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合集下载

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为了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减轻工人操作强度、提高工程质量和满足房屋的结构和使用功能,我们公司应该在施工中大力推广先进工艺、施工方法、新材料和新技术,确保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

一、新技术应用1.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Φ14以上的柱子钢筋,或者套筒挤压连接技术,以节省钢筋用量。

我们在多个工程中应用了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先进的施工管理软件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跟踪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采用大磁铁查找予埋铁件,避免找寻埋铁件时乱凿。

4.室外内电线套管采用重量轻、能耗低、经济耐用的PVC 管材。

室外内排水管应选用隔音标准不低于同类铸铁管的UPVC管材。

5.积极采用屋面防水新技术,并做好节点处理。

6.在检查其他工序质量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屋面基层质量的检验与验收。

二、新工艺应用1.推广运用现行砌砌法施工砖砌体砌筑。

2.基础梁侧模采用砖模,节省了材料,确保了基础梁的截面。

同时,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基础梁和地面板一次浇捣成型的工艺。

3.各楼层、梁、板、柱砼一次浇捣成型,避免了先浇柱,后浇梁板时的繁锁工艺。

同时,减少了主体结构砼施工缝的留设,确保了砼的施工质量。

4.现浇砼踏步无须预埋件。

待木工弹线确定正确位置后,一次电锤钻眼,将环氧树脂埋设金属立杆电焊栏杆成型。

这种工艺能确保工程质量。

5.选用水准仪、经纬仪控制标高和水平,提高计量精度。

6.砂浆抹面时,砼表面应机械喷浆,提高砂浆与基层粘结强度。

7.采用清水砼施工工艺。

三、新材料采用1.排水管道使用UPVC管材,电线穿管采用PVC管材。

2.在厨房房间和厕所地面加做一层M15水泥防水剂(卫生间还需刷沥青玛蹄脂),能保证闭水试验合格后做装修面层。

3.水泥采用散装水泥,砼中掺加适量的外加剂,如高效减少剂、早强剂等外加剂。

这样可以使砼早期强度提前形成,提早拆模时间,提高模板的周转。

4.建议使用按统一标准制作的PVC滴水条作为窗台和楼梯梁滴水线。

论述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论述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论述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摘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行业之一,建筑行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颇深,并且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竞争逐渐激烈,所以不管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还是为了充分满足人们针对建筑越来越高的需求,建筑行业都需要积极地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这也是建筑行业长远发展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一、基础施工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1.置换及伴入施工技术置换和伴入法指的是在地基施工过程中针对其中存在的砂砾与碎石进行处理。

一些碎石较多的建筑地基,通常会利用置换与伴入法处理砂砾与碎石。

置换预伴入法在软散土层中加入硬化材料,使得土层出现胶结现象,以此来提高土层的稳固程度。

置换与伴入法中,深层搅拌法及振冲击法等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2.挤密桩施工工艺挤密桩施工工艺在地基处理施工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若建筑物位置选择在黏性土体或湿陷性土体中时,可以通过挤密桩技术进行处理。

该施工技术通常有砂石桩施工法和灰土挤密桩施工法两种形式。

砂石桩施工法通常引用冲击或振动等方法在软散地土体成孔,之后通过砂石挤压的方式在小孔中形成桩体,从而将土层进行挤压,提高整体稳定性。

灰土挤密桩施工法指的是通过锤打将钢管契入土体中,之后利用分层回填的方式进行夯实,同样可以起到加强地基稳固程度的效果。

3.换土垫层施工技术换土垫层施工技术主要通过低压缩碎石来取代高压缩淤土,在确保土层稳定性达到预期标准的条件下加强建筑地基的承重能力。

在应用换土垫层施工法过程中,需要挖除基础层之下的软土层,之后利用压缩性较小的材料进行回填,最后分层夯实,提高土体稳定性和承载力。

二、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1.装配式叠合板新工艺窗体顶端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切实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使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发展新型建造模式,大力推广装配式,由此传统的建筑施工生产方式缺点亟须解决。

