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华师大版课后练习第八十六篇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九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华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九十三第1题【单选题】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这一做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那么这一做法所特选的日子应是( )A、1月1日B、7月7日C、8月13日D、9月18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七七事变爆发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八一三事变爆发【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筑梦中国》解说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D、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制造了死难人数超过300万人的南京大屠杀【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歌曲具有时代特征。
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③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⑤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A、⑤①③②④B、③⑤①②④C、⑤③①②④D、③①②④⑤【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是名少帅,是伟丈夫,青史长留兵谏事;为天下悲,为百世惜,功名永铸民族魂。
”此对联高度赞扬了张学良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
与“青史长留兵谏事”有关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台儿庄战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安事变②卢沟桥事变③九一八事变④南京大屠杀A、③①②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①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 同仇敌忾 抗战到底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十五篇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同仇敌忾抗战到底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每年的8月15日,全中国都要举行或大或小的纪念活动,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B、长征的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
今日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
”李宗仁先生的这段话应该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有感而发( )A、西安事变B、台儿庄战役C、渡江战役D、百团大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校学生历史兴趣小组拟组织“抗日战争图片展览”,下列图片与百团大战同类陈列最合适的是( )A、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抗击日军B、上海守军抗击日军C、日军扫荡后被毁的潘家峪D、冀东民兵大摆地雷阵【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台儿庄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D、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一心一意地在瓦砾和血泊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时代。
” 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应为(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全民族的抗日战争C、刘邓挺进大别山D、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图一图二(1)上面是我国两座著名纪念馆图片,请仔细观察图片判断是与抗战时期哪两件历史史实相关。
(2)面对侵略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两个战役名称。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 同仇敌忾 抗战到底课后辅导练习第六

【答案】:
【解析】:
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领导国民党军队血战台儿庄,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的将领是( )
A、林彪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傅作义
【答案】:
【解析】:
抗战时期,在鄂尔多斯,国民党军队在达拉特旗一带的战役中重创日军;在大青山地区,八路军依靠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屡败日军。以上史实可以印证(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答案】:
【解析】:
有历史专家在评价党的历史上某次重要会议时指出:它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启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上海
B、遵义
C、延安
D、北京
【答案】:
【解析】:
为反驳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2)班设计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
材料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正是要重申历史不可更改的定论,阻止那些和平道路上的倒行逆施。二战胜利成果,世界和平进程,人类公平正义,决不允许任何人践踏。
----材料二,三均摘自任仲平《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纪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①内蒙古人民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优良传统②国共两党都是抗战的重要力量
③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④内蒙古地区是抗战的总后方
⑤在抗战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始终各自为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抗日战争时期,在彭德怀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取得了一次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的胜利。该战役是( )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中华书局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三十三篇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中华书局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三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A、一名日本人被杀B、污蔑中国军队炸毁沈阳北郊附近的一段铁路C、日本兵失踪D、日本兵被打【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王铭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电视剧《少帅》是传奇人物张学良的人生自传,娓娓道出这位沧桑老人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
36岁那年他和杨虎城将军发动的事变,震惊中外。
这里的“事变” 是指( )A、东北易帜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电视剧《西安事变》再现了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历史。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有利于( )A、中国国民党B、中国共产党C、中华民族D、日本侵略者【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华民族坚持抗日十四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如图照片是一座图形独特的纪念馆,从图中可以看到它纪念的事件发生的日期是: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
这座纪念馆,它坐落的城市应该是( )A、南京B、北京C、武汉D、沈阳【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哪个事件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A、西安事变B、一二·九运动C、九一八事变D、一·二八事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部队组织起名( )A、抗日义勇军B、抗日救国军C、八路军D、新四军【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 同仇敌忾 抗战到底华师大版练习题含答案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同仇敌忾抗战到底华师大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八第1题【单选题】八年抗战中,重庆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以下各项属于重庆人民对抗战贡献的是( )① 踊跃参军参战② 努力生产抗战物资③ 保证抗战运输④ 开展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斗,打得日寇投了降。
”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B、苏联出兵消灭关东军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D、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出现下图的场景是因为( )A、百团大战振奋了人心B、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C、台儿庄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D、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年代尺的“?”处应该填入(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平型关大捷中,中国参战的军队是( )A、刘邓大军B、新四军C、国民党李宗仁部队D、八路军115师【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40年,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组织指挥八路军在华北两千多千米战线上对日军主动出击的八路军高级将领是( )A、彭德怀B、左权C、朱德D、贺龙【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中共七大召开的地点B.自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地点【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1937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取得胜利。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华师大版练习题第二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什么事件侵占东北?分析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修建丰满水电站的目的是什么?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丰满发电厂会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厂的原因。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到1998年丰满发电厂发展成为百万千瓦级电厂的原因。
材料二:1951年丰满发电厂开始了大规模改建和扩建工程,到1960年5月最后一台机组投入运行,八台主机全部安装完毕。至此,丰满发电厂第一期工程全部结束,总装机容量达55.375万千瓦,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厂——《水电青工网》
材料三:二期扩建工程安装了2台85MW机组,于1992年6月竣工。三期扩建工程在大坝西岸利用泄洪洞安装2台140MW的机组,1998年7月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丰满发电厂跨入了百万千瓦级电厂的行列,总装机1002.5MW,设备全是国内设计制造。
