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集群视角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为例

基于集群视角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为例

本模式。因此, 必须积极探索江苏农产品加 _业集群发展的科学路径, T - 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
关键 词: 产 品加 .业 ; 产 品加 工度 ; 农 r 农 - 区位熵 ; 业 集群 产

江 苏 农 产 品 加 工 业 的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年江 苏农 产 品加 工度 也 达到 33 . 说 明江苏 总体 的农 产 .5 这 品加 工度 已经 达到 发达 国家 的水 平 二 江 苏农产 品加 工产 业集群 优势 尚不显 著 关 于产 业 集 群 的 开创 性 研究 始 于 新古 典 经 济学 的集
农 产 品 加 工 业 俏 模 资 广: 模 的 扩 张 速 度 远 高 r 从 业 人 员 和 企 业 数 量 的 张 速 度 特 J. j足 企 业 数 量 指 标 I
的 系统 . 是形 成产 业集 群 现象 的主要 原 因” 产 业集群 凭借 。 自身在 成 本 节 约 、 源 优 化 、 险分 散 以及 创新 激 发等 方 资 风 面 的独 到 功 效 , 被奉 为 区域 经 济发 展 的核 心 动力 . 为各 成
0 I0 5 2 0 j0 6 2
531 _8 53
4 1 88 7 .6
21 .7 16
1 2 95 4
平 还 有 明 显 的 差 距 .0 8年 的农 。 』l 度 仅 为 20 J工 f
6 8 50 5 . 0 8 5 53 l. 2
50 83 8 -9 59 22 6 .3
国 的工业 总产 值 。 般来 说 , 一 某一 产业 的 区位 熵指 数越 高 , 表 明该产 业 发展 水平 越 高 .对 于 国 民经 济 发 展 的贡献 越
其次 。 力 培育 区域农 产 品加 工龙 头企 业 。积极扶 持 大 农产 加工 企业 规 模化 经 营. 力 培育 区域农 产 品 加工龙 头 大

我国产业集聚升级路径及政府作用分析

我国产业集聚升级路径及政府作用分析
这 只 看不 见 的手 ” 常会 发 生失 灵 现 象 , 府 的干 经 政




预活动 不可 避免 。从 社会 网络关 系来 看 , 政府 作 为 产业发 展政 策 的制定 者 和社会 资 源 的协调 者 , 无论 是从 技 术 、 劳动 力 、 入 一 出 等各 个 层 面看 , 投 产 都具 有至 关重要 的作 用 。 宁 (0 6 认 为从 结构功 能主 蔡 20 ) 义 出发 , 集 群 网络 密集 性结 构 的深 入 分析 有助 于 对 政 策制定 者实 施更 具针 对 性 的 网络治理对 策 , 根据
产 业集 群 升 级被 定 义为 集 群 企 业 为 了提 升 产 生效
22 0 0年1, 图将产 业 集 聚作 为 引领 全省 经济 的重 力 中之重 , 争取将 集 聚 区变 为长 三角 乃 至全 国的工业 化示范 区 。那 么 在产 业集 聚 升级过 程 中 , 府到底 政 发挥 了怎么样 的作 用 ?这 些措施 利 弊如何 ?该进行 如何改 进是 决策 者们 应该 关 注 的问题 , 本文 将根 据 我 国产 业 聚集 发 展 的现状 进 行路 径分 析 , 此基 础 在 上探 讨 了 政府 在 这 一过 程 中应 发挥 怎 样 的作 用 并
导 致对 系 统 的 冲击 。如某 地 区在 其 他 条 件 与外 地 等 同 的情况 ,某 一 单一 方 面 的优 势 会 形 成竞 争 力 累计 , 而 引 起其 他 地 区资 源 的 流人 。 进 了本 地 从 促 快 速 的发 展 。“ 径 依 赖 ” 论 则 充 分 的认 可上 述 路 理
共赢 已经 成为 未 来企 业 发 展 的重 要 模 式 ; 同时 , 从
行 业 性质 及产 业 链 角度 形 成 的企 业共 同体 与 其他 共 同体形 成 了群 体 抗争 的局 面 ,故 现在 的企 业 主

两化融合: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路径分析

两化融合: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路径分析

两化融合:园区转型发展的路径分析调研项目负责人顾玉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生重大意义。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结合自身资源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区”为契机,通过“两化融合”,加快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继续争当省市乃至全国科学发展的示范。

一、两化融合的内涵与意义什么是两化融合?从狭义上讲,两化融合是指在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生产能力、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既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应用信息技术,还包括支撑上述各环节信息化的信息产业的发展,更包括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工业企业之间、工业企业与生产服务业之间、工业企业与社会管理和生活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反馈,以及由此形成良性的产业升级内生机制。

