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Word版含答案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期末试卷英语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o is the man looking for?A. Tami.B. Dr. Maxwell.C. Alison Simpson.2.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A. Call the airline soon.B. Stay at home for a while.C. Leave for the airport before lunch.3.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his current book?A. It’s exciting.B. It’s relaxing.C. It’s long.4. When does the man hope to see the woman?A. This afternoon.B. Tomorrow night.C. Tomorrow afternoon.5.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He didn’t put in any sugar.B. He added some nat ural flavors.C. He also thinks the coffee tastes strang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金陵中学2017—2018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高二历史(必测)试卷命题:冯建红崔晓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其设计理念和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构思的是A.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B.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C.“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D. “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2.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其廿四有堠。
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3.2012年,在广州动物园发现并挖掘出4座砖室墓,分属东汉、南朝、陏朝和明代,在考古现场肯定不会发现A.用灌钢法锻造的宝剑B.精美的青花瓷C.极具串美价值的珐琅彩D.成套的青瓷冥器4.《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27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 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A.以征收实物税为主B.推行抑商政策C.各关口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D.农民的负担较重5.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6.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这三个阶段依此是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7.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8.有学者评述到:“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
教育最新K12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期末试卷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诗经·我将》:“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
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材料反映出西周时期A. 大兴礼乐加强集权B.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 家国一体局面形成D. 宗法观念不断加强【答案】B【解析】从材料对文王的歌功颂德可知当时对祖先神灵充满了崇拜,这反映出西周时期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B项正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家国一体的局面,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D项排除。
2.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
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
自今已来,除谥法。
”秦始皇废除谥法是为了A. 反映皇帝独尊 B. 加强思想控制C. 突显皇权至上D. 确立官僚政治【答案】C【解析】材料“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突显皇权至上,从而废除谥法,故C项正确;A项是C项的具体表现,排除;BD项是加强皇权的具体措施,排除。
3. 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
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A. 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B. 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C. 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D. 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答案】D【解析】图片中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均为汉代著名的文学家,这一时期“赋”为主要的文学体裁,其特点是“辞藻华丽、气势恢弘”,故D项正确;《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故A项错误;C项是宋元时期文学的特点,排除;D项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排除。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不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的空格内;非选择题的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
3.考试结束,只需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秦代调动地方军队须以虎符为信。
图1阳陵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秦之郡名)”。
该铜制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史信息包括:①君主专制主义②小篆书法艺术③民族关系和谐④冶金铸造水平高超A.①②③ B.②③④图1 C.①②④ D.①③④2.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
”“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A.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B.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C.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3.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材料可见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4.“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这一制度的创立时间应在A.公元前3世纪B.公元7世纪C.公元14世纪D.公元17世纪晚期5. 读图2,判断该图所处的时代,下列事件与这一时代最接近的是A. 丝织业兴起B. 规定商人入市籍C. 出现铁犁牛耕D. 推行均田制6.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六校联合调研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在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要求。
1.《韩非子》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据此推断,该时期①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②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结合③北方已经出现干栏式地上建筑④实行有原始民主色彩的禅让制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2.唐代颜真卿知抚州时,诗人杨志坚因屡试不第,其妻到州府请求离婚。
颜真卿依《唐律》“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不为犯罪)”,笞(以细竹条打臀腿)其妻二十后任其改嫁,同时赠杨志坚财物若干并在军中给他安排工作。
这反映了当时A.门第入仕颇为普遍 B.民事审判不甚严格C.社会氛围较为开放 D.女性家庭地位低下3.下图为宋高宗赐岳飞手札。
该手札约书于绍兴四年(1134年)前后,是宋高宗回复岳飞对边防的呈报,并加冕其恭忠体国。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宋高宗选择“绍兴”作为评价自己的谥号B.以文献记载为依据的历史解释才具说服力C.该手札可作为研究北宋边防的第一手史料D.该手札不仅是重要历史材料也是艺术作品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此种人颇受重视,头胸腹皆缠布带,否则不堪疲劳。
常持一海青符,俾其奔驰之时,偶有马疲或其它障碍之时,得在道路上见有骑者即驱之下,而取其马。
此事无人敢拒之,由是此种铺卒常得良马以供奔驰。
