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朝佛记

合集下载

九华山的作文400字8篇

九华山的作文400字8篇

九华山的作文400字8篇九华山的作文400字篇1利用端午小长假,去了九华山。

一路蒙蒙细雨,甚是惬意,此去九华,也许心里抱着一些希望,自己也不是很明朗,到底是什么希望。

看到一刀,稍微比之前要胖点啦,心情比之前他去杭州玩的时候要好得多。

人那,有时候即使是微弱的想法也是要在现实中磨练的,就像是我们都是浮萍一样,从这个城市漂到另一个城市,看到他,蓦然我发现自己有点心疼他。

尤其后来听他说他到每个城市,所有的东西加起来不过一个箱子,因为他老觉得自己定不下来,在一个公司待不了很久。

突然觉得纵然是男人,内心会比女人强大,但是也有很多无奈和孤单,一个人在很多个城市,奔波,有时候为了一份工作,2天三夜没有睡觉去应聘。

生活真的不容易。

真的希望一刀可以越过越好。

觉得他第二天我们一起去爬了九华山,山很陡峭,雾气缭绕,像是仙境一般,瀑布特别美丽,弯曲的石阶,一切一切都让人觉得是不虚此行。

不知道为什么当一刀说他喜欢的是又瘦又小的女孩子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

也不知道他这人是怎么了,没事就一副死样,讲话奶奶的任何时候都那么实在。

无趣。

回来的时候,他送我,突然很想抱抱他,但是终究我不好意思说出口,因为一惯的羞涩和矜持。

早上六点让他起床送我,真的不容易,难为他了呢。

希望他一切顺利。

九华山的作文400字篇2今天是旅游的最后一天,我们要去华阴市最雄伟、最壮丽、最最出名的地方——华山。

在车上,导游非常细致的给我们描述着华山,我听的一塌糊涂,现在我一分钟也忍受不了华山的诱惑啦!下了车,我往山上一看,心差点跳到嗓子眼,真陡呀,我能爬上去吗?爬了一会,我的心渐渐放松起来,不就是走台阶吗?容易。

我远远地跑在妈妈前面,急得妈妈在后面直叫:“慢点,要保存体力!”我只好慢点走。

大约走了一千个台阶的时候,我的腿开始疼了,看看上面下面的人都在慢慢往上走,我也继续坚持着。

我拉着铁链,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感觉腿像灌了铅一样,脚落下就不想再抬起来。

妈妈一边爬一边给我打气,偶尔也扶扶我。

九华山导游词作文(精选8篇)

九华山导游词作文(精选8篇)

九华山导游词作文(精选8篇)九华山导游词作文篇1十月二日我们把生活用品和食物备齐,把家里事情打理好后高高兴兴去九华山了,开始了我们的自驾之旅。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

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着名的游览避暑胜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九华山风景区的游客换乘中心。

九华山的游人还真多啊!每个停车场都很拥挤,找了20多分钟才找到一个空车位下了车,我们往前走这里的街道可真繁华,人山人海的,这里的每一家商店卖的东西都离不开“佛”这个字,像佛像、拜佛用的佛香、佛型的挂件、饰品……我们往前走了大概1千米左右总算来到了售票处,买票上山的游客自觉得排起了两条长龙,我们排队半个多小时才买好了门票。

我们坐上了去九华山风景区的大巴,当大巴行驶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我不由得一阵心惊肉跳,在这么危险崎岖的山路上,没有一定的驾驶技术是不敢上路的。

在途中我看见了很多寺庙有只园寺,化城寺,旃檀禅林寺等。

到达目的地了,这时我看见旁边的路标上写着“九华街”,这里是九华街呀!我拿爸爸手机查了一下资料上说九华街坐落化城盆地,四山环抱,方圆约4平方公里,是九华腹地中一颗明珠。

看样子很好玩我四处看了看这里有很多农家乐。

突然我看见了一座很大的寺庙——化城寺,爸妈带我进去烧香拜佛求佛祖保佑,这里香火极盛,游人不绝。

吃完午饭后我们又坐车去九华山天台风景区,上天台景区要坐索道去,看着上上下下的索道缆车我有点怕但又想体验一下刺激,坐在缆车上很平稳我有点高兴又有点失望,我高兴是因为很安全,失望是因为没体验到想像中的惊险刺激,缆车窗外的山上有很多黄山松(跟黄山松的品种一样统称为黄山松)不一会儿到达了天台哇!有一句话说的真不错,“去九华山,不去天台等于没来”。