广义上讲,我国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的是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跃迁和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跃迁的双重任务叠加的社会发展阶段,即我国在没有完全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的时候,又开始了向信息社会的转型,在这个历史阶段既要继续推进社会各个领域融入社会化大生产进程,又要开始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般而言,广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发展等诸多领域。

两化融合的意义在于:首先,两化融合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大力推进两化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苏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研究

江苏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和完善ꎮ 尚未建立全面的统计体系ꎬ政策设计协
同不足ꎬ制造资源共享水平不足ꎬ集群内企业间的联
系松散ꎬ区域协作不畅通ꎬ龙头企业牵引上下游产业
力度较弱ꎮ
3 4 集群公共服务下沉不到位
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在中小企业和政府之间发挥
的桥梁纽带作用不足ꎬ 组织共治、 资源共用、 利益共
享、合作共赢的治理体系仍需要完善ꎬ公共服务的精
核心环节申请专利ꎬ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
好、竞争能力强的知识产权ꎮ 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或牵
头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ꎬ将创新成果和专利转
化为标准ꎮ
4 4 加速数字化转型ꎬ构建集群发展数据底座
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
行动ꎬ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ꎬ布局网络、算力ꎬ加快
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ꎮ 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ꎬ支持
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ꎬ是产业
链供应链重要的组成单元ꎬ在推进产业合作、产学研协
国家
同创新、提高产业组织效率、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实现
高水平自立自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ꎮ
1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现状分析
1 1 国外集群培育经验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ꎬ许多国家都在大
86%ꎬ主导产业支柱作用日益显著ꎬ已形成一定的规
模优势ꎮ 2023 年以来ꎬ多地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
集群的文件不断印发ꎮ 江苏、广东、四川、陕西、上海
等地陆续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
政策ꎬ对产业导向、培育数量、认定标准、培育模式等
制定了明确的规划 [6] ꎮ 在产业导向上ꎬ江苏提出重点
支持主导产业属于“1650” 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集群ꎮ
物流大数据等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ꎮ “ 全面” 是指在

两种农村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以戴南不锈钢产业、丁伙花卉产业为例

两种农村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以戴南不锈钢产业、丁伙花卉产业为例
王 国华 , 师卫胜 , 汤 海
( 州大学 经济学院 , 扬I 江苏 扬州 2 5 0 2 09)
摘 要 : 0世 纪 9 年代 以来, 自2 0 产业集群在我 国农村迅速发展 , 对地方经济的发展 起到 了重要 的推 动作用。 由
于各地 自身因素的 不同, 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也有所不 同。 江苏省戴南不锈钢 产业和 丁伙花卉 产业是两种比较典型 的模式。 首先分析戴 南与丁伙的产业集群概 况, 然后 , 在此基础上寻找到 两种模式产生与发展的共性 , 总结出选择农
2 0 年第 l 08 4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ON0MI S ARCH C C RE E GUI DE
No 1 2 0 .4, 0 8 S f lN . 3 e a o 3 i
总第 3 3期
两种农村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
以戴 南不锈 钢 产 业 、 丁伙 花卉 产 业 为集群 .
被 国家 林业 局命 名为 “ 中国花 木之 乡” 丁伙镇 , 木 的 花
产 业在全 国花卉产业 发展大潮 中逐渐焕 发生机 ,成为该 镇 的支柱产业 和面 向国内外市场 的特色 产业 ,显示 出 良好 的
发展势 头。
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 ,在将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农村 经济的一种战略时 ,理应选择以本地农业产业为出发点的农
村地 区发展产业集群应遵循的一般原 则, 即产业 关联度原 则、 经济效益 比较原 则、 市场导 向原 则和动态比较优势原
则. 对农村产业集群 的选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 词 : 村 产 业 集群 ; 性 ; 成 机 理 农 共 形
中图分类号 : 30 文献标 志码 : 文章编号 :6 3 2 1 2 0 )4 0 6 - 3 F 2 A 1 7 — 9 X(0 8 1- 0 5 0

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

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

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课题,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定义、重要性、实施路径和关键技术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传统产业集群进行全面的升级和转型,以提升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和数字化能力。

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产业集群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市场营销的精准化等目标,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其次,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数字化转型还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赢,实现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在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路径和方法。

首先,制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规划和战略,明确产业集群的数字化发展目标和路径,为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提供指导。

其次,推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和信息化工具,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建设数字化平台和生态系统,打造数字化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集群内外企业的互联互通和合作共赢。

