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中心,上海2011新航程
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能源中心江水源热泵系统设计及运行分析

关键词 : 江水源热泵 : 可再生能源 ; 水 资源论 证 ; 能源中心 ; 能效测评
中圈分类号 : T U 5 0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8 1 4 X ( 2 0 1 5 ) 0 5 - 0 0 1 7 一 O 5
上海国际航运 服务中心建 筑开发面积达 .  ̄ U 5 2 . 7万m , 其 巨大的 供冷供 热能 耗是 项 目实现 可持续 发展 过程 中所 面 临 的技术 挑战之 一 。如何 选择 既节 能高效 又满 足环 境保 护 需求 ,同时又 能适应 如此集 中的冷/ 热 负荷 的空调冷 热源形 式 ,是需要在建筑设计之 前进行系统考虑的 。本项 目充分 尊 重项 目毗邻黄浦江 的资源 优势 ,以 “ 水 ”为核心 ,采用 了基 于江水源热泵和冰蓄冷的 区域供冷供热技术 。 然而 ,江水源热泵作 为一种 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应用于
黄浦江江水 为水源 ,采用了江水源热泵系统 ,其 中前者应用 面积为 1 1 . 4万m ,后者应用面积为 4 0万m4 。
2 本 项 目取 水 及 排 水 可 行 性 分 析
上海国 际航运服务 中心项 目充分利用近 8 0 0 m的沿江 岸 线 ,设计采 用江水源热泵 区域能源 中心 ,空调 冷却用 水从 黄
~ t h e m e P l a n n i n g 0 题 策划
上海 国际航运服 务 中心能源 中心江水源热泵系 统设计 及运 行分析
1 De 3 e s i g n Fe e a t u r e  ̄ s an d ‘ 0p I er r a t i  ̄ on Ef I - f 1 1 e c t o f Ri v V er Sou OU r c e He a t Pum p Sy s t e m Ap p l i e d i n Sh a n g h a i I n t er n a t i on al Sh i p p i n g Se r v i c e Cen t e r
中海集运2011年10月份船期表

SAILING SHA / PORT 班期/挂靠码头
周日(Sun) 洋山3号码头(SGICT)
REMARK:ANTWERP via(经由) ZEEBRUGGE (中转) ABOVE SCHEDULES ARE FOR REFERENCE ONLY. CHANGES, IF ANY, ARE SUBJECT TO CONFIRMATION BY LOCAL CHINA SHIPPING AGENT. 本船期表仅作参考,如有变动以当地代理提供为准。 Last updated:Oct 13,2011
中海集装箱运输上海有限公司
CHINA SHIPPING CONTAINER LINES CO., LTD (SHANGHAI) 2011年10月欧洲航线班轮船期表 SHANGHAI / EUROPE SERVICES Oct. ISSUE
SHANGHAI / EUROPE SERVICES 上海/欧洲航线
AEX9 航线
VESSEL
船
名
YM ULTIMATE CANCEL YM UPWARD CANCEL HAMBURG BRIDGE
力明 取消 常明 取消 汉宝桥
VOYAGE 航次
0031W
0019W
0013W
SHANGHAI PORT SAID,SCCTROTTERDAM HAMBURG
上海 塞德港,SCCT码头 鹿特丹
AEX3 航线
VESSEL
船
名
CMA CGM ANDROMEDA
CANCEL
CMA CGM MUSCA
CMA CGM AQUILA CMA CGM HYDRA
达飞安德洛墨达 取消 达飞马斯卡 达飞阿奎拉 达飞海特尔
VOYAGE 航次
上海市建交委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 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重点

上海市建交委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
建设为重点
佚名
【期刊名称】《集装箱化》
【年(卷),期】2010(21)3
【摘要】在近日召开的2010年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城乡建设和
交通委员会对2010年的建设交通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其中,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
【总页数】1页(P15-15)
【关键词】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市;部署;交通工作会议;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方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61
【相关文献】
1.立法助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草案)》提请审议 [J], 郑潇罡
2.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国办指导意见部署加快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国家试点工程启动推进电视电话会 [J],
3.交通运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加
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J],
4.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力推进、积极落实上海市委1号重
点调研课题 [J], 边际
5.学会受市建交委委托举办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家恳谈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09•【字号】沪府发[2012]48号•【施行日期】2012.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2〕4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五月九日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为加快“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以下称“国务院19号文”)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回顾“十一五”期间,上海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升,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公路建设进展顺利,航空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航运服务业发展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国务院19号文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由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转入提升基础设施能力与发展服务软环境并举的阶段。
