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导向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模拟国际学术会议课程设计
obe课程设计模版

obe课程设计模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XX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XX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基本定义、特点和分类,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基本面貌。
2.XX学科的原理:讲解XX学科的核心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3.XX学科的方法:介绍XX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XX学科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实验等方式,使学生了解XX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XX学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配置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总则(—)为了保证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外国语学习要求,进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大纲。
(二)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与考试(一)教学对象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
硕士生入学时应达到以下水平:(1)掌握4000 个左右常用单词及370 个左右常用词组(能正确识别词类,选择词义),对其中1500 个左右基本词能复用性掌握(即能正确识别词类,选择词义,英汉互译,熟悉某些常用搭配和用法)并具有初步的构词知识;(2)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具备大学英语覆盖的语法知识);(3)能阅读一般难度(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课文的难度)的英语读物,理解基本正确,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 词左右。
1(4)能将一般难度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能将一般难度的汉语句子译成英语,内容表达与语法基本正确;(5)具有初步的写作能力。
硕士生中有一定数量单独考试入学的学生,其入学水平亦应逐步达到上述要求。
(二)教学目的硕士生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
对听、说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要求硕士生的英语教学包括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部分。
1、基础英语部分(1)词汇理解性掌握5000个左右的常用单词及500 个左右常用词组,复用性掌握其中2000 个左右的基本词。
认知120 个左右常用词根和词缀,并能根据构词法识别派生词。
(2)语法能较熟练地运用语法知识,能理解语法结构复杂的长难句。
3)读掌握并能运用各项阅读技能(如概括中心思想,猜词语意,预见,推理和推论等),具有语篇水平上的分析能力。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高校)研究课题目录

SCG116 基于“学生虚拟公司”的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潘瑞玉 Seminar教学法在民办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借鉴日本经验并以树 SCG117 大为例 万国伟 SCG118 现代服务业发展背景下营销专业建设的战略规划研究——浙江树人大学为例 SCG119 我国排球后备人才的评价标准研究 SCG120 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大学生满意度评价研究——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 SCG121 高等院校实施体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 SCG122 博弈视野中的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SCG123 中日茶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 SCG124 高校中的教师同伴互助系统策略研究 SCG125 基于WCAG2.0无障碍网络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SCG126 师生权利视角下高校内部权力的调适机制研究 SCG127 高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沟通研究 SCG128 从新手到成熟:中小学教师学习策略研究 SCG129 发展迟缓幼儿家庭社会支持因素研究 SCG130 非结构式班级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SCG131 浙江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SCG132 词典与外语教育:理论基础、生态特征及战略关系研究 SCG133 商务英语场景模拟教学实验与研究 SCG134 英语课堂语码转换调查与研究 SCG135 基于“二元教育”的旅游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试验基地建设研究 SCG136 从大学生厌学反观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SCG137 基于产业“四化”目标导向的本科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SCG138 高校课程混合教学方式的理论与实践 SCG139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浙江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结合对策研究 SCG140 浙江高校留学回国人员使用状况实证研究 SCG141 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SCG14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中学历史课的衔接与深化研究 吴俊杰 李立敏 许跃宇 赵 军 杜志宏 关剑平 张亚珍 黄 璐 金劲彪 董弋芬 彭文波 陈伟伟 周丽华 胡红辉 陈伟 李生禄 姚明发 高静 田依林 张跃西 罗晓岗 方美玉 李小波 许菁频 尹铁
