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勿忘国耻》教案
A3主题说明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勿忘国耻》

主题说明
本节课,以”红色之旅”串联起整节课,时间轴即为课堂的教学线索。课堂教学中, 通过希沃软件的手机投频功能,与学生一起进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学生沉浸式地听 取博物馆的讲解;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应用,也是格 □不合格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校优 □县优
《勿忘国耻》主题说明
县(市、区)
学校
姓名
学科 道德与法治
能力维度 所属环境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微能力点 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教学主题 《勿忘国耻》
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 10 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 时《勿忘国耻》
教学重点
1.能说出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以及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 2.能举例说明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教学难点 技术工具
明白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意义,树立报国志向 希沃课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以及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 2.能举例说明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3.明白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意义,树立报国志向。
评审签名:
北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勿忘国耻1

北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第一课勿忘国耻
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环境。
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在台上演讲的实践经历,所以交际语言不一定规范,在进行活动前我在课堂中先请其中的一名讲的好的同学做示范。
创设情境,给学生示范,再让学生练习。
另外,结合大多数学生的状况,设计了在组内进行演讲的情境,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容易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和欲望。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设计交际过程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一课,我设计了小伙伴们之间互相谈如何的选出代表的过程,促进了交际氛围的形成和交际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妙引导,相机指导,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培养交际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参与状态下练习、学生习惯在班级内进行演讲,在有听课老师的情况下,感到很紧张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当他们在活动时,很轻松也很愉快。
一旦上了台上,他们就显得紧张的很。
但是。
同学的期望和老师的鼓励,依然让他们完成了演讲的任务。
比起他们在班级的表现更好了许多。
我给其他的同学提供了交际的机会。
对于你们选出的代表。
说说你们的体会和想法,其他的同学也在提高交际能力。
我注重在细节处下功夫,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四、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长足发展。
我在整节课中,我充分发挥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及时反思、有效地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迅速提高。
品德学科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A《勿忘

《勿忘国耻——罪恶的战争》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简单经过和结果、性质、签订的条约及内容和对中国政治方面的影响。
2、知道列强的强盗行径,了解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振奋民族意识。
3、通过讲述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4、.鸦片战争中,中国处于反侵略正义的方面,清朝的腐败和落后是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它给人们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从而教育学生奋发图强,为国家强大而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重点: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的启迪
教学准备:图片和表格、课件、视频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教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小主人翁第一单元我是小小主人翁主题一:爱护集体荣誉第一课《感受集体的温暖》第二课《在集体中成长》第三课《展示集体的智慧》第四课《我为集体添光彩》主题二:学做集体小主人第一课《自主选举班委会》第二课:《每个同学的权利》第三课《大家都来参与》第四课《社区民主生活的启示》第五课《人民的代表》第七课《"法"在我身边》第五单元历史告诉我们主题一:从统一到鼎盛第一课《秦汉一统》《秦汉一统》第二课《唐朝盛世》主题二:野蛮与文明第一课《血与火的时代》第二课《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第六单元向人民英雄致敬主题一:勿忘国耻第一课《罪恶的战争》第二课《走访遗迹看历史》第三课《屈辱的条约》主题二:觉醒的中国人民第一课《天下为公》第二课《五四运动》主题三:光辉的历程第一课《开天辟地》第二课《红旗飘飘》第三课《地球上的红飘带》主题四:黄河在怒吼第一课《在民族危亡的时刻》第二课《不要忘记》第三课《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第四课《伟大的胜利》主题五: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课《乘胜追击》第二课《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第三课《日出东方》第五单元历史告诉我们第六单元向人民英雄致敬全册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本学期的教学要求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一)让学生在自己的成长和变化过程中,会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有一定的分辨是非能力,学会怎样和别人沟通,努力成为一个诚实、勇敢、乐于助人的孩子。
(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环境对人们的重要意义,争当环保小卫士。
(三)让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节目,从而懂得去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以及自己的父母和长辈。
