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马基模拟卷 答案

马基模拟卷答案马基模拟卷答案问题一(共60题,总分60分)1.价值规律的作用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供需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企业机制答案标准答案2.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a、将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c.指出本质与现象的统一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答案(2)3.\钥匙能打开锁\这句话从哲学角度讲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答案(3)4.“如果你不爬山,你就不知道天空的高度;如果你不面对深渊,你就不知道地球的厚度。
”这篇文章表明A.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人类的意识是创造性的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4)5.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适宜性”是指()。
a、绝对合身B.基本合身c.部分适合d.相互等同答案(2)标准答案:26.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A.先验论B.反思论c.能动的反映论d.经验论答案(3)标准答案:37.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理论D.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回答(3)标准答案:38.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先进的机械设备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力c.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答案(4)标准答案:49.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解放和初级生产力的发展d.实现共产主义答案(3)标准答案:310.黑格尔说过,被割伤的手不是真正的手。
这句话所表达的哲学真理是a.承认世界的统一b.承认世界的起源是物质的c.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d.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答案(4)标准答案:411.自由王国指的是人()a.受客观必然性的支配b.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c、受自然和社会的限制,D.得到真正的自由答案(2)标准答案:2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整体与个体的关系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2)标准答案:2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a、超验主义B.不可知论C.否定与直觉反射理论D.动态革命反射理论答案(4)14.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a、世界的物质性首次得到承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题及答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不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A、B、C、D、E)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其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E、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A、B、C)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军事学E、马克思主义法学3、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分别是(A、B、D)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人权宣言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E、人生而自由平等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两大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两大学说分别是(A、c)A、唯物史观B、劳动价值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法E、认识论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认识论C、实践D、唯物史观E、人民群众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A、B、C、D、E)A、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B、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C、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E、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A、B、C、D)A、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B、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本性决定的C、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D、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E、这是领袖的选择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A、B、C、D、E)A、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C、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D、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E、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9、科学社会主义(A、B、C、D、E)A、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B、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C、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E、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目的与结论10、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C)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自然观与社会观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物质与意识的统一E、空想与科学的统一二、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体系。
马基原模拟试题1答案

马基原模拟试题1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CCCA6-10:DDBAD11-15:CABCD16-20:DCDBA21-25:CDBBB26-30:CCBBA31-35:CABBD36-40:BAAAA41:A二、简答题4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3、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4、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以及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的错误(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它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也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它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也是深刻的。
(3)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区别的。
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将二者割裂开来,就会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45、什么是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用二者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是坚持了辩证法。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含义:①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模拟全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模拟题(全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A.追求自由B.崇尚理性C.具有情感D.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生观是指人们对()A.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观点B.社会生活的总观点C.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根本观点D.生活中某一具体问题的观点3.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A.集体所有制B.国有制C.社会所有制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4.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过渡时期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又是一种()A.社会运动B.社会关系C.社会革命D.思想解放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A.通过思想解放而消亡B.通过社会革命而消亡C.通过发展生产力而消亡D.自行消亡7.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追求平等自由B.人民当家作主C.反对集中D.尊重大多数的意见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A.开放性B.先进性C.阶级性D.平等性9.马克思主义认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实现是在()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共产主义C.社会主义D.过渡时期1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先锋队B.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C.资产阶级的代表D.民主集中制12.垄断低价一般是( )A.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价格 B.垄断组织购买原材料时规定的价格C.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购买价格 D.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收购价格13.金融寡头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A.“参与制” B.“代理制” C.“个人联合” D.“企业联合”14.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新型垄断组织形式是( )A.康采恩 B.托拉斯 C.混合联合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15.除跨国公司外,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另一个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 B.国际托拉斯 C.金融寡头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16.从资本形态上来说,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是(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B.金融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垄断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1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A.只有停滞,没有发展 B.只有发展,没有增长C.既有停滞,又有发展 D.只有增长,没有发展18.下列企业组织形式中有可能不是垄断企业的是()A.托拉斯B.康采恩C.混合联合公司D.股份公司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型垄断企业,其经济行为的最终目的在于()A.占领国内市场B.获得平均利润C.占领国外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很大发展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在()A.19世纪末20世纪初B.两次世界大战之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D.20世纪80年代以后21.从资本输出主体来看,其主要形式有()A.私人资本输出和社会资本输出B.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C.企业资本输出和个人资本输出D.企业资本输出和社会资本输出2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资源配置全球化23.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实质是为了垄断资产阶级()A.巩固政治统治B.获取巨额利润C.占领世界市场D.控制他国主权24.垄断资产阶级加强和维持垄断统治的两手是()A.推行福利政策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暴力镇压和推行改良主义C.进行劳资合作和加强科学管理D.维持高就业率和降低通货膨胀2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国家垄断了一切经济活动的资本主义B.国家干预全部经济生活的资本主义C.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D.国家进行微观经济管理的资本主义26.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中最主要的是()A.直接调节与控制B.间接调节与控制C.行政手段调控D.法律手段调控27.提高最低准备金率将直接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C.市场商品价格上涨D.市场商品价格下降28.垄断形成后,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商品输出B.资源输出C.资本输出D.劳务输出29.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国际垄断组织是()A.卡特尔B.混合联合公司C.托拉斯D.跨国公司30. 垄断资产阶级采用“福利政策”( )A.减轻了对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剥削程度B.能够提高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名义工资C.没有改变工人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者地位D.表明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并非对立31.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各种改良主义措施()A.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根本的改变B.使工人的收入超过了劳动力价值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和雇佣工人的地位D.改变了工人的地位,使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3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经济活动要()A.完全依靠“看得见的手”调节B.完全依靠“看不见的手”调节C.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对立起来D.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33.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规定的有利于它的价格是()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D.保护价格34.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主要经济调节机制是()A.国家调节市场,市场自由竞争B.国家调节市场,计划引导消费C.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35.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A.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B.维持较高的就业率C.促进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D.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3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量资本输出()A.