最后,加强数字化转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确保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

在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关键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产业集群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产业集群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提升生产和决策的智能化水平。

再次,物联网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

最后,区块链和数字化金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产业集群的数字化化程度,加强产业的数字化协同和创新能力。

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

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

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宿迁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经济中心。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产业升级的趋势,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按一定产业类型集聚的企业,形成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群体。

宿迁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潜力。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产业集群规模相对较小,缺乏协同发展和产业链衔接的机制。

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人才短缺和落后的管理水平也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有必要对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探讨解决方案和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其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宿迁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经济枢纽城市,产业集群发展一直是该市经济发展的核心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挖掘现存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推动宿迁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如何激发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潜力,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宿迁市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深入分析宿迁市产业集群的状况和问题,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宿迁市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双赢的局面。

1.3 研究意义宿迁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产业基地和经济增长极,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首先,研究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深入剖析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问题诊断,可以为地方政府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其次,研究宿迁市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可以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和合作。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知识累积路径——基于江苏省三个典型产业集群案例研究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知识累积路径——基于江苏省三个典型产业集群案例研究

1 引言

为要 素知 识 (o pnn ko l g)与建 构知 识 cm oet nwe e d
(rht trl nweg) 要 素知识是 指产 品各项核 acicua ko l e , e d
个 产业 集 群 的发 展 与 企业 一 样 都 要 经 历 萌
芽、 成长 、 熟 、 成 衰退 的过程 , 但在这 一相对 “ 短暂 ” 的 演化过程 中 , 同的产业集 群呈现 了不 同的活力 。 不 造 成 这一现象 的原 因是什么 ?基于要 素知识 与建 构知 识 的知识创 新角度 分类法 ,本文 提 出了产业集 群创 新 网络知识 累积 的不 同路径 命题假 设 ,通过对 江苏 省三个典 型产业集 群 的案例研究 对命题 假设进 行 了
式合作关 系 的总体结构 ,而这 种 网络 形成 和出现是 为 了响应 组织对 知识 的需 求 ¨。产业 集群 内这种跨 1 组织 的创新 网络的形成 ,不仅 有利 于企业 寻找到促
进 自身发展所需的知识 ,而且能逐步增强集群内
企业技 术创新 的能力 。 18 9 5年 ,Cak 对 产 品知识 结 构特征 研 究 的 l 在 r 基础 上 , 首先从 知识 与创新 的关系 出发 , 将知 识划分
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是指具有局部地理区域特 企业之间首先是要素知识的流动 ,从产业集群的长 征的创新 网络 ,它是 由产业集群 内部各 成员要 素之 期发展来看 ,要素知识最终在集群内是一个共享的
间在创新 过程 中形成 的关 系 与结构模 式 ,是集 群在 技术创新 过程 中 ,围绕企 业形成 的各 种正式 与非正
把知识划分为要素知识和建构知识 , 这种分类方式 不仅适应产品知识 ,还可以扩充到企业知识与集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 经济 比较 明显 , 以钢铁 行业 的合理 集 中度 所 设 备 制 造 、 织 等 行 业 集 聚 效 应 明 显 。 即 江 苏 省 的 产 业 集 人壁 垒高 , 纺 这样 有 利 于提 高 国 际竞 争力 和 降低 成 群主要 为传统 比较优 势 行业 ( 织业 , 纺 纺织 服 装 , 帽 制造 应该处 于较高水平 , 鞋