基于目标导向的高职高专外贸英语函电教学设计——“报盘”(Offer)一单元的课堂教学设计

Si c a eh l yn vtnHrd cn n Tcn0 n ao e ee d Og Io i : a l
基 于 目标 导 向 的 高 职 高 专 外 贸 英语 函 电教 学 设 计
“ 报盘 ”O fr- 单元的课堂教学设计 ( fe )- -
王 静 岩 ( 河北3 1
随 着 世 界 经 济 全 球 一 体 化 的 形 成 和 我 国加 入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 才 市 场 对 商 务 英 人 语 专 业 人 才 的 需 求 不 断 增 加 , 外 贸 业 务 对 员 的 职 业 素 质 要 求 也 不 断 提 高 。 贸 英 语 外 函 电是 商 务英 语 专 业 培 养 方 案 培 养 目标 的 英 语 应 用 与 表 达 能 力 要 求 , 是 毕 业 生 质 也 量标 准 综 合能 力 的 外语 应 用 能 力 和 专 业 技 能 要 求 , 课 程 的 教 学 设 计 将 直 接 决 定 其 该 教学 效果 。
t r s or he e m f t bu yer s onsd r to ’ c i e a i n a nd
ac e a e . c pt nc
( o -f r n n o m ofr ; fe )
( ) 够 正 确 填 写 报 价 单 ( u t to 3能 q o a in ( ) 盘 的 类 型 2报 s e t; h e) A im fe 实盘 )i i dn u o fr o fr( sb n ig p n ( ) 够 不 经 进 口商 询 盘 邀 请 , 对 方 4能 向 t s le he i he elr: s not a l e t r vie r low d o e s o 主 动报 盘 推销 商 品( ou t r o fr 。 v ln a y f ) e w ihdr w hi fe o e i i a c p e b t a s o fr nc t s c e t d y 2 3态 度养 成 . t he buye ihi t ldiy: he s b- r w t n he vai t i o 遵 循正确 、 体 、 晰、 整 、 貌、 具 清 完 礼 体 lg t d o nt r nt a c t a t w ih he i a e t e e i o on r c t t 贴 、 洁 等 外 贸英 语 函 电 写 作 原 则 ; 简 buye w he hi o fr s c e ed. I r n s fe i a c pt n a 培 养 互 惠 互 利 的 积 极 合作 态 度 和 专 业 fr i m o f r, t s le o t n pr m i e t fe he e lr fe o ss o 严谨的外 贸业务风格 。 s ppl c rai go ds w ihi a t t d - u y e t n o t n sa e pe 1确立教学 目标 2 4 教学 的 重点 与难 点 . id o i :e g. ‘ fe s u jc Th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目标 的 确 立 步 骤 大 致 可 ro ftme . , ‘ e ofr i s bet 重 点 : 盘 专 业 术 语 和 专 业 句 型 , 盘 报 报 分 为 : 业 教 学 目标 体 系 的 确 立 、 目教 学 t o rrpy ac pa c rahig h r ) 信 标 准 格 式 和 结 构 难 点 : 盘 和 虚 盘 。 专 科 o y u e l/ ce tn e(e c n ee 实 The ofe i va i f r … … fr s ld o 目标 的确 立 、 元 教 学 目标 的 确 立 、 节 教 by … … ”: “ 单 单 学 目标 的 确 立 和 课 时 教 学 目标 的 确 立 。 在 d y ” Th f r i s bett o rrpy a s ;“ e o e s u jc o y u e l 3制定教 学策略 n … a ” 设 计 本 课 教 学 目标 时 , 先 通 过 研 读 “ 务 i ・ 一d ys. 首 商 3. 1教 学程 序 英 语 专 业 培 养 方 案 ” 明 确 外 贸 英 语 函 电课 , A n n f m ofr( 盘)i ma e t o-i f r e 虚 s d o 目标 导 向 的 教 学 程 序 包 括 下 述 6 阶 个 s a i h bus ne s e a i ns i s r l t o w i h a t ne w 的开 设 目的 、 培 养 方 案 中的 地 位 和 作 用 ; e t bls 在 段。 ①告 诉 学 生 学 习 目标 ( 括具 体 内容 、 包 le o e or a t nta mar e k t. A 标 准 、 用 ) ②刺 激 对 先 前 学 习 的 回忆 ( 然 后 通 过 研 读 “ 贸英 语 函 电 课 程 教 学 大 ci nt r xpl e po e i l 外 作 。 包 n-fr fe a c t n r s r to im o f r m y on ai a e e vai n 纲 ” 进一 步 明 确本 节课 的 教 学 目标 以 及 本 no , 括认 知 、 能 、 度 ) ③提 供 学 习指 导 ( 识 技 态 。 知 l us lke “ The fe i s e t o o f r s u c t our 节 课 在 整 个 学 科 教 学 中 所 处 的 地 位 和 作 c a e i 学 习 、 能学 习 、 度学 习 ) ④ 诱发 学生 行 技 态 。 fn l c nfr ato i a o i m i n”.w hih a s i s c m ke t DO — 用。 为 ( 仿 、 合 、 练 ) ⑤评 定学 习 结 果 。 模 整 熟 。 ⑥ i e f r he fe o be e ie o m 通过 学 习报 盘( fr这 一 单元 , 生应 sbl o t o fr t r v s d r w i — 促 进 记 忆 和 迁 移 应 用 。 学 程 序 要 服 从 学 Of ) e 学 教 a ta tm 该 达 到 的 知 识 目标 为 : 盘 的 定 义 、 盘 的 dr w n a ny i e. 报 报 习 动 机 发 展 的 规 律 和 能 力 形 成 发 展 的 规 类 型 、 盘 专 业 术 语 和 专 业 句 型 、 盘 信 的 报 报 ( ) 关 报 盘 专 业 术 语 和 专 业 句 型 ( ) 律 。 到 目标 先 行 、 习 动 机 与 能 力 形成 环 3相 略 做 学 标 准 格 式 和 结 构 ; 能 目标 为 : 够 以 出 口 技 能 () 4 报盘 信 的 标 准 格 式 和 结 构 节 不缺 失 、 分 完 整 , 习 考 核 结 果 与迁 移 充 学 The s r c u e f n f e a i l e t u t r o a o f r m y nc ud 应 用 及 时 。 