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公司治理的典范
TBM:品牌创新工程

终 日忙于急功近利的事务,讲起品牌 人云 亦云 ,高谈 阔论 ,但 眼高 手低 , 执 行不力 ,往往 意兴 阑珊 ,欠缺积极 的进取心 ,有头无尾 ,难有建树 。鲜 少 与属下 职工坦诚相对 ,沟通品牌使 命、愿景 、策略与原理 ;造成 员工 没 有归属感 , 团队凝聚力不足 , 组织松散 , 纪律废弛 ,士气低落 ,品牌竞 争力严 重衰退 。企业偏重形而 下的有 形物质 而 忽略无形 的非物质精神心态 ,组 织 将沦为没有灵魂的公司。
吗 ? HP、M ir s f、Ya o 、Go ge co ot ho o l、
A zn创业之初都是在车库里发迹的 mao
欢迎的企业排行榜 :产 品与服务质 量、 有雄 厚的财 力与庞 大的规模 ,却不敢 小公司,做品牌须有赢的策略和致胜的 钱 创新力 、长期投资 、财 务结构、吸 引 造次躁进 ,冒然闯进 B C品牌的范畴。 方法 ,以有限的财力作适当的投资 , 2 和保有人才 的程度 ( 工作环境 ) 、社会 但 已在暗 中摸索 学 习如 何做好 B B 要用在刀 口上。但请咨询专家与杰出的 2, 责任 、资源运 用和经营 管理 的质 量。 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降低风险 ,适 设计师不可吝啬小气 ,重赏之下必有勇 品牌 商誉是 董事会 的重大工 作 目标 , 时取舍 ,期待 安全 转型升级 ,尽早促 夫来帮你赢得挑战;在态度上对有真才 有助于企业获利与成长 , B 是增进 使 鸿海变成蓝海的代名词 ,度过此一 实学 的达人要 礼贤 下士给 予尊重 ,只要 T M 品牌商誉的一大利器 。 微利的艰困时段。 塑造出有口碑的品牌,投资报酬跟着水 涨船高。一家公司的老板宁可花 30 0 多 万买一辆进口轿车,却舍不得付 3 万 0 考 守界的品牌老师来上课。 制造工业型产 品的 B B厂商 ,可 2 能 只有个位数 的客 户,并不直接与终 端 消费者打 交道 ,也没有刻意筹组专 业 的品牌经营团队 ,利润虽低,订单 不 断。B C必须 面对 成千上万的消费 2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解析华为成功的原因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解析华为成功的原因华为的成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析,其中公司治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华为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涉及了一系列科学、稳定、透明、灵活的公司治理措施,以下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解析华为成功的原因:第一,强大的讲求规则的执行力。
华为始终坚持以法治为基石,遵守各种国际和当地的法律法规,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内部法律体系。
公司成立了法律合规机构和监察机构,对公司的运营进行监督,并负责处理违规行为。
同时,华为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使员工时刻明白公司的规则,并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第二,高效的公司组织架构。
华为采用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架构,以一种高度去中心化的方式进行管理。
华为将公司分为若干个业务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独立决策权和利润责任,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同时,华为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员工的绩效来进行晋升和奖金发放,使员工与公司的利益紧密相连。
第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华为积极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研发,建立了全球领先的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拥有世界顶尖的专家和科学家团队。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创新基金和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并实施。
华为也与全球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加强了技术引进和转化能力。
这些措施使得华为在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并能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第四,高度关注客户需求。
华为将客户放在公司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增加对客户需求的理解。
华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客户反馈机制,通过定期的市场调研和客户满意度调查来获取客户意见,并及时提供解决方案。
此外,华为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国际组织的活动,与客户共同探索未来的技术和发展方向。
第五,全球化经营策略。
华为提倡全球化思维,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经营,建立了全球化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
公司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对各个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和管控。
此外,华为非常重视本地化发展,通过引进土生土长的人才和与当地政府、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了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先进芯片制造行业中成功案例分析