只有必要性,没有可能性B.只有可能性,没有必要性C.既无可能性,也无必要性D.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3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国际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 )A.商品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B.商业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C.借贷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D.产业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38.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是()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B.从产业资本、借贷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D.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39.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是()A.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B.经济迅速发展和相对停滞C.生产社会化和占有私人化D.世界多极化和地区集团化40.垄断资本出售自己商品时的垄断高价是( )A.超过商品价值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B.超过商品价值和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C.超过商品生产价格低于商品价值的价格D.超过商品价值等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41.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资本主义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自行消失D.全世界同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42.金融资本是()A.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B.工业垄断资本和商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C.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4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A.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彻底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C.完全排除了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4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企业加工订货是()A.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的一种方式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一种方式C.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的一种方式D.国家直接管理企业的一种方式45.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是()A.国际经济一体化B.国际政治一体化C.国内经济一体化D.国内政治一体化46.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联合体的典型形式是()A.东南亚国家联盟B.欧洲联盟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七国集团4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资本民主化”()A.减轻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受剥削的程度B.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C.不能改变工人阶级的雇佣劳动者地位D.表明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并非对立48.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A.固定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B.流动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C.流通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D.预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49.以下列形式存在的资本中,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可变资本的是( )A.原料B.燃料C.辅助材料D.劳动力50.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个别资本的总和构成( )A.生产资本B.股份资本C.社会资本D.产业资本5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资产阶段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矛盾52.资本主义社会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 )A.商品的个别价值B.商品的社会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格D.商品的垄断价格5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各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它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A.在质上不同,在量上相同B.在质上和量上都不同C.在质上相同,在量上不同D.在质上和量上都相同54.平均利润形成后,超额利润是( )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55.由于商业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品生产价格就等于( )A.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B.所有资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C.生产成本+商业利润+平均利润D.生产成本+企业利润+利息56.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是由于( )A.店员的劳动全部是无酬劳动B.店员的劳动全部是有酬劳动C.店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无酬地为商业资本家实现剩余价值D.店员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无酬地为商业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57.利息是( )A.借贷资本的价值B.货币资本的价值C.职能资本的价值D.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58.在存在借贷资本的情况下,利息和平均利润的关系是( )A.利息等于平均利润B.利息一般高于平均利润C.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D.平均利润是利息的一部分59.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是由农产品的( )A.生产成本低于价值的差额构成的B.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差额构成的C.生产成本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的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60.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A.价值B.生产价格C.市场价格D.生产成本61.超额利润反映的是()A.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B.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C.同一企业内部不同岗位工人之间的关系D.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62.商业店员的工资相当于他在()A.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B.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C.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D.全部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63.假定某产业资本家,依靠借贷资本100万元经营产业,平均利润率为18%,年利息率为10%,该产业资本家获得企业利润为()A.8万元B.10万元C.18万元D.20万元64.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董事会B.监事会C.股东会D.职工代表大会65.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C.对土地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D.对土地资本主义私有权的垄断66.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执行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流动资本67.资本周转速度()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正比D.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反比68.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与()A.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同一过程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同一过程C.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同一过程D.平均利润转化为垄断利润是同一过程69.一般情况下利润率()A.小于剩余价值率B.大于剩余价值率C.等于剩余价值率D.与剩余价值率无关70.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A.货币资本职能B.生产资本职能C.商品资本职能D.流动资本职能71.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A.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D.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72.负责股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是()A.股东会B.独立董事C.监事会D.总经理73.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的私有权垄断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的有限性D.土地的等级差别74.土地价格()A.与地租量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正比,与地租量成反比C.与地租量成正比,与平均利润率成反比D.与平均利润率成正比,与地租量成反比75.固定资本是()A.全部投入一次周转完毕B. 全部投入多次周转完毕C. 部分投入一次周转完毕D. 全部投入十次周转完毕76.公式Ⅰ(v+m)=Ⅱc是()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7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78.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其规律性D.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79.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理在事先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C.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D.心外无物80.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81.时间的特点是()A.间断性B.不可逆性C.广延性D.伸张性82.人类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A.环境的变化B.高等动物的产生C.生物的进化D.社会性劳动8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规律性B.物质性C.联系性D.变动性84.下列变化中,属于发展的是()A.大雁由北方飞到南方B.封建王朝的宫廷政变C.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D.旧中国的覆灭和新中国的诞生85.任何矛盾都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A.客观性B.斗争性C.普遍性D.特殊性8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关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规律D.关于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规律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5.时间是()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6.意识的本质是A.各种感觉的综合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D.“绝对精神”的体现7.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8.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9.芹菜、韮菜、白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B.偶然与必然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10.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11.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是()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2.“或然率”这个概念是对()A.相对性在量上的说明B.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C.必然性在量上的说明D.偶然性在量上的说明1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实践活动的是()A.农民插秧种稻B.医生诊病开药C.交警维持交通秩序D.科学家做物理实验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15.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滋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A.概念B.表象C.知觉D.感觉16.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A.地理环境B.社会关系C.生产劳动D.信息交流17.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18.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马基模拟题模拟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a 4c 5c 6a 7d 8c 9d 10a•11c 12b 13b 14b 15c 16b 17d 18b•19a 20d 21a 22c 23c 24a 25c 26c 27b•28c 29b 30c 31c 32a 33a 34c 35a 36d 37c 38b 39d 40d二、简答题•1、简述矛盾特殊性原理。
(7)•答案要点:•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1分)•矛盾的特殊性由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4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普遍性是共性,特殊性是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把握这个道理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分)• 2.略•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案要点:•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论述题• 1 答案要点:•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称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
