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测模拟考试(12月)物理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byfen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byfen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物理(必修)试卷2016.11命题人:庞春生审核人:单义成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要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选择题共69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3分,共分〉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00开播B。

某人用15 s跑完100 mC. 一名高中学生早上6:00起床D. —辆从泰州开往南京的客车于06:30从泰州南站开车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 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A.人B.桥C.水D。

地面3。

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一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

“矸一10"战斗机B。

地面上的房厘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

“歼一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4。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5。

某时刻,质量为2kg的物体甲受到的合力大小是6N,速度大小是10m/s;质量为3kg的物体乙受到的合力大小是5N,速度大小是lOm/s,则A。

甲比乙的惯性小B。

甲比乙的惯性大C。

甲和乙的惯性一大D。

无法判定哪个物体惯性大6.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长度和时间三个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分别是A。

N、m、h B. N、m、s C。

kg、m、s D.kgs s、m/s7.在研究加速度a和力F、质量m的关系时,应用的是A。

控制变量的方法B.等效替代的方法C。

理论推导的方法 D.理想实验的方法8。

“探究加速度与力、财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为使小车运动时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盘和重物的总重力,则盘和重物的总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应满足的关系A. m远大于MB。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O-16 Na-23 S-32 Fe-56 Ba-137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化学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进口国外电子垃圾,回收其中的贵重金属B. 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菜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大量生产超薄塑料袋,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D.洗衣粉中添加三聚磷酸钠(Na3P5O10),增强去污效果2.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Al3+的结构示意图:B.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C. 淀粉的分子式:(C6H10O5)n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3.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焰色反应B.百炼成钢C.碘的升华D.滴水成冰4. 下列物质与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相对应的是A.铝热剂-AlB.明矾-KAl(SO4)2C.纯碱-Na 2CO3D. 葡萄糖-C6H12O6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形成的混合物B.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会析出红色沉淀C.纤维素、淀粉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它们并不为同分异构体D.氨基酸有两性,其脱水缩合得到的蛋白质就不再有两性6.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过氧化钠可用作潜水艇供氧剂C.铝制容器可以贮运浓硝酸D.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7. 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K+、Fe3+、Cl-B.K+、AlO2-、OH-C. Na+、HCO3-、OH-D.Na+、CO32-、Na+8.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玻璃B.纤维素C.天然油脂D.冰水混合物9. 下列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AlB.Fe2O3C.Ca(HCO3)2D. Al(OH)310.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氨水鉴别用氨水鉴别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B.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C. 用KSCN溶液鉴别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D. 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盐和未加碘盐11. 利用铝热反应原理焊接钢轨的化学方程式为A.属于置换反应B.Al作还原剂C.Fe2O3被还原D.该反应是吸热反应12.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鸡蛋清中,会使蛋白质变性的是A.庶糖溶液B.硝酸铅(重金属盐)溶液C.食盐水D.浓的硫酸铵溶液1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A1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OH-=Al(OH)3↓B. Al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 +H2〇═2AlO2-+H2↑C. Na2O2和水反应:2O22-+2H2O=4OH-+O2↑D.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O32-+CO2+H2O=2HCO3-1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 标准状况下,18g水含有的氢原子数为N AC.Imol/L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Na+数为N AD.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15. 下列关于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A.俗名是苏打或纯碱B.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比Na2CO3大C.与盐酸反应时比Na2CO3快D.热稳定性强,受热难以分解16.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金厲钠保存在煤油中B.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碳酸钠溶液保存在具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17. 下列有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合理摄入维生素C能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而且它还有解毒作用B.维生素D属于典型的水溶性维生素C.为减少新鲜蔬菜中的维生素C的流失,炒蔬菜的时间不能太长,炒熟即可D.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钙的摄入18. 下列关于A1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AlO3不能与水反应生成Al(OH)3B.铝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C.