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选择性考试)考生注意:1.本试卷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组成,总分100分,测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上,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

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含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据《史记》记载,在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

如果一年内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

由此可以推知,西汉前期()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C.商业资本比较活跃D.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2.史载,罗马中央政府“除元老院外,它的行政官员由总共40人左右的执政官、大法官、财务官和营造官组成”,罗马行省的官吏则更少。

而中国“西汉末年官吏总数有12万余人”。

材料可以佐证古代罗马()A.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 B.行省是实行法治的必要前提C.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D.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3.下表是汉至唐的分封情况。

据此可知,分封朝代分封后果汉8个异姓王、9个刘姓王七国之乱西晋27个同姓王八王之乱唐册封“异姓王”藩镇割据A.易造成国家动荡B.在汉代发展到鼎盛C.在当时仍占主流D.对象以异姓王为主4.鉴于儒生长于经义,疏于吏事,宋神宗革新科举和铨选内容,罢诗、赋、论,改试策问,“取士兼习律令,故儒者经术润饰吏事,举能其官”。

宋神宗此举旨在A.扩大科举考试范围B.提升官员行政能力C.突破祖宗家法束缚D.抑制朝野保守势力5.宋代,在养亲法令的保障下,官员在履行养亲义务的过程中拥有较多的选择。

他们可以迎侍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申请闲职来解决养亲问题,同时还可以致仕、辞官养亲。

据此可知,宋朝统治者()A.以养亲作为考核官员主要标准B.意在强调官员知行合一C.弱化血象亲情对社会的影响力D.重视官员的忠孝一体化6.在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集中表现在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B、雇佣劳动力增加C、资本积累速度加快D、封建主阶级衰落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由于A、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C、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进步D、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3、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B、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C、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D、影响涉及亚洲、拉美4、XX后,为扭转时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项是A、惩治嫌疑犯法令B、限价法令C、土地法令D、总动员令5、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它A、是英美资本主义之间举行的战争B、具有反殖民反封建的双重性质C、消灭了封建统治阶级D、目的之一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6、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该国A、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B、机器制造业已实现机械化C、两大对立的阶层曾经诞生D、工厂制已取代手工工厂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常学③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8、19世纪60-70年代欧美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下来。

这次革命浪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无产阶层革命运动的兴起C、资本主义各国的争霸战争D、欧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9、18世纪前期,美国发生了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到了19世纪中期美国又迸发了内战。

招致内战迸发的根本原因是A、独立后形成的旧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英国殖民势力保留大量残余C、北方资产阶层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争夺领导权D、受19世纪中期革命浪潮的影响10、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是A、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彻底废除了奴隶制C、美百姓主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D、促使美国经济的疾速发展1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能够初步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A、资产阶层革命的影响B、封建势力的衰退C、革命发展了生产力D、工人运动的兴起12、英国完全占有印度是在A、18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期13、19世纪中期,亚洲出现了革命风暴,其性质是A、反对殖民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B、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C、反殖反封的民族解放运动D、具有宗教色彩的民族战争14、印度民族起义中,很多封建XXX成为起义的领导者,这说明A、起义以否决殖民统治为首要目标B、印度这一时期不存在阶层冲突C、起义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目标D、封建XXX已演变成资产阶层15、亚洲革命风暴中,印度人民把首要斗争矛头指向殖民统治,而中国人民则指向本国的封建势力,这一点主如果由下列哪一方面引起的。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5小题,总分70分)1.(2分)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①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①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①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2分)2.荀子认为,国家要长治久安,首先必须重视“礼”的教育;而仅依靠“礼”还是治理不好国家的,还需搞好“法治”。

这表明荀子()A.在儒学基础上开创法家学派B.融合其他学派思想以完善儒学C.已摈弃早期儒家的德治思想D.极大地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3.(2分)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同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属于()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4.(2分)4.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中说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只是在学术思想界很有名,而法家却是在当时的政治影响上独步天下。

”法家能够“独步天下”是因为()A.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意愿B.适应了奴隶主贵族称霸的要求C.迎合了建立专制统治的需要D.顺应了民本思想的发展潮流5.(2分)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

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里强调的“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D.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6.(2分)6.下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5分,30题,共45分。

答案请涂于答题卡上。

)1. 下图中东西并立的两个国家是A. 古罗马与汉B. 古罗马与唐C. 奥斯曼土耳其与宋D. 奥斯曼土耳其与元【答案】A【解析】古罗马在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符合图片信息;公元1世纪前后中国处于汉代,故A正确;唐朝存在于618年到907年,不符合罗马帝国的时间,故B错误;奥斯曼土耳其在15、16世纪横跨欧亚非,宋存在于960年到公元1279年,不符合时间,故C错误;元朝存在于1271年到1368年,也不符合奥斯曼土耳其横跨欧亚非的时间,故D错误。

