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合集下载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北师大版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北师大版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北师大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

(2)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关爱他人、合作共事的意识。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社会生活中的规范和道德。

(2)运用讨论、交流、合作等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社会的情感。

(3)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中的规范第1课:遵守规则1. 学习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

2. 讨论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第2课:关爱他人1. 学习关爱他人的方式,如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等。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感受道德规范。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道德规范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

3. 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关爱他人、遵守规则等。

五、教学时间第一单元:我们生活中的规范第1课:遵守规则1课时第2课:关爱他人1课时六、第二单元:我们在集体中第3课:尊重他人1. 学习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了解尊重他人的表现。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

第4课:团结协作1. 学习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团队协作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协作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作用。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北师大版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北师大版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北师大版教案第一章:我们爱家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家乡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家乡的发展变化、风景名胜1.3 教学活动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资料等。

分组讨论,介绍自己家乡的特点和发展变化。

举办家乡风采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

第二章:我们关心社会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情感。

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提高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社会问题的认识与分析参与社会建设的途径与方法2.3 教学活动观察生活中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

分析社会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参观社区、公益活动等,了解参与社会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章:我们尊重他人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提高尊重他人的意识。

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意义与价值尊重他人的表现与方法尊重他人的实践与体验3.3 教学活动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意义。

学习尊重他人的表现与方法,如礼貌待人、倾听他人等。

进行尊重他人的实践活动,如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等。

第四章:我们遵守规则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律的品质。

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提高遵守规则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规则的意义与价值遵守规则的表现与方法遵守规则的实践与体验4.3 教学活动讨论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意义。

学习遵守规则的表现与方法,如按时完成任务、遵守交通规则等。

进行遵守规则的实践活动,如组织班级活动、维护校园秩序等。

第五章:我们热爱生活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最新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最新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反应敏捷,充满好奇心,他们正处于向独立性、反主性过度的年龄,他们已基本掌握日常礼仪,懂得尊敬师长,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虽然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由于他们的阅历较浅,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大多数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所以一部分同学的学习行为习惯等需要矫正。

因为小学生思想品德课要切忌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所以我尝试以动情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

并尽力取得价值的配合,做到知行统一。

二、教材特点: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三、教学目标:1、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学做集体小主人,爱护集体荣誉培。

人人争做我是小小主人翁。

2、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3、向人民英雄致敬,勿忘国耻,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树立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信心,遇到失败和挫折不灰心、不气馁。

4. 自尊自爱,不骄傲自满,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不为小事生气。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北师大版)一、第一章:我们爱祖国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发展的习惯。

1.3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祖国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简介2.2 家乡的变化和发展2.3 关心社会,关注家乡发展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培养爱国情怀。

3.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心家乡和社会发展。

4. 教学方法4.1 采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祖国的美好景色和历史文化遗产。

4.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4.3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发展变化。

5. 教学步骤5.1 引入:展示祖国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5.2 讲解:介绍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

5.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5.4 总结:强调关心家乡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第二章:我们遵守规则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培养遵守规则的习惯。

1.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生命的意识。

1.3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社会规则的种类和作用2.2 遵守规则的重要性2.3 尊重他人、关爱生命的表现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了解社会规则的种类和作用,培养遵守规则的习惯。

3.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生命。

4. 教学方法4.1 采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具体应用。

4.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遵守规则的体会。

4.3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尊重他人、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5. 教学步骤5.1 引入:讨论社会规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5.2 讲解:介绍社会规则的种类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遵守规则的意5.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遵守规则的体会。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北师大版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北师大版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北师大版教案一、第一章:我们生活中的规则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明白规则对生活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生活中各种规则的例子,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

讨论规则对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发学生对规则的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规则的认识和体会。

二、第二章:我们的家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明白家庭是爱的港湾。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增强家庭责任感。

2.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讨论家庭中的亲情与爱,引导学生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通过家庭故事、小组分享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家庭的爱和关心。

三、第三章:我们的学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明白学校是学习的乐园。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增强学习动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学校的设施和环境,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等。

讨论学校中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学校的环境,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设施和功能。

引导学生分享在学校中的学习经验和感受。

四、第四章:我们的朋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朋友的重要性,明白朋友是生活中的陪伴。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学会与人相处。

4.2 教学内容:介绍朋友的作用,如给予支持、分享快乐等。

讨论如何与人相处,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与朋友相处的快乐。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学习与人沟通和交流。

五、第五章:我们的社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环境,明白社区是生活的基础。

培养学生对社区的热爱,增强社区责任感。

5.2 教学内容:介绍社区的设施和环境,如商店、公园、医院等。

讨论社区中的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到社区的重要性。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文明的曙光教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文明的曙光教案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明曙光的出现,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2. 通过分析古代文明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3. 引导学生思考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文明曙光的出现。