游览九华山个人观后感

游览九华山个人观后感

游览九华山个人观后感游览九华山个人观后感1早上天还没有亮,我就起床了。

因为我们要去九华山游玩。

因为知道了今天要去九华山,所以昨天我们都把食物准备好了,还特意在网上查了九华山,知道了四大佛教名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和我们今天要去的安徽九华山。

他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起床以后,我们开车到了约定的地点,上了大巴车,在车上呆了6个小时(很漫长的一段时间)。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做了不少事情,比如说:吃了早饭,看了一集电视等。

长时间的活动后,终于到了安徽,在停车场停车时,从车前走来一个导游,经过了解,我们知道了这个导游姓周。

我还在导游手里发现一面小黄旗。

接下来,我们先去宾馆里放衣服,放好衣服后,我们就去寺庙里拜菩萨。

一共要去三个寺庙。

我们先去月身宝殿,到了月身宝殿,导游就给我们讲了月身宝殿的故事,听完了故事之后,我才知道月身宝殿就是肉身宝殿,因为以前在这里的一个菩萨他活了99岁,他的肉身就在这个月身宝殿里,然后我们便走了进去,发现里面有好几个菩萨,都穿着金光闪闪的“衣服”。

要走了,看了三遍才知足。

看好以后,我们就去点蜡烛点香。

然后再去第二个庙,是财神殿,我们先点好香,然后就进去参观,里面也大多数是金色的财神爷,马上就看好了,出来时我在想,进去的人大多数应该都是想发财的吧!第三个庙是百岁宫,听说里面住着一个百岁老人,也是金闪闪的衣服。

回去的时候我们还摔了一跤。

这次去九华山游玩真开心!游览九华山个人观后感2这个寒假,我去了很多地方玩,其中就去了九华山。

一听山,你们会说要爬山,怎么拜佛?确实要爬山,但寺庙在山上,我们就要爬山上去拜,让我给你们讲讲吧!爸爸开车带我们去九华山玩。

车子延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开了很长时间。

其中一段盘山公路旁,围栏上蹲着好几只猴子,不停的有路过的车子丢食物给它们吃,我们也扔了一些草莓给猴子吃,猴子把东西很适不及待的捡起来吃。

到了停车场,停好车,我们一起走路过去,边走边看,妈妈突然对我们说:“看,那边有石阶,可以爬上去。

九华山详解

九华山详解

九华山详解中国四大佛山,分别乃山西大智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四川大行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浙江大悲观世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和安徽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九华山,其中,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游人最多,香火最盛,自古便有“香火甲天下”和“东南第一山”之称。

自古便是天子帝王、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和善男信女的避暑胜地、礼佛净土。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青阳县南侧,为中国首批5A 级风景名胜区,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临太平湖与黄山连成一脉。

由于其峰如九子,背靠陵阳,故唐代之前称之为九子山、陵阳山。

至唐天宝初年,诗人李白三游九华山,登顶俯视,见山峰相连犹如莲花盛开,作诗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后世便称为九华(古时花通华)山。

九华山方圆120 公里,景区总面积334 平方公里,据国家地理勘测队勘测,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4.4 米,中心位置为九华镇九华街,次中心为九华乡柯村新区。

与其他景区不同的是,九华山除了风景秀丽,还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珍惜野生动植物,更是四大佛山之首。

99坐山峰,99 坐寺庙,体现了佛教“九九圆满”、“九九归一”之大根髓。

九华山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人文与自然景观、佛教历史文化、文物和地道特产三大方面。

景观:九华山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体,即山中有寺、麓下有村、村中有景,景中有仙。

