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及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观察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和生活前景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住院期间,照顾患者的身体与起居生活,遵照医嘱为患者用药,及时向医生告知患者的情况。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因为老年人多数都会有孤独感、寂寞感和焦虑等心理负面情绪存在,尤其是在患病以后,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以热情大方的态度多于患者聊天,耐心的为患者解答疑惑,要让患者了解这种疾病不可怕,要为患者建立抵抗疾病的信心,让患者的心理保持在最佳的状态,更好的配合治疗。

观察指标:主要是对两组治疗半年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家庭支持、生活前景。

统计学处理: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所有计数数据采用x2进行检验,结果以( x±s)表示,并且p0.05)。

见表1。

讨论老年糖尿病主要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是以前发病一直到60岁的以后的患者,老年糖尿病有很多的特点,而且非常的常见,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疾病。

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主要是几点,患病率高、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低血糖反映、常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治疗的依从性很差[2]。

生活质量(qol)也叫做生存质量或者是生命质量,主要是全面的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

生活质量通常指的是社会政策和计划发展的一种结果,生活质量必须以生活水平为基础,然后注重对于患者的精神文化等高级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环境状况的全面评价[3]。

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客观条件指标和主观感受指标。

心理护理对老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老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S u n J i n g,M a n J i a n — x i u

( t h e _ i f r s t p e o p l e s ' Ho s p i t a l o f S h a n d o n gc i t y o f J i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 c re a w a r d ) , S h a n d o n gJ l h i n g ,2 7 2 0 0 0 )
g r o u p( 3 0 c a s e s ) .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g i v e n g e n e r a l n u r s i n g ,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g r o u p g i v e a p p r o p r i a t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o u n s e l i n g ,
f a mi l y a n d s o c i a l s u p p o r t 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i n t e ve r n t i o n .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 Re s u l t s 1 . 3 y e r a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i n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wi t h l u n g c a n c e r , a c c e p t he t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1 . 3 y e a r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s we r e s i g n i ic f a n t l y

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

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

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摘要:目的:针对心理护理对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观察对象为老年心衰患者,展开研究,纳入60例患者,利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前组施以心理综合护理,后组施以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心功能LVEF指标在护理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及HR指标在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老年心衰患者,心理综合护理有助于帮助其改善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方案值得推荐。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衰;心功能;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合并存在基础性心脏病的患者,将受到心脏负荷加重的风险,进而诱发心力衰竭,造成心脏血流不足、静脉充血不足以及动脉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

心衰属于心脏病的一种终末期阶段表现,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具有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病情凶险的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威胁较大[1]。

本次研究就心理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探讨,纳入60例老年心衰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期(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纳入60例老年心衰患者,完成研究,利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n=30),予以常规护理,一组命名为观察组(n=30),予以综合心理护理,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基础资料差异,患者之间能够比较(p>0.05)。

年龄:观察组55-70岁,平均(68.86±5.28)岁,对照组55-72岁,平均(68.79±5.31)岁;性别: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

1.2方法对照组: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发生异常状况及时处理,控制患者饮食,按摩患者肢体进行康复性护理等;观察组:(1)心理护理。

老年护理心得体会

老年护理心得体会

老年护理心得体会老年护理心得体会1眼科病人主要为老年人,老年人适应能力下降,存在特殊心理反应,因此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稳定他们的情绪对治疗起到十分重要作用,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沟通,正确的沟通技巧使自己更容易被理解;使自己的护理工作开展的更顺利。

比如:如何让一位刚入院的老年病人感到满意,首先老年人对手术紧张,恐惧的心理较为普遍,我们以热情友好的态度迎接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入院宣教、病区环境、主管医生等,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向他们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可靠性及安全措施,给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

由于每位老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护理及沟通上要因人而宜,但不论是哪一位病人,我们都可以用角色置换来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赢得患者的好感,也帮助自己解决了问题。

