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完美主义的发展倾向及特点
完美主义人格倾向与大学生个体成长

完美主义人格倾向与大学生个体成长作者:潘婷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4年第01期摘要:完美主义人格倾向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并且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体成长。
研究完美主义人格倾向,并对这些大学生个体加强引导,扬长避短,对于减少其心理困扰,帮助个体形成健康的人格、获得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完美主义;大学生个体;心理调适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32-001一、完美主义概念及形成原因完美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制定个人的高标准,自我怀疑倾向较高,追求条理与整洁。
它是一种力求凡事尽善尽美的人格特质,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和成就,恐惧失败,有较高的自我批评。
完美主义具有自我导向、他人导向和社会决定三个维度,会为个体带来正面或负面的思考,以及健康或不健康的价值行为。
这种心理模式在认知上以完美和不完美为主要价值判断依据,在动机上受追求“完美感”和回避“不完美感”压倒性地驱使,以牺牲做事效率和主观幸福感为代价。
通过研究发现,完美主义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可能:1.父母对儿童的高期望;2.模仿父母或者受父母的焦虑特质影响而发展起来;3.童年时期对逆境的社会反应就是尽力让自己变得完美。
总的来说,完美主义的习得,主要来自童年期与父母的互动关系。
二、完美主义的分类完美主义有两种类型:1.正常的完美主义。
为自己设定了实际可行、符合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的标准,自己能从努力学习或者工作中达到目标,获得愉快、满足的情绪。
这种完美主义能引起一些正面的情绪体验,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
健康的完美主义者积极的情绪体验多,生活满意度较高,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2.不正常的完美主义,又称负向的完美主义、神经质的完美主义。
这部分人格倾向的人设定了自己达不到的目标和实现不了的绩效,对自己的努力永远感受不到满足,但是从来不放松自己的标准。
过度在乎个人高标准、怀疑行动,在乎犯错、父母的期望、父母的责难,对竞争怀有敌意。
高校大学生美学教育改革问题分析

高校大学生美学教育改革问题分析高校大学生美学教育改革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内容单一化:目前很多高校的美学教育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育内容过于单一,缺乏跨学科的综合性教育。
2. 教育方法陈旧化:传统的美学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践和体验的环节。
学生无法直接感受和体验美学的魅力,缺乏切身的实践经验。
3. 缺乏实践环节:美学教育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应用的实践环节。
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无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缺少美学素养培养:美学教育应当注重对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当前的美学教育缺乏对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和审美品味的培养,无法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水平。
5.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美学教育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来传承和发展美学理论,目前高校教师队伍中美学专家较少,缺乏专业权威性和实践经验。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拓宽教育内容:美学教育应当注重跨学科的综合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增加开设与美学相关的专业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创新教育方法:美学教育应当注重实践和体验,引入实践环节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和体验美学的实践活动。
3. 加强实践环节:加强与实际应用相关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在设计、艺术创作等方面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强化美学素养培养:美学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和审美品味,多开展审美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意识。
5. 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美学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注重美学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权威性。