实验室常用AlCl3溶液和NaOH溶液制备Al(OH)3D.Al制容器可以长期盛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物19. 实验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测模拟(12月)物理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测模拟(12月)物理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选择题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A .阿基米德 B .牛顿 C .伽利略 D .亚里士多德 2.关于质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研究美丽的月食景象形成原因时,月球可看做质点B .研究飞行中的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转动,螺旋桨可看做质点C .研究“天宫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天宫一号”可看做质点D .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迹时,地球可看作质点3.图甲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则图乙中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的x-t 图像正确的是4.沿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s 内的平均速度大2.45m/s ,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A .2.452/m s B .-2.452/m s C .4.902/m s D .-4.902/m s5.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历时t ,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历时2t ,开到乙地刚好停止,那么在匀加速运动,匀减速运动两端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6.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是v ,紧接着2t 内的平均速度是2v,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A .v B .23v C .43v D .56v 7.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 ,悬挂20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 ,则弹簧的原长0L 和劲度系数k 分别为A .00.02,500/L m k N m ==B .00.10,250/L m k N m ==C .00.02,250/L m k N m ==D .00.10,500/L m k N m ==8.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结合的科学方法,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的真实的实验现象,丁是合理外推的结论B .利用斜面做实验,解决了时间难以测量的困难C .甲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D .丁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9.汽车刹车后,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运动的器材位移时间的关系为210x t t =- 则该汽车在前6s 内经过的路程为 A .26m B .25m C .24m D .50m 10.下列关于重心、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 .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 .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反比D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11.如图所示,物体A 、B 用细绳与弹簧连接后跨过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45°的粗糙斜面上,B 悬挂着,已知质量3A B m m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减小到3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弹簧的弹力将减小B .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C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将减小D .弹簧的弹力及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都不变1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大小分别为123F F F 、、,其大小关系是A .123F F F ==B .123F F F =<C .132F F F =>D .312F F F >>13.如图所示,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大小为5N 的力F 作用下,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A .等于零B .小于5NC .等于5ND .大于5N14.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12F F 、,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 ,当它们的夹角变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 .2FB .2F C D .2F 15.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缓慢吊起的过程中,该同学对绳的拉力将(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力均不计)A .越来越大B .越来越小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 16.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它们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 .5N 、7N 、8N B .2N 、3N 、5NC .1N 、5N 、10ND .1N 、10N 、10N17.下面四个图表示磁感应强度B ,电流I 和安培力F 三者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正确的是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12:3:1n n =,原线圈接一电源,此时电流表1A 的示数为12mA ,则电流表2A 的示数为A .4mAB .36mAC .0D .无法确定 19.下列关于磁通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面积大,磁通量一定大 B .磁感应强度大,磁通量一定大C .磁感应强度大,面积大,则磁通量一定大D .磁感应强度大,面积大,而磁通量不一定大 20.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电场 B .麦克斯韦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C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D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光更短的电磁波,能够灭菌消毒21.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如图所示,把阴极射线管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可以观察到电子束偏转的方向是A .向上B .向下C .向左D .向右22.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带电的宇宙射线向地球射来,地磁场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些宇宙射线中大多数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使它们不能达到地面。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下列不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是A.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C.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D.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其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答案】D考点:考查了环境污染及治理的相关知识。