(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五)学会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充分让学生体验到成长中的快乐。
通过以上五点要求使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品质道德,为以后德育教育打下基础。
重点:让学生明白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思想品德-五年级下册-主题一勿忘国耻-北师大课标版-郑艳德-小榄永宁小学

“自主探究”教学理念下之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题一《勿忘国耻》教学建议教学本主题的建议:“勿忘国耻”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向人民英雄致敬》之单元主题一。
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了解 1840年后我国所遭受列强的欺凌和所蒙受的耻辱、危害,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精神,是教学本单元的精髓所在。
上好本主题,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起到很好的激情效果。
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一、重视体现“我与社会”的教育效果:“我与社会”是反映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与社会”包括成习惯、道德认知、参与社会、关心时事、爱国情感。
“了解民族,热爱祖国”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在本课程中出现与原有历史教材设计有很大的区别,因而,在教学中,注重呈现历史细节,让历史的中国人站在儿童面前,与儿童对话,本主题旨在引领儿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走近历史,有自己生活中找到历史文化的足迹,引起他们与之交往的愿望和冲动,表现出对祖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兴旺的尊重、关注,并引以为光荣和骄傲,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未来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和行动。
因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体现“我与社会”的教育效果。
但由于历史久远,学生们对于当时的历史十分陌生,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当时的情况,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况,如,为讲好《罪恶的战争》一课,讲好中国陷入了“儿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局面,面临的灾难。
教师必须对19世纪初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对中国阴谋策划的鸦片贸易,也后来发动的罪恶鸦片战争历史事实比较清楚,并且在教学中,采用列数字的方法、对比的方法,用更为翔实的历史资料作为教学的补充。
让历史一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对历史了解的更加渗透。
二、重视激性、明理、导行: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不要忘记》教学设计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不要忘记》教学设计
傅娇娜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
【年(卷),期】2016(000)043
【摘要】【教材分析】《不要忘记》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题四"黄河在怒吼"中的第二个课题,本文通过了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全面入侵的历史,引导学生感受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感受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情分析】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是遥不可及的。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傅娇娜
【作者单位】仙游县枫亭开发区中心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1
【相关文献】
1.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J],
2.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暨厦门市火炬学校举行“九一八”主题升旗仪式 [J], ;
3.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AB [J], 徐艳杰
4.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J],
5.丰台区档案馆推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全民族抗战爆发八十周年京津冀部分史料展》 [J], 张德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勿忘国耻教案

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主备:审阅: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结束后关于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尖锐的斗争:了解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了解重庆谈判的有关情况,《松十协定》的内容,解放战争初期我军的作战方针。
2.掌握人民解放军在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时所做的战略转移。
3.识记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意图和意义。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明确目标三、学习过程生自读课文相关内容后,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1945年,国共两党在_________谈判,签署了《__________》.2.____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__________召开。
3.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尽力争取国内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____________.4.1984年8月,陪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是____________.5.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全面进攻采用的战术是______________.1四、合作探究探究题目: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等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架。
临电不胜迫切盼之至。
”请回答:(1)材料中的倭寇指哪个国家?它于何时投降?(2)这是谁发给谁的电报?(3)“陪都”指哪里?什么时候成为陪都的?(4)材料中的先生去陪都了吗?其目的是什么?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弛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根据材料,判断此诗的作者。