故选A。

2. 中国古代某时期指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该时期是A. 西汉时期B. 魏晋时期C. 隋唐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皆有孝弟廉公之行”可知,这一制度是汉代的察举制,故A正确;魏晋时期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故BCD错误。

3. 《唐律疏议》中关于化外人(外国人)的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A. 尊华鄙夷的思想B. 天朝上国的气度C. 对外开放的程度与信心D. 农耕文明的包容【答案】C【解析】据材料“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国人同类犯罪依照其所在国法律,不同类犯罪的依照唐朝法律,这说明唐朝开放的气度与强盛国力的自信,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尊华鄙夷思想,故A错误;天朝上国的气度,不会允许外国人所在国法律的适用,故B错误;材料主要针对外国人犯罪的处理的问题,不涉及农耕文明的包容性,故D错误。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解析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解析版)

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A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以世纪伟人邓小平为题材的电影《小平出山》在江西拍摄,将于2015年年中上映。

下列关于电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影诞生于20世纪初B.它与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背景相同C.它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和流行很广的娱乐形式D.它被称为“第八艺术”2.1918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作了《劳工神圣》的演说,提出要“认识劳工的价值”,并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

这表明()A.当时知识分子已走上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B.蔡元培倾向于由工农掌握国家政权C.新文化运动提高了民众的社会地位D.俄国革命影响了蔡元培的思想3.“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在于()①根本目的完全不同②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③阶级立场不同④所起的作用不同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4.王阳明在主持山东乡试时,引用《论语》中“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作为试题。

这体现了他( )A.强调知行合一以遏止伪善B.传播致良知以提高修养C.借助科举以灌输心学理论 D.秉承道统论以维护纲常5.1762年卢梭写成《社会契约论》,其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成为资产阶级反专制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以下各项符合社会契约论内涵的是()A.人……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B.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C.国家的政治权力起源于构成社会的人们的相互同意D.政府是保护人权的,必须限制,实行分权6.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7.同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8.启蒙思想家们深信: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之一,在柳湾马厂类型墓地中随葬的粗陶瓮内普遍装有粟,M330中4件粗陶瓮都盛满粟粒,鸳鸯池M134内一件大陶瓮中所盛的粟,按照陶瓮容积计算可达66.0公斤。

这些考古发现( )A.说明当时贫富分化现象严重B.印证当时已经出现定居生活C.显示了农业生产的分工细化D.标志着早期国家的雏形初显2.周王既是天下“大宗”,又是天下共主。

他与诸侯在氏族组织内是“大宗”与“小宗”;在国家组织内是“王”与“臣”。

诸侯所获得分封地区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与周王关系的亲疏。

据此可知,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是( )A.实现了王权的高度集中B.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C.王室能够直接管控地方D.贵族等级分封制与官僚制相结合3.汉景帝即位后,用大臣晃错的削灌之策,削减一些诸侯国的辖地。

于是吴、楚、赵、胶西、胶东、济南、溜川七国于汉景帝三年(前154)以课晃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为解决汉初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隐患,汉武帝采取了( )A.实行盐铁官营B.分设刺史C.颁布“推恩令”D.任用酷吏4.从唐高祖到唐玄宗时期,唐朝政府曾三次颁布均田令。

其中关于不同年龄段的“丁男”“中男”授田数量略有调整。

与此同时,唐朝还划定“宽乡”和“狭乡”,其中,狭乡只按法定数额的一半授田。

由此可知,均田制的推行( )A.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B.以严密的户籍登记为基础C.利于解决土地兼并顽疾D.易导致国家出现财政困难5.下表所示为某学习小组搜集的相关史料。

他们由此得出的推论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C.社会崇医之风兴盛D.医者社会地位的提高6.唐朝时,新罗国统一了朝鲜半岛。

新罗是一个稳定且组织完善的王朝,它严格地以唐制为样板,甚至统治阶级都使用中国文字,模仿中国的文体,接受佛教文化和儒家思想。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5小题,总分45分)1.(3分)左传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囤,牛有牧,以待百事。

”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A.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观念C.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对性 D.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2.(3分)民国三年,严复连续发表《说党》系列文章,阐释其对政党政治的看法。

严复认为政党政治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疏通民意、保护民权的作用。

但同时又说:“如果轻率地认为,只要中国有了政党制度,中国就会立即富强起来,这的确是浅人之见。

”据此可知,严复()A.对近代政党政治有清醒的认识 B.认为中国实行政党政治利弊参半C.对戊戌变法失败进行深刻反思 D.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富国强兵道路3.(3分)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

东汉时期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却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这一举措()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 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C.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殖 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4.(3分)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