施工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

施工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

施工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在建筑施工实践中的应用不断增加。

这些创新的应用为施工行业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施工实践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问题。

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在施工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其中一些重要的应用包括:1.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施工现场的管理更加高效和精确。

例如,通过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可以更好地协同工作,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施工现场的管理更加高效和精确。

例如,通过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可以更好地协同工作,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

2.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在施工现场的应用可以进行快速的勘测和监测。

无人机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和视频,帮助监测工地的进展和质量。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在施工现场的应用可以进行快速的勘测和监测。

无人机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和视频,帮助监测工地的进展和质量。

3.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沉浸式的培训和仿真环境。

这有助于提高工人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沉浸式的培训和仿真环境。

这有助于提高工人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新材料的应用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改善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一些重要的新材料应用包括:1.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可以用于建造更加结实和耐久的建筑物。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可以用于建造更加结实和耐久的建筑物。

2. 环保材料:环保材料的应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例如,可再生材料和低碳材料在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环保材料:环保材料的应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例如,可再生材料和低碳材料在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工程施工三新内容

工程施工三新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工程施工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已经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工程施工中的“三新”内容。

一、新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1. 信息化技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BIM技术,工程师可以对建筑物的结构、管线、通风等各个系统进行三维建模,实现项目的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

这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减少了设计误差,还使得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协调更加高效。

2.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无人机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施工现场的航拍、测绘等工作,为工程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进行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施工安全水平。

3.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环保、节能、低碳的措施和方法,以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采用节能型施工设备、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回收利用、施工现场的绿化等措施,都能有效地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

二、新材料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1.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耐久性和变形能力的混凝土。

在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例如,在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结构自重,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2. 节能型建筑材料节能型建筑材料是指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

在工程施工中,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

例如,外墙保温材料、中空玻璃等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热量损失,降低空调开启时间。

三、新工艺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1. 装配式建筑工艺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建筑物的结构、围护、设备等各个部分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建筑方式。

这种工艺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建筑工程新工艺新技术

建筑工程新工艺新技术

建筑工程新工艺新技术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建筑工程里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说实话,这可是一个让人听了就觉得兴奋的话题!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焕发新活力,真是如同“阳春白雪”,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2. 新材料的崛起2.1 绿色建材首先,咱们得提到绿色建材。

现在可不是以前那些砖头和水泥的时代了,现代的建筑可讲究环保多了。

很多新型材料,比如竹子、再生塑料、甚至一些新型的合成材料,通通都上场了。

它们不仅环保,性能也杠杠的,能抵抗水、火,还能保温,简直是建筑界的小超人!有了这些材料,咱们的建筑不但坚固耐用,而且还可以为地球出一份力,真是一举两得啊。

2.2 3D打印技术再来,3D打印技术也是个大热门。

这可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现在真的可以实现哦。

用3D打印技术建房子,效率高得让人目瞪口呆,几天的工期就能缩短到几个小时。

想象一下,以后你下班回家,看到工地上竟然“咕噜咕噜”冒出一栋新房子,真是太神奇了!这可是为那些“急性子”们解决了大问题,快到让人无法想象。

3. 智能化的建筑3.1 智能建筑管理说到智能化,建筑行业也不甘落后。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就像是给房子装上了“大脑”。

通过物联网技术,咱们可以实时监控建筑的各种状况,比如水电的使用、温度、湿度等等。

你随时随地都能知道家里的一切情况,感觉就像是和房子进行“心灵对话”。

而且,这样还能省钱,省电,真是一举多得。

3.2 虚拟现实技术最后,咱们聊聊虚拟现实(VR)技术。

以前我们在买房的时候,得在工地上东看看西瞧瞧,现在可好了,带上VR眼镜,轻轻松松就能“步入”未来的家。

你可以提前看到房子的每个细节,甚至可以“走进”每个房间,感觉就像身临其境。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就能挑选墙壁的颜色、家具的摆放,真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啊!4. 结语总的来说,建筑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还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贡献了力量。