今年白内障复明工程中有一位老人陪同老伴来我科住院,我问他是否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他说没有,然后我就告诉他,按规定有农合是不交钱的,你没有入农合,需比别人多交500元钱,他一听就急了,拉着老伴走了,户口本证件也不要了。

下午我查到他的电话号码,电话接通后我说:“大爷,你先别急,听我解释一下好吗?我知道你挣钱也不容易,但是我们也是有规定的,我帮你算了一下,平时我们不开展活动的时候,做一例白内障手术是元钱,另加材料和晶体。

你来给大娘做手术虽然比别人多交500元,但总的算下来可以节省1500元左右,还是优惠很多的。

”通过我的耐心解释,老大爷最终理解了我们,愉快地让老伴接受了手术。

在这件事情中,我用角色置换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与老人沟通,从而赢得老人的信任。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理解、关心、尊敬病人。

在于老人的沟通和护理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⑴要专心: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常常不能很好地遵守医嘱,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因此我们要专心于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

老年人护理如何提高老年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护理如何提高老年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护理如何提高老年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病患者的数量也日益增多。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他们提供人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几个方面,以帮助提高老年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I.身体护理老年人身体的健康状况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此,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身体护理:1.日常活动与锻炼:老年人需要适度的日常活动与锻炼,以维持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以及平衡能力。

有效的锻炼方法包括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护理人员应鼓励老年人参与适度的体育锻炼,促进其健康和康复。

2.饮食健康:老年人饮食均衡与营养摄入的平衡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以满足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重点关注钙、维生素D、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减少盐分和糖分的摄入。

3.定期体检与药物管理: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疾病。

护理人员应当配合医生进行药物管理,确保老年人按时服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不必要的药物过量。

II.心理护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其生活质量。

以下是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些关键措施:1.提供陪伴和支持: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独与无助,护理人员应提供持久的陪伴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孤独感,并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

2.促进社交活动:老年人可以参加社区活动、志愿者工作等形式的社交活动,以扩展社会交往圈子,促进积极的社会互动。

3.提供认知刺激:老年人可以通过读书、听音乐、玩益智游戏等方式进行认知刺激,保持大脑活跃与灵活。

III.环境护理1.安全与舒适的居住环境:提供老年友好型的居住环境,包括舒适的床铺、离地面高度适宜的沙发、便于进出的楼梯扶手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室内设施与家具的安全性。

2.照明与音乐:在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中,合理的照明与轻柔的音乐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营造温馨的居住氛围。

IV.扩大社会支持与资源老年人需要社会的支持与资源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支持和资源:1.家庭支持:鼓励家庭成员参与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关心和支持。

养老院老年人心里分析及护理

养老院老年人心里分析及护理

养老院老年人心里分析及护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院。

在养老院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了解养老院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养老院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孤独感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和社交圈子,入住养老院后,老年人与亲人、朋友的接触减少,容易产生孤独感。

他们渴望有人陪伴、交流,希望得到关注和关爱。

2、失落感老年人在退休后,社会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变化,可能会感到自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此外,身体机能的下降、健康问题的出现,也会让他们感到失落和沮丧。

3、焦虑和恐惧面对衰老、疾病和死亡,养老院中的老年人往往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他们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恶化,害怕给子女添麻烦,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不确定性。

4、依赖心理由于身体和认知能力的下降,一些老年人在生活中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从而产生依赖心理。

但过度的依赖又可能导致他们失去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5、怀旧心理老年人常常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对过去的生活和经历充满怀念。

这种怀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但过度怀旧也可能导致他们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

二、影响养老院老年人心理的因素1、健康状况身体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患有慢性疾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消极情绪。

2、家庭支持子女的关心、探望和支持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缺乏家庭关爱和支持的老年人往往更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

3、养老院环境养老院的硬件设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以及人际关系等环境因素,都会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一个舒适、温馨、和谐的养老院环境有助于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社会交往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情况,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老年人通常心理状态更好。

三、养老院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措施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老年人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习惯,建立起信任和友好的关系。

