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小短文集20180622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战争与民族交往》文字素材 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战争与民族交往》文字素材 华东师大版

战争与民族交往概述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城邦内部及各城邦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冲突持续不断。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乘机运用外交手段、金钱利诱和军事进攻等手段插手希腊事务。

前337年,腓力二世确立对全希腊的霸权后,在科林斯召开各邦大会,宣布各邦间停止战争,建立以他为盟主的泛希腊亚历山大东征同盟,并以“复仇”为借口决定对波斯宣战。

前336年夏,腓力二世遇刺身亡。

其子亚历山大三世在平息内乱和镇压希腊人的反叛后,即调兵遣将,准备东征。

前335年秋,亚历山大以马其顿军为主,雇佣兵和各邦盟军为辅,组成一支远征军(约3万步兵、5000骑兵、160艘舰船)。

前334年初春,他授权安提帕特将军摄政,亲率远征军从都城派拉出发,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东征。

战争背景当时的波斯帝国是个没落的军事奴隶制国家,在大流士三世统治下,内政腐败,政局不稳,国势日衰。

波斯在小亚细亚仅部署有骑兵2万、希腊雇佣兵2万、舰船400余艘。

前334年5月,亚历山大远征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后,在马尔马拉某某岸格拉尼库斯河遭到波斯军阻击。

波斯军约3万人沿河东岸展开,以骑兵为第一线,步兵为第二线,凭岸固守,阻敌渡河。

远征军则置步兵方阵于中央,两翼为骑兵。

亚历山大命令先头部队佯动,诱使敌军向左移动,待其队形出现间隙,乘机率右翼主力渡河,猛扑敌阵中央。

激战中,马其顿军发挥长矛优势大量杀伤敌人。

波斯骑兵亡千余人,其步兵遭马其顿军四面打击,迅即溃败,2000余人被俘。

远征军仅亡百余人.历史评价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

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

作战中,亚历山大正确选择战略方向,合理运用马其顿方阵战术,善于组织步兵与骑兵、陆军与海军协同作战,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并用等,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初三历史小短文范文

初三历史小短文范文

初三历史小短文范文
咱们来聊聊初三历史里超酷的文艺复兴时期。

在中世纪的欧洲啊,那可真是一片黑暗,教会就像个超级大管家,管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也被紧紧束缚着。

这时候呢,意大利就像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开始发芽了,文艺复兴就在这儿兴起啦。

为啥是意大利呢?因为意大利的城市那时候可发达了,商业繁荣得很,人们兜里有点钱了,就开始琢磨点文化艺术的事儿。

而且意大利还保留了好多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化遗产,就像宝藏一样等着人们去发掘。

还有米开朗基罗,他雕刻的大卫像,那肌肉线条,那坚毅的眼神,就像一个真正的英雄站在那儿。

他在西斯廷教堂画的天顶画,自己躺在脚手架上一笔一笔地画,那得有多累啊,可他就创造出了那么震撼人心的作品。

这些艺术家们的作品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开始关注人本身了。

以前中世纪的绘画啊,大多都是宗教题材,人在里面就像个小配角。

可到了文艺复兴,人就成了主角,人的美、人的力量、人的情感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人文主义精神啦,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人们的心里,让大家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不再只是盲目地听从教会的安排。

文艺复兴就像一场盛大的派对,把欧洲从黑暗的中世纪带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新时代。

它不仅仅是艺术和文学的复兴,更是人的思想的大解放。

这个时期的影响可大了去了,为后来的宗教改革、科学革命还有启蒙运动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湖中,泛起的涟漪越来越大,最后改变了整个欧洲的面貌。

怎么样,文艺复兴是不是超级有趣呢?。

长春2022中考历史小短文

长春2022中考历史小短文

长春2022中考历史小短文1、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三千多年前,亚非地区的中国、印度、巴比伦河埃及,因为河流横穿,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非常适宜农业耕作,所以人口众多,产生了相应的君主专制和农耕文化奠基的大河文明。

而在爱琴海上克里特岛、意大利半岛,希腊和罗马,因为山峦众多,临近海域,适宜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成就了民主制度和商业发展的海洋文明。

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两种不同的文明方式。

2、和平交流和暴力冲突都是文明交流的方式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从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到马可波罗来华,这些和平交流的方式有力的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但是,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这些血腥的暴力冲突,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东方国家带来文明的交流,促使东方学习了西方的建筑、医学和农业、商业的很多内容。