这一变化表明()A.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B.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C.工业革命的率先进行 D.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5.(3分)战国时期,各种盗案频发。

《睡虎地秦墓竹简》所存192条法律法规中有47条涉及盗窃,《盗律》为商鞅变法所颁六律之首,秦国还在市场设“求盗”等官员专门捉贼。

这反映出当时秦国()A.法条律令的繁杂 B.法律保护私有财产C.价值观念的混乱 D.百姓生活极端困苦6.(3分)《民法大全》中规定:一切债务,由于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而消灭。

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A.精湛高超的艺术水平B.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C.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D.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9、2003年,我国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时确立的费用分担比例是政府与个人为2:1,后来逐渐变为3:1、4:1,个别地方甚至到了8:1以上;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

这反映出我国的社会保障( )A.政府承担主导作用B.提高了公民文化素养C.制度建设循序渐进D.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10、下图为约公元前1400年古埃及的壁画,描绘了当时各种食物。

这可用于说明( )A.两河流域农业发达B.尼罗河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C.古埃及畜牧业繁荣D.土地国有制度促进生产技术进步11、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三年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公司向议会或者国王购买某一领域的自由经营权,有权组建军队、占有土地、铸造货币、拥有法庭,可以发动战争、签订协议,甚至建立自己的法律及征税体系。

公司由众多“自由人”组成,并选举自己的“议会”和“政府”。

据此推断东印度公司( )A.以服务国家为宗旨B.借鉴了城市自治的经验C.以军事征服为先导D.受到中央政府有力推动12、1668—1713年,法国入侵德国、尼德兰时,英国、荷兰、奥地利结成联军反对法国;在“七年战争”(1756—1763年)中,法国、奥地利和俄国又联合起来对抗英国和普鲁士。

这表明欧洲近代早期国家的外交原则是( )A.势力均衡B.主权独立C.契约精神D.大国一致13、“只有当机器应用于生产使相关方面的变化不可避免,从而使新的劳动组织形式工厂制不可缺少时,才能引发经济史上一个连续的,但又可以区别出来的演进过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70年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集中表现在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B、雇佣劳动力增加C、资本积累速度加快D、封建主阶级衰落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由于A、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C、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进步D、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3、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B、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C、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D、影响涉及亚洲、拉美4、雅各宾派上台后,为扭转时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项是A、惩治嫌疑犯法令B、限价法令C、土地法令D、总动员令5、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它A、是英美资本主义之间进行的战争B、具有反殖民反封建的双重性质C、消灭了封建统治阶级D、目的之一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6、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该国A、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B、机器制造业已实现机械化C、两大对立的阶级已经诞生D、工厂制已取代手工工场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有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常学③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8、19世纪60-70年代欧美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下来。

这次革命浪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C、资本主义各国的争霸战争D、欧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9、18世纪后期,美国发生了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到了19世纪中期美国又爆发了内战。

导致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独立后形成的旧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英国殖民势力保留大量残余C、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争夺领导权D、受19世纪中期革命浪潮的影响10、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是A、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彻底废除了奴隶制C、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D、促使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1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能够初步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B、封建势力的衰退C、革命发展了生产力D、工人运动的兴起12、英国完全占有印度是在A、18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期13、19世纪中期,亚洲出现了革命风暴,其性质是A、反对殖民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B、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C、反殖反封的民族解放运动D、具有宗教色彩的民族战争14、印度民族起义中,很多封建王公成为起义的领导者,这说明A、起义以反对殖民统治为主要目的B、印度这一时期不存在阶级矛盾C、起义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目的D、封建王公已演化成资产阶级15、亚洲革命风暴中,印度人民把主要斗争矛头指向殖民统治,而中国人民则指向本国的封建势力,这一点主要是由下列哪一方面引起的。

A、社会性质B、社会主要矛盾C、革命任务D、领导阶级16、1870年前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国家是A、美国B、法国C、日本D、英国17、关于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B、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是其主要形式C、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D、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18、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19世纪末,美国经济结构的特点是A、以轻工业为主导B、以重工业为主导C、以农业为主导D、以石油工业为主导19、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共同原因是A、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B、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C、对殖民地的依赖D、资本大量流向国外20、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工业制造在世界份额比例不断下降,但英国资本家仍可获得丰厚利润,是因为A、英国拥有广大殖民地B、英国工人的工资低廉C、英国技术装备先进D、国家政策的保护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帝国主义展开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B、美德经济超过英法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22、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标志着亚洲的觉醒。