未来的建筑,真是“任重道远”,但我们信心满满,满怀期待。

工程施工四新应用

工程施工四新应用

工程施工四新应用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程施工领域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工程质量。

工程施工四新应用,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已成为工程施工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介绍工程施工四新应用的意义、特点、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新技术的应用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工程管理软件、监控系统等。

BIM技术可以将建筑物的三维模型与施工进度、材料成本等信息结合起来,实现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和协同工作。

工程管理软件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实现工程计划的编制、资源调度、成本控制等功能。

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2.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将自动化、智能化应用于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例如,智能施工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进行一些繁重、危险的工作,减少施工人员数量,提高工程安全性。

智能测量仪器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确保工程的精准施工。

智能材料可以实现自愈功能、智能感知功能等,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3.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远程协作、远程管理等功能,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

例如,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远程协作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团队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

远程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工程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远程管理,提高工程管理的效果。

三、新材料的应用1.高强度钢材高强度钢材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风抗震能力,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

例如,采用高强度钢材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自重,减轻地基的承载压力,降低基础的设计强度,降低基础的施工难度,缩短基础的施工周期,降低基础的施工成本。

高强度钢材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

2.新型混凝土材料新型混凝土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抗裂性和抗渗性等性能,降低工程施工的维护成本。

土建工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土建工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土建工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建工程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本文将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应用。

一、新技术的应用1.信息技术: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兴起,信息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比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规划建筑项目,增强建筑模型的可视化效果;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2.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构件的快速制造和定制化,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二、新产品的应用1.绿色建筑材料: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材料被应用于土建工程中。

比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材料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抗震装置:地震是世界各地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为了更好地抵御地震,一些抗震装置被开发和应用于土建工程中。

比如,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抗震钢骨架、防震减灾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三、新工艺的应用1.混凝土新工艺: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在不断创新。

比如,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土等新型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大大提高了工程的耐久性和抗压性能。

2.拼装式建筑工艺:拼装式建筑工艺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建筑模式。

通过在工厂中预制建筑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可以大大缩短工期,降低人力成本。

这种工艺的应用在一些大型工程项目中非常普遍。

1.高性能钢材: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一些高性能钢材被广泛应用于土建工程中。

比如,高强度钢、高韧性钢等材料,在结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2.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土建工程中。

比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桥梁、板壳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施工中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

施工中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

施工中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一、施工中采用的先进的管理模式1、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控制管理作出了科学的说明严谨的程序规定,对产品生产(含单位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控制作出具体要求,列出了预防措施及不合格处的处理办法,是目前非常优秀的标准化管理文件。

2、按照项目法进行施工,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明确项目经理及项目成员的责、权、利,为项目顺利地高效运行提供条件,充分调动项目成员的积极性。

建立《项目责任承包书》,在《责任承包书》中对项目成员所需承担的义务及享受的权限和奖罚问题作出全面明确的规定,事实证明,通过上述措施,能够很好地调动项目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对项目施工管理中的成本、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规划要求。

3、将技术工人生产与回报紧密联系起来,对技术工人的工资管理采取预开《施工任务单》的方式,通过《施工任务单》对施工班组的生产计划、施工技术、安全、质量、降低成本工资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分解成并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使项目各项指标的完成同施工班组和个人的日常工作和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调动施工工人的积极性。

《施工任务单》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按施工计划进行编制,按分部工程签发。

4、为了使《施工任务单》起到计划、下达任务、指导施工、进行结算、业务核算、按劳分配的作用,《施工任务单》的签发和回收应遵循一套合理的流程。

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高速地完成施工任务,满足业主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二、施工中革新的表现1、石材阳角45度拼角在以往的施工中,墙面石材阳角一般都以转接处两板中,一板侧边抵至转角平面,另一板侧边抵柱背的方法,由于板材的厚薄不会完全一致或因板材侧边不完全方正,使转角处的接缝参差不齐,且棱角过于尖锐,即使经打磨抛光处理,也难免会因光泽度的不同而有失精细,我司在石材墙面的阳角处理上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大量采用的两板45度切边,再用角向磨光机细细打磨,使侧边形成大于45度锐角,然后将两板对拼的工法,经过细致的拼接,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新技术新工艺*****建筑公司*****工程新技术新工艺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本工程基坑深度为9.25m,地下水位标高4.16m,基础工程施工工期长,为确保施工期间边坡稳定,防止坍塌事故发生。

