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5课 三国鼎立巩固辅导四十八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复习巩固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复习巩固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
复习巩固
第1题【单选题】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蜀相》诗中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诗中的“老臣”指的是( )
A、曹操
B、周瑜
C、诸葛亮
D、孙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
①国家产生②民族融合
③国家统一④政权分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与三国有关的故事。

其中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三顾茅庐
D、官渡之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A、改官制
B、禁胡服
C、通婚姻
D、改姓氏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据历史记载: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当时的台湾被称为( )
A、台湾
B、夷洲
C、琉球。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5课 三国鼎立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六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5课 三国鼎立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六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5课三国鼎立华师大版巩固辅导第六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是( )A、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B、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C、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D、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早期国家的社会变革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

这表明诸葛亮( )A、赏罚分明,突出法制B、为国捐躯,忠心耿耿C、生活腐化,挥霍一空D、为官清廉,严于律己【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图1所示局面中的魏国定都于( )A、长安B、建业C、成都D、洛阳【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史实,下面正确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C、曹操建立魏国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繁荣开放的社会【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东汉名士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A、孙权B、刘备C、曹操D、袁绍【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桂陵之战【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如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精选六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精选六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精选六十五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加快民族融合步伐,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措施的是(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要求鲜卑人穿汉服、用汉姓、学汉语C、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D、推行茶文化,提倡以茶会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这位皇帝是( )A、前秦苻坚B、北魏孝文帝C、西夏元吴D、金太祖阿骨打【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D、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北方统一B、民族融合C、中外交流D、文化昌盛【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为( )A、独尊儒术B、实行汉化C、开发江南D、科举取士【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

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

”“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C、抵御了外来侵略D、促进了民族融合【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一皇帝施政政策要点。

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A、推动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加快江南地区经济开发C、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D、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

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A、改穿汉服B、改用汉姓C、学说汉话D、学习汉礼【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①魏鲜卑族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② 马球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③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精义④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A、中外交往B、民族团结C、国家统一D、文化交融【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华师大版习题精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华师大版习题精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七十六第1题【单选题】“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孝文帝决定( )A、地方建立县制B、实施汉化政策C、创立科举制度D、册封鲜卑贵族【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

”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忽必烈改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戊戌变法D、孝文帝改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意思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语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用的语言。

此次改革是( )A、商鞅变法B、王安石变法C、戊戌变法D、孝文帝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以稳定统治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以扩大统治区域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它形成对峙局面的南方政权是( )A、西晋B、东晋C、孙吴D、成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

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人民爱吃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民族融合的影响D、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②说明民族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其他民族的服装,吃其他民族的食物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哪些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 )①秦朝②西汉③东汉④西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精选三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精选三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精选三十九第1题【单选题】“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道诏书是哪位统治者颁发( )A、秦始皇B、汉武帝C、曹操D、北魏孝文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图2反映了15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②以孝治国③从官员到民众都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④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它形成对峙局面的南方政权是( )A、西晋B、东晋C、孙吴D、成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民族融合B、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辽宋夏金元D、明清【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意思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语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用的语言。

此次改革是( )A、商鞅变法B、王安石变法C、戊戌变法D、孝文帝改革【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

“他”是( )A、拓跋宏B、苻坚C、李世民D、忽必烈【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将都城有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 )A、民族融合B、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魏政权的建立D、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一本书记载了文成公主入藏、元昊建立西夏、张骞通西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练习题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练习题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练习题九第1题【单选题】孝文帝为加快民族融合的进程,将都城迁至( )A、平城B、洛阳C、长安D、建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将都城有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

”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 )A、民族融合B、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魏政权的建立D、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自孝文帝后,北魏皇帝死后的溢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与下列内容有关的是( )A、北魏迁都洛阳B、北魏改用汉姓C、北魏改穿汉服D、北魏学习汉族礼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可以概括为(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更迭”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应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民族关系的发展D、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迁都是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盘庚迁殷B、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C、周平王迁都到洛邑D、苏维埃俄国首都迁到莫斯科【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有一位传奇太后因为在改革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她是( )A、马太后B、萧太后C、冯太后D、慈禧太后【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A、匈奴族B、鲜卑族C、氐族D、女真族【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合称“五胡”的是( )A、匈奴、鲜卑、羯、氐、羌B、匈奴,蒙古、羯、氐、羌C、匈奴、鲜卑、羯、蒙古、羌D、匈奴、鲜卑、羯、氐、蒙古【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 )A、盘庚B、隋炀帝C、北魏孝文帝D、元世祖【答案】:【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改革与创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精选第七十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精选第七十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精选第七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B、统治者施行仁政C、水利设施齐全D、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A、长江中下游地区B、黄河中下游地区C、长江中游地区D、黄河中游地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 )A、优越的自然条件B、人口的大量迁移C、统治者的措施D、稳定的社会环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

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

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水利工程的兴修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C、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D、牛耕的广泛推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其表现有( )①普遍实行麦稻兼作②纺织业上蜀锦全国有名③发明了灌钢法④青瓷烧制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⑤建康人口达到百万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其中人口达百万,在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是( )A、成都B、洛阳C、建康D、长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移动的方向是( )A、由南向北B、由北向南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中国历史上公元前771年,280年西晋完成国家统一。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华师大版课后辅导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华师大版课后辅导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七十七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加快民族融合步伐,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措施的是(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要求鲜卑人穿汉服、用汉姓、学汉语C、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D、推行茶文化,提倡以茶会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B、封建化的完成C、阶级矛盾的激化D、北方民族的融合【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意思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语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用的语言。

此次改革是( )A、商鞅变法B、王安石变法C、戊戌变法D、孝文帝改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0·东营学业考试)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B、魏晋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为( )A、独尊儒术B、实行汉化C、开发江南D、科举取士【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这一举动带来的影响是( )A、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了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C、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D、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西晋王朝存在时间非常短暂。

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④内迁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东汉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突厥、氐、羌等,合称“五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
第15课三国鼎立巩固辅导四十八
第1题【单选题】
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

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曹操在《蒿里行》中描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其主要原因是( )
A、黄巾起义的破坏
B、东汉政权瓦解
C、封建军阀的割据混战
D、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小刚同学为某位历史人物撰写《感动历史颁奖词》:一颗忠心,两朝元老,三顾茅庐而三分天下,五丈原头,八卦阵中,六出祁山而七擒孟获。

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
A、刘备
B、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参考下图你认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诗中“老臣”是?( )
A、刘备
B、曹操
C、诸葛亮
D、周瑜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05年5月20—22日,全国第14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在沂南县召开,诸葛亮是下列哪一时期的著名政治家( )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南北朝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根据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与其相符的战役(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赤壁之战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澶州之战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课堂上,同学们做了有关“三国故事”选项的游戏,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
A、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C、曹操建立魏国
D、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列举三国时期三国的国名、建立者及都城。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两则材料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
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的结果如何?试评述他们胜败的原因。

这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文学中的历史,你认为如何处理文学中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如何对待?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的计谋,请你说出几个来。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也,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请回答:
上述材料是对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形势的分析?
材料中提到的曹操“以弱为强者”的具体事例是什么?
材料中认为曹操具有什么优势?
哪一个朝代最终结束了这一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请写出三个政权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哪个战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图片,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哪个城市成为当时最活跃的大都市?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请说出他改革的另一项举措。

【答案】:无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列举三国鼎立中三国的国名,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列举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列举南朝的四个朝代。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