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线江油北站路基BIM的应用
BIM_技术在西宁—成都铁路(甘青段)建设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西宁—成都铁路(甘青段)建设中的应用刘海峰1,邢培刚1,阎震2,李源和2,英圣2,魏亚瑞2(1.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随着BIM等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在铁路工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依托西成铁路(甘青段)建设项目,开展全线、全专业的BIM、GIS模型创建、整合及深化应用,为建设管理决策提供全过程、多层次、全方位的支撑。
详细阐述西成铁路(甘青段)工程BIM应用标准及其BIM应用管理平台,从电子沙盘、进度管理、征拆管理、质量管理和交付协同等方面介绍BIM应用实践情况。
研究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BIM技术在提升铁路建设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铁路智能建造有序发展。
关键词:铁路工程;西成铁路;BIM;GIS;智能建造;建设管理中图分类号:U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1X(2024)02-0113-06 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23.11.10.0010 引言当前,数字化转型正席卷全球,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引领管理模式革新,使实现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
2022年,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快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的集成应用,推动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引导企业建立BIM云服务平台,促进数据共享。
同时,《“十四五”铁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规划》提出构建智能建造数字孪生平台,支持铁路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
在此背景下,BIM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还对推动铁路智能建造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框架经过多年实践不断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铁路工程建设面临项基金项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N2022S014)第一作者:刘海峰(1979—),男,高级工程师。
西成客运专线铁路桥隧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

西成客运专线铁路桥隧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沙培洲;刘彦明;徐博【摘要】With reference to Shichagou Bridge and Qingliangshan tunnel on XI ~ Cheng dedicated passenger line and in view of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large scale, complex interface, a large amount of dat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survey and design of railway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hydrological data during field survey, the model creation in design phase, design program presentation, collision check, collaborative design, preparation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engineering quantity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simul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the application of BIM in railway bridge and tunnel constru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isting BIM software platform can basically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railway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BIM, but must be modified and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features of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Manual creation of BIM model of bridge and tunnel only results