亚洲觉醒最突出的特点是A、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B、各阶层人民广泛参加斗争C、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D、民族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23、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具备的新时代特点包括①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②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主要领导者③主要以和平方式进行斗争④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阶段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24、19世纪末,下列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是A、朝鲜义兵运动B、中国的义和团运动C、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D、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25、下列关于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觉醒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①两者都反对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②前者缺乏新的斗争纲领,后者是为资本主义前途而斗争③前者的领导多为农民领袖或王公贵族,后者多为民族资产阶级④前者反对的侵略势力是殖民主义,后者反对的是帝国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6、一战前,英俄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但在1907年两国却签定了军事协定,成为盟友,主要因为A、两国都受德国的威胁B、英国对俄国作出让步C、英国推行均势政策D、英国霸主地位动摇27、在一战中,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马恩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2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29、把量变引进数学,实现数学转折的学者是A、牛顿B、笛卡尔C、莱布尼茨D、欧几里德30、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A、太阳中心说的提出B、解析几何学的创立C、电磁学的成就D、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3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最有利的国际因素是:A、第二国际的领导B、民族解放运动的广泛兴起C、旧国际关系格局的破坏D、帝国主义各国正大规模厮杀3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直接目的是:A、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迅速实现国有化B、取消商品贸易,推行国家统一配给政策C、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D、巩固苏维埃政权,逐渐向共产主义过渡3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严重,这是因为: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拥护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严重危机C、小生产者自私自利的本质D、这种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34、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②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一定程度的倒退③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④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35、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最大成就是:A、使苏俄度过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B、巩固了工农联盟,成立了苏联C、挫败了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D、找到了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6、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的主要不同点是:A、实现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B、实现机器由机器生产C、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D、重点是发展轻工业37、下列重大措施或政策,不是在列宁的主持下制定实施的是:A、苏联的建立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第一个五年计划38、下列关于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是在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的形势下形成的②是同苏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③它对苏联防御帝国主义侵略和经济建设起过积极作用④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并对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各领域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9、1937年斯大林讲:"我们的发展愈大,胜利愈多,被击溃的剥削阶级残余也会愈加凶恶,他们愈要抓紧最后绝望的斗争手段来作最后挣扎"。

这实际上是讲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遇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B、公开承认苏共内部的斗争C、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D、斯大林个人专制独裁体制的形成40、以下内容,与《凡尔赛和约》有关的有①建立国联②重新划分德国疆界③美国可以发展与英国同等的海军力量④日本企图使它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1、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A、严格限制德国的军备B、向德国索取巨额赔款C、分割德国的海外殖民地D、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4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变化是:A、德法矛盾―――美日矛盾B、英法矛盾―――美日矛盾C、英德矛盾―――美俄矛盾D、英德矛盾―――美英矛盾43、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A、维护了国家统一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44、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B、金融市场的不稳定C、工农业生产的比例失调D、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总爆发45、下列对于罗斯福"新政"背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经济危机已经引发社会危机②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无力扭转经济颓势③全国上下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迅速改善经济状况④ 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美国总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46、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A、抑制通货膨胀,实行财政改革B、缓和阶级矛盾,推行社会福利C、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D、大幅度提高关税47、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中,德国为摆脱危机而采取的措施与美国不同的有:①建立资产阶级极权统治②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③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④国家对经济实行军事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8、"九一八"事变和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的相似影响是:A、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B、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挑战C、标志着法西斯专政的建立D、是经济危机导致的结果49、在德、日法西斯化的历史渊源中,相似点是:①重点发展军事工业②军部控制内阁大权③崇尚军国主义④信奉专制政治制度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50、20世纪30年代,中国、朝鲜、西班牙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点有:①都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一潮流的产物②都具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③都有一个统一战线组织④都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1、20世纪30年代欧美列强奉行的绥靖政府的表现形式不包括A、英法奉行的"不干涉"政策B、美国推行的"中立法"C、联对意大利的制裁措施D、德国退出国联52、在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的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消灭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德国和意大利政府就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这段话表明:A、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与法西斯主义没有利害冲突B、英国统治者企图利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C、英国实际上与法西斯国家形成了反西班牙联盟D、英国实际上是西班牙内战的幕后操纵者5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使德意法西斯国家在地域上连成一片的军事行动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B、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C、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D、意军侵占埃塞俄比亚54、《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德国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步伐B.发动战争时免于两线作战C.导致德、日之间互相猜忌 D.增强了德国对外侵略的经济实力55、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 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C.美国的参战 D.苏联的参战56、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是A.苏联对日宣战 B.希特勒自杀身亡 C.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D.意大利投降57、下列国际会议中,与中国有直接关系的是①开罗会议②德黑兰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波茨坦会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58、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影响主要有①消除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矛盾②进一步增强了二战的反法西斯性质③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保证④使德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9、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60、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B. 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资本主义各国C.促使世界格局发生新变化 D.促使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其中61题11分,62题16分,63题13分,共4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