2. 古代文明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文明曙光的出现及古代文明的特点。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文明曙光的出现,引导学生思考文明的起源。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文明曙光的出现及古代文明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看法。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文明意识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认识到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2. 通过分析古代文明的代表人物,培养学生对文明成果的尊重。

七、教学重点:1. 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

2. 古代文明代表人物的事迹。

八、教学难点:1. 文明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九、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及代表人物的事迹。

2. 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古代文明代表人物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对文明成果的贡献。

十、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引导学生思考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及代表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分析其对文明成果的贡献。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古代文明代表人物的案例,组织学生分析其对文明成果的贡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明成果对人类社会的看法。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尊重文明成果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PPT课件

北师大版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PPT课件

教学要点:
▪ 阅读讨论: 什么是雕板印刷?它有什么好处,它有什 么缺点? 什么是活字印刷?它的优越性是什么?
▪ 参阅P15页的文字,引导学生做体验性活 动,并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谈感受。
课题3: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
▪ 教学目标: ▪ 知道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中华民族对于
世界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 ▪ 初步掌握阅读史料的能力和收集、整理资
主题一:文明的曙光
▪ 课题1:我们共同的祖先 ▪ 教学目标: ▪ 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
伦\古印度和中国; ▪ 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了解有关他们的
传说、故事和历史; ▪ 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一员,
产生民族认同感。
教学要点:
▪ 阅读P2图:了解几种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在羊皮上、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在泥板上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上册)
教材培训
教材编排的课标依据
▪ “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 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 和自信心。”
▪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 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 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 “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 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 热爱国土的情感 。”
▪ 本册教材从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维度,以“寻根问 祖”、“可爱的祖国”、“我们同有一个家”三 个单元的篇幅达成《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
我们共同的祖先
坚韧不拔的 炎黄后代
传递文明的纸
与历史为伴
①文明的曙光
②伟大的发明
寻根问祖
文明之母—— 印刷术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长江的诉说教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长江的诉说教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长江的诉说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自然特点、地理分布以及长江对我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长江的自然特点:源头、流程、流域、江面特点等。

2. 长江的地理分布:流经的省份、主要城市、地形地貌等。

3. 长江对我国的重要性:水资源、交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等。

4. 长江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污染、洪涝等。

5. 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措施:国家政策、科技创新、公众参与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江的自然特点、地理分布、对我国的重要性以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措施。

2. 教学难点:长江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长江的特点和重要性。

2.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长江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视频观看,增强学生对长江的直观认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江的概况,引发学生对长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途径,了解长江的自然特点和地理分布。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长江对我国的重要性,分享各自的收获和感悟。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长江环境问题,分析其原因和解决办法。

5.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体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行动。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保护长江的责任和义务。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长江的自然特点、地理分布、对我国的重要性以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措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评价学生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复习题1、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分别是:(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

这些河流所在的区域就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

2、据考证,至少在(170万)年前,祖国大地上就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

远古先民培植出了(粟)和(稻)。

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炎帝)和(黄帝)。

先帝就是(神农氏),他教人们制作了耕田农具,并亲自品尝百草,发明药物并教人治病。

黄帝就是(轩辕氏),他发明了(舟车)(桑蚕)(历法)(音律)(医药)等。

3、伶伦制定了(五音),还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了(埙)(笙)(鼓)(管)(弦)(钟)等八种乐器。

(仓颉)经过苦心钻研和反复描绘,创造出了(文字)。

4、我所知道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这些故事大多表现了祖先勇敢顽强,不畏艰难,大公无私的精神。

5、(公元纪年)是准确表达历史时间的一种方法,按照公元纪年法,以每1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称为一个(年代),以每10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称为一个(世纪)。

6、(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最早的风筝主要用于(军事活动),迄今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

7、中国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8、在纸的发明之前,人们经常用(竹木简)(绸布)(羊皮)书写。

纸的发明者是东汉时期的(蔡伦)。

它比xx早(1000)多年。

9、(印刷术)被称为(文明之母),最早的印刷术是(雕板印刷),后来北宋时期的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10、最早出现的指南工具是(司南),北宋时期出现了(罗盘),那时我国就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之后的(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远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都离不开小小的指南针。

11、(火药)是我国古代的炼丹师为了求得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时偶然发现的。

世界上第一个借助火箭推进和风筝上升的力量飞行的人是我国古代的(万户)。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上太空。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成为人类历史上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我国第一位飞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12、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活动(40余年),据说有(3000名)弟子,其中有(72)人最为著名,他首创了(私人讲学),他的弟子把他的谈话以及他与弟子间的问答,编成一部名为《论语》的书。

这本书成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13、孔子编定了《春秋》《诗经》《尚书》等书籍。

孔子的名言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他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