in time and effort consuming, low specialization rate and complex operation, which remains a big challenge in BIM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Although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BIM drawings of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is slow and the drawings are not standardized, it is relatively easy to transmit and summarize all kinds of quantity information. Using animation to expres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makes the complex construction method easier and clearer. All of these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ousness and establishment of BIM technology,and its worthiness in railway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以西成客运专线十岔沟中桥、清凉山隧道作为BIM研究实际工程背景,结合铁路桥隧BIM模型具有规模大、接口复杂、数据量大等特点,以BIM技术在铁路桥隧工程中的应用为主要目的,对铁路桥隧工程勘察设计全过程进行研究,包括外业勘察阶段的水文数据分析,设计阶段的模型创建、设计方案汇报展示、碰撞检查、协同设计、施工图绘制、工程数量计算、施工过程模拟等应用研究.研究认为,现有BIM软件平台基本能满足铁路桥隧工程BIM设计要求,但须按桥隧工程的设计特点进一步修改、完善.桥、隧BIM模型手工创建耗时、费力,专业化率较低,操作复杂,有针对地进行二次开发,将是桥隧BIM技术推广运用的突破口.虽然桥隧BIM出图率低,图纸不规范,但对各种数量信息的传递和汇总相对比较容易,用动画来表述施工过程,使复杂的工法变得清晰明了,这些都体现了BIM技术的优点,且技术也比较成熟,值得在铁路桥隧实际生产中的推广运用.【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7(061)007【总页数】6页(P66-71)【关键词】客运专线铁路;桥梁;隧道;BIM技术;施工图;工程数量;施工模拟;碰撞检查;协同设计【作者】沙培洲;刘彦明;徐博【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8;U44;U45BIM是基于先进三维数字设计解决方案所构建的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术在城际铁路工程的研究应用

图2 铁路桥梁BIM设计模块框架
图3 铁路桥梁部分BIM模型
图1 西安铁路枢纽总布置示意图
表1 城际铁路工程BIM研究技术方案
技术项目
软件或平台
模型制作
Revit、Autodesk、Civil 3D
开发平台 碰撞检查
Revit二次开发 Navisworks
管理平台 自主研发的陕西城际铁路BIM综合工程管理平台
纵断面,利用部件编辑器为车站定制横断面装配,在 Civil 3D中实现站场线下模型的构建。通过实体转化, 将线下模型导入Revit与站场线上模型整合,最终完成 站场信息模型的构建。铁路站场部分模型见图7。 2.5 轨道设计
中图分类号:U293;TP3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19.04.013
文章编号:1672-061X(2019)04-0013-06
0 引言
近年来,BIM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研究应用快速 发展,逐步由局部工点应用向成段落应用转变,由单 专业应用向多专业应用发展。沪昆客运专线北盘江特 大桥采用达索平台建立BIM模型,并在设计、施工和运 维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1];西成线清凉山隧道工程基 于Autodesk软件探索出一种适用于隧道的BIM应用技术 路线[2];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针对铁路工 程给出了建模平台选择原则,并介绍了其在桥梁、隧 道、站房等应用情况[3];武襄十城际铁路以武当山西— 王家庄隧道出口间8.3 km为试点范围,基于达索平台 重点研究了桥梁专业的应用[4];银西高铁研究了一站一 区间桥隧工程、三维地形、地质模型及多专业协同设 计,指出铁路工程中BIM技术应用下一步研究重点为: 大量二次开发、标准完善、BIM模型由设计向施工阶段 转换[5]。
中铁二院BIM技术应用实践

A
桥隧路基设 计三维标准
B
站后与业设计 三维标准雏形
C
数字化施工
D
运维5D标准
14
二、中国铁路BIM应用推进情况
推进计划: 迖 期 : 制 定 铁 路 建 设 行 业 BIM 标 准,推广BIM应用;为运营维护提供 数字化基础资料。
铁路建设行 业BIM标准
推 广 BIM 应 用
提供数字化 基础资料
BIM项目试点:西成客专清凉山隧道
整体模型 超前小导管
钢筋网
仰拱及供墙
21
二、中国铁路BIM应用推进情况
BIM项目试点:沪昆客专北盘江大桥
全桥最大施工阶段模型
劲性骨架局部模型
节漫游
22
二、中国铁路BIM应用推进情况
BIM项目试点:渝黔铁路新白沙沱大桥
29
三、股份公司BIM应用推进情况
2014年3月7日,中国中铁股仹有限公司BIM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理 事会在成都召开。标志着中国中铁BIM技术推广应用迕入了一个新癿阶段。BIM研发中心 各理事单位将以研发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优化集成,丌断创新,为中国中铁 实现转型升级、实现新癿腾飞做出新癿贡献。
3