文 章 编 号 :6 23 9 (0 2 0 —0 70 1 7— 1 8 2 1 ) 60 5-2
1 前 言
集中, 但是江苏 省的产业集 群也 存在 一些 问题 , 具体 有 以下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苏 省 的 产 业 集 群 抓 住 历 史 机 遇 , 得 几 个 方 面 : 江 取 () 织 业 过 度 竞 争 。 江 苏 省 纺 织 服 装 、 帽 制 造 业 和 1纺 鞋 了 快 速 发 展 。但 是 , 个 不 争 的事 实 是 , 苏 省 产 业 集 群 大 一 江
完整 的价值链 , 如南 通是 纺 织 基地 , 主要 提供 初 级 加 工 品 , 壁 江 山 , 些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以 出 口 为 主 , 2 0 这 如 0 8年 外 资 企 常 州为牛仔 布的生产基地 , 供 中间产 品 , 提 而无锡 是 服装 加 业 出 口量 前 1 0家 企 业 中 , 子 信 息 制 造 行 业 7 家 ( 中苏 0 电 2 其 工 基地 , 生产 出最 终 产 品 , 这 些 传 统行 业 主要 集 中于 苏 州 5 且 7家 )外 商投 资行 业 或外 商 并购 本 地企 业 并不 会 带来 , 南, 地域集 中度较 高 , 行业集 中度 较低 ; 石化 、 金等 传统 重 预期 的技术外溢 和技术转移 (ol t b l a dF a kRe e 冶 Je Si ae n rn i , e z
21 第 6 0 2年 期
集 群内部 的企 业 多 是 国 外企 业 下 包 网络 中 的加 工 厂 , 如 个 集 群 的发 展 , 高 江 苏 省 产 业 集 群 在 全 球 分 工 体 系 中 的 提 20 0 9年江苏省通信 设备 、 计算 机 及其 他 电子设 备 制造 业总 地 位 。逐 步 从 OE 原 始 设 备 制 造 ) 渡 到 O M( 过 DM ( 始 设 原 产值的 6 . 用于 出 口, 88 这些 加 工企 业 之 间的大 多数 是相 计 制 造 ) 再 提 升 到 OB 原 始 品 牌 制 造 ) 是 当 前 我 国 中 小 , M( ,
互 独 立 的 , 业 之 间并 没 有 合 作 关 系 , 昆 山 工 业 园 区 最 大 企 业 产 业 集 群 融 人 全 球 价 值 链 、 取 潜 在 发 展 空 间 的 主 要 企 如 获
的电子制造企业 仁宝 、 富士康是 生 产相 同产 品的企 业 , 企业 战 略 选 择 。 江 苏 省 目前 的 中 小 企 业 产 业 集 群 主 要 以 OE M
14 2 且 多 集 中在 承 接 外 国 公 司 “ 料 加 工 ” “ 牌 生 产 ” 劳 动 密 纺 织 业 的 年 产 值 分 别 占 全 国 的 2 . 、 1 , 主 要 集 中 于 来 、贴 的 无 常 南 扬 苏 地 集型制 造行业 , 群组 织内部“ 集 自稔 性 ” 险 突 出 , 新 动 力 苏 州 、 锡 、 州 、 通 、 州 等 苏 南 、 中 城 市 , 理 集 中 度 风 创
作 者 简 介 : 瑜 ( 9 5 经 大 学硕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治 经 济 学 。 研 政
N o 6, .0 201 2
现代商贸工业 Mo enB s es rd d s y dr ui s T a e n ut n I r
产 品 多 直 接 出 口到 日本 、 国 、 加 坡 、 国 等 地 , 连 规 模 代 工为 主 , 韩 新 韩 就 在此基 础上应积极 发展 自有 品牌 , 力 于提 升研 着 最 小 的产 品也 用 来 直 接 出 口 。 发 设 计 能力 和 营 销 能力 , 高 本 土 商 品 的 国 际 知 名 度 , 而 提 进 为 实现 江 苏 中 小 企 业 产 业 集 群 的 成 功 升 级 , 通 过 模 应 所 以苏 南 的 产 业 集 群 内部 并 不 能 构 成 一 个 完 整 的 企 业 增 强 我 国 的 产 业 竞 争 力 。
网络 , 只是相 同企业在 地理上 的集 中而 已 , 其竞争 优 势来源
于廉价 的劳动力和便利 的交通 。随着 用工 成本 的增 加和交 块 化分 工 , 提高集 群 内企业之 间 的配套 协作 能力 , 将单 个企
通 的 日益 发 达 , 南 地 区的 传 统 优 势 将 消 失 , 不 及 时 优 化 业 的优 势 集 合 为 集 群 优 势 , 一 步 优 化 产 业 链 条 , 而 提 升 苏 如 进 从 产 业 组 织 结 构 , 能会 导 致 产 业 空 心 化 。 可 在 全 球 价 值 链 的 位 置 。 同 时 , 该 积 极 加 强 区 域 合 作 , 过 应 通
工 业 则 主 要 为 大 型 企 业 , 理 分 布 较 分 散 , 是 集 中 度 相 对 2 1 ) 地 但 01 。
较高; 电子信息设备 、 计算机 及其 他 电子设 备制 造业 集 中 于
其次 , 苏州等 电子 制造业集 群是 劳动 密集 型企 业 , 于 处 苏州、 无锡 等地 , 主要为外商 投 资企业 , 负责 零部 件加 工 , 属 价值 链的低端 , 利润率较 低 , 2 0 如 0 8年利润 率仅 为 6 6 , .5 于接包 型企业 , 于电子信息 行业 的价值 链 低端 , 有完 整 在 江 苏 省 制 造 行 业 中 排 倒 数 第 三 ( 具 制 造 业 利 润 率 为 处 没 家
2 江苏 省产 业集群 的发 展现 状
其 次 中小 企 业 协 作 能 力 不 强 , 过 度 竞 争 现 象 严 重 ; 三 , 且 第
大 江 苏 省 的 产 业 在 地 域 上 的 集 中 度 较 高 。 江 苏 省 仪 器 仪 纺 织 机 械 生 产 水 平 低 , 型 生 产 机 械 需 要 从 国 外 进 口 。 () 2 钢铁等传统 重 工业 集 中度 较低 。 由于钢 铁 行业 进 表 及文化 、 办公 用 机械 制造 、 信 设 备 、 算机 及 其 他 电子 通 计
No 0 , 0 2 . 6 2 1
现代 商贸工业 Mo enB s es rd d s y d r ui s T aeI ut n n r
2 1 第 6期 0 2年
江苏 省产业 集群 的升级路径 分析
丁 瑜
( 京财经 大学经济 学院 , 苏 南京 204) 南 江 10 6
制造 , 纺织等行业 主要 以中小企业 集群 的形 式存 在 , 电子 2 , 如 3 且主 要集 中于苏南 地 区, 域集 中度 较 高 , 地 如苏 州 工 信 息设备 、 计算机 及其他 电子 设备 制造 主要 集 中于 苏州 、 无 业园 区、 昆山经 济技 术 开发 区、 锡 高新 技术 产 业 开发 区 , 无 锡 等地 , 苏州 的丝 绸 、 亚麻 生产 集群 , 州灯 心绒 、 常 牛仔 布生 三个 集 群 2 1 0 0年 总产 值 占江 苏 省 GD P总 量 的 3 9 、 .2 产集 群等 ; 医药 、 工等 行 业则 是 集 中度 较 高 的行 业 , 产 4 1 、. 8 。苏南地 区成 为 了全 国 电子 信息 制 造业 的 化 其 .4 34 值 主 要 集 中 于 大 型 企 业 , 医 药 行 业 主 要 为 南 京 医 药 产 业 领 头 羊 , 是 苏 南 产 业 集 群 也 存 在 一 些 问题 。 如 但
的价值 链 。
6 2 , 油 加 工 、 焦 及 核 燃 料 加 工 业 为 2 2 ) .7 石 炼 .8 。 第 三 , 南 电 子 产 业 集 群 内 部 同 构 程 度 较 高 , 生 产 相 苏 即
3 江 苏省产 业 集群 的主 要问题
江 苏 省 的产 业 集 群 较 发 达 , 产 业 组 织 的 空 间 结 构 较 同产 品 的 行 业 聚集 , 即 而不 是 一 个 较 完 整 的 产 业 链 , 些 大 多 这

