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新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新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学案1 两极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一、雅尔塔体系1.背景: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议。

2.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

(2)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3)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重新划定。

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4.标志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5.评价(1)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

(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提供了条件。

[深化探究]材料丘吉尔(左)、罗斯福(中)、斯大林(右)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的合影思考(1)简要说明材料所示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

(2)概括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答案(1)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使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2)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重点精讲]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1)不同点①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三四年内形成的,而雅尔塔体系是二战接近尾声至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

②性质不同:前者具有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性质,后者具有反法西斯性质及实行民主政治、大国称霸的性质。

③主要国家不同:前者是英法在欧洲、美日在亚太地区的斗争,后者是美苏在全球各地的角逐。

④影响不同:前者影响时间相对较短(20年的休战),范围相对较小(在局部地区)。

后者相对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范围相对较广,在全球各地。

⑤瓦解方式不同:前者是伴随着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二战的爆发而瓦解;后者是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瓦解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学习重难点:1.重点:雅尔塔体系的概念,美国强大的表现及影响。

2.难点: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的形成。

知识自学:一、雅尔塔体系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_______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议。

2.含义: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在国际关系领域内形成的以______两强为首,东西方政治、军事集团对峙,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3.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_______和_________,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

(2)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3)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______的部分权益也交给苏联。

(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重新划定。

4.实质:按______的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5.评价(1)积极性: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________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3)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强大(1)政治上①罗斯福:1943年4月,授意他人发表文章,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②杜鲁门:1945年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有必要来领导世界。

(2)经济上:逐步确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_________经济体系。

(3)军事上:成为头号_________,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2.西欧的衰落(1)英国①战后,工业生产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日益降低。

②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础。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习参考下跪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时,在华沙遇难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默哀,表示谢罪。

据报道,这一天华沙萧瑟寒冷,勃兰特垂着头,步履缓慢,到了平台他停住了,双目凝视着朴实无华的纪念碑,那高耸的碑体,清楚是高垒着的惨遭德国纳粹杀害的无辜犹太人的150万具尸体。

勃兰特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震荡,一种深深的负疚感袭上心头。

突然,他双膝跪倒在冰冷坚硬的某某石上,双手揪着衣襟,默默地祈祷,刚毅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仿佛在承受上帝的审判。

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作为反法西斯的老战士他本不必这样做,但是他“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跪下了〞。

霎时间,广场一片寂静,勃兰特的随从施密特、格拉斯等被西方人称为“冷面铁汉〞的人,也都潸然泪下。

勃兰特的这一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这个简单动人的赎罪姿势不仅化解了这两个相邻民族的宿怨,更使全世界人民产生了对勃兰特本人和全体德国人民的深深敬意,说“一跪泯恩仇〞并不为过。

勃兰特后来说到:“我下跪并不是因为我有罪,面对受害犹太人石碑,我不能仅仅面无表情地献上一个花圈就完事,应该有个举动。

它对德国人和犹太人都有利,能为未来打通一条道路。

〞不止勃兰特!如此敢正视历史、直面自己民族错误的德国领导人接踵相继----奥多尔、阿登纳、赫尔佐克等。

对他们的行动,可以有许多解释,不过有一点很值得敬重----他们领导的政府,毅然、勇敢、果断地担当起了本民族的历史教育----这个本应由政府担当的责任。

因为,只有对历史负责任的政府,才能够更好地对现实和未来负责。

德国人并未因为下跪,形象变得矮小了,恰恰相反,德国人对待历史和历史教育的态度,不仅使人把它与一个伟大的国家联系在一起,联想起许多伟大的名字----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莱布尼茨、爱因斯坦、歌德、席勒、康德、黑格尔、尼采、马克思、恩格斯……以致有人说:“德国总理跪下去,德华沙勃兰特纪念碑国人民站起来。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选修3
解析答案
123456
5.二战后初期,美、苏两国日益走向对立的原因有( A )
①意识形态的差异 ②社会制度的不同 ③全球战略的对立 ④法西斯
威胁消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二战后初期,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全球战略的矛盾对立,
促使美、苏两国走向对立。
解析答案
123456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苏联和美国的参战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在这场大战中, 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通常所称的“具有重大 历史意义的欧洲”现已死去,而且无复活的希望。
答案 社会主义制度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3)图中的这种形势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为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答案
返回
123456
反馈·训练区
1.下列历史现象与雅尔塔体制没有关系的是( C ) A.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 B.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实行托管 C.协调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D.建立联合国,以协调国际争端 解析 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重新划分欧亚政治地图、 建立联合国等;C项是一战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与雅尔塔体制没有 关系。
关键点拨
雅尔塔体制产生的主要标志是雅尔塔会议,其核心内容是苏美按照战时 实力划分势力范围,通过大国间的协商与合作以及联合国的作用维持双 方的均势和国际秩序。
教材互补
德国抱着称霸世界的目的挑起了世界大战,结果被彻底摧毁。……德国 已被排除在大国行列之外,失去了在世界事务中的话语权。(人民版)
深化探究
解析答案
123456
3.战后初期,英国外交大臣贝文曾说:“(美国)今天正处在拿破仑战争结 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 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美国能够掌握世界财富50% 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美国在战胜法西斯势力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B.战争给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C.西欧各国在战争中普遍衰落 D.美国通过战争建立了世界霸权

