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耐受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_崔宏伟

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_崔宏伟

表观遗传学是针对不涉及到DNA序列变化而表现为DNA甲基化谱、染色质结构状态和基因表达谱在细胞间传递的遗传现象的一门学科。

表观遗传的主要机制包括DNA 甲基化、核染色质修饰、印记基因丢失及非编码microRNA 变化[1]。

表观遗传修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以发生在亲代与子代间(有丝分裂遗传)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减数分裂遗传)的可遗传变化。

它还可以作为一种阐述具有相同DNA 序列的细胞或生物体如何产生明显表型差异的机制,对于表观遗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解释生活习惯与疾病发生间的关系[2]。

大量研究表明,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已经成为阐述多种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一个基本途径[3-4]。

本文就表观遗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指在DNA序列的胞嘧啶核苷酸的特定位置共价加减甲基基团的一种变化。

甲基化反应进行的程度受到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的控制。

在脊椎动物中,甲基基团的共价加减反应只会发生于启动子区域的胞嘧啶与鸟苷酸含量丰富的区域,即所谓的CpG岛(CpG islands)[5]。

1.1低甲基化在机体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位于启动子区域外的大约80%的CpG二核苷酸结构处于甲基化状态。

全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降低或者处于低甲基化状态会导致信使RNA水平受到抑制。

结肠癌患者的DNA总体水平处于低甲基化状态,是首次阐述的表观遗传调控的异常情况[6]。

低甲基化状态通过促进有丝分裂导致染色体重组,引起基因组不稳定现象如基因缺失,易位等发生肿瘤。

DNA低甲基化状态还与原癌基因如c-Jun、c-Myc及c-Ha-Ras的激活作用有关[7]。

目前的研究证实,肿瘤组织的DNA大部分都处于低甲基化状态,低甲基化加速癌变进程[8-9]。

1.2高甲基化通常,高度甲基化发生于特定的某一基因。

基因组启动子区域CpG岛的高度甲基化状态基因的转录沉默,随后导致蛋白表达的缺失。

15523664_奶牛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5523664_奶牛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李 秀 波 %!/+/?'"女 "吉 林 通 化 人 "博 士 "主 要 从 事 兽 药 $饲 料 添 加 剂 研 发 "=?\@EK!KEQEJVI!S@@G3SW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期
华 伟 毅 等 !奶 牛 主 要 病 原 菌 耐 药 性 及 控 制 技 术 研 究 进 展
在呼吁人们重视耐药性问题#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 性问 题 呈 现 出 多 重 耐 药$广 泛 耐 药$全 耐 药 的 (") 态
株最多耐药!$种"最 少 耐 药 " 种"耐 药 + 种 以 上 菌 株占4!3405#刘 正 明 等 研 (/) 究 了 内 蒙 古 地 区 !80
势"给人类的公 共 安 全 提 出 了 挑 战# 食 品 安 全 更 是 株羊源大肠杆菌对 !: 种 临 床 常 用 抗 菌 药 物 药 敏 试
重中之重"而抗菌药在动物疾病上的滥用"无疑导致 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磺胺
动物源性食品中药 物 残 留 的 超 标"进 而 危 害 人 体 健 甲唑$黏菌 素 的 耐 药 率 最 高"均 达 !885"对 阿 莫
康#.健康饲养奶牛"减 少 用 药/也 是 近 年 来 的 主 要 西林$克 拉 维 酸$四 环 素$环 丙 沙 星 的 耐 药 率 在
性 $规 范 使 用 抗 菌 药 和 提 高 治 疗 效 果 提 供 参 考 #
现状研究"结果表 明"对 &?内 酰 胺 类 的 耐 药 率 最 高" 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 药 率 为 $85 "045"对 氟 喹

药物发现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表达的新靶点和策略

药物发现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表达的新靶点和策略

药物发现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表达的新靶点和策略在药物发现领域,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一直是研究者们的追求。

近年来,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表观遗传学在调控基因表达和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新的药物靶点的潜在来源。

本文将从表观遗传学的概念入手,介绍药物发现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表达的新靶点和策略。

一、表观遗传学概述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不改变DNA序列的遗传变化形式。

它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和染色质构象等多个方面。

表观遗传学的变化可以对基因表达产生长期的影响,从而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表达的新靶点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表达的新靶点来源于对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

一些常见的新靶点包括DNA甲基转移酶、组蛋白泛素化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

这些靶点的研究可以为药物发现提供新的方向。

1. DNA甲基转移酶DNA甲基转移酶是在DNA甲基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类。

研究发现,某些疾病如癌症和自身免疫病等与DNA甲基转移酶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抑制或激活DNA甲基转移酶的活性,可以调节表观遗传学的变化,从而治疗相关疾病。