高校大学生美学教育改革需要注重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并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的现状及教育对策作者:张斌宋佳钦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28期张斌宋佳钦(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摘要:为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的状况,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完美主义观念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与指导,采用由frost编制的“大学生完美主义自评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显著,而在城乡、性别、年级、专业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些相关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a)-0193-02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它是指个体追求凡事都做到尽善尽美,并为自己设定了过高的标准,且以是否达到这些标准来对自己作出评价的倾向。
在我国,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严格。
大学生普遍都具有高自尊、高压力和高期望的心理特点,当追求的目标与现实出现矛盾或偏差的时候,各种心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因此,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研究力图研究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并为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完美主义倾向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与指导。
1 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按照年级、专业的人数比例随机选择300名湖州师范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和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292份。
其中,男生84人,女生208人;城市生源111人,农村生源181人;独生子女140人,非独生子女152人;大一137人、大二74人、大三81人;文史科167人、理工科76人、医学49人;家庭类型双亲和单亲分别为271人和21人。
1.2 研究工具采用由frost编制的“大学生完美主义自评量表”。
该量表由27个项目构成,采用自陈作答的形式,每个自陈式语句由5个选项组成,计分采用五级计分制,“不符合”计1分,“有点不符合”计2分,“不能确定”计3分,“有点符合”计4分,“完全符合”计5分,并把量表的27个项目划分为五个维度,即担心出错、个人标准、父母期望、对行动的疑虑、条理性。
什么是完美主义者有哪些性格特征

什么是完美主义者有哪些性格特征完美主义者具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冲动,他们将这股精力投注到那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面,努力去改善它们,那么你对完美主义者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完美主义者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而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要知道世上本就无十全十美的东西,完美主义者却具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冲动,他们将这股精力投注到那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面,努力去改善它们,尽量使其完美,乐此不疲,但是,往往半途而废--虽然他们都是自动自发的。
也许开始工作时有一股永不罢休的劲头,但后来都会衰减,原因就在于在工作过程中,不完美此起彼伏,他们根本顾及不了那么多,最后那股稳做不辍的冲动只有认输。
完美主义者的性格特征由于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的事物不能置之不理而作壁上观,所以他们往往轻率地订下计划,并且义无反顾地去执行。
但是,隔不了多久、或者他们的计划就要完成时,他们又产生了疲倦和事不关己的感觉,因为手中有太多太多的计划要实施。
这种感觉日积月累,使他们整天生活在挫折、失败,碌碌无为和忿怒的心情之中而无法自拔。
求好心态这种求好心态,所以完美主义者对所制订的计划所做的事情都有早日完成的愿望,而这种愿望在现实的严酷中往往不能如期兑现,完美主义者就容易发怒和激动。
这也是一种不完美的面貌表情,他们会害怕旁人因这种怒形于色的表情而讨厌他们。
于是,他们要极力压制这种感情,改变这种感情,愤怒就会郁集在他们心中。
抱怨他人是他们不大愿意做的,就转而怨恨自己把标准订得不够高、或者任人不贤,或者择友不善。
对自己的怨恨很容易使他们陷入深深的自卑和沮丧之中。
有时他们也察觉到自己订的标准过高了,但是他们与自己过不去。
不愿意考虑修正自己的过高要求,而自欺欺人地说此标准是最标准的。
矛盾心态即使完美主义者知道别人看得出他们逊世的态度,而且他们也为此焦急,但是仍然找不到一个最好的办法来解决他们心理上的两难:这样的矛盾心态的最直接结果就是使得完美主义者容易自责,他们对自己苛刻地要求,进而达到过分的地步,他们在过分谨慎和突如其来的鲁莽轻率中摇摆不定。
了解学生发展特点

了解学生发展特点学生发展特点是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他们具有的特定的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特征。
了解学生发展特点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制定适合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教育方案和培养计划。
本文将探讨学生发展的主要特点,从心理、生理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与社会性的形成、人格塑造等方面。
首先,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呈现出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方式由感性逐渐转变为理性,逐渐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在不断提高。
其次,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也在不断形成和发展。
他们逐渐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与此同时,学生也开始建立起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学会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
