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教案(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教案4 华东师大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一、教学目标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交战各大国的争夺重点在欧洲,欧洲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并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德国首先发起军事行动,按照事先制定的“史里芬计划”,稍作修改后,即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企图速战速决,击败法国。
然后再移师东进,打败俄国。
1814年8月,德法会战于马恩河,德国没有实现迅速打败法国的目标。
此后战争转为阵地战、消耗战、持久战。
1816年发生了凡尔登战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双方投入了大量兵力,反复争夺,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充分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
这次战争后,战争的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
1917年美国参战,加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此后俄国退出战争,奥匈帝国解体,宣布投降。
1818年11月,德国发生革命后,不得不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害,摧生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1、知识与技能(1)第一次世界大战三条战线。
(2)“史里芬计划”。
(3)马恩河战役的战略影响。
(4)凡尔登战役。
(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能力与方法(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范围的战争,但欧洲是主战场;欧洲战场有东线、西线和南线,军事行动有陆战、海战和空战。
本课文所选择的只是大战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马恩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战争中把握战争总体进程。
(2)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
这同速战速决、避免两线同时作战失败有关;同武器不占优势、军事整体实力不如协约国有关;也同美国参战,大大增强协约国力量,以及德国发生革命有关。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掌握分析决定战争胜负原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主要战役的残酷性和野蛮性的学习,以及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人力、物力和精神损失,使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珍惜和平,每个人都应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的观念。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一、课标要求新课标: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旧课标: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教学目标知识记忆点:东西南三条战线、西线主战场、转折点凡尔登战役、美日中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同盟国战败。
能力培养法:从凡尔登战役和新式武器的使用分析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认识一战的影响。
感悟与启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三、重点难点1、凡尔登战役的惨烈和一战的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后起之秀德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什么会最终失败?。
四、温故互查1、以()国为首的同盟国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性质是()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世界霸权。
2、战争爆发后,为了自己的利益,()却站在协约国方面,背叛了()集团。
美日中加入了()集团五、设问导读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根据各自的利益形成了怎样的局势?造成了怎样的后果?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生:思考回答师:识图认识:三条战线、意大利站在协约国方面、四个同盟国、凡尔登战役生:凡尔登战役的野蛮性和残酷性表现在哪儿?结果是什么?生:阅读识图:师:一战结束的原因有哪些?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一战产生了哪些影响?生:阅读理解:1917年:俄国退出战争1918年:奥匈瓦解美国参加战争德国投降六、思维拓展七、图片资料1、英国坦克和德国手榴弹2、德国潜艇3、毒气、机关枪。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2022版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的内容。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大战爆发。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史上影响深远。
1.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和重要战役;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结果和影响。
2.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索”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突发事件和恐怖事件是威胁人类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各国应建立起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应对措施,各国应加强合作,建立起有效的紧急磋商机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
3.通过图片,视频,数据分析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认识到战争的危害;认识到科技是把双刃剑,应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4.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后果,牢固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教学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和影响。
【导入新课】PPT:播放视频:俄乌战争片段有消息称,截止2022年10月24日,乌军阵亡人数达到38.7万,其中国外雇佣兵阵亡人数达到3.12万,而俄罗斯阵亡人数达到9万左右。
要知道,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多次进行动员,总兵力大约在75万左右,俄罗斯累计投入25万左右。
种种迹象表明,俄乌冲突局势越来越复杂,双方都没有停战的打算,特别是在外力的干预下,双方似乎都憋足了劲儿。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归纳点评】
备注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反
思
学
案
评
价
月日Leabharlann 等级【达标反馈】1、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进行,欧洲战场上主要有三条战线,其中最关键、最有决定意义的是()
A、西线战场B、北线战场C、东线战场D、南线战场
2、战争是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B、索姆河战役
C、滑铁卢战役D、凡尔登战役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凡尔登战役以后()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
年级
科目
班级
姓名
组号组员
课题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三条战线,掌握凡尔登战役,了解战争的残酷性。
2、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基本状况,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空前灾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1、主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进行。
2、欧洲战场主要有、和三条战线,其中最关键、最有决定意义的是。
二、凡尔登战役
1、发动的时间:年2月,由国发动。
2、战争的特点:此战役历时10个月,是典型的和,双方死伤近100万。凡尔登战场被称为“”、“”和“”。
3、意义:此役后,开始转移到一方。
三、战争的结束和影响
3、通过对一战影响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
电子白板
【温故导入】
2024版教案部编历史九下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登战役
德国企图攻占凡尔登要塞, 法军顽强抵抗,成为战争 转折点。
索姆河战役
英法联军发动大规模攻势, 双方伤亡惨重。
东线战场局势变化及影响
东线战场概况
俄国与德国、奥匈帝国在东线展开激 战。
布鲁西洛夫攻势
俄国退出战争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政府宣布退出 战争,对战争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俄国发动大规模攻势,一度取得优势。
VS
领土纷争问题
战后,由于《凡尔赛和约》等条约的不公 平性和不合理性,导致了许多领土纷争问 题。这些问题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 际局势紧张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影响
01
经济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使得各国经
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02 03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向塞尔 维亚宣战,德国、英国、法国等相继卷 入战争,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各国备战情况与战争不可避免性
各国备战情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各国都在加紧备战,扩大军队规模,提高武器装备水平, 制定作战计划等。
战争不可避免性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激化和军事同盟的形成,以及萨拉热窝事件等突发 事件的影响,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事件。
教案部编历史九下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目 录