先进芯片制造行业中成功案例分析先进芯片制造行业中的成功案例分析引言:芯片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芯片的需求不断增加,先进芯片制造行业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机遇。
本文将以先进芯片制造行业中的成功案例为切入点,对其成功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先进芯片制造行业,并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成功案例一:台积电台积电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先进半导体制造企业,专注于逻辑芯片、DRAM和存储芯片等产品的研发和制造。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领先:台积电始终保持在制程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提供了包括7纳米、5纳米在内的先进制程,满足了市场对高性能、低功耗芯片的需求。
技术领先是台积电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基础。
2. 客户合作:台积电与众多全球知名的芯片设计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制造服务。
客户合作关系的稳定与密切为台积电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3. 投资持续性:台积电长期致力于技术研发和制造设备的更新升级,不断推动制程技术的进步。
公司每年都有巨额的资金用于研发和设备更新,保持了技术的竞争力。
二、成功案例二:英特尔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芯片生产商之一,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强大的研发实力:英特尔在芯片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方面投入巨大的资源,努力保持在制程和架构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英特尔能够推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芯片产品。
2. 垂直整合能力:英特尔不仅拥有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还通过整合生态链条,从设计到制造,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
这使得英特尔能够控制芯片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3. 大规模生产能力:英特尔具备大规模芯片生产的能力,能够满足市场对大量芯片的需求。
在芯片制造工艺上的积累和规模经济效应为英特尔提供了竞争优势。
三、成功案例三:三星电子三星电子是全球领先的电子产品制造商,旗下拥有先进芯片制造、电子设备和解决方案等多个业务领域。
张忠谋:台积电老将的传奇人生

张忠谋:台积电老将的传奇人生要是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也要是一个好的创业者,要能开创一个行业,当然也要能轻而易举影响一个行业,要全球化,但一定要世界级的。
这句话用来形容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或许你并不了解张忠谋,但是说起手机、数码相机、电脑、电视机你一定不会陌生,而要制造出这些东西,有一样东西不可或缺,那就是芯片,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台积电”),正是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
在这一干全球科技产业的“幕后英雄”中,独有它享有无可动摇的地位。
而它的掌门人,就是全球最佳职业经理人之一的张忠谋。
张忠谋是一个有着传奇故事的人,他的传奇也就是台积电的传奇。
高瞻远瞩开创先河任何事情的诞生总会有一个故事,台积电也不例外,并且还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似乎在诞生之初就承载着某种使命。
一九八七年,全球第一家专业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在新竹诞生,当年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向岛内企业简报晶圆代工时,感觉自己犹如外星人;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台积电早已成为世界第一,为台湾赢得专业晶圆代工王国美誉。
一九八五年,是诞生前的台积电关键的一年,也是张忠谋转换人生跑到关键的一年。
时任工研院董事长的徐贤修、政务委员李国鼎等人力邀他回台接掌工研院院长,徐贤修还亲自到纽约拜访他三次。
由于先前自爱美国德州仪器做到集团副总裁、通用器材总裁,负责企业经营职务前后二十一年,经济上已独立,他正好想找一个新的挑战,张忠谋说,“工研院研究成果可以技术移转给台湾很多公司以创造利润,对我是很大的吸引力。
”当年台当局推动成立大型半导体公司,是李国鼎的点子。
美国有三家由华人创办的IC设计公司如国善、华智、茂硅,他们没有晶圆厂,希望台湾当局能够资助设厂。
李国鼎属意由张忠谋筹办一家半导体公司,已有二十多年半导体管理经验的张忠谋,几天之内提出晶圆代工模式,他向李国鼎报告,“台湾要做半导体,只有生产方面有竞争力,而晶圆代工最有成功希望。
”张忠谋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他选择方向,往往是选择最有利的,他明白世界上所有的决定都是如此,一定会有缺点,只是这个决定优点多,成功的可能性比别的选择大。
台积电半导体制造自动化

RFID, 智慧型晶片卡
主要資料來源: IC Insights
晶圓製造服務成長預測
晶圓製造服務之年成長率高於半導體業平均成長值 台積電市佔率佔全球晶圓製造服務 50%
‘06
© 2007 TSMC, Ltd Mar. 2007 P. 4
Source: IC insights, WSTS, TSMC
End-to-End商務系統趨勢與應用
半導體產業水平分工將繼續進行,但虛擬垂直整合的必要性也愈來愈高。台積電 使用大量資訊技術以eFoundrySM創造新的商業模式“Virtual Fab” 。
物流
E2E商務系統平台支援全公司四大領域商務運作。 提供電子商務服務平台,與廠商及客戶上下游結合成IC產業完整的價值鏈。
運用最佳化方法(BKM, Best Known Method)及標準化過程將企業流程建置成 最頂尖的企業資訊系統,以滿足企業快速成長的需求,並降低成本。
© 2007 TSMC, Ltd Mar. 2007 P. 11
© 2007 TSMC, Ltd Mar. 2007 P. 12
台積電電子商務系統
台積電全球營運據點
WaferTech
美國子公司
歐洲子公司
日本子公司 總部
韓國辦事處
Fab 2, 3, 5, 8, 12
台積電(上海) 有限公司
© 2007 TSMC, Ltd Mar. 2007 P. 6
印度辦事處 SSMC
Fab 6 ,14
台積電全球廠區簡圖
Fab 2 (竹科)
Fab 3(竹科)
以資訊技術打造台積電 世界級的半導體企業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博达公司审计案例分析