最后,学生的人格塑造也在学习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
他们逐渐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并开始树立自己的人格特点和品质。
这一阶段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生理发展特点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身体和大脑发育、性别差异以及健康需求等方面。
首先,学生的身体和大脑在这个阶段都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
他们的身高、体重、肌肉力量等都在不断增长,骨骼和内脏器官也在不断成熟。
与此同时,他们的大脑也在快速发育,神经元的连接和功能也在逐渐完善。
其次,学生的性别差异在这个阶段逐渐显现。
男生和女生在身体结构、体能、性别角色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也会对他们的学习和身体发展产生影响。
最后,学生的健康需求需要得到重视。
他们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等,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促进身体发育。
三、社会发展特点学生的社会发展特点主要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展现的能力和行为特点等。
首先,学生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以及父母的期望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发展特点及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发展特点及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徐敏;李智
【期刊名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30)003
【摘要】完美主义是一种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考察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的发展特点,以及与自尊、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能够为今后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及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5页(P70-74)
【作者】徐敏;李智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
【相关文献】
1.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习动机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J], 葛操;王慧
2.运动员完美主义与自我设限倾向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J], 张连成
3.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与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 [J], 于丹丹
4.大学生C类人格障碍倾向与完美主义、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J], 王丹;卢宁;;
5.医学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J], 秦婕;张秀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倾向研究

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倾向研究选取安徽师范大学160名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倾向的各种因素,得出了几个结论:一是当代大学生具有中等水平的完美主义心理倾向。
二是不同背景下的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是有所差别的,有些因素对这种差别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如性别、是否独生、父母文化程度等,有些因素对这种差别是有影响的,如年级,低年级同学完美主义心理倾向显著高于高年级同学。
标签:完美主义;大学生;影响因素一、文献综述(一)完美主义的定义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一种人格特质,一种对自己具有过高的标准和要求的倾向。
即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倾向,其核心特征是自我强加的高标准;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和成就;较高的自我批评;恐惧失败[1]。
应试教育长久地存在于我国,这种教育背景下,孩子的成长基本都伴随着以考试为形式的选拔。
大学生群体正是经过这种层层选拔而形成的优质人群,完美主义心理在大学生中更加普遍,加之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过大,来自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及家长的期望要求现代大学生有着更高心理素质。
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他认为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
Horney(1950)将过分的井然有序和一丝不苟的行为视为完美主义[2]。
Horney和Adler的理论观点为以后的完美主义研究奠定了基础。
Frost(1990)等人认为完美主义是“伴随着过度批评的自我评价而对工作设置过高标准”。
这种过高标准与恐惧失败相联系,恐惧导致回避行为,而回避行为意味着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处于警戒和防御中,以避开他所恐惧的事物[3]。
Barrow 和Moore(1983)认为完美主义是认知网络,主要包括期望、对事件的解释以及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评估都力求完美。
完美主义的特点在于设定的标准不切实际却又刻板地坚持,把表现结果等同于自我价值[4]。