九华山目前有四大景区,分别是大愿文化园景区、花台景区、九华街景区(前山景区)和天台(后山)景区。

大愿文化园景区位于九华山山麓的九华乡柯村新区,为现代所建的人文景观,内部主要有世界最高地藏菩萨圣像和佛教文化展览馆宏愿堂。

地藏圣象高99米,纯铜所制,威武庄严,2013 年全世界99 位高僧大德来此为圣象开光加持,供世人朝拜。

宏愿堂为现代展览馆,内存多件重要国家级文物,并以科学技术声情并茂的介绍并展示了佛教的起源与发展等相关知识。

宏愿堂内的金镶玉地藏王圣象清新脱俗,来此的善男信女可将心愿写于佛灯之上,供于佛前,玉地藏身边的佛珠、菩萨等法器皆为法师开光之物,可请回家永保平安。

九华山的历史与传说(精选)

九华山的历史与传说(精选)

九华山的历史与传说(精选)九华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境内,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它以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以下将为您介绍九华山的历史与传说。

九华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相传,当时的蜀军将领张飞在打败东吴军队后,来到了九华山寻找隐居之地。

他对九华山的奇特景色和优美环境深感钟爱,并决定在此建立根据地。

他在九华山庙前建起了一座宏伟的庙宇,以示对山神的敬意。

从此,九华山成为了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并逐渐形成了繁荣的僧尼文化。

在隋唐时期,九华山的佛教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

当时,九华山成为了佛教文化的中心,吸引了大批僧人和信徒前来朝拜和学习佛教。

随着佛教文化的不断发展,九华山也建起了更多的寺庙和宫殿。

著名的有九华山大觉寺、九华山南天寺等。

九华山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宋朝时期,九华山因为多次战乱而陷入了困境。

但是,郭熙、王伦等一些佛教高僧的努力,使得九华山的佛教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修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九华山佛教文化,尤为注重禅修和修行,吸引了无数的僧人和信徒前来朝拜和寻求教诲。

清朝时期,九华山的佛教文化又经历了一次繁荣。

这一次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乾隆皇帝的大力支持和投资,他多次亲自前往九华山视察,为九华山的修复和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九华山的寺庙、宫殿逐渐修复完好,并且修建了一些建筑壮丽、规模宏大的佛教场所。

这些建筑物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成为九华山历史文化的重要遗迹。

九华山也有许多传说故事与它的历史紧密相连。

其中一个著名的传说是关于“九华山上的仙女”。

相传,九华山的上方有一个仙人洞,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的仙女。

她每天化身为凤凰,飞到九华山的寺庙中为僧人们带去好运和祝福。

人们纷纷前往九华山,希望能够得到仙女的庇佑和祝福。

另一个传说是关于“九华山上的大雄宝殿”。

相传,在九华山的一个夜晚,佛祖释迦牟尼亲自降临大雄宝殿,并在此宣讲佛法。

九华山的僧人们被佛祖的教诲深深感动,纷纷皈依佛教,并将九华山作为佛法传播的中心。

《游九华山》作文8篇

《游九华山》作文8篇

《游九华山》作文《游九华山》作文8篇篇一:游九华山唐代诗人李白曾胡“或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千古名句。

暑假中,我有幸跟爸爸到九华山两日游。

天台是九华群峰之冠,古人有不到天台不算游过九华山的说法。

因此我与爸爸到九华山的当天早晨,便马不停蹄地向天台进发。

一场大雨刚过,唤起漫山云雾,我和爸爸穿云破雾踏上山径。

山路两旁衫竹成林,泉水淙淙。

远远望去,天台峰高插云间,如一把穿天银剑佴立在云雾之间。

我们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沿途风景,经过百岁宫,四香阁,直至天台峰下的凤凰古松前。

仰望天台,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荡下来,游人似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着。

起初,我劲头十足,赶过了几位白头发的老教授,但是,随着山路的明显变陡,我的冲劲渐渐小了。

走了一不一会已汗流浃背,肢上像挂了铅似的不走了,小花好像在说:“这么快就想打退党鼓真没用。

”我一听生气了,于是接着向上爬。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我们终于登上峰顶。

此时看到万壁上的“非人间”三个字,觉得非常非常的传神,让我懂得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是啊,攀登高峰,必须会出极其艰辛的努力!篇二:游九华山正月初五,我和妈妈、姑姑一起去九华山玩。

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听说九华山山峰多,古怪,洞幽,水奇,松美,我恨不得马上插上翅膀飞上九华山。