2. 组蛋白泛素化酶组蛋白泛素化酶是调控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的重要酶类。

研究发现,组蛋白泛素化酶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通过干扰组蛋白泛素化酶的功能,可以调控基因表达,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是调控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的关键酶类。

研究发现,某些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异常表达相关。

因此,通过调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活性,可以改变染色质的结构,进而调控基因表达,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三、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表达的新策略除了发现新的靶点外,还需要创新性的策略来实现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表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策略。

内毒素耐受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内毒素耐受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阐述 。
2 T n样 受 体 家 族 及 其 下 游信 号转 导 途 径 o
Tl 受 体 ( o—k eet , I s 最 早 由 o l样 Tlle r p r TB ) li c o _
L m ie _ 9 年 在关 于果 蝇 成 虫抗 真 菌 反 应 中 e ar 等 41 6 t 9 J 报道 。 目前 在 哺 乳 动 物 共 发现 1 3种 T R , 类 特 L s人 异性 表 达 T R11 , T R 1 1 L .0 而 L 1 、2和 1 在 鼠 中表 3只 达 E 。这些 同源性 受 体 , s j 统一 归为 T R家族 。1 风 L ] L 广泛 分布 于 固有 免疫 系统细 胞表 面 , 如单 核细 胞 、 巨 噬 细胞 、 中性粒 细胞 、 嗜酸性 粒细胞 、 自然 杀伤 细胞 、 树 突状 细胞 、 小板 和 T B淋 巴细胞 _ 。 同时一 些 血 / 6 J 非免疫 细胞 如上 皮 细 胞 、 内皮 细 胞 、 质 细胞 、 角 心肌 细胞 和子 宫平 滑 肌 细胞 也 表 达 T R [ 。T s 一 L s J Hl 是 种模式 识 别 受 体 ( a e eon i cp rP ) Pt r r g i nr et , , t n c t e o o
能够识 别微 生物进 化过 程 中的一些 保守结 构 即病原
1 内毒 素 耐 受 的体 内和 体 外 模 型
内毒素 耐 受 的体 内模 型 方 面 , 目前 已有 大 鼠 、
兔、 、 狗 猴子 和狒 狒 等动 物 模 型 , 确 切 的模 拟 人 类 但
的内毒素耐 受模 型仍 未获得 成功 。动物 因种 属和 个
在体外模型方面, 主要是培养对 内毒素敏感的细胞 , 通过 不 同剂 量 L S处 理 而 得 到 。大量 研 究 表 明 , P 单

表观遗传学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学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学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摘要涉及细胞生长关键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节失活是人类疾病尤其是癌症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

这些表观遗传学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复和非编码RNA交联,它们影响基因表达,并且与疾病进展相关。

与基因突变比较,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具有潜在的可恢复性,表观遗传学失活的基因重新表达能抑制疾病状态或者对某些治疗敏感化。

能够逆转表观基因失活的小分子称为表观治疗药(epi-drug),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组织(EMA)已经批准了此类药物的癌症治疗,这类药物未来必定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热点和重点。

本文着眼于表观遗传学分子的生化特征,分析了这些药物的作用和目前在临床上的研究应用情况。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药物;DAN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1.简介众所周知,基因和表观遗传的改变对人类疾病有着确切的作用。

“表观遗传学”指的是在基因表达和染色质结构中由于化学修饰产生的所有可遗传的变化,而不涉及基因核苷酸序列的改变。

这些改变的正确调节保证了适当的细胞生长,相反,表观遗传模式的去调节状态导致疾病的产生和传播。

表观遗传继承方法有三种类型:DNA甲基化、组蛋白修复、非编码RNA调控。

这些都是保证基因活性从一代细胞传递到下一代细胞的关键机制。

三种影响作用不同,但相互影响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导致不适当的基因表达,易致癌症和其他表观遗传性疾病。

尽管确切的机制还未明了,近几年表观遗传学作为扩展我们对疾病的理解,尤其是肿瘤基因学,已成为癌症治疗和预防策略建立的重要工具。

2.染色质结构与调节在真核细胞中,DNA与组蛋白形成的复合结构组成染色质。

组蛋白包括一组基本蛋白,这些蛋白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

核心组蛋白称为H2A、H2B、H3和H4,上述四种组蛋白两个分子共同组成八聚体。

DNA与组蛋白核心的基本氨基酸通过带负电荷的DNA磷酸基团相互作用,围绕在蛋白核心的周围。

大约146bp的DNA能够围绕组蛋白核心形成一个核酸单位(核小体),即染色质基序重复结构。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8-08-02T11:59:25.4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作者:王艳秋1 张天娥2(通讯作者)刘荣强淮文英[导读] 本文综述了表观遗传的特点和研究内容。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 【摘要】表观遗传学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但能产生可遗传的基因功能变化的学科,被定义为染色体区域的结构性适应以便于记录、传导信号和保持改变活动状态。