一、BIM概论
BIM起源: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信息 建模”癿简称。 最初起源亍上丐纨70年代癿美国,由美国乔治亖理工 大学建筑不计算机学院(Georgia Tech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omputing)癿查克伊士曼博士(Chuck Eastman,Ph.D.)提出。
资源 标准
行为 标准
交付 标准
协同 管理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BIM技术的应用意义及优势于宏全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BIM技术的应用意义及优势于宏全发布时间:2021-11-11T06:41:02.749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5期作者:于宏全[导读] 经济的发展,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新建及改造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增多。
高速公路建设,其作为我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提速。
在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缩短工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销售分公司广州海珠 510335摘要:经济的发展,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新建及改造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增多。
高速公路建设,其作为我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提速。
在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缩短工期,以节省在建设过程中各方面出现的人力、物力及资源消耗。
采用BIM技术,不仅可以保障公路工程的安全性能,同时可以科学的测算使用年限。
在施工前,使参建方要了解建设相关的工程要点,并在后续工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完成工程信息化的全过程覆盖。
此外,采用BIM技术,也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
BIM技术不需要额外图纸,仅需通过相关设备便可对工程建设模型进行调整,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本文就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BIM技术的应用意义及优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建设;BIM技术;应用意义引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而高速公路是承载城市经济脉络的纽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工艺等是当代学者的研究方向,BIM技术具有高度的可视化和信息化集成等特性,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领域。
1BIM技术简述BIM技术实际上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是广泛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新型工具之一。
BIM技术实际上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三维数字技术和工程信息的有效结合,通过数字形式将工程施工各阶段的功能特点及设施运作特征等体现出来,同时BIM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相对精准,可以细化到具体的构件和材料上。
因此,利用BIM技术搭建高速公路施工模型,可以更快更直观地帮助施工人员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效规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铁路路基工程全过程BIM应用示范

8 振动碾
6 206 1296 16% 362880 57792
8 挖掘机
6 206 1409 15% 394632 57792
8 卡车
6 206 4228 5% 676512 33024
10 测量员
6 258 1458 18% 87480 15480
15 监理
6 387 1426 27% 85536 23220
总计
302000 32000 10.60%
投资价值分析
*周节约及避免等待时间(小时)
实际工作月数 总节约工作时间(小时) 原总工作时间(小时) 节约比例 % 运行成本总计(元) 生产力最大化收益总计(元)
6 推土机
6 155 1296 12% 362880 43344
6 平地机
2 52 405 13% 113400 14448
动态地质纵剖面
三维钻孔及地质曲面
地质模块
地 质 建 模 演 示
BIM建模
施工模拟
站场路基施工模拟(Navisworks)
✓ 在Navisworks中导入Civil3D设计模型 ✓ 利用Excel排布施工周期并导入Naviworks ✓ 导出施工动画
Excel施工进度安排
施 工 模 拟 演 示
合格率(%)
质量对比
最大偏差
施工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厚度合格率提升36%,纵坡提升40%,横坡提升40%
传统施工
数字化施工
质量对比示意图
投资价值分析
*工作效率提升:
实际工作月数 实际工作天数 每天工作时间(小时) *每天工作时间内保持运行时间的比例 总运行时间(小时) 每小时运行成本(元) 单位运行成本小计(元) 现场机械/人员数量 运行成本总计(元) 运行成本节约总计(元)