大学生完美主义研究综述

。
完 美 主义 的 描述 ’认为 完美 主义 伴 随 着 过 度批 评 的 自我 评 价
,
“
”
,
并 对 工 作设 置 了过 高 的 标 准
、
。
他归纳 了 度
、
“
完美 主义
、
”
的六 个 心 理 特 征
。
错误在意度
、
行 为迟 疑 度
个人标准
、
条理组织
父 母 期望度
衍
父 母 责难 度
对
” “
“
完美 主义
”
” 。
,
将其描 述 为
“
苛刻 的要 求
,
或与现 实情境
对 完 美 主 义 的 描述 认为 完美 主 义 是 一 种
,
“
”
“
认 知 网络
”
,
包 括期 待
、
对 事件 的解 释
,
、
自我 评 价
、
对 他 人 的评 价 判 断 自我价值
对
。
完美 主 义者设置并严格 坚 持 不 符 合实 际 的高标 准
“ ”
并 以 是 否 达 到 这 些 标 准来
” “ ” ”
、
所述
,
并设计 出 了反 应 这六 个特征 的 《 维 完 美 主义 心 理量 表 》简称 多
“
理 的倾 向
父 母期与批 评 反 映 个 体认为父 母 为 自己设 置 高标 准
,
、
父 母 是过 度 苛刻的倾 向
。
多维 完美量 表 玲一 等人 研 究发 现 从人 际 关 系 的角度来 看
大 学生 完美 主义 研究 绘 述
孙 文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竞 争 中 , 不 断使 自己进 步 、 完善 , 使 自己能 够 越来
越具有 竞 争 力 , 越来 越“ 完美” 。 所以, 在 大学生 、 尤其
2 . 研 究 工 具
是资质 优异 的大学生 中普 遍存 在 的完美 主义 心理 现
象, 已经 广泛 引 起 心 理 学 、 教育 学 工 作 者 的关 注 l 2 l 。
1 . 研 究对 象
研究采 取 整群分 层 随机抽样 法 ,在 吉林 省 四所
省属 高 师 院校抽 取被 试 7 5 0名 ,回收有 效 问卷 6 8 4
份, 有 效 回收率 为 9 1 . 2 %。被试 具 体分 布见 表 l 。
表 1 被 试 自然 情 况 表
件 别 年 级 专 雌 独 峰 子 女 学 乍 十 部
基金项 目: 吉 林 省 敦 育厅 “ 十二 五 ” 社科课题“ 高 师 生完 美 主 义 、 自尊 与学 业 成 就 的 关 系研 究 ” ( 2 0 1 2 2 8 8 ) 作者简介 : 李飞 , I j J 东 临沂 人 , 硕士, 讲师 ; 于桂 霞 , 吉林 乾 安 人 , 教授 , 通 化 师 范学 院基 础 教 育 研 究 所 所 长 。
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 完 美主 义 ; 积极 完美; 消极完美; 发展 倾 向 ; 特 点
{
化 师 l
院 范 学 j
学
报
,一
中图 分 类 号 : G 4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7 9 7 4 ( 2 0 1 5 ) 0 2 一O 1 3 4 —0 3
由六 个维 度 又 可 以合 并 为积 极 完 美 与 消极 完 美 . 用 来 表 示 不 同 的 完美 取 向 。该 问 卷 采 用 五 级 计 分 法
注 : P< 0 . 0 5, P< 0 . 01 ,
P <0 . 0 01, 。 F同 。
由表 3可知 , 高 师生在 高标 准 、 担心 错误 和消 极 完 美等方 面存 在显 著性 别差 异 。这说 明男生 比女 生 更倾 向于为 自己设 置更 高 的 目标 显示 自己有 更 高 的追 求 和更 强大 的 自信 与力 量 ,但这 也 往往 导致 他 们更 害怕 失败 , 害怕 得 不到 别人 的尊 重 与认可 , 害 怕 被他 人轻 视 。 自省 、 条 理性 、 完美 期待 和 积极完 美 等 方 面不存 在显 著性 别差 异 。 说 明不论 男生 、 女生 都倾 向于 自我 反思 ,注 重通 过 自我 意识来 省察 自己言行
完 美 主义被 认为 是并 与个体 心理 健康 及创 造力 息 息相 关 的重要 人格 因素 ,是一 种 力求尽 善 尽美地
完 成任 务并 伴 随批判 性 自我评估 倾 向 的人 格特 质和
要 来 源 的高师 生的完 美 主义发展 倾 向及特 点 就显 得 具有 重要 的现 实意义 。
一
人
思维 方 式 I 1 1 . 过 度 的完 美 主义 则 是 参 与 个 体 心 理 障
碍 的形 成 与发展 的重 要心 理 因素 。国 内外 诸 多的研 究表 明 : 完 美主 义 与个 体 自尊 水 平 、 主 观 幸福 感 、 情 绪体验 、 学业 成 就 、 学 业拖 延 等 多种 心 理 密 切相 关 , 完 美 主义倾 向与 心理 健康 的关 系也 是心理 健康 教育 一 l : 作者 J 泛关注 的课 题 。 随着 高 等教 育 由“ 精英 化 ” 向“ 大众 化 ” 发展 . 昔 日的有 着 “ 天之 骄子 ” 之称 的大 学生 却要 在 日趋 激烈
采用 李建 伟等 编制 的大学 生完 美 主义 问卷 [ 3 1 进 行调 查 。问卷 包括六 个 维度 , 分别是 : 自省 、 高标 准 、 担心 错误 、 条理 性 、 重 要他 人要 求 和完美期 待 。 其中 ,
在这样 的大背景 下 ,关注 作 为未来 基础 教育 师资 重
收 稿 日期 : 2 01 5 — 0 l 一 0 2
该 问卷 在本 研究 中的整 体 内部一 致性 系数 ( A 1 一
p h a系 数 ) 为0 . 8 3 4, 各 分 量 表 的 内部 一 致 性 信 度 在
的过 程 , 对 未来 有着 较 为积极 乐 观 的态 度 。 3 . 完美 主义 的年级 差 异
( 完全 不 符 、 比较不 符 、 不确 定 、 比较 符 合 、 完 全 符合
分 别计 1 — 5分 ) 。 以测 验分 数 代表 完 美 主 义倾 向 的
程度 , 得 分 越高 表示 完美 主义 倾 向越 明显 。
J 乜 理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完美主义的发展倾向及特点
李 飞 , 于桂 霞
( 通化 师范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 吉林 通 化 1 3 4 0 0 2 )
学
研
究
摘 要 : 研 究 采 用修 订后 的 大学 生 完 美 主 义 问 卷 ( 李 建伟 等 编制 ) , 对 吉林 省 四 所省 属 高 师 院 校 的 6 8 4名
学生 进 行 测 验 结 果表 明 : 1 . 高 师 生具 有 中 高程 度 的 完 美 主 义倾 向 , 积 极 完 美 高于 消 极 完 美 ; 2 . 男 生在 高标 准 、
}
通
担 心 错 误 以及 消 极 完美 等 方 面 显著 高 于女 生 ; 3 . 高师 生在 高标 准 、 担 心错 误 、 重要 他 人 要 求 、 消 极 完 美与 积 极 完 美等 方 面 存 在 显 著 年级 差异 。结 论 : 高 师 院校 的 心理 健 康教 育 需要 积 极 关 注 深 刻 影 响 高 师 生 人格 特征 的 完 美 主 义, 需要 掌握 高 师生 完 美主 义 的具 体 发 展 倾 向及 特 点 , 并 加 以引 导 , 以促 进 高 师 生 良好 人 格 特征 的优 化 与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