环烷油+ 0.5g石蜡+ 0.6g抗氧化剂1010 +
30g废氨纶短纤维;
A4为100gSBS + 30gPS + 0.8gHST + 20g环烷油+ 0.5g石蜡+ 0.6g抗氧化剂1010 +
40g废氨纶短纤维;
A3′为100gSBS + 30gPS + 0.8gHST + 20g环烷油+ 0.5g石蜡+ 0.6g抗氧化剂1010 +
20g废氨纶短纤维+ 10gEV A
B1为100gSBS + 30gPS + 0.8gHST + 20g环烷油+ 0.5g石蜡+ 0.6g抗氧化剂1010 +20
废氨纶短纤维+ 10gCaCO3
B2为100gSBS + 30gPS + 0.8gHST + 20g环烷油+ 0.5g石蜡+ 0.6g抗氧化剂1010 +20废氨纶短纤维+ 20gCaCO3
B3为100gSBS + 30gPS + 0.8gHST + 20g环烷油+ 0.5g石蜡+ 0.6g抗氧化剂1010 +20废氨纶短纤维+ 30gCaCO3
B4为100gSBS + 30gPS + 0.8gHST + 20g环烷油+ 0.5g石蜡+ 0.6g抗氧化剂1010 +20废氨纶短纤维+ 40gCaCO3
废PU改性SBS工艺流程简图,见图1。
用氨纶废丝短纤维补强改性热塑性弹性体SBS的性能研究
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开放式炼胶(塑)机:X(S)K—160,上海群翼橡塑机械公司产品;平板硫化机(热):50T,上海群翼橡塑机械公司产品;平板硫化机(冷):25T,上海群翼橡塑机械公司产品;邵氏硬度计:LX-A型,莱州华银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微机控制万能制样机:AI-7000M,台湾高铁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 试样的制备
⑴混炼:在双辊开炼机上混炼,辊压,下片;
⑵硫化压片:硫化压片的温度为150℃,先加热预压三分钟,使之熔化,
再压片十分钟后将其取出;
⑶裁片:根据GB1040—79裁拉伸试样样品;根据HG2-167-65裁撕裂试样
样品。
2.5 性能测试
⑴拉伸性能:按GB1040—79标准测试,
拉伸强度:(MPa)=力值N/(试样宽度m×试样厚度m)
⑵撕裂强度:按HG2-167-65标准测试,
撕裂强度:(KN/m)=力值KN/试样厚度m
⑶扯断伸长率:测拉伸性能前在式样上划出间距为1cm的两条线,量出断
裂时两线间距,
断裂伸长率:(%)=(断裂时两线间距-1cm)/1cm×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