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方法技巧与答题课件_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初中数学选择题、填空题解题技巧(完美版)

初中数学选择题、填空题解题技巧(完美版)选择题目在初中数学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又不能失去这些分数,还要保证这些分数全部得到。
因此,要特别掌握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帮助我们更好的答题,选择填空题与大题有所不同,只求正确结论,不用遵循步骤。
我们从日常的做题过程中得出以下答题技巧,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排除选项法: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2.赋予特殊值法: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
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3.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4、直接求解法: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
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B、128元C 、120元D、88元5、数形结合法: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6、代入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7、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8、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A)5种(B)6种(C)8种(D)10种。
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9、待定系数法: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选择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选择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选择题的分值历来在地理试卷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所以掌握选择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解答地理选择题除了要掌握相关的地理主干知识外,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学们不妨试之。
一. 选择题的解题步骤根据选择题的形式、特征及解题要求,选择题的解题过程一般如下:1.认真审读题意——“在问什么”读懂题目说明。
审题是一个分析问题、寻找解答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
看到试题后我们首先要通读试题,理解题意,看透题干“在问什么”。
审题时主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解题条件、题干要求、解题思路。
2.明确题干要求——“想考什么”明确题干要求就是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即题干“想考什么”。
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这是正确解答选择题的基础和关键。
试题中的信息有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显性信息就是题干中提供的明确解题条件,这是解题时比较容易获得的信息。
隐性信息是指隐藏在题干、选项和地理图表中,需要通过分析才能获取的信息。
3.分析题干条件和选项——“给了什么”选择题给出的题干条件和选项表示形式多种多样,审题时我们必须准确提取题干条件和仔细辨析选项,这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即题干“给了什么”。
(1)题干给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明示条件:题干给出的条件明确、具体。
②.暗示条件:题干给出的条件多潜藏在知识的内涵中,有一定的隐蔽性。
③.限制条件(或特定条件):题干给出的数量词、方位词、特定名词等都是限制条件。
对此我们要特别留意。
④.多重条件:题干要求选项要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
⑤.多余条件:题干虚设的个别条件,对解题不起任何作用,反而增加迷惑性。
(2)选项辨析,若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多为错误选项:①.前后矛盾:如“太阳高度小,热量充足”。
②.误为因果:如“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③.表述绝对化:在选项中有“都”“一定”“全部”“最”“肯定”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如“热带雨林气候都分布在赤道附近”“日界线就是180°经线”。
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二)应试策略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2、认真审题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三)应试技巧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
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四)解题方法介绍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2005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答案:D 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
高中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

高中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一、应试技巧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答案:D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
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3、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然后再从容做题。
二、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1)因果颠倒表述绝对化例如:“迎风坡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例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前后矛盾例如:“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4)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例如:“以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5)与题干无关(6)概念混淆三、选择题类型1、最佳选择题:可以用比较法、优选法、直选法来选择。
2、正误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直选法来选择,但必须将所有选项都看完再决定对错。
一定要看清楚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3、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点,确定一个或多个再用排除法即可选择正确顺序。
4、选择题组:先给定材料,图表或文字,然后从几个角度命制几道选择题。
5、组合型选择题:由多项选择转化为单项选择题,方法是排除法,先确定明显正确或错误选项,最后分析剩下的选项。
6、因果选择题: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可以用直选法、推理法、法。
四、地理选择题常见题型题型一:计算型选择题【题型特征】地理计算与单纯的数字计算不完全等同,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能把握其内在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即能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结论。
对于各类地理计算,同学们首先要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其次要多练习,只有熟悉各种题型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选择题常用解题方法与技巧

选择题常用解题方法与技巧很多选择题,题干设计若明若暗,条件隐晦,选项设置似是而非,极具迷惑性。
因而选择题解题技巧性强,能全方位地考查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学会快速准确地选择题审题和熟练地解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常用方法1.直接判断法:这是解答生物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解答时依据题目所给条件,借助于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到结论。
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正误型的选择题。