本工程基坑采用土钉墙和水泥旋喷桩止水帷幕相结合的支护技术。

本工程复合土钉墙支护量为7000m2,支护效果显著,基坑未发生坍塌、滑坡、渗漏现象,保证了安全、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

2.混凝土技术2.1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地下室混凝土强度高,基础底板面积大而厚、墙体长而薄,容易产生裂缝。

为保证地下工程混凝土的自防水效果,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采用了如下的裂缝防治技术:(1)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选用优质粉煤灰。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能大大提高水泥拌合物流动性和混凝土坍落度,同时大幅度降低用水量,显著改善混凝土工作性,防止裂缝产生。

(3)在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规定的抗渗等级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并在混凝土掺加一定的优质粉煤灰。

(4)在混凝土中掺加UEA膨胀剂,抑制砼的收缩,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5)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6)施工过程中,采取二次振捣、二次搓面等措施,并加强混凝土测温和混凝土覆盖(保温)养护,延迟混凝土拆模时间。

(7)基础底板设置了多条加强带和后浇带。

混凝土应用量为15000m3,有效降低了裂缝的产生。

3.钢筋及预应力应用技术3.1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本工程大部分钢筋采用HRB400钢筋,共计6600t。

HRB400钢筋屈服强度提高,并具有良好的可焊性,跟Ⅱ级钢相比,大大节省了钢材的用量,加快可施工速度,降低了工程造价。

3.2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本工程工期紧,钢筋接头工程量大,所有直径在20及以上的热轧钢筋采用直螺纹技术连接,共计钢筋接头73680个。

使用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操作简便快捷、钢筋连接质量易保障。

同时提高了施工工效,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了工程成本。

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本工程柱模采用定型钢模板,梁、板、墙采用双面覆膜木胶合板,共计38750m2。

通过采用新型模板提保证砼工程质量,达到了清水砼的效果,减少了抹灰量,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提高了施工的技术含量,保障了优质工程的创建。

5.机电安装工程技术5.1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机电安装工程包含水(生活水系统,消防水系统,空调水系统)、电(动力、照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数字网络系统)、风(空调风,送、排风,消防补风、排烟)等。

施工内容繁多,系统复杂,覆盖面积广,各专业多层交叉布置。

为解决各安装专业施工图之间的衔接不尽合理、各安装专业与建筑结构之间的不协调等问题,面对高质量、短工期、设计与工程实际情况有出入等情况下,我公司结合多年来的机电安装总承包的经验,经过认真分析,采用了管线布置平衡技术,避免安装专业施工阶段管路(线)交叉打架、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应用量为74573m2。

5.2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风管制作、合普通技术相比,具有安装生产效率高,成型质量好,操作人员少,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操作劳动强度,缩短施工周期,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等特点。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应用量为5200m。

5.3 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是指,在送风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风量的办法来适应负荷变化。

而风量的变化是通过专用的变风量末端装置来实现的。

由于空调系统大部分时间在部分负荷下运行,所以,风量的减少带来了风机能耗的降低。

在同一空调系统中,各空调区域内设置变风量末端送风装置,可以根据区域需求,调节所需风量,满足不同温度控制需要,节省运行费用。

变风量空调技术应用量为5200m。

6. 绿色施工技术6.1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本工程基坑深度为9.25m,地下水位高4.16m,由于地下水位高,施工前先采取降水措施。

本工程采用水泥管深井管井降水和外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相结合的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降水效果明显。