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①饱和CaCO3溶液;②Na2O固体;③金属铝;④盐酸;⑤冰醋酸;⑥石墨;⑦熔融NaOH ⑧NH3A.④⑦ B.⑦ C.①②⑤⑦ D.①③④⑥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①饱和CaCO3溶液、④盐酸是混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但都含自由离子所以能导电,故错误;②Na2O固是强电解质,但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所以不导电,故错误;③金属铝、⑥石墨是单质所以不是电解质,但能导电,故错误;⑦熔融NaOH是强电解质且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正确;⑤冰醋酸是弱电解质,没有自由离子所以不导电,故错误;⑧NH3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故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质的判断和导电性的判断【名师点晴】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和金属氧化物。

其中强酸、强碱以及大部分盐类和金属氧化物等均是强电解质。

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有乙醇,蔗糖,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

注意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需要看物质存在的环境是否为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看是否为自身电离而导电。

注意: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2CO32H++CO32-B.Ca(OH)2Ca2++2OH-C,Fe2(SO4)32Fe2++3SO42-D.NaHCO3Na++HCO3-【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电离方程式书写【名师点晴】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叫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关键是判断电解质的强弱:(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等号连接,如H2SO4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届高三摸底考试数学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已知集合{}|0A x x =>,{}1,0,1,2B =-,则A B I 等于 .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A B I {}|0x x =>I {}1,0,1,2-{}=1,2考点:集合运算 【方法点睛】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要弄清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含义,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明确集合类型,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的集合.2.求集合的交、并、补时,一般先化简集合,再由交、并、补的定义求解.3.在进行集合的运算时要尽可能地借助Venn 图和数轴使抽象问题直观化.一般地,集合元素离散时用Venn 图表示;集合元素连续时用数轴表示,用数轴表示时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2.已知复数z 满足()1i z i +⋅=-,则z 的模为 .【解析】试题分析:()111||1+i 22i i i i z i z z z ----+⋅=-⇒==⇒=⇒=考点:复数的模【名师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和复数的概念,属于基本题.首先对于复数的四则运算,要切实掌握其运算技巧和常规思路,如()()()(),(,,.)++=-++∈a bi c di ac bd ad bc i a b c d R . 其次要熟悉复数相关基本概念,如复数(,)+∈a bi a b R 的实部为a 、虚部为b、对应点为(,)a b 、共轭为.-a bi3.已知23112log log a a+=,则a = .【解析】试题分析:223112log 2log 32log 626,0log log a a a a a a a a+=⇒+=⇒=⇒=>⇒=考点:对数运算4.右图茎叶图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在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则乙的平均成绩超过甲的概率为 .【答案】110考点:古典概型概率【方法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 (1)列举法.(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 (4)排列组合法: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5.若双曲线221y x k-=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实数k 的值是 . 【答案】8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28.b k b =⇒== 考点:双曲线渐近线6.在△ABC 中,2AB =, 1.5BC =,120ABC ∠=︒,若使△ABC 绕直线BC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 【答案】32π考点:旋转体体积7.下面求258112012+++++…的值得伪代码中,正整数m 的最大值为 .【答案】2015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循环:2,5S I ==;第二次循环:25,8S I =+=;第三次循环:258,11S I =++=;直至2582012,2015S I m =++++=≥L 结束循环,因此正整数m 的最大值为2015. 考点:循环结构流程图【名师点睛】算法与流程图的考查,侧重于对流程图循环结构的考查.先明晰算法及流程图的相关概念,包括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伪代码,其次要重视循环起点条件、循环次数、循环终止条件,更要通过循环规律,明确流程图研究的数学问题,是求和还是求项.8.向量(cos10,sin10)a =︒︒,(cos 70,sin 70)b =︒︒,|2|a b -= .