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猫》WORD教案
《猫》教案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分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 表演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写作练习
布置与猫相关的写作练习,如描写 自己家的猫、写一篇关于猫的故事 等。
课堂互动游戏
设计关于猫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 游戏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04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猫有关的故事,引起 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06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知识目标
01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猫》一课的生字词、重点句子
和段落,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02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
力,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
03
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爱护动物、热爱自然
的情感。
教学方法的反思
小结作业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阅读相关 文章、写读后感等,帮助学生巩
固所学知识并拓展阅读视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猫有关的问 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
兴趣。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堂观察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以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猫》教案设计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师自我反思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
五年级语文教案 猫

五年级语文教案猫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猫的特点和性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描述性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对猫的性格特点进行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或黑板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猫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简单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猫的性格特点。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猫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拓展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猫或其他动物,写一篇小短文,描述它们的特点和性格。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七、评价与反馈1. 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朗读、表达和思考能力。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和课文理解程度。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五年级教案设计:猫

五年级教案设计:猫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猫》。
(2)了解诗歌中描绘的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采用分组讨论、分享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运用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积极态度。
(3)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猫》。
(2)了解诗歌中描绘的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2)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诗歌《猫》及相关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诗歌《猫》。
(2)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观察身边的小动物的心得。
(2)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引入课文诗歌《猫》。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运用。
(3)分析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探讨诗歌中所描绘的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背诵诗歌《猫》。
(2)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其他关于猫的诗歌或故事。
(2)参观动物园,了解更多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语文知识点春浙教版语文五上《猫》word教案1-总结

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9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能力目标:能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在说说每部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品读文章的语言文字,体会猫的性格古怪的特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四自然段。
学习课文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写清楚它的某个特点。
情感目标:在朗读背诵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文章的语言文字,体会猫的性格古怪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9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能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在说说每部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使你感受到了一种动物之间的亲情?那么,你体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猫》(板书课题),让我们一同来感受一下作者与猫之间的真挚情感。
简单介绍作者,你们学过他的那些作品。
二、新授。
1.检查预习:(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帮助正音。
正音:的确暖和闭息凝视枝折花落辨析:搞—稿耍—要殃—秧淘—陶虑—虚(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尽职: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课文中指猫认真捉老鼠。
古怪:课文中指猫的性格很难捉摸。
温柔可亲:温和柔顺而且亲热。
变化多端:变出很多花样。
开辟:扩大,发展。
淘气:本来指顽皮,课文中指小猫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枝折花落:树枝断了,花儿落了。
屏息凝视:有意地暂时抑止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课文指猫等老鼠出洞的神态。
(3)你觉得老舍笔下的猫都有哪些特点?(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主要讲了两个方面,一是猫的古怪性格;二是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小姐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巩固:熟读课文。
课后反思:请同学积累四字词语,然后提出“在这些词语中你知道那些词语的意思?”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词,教师进行归类。
五年级语文教案 猫

五年级语文教案《猫》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猫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欣赏美、感悟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猫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动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有关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猫的了解和喜爱。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猫的性格特点(1)学生小组讨论,总结猫的性格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5.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宠物猫,写一篇关于猫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1. 深入了解猫(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品种等。
(2)教师组织分享会,让学生交流所学知识。
2. 猫的文化意义(1)学生探讨猫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猫的形象。
2019-2020年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猫》WORD教案

