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试的古文句子
文言文二轮复习之翻译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_我__曾__经__整__天__地__思__考__,__却__不__如__片__刻__工__夫__学__的__东__西__多__。______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_有__学__问__有__修__养__的__人__本__性__同__一__般__人__没___有__差__别__,__只__是__善__于__借_ _助__外__物__罢__了__。____________
1.命题材料:从内容上说,文言文段主要是记叙人物的 生平事迹,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从表达方式来说, 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文言阅读材料为人物传记已 延续多年,但也应注意命题具有稳中求变,也应适当关注游 记等散文。
2.命题要点: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 句式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 装句、疑问句等。
(三)《游褒禅山记》重点句子翻译: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_因__为__它__是__在__华__山__的__南__面__而__这__样__称__呼__它__。________________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我__也__后__悔__自__己__跟__随__他__们__而__不__能__够__尽__情__享__受__游__览__的__乐__趣__。__
(一)《寡人之于国也》重点句子翻译: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_河__内__遇__到__饥__荒__,__就__把__那__里__的__百__姓__迁___移__到__河__东__去__,__把__河__东_ _的__粮__食__转__移__到__河__内__。______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_咚__咚__地__敲__着__战__鼓__,__两__军__的__兵__器__已__经__开___始__接__触__,__抛__弃__铠__甲_ , _拖__着__兵__器__逃__跑__。__________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

[标签:标题]篇一: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推敲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翻译: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想用?推?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
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因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
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
篇二:文言文翻译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试说明在古代文阅读方面,对“句子”理解提出两条要求:一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是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的词类活用);二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由于高考过几年规定不直接考查古汉语的句式,而是把它糅合在其它项中作间接考查,所以本讲着重讲后一项。
一、理解句子正确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前提,故先讲如何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即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
这里主要从分析句子本身的角度来说。
1.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多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不会理解,而只有一两个词语有较高的难度。
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

一审 二读 三写
评价标准
分值 扣分原因
①是否做到字字落实?
评 ②实词是否推断出来? 价 ③虚词是否落实? 要 ④特殊句式是否从特殊落实一般? 点 ⑤句意是否文从字顺?
一审 二读 三写
评价标准
分值
①是否做到字字落实?
评 ②实词是否推断出来? 价 ③虚词是否落实? 要 ④特殊句式是否从特殊落实一般? 点 ⑤句意是否文从字顺?
古清 风韵
二
实词应考指导
年份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题型
①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
考察点
一词多义
②数遣中使候问
一词多义
①死,以属我
属:
通假字、一词多义
②又下负万民
负:
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捐成皋以东 捐:放弃 B.屯巩、洛以拒楚 以:来 C.乃引而东 东:东方 D.据敖仓之粟 粟:泛指粮食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方法2:标名词,定主宾
探索规律
请“/”划三处。/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方法3:辨句式,巧判断
探索规律
固定词组(句式): 何…之有 ,唯…是… ,不亦… 乎, 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 乎,等等。
不胜其烦 喜不自 胜
方法2:联想——成语
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
方法3:推敲——语境
太宗对之流涕, 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
方法4:对位——上下文
方法4:对位——上下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断为小步,半步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二、填空题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同学们来到这片(1)fǔ yǎng shēng zī( )的树林,发现与学长们传说的恐怖情形(2)dà xiāng jìng tíng( )。
其实,这里是一个溪流澄澈、落英缤纷的好地方。
大家的心情(3)qǐng kè( )间就兴奋了,忘情地(4)xī nào( )起来。
三、选择题3.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身材魁梧..的班主任在班会上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下周就要举行考试了,大家要善于从作业失误中汲取..教训,争取理想的成绩。
但部分同学近期因为玩网络游戏、追剧消耗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这是一个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各种干扰让人眼花缭乱....。
我们要目标明确,严于律己,不要辜负父母的期待啊!”同学们听后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A.魁梧B.汲取C.眼花缭乱D.如释重负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顺德香云纱又名响云纱,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是闻名海内外的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特色真丝衣服。
(将“衣服”改成“服装”)B.上世纪爆发的经济危机曾让丝绸业一落千丈,顺德香云纱染整技艺经此严重冲击却能保存下来,传递至今。
(将“传递”改成“传承”)C.是否使用多年生薯莨的粗壮块茎和采集于顺德区河道内富含亚铁离子的河泥作为原材料,是顺德香云纱成为罕有面料的关键。
(删掉“是否”)D.由于香云纱具有凉爽宜人、易洗快干、不易起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等特点,香云纱特别受到沿海地区渔民的青睐的原因。
(删掉“的原因”)四、综合性学习5.阅读名著有障碍,面对升学有压力……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前进的力量呢?学校将结合名著内容开展“直面挑战”主题活动,请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专题06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第03期)-2016-2017学年九年级语文精品解析卷汇编(原卷版)