2.筛选淘汰法:对于那些不能直接判断出答案的题,可根据题干所给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于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淘汰,不能否定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此方法常用于解答概念、原理类选择题,也常用于解答组合型选择题。
3.信息转化法:对于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繁琐,可通过思维转换,将题干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或等价的形式,从而变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
此方法常用于解答规律类和图表类选择题。
4.分析推理法: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运用生物学的相关规律和原理,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此方法常用于解答原理类和规律类选择题。
二、解答选择题的技巧审题既要认真细致,又要善于抓住关键,既要全面分析,又要清除干扰。
1.根据概念选答案。
概念是构成判断、形成观点的基础,审题时一定要把题干所涉及到的概念,从外延和内涵来确定选项的正误。
例1、在真核细胞中,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中心体B.核糖体和中心体C.中心体和高尔基体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在真核细胞中有双层膜结构的是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中心体等。
答案:B2.看清正误。
题干中有时要求选说法正确的选项,有时则要求选说法错误的选项,因而不能未看清题目就盲目选择。
例2、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C.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DNA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III染液鉴定蛋白质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
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ppt课件

• 分析: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时代气息”
•
与A中的“因时而变 ”相对应。
• 有同学可能会根据“大众所接受”而选“C”,但“大众”不能代表“各族人
民”
【反馈7】(2010·江苏)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
• ③知识范围属于“认识论”
5
说明
范围限定有的比较宽泛,如运用“政 治常识”、“经济常识”、“历史唯物 主义”知识等;
有的比较具体,如运用“经济职能知 识”,“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等;
有的比较隐蔽,要根据材料与设问, 综合判定范围,思考材料介绍的经济现 象,政治现象还是文化现象。
6
运用哲学知识解题,尤其要看清具体范围。
• C.国家机构减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D.人民政协拥有部分重大事务决定权
• 分析:主体为“政协”,政协不是“国家机构”, B和C排除; D观点错误
11
(3)、导语中的特别限制指向
程度限制词如“最”、“根本”、“主要” ;指 向限制词如“错误”;角度限制词:关系(区别 与 联系)、原因或意义、措施等,
此课件可编辑版,如对课件 有异议或侵权的请及时联系
删除!
课件可编辑版,请放心使用 !
努力+方法=成功
2
选择题设置技巧及解题方法
选择题设置技巧隐藏在题干、题肢、干肢关系之中。
解题一般方法:审题干(先导语后材料)→对照题 肢→排除 →比较择优。即“先排除后比较”。
其做法是:第一步,认真审读题干导语、材料,从 自己最熟悉的观点入手,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 显正确却不合题意的观点,将含这样观点的题肢排除; 或确定明显正确的观点,把没有这观点的题肢排除。 (逆向选择题除外)
答题方法与技巧

三、漫画类题型的答题方法:
第一步:审漫画(结合材料),需要注意四个方面: ①看漫画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擦正幅漫画的主题。
②看漫画的画面,注意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如:动作、表情、神态、人物特 征等,然后从整体上观察漫画。
③看漫画的语言,漫画为了充分表达它的寓意,常配有说明性文字,它有时 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④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即弦外之音。
第二步:审设问,抓设问的关键词,包括大题范围(用哪 些部分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分值要求、设问关键词等, 从而明确答题要求。
2、回归课本,(结合课本)将材料中的关键词与课本相 关知识联系起来。
3、理清思路,准确作答,要注意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层次分明,分点答题,用语规范。学会用政治术语回答政 治问题,避免口水话。
第二步:联系材料,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理 出答案,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的角度做答。 第三步:书写时注意层次清楚,逻辑严谨。
七、说明、反映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常见的设问方法:该材料说明了什么?
该材料反映了什么?
解题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第一步:先回答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材料的表 面意思,可以通过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得出)
材料中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先判断后说理。
解题方法:第一步:判断正误,材料中人物的言行是否 正确或是错误,是违法,还是侵权。
第二步:分析道理,就是结合材料和教材的知识点, 说明观点对或错的原因。
第三步:总结观点,就是要强调正确的观点或正确 的做法,对于材料中错误的观点,要拿出正确的做法。
十四、启示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第二步:透过漫画的表面想象,回归教材(结合教材)推理寓意,引申出漫 画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 第三步:紧扣题意,明确作答范围和设问角度。(组织答案)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ppt课件

9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 来的,要通过仔细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含义一般有明暗两个方面: 明的:在文章结尾部分那些议论性的话,稍加整理,就是答案; 暗的: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 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阅读理解》
12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根据位置确定,注意区别对待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阅读理解》
13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走,我们去植树》中“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去植 树!”在诗歌开头出现,作用是开篇点题,总起下文;结尾又一 次出现,既是篇末深化主题,又是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阅读理解》
10
举例
《天安门广场》中“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这句话的含义就有两 层意思:
一是五星红旗每天和旭日一起冉冉升起(明义)。 二是五星红旗代表的新中国就像初生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 益强大。(暗义)
《阅读理解》
11
举例
《“番茄太阳”》一课中,三次出现“番茄太阳”一词, 其含义是:
第一次指太阳 第二次指明明的笑脸 第三次指明明善良美好的心灵。
《阅读理解》
18
4) 排比: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 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 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 一齐欢跃起来。
5) 设问:自问自答。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6) 反问: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①a· b=a· c⇔a· (b-c)=0,a与b-c可以垂直,而不 一定有b=c,故①为假命题. ②∵a∥b,∴1×6=-2k.∴k=-3.故②为真命题. ③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知围成一菱形且一角为60° ,a+b为其 对角线上的向量,a与a+b夹角为30° ,故③为假命题.