选修3: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

选修3:两极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导学【课标要求】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三维目标】【重点难点】重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难点: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学习建议】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阅读教材图表资料,从中寻找疑问,加以思考、分析,寻找答案,形成自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阐述,与他人合作交流,加深对本课有关历史史实的理解和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思考感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彻底溃灭而告结束,那么作为战争胜利的一方——反法西斯同盟国,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将如何变化?战争之后的世界是何种状况?【知识梳理】一、雅尔塔体系1、建立背景2、协议内容①②③④3、雅尔塔体系概念4、评价①②③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强大①政治②经济③军事2、西欧的衰落①英国②法国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的强大2、东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3、苏联发展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关系4、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5、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巩固总结】什么是雅尔塔体系?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答案提示: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这个体系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如同意用民主方式解决被解放各国的问题,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等,对维护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复杂怀念各国经济,无疑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强实力均势,划分势力范围基础上的,体现出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特征,即无视别国利益,一切问题均由大国控制和安排,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对朝鲜的北纬38度分界线,对德国的四个占领区等,给日后世界带来了许多的纷争和动荡。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1 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1 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

学案1 两极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一、雅尔塔体系1.背景: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议。

2.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

(2)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3)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重新划定。

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4.标志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5.评价(1)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

(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提供了条件。

[深化探究]材料丘吉尔(左)、罗斯福(中)、斯大林(右)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的合影思考(1)简要说明材料所示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

(2)概括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答案(1)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使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2)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重点精讲]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1)不同点①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三四年内形成的,而雅尔塔体系是二战接近尾声至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

②性质不同:前者具有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性质,后者具有反法西斯性质及实行民主政治、大国称霸的性质。

③主要国家不同:前者是英法在欧洲、美日在亚太地区的斗争,后者是美苏在全球各地的角逐。

④影响不同:前者影响时间相对较短(20年的休战),范围相对较小(在局部地区)。

后者相对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范围相对较广,在全球各地。

⑤瓦解方式不同:前者是伴随着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二战的爆发而瓦解;后者是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瓦解的。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

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

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体系特点1.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国际关系以美苏冷战为主线。

2.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欧分别被苏联和美国控制。

3.德国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和资本主义的联邦德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4.朝鲜一分为二,社会主义的朝鲜和资本主义的韩国分别被苏美控制。

体系解体20世纪60年代,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崛起,要求在经济政治上独立自主、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资本主义阵营分裂。

世界由两极格局演变为多极化趋势。

而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

体系评价正面评价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雅尔塔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3.雅尔塔体系推动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负面评价1.在世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如外蒙古的独立。

3.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

4.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含解析)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含解析)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习目标]1.掌握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背景及内容,认识其实质并正确评价该体系。

2.了解战后美国的强大及西欧衰落的表现,探究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3.知道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条件、标志和影响。

一、雅尔塔体系┄┄┄┄┄┄┄┄①1.背景(1)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议。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含义: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在国际关系领域内形成的以美苏两强为首,东西方政治、军事集团对峙,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3.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

(2)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交给苏联。

(3)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4.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5.评价(1)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

(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3)国际格局:意味着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强大┄┄┄┄┄┄┄┄②(1)政治①罗斯福:1943年4月,发表的《罗斯福的世界蓝图》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②杜鲁门:1945年12月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有必要来领导世界。

(2)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经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实力上升。

(3)军事:战后美国一跃而为头号军事强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在56个国家派有驻军,在国外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

2.西欧的衰落(1)英国①战争使英国元气大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1 两极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一、雅尔塔体系1.背景: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议。

2.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

(2)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3)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重新划定。

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4.标志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5.评价(1)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

(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提供了条件。

[深化探究]材料丘吉尔(左)、罗斯福(中)、斯大林(右)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的合影思考(1)简要说明材料所示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

(2)概括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答案(1)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使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2)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重点精讲]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1)不同点①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三四年内形成的,而雅尔塔体系是二战接近尾声至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

②性质不同:前者具有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性质,后者具有反法西斯性质及实行民主政治、大国称霸的性质。

③主要国家不同:前者是英法在欧洲、美日在亚太地区的斗争,后者是美苏在全球各地的角逐。

④影响不同:前者影响时间相对较短(20年的休战),范围相对较小(在局部地区)。

后者相对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范围相对较广,在全球各地。

⑤瓦解方式不同:前者是伴随着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二战的爆发而瓦解;后者是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瓦解的。

(2)相同点①背景相似:都是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格局。

②产生方式相似: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相互妥协的产物。

[关键点拨]雅尔塔体制产生的主要标志是雅尔塔会议,其核心内容是苏美按照战时实力划分势力范围,通过大国间的协商与合作以及联合国的作用维持双方的均势和国际秩序。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政治野心(1)表现:①罗斯福: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他人发表文章,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②杜鲁门:1945年12月,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有必要来领导世界。