【解析】试题分析:1cos 70cos10sin 70sin10cos 60,||||12a b a b ⋅=︒︒+︒︒====or r r r ,所以|2|a b -===r r考点:向量数量积【方法点睛】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类型及求法(1)求平面向量数量积有三种方法:一是夹角公式a ·b =|a ||b |cos θ;二是坐标公式a ·b =x 1x 2+y 1y 2;三是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2)求较复杂的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时,可先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或相关公式进行化简. 9.对于函数()y f x =,若存在区间[],a b ,当[],x a b ∈时的值域为[],ka kb (0k >),则称()y f x =为k 倍值函数.若()ln f x x x =+是k 倍值函数,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1,1)e+考点:函数与方程【思路点睛】(1)运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时,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函数图象本身的含义及其表示的内容,熟悉图象所能够表达的函数的性质.(2)在研究函数性质特别是单调性、最值、零点时,要注意用好其与图象的关系,结合图象研究. 10.函数42sin 11xy x x =-++(x R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 【答案】2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42sin 1x y x x =++为奇函数,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0,因此函数42sin 11xy x x =-++(x R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2考点:奇函数性质11.已知圆O :222x y r +=(0r >)及圆上的点(0,)A r -,过点A 的直线l 交圆于另一点B ,交x 轴于点C ,若OC BC =,则直线l 的斜率为 .【答案】考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12.已知||3AB =|,C 是线段AB 上异于A ,B 的一点,△ADC ,△BCE 均为等边三角形,则△CDE 的外接圆的半径的最小值是 .【解析】试题分析:设,AC m CB n ==,则3m n +=,在△CDE 中,由余弦定理知2222222292cos ()3()3()24m n DE CD CE CD CE DCE m n mn m n mn m n +=+-⋅∠=+-=+-≤+-=,当且仅当32m n ==时取等号,所以32DE ≥,因此△CDE的外接圆的半径2sin DE R DCE ==≥∠ 考点: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易错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13.已知实数x 、y 满足20,50,40,x y x y y -≤⎧⎪+-≥⎨⎪-≤⎩若不等式222()()a x y x y +≥+恒成立,则实数a 的最小值是 . 【答案】95考点:线性规划,不等式恒成立【名师点睛】线性规划问题,首先明确可行域对应的是封闭区域还是开放区域、分界线是实线还是虚线,其次确定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求直线的截距、两点间距离的平方、直线的斜率、还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等,最后结合图形确定目标函数最值取法、值域范围.14.设等比数列{}n a 满足公比*q N ∈,*n a N ∈,且{}n a 中的任意两项之积也是该数列中的一项,若8112a =,则q 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为 .【答案】{}8127932,2,2,2,2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8112n n a q -=,设该数列中任意两项为,m l a a ,它们的积为p a ,则811811811222m l p q q q ---=,即8112p m l q --+=,故1p m l --+必须是81的正约数,即1p m l --+的可能取值为1,3,9,27,81,所以q 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为{}8127932,2,2,2,2 考点:等比数列二、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已知02παβπ<<<<,且5sin()13αβ+=,1tan 22α=. (1)求cos α的值;(2)证明:5sin 13β>. 【答案】(1)3cos 5α=(2)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先由二倍角公式求出22tan2tan 1tan 2ααα=-43=,再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锐角范围求3cos 5α=(2)以算代证,即先算出sin β的值,利用()=βαβα+-,将所求角转化为已知角,结合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及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求得()5312463sin sin ()13513565βαβα=+-=⨯--⨯=⎡⎤⎣⎦,最后再与513比较大小即可 试题解析:解:(1)将1tan22α=代入22tan2tan 1tan 2ααα=-,得4tan 3α=,∴22sin 4,cos 3sin cos 1,αααα⎧=⎪⎨⎪+=⎩又(0,)2πα∈,解得3cos 5α=. (2)易得322ππαβ<+<,又5sin()13αβ+=, ∴12cos()13αβ+=-, 由(1)可得4sin 5α=,∴()53124635sin sin ()1351356513βαβα=+-=⨯--⨯=>⎡⎤⎣⎦. 考点:二倍角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两角差的正弦公式【方法点睛】三角函数求值的三种类型(1)给角求值:关键是正确选用公式,以便把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卷 文(含解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卷 文(含解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上)第二次质检数学试卷(文科)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1.命题“∀x∈R,x2+x+1≥0”的否定是.2.复数的共轭复数是.3.若复数(其中i为虚数单位)的实部与虚部相等,则实数a= .4.命题“若a=0,则ab=0”的逆命题是命题.(在“真”或“假”中选一个填空)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b∈N,ab可被3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3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6.