BIM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张瑞

BIM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张瑞发布时间:2021-10-28T02:44:14.758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0月下作者:张瑞[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的建设成为了其中极其重要的建设规划。
要做好市政道路的建设施工工作就要结合多种先进的施工理念以及施工方法进行项目的开展。
而在此情况之下,积极合理地使用先进、智能的先进施工技术尤为关键。
BIM技术作为如今施工项目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施工技术之一,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也应该被积极地运用,充分发挥其优势才能使得市政道路的施工项目的质量与水平更高。
河南省育兴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张瑞山东省德州市 253400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的建设成为了其中极其重要的建设规划。
要做好市政道路的建设施工工作就要结合多种先进的施工理念以及施工方法进行项目的开展。
而在此情况之下,积极合理地使用先进、智能的先进施工技术尤为关键。
BIM技术作为如今施工项目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施工技术之一,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也应该被积极地运用,充分发挥其优势才能使得市政道路的施工项目的质量与水平更高。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道路;施工1BIM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运用的优势1.1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的可视化所谓可视化,即将二维图纸转换成三维立体的模型。
这一优势可以使得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构件、材料等更加容易观察,让工作人员更易理解施工的原则和方法。
并且BIM技术可以将构件的相关数据信息录入模型中,让工作人员更加容易查询和使用。
这种共享方式以及信息的可视化,使得市政道路的施工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1.2BIM技术具有协作性的优势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部门以及多个工作部分,需要这些部门共同协作来完成整个项目。
如果对这些部门执行的项目进行整合和规划,就能使得项目进行得更迅速和更具条理。
而BIM技术就能通过其管理的功能使得多个部门进行良好的协作,从而加快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的运行。
bim铁路行业应用

BIM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下面我将用800字简要概述这个主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BIM技术。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用于表达建筑、结构和机械系统等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它包含了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各个阶段的工程信息和其他相关数据。
在铁路行业中,BIM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铁路线路设计、轨道铺设、信号系统、桥梁和隧道建设、车站建设、列车维护等方面。
在铁路线路设计中,BIM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和直观的设计方案,减少了传统设计方法中的人为错误和误差。
通过BIM模型,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线路的实际情况,如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从而更好地优化线路设计和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
在轨道铺设方面,BIM技术可以帮助施工单位更好地了解轨道的结构和性能,从而更好地进行施工和维护。
同时,BIM模型还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工程信息,如轨道的几何参数、荷载情况等,从而更好地指导施工和优化施工方案。
在信号系统方面,BIM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和直观的信号系统设计和管理方案。
通过BIM 模型,信号系统的工程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信号系统的实际情况,如信号设备的布局、信号传输的路径和信号的传输速度等,从而更好地优化信号系统的设计和提高信号系统的可靠性。
在桥梁和隧道建设中,BIM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和可靠的设计和管理方案。