14、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第一兵书”)和(“兵书圣典”)。

兵书中有“出其不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军事思想。

15、(祖冲之)是古代数学家,计算出了(圆周率)。

一行是(唐代科学家),编写《大衍历》,测量出了世界上子午线长度。

郭守敬是元代的(科学家),他制造了十多种天文仪器,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并编写了新历法《授时历》。

李时珍是明代的(医药学家),历经27年,编写完成了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人称为(“东方药物巨典”)。

16、我们祖国的版图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她位于世界的(东方),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

实际上我国还有广大的海域,由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按照国际规定,距我国海岸线12海里以内的海域是我国的(领海)。

17、与我国国土接壤的国家有:(朝鲜、俄罗期、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一共15个国家。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共6个国家。

18、现在我国有(34个)行政区,其中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9、(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曾作为(金)(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国都。

北京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我知道的有:(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香山公园、天坛、北海公园、十三陵)等。

20、(1949年10月1日),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21、(京剧)已经诞生200多年了,被尊为我国的(“国剧”)。

京剧脸谱有不同的颜色,不同性格的人就用(不同的颜色)区别。

22、2008年8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夺得(51)枚金牌,列金牌榜第一,这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北京是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

23、中国地形呈现(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由(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在2000-1000米,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至东南丘陵的广平原,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24、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到2002年底,总数达到(12.8)亿多。

我国的人口分布有着很大的差异,密度最大的是(江苏省),平均每平方千米有(722)人,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平均每平方千米有(2)人。

在城市中,人口最多的是(上海市),有1300多万人。

25、我国的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许多种类的资源总量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所以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少。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6、水,是人类的(生存之源),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和(长江),是我国两条最主要的河流,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7、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共9个省自治区,全长(5464)千米,沿岸的城市有(西宁、兰州、银川、郑州、开封、济南)等。

在黄河流经的地区,洒落着众多的文物古迹,我知道的有(塔尔寺、云田石窟、晋祠、少林寺)等。

28、黄河从黄土高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形成了奇特的(“地上河”)一(悬河),也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保护环境,拯救母亲河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29、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各拉丹冬)雪山,全长(6300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它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经的第一座大城市是(重庆),长江干流上有两大湖泊是(洞庭湖)(鄱阳湖)。

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长江的危害。

30、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另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是(云南、广西、贵州)。

所有的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他们都有本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字和服装、风俗习惯等。

31、(纳西族)是云南省的一个古老的民族。

在1000多年前,纳西族人民就创造了(“东巴文化”),其中创造的(东巴象形)文字直到今天依然流传于世,这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罕见的。

而且纳西族人民还用这种文字写成了500多卷、700多万字的典籍—(《东巴经》),它记录了古代纳西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历史,可以说是纳西族的一部(百科全书)。

32、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地球上(最高)的高原,所以也被为(雪域高原)。

著名的(珠穆朗玛峰)就在高原三巅。

藏汉同胞是一家,新修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把西藏与祖国各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33、(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海拔(8848)米。

我国登山队最早于(1960)年登上珠穆朗玛峰。

34、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拉萨市),在这座美丽的日光城中,有一座巍峨辉煌的建筑,它就是为迎接文成公主进藏而修建的(布达拉宫)。

藏族人喜爱吃的食物是(糌粑),喜爱喝的是(酥油茶),牧民在草原上放牧时住的房子叫(毡房),牧民最亲密的朋友并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牦牛),藏族人迎接客人时通常要献上(哈达)。

35、新疆位于祖国(西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一共有(13)个民族居住在这里,其中(维吾尔族)人口最多。

由于新疆白天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加上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中糖分的转换和积累,所以新疆的瓜果格外甜。

(馕)是一种烤制的面食,是新疆最有代表性的传统食品之一。

36、(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附近岛屿),它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也是东方最大的(金融城市)之一,澳门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它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窗口,澳门著名的古迹有:(妈祖庙、大三巴牌坊,大炮台)。

37、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和它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岛屿。

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面积有3.58万平方千米。

台湾环境宜人、雨水充沛,农作物一年三熟。

著名的海港有(基隆港,高雄港),旅游胜地有(阿里山、日月潭)。

38、华人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时刻不忘祖国、为祖国的兴旺昌盛而自豪,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议出力建功。

我知道的爱国华侨有(xx先生)。

39、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可以为黄河母亲做些什么呢?①自己要保护好环境,积极参加环保宣传活动;②节约用水,节约资源;③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40、《祖国行政区歌》直辖市,有四处,京、津、沪、渝记清楚。

自治区,数量五,新、藏、宁、桂、内蒙古。

黑、吉、辽,在东北,山海关以南是晋、冀、鲁。

豫、陕、甘、青贯中西,苏、浙、闽、粤沿海富。

海南地区简称“琼”,宝岛台湾很富庶。

皖、鄂、湘、赣处中南,云、贵、川在西南部。

港澳回归大家庭,“一国两制”特色路。

祖国地域真辽阔,34个省区要记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