• 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及原因 • 战争进程与主要战役 • 各国在战争中表现及角色转变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与影响 • 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教训与启示
01 第一次世界大战 背景及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激化
1 2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 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教案3 华东师大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史里芬计划,三条战线和主要战役及其对占据,大战的影响。
理解西线对整个战争具有决定意义。
知道美国的参战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理解凡尔登战役对协约国胜利具有转折的意义。
编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事记。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史里芬计划和德国兵力布置说明西线对战争的决定作用。
通过课文大字和小字的内容,理解马恩河战役后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
结合西线的重要地位和战争进程及双方兵力投入状况,说明凡尔登战役对协约国的转折点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内容的学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野蛮性。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给造成的巨大人力,物力和精神损失,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性,使学生初步树立反对战争,珍惜和平,每个人应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西线战况以及对战争局势的影响。
难点:大战后期局势的演变以及对战争局势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无论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以为战争会很快结束,都没想到战争会拖了4年之久,没预料到战争会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一场持久战。
首先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三条战线史里芬计划:向学生阐述德国为何要实行史里芬计划,侧重点是德国他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必须这么做:德国这个国家他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他位于欧洲大陆的中部,东面有俄国,西面有英国和法国,这就导致了德国必须采取速战速决的方针,防止两线作战,如果出现两线作战,势必分散兵力,况且德国是以他一个国家挑战很多国家,协约国的总体实力仍然比同盟国的实力强大,德国要以寡胜多,就必须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因此德国为了能够在一战中取得胜利,制订了一个作战计划,这个计划就是史里芬计划。
史里芬计划的内容的介绍:史里芬计划是当时的德国总参谋长史里芬在1905年制订的,因此命名,他的核心思想就是速战速决。
这个计划假定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与俄,法作战,把战略重点放在西线,在东线采取守势。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进程及结果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课堂演练
• 知识目标
返回主界面
了解三条战线。 简述凡尔登战役。了解一战的 影响。
• 能力目标
认识局部战争的危害性。认识战争对人类的危
害。培养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多动手 查资料,勤用脑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 情感目标
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
这场大战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 质和精神损害,却给垄断资产阶级带 来了巨额利润。
2.战争的影响
(1)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2)危害: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和破坏 (3)客观上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
活动与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了哪
些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怂恿中国政府对德宣战, 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并提出企图灭 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 新文化运动兴起,并最终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 动。经济上,由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 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 迅速而短暂的发展
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
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
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被 毒 气 弹 伤 害 的 士 兵
新式武器
战争的结束和影响
1.战争的结束 (1918年11月同盟国失败) (1)美国的参战
(2)俄国退出战争
议一 议:
1.大战中保持中立的美国为 什么会选择这时参战?它的参战 对大战有何影响?
2.俄国退出大战的主要因素 是什么?
美国的中立
议一 议:
1.大战中保持中立的美国为 什么会选择这时参战?它的参战 对大战有何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说课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说课稿阳泉市十八中学温晋芳今天我要讲的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的第8课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环节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条战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识记:1、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条战线;2、了解凡尔登战役的惨烈;3、掌握大战结束的基本状况以及大战带来的影响。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加深学生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凡尔登战争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持久、惨烈是今天学生无法感受的,吸取教训,警示后人。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通过演示地图、图表、影视录像、讲述、分析、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学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补充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说明。
一、三条战线:(利用历史地图、文字、图片等资料,将三条战线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1、主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进行。
欧洲战场主要有、______ 和三条战线,其中最关键、最有决定意义的是 __ 线。
2、完成下列表格地域交战双方重大战役战线西线∕东线南∕线二、凡尔登战役(空前的灾难)讲解凡尔登战役,在学生通过课本了解凡尔登战役的时间、地点、双方、结局、喻称,特点、影响的基础上,观看凡尔登战役的影片,,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了解战争的残忍,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战争不是实现和平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教案(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
【内容标准】
(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考试标准】
识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
理解: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与一战的爆发,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过程与方法:分析教学法,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明确一战爆发的原因、经过与危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要点】
要点:一战的结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新课探究】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1、一战的主要战场:欧洲战场
欧洲战场三条战线:西线(关键)、东线、南线
西线的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粉碎德军速战速决计划)
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屠宰场”,“地狱”)
索姆河战役(规模最大)
日德兰海战
2、加速战争结束的事件
①1917年美国参战,对德宣战。
②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
③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投降。
④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思考:一战中获利最大的是____国?(美国)
3、一战的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1、一战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思考:为什么说一战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因为交战双方的目的都是重新瓜分世界。
2、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与启示
灾难:(1)大战中双方使用了远程大炮、机关枪、坦克、毒气、轰炸机、潜水艇等武器,其规模、杀伤力、破坏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2)大战历时四年多,战火遍及亚欧非三洲,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大量工厂、农田、房屋、铁路被破坏,充分暴露了战争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进步意识。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要结合考试标准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