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诗篇

合集下载

有关青海甘肃的古诗词

有关青海甘肃的古诗词

有关青海甘肃的古诗词
青海、甘肃地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域辽阔,风景壮丽。

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以下是几首关于青海、甘肃的古诗词: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水调歌第一》(王昌龄)
泾水黄,陇野苍。

负太白,腾天狼。

有鸟鸷立,羽翼张。

啸西海,腾日光。

这些古诗词展现了青海、甘肃地区壮丽的风景和古代诗人在此的所见所感。

通过这些诗篇,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

关于王昌龄的边塞诗精选

关于王昌龄的边塞诗精选

王昌龄的边塞诗关于王昌龄的边塞诗精选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王昌龄的边塞诗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从军行·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6、《从军行·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从军行·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8、《塞下曲·其一》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9、《塞下曲·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0、《塞下曲·其三》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11、《塞下曲·其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12、《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出塞》其二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拓展:1.成就综述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

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

王昌龄《从军行》古诗原文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古诗原文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古诗原文赏析【前言】《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

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第一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鉴赏】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第二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黄昏时我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来的秋风。

羌笛吹奏《关山月》的乐曲被秋风从远处带来,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鉴赏】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

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

“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

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

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

第三首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译文】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

宋金元诗咏青海

宋金元诗咏青海
如下 : 昆仑行
其 来不知 几 千里 。
或 云 昆仑之 山 出西极 , 元 气融 结 自兹 始 。
陇 东流 水 向 东流 , 不肯相 随过 陇头。
只有 月明 西海上 , 人征 戍替人 愁。 伴
寨 金
诗 中的“ 海 ” 西 即青海湖 。 青唐 嘣厮 哕政 权 自阿里 骨承袭 董毡 之 位后 , 为巩 固其 统 治地 位 , 变 董 毡依 宋 抗 夏 自保 的 政策 , 图 改 企
触不周之山 , 柱折 , 维绝”禹“ 河积石 ” 天 地 , 导 等神 话
雪晓清笳 乱起 , 游处 , 梦 不知 何地 。铁骑 无 声 望似 水 , 关河 , 门西 , 海 际。 想 雁 青 睡 觉寒 灯 里 , 声 断 , 漏 月斜 窗 纸 。 自许 封 侯 在 万 里 。有谁 知 , 虽残 , 未死 。 鬓 心 放翁 在《 南 诗稿 》 剑 中有许 多记 梦 的诗 ,记 梦 ” “ 未 必是 真 , 大多 是 咏怀之 作 , 旨是 因壮 志不 酬 , 得托 主 只
利用夏国的力量收复熙河等六州地,扩大统治区域 , 把内部矛盾引向宋朝 , 民族矛盾缓和内部 的激烈矛 用 盾, 因此 , 于北 宋元佑 二年 (0 7年 ) 合西 夏 , 18 联 派属下
大将 , 哥 ( 青 海海 东 平 安 ) 领青 宜 结鬼 章 , 河 宗 今 首 倾
湟全力向宋军发起进攻 。 宋朝派遣奉议郎游师雄率军

西略河 源 东并海 , 身何地 不经行 。 此
此诗原注 :绍祖之孙济刚记此诗末句 , “ 又作 ‘ 尘
埃风 雨 叹劳生 ’ 。”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 了许多抨击投降派 , 表现抗 敌呼声 , 怀念失地及其人民的诗篇 。《 夜游宫 ・ 记梦寄 师伯浑》 就写他关心被金和西夏占领下的“ 雁门西 , 青

从军行唐王昌龄的意思

从军行唐王昌龄的意思

从军行唐王昌龄的意思摘要:1.诗歌背景介绍2.诗人王昌龄简介3.诗句解读3.1 从军行的意义3.2 全文主旨阐述4.作品的艺术特点5.总结与评价正文:《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描绘戍楼边疆景象的诗篇。

全文通过写边疆从军的艰苦生活和战士们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忠诚、英勇守卫边疆的赞美之情。

王昌龄(约698-约757),字少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等齐名,有“七绝圣手”之称。

他的诗歌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山水田园,又有边塞戍楼,风格豪放、激昂,以七绝最为著名。

下面我们来解读诗句: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诗句描绘了戍楼边疆的景象,青海湖上空乌云密布,暗淡了雪山的轮廓。

孤城远眺,玉门关显得格外遥远。

此句表现了从军行途中的艰辛环境。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戍楼边疆战事频繁,黄沙漫天,战士们在无数的战斗中磨穿了金甲。

这里用“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战士们守卫边疆、忠诚国家的决心。

3.“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描绘了塞上秋景的与众不同,衡阳的雁儿毫无留恋地飞去。

此句以雁南飞暗示了季节更迭,从军生活的漫长与艰辛。

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诗句表现了戍楼边疆的孤寂与静谧,四面八方传来角声,千嶂之间,长烟袅袅,落日余晖映照着孤城。

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可以看出,《从军行》的主旨在于表现戍楼边疆战士们的豪情壮志和忠诚精神。