材料二: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抛开个人生死和毁誉,毅然发动“兵谏”,迫使蒋介石南京政府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国内时局发生了根本转变:和平代替了内战,团结代替了分裂,出现了全民抗日的新局面。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发生“七七事变”,驻卢沟桥与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促进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同时,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北师大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九十一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北师大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九十一第1题【单选题】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 )①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②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③走过二十年,伴随着改革春风起,走进新时代……④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依次为(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②“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③“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史上,国共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C、创建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D、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
该影片再现的是( )A、北伐战争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武昌起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斗争迫使近代中国新旧政权更替的包括( )①辛亥革命②北伐战争③解放战争④五四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六十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六十第1题【单选题】“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A、袁世凯B、孙中山C、李大钊D、周恩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参考下图思考,1926年,一位商人准备沿长江考察沿途经济的发展情况,你认为他可能会看到在南方轰轰烈烈展开的重大事件是( )A、八国联军的侵华B、国民革命军北伐C、抗日战争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开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有( )①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极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②“打倒列强,消灭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④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应翻阅下列哪一部著作( )A、B、C、D、【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参加北伐战争。
关于国民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B、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C、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广东,广西D、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是( )①张作霖②吴佩孚③李鸿章④孙传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是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其政权性质是( )A、中小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C、大商人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D、大地主大商人阶级利益的代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黄埔军校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建立黄埔军校的目的是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B、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的C、黄埔军校的校长是孙中山D、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1926年,北伐开始,讨伐对象主要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结论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井冈山会师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答案】:
【解析】:
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答案】:
【解析】: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
【解析】: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材料一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分别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何意义?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
【解析】:
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伟大抗日战争开端的是( )
A、七七事变日军炮轰卢沟桥
B、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
C、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
D、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大屠杀
【答案】:
【解析】:
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 )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矛盾
【答案】:
【解析】:
舒国惠在《红色大地》中记载:“对张学良来说,蒋介石反共和拖抗日后腿的做法,到1936年秋天时已忍无可忍”,这个晚动感情的人是东北军的头领,东北军的士兵特别反日,因为他们在东北的家乡,在______之后就被日本军队占领。”( )
材料二: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抛开个人生死和毁誉,毅然发动“兵谏”,迫使蒋介石南京政府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国内时局发生了根本转变:和平代替了内战,团结代替了分裂,出现了全民抗日的新局面。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发生“七七事变”,驻卢沟桥与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促进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同时,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阅读材料一回答,日本侵华事件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根据材料二回答,“兵谏”的结果如何?
阅读材料三,分析七七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什么阶段?
依据材料四中的内容,分析回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案】:无
【解析】:
美国《时代》周刊是美国也是世界影响最大的周刊,蒋介石曾经十次成为其封面人物,表明美国也较多地关注了中国,请看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伟大胜利】材料四:1945年8月21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
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列举中国民众万众一心抗战的事例。
《新华日报》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表这篇社论的?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制造钓鱼岛争端、参
拜靖国神社等失去良知的事情,你想对日本当局说些什么?
【答案】:
【解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1931—1945年)的战场。中国作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在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里单独抵御了穷凶恶极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答案】:
【解析】: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揭穿谎言】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誓死抗争】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西安事变
D、百团大战
【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请回答:(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之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这一主张是通过什么事件实现的?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谈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图1:这是1931年10月26日,蒋介石(夫妇)第二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图2:这是1938年1月3日的封面(第五次),封面下面的文字是。“Any sacrifice should not regarded as too costly”,(为了抗日,没有什么牺牲是过于昂贵而不能舍弃的。)
图3:这是1945年9月3日封面(第八次),下面的文字是:After eight years of war,the challenges of peace”,(抗战结束了,和平还是战争?)
图4:这是1955年4月8日封面(第十次),背景是一个国民党士兵孤独地望着大海,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
此时中华民族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蒋介石对此作出了怎样的选择?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请举一例国民党抗战的史实。
蒋介石选择的是什么?请以史实来说明。
最后一次所示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从1927年至1955年,蒋介石10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这说明了什么?
A、北伐战争、《辛丑条约》、九·一八事变
B、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C、重庆谈判、《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D、南京解放、《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答案】:
【解析】: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37年的中国,可能曾经看到的情形有( )
①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血战②报纸上刊登“九一八事变”的消息③有人在阅读《新青年》④青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⑤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然后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突然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攻击。蒋介石曾密电张学良:“生养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以上事实说明,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决定的对日方针就是,不抵抗,而幻想依靠国联的力量压迫日本从东北撤兵。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答案】:
【解析】:
下列图片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答案】:
【解析】:
杨虎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的特别伟大之处是1936年同张学良联合发动了( )
【答案】:
【解析】:
材料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采取持久战战略,并迅速形成了两个抗日战场,即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远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也是利用灵活战术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采取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打击日军,并且取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重要战役的胜利。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呼应,沉重打击了日军,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