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目的探究长期住院患者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方法对我科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共30例进行探讨,结合他们的病情以及心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给予患者在治疗期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

结果30例老年患者在护士的悉心护理下,各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改善,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病房护理的质量,患者对各方面的满意度都提高了。

结论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在优质的护理下各方面都得到改善,根据不同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病情进行合适的护理,使到老年患者在身心愉快状态下度过晚年生活,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标签:老年患者;心理特点;护理由于近年来的老龄人口增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极大的关注,老年患者年龄增长的同时机体功能也在衰退,例如:听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同时心理也在发生变化,变得多疑多虑,失落感、孤独感、疾病感,对死亡的恐惧等。

而且老年患者的特点是病程时间长,出现的并发症也多,比较难治愈。

老年患者因长期住院的缘故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在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护理这方面来说挑战是比较大的,抓住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我科30例长期住院老年患者进行生理及心理上分析,制定合适的护理方案,取得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老年护理病房长期住院的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0~93岁,平均年龄为72岁。

平均住院天数为60d,5例脑血管后遗症,8例肿瘤,糖尿病6例,高血压有11例。

1.2老年患者心理特点1.2.1抑郁悲观老年患者由于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要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对于自己的病情多表現为悲观,感到暮年已至,给家人带来负担,对生活失去热情,从而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

病情反复容易动感性,挑剔任性,没有安全感,感觉家人嫌弃他们。

1.2.2孤独感老年人认为自己有丰富的经验和人生阅历,患病后更应该得到尊重和照顾,心理更为敏感,稍微有一点不顺心就感觉自尊心受挫,长期住院老年患者更是这样,加上在新环境找不到熟人聊天,疾病困扰更感到孤独无助。