2019-2020年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猫》WORD教案一、想一想,填一填。
姓—(性)—(性格)搞—()—()菜—()—()念—()—()详—()—()海—()—()二、读一读,选一选。
猫的(de dí)性格古怪,说它老实,它的(de dí)确很乖。
猫把院子里的花草折(zhē shé)腾得枝折(zhē shé)花落。
满月的小猫跌倒了(le liǎo)马上起来,再跑再跌,耍个没完没了(le liǎo)。
三、想一想,做一做,给句子换个说法,但其意思不变。
满月的小猫不是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吗?说它贪玩,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四、积少成多。
()背()腰()腾()跃()假()威()立()群()死()悲()()不宁五、轻松一刻。
一天,我去幼儿园采访,看见一个班的窗前放着一个金鱼缸,里面只有一些水草,便问到,“咦!里面的金鱼呢?”“噢!前两天刚死掉”老师说。
“它是淹死的!”身旁一个小朋友,迫不急待地解释道。
附送:2019-2020年浙教版五年级上册《背篼 1》WORD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2.初步学习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3.感受山村孩子勤劳朴实的美好形象。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教学难点:初步学习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读课题。
什么是背篼呢?2.读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插图说说背篼是什么?为什么课文要用背篼做题目呢?3.学写“篼”字。
二、自学课文。
按五步学习法预习课文三、检查自学1.同桌互查生字词读音。
(抽查读读写写、组词)提出不懂的词语全班讨论。
2.把难写的生字词写一分钟。
考考同桌。
3.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4.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回答课后第一题。
(在书上做上记号)2.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意。
五、巩固练习1.自由朗读课文2.作业本1—3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猫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猫一、教学目标1.了解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
2.学习猫的分类和品种。
3.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爱护小动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
2.猫的分类和品种。
3.爱护小动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1.理解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
2.掌握猫的分类和品种。
3.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爱护小动物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区分和演示猫的不同品种。
2.培养学生积极保护动物和爱护小动物的态度。
五、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教学用具:白板、黑板、粉笔。
3.参考资料:关于猫的书籍、图片或视频。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猫,并引导学生观察猫的外貌特征。
•导入话题:请学生谈谈自己身边是否有养猫的亲朋好友,以及他们养的猫是什么品种。
2. 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例如猫喜欢吃鱼、喜欢捉老鼠、懒散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猫有这些习性和特点,如为了生存和适应环境等。
3. 猫的分类和品种(30分钟)•分类讲解:猫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猫科动物,包括家猫和野猫等。
•品种讲解:介绍一些常见的猫的品种,如中华田园猫、波斯猫、暹罗猫等,并展示图片或视频进行说明。
4. 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猫的品种。
•要求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介绍自己所选择的猫品种的特点、外貌特征等。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介绍,并展示相关图片。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提问回顾猫的分类和品种。
•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能力和意识。
•展示学生的小组活动成果,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中养的宠物猫的经历和故事。
七、课堂作业1.绘制一幅自己心目中理想中的猫的形象。
2.写一篇简短的作文,讲述你对猫的喜爱和对猫的保护意识。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和认知猫的基本特点、猫的分类和品种,增强了对猫的认知。
浙教版语文五上《猫》教案2

折()耍()跤()责()
拆()要()跌()青()
彼()辟()忧()
披()僻()优()
犹()
(3)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词语的意思。
生机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闭息凝视:有意识的暂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出示练习3:用“无忧无虑、生机勃勃”口头造句
(4)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
11.检查本课生字预习情况。重点指导“辟”的写法。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在说说每部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
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在说说每部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信息
技术
运用
多媒体
教学环节
2.用指定词语“无忧无虑、生机勃勃”造句。
3.能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在说说每部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第4自然段。
5.学习课文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写清楚他的某一个特点。
6.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
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培养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自学、交流的学习能力。
学习写作方法,为完成课后读写结合作铺垫。
巩固学习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知识梳理,总结概括。
培养学生鉴赏语言文字的能力。
初步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读写结合落到实处。
课题
猫
课时数
2
教材
学情
分析
《猫》是一片描写动物的文章。老舍先生在描写《猫》这篇课时,主要抓住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生气勃勃的特点,处处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文写法和选材的点拨,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努力做到读写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
班级姓名
一、想一想,填一填。
姓—(性)—(性格)搞—()—()
菜—()—()念—()—()
详—()—()海—()—()
二、读一读,选一选。
猫的(de dí)性格古怪,说它老实,它的(de dí)确很乖。
猫把院子里的花草折(zhē shé)腾得枝折(zhē shé)花落。
满月的小猫跌倒了(le liǎo)马上起来,再跑再跌,耍个没完没了(le liǎo)。
三、想一想,做一做,给句子换个说法,但其意思不变。
满月的小猫不是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吗?
说它贪玩,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四、积少成多。
()背()腰()腾()跃
()假()威()立()群
()死()悲()()不宁
五、轻松一刻。
一天,我去幼儿园采访,看见一个班的窗前放着一个金鱼缸,里面只有一些水草,便问到,“咦!里面的金鱼呢?”
“噢!前两天刚死掉”老师说。
“它是淹死的!”身旁一个小朋友,迫不急待地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