1.国际航运主业快速发展上海港年货物吞吐量从“十五”期末的4.45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6.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从1808万标准箱增长到2907万标准箱。
自2005年以来连续5年货物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一,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一。
国际著名航运企业云集上海,全球排名前20的班轮公司均有分支机构入驻上海。
在上海注册的国际航行船舶(包括国际航线船舶和特案免税登记船舶)从“十五”期末的223艘、总吨位49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356艘、总吨位869万吨。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1号——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1号——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6.06.23•【字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1号•【施行日期】2016.08.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1号《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6年6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6年6月23日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2016年6月23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联动机制,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环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按照国家部署,推进上海国际海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建设,建成水运、空运等各类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与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际航运中心。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市推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工作的领导。
本市设立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协调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有关工作。
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有关日常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协作配合,具体落实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与国家有关部门、相关省市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发挥上海航运业的优势,扩大辐射带动效应,促进航运要素的整合,实现与长江经济带地区以及国内其他地区的协同发展。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23•【字号】沪府发〔2021〕7号•【施行日期】2021.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21〕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1年6月23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建设成效“十三五”时期,上海已基本建成航运资源要素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完善、航运市场环境优良、航运物流服务高效的国际航运中心,初步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2020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球排名第三,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1.航运要素集聚度显著增强上海已发展形成七大航运服务集聚区,航运资源要素不断集聚。
北外滩、陆家嘴-洋泾地区以航运总部经济为特色,集聚各类航运市场主体。
洋山-临港、外高桥地区以港口物流和保税物流为重点,成为现代航运物流示范区。
吴淞口地区初步形成邮轮产业链,建设国内首个国际邮轮产业园。
虹桥、浦东机场地区依托国际航空枢纽、机场综合保税区、大飞机制造等实体,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依托航运服务集聚区,一批国际性、国家级航运功能性机构云集上海,全球排名前列的班轮公司、邮轮企业、船舶管理机构、船级社等在沪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2.海港物流体系智慧绿色协同高效洋山深水港四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港口连接度保持全球首位。
集疏运体系进一步优化,芦潮港铁路中心站与洋山深水港区一体化运营取得突破,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51.6%。
国际航运中心,上海2011新航程

二 ,拓展和 完善航运航 空服 务产业链 ,大力发 展航运 港 口集装箱吞吐 量达  ̄ 2 3 万 标箱 ,占8 %。 目前 , J 118 s
五龙汇 经 纪 、航运 金融 、船舶 交易和海事法律 等各类 航运服 浦东 已形 成海 运 、空运 、铁路 、公路 、内河 “ 务。第三 ,推进 国际航运发 展综合试验 区建设 ,加快 聚 ”的现代化港 口集疏运体 系 ,构成 了四通八达 、结 促 进与航运相 关的货物 、 舶 、企业 和人才等 各类市 构 完善的运输 网络。尤其在核 心功能 区内 ,形成了外 船 场要素集聚 。
量 1 0 多万标箱 ,位 居 中 50 国单列港之 首 ;{ 东 国际 甫
机场 是 中国最大的机 场 ,
展 形态 :一 轴 ,即全 力打
造 浦东 和上 海 国际航运 中
心 的一 个 “ 运 综 合 服 航 务 功能 轴 ” ;二 系 ,即营 造 “ 疏运体 系 ”与 “ 集 现
和先 进制造业建设 国际金融 中心和 国际航运 中心 的意
“00 2 1年至22年 , 0 0 上海将首先 发展成为东北亚 见 》,上海国际航运 中心的定位是 :  ̄ 00 , ] 22年 基本 地 区的航运 中心 ; 22年以后 ,逐步发展成为亚太地 ] 1 01 建 成具有全球航运 资源配置能 力的国际航运 中心 、国 区的航运中心 ; 23年 以后 ,争取齐肩伦敦 ,成为具 01 际航运枢 纽港 、现代化 港 口集疏运体 系 、现代航运服 有 全球航运资源 配置能力的世 界航运 中心 。”研讨会 务体系 。 上 ,专家们勾画了上海港未来2年 的发展愿 景。 0 上 海港 已是 世 界大 港 ,但 在 通往 世界 强港 的航 今 年是 “ 十二五 ” 的开局 之年 ,也 是迈 向2 2 00 程上 , 有不少 “ 仍 艰难 险阻 ”。 日前 ,长三角地 区港 目标 乃至更长远 的2 3 0 0目标 的关键 起点 ,上海 市 已在 1 划与业务会议暨 上海国际航运 中心建设研讨会在 “ 3规 十二五 ”规划 建议中明确指 出 ,要 显著增 强国际航 南通 召开 ,来 自上海 组合港管理委 员会 办公室 、上海 运 中心资 源配 置 的能 力 。具体 来说 ,第一 ,优 化 现