制 定 报 盘 这 一 单 元 的 教 学 程 商 的 身 份 在 收 到 进 口商 询 盘 的 背 景 下 及 在 rs: ’ 时 、 针 对 性 地 向 对 方 报 盘 或者 主 动 报 盘 ; t olo i pa t 有 he f l w ng 序 时 , 体做法如下 : 具 > Ac n wld e n ( a k o h k o e g me t Th n s f r t e 态 度 目标 为 : 报 盘 过 程 中 能 够 以 互 惠互 在 ( ) 习 导 入 新 课 1复 0ve t l t r he as w e k , w e e have 利 的 积 极 合 作 态 度 和 专 业 严 谨 的外 贸业 务 i p r r s iq i ) m o t ’ n ur e y > S e ii e l o t e i q iy ( a la n d how o m a n nqu r n ntr p cf r p y t h n u r n me c er e t ke a i i i i e — y 风格 , 循正确 、 体、 遵 具 清晰 、 整 、 貌 、 完 礼 体 o o m od t fc m iy, prc i e, p ayme , pa M ng, nt c na ina r de.The i u r , i na ur to l ta nq y i n t e, i s 贴 、 洁等 外贸英语 函电写作原则 。 简
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作者:康怀彬,陈俊亮,费鹏,程伟伟,张慧芸,刘丽莉来源:《高教学刊》2021年第32期摘要:隨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深入开展,落实产出要求主线和评价机制底线已成为其核心内容。
针对这些情况,文章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设计的新思路,尤其是对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内涵观测点合理的对应关系、课程教学模式有效支持课程目标实现、课程考核针对课程目标设计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促进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加强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OBE理念;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2-0138-04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s of main line of output requirements and bottom line of evaluation mechanism have become the core content. In view of these situations, tak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national excellent online open course "Foo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w ideas of course syllabus,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mode and course assessment design based on results orientation, in particular, elaborates on three core issues, including the reasonablecorrespondence between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d observation points of the connotation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the effective support of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to achieve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d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assessment for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consult and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results-based curriculum design,improving the the quality of course teach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Keywords: OBE concept; food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design课程是大学教学最基本的单元,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课程质量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ap seminar课程要求

ap seminar课程要求AP Seminar课程要求AP Seminar是一门探索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以下是AP Seminar课程的要求和目标。
1. 研究问题:AP Seminar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开展独立研究。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广泛影响的问题,并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来回答这个问题。
2. 批判性思维:AP Seminar强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评估和分析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冲突,以及这些观点对问题的影响。
3. 学术写作:AP Seminar要求学生进行学术写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和辩论。
学生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引用可靠的来源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4. 团队合作:AP Seminar还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需要与同学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并合作解决复杂问题。