”据此判断,“此种人”工作的机构是A.中书省 B.宣政院C.急递铺 D.宣慰司5.清朝官员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但下表所示清朝后期地方官员任期明显延长。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历史答案1-5 DBBAA 6-10 BDDBB 11-15 CCCDB 16-20 CCDCD21.(13分)(1)特征:郡县制(官僚系统)下,地方长官多由中下级军官转任;道路系统从核心向外缘扩散。
(2分)前提:秦统一中国。
(1分)利: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的直接控制);保证政令畅通(政令下达效率高);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统一)。
(1分)弊:地方信息回馈效率不高。
(1分)(2)不同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防范、控制。
(2分)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历史教训;民族征服。
(2分)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分)(3)认识:要提高上传下达的效率;从国情出发;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处理好民族关系;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与地方治理相匹配。
(2分)22.(14分)(1)原因: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损失,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资本输出使列强侵略进入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3.(13分)(1)表现:西欧依赖美国,美国控制西欧(西欧是美国的仆从,美国是西欧领导者)。
(2分)举例:军事安全:成立北约;政治安全:杜鲁门主义;经济霸主:实施马歇尔计划。
(3分)(2)变化:西欧推行独立自主政策,摆脱美国控制。
(2分)原因:西欧国家的联合(西欧的崛起);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任2点2分)(3)特点: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对立性)。
(1分)影响:有利于多极化趋势加强(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国际政治秩序的民主化。
(1分)(4)主要因素:实力对比的变化;国际形势;国家利益。
(任2点2分)24.(10分)(1)陋俗:大家庭共居一室(一个帐幕为一家)。
(1分)消灭: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制。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期末试卷历史 2018.6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我将》:“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
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材料反映出西周时期A .大兴礼乐加强集权B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 .家国一体局面形成D .宗法观念不断加强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
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秦始皇废除谥法是为了A.反映皇帝独尊B.加强思想控制C.突显皇权至上D.确立官僚政治3.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A.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B.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C.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D.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4.《晋书·卫瓘传》载:“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
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
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据此可知A.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B.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C.官制改革使民俗更加淳朴和顺D.卫瓘主要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5.王阳明说:“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哉!”王阳明旨在说明A.强调伦理道德B.重视知行合一C.宣扬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遥趋之"。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诗经·我将》:“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
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材料反映出西周时期A. 大兴礼乐加强集权B.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 家国一体局面形成D. 宗法观念不断加强【答案】B【解析】从材料对文王的歌功颂德可知当时对祖先神灵充满了崇拜,这反映出西周时期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B项正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家国一体的局面,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D项排除。
2.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
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
自今已来,除谥法。
”秦始皇废除谥法是为了A. 反映皇帝独尊 B. 加强思想控制C. 突显皇权至上D. 确立官僚政治【答案】C【解析】材料“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突显皇权至上,从而废除谥法,故C项正确;A项是C项的具体表现,排除;BD项是加强皇权的具体措施,排除。
3. 下图为邮政发行的主题为“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
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A. 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B. 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C. 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D. 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答案】D【解析】图片中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均为汉代著名的文学家,这一时期“赋”为主要的文学体裁,其特点是“辞藻华丽、气势恢弘”,故D项正确;《诗经》奠定了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故A项错误;C项是宋元时期文学的特点,排除;D项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期末试卷历史2018.6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我将》:“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
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材料反映出西周时期A.大兴礼乐加强集权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家国一体局面形成D.宗法观念不断加强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
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
自今已来,除谥法。
”秦始皇废除谥法是为了A.反映皇帝独尊B.加强思想控制C.突显皇权至上D.确立官僚政治3.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
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A.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B.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C.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D.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4.《晋书·卫瓘传》载:“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
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
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
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据此可知A.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B.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C.官制改革使民俗更加淳朴和顺D.卫瓘主要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5.王阳明说:“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
理岂外于吾心哉!”王阳明旨在说明A.强调伦理道德B.重视知行合一C.宣扬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遥趋之”。