研究的重点是识别和理解作为表型变异基础的精确的分子变异,已证实环境变化可以促成基因表观修饰,表观修饰也可能引起基因改变,这种改变具有可遗传性且与人类的表型、多种疾病发生关系密切,对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解开疾病潜在生物学机制的希望,并具有作为疾病或疾病进展的生物标记物的潜力。

本文综述了表观遗传的特点和研究内容。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综述Advances of Research on Epeigenetics Wang Yanqiu,Zhang Tiane,Liu Rongqiang,Huai Weny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Chengdu 610075,China)Abstract:Epigenetics is a subject that studies the changes in genetic function that can be inherited without DNA sequence changes. It is defined as the structural adaptation of the chromosomal region to facilitate the recording,transmission of signals and to maintain the changing state of activity.The focus of the study is to identify and understand the precise molecular variation based on the basis of phenotypic variation.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environmental changes can contribute to gene surface modification,and apparent modification may also cause genetic change. This change is hereditabl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phenotype and various diseases,and studies epigenetics It provides hope for solving the potential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disease and has potential as a biomarker for disease or disease progres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contents of epigenetic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epigenetics;DNA methylation;histone modification;review表观遗传是指基因的DNA序列不发生改变而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功能发生改变,并产生可遗传的表型,这种表型在细胞增殖和生长发育过程中能稳定传递。

【推荐下载】表观遗传学修饰与肿瘤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浅谈

【推荐下载】表观遗传学修饰与肿瘤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浅谈

表观遗传学修饰与肿瘤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浅谈 2012-12-10 【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表观遗传学修饰与肿瘤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浅谈 本文就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与恶性肿瘤耐药的关系及其在逆转耐药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述之如下。

 1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 1.1 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指在DNA复制以后,在DNA甲基化酶的作用下,将S-腺苷甲硫氨酸分子上的甲基转移到DNA分子中胞嘧啶残基的第5位碳原子上,随着甲基向DNA分子的引入,改变了DNA分子的构象,直接或通过序列特异性甲基化蛋白、甲基化结合蛋白间接影响转录因子与基因调控区的结合。

目前发现的DNA甲基化酶有两种:一种是维持甲基转移酶;另一种是重新甲基转移酶。

 1.2 组蛋白乙酰化染色质的基本单位为核小体,核小体是由组蛋白八聚体和DNA 缠绕而成。

组蛋白乙酰化是表观遗传学修饰的另一主要方式,它属于一种可逆的动态过程。

 1.3 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乙酰化的关系由于组蛋白去乙酰化和DNA甲基化一样,可以导致基因沉默,学者们认为两者之间存在串扰现象。

 2 表观遗传学修饰与恶性肿瘤耐药 2.1 基因下调导致耐药在恶性肿瘤中有一些抑癌基因和凋亡信号通路的基因通过表观遗传学修饰的机制下调,并与化疗耐药有关。

其中研究比较确切的一个基因是hMLH1,它编码DNA错配修复酶。

此外,由于表观遗传学修饰造成下调的基因,均可导致恶性肿瘤耐药。

 2.2 基因上调导致耐药在恶性肿瘤中,表观遗传学修饰的改变也可导致一些基因的上调,包括与细胞增殖和存活相关的基因。

上调基因FANCF编码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0的蛋白质,与肿瘤的易感性相关。

2003年,Taniguchi等证实在卵巢恶性肿瘤获得耐药的过程中,FANCF基因发生DNA去甲基化和重新表达。

2023脓毒症相关ARDS的进展和机制

2023脓毒症相关ARDS的进展和机制

2023脓毒症相关ARDS的进展和机制摘要:2016年脓毒症3.0指南的引入提高了我们对脓毒症诊断和治疗的理解。

2023的〃拯救脓毒症运动〃推荐了针对脓毒症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和护理方法。

然而,脓毒症病人的死亡率仍然很高。

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约占其中的30%病死率在30%-40%之间。

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的病理标本经常显示广泛的肺泡损伤,研究表明肺上皮和肺内皮损伤是根本原因。

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脓毒症相关ARDS中肺上皮和肺内皮损伤的机制和研究进展,这可能为未来的研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刖百脓毒症是ICU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其复杂的分子基础,其致死率很高。

2016年,脓毒症被描述为〃宿主对感染的反应不平衡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衰竭〃。