5. 学术规范:AP Seminar要求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包括正确引用来源、避免抄袭和操纵数据等。
学生需要通过适当的引用和引文格式来支持自己的研究。
6. 演示技巧:AP Seminar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演示技巧。
学生需要通过口头演讲和展示来清晰地传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回答问题和提供解释。
7. 考试要求:AP Seminar的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份独立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演讲。
考试评估学生的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演示技巧。
8. 多样性和全球视野:AP Seminar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全球视野来研究问题。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观点,并在研究中考虑这些因素。
9. 背景知识:AP Seminar并不要求学生在特定主题领域有深入的专业知识。
相反,它更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10. 准备大学:AP Seminar是一门与大学课程相似的课程。
通过参加AP Seminar课程,学生可以提前适应大学的学术要求和研究方法。
AP Seminar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独立研究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全球视野来研究问题。
obe课程设计
obe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理解学科基本原理,如XX理论、XX法则等,并能够准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描述本章节重要知识点,如XX过程、XX现象,并能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3. 学生能够总结课程内容,形成知识体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XX技能,如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能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XX方法,如实验操作、团队合作等,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程相关现象进行合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学科的热爱和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和原理,设计以下教学大纲:1. 教学内容安排:- 知识点1:XX概念与原理- 教材章节:第X章第X节- 内容列举:XX的定义、特点、应用等- 知识点2:XX过程与方法- 教材章节:第X章第X节- 内容列举:XX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际案例分析等- 知识点3:XX现象与影响- 教材章节:第X章第X节- 内容列举:XX现象的成因、影响、解决办法等2. 教学进度:- 知识点1:2课时- 知识点2:3课时- 知识点3:3课时3. 教学内容组织:- 采用案例导入、问题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参与度。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名单
编号 课题名称
SGH13001 SGH13002 SGH13003 SGH13004 SGH13005 SGH13006 SGH13007 SGH13008 SGH13009 SGH13010 SGH13011 SGH13012 SGH13013 SGH13014 SGH13015 SGH13016 SGH13017 SGH13018 SGH13019 SGH13020 SGH13021 SGH13022 SGH13023 SGH13024 SGH13025 SGH13026 SGH13027 SGH13028 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传播媒介泛娱乐化对青少年行为方式的影响研究 微博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影响研究 增强“90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 提高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接受度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实证研究 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陕西知识产权“学思结合”参与式教育模式研究 非英语专业学术型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陕西高校留学生短期综合汉语课程开发研究 研究生学术交流英语能力多元化提升模式研究 基于交际语言能力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大学英语校内口语考试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以培养国际视野、战略思维为导向的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内容研究 基于“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大学英语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大学生论辩策略对比研究 法律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道德典范研究——以陕西道德模范为例 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协作学习优化研究 英语学习者问题认知层级与思辨能力相关性研究 网络技术辅助下的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学习投入视角的陕西省大学英语学习环境研究 非英语专业学生外语需求分析研究 陕西省大学俄语学习环境构建研究 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研究 陕西省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发展研究 基于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生物类大学物理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少儿艺术教育模式研究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陕西省民俗体育课程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tefl考试课程设计