(2)基础:①经济:逐步确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②军事上:成为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2.西欧的衰落(1)英国:①二战后经济衰退。

②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础。

(2)法国:国内经济倒退,外汇储备已经枯竭;海外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深化探究]材料一图一资本主义世界出口图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图三主要国家工业总额比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情况状况~1945年思考(1)三则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二战后美国出口猛增、工业发达、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西欧出口下降,工业较战前下降很多,科技发展缓慢。

(2)二战期间美国本土并未受到战争的破坏,相反在战争中大发战争横财,许多西欧的科学家被美国挖走,而西欧遭受到了巨大的战争破坏。

材料二……杜鲁门总统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在他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思考材料体现了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战后初期的史实分析美国的意图能否得以实现?答案称霸世界,掌握对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其意图不能实现。

美国的霸权政策受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抵制,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

[教材互补]德国抱着称霸世界的目的挑起了世界大战,结果被彻底摧毁。

……德国已被排除在大国行列之外,失去了在世界事务中的话语权。

(人民版)[名师指津]国家的实力决定国家的地位。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使美国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的强大(1)军事上:军事力量增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

(2)政治上: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帮助东欧国家摆脱法西斯统治并于二战后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2)为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苏联积极发展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和支持亚洲新兴社会主义国家。

(4)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标志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深化探究]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思考(1)从地理角度看,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主要集中于哪些地区?试从地理角度和苏联的外交政策角度,分析东欧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2)材料反映出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什么趋势?(3)图中的这种形势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东欧和东亚地区。

在地理上东欧靠近苏联,容易受其影响;苏联试图控制东欧,在东欧各国建立亲苏政府。

(2)社会主义制度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3)为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教材互补]战后,苏联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举足轻重。

东欧各国在苏联的影响和支持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

(岳麓版)[规律总结]从美苏关系的变化看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美苏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苏维埃俄国成立之初,美国积极参加对苏俄的干涉,妄图将其扼杀在摇篮中;二战中在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下,双方联合在一起,结成反法西斯联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双方合作的基础随之消失,意识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国家利益使二者由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人。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1.下列历史现象与雅尔塔体制没有关系的是( )A.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B.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实行托管C.协调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D.建立联合国,以协调国际争端答案 C解析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重新划分欧亚政治地图、建立联合国等;C 项是一战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与雅尔塔体制没有关系。

2.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B.联合国的成立C.关贸总协定成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答案 A解析雅尔塔体系是以美苏实力为基础建立的世界格局,它的出现彻底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3.战后初期,英国外交大臣贝文曾说:“(美国)今天正处在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

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右。

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

”美国能够掌握世界财富50%的主要原因在于( )A.美国在战胜法西斯势力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B.战争给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C.西欧各国在战争中普遍衰落D.美国通过战争建立了世界霸权答案 B解析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遭到了沉重打击和严重削弱,唯独美国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战争中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其他为战争服务的经济部门,使其军事和经济力量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4.二战也对法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其表现不包括( )A.经济损失十分严重B.法郎贬值C.外汇储备已经枯竭D.海外殖民体系已土崩瓦解答案 D解析A、B、C三项均为二战后法国经济倒退的表现;法国的海外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但并未土崩瓦解。

5.二战后初期,美、苏两国日益走向对立的原因有( )①意识形态的差异②社会制度的不同③全球战略的对立④法西斯威胁消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A解析二战后初期,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全球战略的矛盾对立,促使美、苏两国走向对立。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苏联和美国的参战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

在这场大战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通常所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欧洲”现已死去,而且无复活的希望。

——哈乔·霍尔本,1951年雅尔塔等会议确立了哪些基本原则?简要说明雅尔塔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

如何认识其实质?答案原则:铲除法西斯主义,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承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共存,承认民族自决。

影响: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使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实质: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被深深地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历史纵横]点拨百分比协定反映出二战后期,美苏等大国利用强权划分势力范围,逐渐建立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资料回放]点拨本段材料反映了该协定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历史纵横]点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称霸全球的目的。

[资料回放]点拨由于国家利益以及意识形态的不同,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

[学习延伸]提示有一定的合理性。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一方面造成了世界长期动荡,另一方面又使世界近半个世纪未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使整个世界长期笼罩在战争的危险中。

[基础达标]1.二战后初期,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初具雏形。

该体系( )①基本上按照美苏两国的意志建立②违背了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③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以合作来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④打破传统的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C解析雅尔塔体系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此,从总体上说,该体系符合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②的叙述不正确。

2.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共同点的是( )A.大国凭借实力建立的国际关系格局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C.惩治了法西斯战犯D.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答案 A解析B项与雅尔塔体系不符,雅尔塔体系是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C项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符,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由法西斯发动的;D项与雅尔塔体系不符,从雅尔塔体系建立开始,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3.下列对苏联二战后的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于在二战中遭受巨大损失,所以国际威望大大提高②国民经济迅速恢复③军事力量庞大,但未打破美国核垄断地位④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苏联国际威望提高是因为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故①错,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原子弹,打破美国核垄断,故③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