早期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早期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摘要 】 目的 对采 用早期 l理 护理对患有慢性 心力衰竭的老年 患者进行 护理的效果进行研 究分析。方 法 抽取 8 患有慢性 心力 衰竭的临床 确诊老年 患者 心 8例 病例 , 将其分 为 A、 B两组 , 平均每组 4 例 。分别采用 】 常规方法和再 次基础上进 行早期心理 护理的 方法进行 护理。 结果 B组患者在 治疗后 S S S S 分 下 4 床 g A 、D 评 降幅度 明显高 于 A纽 患者 ; 该组 患者在治疗后 出现复发 情况的人数明显 少于 A纽 患者 ; 该纽患者对 临床 护理服 务的满意度 明显 高于 A纽 患者 。结论 采 用早期心 理护 理对患有慢性 力衰竭 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 的效果十分明显 。 【 关键词 】早期I理护理 慢性 力衰竭 心 老年 患者
护理 园地
王 时 寻
【 中图分类号 】 4 R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62 38 (020 -
2 1年 02
1 月
第1 期
竭 早 期 心 理 护 理 对 老 年 慢 性 心 力衰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的 影 响
慢性心力衰竭 ( H ) 的是 以进行 性的左 室收缩 和或 舒张 功能不 全做 为 3 讨 论 C F指 患有 慢性心力衰竭 的患者 由于受到 自身 临床症状 、 活动 力逐步 下降 以及慢 临床主要症状表现 的一种 综合 征 , 目前 临床 心 内科 中一 种最 常 见的综 合征 , 是 对 人类健康的造成 了特 别严重的危 害 l 。为了对 采用早 期心理 护理 对患 有慢 性疾病 所普遍具有的长期性 的特 点的因素影 响 , l 一 比较容 易发生且普 遍存在 程度 性 心力衰竭 的老年 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 进行研究 分析 , 临床提供 对慢性 心力 不 同的心情焦虑和抑郁 等不 良心理状 态。 目前 导致 患者 出现焦 虑 和抑郁 症状 为 衰竭的患者进行 护理的最佳方案 , 使患者在 治疗过程 中能够 保持 良好的心 理状 出现 的具体机制 尚还不是 十分 明确 , 可能 与患者 的遗 传史 、 化 、 生 生理 、 理 和 心 态, 使该类 患者在治疗后 的复发 情况得到有 效控 制, 们组 织进 行了本 次研 究。 社会 等诸多因素都有关 系【 我 。接受住院治疗慢性心力 衰竭患者 , 出现 的 主要心 人际关系敏感 、 抑郁 、 焦虑 、 敌对 、 恐怖 、 执等 , 偏 而且 上述 在研 究的整个过程 中, 我们抽取在 过去一段时间 内来我 院就诊的 8 8例患有慢性 理 问题 包括强迫症状 、 心力衰竭的临床 确诊老年患 者病例 , 其分 为两组 , 将 分别 采 用临 床常 规方 法和 因子得 分明显较 中国成人 常模 高 出很 多。临 床心理 护理具 体指 的是 护理 人员 I 临床常规方法基 础上进行早 期心理 护理 的方法 进行 护理 。对两 组患 者在 护理 通过运用心理学 的相 关理论 知识 和 技术 手 段, 通过 语 言 、 表情 、 为举 止 等方 行 前后的 S S S S水平的变化情况 和患者对 护理 服务 的满意 度以及 治疗后 的复 式 , A 、D 对患者进 行潜移默化地引导 , 使其不科学 、 正确 的思想认识 与生活 方式得 不 发 隋况进行 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 报告如下 。 到显著改变 的活动 , 对患者 的全 面的身心康 复有着积极 的促进 作用。相 关研 究 1 资料和方法 证实 , 有慢性心力衰竭 的临床患者进行 常规 抗心 力衰竭药 物治疗 和基础 护 对患 抑郁 情绪 得 11 一般资料 : . 采用临床研究过 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 法 , 20 在 04年 5月 理的基础上再增加 实施心理护理可 以使慢 性心力 衰竭患 者的焦虑 、 至 20 0 8年 1 月这 四年时 间内, 抽取来我 院就诊 的 8 例 患有 慢性 心力 衰竭 的临 到有效控制 。 8 床确诊老年 患者病例 , 其分为两组 , 将 患者 中年龄 最大者 8 7岁 , 年龄 最小者 5 8 总而言之 , 采用早期心理护 理对 患有慢性心力 衰竭 的老年患 者进行 护理 的 可 以更加 积极 的 岁, 平均年龄 7 16岁 ; 者中有 4 患 9例男性 患者和 3 9例女性 患者 ; 者中病程 最 效果十分 明显 , 以使患者 在治疗 过程 中保持 良好 的心理 状态 , 患 长者 l , 程最短者 1 , 4年 病 年 平均病程 6 3岁 ; 样患 者的所 有 自然 资料 , 有 态度配合治疗 , . 