全文以写实的笔触描绘了从军行的艰苦生活,同时展现了战士们忠诚国家、英勇守卫边疆的决心。

在艺术上,王昌龄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手法,使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总结来说,《从军行》是王昌龄以豪放激昂的笔触描绘戍楼边疆战士们忠诚精神的一首佳作。

青海之诗(六首)

青海之诗(六首)

酥油之花——宛若幸福 千遍的你
神祗为何飞翔?飞鸟如何重铸 斑斓 的灵 肉? 我是那份持久匍匐 的期待么? 我是翻越异乡的岩石
我的苦乐
朵花高高举过 风声 的花儿 沉人生命永久 的璀璨
骨殖上的花儿——那片被反复倾听的蓝色 已开始
在雨滴 中
仍将不断延续……

带走彩陶的星空 以及
坎布拉之忆
兼怀 诗人 昌耀
千种 晶莹的遐想
城垛上 的月色—— 横亘千年 的月色
被花儿之声 反复蒙住 !
我 自山的脊梁上远去
我是鹰影最为尖 利的那一部分
当经幡击响千秋 习俗 祁连在草色之上 祁连渐次起伏 越过了 像一份玉琢的承诺
— —
我不断寻找的歌者 已艰难地消失
他消失 带走花儿上的绸缎
而我 看见庙堂之外 的山势
又一次
你 我在八月 的湖光 中回溯整座高原巍峨 的际遇 山野 高过 了遐想
自你 和我的灵 肉间
唱经的人
能否又一次
放弃
曾被反复放弃的奇迹?
但水势依 旧漫流
水 势漫过 我在久远 的树影上揭开雨意 以及祈愿 噫: 酥油之花盛开 宛若幸福
这是血脉般辽阔的花儿
水鸟与船桅的花儿

羊齿上草汁闪烁的花儿
我 的沉默是否 能比初秋的正午更 为锐利?
墨渍浸染 的全部痛苦 此刻 看旧聚散的街衢依 旧弯 曲着 泛起淡淡迷雾 。
坎布拉 我 接近
坎布拉 我划过
当你 的翅翼开始旋转 种种陈 旧的眷顾与怀念 ?
在月色里 这是谁的弯曲?
在月色里
是否还能在你莽阔的飞翔 中
谁被 一束诗意逼至生活 的刃尖?
看: 一片山地 , 高擎着 自己陡峭的经幡 。

有关青海的诗篇或记忆

有关青海的诗篇或记忆

呼啸的风
让 我的心矍 充满羹好 的慵癣 我此时 必须把龋瞅 献 蛤高原的 太阳 赫蛤骞藏 高原复苏 的生命
否则 粒不 会用这样伤 i的 目 看着部些从 四面八方 瞑 光
谁 说青海 湖是大自然 的一滴泪珠 青 海湖哩所 当然 面明镜 位 居世界首位 来的朝 圣者
啦金 }逭里的风声 当作青乐 来欣赏 然而用无 邪的光辉 巴 将这里 多年的苍 白遮蔽 但我会 责怪自己真 的无能 呵 寺外畅树上 鄢只空着 的岛黛是 罾悦晴什么 而 寻些 B 来桌{往的 游客也许他 们嘏 E 主 罪刻 可 我也拉 现 有的嘴脸也 是那么苍 白和冷滇 但我 只能把那群 悠闲 而又灿烂的 鸽子搬在 我的记忆 走遍 整个塔尔寺 就是拽不封 我当年 留下的影子和脚 印 我不敢深 想 无论怎样 我 都不会 忘记我是谁 也 许我会遗 过透明的 呼暇 活得,像 E 是实饔在在 的人 那些神 与我无关 活 着 必殖遮样 就
当拽觉樗我 自己的苦难和 痛苦是宝 贵的财富时 或 许那时我将 忘掉我 自己所有的{ 痛 但是 § 我 不敢相信束 来 真的不敢 我 甚至可以咒 骂 我 曾经深爱过 的情人 因为刻 骨的爱与 恨是—部史 书
世 拽 并不诗意地 站在
青 海 边 让青藏高原 风抽打着 我永不死的 信念 湖
用隐 忍的思念穿过在觳进什 幺
今天 我又走进抻秘的塔尔寺 佛光和蔷提树接近着袭
那些冷漠 的面孔尽 管不代表什 么 凭着我从千 里之谱 来到这里 寒冷 就会无踪 无彩 又是一阵 深遣的雷声 滚过蔷堤 树的枝条 我 渴望这里 的变幻的云雾
也不知道 为什么 我用手
开满湖畔的 油菜花和 藏在水里的盐 都可以 证明 青 海潮本身就 是天堂 在给 人间造福 更是诗 人们 晁 魂苘住的圣地 阳光下的我 站在青海 湖边沉默 直 到我觉得我 自己的眼泪 已经枯蝇 直 到

《念奴娇·昆仑》原文以及翻译

《念奴娇·昆仑》原文以及翻译

《念奴娇·昆仑》原文以及翻译《念奴娇·昆仑》原文以及翻译《念奴娇·昆仑》毛泽东作于1935年冬天。

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这首诗毛泽东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念奴娇·昆仑》原文以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需要这高,不需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词语注释⑴横空出世: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