最终,地下室底板上预留的降水井口采用预埋于基础底板内的钢管法兰封堵;其中法兰盘兼有止水环作用,法兰上垫橡胶密封圈+橡膨胀止水条构造双重防水屏障;密封盖板采用Q235钢板,螺栓固定。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周长为550m。

6.2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本工程基坑降水产生的水较多,为了节约水资源,我项目部将回收的地下水用于生活盥洗、消防用水、养护用水、冲刷(车辆)厕所用水、绿化用水、施工现场降尘用水。

工程装修阶段及时将屋面雨水收集到消防水池,可用于施工现场降尘、冲洗厕所、绿化和洗车。

水回收量为4500m3,降低了施工成本,实现了绿色施工。

6.3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本工程外墙保温施工量大,保温隔热层采用岩棉板。

岩棉板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防火性能好等特点。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速度快,同时避免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保温板应用量为11600m2。

6.4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在本工程施工中应用的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有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使用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减轻了结构自重,提高了建筑的保温隔音效果,同时能节约国家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工业废料,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人的施工效率。

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量为7300m3。

6.5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太阳能与建筑光电一体化是指利用太阳能电池将白天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由蓄电池储存起来,晚上在放电控制器的控制下释放出来,供室内照明和其他需要。

光电池组件有多个单晶硅或多晶硅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本工程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应用量为300m2,即达到了节能减排,又实现了资源供给的目的。

7、防水技术7.1聚氨酯防水涂抹施工技术本工程厨房、卫生间防水材料采用了聚氨酯防水涂料,应用量为600m2。

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强度高、延伸率大、涂膜致密、无接缝、整体性强、耐水性能好等特点。

聚氨酯防水涂料对基层变形的适应能力强,在任何复杂的基面都能施工。

8、抗震加固与检测技术8.1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9.25米,为确保施工过程中边坡稳定,不发生坍塌事故。

基础工程施工中对基坑进行了周边土体、基坑位移进行了监测。

深基坑工程的监测与控制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信息反馈与控制。

在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借助仪器设备和其他一些手段对围护结构、基坑周围的环境(包括土体、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的应力、位移、倾斜、沉降、开裂、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土层孔隙水压力变化等进行综合监测。

同时通过反分析方法或经验方法计算与修正岩土的力学参数,预测下阶段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为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依据,并对进一步开挖与施工的方案提出建议,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及时的预报,以便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9、信息化应用技术9.1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全站仪具有测量精度高,仪器的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等有点,已大量应用于各类工程的施工测量中。

坐标法放样是充分利用全站仪的这些有点,直接利用施工控制点和放样点的坐标进行放样工作,避免了大量的放样数据的准备工作,提高了施工测量的工效,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放样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该技术对一些形体复杂的建筑物放样工作有明显的优势。

本工程所有轴线均为弧形、梁为弧形梁结构,考虑结构特点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大大节省了放样时间,提高了放样的准确性。

9.2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在建筑工地应用远程安全监控系统,具有功能多、效率高、安全可靠性好,又具有实用性、适应性和灵活性等诸多优点。

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质量、安全有序进行。

本工程采用了远程监控技术,摄像头遍布项目部各个角落。

公司、项目部可以随时进行查看视频,随时掌握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情况,起到规范工程现场管理、减少违规操作、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节省资源、提高工程验收效率的作用。

9.3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本工程结构复杂、体量大、内容繁杂,工程量计算应用了广联达工程预算管理软件、AUTOCAD制图软件,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计算的准确性。

9.4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项目部积极推广使用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覆盖了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材料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结算管理等14个模块,提高了办事效率,规范了项目管理,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资源共享。

9.5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应用技术在本工程中采用了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俗称:黑匣子)。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塔机的实时监控,避免因操作者的疏忽或判断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可极大的保证塔机的安全使用。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对塔机安全工作状态实时记录并存储,随时将塔机违规操作进行科学检测,为管理者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有效的预防和抑制事故的发生,杜绝安全生产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