题型三 数形结合法 “数”与“形”是数学这座高楼大厦的两块最重要的基 石,二者在内容上互相联系、在方法上互相渗透、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而数形结合法正是在这一学科特点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解答选择题的过程中,可以先根 据题意,做出草图,然后参照图形的做法、形状、位臵、 性质,综合图象的特征,得出结论.
题型四
特例检验法
特例检验(也称特例法或特殊值法)是用特殊值(或特殊图 形、特殊位臵)代替题设普遍条件,得出特殊结论,再对各 个选项进行检验,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常用的特例有特 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 位臵等. 特例检验是解答选择题的最佳方法之一,适用于解答“对 某一集合的所有元素、某种关系恒成立”,这样以全称判 断形式出现的题目,其原理是“结论若在某种特殊情况下 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真”,利用“小题小做”或 “小题巧做”的解题策略.
探究提高 直接法是解选择题的最基本方法,运用直接法 时,要注意充分挖掘题设条件的特点,利用有关性质和已有 的结论,迅速得到所需结论.如本题通过分析条件得到f(x) 是周期为4的函数,利用周期性是快速解答此题的关键.
1 变式训练1 函数f(x)对于任意实数x满足条件f(x+2)= , f(x) 若f(1)=-5,则f(f(5))的值为 A.5 1 C. 5 ( 1 D.- 5
,
B= (x,y)|y=3 ,则A∩B的子集的个数是 A.4 B.3 C.2
( D.1
A
)
x2 y2 解析 集合A中的元素是椭圆 4 + 16 =1上的点,集合B中 的元素是函数y=3x的图象上的点.由数形结合,可知 A∩B中有2个元素,因此A∩B的子集的个数为4.
例5 函数f(x)=1-|2x-1|,则方程f(x)·x=1的实根的个数 2 是 A.0 思维启迪 B.1 C.2 D.3 (
变式训练5 函数y=|log1 x|的定义域为[a,b],值域为[0,2],
2
则区间[a,b]的长度b-a的最小值是 ( D ) 3 3 A.2 B. C.3 D. 2 4 解析 作出函数y=|log 1 x|的图象,如图所示,由y=0解
2
1 得x=1;由y=2,解得x=4或x= 4 .所以区间[a,b]的长 1 3 度b-a的最小值为1-4=4.
探究提高 一般地,研究一些非常规方程的根的个数以及根 的范围问题,要多考虑利用数形结合法.方程f(x)=0的根 就是函数y=f(x)图象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方程f(x)=g(x)的 根就是函数y=f(x)和y=g(x)图象的交点横坐标.利用数形 结合法解决方程根的问题的前提是涉及的函数的图象是我 们熟知的或容易画出的,如果一开始给出的方程中涉及的 函数的图象不容易画出,可以先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 使得等号两边的函数的图象容易画出时再进行求解.
解题方法例析
题型一 直接对照法 直接对照型选择题是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 件、相关概念、性质、公式、公理、定理、法则等基础知 识,通过严谨推理、准确运算、合理验证,从而直接得出 正确结论,然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项“对号入座”,从 而确定正确的选择支.这类选择题往往是由计算题、应用 题或证明题改编而来,其基本求解策略是由因导果,直接 求解.
探究提高 本题直接求解较难,利用特殊位臵法,则简便 易行.利用特殊检验法的关键是所选特例要符合条件.
变式训练6 已知P、Q是椭圆3x2+5y2=1上满足∠POQ= 1 1 90° 的两个动点,则 2+ 2等于 ( B ) OP OQ 8 34 A.34 B.8 C. D. 15 225
3 5 解析 取两特殊点P( 3 ,0)、Q(0, 5 )即两个端点,则 1 1 + =3+5=8.故选B. OP2 OQ2
探究提高 关于直线与圆锥曲线位臵关系的题目,通常是联 立方程解方程组.本题即是利用渐近线与抛物线相切,求 出渐近线斜率.