和平交流和暴力冲突都是文明交流的方式,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文明特点,给予尊重。

3、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但丁为代表的欧洲文艺复兴,有力的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而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新航路的开辟,使欧、亚、非、美交往更加紧密,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商业合作的密切来往,都大大的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议会、《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发展,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历史进步的一场必然的革命。

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限制了国王的的权力,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5、独立战争、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民主政治美国独立战争推进了民主政治的进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776年颁布《独立宣言》,宣布国家独立,宣布人人生而平等。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美国为联邦制国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宪法的颁布,推进了世界民主政治制度的进程。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复习+文本材料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复习+文本材料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复习一、总体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宣告结束,战后,战胜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在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了短暂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出现了经济复苏、政局相对稳定的局面,进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但是繁荣的背后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就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的一片欢乐声中,经济危机降临了(其中,意大利在一战后就出现了危机),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巨大的灾难中。

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解决经济危机的“良方”。

其中,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办法;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选择了法西斯道路,通过对外侵略战争达到转移经济危机和人民注意力的目的,结果导致了新的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

二、三维目标知识目标: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体系;国联的本质;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稳定时期;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危机的爆发、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轴心国集团的形成;以及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中国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

能力目标:(1)通过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过程,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全面掌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培养综合分析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对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4)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及效果的分析,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5)了解各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认识德、意、日三国勾结起来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培养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1、通过对巴黎和会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巴黎和会既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会议,同时又是帝国主义反苏司令部。

九年级历史小短文大全

九年级历史小短文大全

九年级历史小短文大全
九年级的历史,是我在学校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年,我深入了解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和丰富多彩。

我学到了古代中国的文明,了解了古埃及的神秘金字塔,探索了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和骑士,也领略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英勇和奋斗。

每个历史事件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和人物,他们的生活、思想和决策,共同塑造了今天的世界。

历史不仅是记忆,也是教训。

我理解了自由和权利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权力和野心可以带来的灾难。

我学到了尊重和包容,也明白了变革和创新的力量。

这些教训和价值观,将影响我未来的决策和生活。

九年级的历史课程,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成长。

通过历史的学习,我拓宽了视野,了解了世界的多样性,也增强了对未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教训,将伴随我走过未来的路。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专题复习文本材料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专题复习文本材料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专题复习一、总体概述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

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俄国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统治阶级为排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实行的改革。

二、三维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概况和结果。

能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能力目标:通过对美国内战原因和结果的分析,认识矛盾,认识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从而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同一时期发生的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情感价值目标认识到林肯为取消黑人奴隶制度和维护国家统一做出的贡献,学习他个人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拨的意志。

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和他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的认识,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基本观点,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

三、中考热点链接:本单元的内容是中考考察的重点,04、05年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

考察的重要知识点革命或改革的性质、革命或改革的共性知识、革命或改革的影响等。

在今后的考察中,可以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四、中考试题回放(2004年河北中考题)下列国家中,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与俄国相似的是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解析:此题主要考察一些国家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的不同之处。

华师大版历史九上《中古时代的欧洲》共41页

华师大版历史九上《中古时代的欧洲》共41页
华师大版历史九上《中古时代的欧洲》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九年级上册历史小短文

九年级上册历史小短文

九年级上册历史小短文
标题:秦始皇统一六国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君主。

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也是秦朝的创始人。

他的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长城等,这些都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他的名字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代名词。

然而,秦始皇的统治也有其阴暗面。

他实行严格的法制,对异己之见进行残酷的镇压,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焚书坑儒,使得大量的文化遗产消失,对中国的文化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他的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他的名字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代名词。

然而,他的统治也有其阴暗面,他的一些行为对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题型训练:历史九年级小短文集1.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1分)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迎来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计算机技术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比尔·盖茨的微软品牌为代表,信息科技不断创新。

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技术引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字数不足80则酌情扣分。

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2分,“创新”关键词1分,史实正确1分,共4分)2.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格局的演变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形成了以英法主导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爆发,该体系崩溃。

二战后,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运作,进而形成两极格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进入新千年后,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形成,多强们正致力于发展经济,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3.巴黎和会引发五四运动1919年1月,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与德国签署《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移交给日本。