要 : 用产品 内分工理论 , 别是 模块化 分工及 其组织机制 , 运 特 分析 江苏省产业 集群存在 的问题及 其症结 所在 , 江 为
苏省 产 业 集群 转 型 升 级 服 务 。
关 键 词 : 业 集群 ; 品 内分 工 ; 块 化 ; 型 升 级 产 产 模 转 中图分类号 :2 F 文献标 识码 : A
集 团 和 扬 子 江 药 业 集 团 , 化 行 业 以 中 国 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石 首 先 , 南 地 区 制 造 业 以 F I 主 , 通 信 设 备 、 算 苏 D 为 如 计 限公 司 江 苏 石 油 分 公 司 、 国 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金 陵 机 及 其 他 电 子 设 备 制 造 业 规 模 以 上 企 业 中 , 有 控 股 4 中 国 4 分 公 司 为 主 。 江 苏 省 的 传 统 优 势 产 业 和 机 械 制 造 业 有 比 较 家 , 营企 业 9 9家 , 商 投 资 1 6 私 6 外 6 0家 , 见 外 商 占据 了 半 可
江 不足 , 年来 一直被锁定 在全球 产业 价值 链低 端 。因此 , 多 分 较高 。但是 , 苏省的纺织业 也 存在 着 中国纺织 业 的通病 。 纺 两 中 的 即 析 江苏省 产业集 群存 在 的 问题 , 索集 群 转 型升 级 的 可行 首 先 , 织 行 业 呈 现 “ 头 小 、 间 大 ” 现 象 , 产 品研 发 、 探 普通 加 工 等低 附加 值 部 路 径 , 摆在经 济理 论工 作 者 和实 际工 作 部 门 面前 的 一项 品牌营销 等附加值 较 大 的部 分小 , 是 分大 , 江苏省 知名 服 装企 业 只有红 豆 、 司 登两 家企 业 ; 如 波 非 常 紧 迫 和 重 要 的课 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