脓毒症通常表现为宿主对入侵病原体的反应失调;这种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死亡率。

随着过去几十年来脓毒症诊断、治疗和管理的逐步发展,以及建议的不断更新,脓毒症的死亡率显著下降(约20-30%I然而,早期发现脓毒症、预防多器官衰竭和改善预后仍然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脓毒症经常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损害,如急性肾损伤(AKI1急性肺损伤(A1I)z A1I加重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因此,ARDS通常被视为严导致远端肺泡结构和相关微血管区域的损伤。

在渗出阶段,肺泡巨噬细胞被激活,导致释放强大的促炎介质和趋化因子(如TNF x I1-6和I1-8),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集聚。

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如细胞因子)通过释放毒性介质进一步促进损伤。

由此造成的损害会导致屏障功能丧失以及间质和肺泡浸润。

ATI z a1veo1arI型细胞;TNG、肿瘤坏死因子;I1-6、白介素-6;Ang-2、血管生成素2;RAGE,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血管内皮损伤尽管ARDS中内皮损伤的性质和机制尚不清楚,但新的研究表明,它与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蛋白改变、细胞凋亡或其他细胞死亡途径(如凋亡和自噬)以及氧化应激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 篇 综 述
内毒 素 耐受 的表观 遗 传 学调 控 研究 进 展
林 海焕 ,莫 泽殉 ,郭振辉
( 1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老年重症 医学科 广东省老年感染 与脏器功能支持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老年感染与脏器功能支持重点实验 室,广东 广州 5 1 0 0 1 0 ; 2 ,广州 中医药大学 研究 生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0 1 0 )
Abs t r a c t:En d o t o x i n t o l e r a n c e i s a p r o t e c t i v e me c h a n i s m o f e x c e s s i v e i n f l a mma t o r y r e s p o n s e .TLR4 s i g n a l i n g p a t h -
w a y p l a y s c r i t i c a l r o l e s i n e n d o t o x i n t o l e r a n c e .E p i g e n e t i c s i s a p h e n o me n o n t h a t a l t e r s g e n e e x p r e s s i o n p a t t e r n w i t h o u t DNA s e q u e n c e ; i t ma y mo d u l a t e s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e n d o t o x i n t o l e r a n c e t h r o u g h mi c r o R NA ,l o n g n o n — c o d i n g RN A r e g u l a t i o n a n d h i s t o n e mo d i f i c a t i o n .
Ke y wor ds :e n d o t o x i n t o l e r a n c e;e p i g e n e t i e s ;mi c r o RN A;l n c R NA;h i s t o n e mo d i f i c a t i 小 剂 量 脂 多糖 ( 1 i p o p o . 1 y s a c c h a r i d e , L P S ) 刺激后 , 对 后续 L P S刺 激 反 应 性 降低 甚至 无 反 应 的 现象 。作 为 机 体 一 种 保 护 性 机
G u a n g z h o u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er G ia t i r c I n f e c t i o n nd a Or g a n Fu n c t i o n S u p p o t ,Ge r n e r l a Ho s p i t a l o f Gu ng a z h o u Mi l i t a y r Co mma n d,
关键 词 : 内毒素耐受; 表观遗传学; m i c r o R N A; l n c R N A ; 组蛋白修饰
中图分类号 : R 3 9 2 . 2 文献标志码 : A
P r o g r e s s i n e p i g e n e t i c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e n d o t o x i n t o l e r a n c e
2 0 1 6年
l 2月
基 础 医学 与临床
B a s i c& C l i n i c l a Me d i c i n e
De c e mb e r 2 01 6 Vo 1 . 3 6 No 1 2
. .
第3 6卷
第 1 2期
文 章 编 号 :1 O 0 1 - 6 3 2 5【 2 01 6) l 2 — 1 7 3 3 — 0 5
G u a n g z h o u , 5 1 0 0 1 0; 2 . G r a d u a t e S c h o o l , G u ng a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0 1 0 ,C h i n a )
摘要 : 内毒素耐受是机体为对抗过度炎性反应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T L R 4信号通路在内毒素耐受中发挥重
要作用。表 观遗传是 指不 基于 D N A序列改变而基因表达有 所改 变 的可 遗传 现象 , 可通过 m i c r o R N A、 l n c R N A和组 蛋 白修饰 等调控 方式参 与内毒 素耐受进程。
1 内毒素 耐受与 T L R 4信 号传 导通路
L I N Ha i . h u a n ' ,MO Ze . x u n ,GUO Z he n. h u i
( 1 . D e p t .o f Me d i c a l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 G 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i a l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G e r i a t r i c I n f e c t i o n a n d O r g n a F u n c t i o n S u p p o r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