早上的九华山,细雨蒙蒙,漫山云雾。

我们一边赶路,一边欣赏沿途风景。

不一会儿,雾慢慢的散了,远处的山啊,树啊,石壁中的寺庙都看得清了。

九华山是一方净土,那里一共有99座寺庙,成千上万的游客都是来烧香拜佛、祈求平安。

起初,我劲头十足,慢慢地我觉得好累好累。

妈妈说:“那我们坐缆车吧!”“好”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刚进缆车,缆车就徐徐上升,只见身边的树啊,庙啊,慢慢远去了,我们就像仙人一样飞上天,我们看着脚下,我们悬在空中,真是万分惊险。

下了缆车,我们沿着山路,继续往上走,山路两旁,衫竹成林,泉水淙淙。

九华山烧香注意事项

九华山烧香注意事项

九华山烧香注意事项九华山作为中国佛教圣地,吸引了众多的佛教信众和游客前来烧香朝拜。

然而,由于人流量大,游客众多,为了确保个人安全和秩序井然,烧香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烧香前要穿着整洁。

九华山是佛教圣地,为了表达对佛祖的尊重和虔诚,游客在烧香前要穿着得体、整洁,不宜穿着过于暴露、破烂或不文明的衣物。

同时,在选择衣物时要注意根据天气情况,避免穿着过于厚重或过于单薄,以免出现不舒适的情况影响烧香体验。

其次,烧香时要保持安静。

九华山烧香地点是佛教寺庙,是供信众来此朝拜、祈福、敬香的地方,因此要保持庄严肃穆的氛围。

游客在烧香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打闹,以免影响其他信众的参拜体验。

同时,在烧香过程中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专注,不要随意走动,避免碰倒或破坏香炉等设施。

再次,烧香要注意队伍秩序。

由于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游客众多,大部分时间会形成长长的人龙队伍。

为了维护游客的个人安全和正常参拜秩序,游客在烧香时要按照指定的通道和队伍参拜,不得插队或挤压他人。

同时,在行进过程中要留意脚下,注意不要踩到他人的脚或划伤他人的皮肤,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最后,烧香要维护环境干净。

九华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保持环境的整洁与美观是大家的共同责任。

烧香时,游客要注意不乱扔垃圾,不在香炉周围乱丢杂物,尤其是参拜结束后,要将手中的纸钱、纸香等废弃物投入指定的垃圾箱,保持烧香场地的清洁。

总之,九华山烧香是一项虔诚而庄重的宗教活动,需要游客们从内外两方面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只有通过文明的烧香仪式和自觉的行为规范,才能更好地展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保持九华山作为佛教圣地的良好形象。

唐代金乔觉九华山修行事迹

唐代金乔觉九华山修行事迹

唐代金乔觉九华山修行事迹唐代金乔觉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以在九华山修行的事迹而闻名于世。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位于湖北省的鄂州市,自古以来就是修行者们追求修行境界的理想之地。

金乔觉选择在九华山修行,可见他的决心和修行的追求。

金乔觉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但他对物质的追求并不满足。

他渴望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于是决定放弃一切,投身于佛门。

他听说九华山是一个修行的好地方,于是决定前往那里修行。

金乔觉一路跋涉,终于来到了九华山。

他看到山峰耸立,云雾缭绕,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

他找到一处僻静的山洞,搭起简陋的草庐,开始了他的修行生活。

金乔觉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打坐冥想。

他闭上双眼,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努力让心灵平静下来。

他坚持不懈地修炼,每天都在修行的道路上前进一步。

在九华山修行的日子里,金乔觉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思维,如何不受外界的干扰,如何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他渐渐地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他觉得自己的灵魂正在得到升华。

金乔觉在修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他会感到孤独和无助,有时候他会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

但他始终坚定地信念,相信修行的道路是正确的。

九华山的修行生活并不仅仅是冥想和打坐。

金乔觉还参加了许多佛教仪式和活动,与其他修行者们一起共同探索佛法的奥秘。

他和其他修行者们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互相鼓励和帮助。

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了数年,他的修行成果也逐渐显现出来。

他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宁静,他的智慧和慈悲心也得到了提升。

他开始以自己的修行经验来指导其他修行者,帮助他们走上修行的道路。

九华山的修行生活对金乔觉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他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和平。