中国航运事业发展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上的演讲

支 持 上 海 国 际航 运 中心建 设 。近 年来 , 海 国际航 上
建 国 6 年来 , 国海 运 事业 取 得 了举 世 瞩 目的 运 中 心 建 设 已经 取 得 阶段 性 成 果 :长 江 口深 水 航 0 我
成就。 目前 , 我国拥有轮驳船 1.万艘 , 8 4 共计 1 4 道 、 山深水港 区和虾峙 门航道等建设项 目使上海 . 2 洋 亿载重吨 , 海运船队规模跃居世界第 4 ; 位 运输船舶 市 、 苏 省 、 江 省 的航 运 大 型基 础 设 施 实现 跨 越 江 浙
进 一 步 加 快 推 进 上 海 国 际航 运 中 心 建设 指 明 了方 年 1 —2月 , 国 大陆 港 口货 物吞 吐 量 达 1 . 我 1 6亿 t 9 ,
向, 明确 了任 务 , 来 了新 的重 大 机 遇 。 1 带 年来 , 上 同 比增 长 2 %; 装箱 吞 吐 量达 2 9 .7 T U, 9 集 0 6 万 E 同 4
运业 发 展 的各 界 朋 友齐 聚 一 堂 , 同探 讨 我 国航 运 政府 高 度 重 视水 路 运 输 事业 的发 展 , 0 9年底 , 共 20 张 事业 发 展 与上 海 国际航 运 中心建 设 。在此 , 谨 代 德 江 副 总 理专 程 赴 长 江视 察 水 运 工作 , 水 运 在 国 我 对 表 交 通运 输 部 , 迎 各界 朋 友 参 加本 次 论 坛 1 欢
基本 实 现 大 型化 、 业 化 , 向现 代 化迈 进 。 专 正 中远 集 式 发展 ; 月 1 日, 部 刚 刚组 织 了对 长 江 口航 道 3 4 我
团船舶 总运力 跃 居世 界 第 2 , 位 中远 、 中海 集 装箱 船 疏 浚 至 一l.m 工 程 的验 收 ,港 口通 过 能力 大 幅度 2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航运中心,上海2011新航程
作者:陆绮雯
来源:《珠江水运》2011年第01期
2010年至2020年,上海将首先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的航运中心; 2021年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 2031年以后,争取齐肩伦敦,成为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世界航运中心。
2010年,国际航运业随着全球经济好转而逐渐复苏,上海港在建设“两个中心”的大背景下,全年货物吞吐量在2009年5.9亿吨的基础上继续增长,突破6亿吨,使上海港继2007年、2008年、2009年之后,第四次荣膺世界第一。
回头看是成绩,向前看则是任重而道远。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枢纽港、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上海港已是世界大港,但在通往世界强港的航程上,仍有不少“艰难险阻”。
日前,长三角地区港口规划与业务会议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研讨会在南通召开,来自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浦东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航运办)、南通市港口管理局、长三角地区其它各市港口(航、务)管理局、港口集团相关航运企业的数百位嘉宾参与了会议,就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长三角地区港口协调发展等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十二五,亚太枢纽港初具规模
“2010年至2020年,上海将首先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的航运中心; 2021年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 2031年以后,争取齐肩伦敦,成为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世界航运中心。
”研讨会上,专家们勾画了上海港未来20年的发展愿景。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迈向2020目标乃至更长远的2030目标的关键起点,上海市已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显著增强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的能力。
具体来说,第一,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推进外高桥港区、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和功能提升,加快内河航道建设,完善货运道路网络,大力发展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加强航空等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建设,加快建设国际邮轮母港。
第二,拓展和完善航运航空服务产业链,大力发展航运经
纪、航运金融、船舶交易和海事法律等各类航运服务。
第三,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促进与航运相关的货物、船舶、企业和人才等各类市场要素集聚。
最新出炉的《浦东新区“十二五”航运发展规划纲要》也已明确“十二五”期间浦东航运的发展定位:浦东新区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推进的主战场、全球航运资源配置的核心区、现代航运的服务高地、国际航运的综合试验区以及航运文化发展的示范区,而功能建设的重点也是增强浦东全球航运资源配置的能力。
据了解,浦东航运将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勾勒出“一轴、二系、四块”发展形态:一轴,即全力打造浦东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一个“航运综合服务功能轴”;二系,即营造“集疏运体系”与“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两大体系;四块,即重点塑造航运专业服务、航运金融、航运物流、航运研发与信息四大功能板块,四大功能板块将发挥协同效应,推动高端航运服务能力的提升。
规划纲要还显示,到2015年,浦东将力争初步建设成为要素集聚、体系完善、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亚太枢纽港和高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
研讨会上,专家们的共识是: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十二五”期间,一方面必须尽快弥补缺少现代航运服务业的“短板”,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向南通、宁波等长三角临近港口“借力”,不断提升硬软实力。
浦东,“桥头堡”先行先试
“原先的浦东新区只有外高桥一个港区,自从南汇区并入以后,洋山港区也归入了浦东新区,再加上浦东国际机场,整个浦东新区的海港、空港吞吐量,占据了全市总量的一半以上,因此,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对浦东的航运功能和分布格局达成了新的认识和规划。