诗中称赞的彭大将军是谁?2()列举“彭大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的重大战役的名称和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西北野战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3()3探究过程:1.自主学习:2.小组讨论,板演,展示。
3.展示讲解4.小结:(请将你探究的成果或感悟总结一下,简要地写在下面。
)五、巩固提升:)1. 全国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A、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B C、国民党进攻上党邯郸地区 D、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年,国共重庆谈判()2.1945 、显示了国共两党的和平诚意 A4B、标志着抗日战争胜利结束C、宣传了中共的和平建国主张D、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性3.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是()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 百万雄师过大江C 辽沈战役打响:学后记5。
最新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勿忘国耻》版教案.doc

六、向人民英雄致敬1、勿忘国耻课题1.罪恶的战争第一课时1.知道西方殖民者蓄谋已久的企图,卑鄙的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知道1840年我国在那场罪恶战争中所遭受的欺凌和所蒙受的耻辱,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知道列强的强盗行径,了解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振奋民族意识。
3.知道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英勇反击。
教师必须对19世纪初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对中国阴谋策划的鸦片贸易,及嗣后发动的罪恶的鸦片战争的历史事实比较清楚。
可以在教科书基础上准备些更为翔实的历史资料作为教学的补充。
第一课时1.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生产的发展,刺激了各国贸易的发展。
他们积极开展航运贸易,大力开拓殖民地,占领市场,进行掠夺。
当然,他们也把触角伸向了文明富裕的中国。
可是他们在与中国的贸易中没有占到大便宜,于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一个罪恶的阴谋出笼了。
”2.阅读与讨论。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5页及第56页上部的课文。
教师用下列问题引导,让学生参考教科书讨论,并予以补充修正。
“祖国的屈辱、民族的灾难是怎样造成的?列强是怎样敲开中国的国门?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教师总结:“19世纪初年,西方列强用罪恶的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鸦片是用一种名叫罂粟的植物果实中的浆液熬制出来的毒品。
人们吸食以后,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形成毒瘾,腐蚀身体和精神。
西方列强把这种害人的东西走私运进我国,骗走我国大量的白银。
教科书第55页的内容告诉我们,从1800—1840年的40年间,英国走私到我国的鸦片就有40多万箱,从我国掠夺了三四亿银元。
大量的鸦片严重地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使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中国陷入了‘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局面,面临深重的灾难。
”3.阅读与讨论。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6页上部关于鸦片及危害的课文。
教师用下列问题引导,让学生参考教科书讨论,并予以补充修正。
“根据你所知道的,说说毒品对人的巨大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
计《勿忘国耻》教案
《勿忘国耻》教案
——罪恶的战争
教学目标:
1.知道西方殖民者蓄谋已久的企图,卑鄙的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知道1840年我国在那场罪恶战争中所遭受的欺凌和所蒙受的耻辱,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知道列强的强盗行径,了解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振奋民族意识。
3.知道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英勇反击。
教学准备:
教师必须对19世纪初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对中国阴谋策划的鸦片贸易,及嗣后发动的罪恶的鸦片战争的历史事实比较清楚。
可以在教科书基础上准备些更为翔实的历史资料作为教学的补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生产的发展,刺激了各国贸易的发展。
他
们积极开展航运贸易,大力开拓殖民地,占领市场,进行掠夺。
当然,他们也把触角伸向了文明富裕的中国。
可是他们在与中国的贸易中没有占到大便宜,于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一个罪恶的阴谋出笼了。
”
2.阅读与讨论。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5页及第56页上部的课文。
教师用下列问题引导,让学生参考教科书讨论,并予以补充修正。
“祖国的屈辱、民族的灾难是怎样造成的?列强是怎样敲开中国的国门?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
教师总结:“19世纪初年,西方列强用罪恶的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鸦片是用一种名叫罂粟的植物果实中的浆液熬制出来的毒品。
人们吸食以后,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形成毒瘾,腐蚀身体和精神。
西方列强把这种害人的东西走私运进我国,骗走我国大量的白银。
教科书第55页的内容告诉我们,从1800-1840年的440年间,英国走私到我国的鸦片就有40多万箱,从我国掠夺了三四亿银元。
大量的鸦片严重地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使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中国陷入了‘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局面,面临深重的灾难。
”
3.阅读与讨论。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6页上部关于鸦片来源及危害的课文。
教师用下列问题引导,让学生参考教科书讨论,并予以补充修正。
“根据你所知道的,说说毒
品对人的巨大危害。
”
4.讨论。
“英国商人为什么把在英国禁吸的鸦片偷运到中国,诱使中国人吸食?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英国商人深知鸦片的毒害作用,他们就是利用被诱使吸食鸦片上瘾的中国人所产生的依赖性,不断扩大对中国的鸦片走私贸易,大量地骗取中国的钱财,腐蚀中国人的身心,达到控制中国、不断掠夺中国的阴险目的。
所以课文里用了‘卑鄙’二字来说明英国殖民者的阴险,实在是再准确不过了。
”
5.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9世纪初期,英国殖民者精心策划的卑鄙阴谋,利用走私的手段对中国大肆开展鸦片贸易,大量地骗取中国的钱财,腐蚀中国人的身心,阴谋达到控制中国、不断掠夺中国的目的。
”
第二课时
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19世纪初年,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为了达到控制中国、不断掠夺中国的目的,对中国大肆开展了卑鄙的鸦片毒品走私贸易,使中国一步步走向衰败。
面对列强精心设计的深渊,中国人怎么办呢?”