抽 没 使患者对 临床 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 提高。 显著 的统 计学差异 , 在研 究过 程 中可 以进 行 比较 分析 。所有 患 者在 接受 治 疗 参考文献 前, 均经过相关 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 [] 刘 国仗 , 宁, 1 吴 胡大一 , 心血 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 法的建议 [] 中华 等. J. 12 方 法 : . 将抽 样中的 8 8例临床 确诊患者病 例随机分 为 A B两组 , 、 平均 心血 管病杂志,0 8 2 ( ) 1 1 . 2 0 , 6 :2~ 3 6 每组 4 4例 。A组患者采用 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护 理; B组 患者在 A组基础 上进行 [ ] 李 杰, 2 黎频 , 吴红金 , 心 力衰 竭患者 年龄 、 等. 性别 及心 功能分 级 与心理 因 早 期心理护理 。对两组 患者在护理前 后 的 S S S S水平 的变化 情况 和患 者对 A 、D 子 的相关性研究[ ] 国际护理 学杂志,0 6 2 ( ) 6 2— 2 . J. 2 0 ,5 8 :2 6 4 护理 服务的满意度 以及 治疗 后的复发情 况进行 比较分析。 [] 刘杰. 3 心理护理在 临床 工作 中的应用 进展 [ ]包 头 医学院学 报,08 2 J. 20 ,4 l3 患者心理状态评价 : 采用 S S S S A 、D 评分标 准对 患者在护 理前后 的心 ( ):1 2 2 9—20 2. 理 状态进行客观 的评价 J 。 [ ] 陶菊. 4 心理 护理 在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抑 郁症状 中 的应 用 [ ] 齐鲁 护理杂 J 14 数据 处 理 : 本 次 研 究 过 程 中所 得 到 的所 有 相 关 数 据 , 采 用 . 在 均 志,0 7 1 ( ) 2 2 . 2 0 ,3 5 : 3— 4 S S1. PS60统计学数据处理 软件 进行处理分 析 , P<00 当 .5时 , 我们认 为数 据之 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 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沟 通 , 明不 良情 绪 对 患者 预 后 有 直 接 影 响 , 利 于患 者 再 次 说 不
理 [ ] 腹腔镜外科杂志 ,09,4 8 :6 J. 2 0 1 ( )5 6—58 7. [ ] 朱 秀英, 3 腹腔镜治疗 宫外孕 2 6例围手术期护 理 [ ] 齐鲁护理 J.
杂 志 ,0 9 1 ( 0 :0 2 0 ,5 2 ) 16—17 0.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4 8例)肺心病 3 , 2例 , 恶性肿瘤 1 , O例 肝硬
化腹 水 4例 , 梗 死 6例 。将 16冽 病人 随机 分 为 观 察 组 和 对 脑 9 照 组 各 9 例 , 组 病 人 性 别 、 龄 、 病 种 类 、 质 评 分 、 发 8 两 年 疾 体 伴
理 工 作 中 的 重 要组 成 部 分 , 老 年 病 人 接 受 治 疗 有 重 要 影 响 。 对 老 年 病人 易产 生孤 独 、 惧 、 虑 、 疑 、 望 等 心 理 障 碍 ] 恐 焦 多 绝 , 只 有 针对 老年 病 人 生 理 和心 理 状 态 进 行 针 对 性 护 理 , 能 使 才 病 人 克 服 心 理 障碍 , 配合 接 受各 种 治 疗 , 其 早 日康 复 。2 0 使 09
[ ] 赵玉芳. 4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 护理[ ] 中华护理杂 J.
志 ,0 64 ( ):7 . 2 0 ,1 5 4 9
受 孕 , 除 患 者 和 家人 的顾 虑 , 得 合 作 和 配 合 , 于 患 者 术 消 取 利
后康复。
[] 黄 5
丹 . 外 孕 患 者术 前 心 理 状 况 分 析 及 护 理 [ ] 中 国 护 理 杂 宫 J.
[ ] 毛菊芳 , 1 项晓东. 腔镜诊 治异位妊 娠 10例分析 [ ] 实用 妇 腹 6 J.
产 科 杂 志 ,9 9 1 ( ) 1 1—12 19 ,2 3 :5 5.
[ ] 张彩霞 , 2 田秀琴, 张
敏.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 娠的观察 与护
除患侧输卵管后 , 如果对侧输 卵管正 常 , 会降低生 育能力 , 不 即使双侧输卵管切除 , 其他生殖器官正常 , 可采取人工 助孕方 法, 并介 绍一些成功案例 , 同时责任护士与患者和家人 多加强
护理 实 践 与 研究 2 1 第 7卷 第 2 0 0年 4期 ( 半 月 版 下