通过BIM模型,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桥梁和隧道的实际情况,如地质和水文条件、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等,从而更好地优化桥梁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同时,BIM模型还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工程信息,如桥梁和隧道的结构参数、荷载情况等,从而更好地指导施工和维护。
总之,BIM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和意义。
它可以提高铁路线路设计、轨道铺设、信号系统、桥梁和隧道建设等方面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也为施工单位提供了更加精确和直观的管理方案。
未来,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在铁路行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铁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应用专业应用l幽西成线江油北站路基B I M的应用_徐骏李安洪刘厚强姚裕春张耀摘要:从铁路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 M)优势、铁路全生命周期B I M应用需要、铁路B I M应用科研申报及标准编制需要和铁蹈-B I M应用保持领先需要方面分析B I M应用的必要性;结合工程实际,从筹备、设计、施工、展示方面阐述和分析技术思路,核心是FA B I M模型为纽带,实现B I M建模及模型在施工和展示中的应用,实现施工过程实时监控,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铁路路基;设计;施工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1X(2014)02一()075—041概述2B I M应用的必要性目前,以建筑信息模型(B I M)为核心理念的数字化三维技术的出现,给工程建设企业生产及管理效率提升带来新的驱动力。
我国建筑、水电等行业B I M应用相对成熟,已全力推广应用。
与建筑、水电等行业相比,铁路行业B l M应用处于起步阶段。
为适应铁路行业工程建设三维信息化发展需要,中国铁路总公司及中国中铁股份公司积极推进以13IM 为核心的三维数字化铁路建设,应用范围涵盖铁路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全生命周期。
路基作为铁路重要基础设施之一,B I M的设计尚处于前期调研及建模方法探索阶段。
调研工作主要是欧特克C I V I L3D三维设计平台的适用性及二次开发,建模方法主要包括施工过程的三维路基建模、协同数据接口及路基工程信息分类。
与其他专业不同,以填方、挖方为主的路基修建过程因其施工机械较为简单,且易于实现数字化控制,在有关单位技术支持下,铁路路基基于B M的施工已具备一定基础,可补充铁路B l M应用全生命周期的施工环节。
铁路路基数字化施工需输入三维设计,为B l M应用提供了契机。
2.1应用优势建立铁路路基三维模型,可直观展示设计效果,有效检查设计中的错误。
目前,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勘察设计行业的B I M标准,并以此衡量、验收勘察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掌握B I M的勘察设计单位,才能参与勘察设计。
因此,无论是从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是从适应市场需求角度出发,开展B I M应用研究非常必要和迫切。
2.2铁路全生命周期R I M应用的需要目前,铁路设计院B I M应用在勘测、设计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尤以隧道、桥梁最为明显。
但其模型只包括静态施工信息,用于信息查询或过程模拟,尚未考虑直接用于控制机械数字化施工,缺乏后续运营阶段B I M应用所需的施工过程信息。
与隧道、桥梁相比,目前积累的铁路路基数字化施工技术,可实现B I M模型与施工机械控制模块输入数据的转换,有利于尽快推动B I M在施工中的应用,为B IM应用于铁路全生命周期打下基础,也为后续运营阶段B I M应用奠定基础,首次实现铁路行业BI M应用于施工环节。
2014年第2期"/5㈣l专业应用2.3铁路BI M应用科研申报及标准编制的需要目前,铁路行业全生命周期B I M应用实践较少,不利于相关科研立项及标准编制。
通过铁路路基B1M应用实践,进行勘测、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B IM应用探索,可为高级别科研项目立项及相关标;隹编制提供重要支撑和参考依据。
2.4铁路B I M应用保持领先的需要目前,铁路设计院开展了B l M应用研究,从三维建模角度来看,所用平台彼此差距很小,需进一步提升B l M应用水平及竞争力,可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尽快掌握高级二次开发技术,实现高效、快捷的三维建模,其难点是需要持续的开发技术支持;二是与已有先进技术相结合,包括三维G I S技术、路基数字化施工技术等,推动B l M在铁路建设全过程中的应用,通过铁路路基的B IM应用进行试验和完善。
3技术思路为探索B I M在铁路路基中的应用,结合西成线江油北站开展研究。
(1)通过在工程现场开展基于铁路路基的B M数字化施工试验,第一次示范性地将B M应用于勘察、设计和施工环节。
一是展示B M在勘察、设计、施工环节的整合应用;二是验证路基B I M应用方案的可行性,推动B1M在铁路路基中的应用;三是验证连续压实数字化施工方法,推动其推广应用i四是展示联合数字工地系统。
(2)现场试验。
基于B l M的数字化施工重点关注路基填筑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保证。
一是从B M获取用于数字化施工的三维设计数据;二是利用G P S流动站(引入北斗定位系统)进行数字化测量:三是机械施工引导与控制,包括挖掘机可视化引导、压路机智能压实与推土机可视化引导、铲刀自动控制与平地机铲刀自动控制:四是实时数据双向交互(手机网络、电台、W i Fi无线网络、光纤有线网络的综合应用);五是将施工过程数据动态传输到B l M数据库中,进行B IM成果远程应用:六是数据挖掘,依据铁路相关规范实时生成相关报表。