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A.家国情怀B.艰苦奋斗的精神C.耕读情怀D.探索创新的精神7.“夷兵至骑驴上三殿,玉帛图籍焚掠无遗。
户部银三百余万,内帑倍之,尽以资敌。
大治道途,穿城为铁道,通正阳门。
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而薪木皆尽矣。
”与材料所示战争相关的是A.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D.设使馆界各国派兵保护8.下图是民国年间出版的《三民主义课本》插图,图中包含了妨碍“中华”这艘航船的三大障碍。
为使其顺利航行而开展的革命运动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D.土地革命9.“如果说,民主革命没有自己的一定任务,没有自己的一定时间,而可以把只能在另一个时间去完成的另一任务,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
”该论断出自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10.毛泽东在给前线的作战电报中提出:“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我们准备令刘伯承、邓小平……歼灭黄维兵团之后,留下杜聿明指挥……诸兵团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敌向徐州、郑州、西安、绥远诸路逃跑,是没有可能或很少可能的。
”据此判断,该电文的主要意图是A.指示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B.要求迅速歼灭淮海战场上的敌军C.确保平津战役的顺利开展D.防止辽沈战役中东北敌军的南逃11.下表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50年本科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政治课在总课时中占比最大B.课程设置受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C.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D.课程安排体现面向工农的时代要求1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期间在答谢宴会上说:“我们在这里聚会……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
我们每一方都是这样的利益,就是维护我们的独立和我们人民的安全。
我们每一方都是这样的希望,就是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具有不同制度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处。
”据此判断A.中美仍在相互敌视状态B.中美己无意识形态分歧C.中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D.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13.1990年台湾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次年又提出了“国家统一纲领”,后经台湾当局行政部门会议讨论通过。
上述措施表明台湾当局A.推动两岸“三通” B.认同“一国两制”方案C.坚持一个中国D.积极响应“九二共识”14.从《十二铜表法》开始,罗马就制定了十分严格和严厉的债务法,此后不断加以系统和完善。
如《民法大全》规定:“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不论债务人知情与否,无关宏旨,因为第三人既代为清偿,不论债务人知情与否,甚或违背其意愿,债务人仍免除其债务。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B.保护私有财产属罗马法的本质特征C.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D.保护私有财产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15.“通俗文学大大超过了拉丁文学,大量的、极其丰富的通俗文学作品表达了新的艺术思想,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特色。
科学工作开始动摇对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盲目崇拜,但大部分仍保留着先验的、异想天开的纯理论研究。
”由此判断,材料所述历史时期A.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B.生物进化论得到广泛传播C.经典力学体系已经形成D.启蒙运动逐渐进入了高潮16.“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
”材料论述的这场运动A.标志着西欧人文主义的复苏B.提倡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理念C.设计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D.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1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
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A.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B.境内各邦拥有军政大权C.国家权力被普鲁士垄断D.政权采用了联邦体制18.2016年6月16日,美国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再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开启了全新的引力波天文学时代。
在物理学中,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早在100年前引力波就被科学家预言。
引力波最可能被哪位学者预言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普朗克19.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
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
”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20.它“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冷战及核恐怖,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悲观主义思潮席卷欧洲,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市场。
”这种文学流派的典型作品是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第21小题13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15分,第24、25小题各10分,共计6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3分)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
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
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材料二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材料三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
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的主要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孟子、荀子的政治思想。
(5分)(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
(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儒学传承与创新的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程朱理学为例加以说明。
(4分)22.(12分)西方国家在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传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革命的目的是捍卫议会主权。
国王本来就没有专制权力,“王在议会”“王在法下”是英国的政治传统……《权利法案》13条款除第6条外,都是重申议会“自古就有的权利”。
但是,过去的文件是贵族或议会“呈请”,国王“恩准”;光荣革命调换了双方的位置,议会形成法案,要求国王服从……19世纪的一系列改革,使英国成为现代民主国家。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二美国是一个有州权主义传统的国家。
1774年,在约翰·亚当斯笔下的“我们的国家”是指马萨诸塞湾,在邦联国会中的马萨诸塞代表是“我们的大使”;在晚些时候,杰斐逊所说的“我的国家” 一般是指弗吉尼亚。
邦联的形式,一方面固然满足了“主权在州”论者的愿望,但是另一方面充分暴露了这种形式已经成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美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这种企图遭到“州权至上”论者的顽强抗柜。
……经过最广泛、最深刻的辩论。
联邦政府获得主要权力和州政府保留某些权力分权治理国家的格局,用最髙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就是美国的联邦主义。
——摘编自黄安年《从战地到史林—邓蜀生九旬文集》材料三某种程度上讲,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一种否定。
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二者的冲突是缓慢展开的,变革对历史传承性的破坏是长期渐进的。
当然,这冲突中往往又包含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传承、发展与创新,利用传统因素为成功的现代化助力。
——摘编自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光荣革命后权力中心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