形容山的高大和险峻。

⑵莽:莽莽,状高大。

《小尔雅》:莽,大也。

后世引申有鲁莽、莽撞、猛健诸义。

⑶昆仑:即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

⑷阅尽人间春色:阅尽,看足、看尽、看遍。

人间春色,不止指大地春光,而且指人世衰盛。

⑸飞起玉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

⑹搅得:闹得、搞得。

今语的“搞”,早期白话作品中都作“搅”。

周天寒彻:满天冷透。

⑺消熔:积雪消融、融化。

⑻江河横溢:长江黄河都发源于昆仑山脉,所以昆仑山积雪消融,江河水量大增,都会泛滥起来。

横溢:就是横流,即泛滥。

⑼人或为鱼鳖:江河横滥,洪水成灾,人也许为鱼鳖所食。

《左传·昭公元年》:“微(没有)禹,吾其鱼乎!”⑽千秋:千年。

功罪:昆仑山给长江黄河输送的水源给人民带来了许多好处,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是功;造成洪水泛滥,因而给人民带来灾祸,这是罪。

在这里,罪是实写,功是虚写。

⑾谁人:何人。

曾与:曾给、曾为。

《诗词曲语词汇释》:“与,为也,给也。

”⑿安得:怎得、哪得。

倚天抽宝剑:传楚宋玉作《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

长剑耿介,倚天之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青海酒的高

青海省互助县人,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在《诗刊》《星星》《绿风》《诗潮》《江南诗》等刊物发表作品若干。

著有诗集《雪落林川》《低翔》,文化散文集《凝眸青海道》,作品曾获第六届青
海青年文学奖、第七届青海省政
府文学艺术奖。

现居西宁。

刘大伟
第二届昌耀诗歌奖专刊/一片芳草
高原
从海洋中走出的蓝
被长久地,搁置在陆地顶端
平静,辽阔,风寒
时光很慢,你还不来
雪花已变作雨,汇成世间所有的
河流,又凝滞为疑惑的冰面
在不断倾斜的生命里,它小心翼翼地呜咽,借一群野驴咆哮
却不忍耗尽,奔向你的势能
所有的词语已回到石头,成为真言现在,高原只剩下诵经的幡
和一大片无人照看的蔚蓝
寻找放生羊
你得辨认,在密集的云朵里
会有一只羊,跟自己有关
它柔软的步伐,疑惑的眼神
满身的白……充满了诗性它随同朝阳出发,啃食青草和盐碱
雪夜里,它会悄然完成分娩
又在向阳的坡地上跪乳、舐犊
像一个人,忠于某种守候
若能相认,就给它挂上布条吧
在金色的霞光里,你能看到一绺红
牵一朵莲——走向你
盛开在你的山域,收集风雨
你,或者羊,都曾满身沉重
此时,你们相携上路,朝山转湖
每一棵草,都站立起来
留出更多的缝隙,让你步履从容
青海
江河,草场,大昆仑……她有一把梯子通往神界,可她只喜欢讲述
——青鸟衔来麦穗,花朵开出爱情
所有的海,盛满蓝色
一次冰川纪活动,让她站了起来
她像一头优雅的牦牛,从血光里辨出青草、净土和生命
青海诗篇-
-072
诗的青海酒的高
原有时候,她认为自己是一棵草
拥有一世的孤独和辽阔
抑或是《格萨尔王》里的拴马桩
阿姑袖口上的一抹虹,穆斯林头顶的
那份白……
她把自己呈现在高处,腾出那么多
空地。

为的是——
再远的人,也能回来
湟水谣
高原之河,落满星星和石头
裸鲤吐尽严霜
将一条峡谷描摹成时光未愈的裂痕
青稞站立,湟水河畔
它们因低首而保持辽阔
但更多草木倒伏
在山风徐来的垭豁,在霓虹燃烧的窗口
在一匹瘦马弯曲的骨殖上
疼痛如菌,抽出一串巨大的问号
每一次作答,都加剧着
灵与肉的分离
守住一院庄廓,一辆木板车
一把割破风月的旧镰刀,擦去锈迹
像擦去燕麦搭在墙上的记忆
双扇门开着,大豆在炕灰里蹦跳,爆开
的纹理
是冲锋也是放弃
飘满生活碜牙的微尘
你还在用“花儿”独唱爱情
用酒瓶对饮生命,用石头锻造墓碑
每一锤下去,光影碎裂
你看到一些雪人隔着阳光相互致意
白茫茫大地上,再也没有自己
风中的青稞
我曾跟随母亲在庄稼地里锄草、捋燕麦
青稞的目光多么柔软,它们盯着达坂山时
山上的雪就化了。

它们掏出生命里的蓝时
炕上的人就醉了
母亲的目光也是软的,她喜欢遥望的河欠
口密林
是绿叶黄叶红叶和枯叶构成的日历
每看到一种叶片,她就要在泥地上划
拉几下
似乎在记录什么,又像是抹去了什么
我问过母亲,原来她在确认
董家房背后的油菜倒伏了几处
到省城上学的孩子,回来了几次
当然,可能还有个秘密
尽管母亲没有说,可所有的青稞
都在点头
-
-0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