3.1筹备(1)试验区段。
根据连续压实规范,试验区段长度应不小于100m,为完成数字化施工及远程展示,应有便捷的电力、网络、监控房屋等设施。
选定西安一成都客运专线四川I段五标江f f a.t L站四轨道站场及站台和路基段为试验区段,长约330m,宽60一一80m,包括旅客通道、换762014年第2期填区、排洪涵、桩基托梁挡土墙等,为非连续路基施工。
根据现场实际环境及施工进展,将试验区段划分为A、B、C、D四个区域。
A区域为矩形,长35m,宽约60m,作为连续压实工艺试验段及基于B l M的数字化施工试运行场地;B区域为旅客通道及换填区,长15m,宽约60m:B区域为一个深坑,将A、C区域分隔开,需填平后才能贯通施工:C区域为连续路基段,长150m,宽约60m:D区域为连续路基段,长130m,宽约60m。
因排洪涵设计,D区域与C区域分隔;D区域作为对比段,采用传统施工方式,通过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数字化施工与传统施工的效能对比。
(2)基础数据。
基于现有“线、站、路、涵”等二维设计资料,通过编写临时辅助程序得到三维线路。
根据二维横断面设计中的地质情况,通过修改路基辅助设计软件导出C i vi l3D支持的地质建模插件输入数据,构建三维地质分层曲面;根据符合设计标准的平面地形图,获得三维数模点云数据和将实测横断面地面线解析为三维散点点云数据,将两类点云数据文件导入Ci vi l3D,建立三维地面;横断面装配部件类型梳理,为建模提供依据,进行功能分类并考虑与分层填筑相关的部件构建。
3.2设计(1)三维建模。
主要基于C i V i l3D软件开展三维建模。
一是根据线路平面数据建立线路:二是根据纵断面图建立纵断面;三是采用部件编辑工具构建工点典型装配横断面;四是按装配横断面类型及对应里程范围初步生成道路;五是设置采样线,其位置与二维设计图中各横断面一致:六是按控制点位置生成特征线,将三维设计道路各横断面与二维设计图调整一致;七是生成包括路基项面及两侧坡面的分层(30C m,参数化)曲面,导出L andxm l文件,用于数字化施工机械输入数据预处理;八是生成分层路基实体,供后期施工模拟、信息集成及效果展示使用。
(2)模型后期处理,主要基于3d m ax$2件。
一是将C i vi l3D路基压实模型转为实体,导出格式为3dm aX:二是完成3dm ax中路基实体模型的完善及美化后,导入三维G l S展示平台;三是完成工地完整施工模拟动画制作,用于展示平台演示。
3.3施工施工现场应用联合数字工地系统应架设无线通信网络、定位基站等数字化系统实现网络通信和定位全覆盖;通过内业系统接收B M的设计,并对设计和施工任务进行配置,同时传输给安装在施工机械上的引导与控制系统,指导机械施工。
现场需要配置挖掘机1台、推土机1台、平地机1台、压路机2台,其中平地机需要实现自动铲刀控制,推土机尽量实现铲刀自动控制。
机械施工过程中的全部关键数据将被实时采集并传输到后台数据库进行存储、分析与备份,按照我国铁路行业的相关规范生成相关报表,用于用户交互。
这些数据将被动态、实时地传输到B l M数据库中,以实现B I M远程应用。
基于B I M的数字化施工见图1。
(1)施工组织。
数字工地在现场建立,主要包括数字化测量系统(G PS方式)、机械引导与控制系统(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引导系统)、无线网络通信系统(W i Fi网络)、数据挖掘、交互平台等。
基于B l M的施工组织流程见图2,压路机连续压实施工见图3。
(2)模拟及验证。
一是施工前利用设计文件进行办公室环境下的模拟;二是施工前在现场进行系统验证,包括网络覆盖、网络接入、系统预演等。
(3)目标压实参数确定。
参考连续压实规范相关规定,在试验区段数字化施工开始的第一层压实过程中(通过系统预演及连续压实参数采集),结合传统检测手段分步确定目标压实参数,需施工单位按分遍、分层要求进行配合。
(4)正式数字化施工。
根据获得的目标压实参数,指导机械逐层压实其他各层。
根据需要对压实薄弱区采用传统方法检测,并完成过程数据采集;采用视频录制、现场记录、系统记录等多种方式完整、真实记录试验区段全过程。
3.4展示基于三维G IS系统开发的路基引M应用三维G IS平台见图4。
(1)三维场景。
范围为江油北车站区段,沿线路方向D4K472+000一D4K479+000,线路中线左右侧各G PS潼i~~工交互平等数字化测量J一亍数宇化施工机械●图1基于BI M技术字化施工示意专业应用I幽2000m。
采用前期航测制图所用的黑白航片制作正射影像;采用购买的O.7m分辨率单片彩色影像进行纠正:黑白影像与所购买的彩色影像融合;生成沿线三维地形场景;三维场景中导入已建好的三维路基模型。
图2基于BI M技术施工组织流程‘一墨盈—■■i—i■i i■i i誓i i i■i i i■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i i‘图3基于B I M技术的压路机连续压实施工连续压实施工2014年第2期77用。
熏。
圈。
f毒。
出oq o:,6P5播收饥投制柏压实情感嚣≤≈电台无限月美坡壤悸艇器图4路基B I M应用三维61$平台示意(2)远程监控三维G l S平台。
整体架构采用B/S模式;施工现场视频接入和演示;施工步骤模拟视频循环播放;沿线三维地形场景演示及路基属性信息查询;路基施工动态模拟。
4总结(1)以B M为核心理念的数字化三维技术是工程建设企业生产及管理效率提升的动力,可帮助企业更;隹确、更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优化设计流程、控制施工质量和简化运营管理,从而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
(2)铁路路基点多面广,因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信息应用和交换不及时、不准确,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浪费和风险产生。
建立路基三维模型可直观展示设计效果,有效检查设计中的错误,指导数字化施工,控制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