他通过修行,找到了自己内心的解脱和自由。

金乔觉的修行事迹在当时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赞赏。

他的故事被传诵于世,成为了一个传奇。

他的修行经历激励了无数人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成为了他们修行的榜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华山朝佛记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本愿经很早很早就听说过地藏菩萨的故事,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载,地藏菩萨曾受释迦佛的嘱托,要在释迦灭度后、**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道中的众生。

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

后有**国僧人金乔觉泛舟渡海,来到中国,在九华山中潜心修行。

因其笃信地藏菩萨,而且传说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故死后被人们认定是地藏菩萨转世。

九华山也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

农历七月三十日是传说的地藏菩萨诞辰之日,理应彼时前去朝拜。

只是机会来了,哪里顾得那许多,和同事前去游历一凡也不坏阿。

就这样,我们5月19日从**出发,经过七个小时的行程,终于来到九华山下,虽知道尚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心里早于按捺不住了,仿佛如簇莲花峰就在眼前,同事们也都兴高采烈,于是随便吃了点东西,立即向九华街进发了。

来之前翻翻旅游手册,知道最应该走的路线,是从二圣殿拾阶而上,方能体现朝佛的一片虔诚之心。

但天色已经不早了,况且时间也有限阿,所以,就请地藏菩萨原谅吧。

车行出不远,就看见有前来朝拜的香客,在风景如画的山间公路上跪行前进,那样虔诚的心,令我着实一震。

不知道地藏菩萨诞辰之日,要有多少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路程真可谓不短,汽车在**公路上极速行驶。

据导游介绍,在上山的途中有九十九道弯。

想一想,这九华山可真是注定与九字结缘的啊。

沿途风景无限,一路上层峦叠翠,茂林修竹,景色宜人,顿觉心旷神怡。

不知不觉间,来到九华街附近的石板广场,一下车,发现遍地都是佛经念珠,灯烛香火,地藏菩萨的气息扑面而来,不过还是满理解的,来就九华山的人,有几个不拜拜菩萨呢?买份香烛上柱香,也算是了却自己的一个愿望吧,不为向菩萨祈求什么,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份敬意。

买好香烛,便直奔肉身宝殿。

相传金乔觉与九十九岁圆寂,盘坐在一个特制的大缸中,三年后开缸,不但肉身不坏,而且颜面如生,遗体绵软。

于是他的门徒就在南台建了三级石塔,将他的遗体陈至塔内,后又陆续在塔外建七层木塔保护,后来木塔外又建一座庙,并赐名为“护国月身宝殿”,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肉身殿。

金乔觉肉身是看不到了,几千年世事沧桑,缸中肉身有灵,对外面的大千世界,前来叩拜的芸芸众生,不知有何感想。

千余年来,九华山地藏王道场的肉身菩萨远不止金乔觉一人。

据导游介绍有十五位之多。

目前看到的也有五位,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百岁宫中被封围应身菩萨的无暇和尚了。

传说无暇和尚是**人,十六世纪来此修行,126岁时圆寂,死后三年才被发现,尸体不腐,血经不坏。

明崇祯帝将其封为应身菩萨,将尸体涂于金漆,清初后殿走水,庙中两僧请真身避火,无奈搬不动,便跪求道:您不走,我们也不走了,肉身忽然显灵,两手一提,大火熄灭。

这个故事太过神秘,不知是真是假。

现在看到的应身菩萨像是黑色的。

崇祯皇帝封应身菩萨,自然是有所图的,可惜还是不能借此保佑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

难道肉身菩萨的心愿,只是保卫道场这块方寸之地么?大殿外有个放生池,里面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有多少乌龟,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佛更是慈悲为怀。