曲线y=x2在(1,1)处的切线方程是.7.如果p:x=2,q:x2=4,那么p是q的.(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选择一个填空)8.设x,y,z都是正数,则三个数的值说法正确的是.①都小于2 ②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③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④都大于2.9.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轴,焦点在直线3x﹣4y﹣12=0上,则该抛物线的方程为.10.若双曲线E: =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曲线E上,且|PF1|=3,则|PF2|等于.11.已知点 P和Q的横坐标相同,P的纵坐标是Q的纵坐标的2倍,P和Q的轨迹分别为双曲线C1和C2.若C1的渐近线方程为y=±x,则C2的渐近线方程为.12.一个圆经过椭圆=1的三个顶点.且圆心在x轴的正半轴上.则该圆标准方程为.13.设函数f(x)=e x(2x﹣1)﹣ax+a,其中a<1,若存在唯一的整数x0,使得f(x0)<0,则a的取值范围是.14.已知点A(1,1),B,C是抛物线y2=x上三点,若∠ABC=90°,则AC的最小值为.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15.已知p:|x+1|≤2,q:(x+1)(x﹣m)≤0.(1)若m=4,命题“p且q”为真,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2)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6.已知复数z=+(a2﹣5a﹣6)i(a∈R),实数a取什么值时,z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17.椭圆C1: =1(a>b>0)过点,离心率e=,A为椭圆C1上一点,B为抛物线y2=x上一点,且A为线段OB的中点.(1)求椭圆C1的方程;(2)求直线AB的方程.18.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且其中任意两边长均不相等.若,,成等差数列.(Ⅰ)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Ⅱ)求证:B不可能是钝角.19.已知椭圆Γ: +=1(a>b>0)的离心率为,连接椭圆的四个顶点的菱形面积为4,斜率为k1的直线l1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B,其中A点坐标为(﹣a,0).(1)求椭圆Γ的方程;(2)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y轴交于点M,当k1=0时,求•的最大值;(3)设P为椭圆Γ上任意一点,又设过点C(a,0),且斜率为k2的直线l2与直线l1相交于点N,若﹣=4,求线段PN的最小值.20.已知函数f(x)=﹣2(x+a)lnx+x2﹣2ax﹣2a2+a,其中a>0.(Ⅰ)设g(x)是f(x)的导函数,讨论g(x)的单调性;(Ⅱ)证明:存在a∈(0,1),使得f(x)≥0在区间(1,+∞)内恒成立,且f(x)=0在区间(1,+∞)内有唯一解.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上)第二次质检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1.命题“∀x∈R,x2+x+1≥0”的否定是∃x∈R,x2+x+1<0 .【考点】命题的否定.【专题】简易逻辑.【分析】直接利用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写出结果即可.【解答】解: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x∈R,x2+x+1≥0”的否定是:∃x∈R,x2+x+1<0;故答案为:∃x∈R,x2+x+1<0.【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的关系,基本知识的考查.2.复数的共轭复数是2+i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专题】计算题;规律型;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利用复数的除法的运算法则化简复数,求出共轭复数即可.【解答】解:复数===2﹣i.复数的共轭复数为2+i.故答案为:2+i【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复数的基本概念的应用,是基础题.3.若复数(其中i为虚数单位)的实部与虚部相等,则实数a= ﹣1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实部与虚部的定义即可得出.【解答】解:复数==﹣ai+1,∵Z的实部与虚部相等,∴﹣a=1,解得a=﹣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实部与虚部的定义,属于基础题.4.命题“若a=0,则ab=0”的逆命题是假命题.(在“真”或“假”中选一个填空)【考点】四种命题.【专题】计算题;简易逻辑.【分析】写出命题的逆命题,再判断其真假即可.【解答】解:命题“若a=0,则ab=0”的逆命题是如果ab=0,那么a=0,是假命题.故答案为:假.【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逆命题的定义以及真假命题的判定,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牢固掌握.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b∈N,ab可被3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3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a,b都不能被3整除.【考点】反证法的应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和步骤,把要证的结论进行否定,得到要证的结论的反面.再由命题:“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3整除”的否定是:a,b都不能被3整除,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和步骤,把要证的结论进行否定.命题:“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3整除”的否定是:“a,b都不能被3整除”,故答案为 a,b都不能被3整除.【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和步骤,求一个命题的否定,属于中档题.6.曲线y=x2在(1,1)处的切线方程是2x﹣y﹣1=0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求出导函数,令x=1求出切线的斜率;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的方程.