2.教师讲授:“大规模的鸦片贸易,不仅使中国的白银源源外流,而且有许多中国人大量吸食鸦片,沾染上毒瘾,身体和精神都被腐蚀,形同骷髅。
这时清政府中,以林则徐
为代表的一些大臣上书道光皇帝,主张严禁鸦片。
”
3.阅读与讨论。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6页下部和第57页的课文及插图。
教师用下列问题引导,让学生参考教科书讨论,并予以补充修正。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为什么会得到广大军民的热烈拥护?林则徐禁烟的方法为什么这么复杂,一把火烧掉不是很简单吗?”
教师总结:“广州地区是英国商人走私鸦片集中的地区,广东的军民耳闻目睹,甚至是身受鸦片的毒害,亲身感受到了英国商人的恶毒,早已是义愤填膺了。
现在终于有了主持正义的官吏来解决鸦片问题,揭发英国商人的阴谋,领头反击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在爱国和民族情绪不断高涨的情况下,广大军民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支持林则徐的禁烟主张。
”
“鸦片这种毒品不像其他物质,它在燃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会对人造成危害,燃烧以后所产生的灰烬易燃有毒,所以不能够简单地一把火烧掉。
林则徐虎门销烟,将鸦片用盐水浸泡后,用生石灰煮沸的方法,造成鸦片、盐、石灰和海水混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彻底地消除了鸦片的毒性,所产生的渣沫再也不能够被吸食,海水的退潮把这些废渣排入大海,整个过程不会对人造成危害,销毁得十分干净。
这既是对英国商人有力的回击,又反映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
4.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汉白玉浮雕“虎门销烟图”。
教师讲述:“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以后,立即下令收缴鸦片,驱逐外国鸦片商,缉拿烟贩,严令进口船只写出书面保证:‘永不夹带鸦片。
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收缴了鸦片1188127千克。
1839年6月3日开始,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上销毁鸦片。
在海滩上挖出了两个很大的方形水池,池中灌满了海水,成箱的鸦片被切碎了倒进水池中,再倒进生石灰,水池中顿时沸腾起来,热气蒸腾,列强用来毒害中国人的罪恶的鸦片就这样被销毁了。
虎门海滩上,人山人海的围观人群发出了雷霆般的欢呼声。
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进行了23天,销毁了全部收缴的鸦片。
”
5.全班讨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说明了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这一壮举洗去了给中国带来的耻辱,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6.阅读与讨论。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8页的课文及插图。
教师用下列问题引导,让学生参考教科书讨论,并予以补充修正。
“恼羞成怒的鸦片贩子和英国政府怎样对待林则徐发动的禁烟运动?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了的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个怎样的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在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英雄人物和他们
的英雄事迹中,可以向学生介绍老将关天培抗英献身的故事,介绍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事迹。
教师讲解:“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人民开展的禁烟运动,粉碎了英国等列强利用鸦片掠夺中国财富的美梦,英国依靠其坚船利炮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腐朽的清政府最终战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规定了割让香港岛。
我们在上个学期学过的‘游子回家’一课中介绍的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的香港,就是那个时候被英国侵略者强占去的。
《南京条约》还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5个通商口岸等屈辱条款,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词的含义。
“殖民地是一个国家被其他国家统治。
中国虽然没有完全被某个西方列强所完全统治,没有彻底沦为殖民地,但是,当时的中国政府软弱无能,与多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所以是半殖民地。
半封建是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革命果实被野心家袁世凯篡夺,此后的历届政府,也都没有真正完成反封建任务,没有真正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国社会实际上还被很严重的封建制度所统治。
”
7.自由讨论。
阅读教科书第58页讨论标识所引出的问题,以及下面的相关链接,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应鼓
励学生说出他们自己的看法。
8.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面对英国卑鄙的鸦片走私贸易阴谋,林则徐发动的禁烟运动得到了广大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虎门销烟的壮举给英国人以有力的打击。
恼羞成怒的鸦片贩子和英国政府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腐朽的清政府最终战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陷入了深重的苦难之中。
”布置家庭作业:就教科书第58页的讨论标识中的问题及刚才的讨论,写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