台湾博达公司审计案例分析1 引言被称为“下一个芯片代工的台积电”的台湾博达科技,于2004年6月15日,无任何预警地宣布,因无法偿还即将到期债务29.8亿元新台币,向台北士林地方法院申请重整,由此引发了台湾股市的剧烈动荡.博达案被称为台湾版的安然事件,其作账手法十分隐蔽和复杂,精巧程度比起安然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严重冲击台湾股市,引发台湾资本市场及相关监管制度诸多重大变革.这些舞弊手段同我国内地、美国的舞弊手法相比有很大不同.研究这样的问题,能够在甄别会计舞弊行为、防范财务信息风险方面产生效用,也能够给证券监管部门及注册会计师一定的启示。
2案情简介1991年2月25日,博达科技由其董事长叶素菲以500万新台币成立,初期员工仅4人,主要从事经营计算机外设产品进出口贸易与开发智慧型硬盘机SCSI接口控制卡,并以自有品牌PROCOMP行销。
1996年开始涉足砷化镓化合物生产领域,进行砷化镓磊芯片的生产。
1999年12月18日,股票以每股85.5元上市,并获颁国家磐石奖.公司于2000年 12月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后共进行了四次现金增资与发债,从市场筹资111。
04亿新台币。
2002年,宣称成功开发出雷射二极管磊芯片,获得日本DVD读取头大厂订单。
在2004年6月15日的事件发生后,台湾证券管理部门对该公司进行财务调查,就此引发了由博达科技开始的一连串会计舞弊案的曝光。
博达上市后,叶素菲在岛内设立近30家子公司、关联公司,之后又连续在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成立约10家海外上、下游关联公司.借助这些上、下游关联公司,可以将卖不掉的货,塞给海外公司,以虚增营收及获利、隐藏亏损,通过这样不停制造假的“销、进货”纪录,可以让上市公司始终保持高增长业绩,从而拉高博达及关联公司的账面数字。
以此手法,博达上市的5年内,叶素菲“创造”了博达141亿元的账面营收,借由关联公司在转卖过程中的利润,掏空了博达20亿的资金。
台积电或成最先进芯片制造商

台积电或成最先进芯片制造商
作者:
来源:《董事会》2018年第05期
臺积电计划使用最新技术生产半导体产品,这将使其首次取代美国英特尔公司生产全球性能最强的芯片。
台积电一直以铸造厂商的身份为没有生产工厂的芯片设计商制造产品,其最新的生产工厂建造成本达到200亿美元。
凭借这一经营模式,台积电占领了大量市场,2017年在行业内的生产规模达到整体的65%。
相比英特尔的10纳米节点制造芯片技术,台积电将维度减少至7纳米。
2017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30亿美元,其中纳米节点技术方面的投资超过了英特尔与三星两家公司的总和。
技术领先最直观的体现是公司估值,2017年,台积电首次在估值上超过英特尔。
就当前发展状况而言,台积电所处的市场环境极佳。
源于苹果等不愿意转向三星这类竞争对手为台积电带来了大量的订单,并进一步带动该公司的客户群发展。
来源:Economist。
台积电的绩优与隐忧——ESG视角下的业绩观