”上海市浦东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航运办处长顾晓峰告诉记者,2009年,浦东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390亿美元,占全市比重的50%;口岸进出口总额5461亿元,占全市比重的80%。
去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为2500万标箱,居世界第二,其中,浦东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38万标箱,占85%。
目前,浦东已形成海运、空运、铁路、公路、内河“五龙汇聚”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构成了四通八达、结构完善的运输网络。
尤其在核心功能区内,形成了外高桥航运物流发展区、陆家嘴高端航运服务发展区、临空航运服务发展区、洋山临港航运综合服务发展区四大航运服务区域,做到分工明确,功能互补。
具体来看,四大板块构成了浦东新区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桥头堡”的地位。
陆家嘴集聚了148家航运金融企业,137家航运机构和组织;外高桥是我国面积最大、发展最成熟的保税区,集聚了航运服务企业大约1260家,2010年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00多万标箱,位居中国单列港之首;浦东国际机场是中国最大的机场,2010年预计货邮吞吐量为320万吨,位列世界第三位,目前已集聚400多家航运服务企业,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空运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洋山深水港是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作为中国第一个保税港区,也是中国目前政策最开放的地区,2010年洋山深水港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0多万标箱,到2020年,洋山深水港将建成50个深水泊位,年吞吐能力将超过1500万标箱。
但资料也显示,浦东新区目前拥有4960家各类航运相关企业,几乎涉及港口码头、船代货代、仓储物流、船舶运输、船舶交易、船舶保险、信息咨询、科教技术等航运产业链的各个主要环节,然而,现代航运服务企业相对薄弱。
对此,浦东新区拟投入专项资金,以一次性补贴、税收补贴等多种政策扶持,鼓励重点航运服务企业、高端航运服务企业入驻新区。
新引进的航运及相关服务企业人才还可享受户籍办理、子女入学、医疗保障、人才公寓等有关待遇。
顾晓峰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浦东新区将发挥综合优势,健全和完善投资环境,创新投资管理模式和方式,提高国际国内资本利用水平,推动投资便利化,加快推动资本向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加快浦东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和改革。
“当前,浦东的工作重点是支持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交易、船舶租赁、航运科技等航运高端服务行业。
”
据了解,浦东新区还将继续做好综合改革,先行先试。
浦东已经推出营业税优惠、中外籍船舶特案减免税、启运港退税、航运高端人才制度等产业优惠政策。
接下来,新区将进行航运融资租赁业务试点、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离岸贸易运作业务试点、水水中转集装箱拼箱业务试点,进一步优化航运企业发展的软环境。
长三角,“南北翼”齐发力
“大国的崛起,与海洋发展息息相关。
”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张祥在发言中表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上海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一定要有“全球观”,在发展港口的同时,更要将铁路、机场联动起来。
此外,石油资源安全供应链、海洋安全等因素也不可忽视。
而对于上海港来说,“全球观”的第一步就应是联动长三角。
根据国务院要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港口通过能力,保证中西部货源外运。
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则一直致力于推动地区内的港口港区加强合作。
“我们今年还计划直接与镇江、宁波商讨港区港口合作事宜。
”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表示,将继续协调统筹,要求长三角地区港航机构探索有效的方式和模式,发挥整体优势,加强实质性合作,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布局科学、优势互补、竞争有序、一体化的港口发展格局,提高区域港口整体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长三角港口群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和服务长三角区域、长江流域和全国经济的综合服务能力。
近年来,国内各主要港口均发展迅速,货物年吞吐量超过1亿吨的大港已有10个。
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不少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幅度甚至已经超过了上海。
笔s者从南通港方面了解到的情况是,随着洋口港区、吕四港区的相继投产,南通与上海一样,也从江港、河港发展成了真正的海港,南通港2010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6万标准箱。
宁波港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截至2011年11月底,集装箱吞吐量达1203万标箱,同比增加26.51%;货物吞吐量36797万吨,同比增加5.35%,增幅均超过了上海港。
会上,南通港直接表达了“依托江海、融入苏南、接轨上海”的鲜明立场。
南通市港口管理局局长李吉平说,港口资源整合是未来大势所趋,秉承“合作协调、错位发展”的原则,南通港将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北翼组合港,两者形成分工与合作关系。
加快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是南通港今后的工作设想。
苏浙其它港口也在会上表示,将与上海港错位经营,不必与上海港在相同货种上比拼吞吐量。
不少与会专家也表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与其它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范围内竞争,需要更多地整合区域资源,提升竞争合力,这就离不开南翼浙江和北翼江苏的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一飞则建议,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来看,航运资本服务和风险管理市场目前是上海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薄弱环节,长三角城市不妨加快培育此类人才企业,在功能完善上“辅助”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