马基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一题 (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C. 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答案( 3 ) 标准答案:32. 历史人物指的是A. 历史上普通个人B. 推动历史前进的劳动者C. 历史上起重要作用,产生重大影响的人D. 杰出人物的思想答案( 3 )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答案( 3 )4.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是A. 相对主义诡辩论B. 唯物主义决走论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答案( 3 ) 标准答案:35.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A. 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 确定事物的质C. 认识事物的量D. 把握事物的度答案( 4 ) 标准答案:46.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为是非答案( 4 )7. 否认逻辑证明的作用是()A. 教条主义的表现B. 经验主义的表现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 2 ) 标准答案:28. 教条主义犯了()A.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B.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C. 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 类似诡辩论的错误答案( 1 ) 标准答案:19. 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理论贡献是()A. 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 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答案( 3 ) 标准答案:310.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一参考答案

论述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
认识这些新变化,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
认识这些新变化,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如下。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作出自我调节的结果。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
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的雇佣劳动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
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资本占有的社会性提高了,但是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
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分化,资本与新型的劳工阶层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特别是随着传统产业的萎缩和高科技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减弱,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工人失去就业机会,失业人口越来越多。
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是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日益加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卷面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20 分)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 .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B .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D .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A .人脑的进化B .动物心理的形成C .语言的产生D .劳动4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C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D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5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A .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B .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 .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D .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6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A .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 .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 .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 .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7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A .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B .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C .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D .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8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9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D .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10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11 .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A .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B .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C .真理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 .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12 .20 世纪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
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
这说明()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13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 .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 .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14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 .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 .人民当家作主15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A .实现了自我否定B .发生了根本变化C .仍无任何变化D .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1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A .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B .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C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D .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17 .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资本论》的出版C .唯物史观的形成D .私有制的消失18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A .革命性和斗争性B .先进性和革命性C .阶级性和先进性D .先进性和科学性19 .“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A .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B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 .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D .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20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A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B .《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C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D .《资本论》中的一段话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20 分)1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2 .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 .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3 .从人们开始打制石器―制造并使用金属工具―制造铁器―机器使用―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生物技术的突破……这一进程说明()A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 .实践是历史性活动C .实践是社会性活动D .实践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活动4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要灭亡的B .对每一种既成的事物都是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C .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D .认为凡是合理的就一定存在,凡是存在就一定合理5 .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6 .下列格言和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 .为山九初,功于一签7 .下列例子中表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A .冰―水―汽B .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像说C .团结―批评―团结D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发的结合―近代唯物论辩证法的分裂―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自觉结合8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 .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 .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变成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9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社会规律之间关系的有()A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B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C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D .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的活动受社会规律的制约10 .马克思本人对于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包括()A .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并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B .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C .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D .说明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11 .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12 .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A .成本B .工资C .利润D .利息13 .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A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 .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C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 .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14 .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A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C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D .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巧.15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A .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B .政治组织形式C .选举制度D .政党制度16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A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B .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C .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D .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17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A .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B .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C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D .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18 .微观规制的主要类型()A .反托拉斯法B .公共事业规制C .知识产权规制D .社会经济规制19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B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C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D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2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 .工业和农业的差别C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D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辨析题(每题6 分,共30 分)1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3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4 .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了竞争。
5 .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 分,共30 分)1 .[材料l ]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马赫认为:“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尼采主张:“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叔本华说:“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波格丹诺夫认为:“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杜威说:“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