成千上万只乌龟便在地藏菩萨的庇护下怡然游弋,来逃过这个日益疯狂的世界的屠杀。

出了百岁宫,天色已晚,看来九华山盛景的**景观,只有等到明天了。

旅馆里的床真是说不上舒服,再说被**景色吸引着,实在是睡不好觉,好不容易熬到五点,一行人就起床了。

匆匆吃完饭,直奔**。

来到山下,天哪,石阶直达天际,犹如从天上直接垂下来的一样。

不由得让人胆寒,双腿发软。

但看到石阶上已经爬满了人,不能再偷懒做吊桥了,大伙儿一起爬吧。

不过登山可不像说话这么简单,转眼之间已经是气喘吁吁,也许是菩萨看见我们实在辛苦,所以就派出他老人家座下的猴子来和我们开个玩笑,我们正在上气不接下气的爬台阶,道旁忽然蹿出只猴子,一下子就把罗啸的裤子给扒了下来。

一帮人笑得前仰后合。

但这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速度。

眼看着其他人都爬到前面去了,就剩下行政部万经理和我还在后面,我们一边欣赏路旁美景,一边向**进发,倒比他们轻松许多。

石阶两旁树木葱郁,野花点缀其间,更见远处山岭起伏,**似练,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美景。

正行走间,忽然看见几个挑石子上山修庙的
汉子。

打听之下,得知他们挑二百斤石子上山,一天跑两趟,挣得七十多块钱,还要把一多半捐给庙里。

我不禁大为惊奇,不加思索的问他们:“这样不觉的冤么?”“不啊”,他憨厚的回答道:“庙在远方,不如庙在身边”我不禁想起了《西游记》里孙悟空寻师学艺前碰见的那个柴夫,在神仙的身边待久了,连草木都沾几分仙气,而九华山下的一个挑夫,也会打几句禅语。

面对着他的虔诚,我不禁暗自惭愧,一个人拥有信仰,就会使心灵变得很纯净,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们有时不免荒诞,但他们心中所享受的安宁与幸福,是我们这些无信仰的人所不能比的。

虽然我也说不准他的信仰是否健康。

挑夫的虔诚让我觉得九华山**的石阶也不那么陡了,转眼间就到了吊桥,而同事们却已经从**下来了。

我知道我赶不上他们了,索性停下来玩个痛快。

吊桥是半山寺的俗称。

据说在宣统元年间,主持僧法龙96岁时圆寂,其徒视其肉身不腐,装金供奉于庵中,半山寺古名“**庵”,离慧居寺差不多五里路。

小庙背依嵯**峰,前临千仞绝壁,险峻异常。

正如廊下游人留记的一句话所云:“来到半山坐一坐,再走五里天上天“。

由吊桥再拾阶而上,至祝福楼,在此小憩时,西望鸽子峰,峰下一松挥臂迎客,酷似**迎客松。

北看壁虎吞石、青蛙朝客,栩栩如生。

再上,见摩岩石刻:“渐入**”、“为善为宝”、“南无阿弥陀佛”。

上几阶即至观音峰。

我们喝了口水,继续古经拜台目标的实现,前行途中突现一奇石,酷似女像观音菩萨,峭立悬崖上,身披斗篷,胸脯微挺,襟带飘动,面朝东北而欲行,酷似女像观音菩萨。

周围常常云海波涛,犹如观音菩萨航行于海上。

此时方知已经到了观音寺此时我们离**顶部只有几步之遥了。

不知是心情激动还是劳累过度,我竟然觉得双腿有点发抖。

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坚持到底了。

终于到了九华山**,此时的心情真不知怎么来形容,山顶除了秀丽的风景外,还有一座大雄宝殿。

对游客来说,来此上香当然是最重要的一个目的了。

拜佛拜的是敬仰,是佛法无边的那种包容,是舍身喂虎的的那种慈悲,是亲入地狱的那种奉献和责任。

佛家是讲究缘法的,也是讲究顿悟的,不知怎的,忽然内心里充满了虔诚,双手合十弯下腰去时,不容得心中一丝一毫的杂念。

在**上,还有一处特殊的景观,是由千千万万的连心锁构成的。

许多前来上香的青年男女,都要在这里挂一把连心锁,仿佛锁在这里一挂,便能真的相守到永远。

这千千万万的锁,里面锁着多少颗火热的心,多少个美丽的梦,多少段断肠的故事。

爱情就是一把锁,锁住了你,也锁住了我。

十年修的同船渡,不知道前生流过多少泪,才修来今生这一把连心锁。

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吧。

忽然想起李白的一首诗,写在此作为结尾吧: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