l7・ 0
流, 为刚 进 人 恢 复 期 的 患者 答 疑 解 惑 。 ( ) 于一 些 文 化 程 度 后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 , 2对 解除 了她们的顾虑 , 增强其对 手术的
较高 、 理解能力强的患者 , 将有关腹腔镜手术书籍和杂志给她 们查看 , 对有疑惑的地方给予指 导 , 满足她 们的需求 。( ) 3 个
志 ,07,( 1 :6— 7 20 4 1)7 7 .
4 体

[ ] 刘 丽丽, 6 秦
燕 . 外 孕 患 者 手 术 前 后 心 理 状 态 的 观 察 与 护 理 宫
异位妊娠患者是一组特殊 的患 者 , 们承 受着生命威 胁 她
和失 去 胎 儿 的 双 重压 力 , 尤其 对 有 生 育 要 求 的 患 者 来 说 , 击 打 非 常 巨大 。 通过 对 12例 异 位 妊 娠 患者 的 心 理 干 预 , 们 深 3 我 刻 体 会 到 心 理 干 预在 临床 护 理 中 的重 要 性 。 对 患 者 术 前 和 术
性 化 疏导 。针 对 尚未 生 育 患 者 手 术 后 因 为 失 去 胎 儿 的悲 伤 、
信心 , 并主动与医护人员配合 , 为患者早 日康复提供 了 良好的
心理支持。
参考 文 献
自责以及担心手术后继发性不孕 , 家人是否嫌弃 自己等 问题 ,
利用 妇 产 科 宣 教 室 , 放 录 像及 图片 资 料 , 患 者 和 家 人 直 观 播 让 了解 女 性 解 剖 生 理 特 点 和 宫 外 孕 的 常 识 , 诉 患 者 和 家 人 切 告
对照组各 9 8例 , 察 组 在 一般 护 理 基 础 上采 取 针 对 性 心 理 护理 , 照 组 采 取 常规 护 理 。治 疗 前后 两 组 均 用 S I~9 观 对 C 0量表 、 埭 信 念 调 查 表 和 s 健 F

3 活 质 量 表 进行 评 估 。结 果 : 施 心 理护 理 后 观 察 组 S t一9 6生 实 C 0因子 分 低 于对 照 组 ( 0 0 ) 健 康信 念 优 于 对 照 组 ( P< .5 , P<0 0 ) S . 1 ,F一3 6生
[ ] 中外医疗 ,0 9,2 1 :4 . J. 20 3 ( ) 18
( 稿 日期 :00— 6—2 ) 收 21 0 9 ( 文 编辑 本 崔兰英)
心理护 理对 老年 病人 生活质 量 的影 响
王 翠 萍
摘 要 目的 : 讨心 理 护理 对 老 年病 人 生 活 质 量 的影 响 。方 法 : 本 院 20 探 将 0 9年 1月 ~2 1 0 0年 5月 收 治 的 16例 老 年病 人 随 机分 为 观 察 组 和 9
d i1. 99 ji n 1 7 9 7 .0 0 2 .5 o :0 3 6/.S . 62— 6 62 1 .4 0 7 s
随 着 物 质 生 活水 平 的不 断 提 高 , 口老 龄 化 日趋 严 重 , 人 老
年 人 各脏 器生 理 功 能发 生 退 变 , 患 多种 疾 病 , 年 人 所 患疾 易 老
本 组各 类 老 年疾 病 病 人 16例 , 12例 , 9 9 男 0 女 4例 。年 龄
6 8 O~ 2岁 , 均 6 . 。冠 心 病 8 平 78岁 6例 , 血 压 病 5 高 8冽 ( 中 其
病与心理 因素 、 生活习惯 、 食 、 气变化 、 饮 天 环境 、 动等各种 运
因素 有 关 , 药 物 治 疗 外 , 在 护 理 , 心 理 护 理 是 整 体 护 除 重 而
活质 量 评 分 高 于对 照 组 ( P<00 P<00 ) .5, . 1 。结 沦 : 老 年病 人 实施 心 理 护 理 可 明显 减 少其 心 理障 碍 , 强 其 健 康 信 念 , 于 接 受 治 疗 , 高 了 对 增 乐 提
老 年 病 人 的 生 活质 量 。
关键词
老 年 病人 ; 埋 护理 ; 疗 依从 性 ; 活 质 量 心 治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