x2 y2 变式训练2 已知双曲线C: 2- 2=1(a>0,b>0),以C的右 a b 焦点为圆心且与C的渐近线相切的圆的半径是 A.a B.b C. ab ( B ) D. a2+b2 x2 y2 b 解析 - =1的其中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x, a2 b2 a 即bx+ay=0,而焦点坐标为(c,0),根据点到直线的距
解
题
选
方
择 题
法
的
技
解
巧
题
与
方
答
法 与
题
技
模
巧Hale Waihona Puke 板题选 一 般 占 择 全 题 卷 大 排 和 优 区 择 合 是 的 部 列 应 劣 分 题 性 高 考 数 学 右 选 的 且 试
型
卷 高 题 学 为 速 型 强 点
特
的 考 属 思 它 度 之 、 ,
点
三 数 于 想 还 的 一 知 且
概
大 学 低 和 有 快 . 识 每 覆 一 题 选 中 数 相 慢
解析 显然①是正确的,这是共线向量的基本定理; ②是错误的,这是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③是正确 的,因为由(a+3b)∥(2a-b),可得(a+3a)=λ(2a- λ+3 1 1 b),当λ≠ 时,整理得a= b,故a∥b,当λ= 时 2 2 2λ-1 也可得到a∥b;④是正确的,若设两个向量的夹角为 θ,则由a· b=|a||b|cos θ,可知cos θ=1,从而θ=0,所 2 2 以a∥ b;⑤是正确的,由x1 y 2 +x2 y 2 ≤2x1x2y1y2,可得 2 1 (x1y2-x2y1)2≤0,从而x1y2-x2y1=0,于是a∥ b.
(1 )绝 难 分 题 具 的 的 方 有 顺 体 法 较 序 现 的 好
, 并 择 的 有 深
、 解 成 为
, 解 基 概 度 本 括 等
), 所
(2 )选 一 定 的 综
盖 题
面 几
广 乎
、 都
小 有
巧 两
灵 种
活 或
及 两
有 种
以上的解法,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思维层次及观察、分析、 判断和推理能力. 目前高考数学选择题采用的是一元选择题(即有且只有一 个正确答案),由选择题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解选择题除常 规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解选择题的基本原则是: “小题不能大做”,要充分利用题目中(包括题干和选项)提 供的各种信息,排除干扰,利用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 数学选择题的求解,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题干出发 考虑,探求结果;二是从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 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解答数学选择题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对照法、概念辨析 法、图象分析法、特例检验法、排除法、逆向思维法等,这 些方法既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也是解题的有效手段.
例1 设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 f(x+2)=13,若f(1)= 2,则f(99)等于 A.13 B.2 13 C. 2 ( 2 D. 13
C
)
思维启迪 先求f(x)的周期.
13 解析 ∵f(x+2)= , f(x) 13 13 ∴f(x+4)= = =f(x). f(x+2) 13 f(x) ∴函数f(x)为周期函数,且T=4. 13 13 ∴f(99)=f(4×24+3)=f(3)= = 2 . f(1)
C
)
若直接求解方程显然不可能,考虑到方程可 1 x 1 x 转化为f(x)= ,而函数y=f(x)和y= 的图象又都可以 2 2 画出,故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两个函数图象 交点的个数确定相应方程的根的个数. 1 x 解析 方程f(x)· =1可化为f(x)= 2 x, 2 在同一坐标系下分别画出函数y=f(x)和 1 y= 2 x的图象,如图所示.可以发现其 1 x 图象有两个交点,因此方程f(x)= 2 有 两个实数根.
数y1=2x,y2=x+2,y3=10-x中 的较小者,作出三个函数在同一 个坐标系之下的图象(如图中实线 部分为f(x)的图象)可知A(4,6)为函 数f(x)图象的最高点.
变式训练4
x2 y2 (2010· 湖北)设集合A=(x,y) 4 +16=1
x
述
型 择 档 学 对 等 之 题 题 方 难 一 的 , 法 度 . 基 且 能 (如 以 选 本 一 通 思 选 择 特 般 过 维 择 题 点 按 它 层 题 的 是 由 得 次 已 分 : 易 到 到 充 数
4 0 % 左 分 , 用 选 度 具 和 数 主 学 要
, 择 数 因 题 题 性 特
D
)
解析
B.-5 1 1 由f(x+2)= ,得f(x+4)= =f(x), f(x) f(x+2)
所以f(x)是以4为周期的函数,所以f(5)=f(1)=-5, 1 从而f(f(5))=f(-5)=f(-1)= f(-1+2) 1 1 = =- . 5 f(1)
x2 y2 例2 设双曲线 2- 2=1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x2+1只有 a b 一个公共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5 5 A. B.5 C. 4 2 ( D ) D. 5
|b× a2+b2| 离d= 2 2 =b.故选B. a +b
题型二 概念辨析法 概念辨析是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对数学概念的辨析,进 行少量运算或推理,直接选择出正确结论的方法.这类题 目常涉及一些似是而非、很容易混淆的概念或性质,这需 要考生在平时注意辨析有关概念,准确区分相应概念的内 涵与外延,同时在审题时要多加小心,准确审题以保证正 确选择.一般说来,这类题目运算量小,侧重判断,下笔 容易,但稍不留意则易误入命题者设臵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