台积电的绩优与隐忧——ESG视角下的业绩观
黄世忠
【期刊名称】《财会月刊》
【年(卷),期】2022()18
【摘要】本文基于台积电2021年度的年报、永续报告书、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揭露报告、环境损益分析报告和重大性分析报告,从影响力的角度分析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透视其经营活动和价值链活动产生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本文的分析表明,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商,台积电创造了优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环境效益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耗电耗水和温室气体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外部性影响。
台积电信息披露案例的启示意义在于:可持续发展报告既可弥补财务报告未能反映外部性的缺陷,也可弥补财务报告忽略智慧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及关系资本的不足,基于双重重要性原则、面向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理应定位为独立的报告,以提升信息披露框架的逻辑严谨性。
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报告与财务报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仅可以将外部性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中,而且能更有效地洞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总页数】6页(P3-8)
【作者】黄世忠
【作者单位】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5
【相关文献】
1.企业效绩评价等同于绩效(业绩)评价吗?--效绩评价与绩效(业绩)评价的比较分析
2.刘彦春掌舵景顺长城绩优成长基金/工银瑞信深证红利ETF业绩与规模双飞/前海开源杨德龙:提前迎来“七翻身”
3.业绩期望顺差、知识产权保护与绩优企业创新
4.改革成效突出经营业绩骄人——对我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中20家绩优企业的分析
5.单位业绩突出气象服务效显绩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積電公司治理的典範
全方位的企業社會責任發展
1、台積電公司之公司治理
獨立董事
薪酬委員會、稽核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
2、環保、安全、衛生組織之重視
員工認股方式
3、社會責任型投資績優及環境會計制度
4、文教基金會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的緣起
1、企業是人類經濟活動上的重視發明
2、人類逐漸無法駕馭企業
利害關係人的關念stakeholder v s stockholder
3、企業有責任解決本身引發的問題
◆安隆公司事件
◆企業自利層面
形象良好的企業更容易獲得社會大眾肯定,正面形象帶來無限商機:
1、企業形象與品牌價值的提高
品牌是企業最有價值的Asset,如可口可樂,麥當勞
2 、吸引有價值之員工
3 、消費者之認同
4、供應鏈與企業CSR
5、企業CSR與財務績效有正面關係
◆企業家應負甚麼樣的CSR?
profit ethic vs social ethic(第21頁)
◆CSR最低道德標準:「不危害」的觀點(是消極的)
1、企業的產品會勞務,或產生的過程不危害(機率上)
2、利潤與責任的衝突問題
◆最高道德標準的觀點
「不危害」+使世界變得更美好,即創造生活價值
◆法律無法規範完善的CSR
法律僅反應甚麼不該作的低道德標準
◆市場機制無法規範完善的CSR
價格不見得是良好的道德溝通工具
例如高排放二氧化碳之企業
◆社會慈善的觀點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善因行銷公益行銷策略性慈善
◆建立以員工為核心之社群
CSR是否是企業追求利潤過程的窗飾而已?
從員工的角度來看企業,企業本身就是壹個社群
企業中主導力從股東轉為員工,更注重永續發展與CSR
◆企業CSR之總架構
philanthropic responsibility----社會慈善的觀點
ethical responsibility---- 最高道德標準的觀點
legal responsibility---- 「不危害」的觀點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最大利潤觀點
◆企業之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
企業內部員工、工會
管理者
股東、董事會
企業外部債權人、原料供應商
下游廠家、消費者
競爭者
其他政府、社區、社會大眾、生態環境、其他
◆企業CSR建立在道德研判上
◆不同觀點之CSR彼此互補
◆台達電得遠見雜誌之「企業社會責任獎」
第二章道德法則
◆窮人的銀行
孟加拉2006諾貝爾獎經濟學家尤努斯(Muhammad Yunus)
「信用是窮人打破貧窮最後的機會」
貸款給婦女。
「使用乾淨的水,小孩必須受教育,必須修建廁所,必須互相幫助。
」好人,積極行善的例證
◆道德法則Moral Principle
實然倫理:已存在的倫理實務
應然倫理:從哲學所發展出來的理想
◆如何判斷道德
目的論(teleology) :從目的來判斷
實用主義(utilitarianism)
義務論(deontology)
◆應用倫理:基於實際需要
◆個人的道德特質
Kohlberg 之道德層級架構
階層一服從與懲罰—守規矩以避免被處罰
階層二工具性的目的—以自利為依歸,惟有在與自己的利益不衝突時才守法階層三人際依歸—以符合別人的期望為依歸
階層四社會依歸—依循自己所同意的規矩,尋求對社會群體有所貢獻
階層五社會接觸—發展多元化的價值觀,有獨立抗拒大眾壓力的勇氣
階層六泛倫理法則--依循自己所選擇的倫理原則,標準與行為一致
◆理想性idealism:理想性高者教願依循高層次之道德標準
一致性relativism:一致性高者對自己與別人,在不同情境下所採行的道德標準差異就越小
situationist(情境主義者) absolutist(絕對主義者)
subjectist(主觀主義者) exceptionist(例外主義者)
由左而右,一致性越高絕對主義者最高
由下而上,理想性越高主觀主義者最低
◆道德法則(moral principle):一個人用來判斷是、非、對、錯的依據。
◆道德研判(moral reasoning):一個人對是、非、對、錯作出具體見解的過程。
◆道德研判與企業倫理
道德法則道德研判(企業經營議題之道德研判即企業倫理、醫學議題之道德
研判即醫學倫理、科技倫理‥執行與實踐(企業之社會責任)
◆道德研判與企業倫理的關係
道德研判如何形成:
決定道德法則的偏好-->特定事件資訊收集-->形成道德研判
道德理想高者可能採取義務論
道德理想低者可能採取實用論
◆面對道德兩難(ethic dilemmas)時,
建議從「對」或「錯」中發展出「有創意」的解決之道
當事者可從 1.事件與自身的靠近Proximity)
2.自己之能力(capability)
3.最後指望(last resort)
三項因素來研判,是否要付出代價來作。
聖經中好的撒瑪利亞人的故事
◆道德法則在企業中的落實問題
缺口一、企業成員之道德研判能力不足
缺口二、企業營運經常面臨道德法則不易研判之模糊地帶
缺口三、利益衝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