tefl考试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TEFL(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考试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TEFL考试的各项任务。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TEFL考试的基本内容,包括语言教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教学方法和技巧、课程设计、评估和测试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和实施有效的英语教学活动,进行课堂管理和学生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热爱英语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教学理论:介绍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如结构主义、功能主义、交际法等。
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讲解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和实证研究,如语言输入、输出、认知理论等。
3.教学方法和技巧:探讨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效果,如讲授法、任务型教学法、分组活动等。
4.课程设计:讲解如何设计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5.评估和测试:介绍教学评估的基本方法,如观察、访谈、问卷等,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测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基本理论和知识点,学生进行笔记和思考。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教学案例,讨论和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进行互动交流。
4.实验法:学生参与教学实践,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总结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TEFL教材,如《TEFL教学法》、《TEFL课程设计》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利用网络和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4.实验设备:提供一定的教学设备和材料,如白板、投影仪、教学卡片等。
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相关事宜
首届“科大杯”创新科技发展模拟国际研讨会学术活动计划书The 1st NUDT Graduate Students Symposiumon Scientific &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院训练部: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时期面向国际、走向未来的新型的综合军事人才,同时也为了提升我校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加强语言在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中介力量;本着“科技强军”的战略宗旨,以“突出学术特色、注重交流能力、提升科技品位”为主题,以满足我校培养一流综合性人才的目标需求,外语系指导研究生英语活动中心(PEAC)特拟定2011年春季学期开展首届“科大杯”创新科技发展模拟国际研讨会学术活动。
活动以本学期所开设三门研究生英语选修课(包括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写作、科技英语翻译)为课程依托,以课程内30课时所授知识为智力支持,以课程外10学时为时间和基础,以研究生活动中为组织平台,以所有选课学员以及意愿参与的未选课学员为对象,拟开展首届“科大杯”创新科技发展模拟国际研讨会学术活动。
活动计划如下:(一)会议前准备阶段1. 任课老师根据学员课堂表现情况,从选课学员中按学员院别每个学院推荐一至两名学员进入“模拟国际会议会务组(Academic Committee)”。
负责会议前期收集和评审各院学员论文稿件工作。
2. 按任课老师上课要求,各选课学员(或未选课但愿意参与的学员)在课程课内学时结束前,即“4月26号”前,提交论文及摘要一份,并随之注明oral或poster(说明会议中希望做presentation或展板)。
各任课老师收集后交至Academic Committee。
未选课学员则交至Secretariat。
由Secretariat转为提交给Academic Committee。
(未选课学员的论文征集工作从announcement或call for paper宣传发出之时至4月26号时截止,具体联系人员和联系方式以及地址都会在announcement中做明确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引言
பைடு நூலகம்
二、非 英语 专业研 究生模 拟国际学术会 议课 程设 计
1 .理 论 基 础
非英 语专业硕 士研究 生的英语课 程是研 究生一 门重要
的公共学位课 。 随着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对外经济 技术和文化交流 的进一步扩大 , 英语在进行国际交流中 的地 位 日益 凸显 。更新教学思想 ,加强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进一 步深化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语言学习的 目标是实