2017届九年级模拟精卷汇编专题6: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一、【江苏省大丰区第一共同体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名句默写。
(10分)(1),壮心不已。
(2)晓战随金鼓,。
(3),春风不度玉门关。
(4)衣带渐宽终不悔,。
(5),正是河豚欲上时。
(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7)《关雎》中以“,”形象深刻地表现了男主人公长夜难眠、连绵不断的忧思。
(8)近年来美国为南海巡航拉帮结派,结果却只能是孤立无援,正可谓《孟子》中所言“,”。
二、【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义务教育小片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诗文默写(12分)(1)烟笼寒水月笼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3)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5)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即从巴峡穿巫峡,___________________ (7)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8)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10)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曰:“天下无马!”三、【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
(从以下8句中任选6句填写)①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③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8古诗文默写(部编版)

古诗文默写【学习主题】了解初中阶段所涉及到的古诗文默写的常考知识点(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情景型默写),能够准确地默写出课表要求背默的61篇古诗文(40篇古诗词曲和21篇文言文),能够根据题干要求准确高效地完成习题。
【课标要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古诗文默写”部分的要求为: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这里仅推荐古诗文135篇(段)。
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1篇。
1~6年级的背诵篇目都是诗歌;7~9年级的篇目,除诗歌外,也选入了一些短篇散文。
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在教科书中可作不同的安排,不必都编成课文。
【题型概述】从近几年的中考题来看,传统的名篇名句(大多是积极向上的)是重点,教材新增篇目和课标推荐篇目中的名句是考查热点。
题型设置方面一般有两种:直接默写(给上句默写下句或者给下句默写上句)和理解型默写。
涉及到的分值大多在6-10分左右。
主要以填空题为主。
题型示例:(1)×××××××,。
(2)《×××》中既×××,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①通过复习(教材(教辅)及知识清单),掌握必背古诗文中的61篇古诗词曲和文言文;②通过复习(教材(教辅)及知识清单),理解61篇古诗文的意思,能够进行理解性默写;③通过复习(教材(教辅)及知识清单),理解61篇古诗文的情感主旨,能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情景型默写。
【评价任务】①复习教材(学案)及过关测试,能够根据题干要求,进行直接默写;(检测目标①)②复习教材(学案)及过关测试,能够根据题干要求,进行理解性默写;(检测目标②)③复习教材(学案)及过关测试,能够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情景型默写。
文言文语句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标准
古人曾提出“信、达、雅”的三字标准
“信”即字字落实,力求准确; “达”即文从句顺,力求通顺; “雅”即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直译: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
终极绝招:
遇到疑难时,不妨根据语境来 进行合理推断!
猜测法:
1.联想推断法 联想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推断: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不速之客: 邀请、招致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背离 )
众叛亲离 背叛
2.相似结构推断法(对偶、排比句均可用 此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 自然界的万物
------《宋史·卷三百六·戚纶传》 译:胡则当时被当权者亲近,于是一起搜集戚 纶的过失,后来戚纶调任扬州知州。
“涂”通“途”,道路 捃[jùn]:拾、取。摭[zhí]:拾取、搜集。
推断: 当涂者→当权者; 捃摭→搜集,拾取
小
这个“猜词”不能随便
使用。我们首先要“直译”
结
(留删换调补),在“直译” 与“意译”均不能完成时,
3.以形释词法
如从字形结构入手:
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大多表意, 因此可以通过字形结构来推断词义。
例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 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 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
(胡)则时为当涂者所昵,因共捃摭纶过,徒 知扬州。
【题目1】 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关于考试的古文句子

关于考试的古文句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言必信,行必果。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考试的古文句子
关于考试的古文句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