5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的愤怒。

5月4日在北京引发了伟大的爱国运动: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华沙条约》签字欧盟总部科索沃战争世界格局的演变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崩溃。

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凸显。

欧盟是多强之一,进入新世纪后多强们的经济迅速发展,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

5.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列宁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中国革命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革命以苏联为师,但两国国情不同,毛泽东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6. 伏尔泰17、18世纪(1分),法国(1分)启蒙运动爆发,伏尔泰是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天赋人权(1分)。

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1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亚洲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1分)。

7.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抗击日军《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的关系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为对付共同的敌人,1942年,美苏中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8. 《独立宣言》的签署林肯在战场上汽船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美国的发展史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使美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完成了工业革命的美国,在第二次工业个革命中,电力技术的发展又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

国家的独立和统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为美国促进生产力大发展并走向世界之巅奠定了基础。

五大国首脑在千年首脑会议上巴黎和会四巨头雅尔塔会议主要国家元首巴黎和会三巨头五四运动9、张伯伦与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谈《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联合国会徽联合国的成立慕尼黑会议中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中面对共同的敌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走向了合作。

二战时期的合作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吸取二战教训,成立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

9.《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神曲》及莎士比亚的作品)伏尔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其发展扫清道路,启蒙运动应运而生。

法国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宣传“自由、平等”,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利武器。

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10.哥伦布到达美洲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鸦片战争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经济不断发展,但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本国封建统治的阻碍,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在先进制度的保障下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工业强国,为了扩大市场,英国殖民者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11.三角贸易示意图《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三角贸易与南北战争三角贸易中,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奴隶贩运到美洲,促进了当地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美国南部的种植园奴隶制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1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二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崛起。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已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十分尖锐。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一战爆发。

14.英国议会大厦(《权利法案》的颁布)珍妮机(蒸汽机、火车、轮船)林肯(南北战争的相关信息)爱迪生(爱迪生所有的发明)政治与科技的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为工业革命奠定政治前提。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与扩大的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政治的变革为科技的进步扫除制度上的障碍,科技进步进一步要求政治的变革。

15.伏尔泰(启蒙思想)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列克星敦枪声启蒙思想与法国大革命(1分,符合题意即可)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宣扬民主、平等思想。

(1分)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向专制王权宣战,法国大革命开始。

(1分)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1分)法国大革命使启蒙思想由理论成为现实。

(1分)16.罗斯福“炉边谈话”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933年,在经济大危机之下出现的法西斯势力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此同时,在危急中上台的罗斯福总统通过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对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为二战中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抗击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进而促进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7.哥伦布(其他的航海家:达•伽马、麦哲伦)新航路的开辟图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1492年开始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

哥伦布的首次远航探险、横渡美洲对新航路的开辟具有重大的意义。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刺激了欧洲人掀起了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18.东印度公司章西女王英国殖民侵略引发的反抗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侵略。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

1857年-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最后壮烈牺牲。

19.华盛顿会议日本偷袭珍珠港苏联解体科索沃战争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统治秩序。

之后,1941年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

1991年底,苏联解体。

1999年,美国领导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

以上事件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20.巡洋舰“致远号”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前进之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继续前进,并全方位的展开。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领导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1921年,中国的前进之船驶进了浙江嘉兴南湖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1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际组织与两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相继成立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集团。

这些军事侵略集团疯狂进行扩军竞赛,加速了一战的爆发。

一战并未彻底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再加上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国家相继走上法西斯道路,组建了轴心国集团,加剧对世界的侵略步伐。

1939年二战爆发,在战争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加速战争的进程。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战争是国际组织对峙的结果。

22.巴黎和会三巨头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

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对德《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德国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在美国的发起下,1921年至1922年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形成了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23.《共产党宣言》公社战士英勇就义攻占冬宫开国大典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从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鼓舞了后人为反抗暴政而斗争。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都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成功实践。

24.马克思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背景和影响马克思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为十月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帝国主义之间出现了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俄国属于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25.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苏军攻克德国国会大厦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苏联的兴衰斯大林上台后进行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也促使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发挥过积极作用,为二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在柏林战役中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

斯大林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弊端日益显露。

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成效不大,最后导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6.雅尔塔会议战后英国的考文垂欧盟总部欧洲的联合二战期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