基于 目标导 向的非英语 专业 研究生
模拟国际学术会议课程设计
严 瑾 ,葛亚 非
( 中国地质 大学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内容提要] 研究生英语教学的 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学术型高素质人才 。结合本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和 目标 导 向理论 ,本文详细介 绍了非英语专业研 究生特色 课程 《 模拟 国际学 术会 议》的 目标 、具体实施措施和使用 的评 估手段 ,以及存在 的问题和可行 的解 决方法 。同时长期 的教学实 践证 明此课程 能帮助学 生熟悉 国际会议交流 ,提 高他们 的科研 能力。 [ 关键词] 研 究生英语 ;《 模拟 国际学术会议 》 目标 导向理 论 [ 中图分类号] G6 4 3 . 2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7 4 2 7( 2 0 1 3 )0 2 . 0 1 0 4 . 0 2
施一系列语言行为 , 从 而参 与到 交 际 活动 中 去 。非 英 语 专 业
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建立在大学本科英语教学基础上 , 其目 的是在较高 的起 点上 , 更有 效地提 高学生的英语 综合应用能 力 ,使听、说 、读 、写、译各项技能得 以均衡发展 ,使学生 能够熟 练地运用 英语进行 专业学术研 究和成功 参与 国际学 术交流活动 。
第3 3卷 第 2期 2 0 1 3年 2月
湖 北 广 播 电 视 大 掌 掌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e i T V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3 , No . 2 F e b r u a r y . 2 01 3 . 1 O 4 ~ 1 0 5
,
目标导 向学习理论是基于 目标 主义的理 论, 源 自教学 目 标 、课程 目标 、学科 目标、教学单元 目标 ,强调学习的外在 预 期 的 结果 。按 照 认 知 主 义 学 习理 论 , 学 习 是一 个 主 动 的 、 积 累的 、建构 的 、诊 断的、情景 化的具有 目标导 向的过程 ( S h u e l l ,1 9 8 8 :2 7 6 - 9 5 )川。人 的任 何行 为都 具有 目的 性 , 学生 的学 习也无一例外地基于特定 的 目标 , 而 目标的获得过 程是 由 6个要素构成 ,目标确定 ( g o a l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 、行动 ( a  ̄ i o n ) 、 内容 ( c o n t e n t ) 、方 法 ( me t h o d ) 、方 式 ( ma n n e r ) 和设备 ( f a c i l i y )( t 顾日 国,2 0 0 4 )[ 2 】 a教 学 目标是具体 教 学实施 的统帅 , 教学 目标 的制 定对 整个 教学的成 功具有至 关 重要 的左右 ( 石发林等 ,2 0 0 6 )[ 。正如布卢姆 说的 :“ 有 效 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 的 目标 。 ” 2 .模拟 国际学术会 议课程 设计 2 . 1 制 定 教 学 目标 我 们 根 据 非 英 语 专 业 研 究 生 的学 术 英 语 写 作 水 平 和 他 们进行 国际交流的需要 , 设计 出模拟 国际学术会议课程 的具 体 内容和实施情况 , 帮助学 生为实现真 正意 义上 的国际学术 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 作 为以实践为主 的课程 , 重 点帮助 学生 了解国际会议过程 , 参 加 会 议 方 式 和 如 何 进 行 会 议 发 言和 提 问讨论。 2 . 2课程具体 实施 该课程计划授课 8周 ,共 3 0学时 。课程 由理论学 习和 实际模拟 实践操作。第一周 由任课老师介绍课程的 目标、授 课 内容、具体要求和评估手段 ,对学生进行分组 ,并挑选 出 组长 。 班 级的学生被分成 4个小组,每个小组将会在实践环 节 分别负责每 周一次 的模拟发 言活动 。第 一阶段为理 论学 习,一般 课堂教学时间为三周 。 第一周主要介绍 了学术会议 的构成和参加会议 的过 程, 让学生 了解如何查询或进 行会议 征文 、如何注册 、以及如何进行会议发言 。第二周重一 2 i … . e . 导 学生如何将 自己的研究论文浓缩 成精炼 的发言稿 , 以及 ” 优化发言过程 中的语 言表达 。 第三周介绍发言稿 p p t 的制 , 叫也 学生在实 战时能够灵活利用有 限的发 言时间, 最 大限度
2 0 0 8年,教育部颁发 了 《 英语专业硕 士、博士学位 研 究生英语教学要求 》( 试行 ) ,“ 要求 ”明确 了分级 教学和 英 语课程 设置 中开 设知识型模 块课程和应 用型模块 课程 的思 路 ,指出其 “ 有利 于进 一步强化 学生的英语语 言知识,提 高 其听、说 、读 、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 ,培养学 生语 言应用 能力 ” 。专 业英语 以培养学生在本学科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 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 的能力为主 。 试行 的要求体现 了研 究生 英语教学的新趋势 , 即更加重视研 究生 实际应用英语 能力 的 培养和学术交流能力 。 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与 《 研究 生英语教 学 要求 ( 试行 ) 》( 2 0 0 8 )仍有差距 。主要 问题包括学生入学英 语水平较差且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 教学形式 单一,研究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薄弱 , 测试评估体系不够科 学等方面。因此,全方位推进研 究生英语教学模式 改革 ,提 一 。 ’ 研究生英语教学水平, 增强研究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 已成为研 究生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在为期两年 的 创新性 “ 3 + 1 ”非英语专业硕 士研 究生英语教 学模式探 索中, 我校的研 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取得 了较 大的突破 , 其中作为应 用类 的模 拟国际学术交流课程 的构建和优化 , 正是适应 了新 时期培养 学术型人才和应用 型人 才的国家 和社会 需求。 本文 拟介绍如何构建非英语专业研 究生模拟 国际学术会 议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