【解答】解:y′=2x当x=1得f′(1)=2所以切线方程为y﹣1=2(x﹣1)即2x﹣y﹣1=0故答案为2x﹣y﹣1=0【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在切点处的导数值是切线的斜率.7.如果p:x=2,q:x2=4,那么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选择一个填空)【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专题】简易逻辑.【分析】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分别证明充分性,必要性,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由p:x=2能推出q:x2=4,是充分条件,由q:x2=4推不出p:x=2,不是必要条件,故答案为:充分不必要条件.【点评】本题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是一道基础题.8.设x,y,z都是正数,则三个数的值说法正确的是③.①都小于2 ②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③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④都大于2.【考点】不等式比较大小.【专题】应用题;转化思想;定义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根据基本不等式得到x++y++z+≥2+2+2=6,问题得以解决.【解答】解:因为x,y,z都是正数,所以x++y++z+≥2+2+2=6,当且仅当x=y=1时取等号,故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故答案为:③.【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9.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轴,焦点在直线3x﹣4y﹣12=0上,则该抛物线的方程为y2=16x .【考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求出直线3x﹣4y﹣12=0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4,0)、(0,﹣3),可得抛物线开口向右,由此设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解出焦参数p的值,即可得到所求抛物线的方程.【解答】解:∵直线3x﹣4y﹣12=0交x轴于点(4,0),交y轴于点(0,﹣3),∴抛物线的焦点为(4,0)或(0,﹣3),可得抛物线开口向右或开口向下.①当抛物线的开口向右时,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4,解得p=8,2p=16,∴此时抛物线的方程为y2=16x;故答案为:y2=16x.【点评】本题给出抛物线满足的条件,求抛物线的方程.着重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基本概念、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几何性质等知识,属于基础题.10.若双曲线E: =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曲线E上,且|PF1|=3,则|PF2|等于9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定义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设|PF2|=x,由双曲线的定义及性质得|x﹣3|=6,由此能求出|PF2|.【解答】解:设|PF2|=x,∵双曲线E: =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曲线E上,且|PF1|=3,∴a=3,b=4.c=5,∴|x﹣3|=6,解得x=9或x=﹣3(舍).∴|PF2|=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中线段长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双曲线定义及简单性质的合理运用.11.已知点 P和Q的横坐标相同,P的纵坐标是Q的纵坐标的2倍,P和Q的轨迹分别为双曲线C1和C2.若C1的渐近线方程为y=±x,则C2的渐近线方程为.【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设C1的方程为y2﹣3x2=λ,利用坐标间的关系,求出Q的轨迹方程,即可求出C2的渐近线方程.【解答】解:设C1的方程为y2﹣3x2=λ,设Q(x,y),则P(x,2y),代入y2﹣3x2=λ,可得4y2﹣3x2=λ,∴C2的渐近线方程为4y2﹣3x2=0,即.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与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12.一个圆经过椭圆=1的三个顶点.且圆心在x轴的正半轴上.则该圆标准方程为(x﹣)2+y2=.【考点】椭圆的标准方程.【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利用椭圆的方程求出顶点坐标,然后求出圆心坐标,求出半径即可得到圆的方程.【解答】解:一个圆经过椭圆=1的三个顶点.且圆心在x轴的正半轴上.可知椭圆的右顶点坐标(4,0),上下顶点坐标(0,±2),设圆的圆心(a,0),则,解得a=,圆的半径为:,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故答案为:(x﹣)2+y2=.【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的应用,圆的方程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13.设函数f(x)=e x(2x﹣1)﹣ax+a,其中a<1,若存在唯一的整数x0,使得f(x0)<0,则a的取值范围是[,1).【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设g(x)=e x(2x﹣1),y=ax﹣a,则存在唯一的整数x0,使得g(x0)在直线y=ax ﹣a的下方,由此利用导数性质能求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函数f(x)=e x(2x﹣1)﹣ax+a,其中a<1,设g(x)=e x(2x﹣1),y=ax﹣a,∵存在唯一的整数x0,使得f(x0)<0,∴存在唯一的整数x0,使得g(x0)在直线y=ax﹣a的下方,∵g′(x)=e x(2x+1),∴当x<﹣时,g′(x)<0,∴当x=﹣时,[g(x)]min=g(﹣)=﹣2e.当x=0时,g(0)=﹣1,g(1)=e>0,直线y=ax﹣a恒过(1,0),斜率为a,故﹣a>g(0)=﹣1,且g(﹣1)=﹣3e﹣1≥﹣a﹣a,解得.∴a的取值范围是[,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取值范围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导数性质的合理运用.14.已知点A(1,1),B,C是抛物线y2=x上三点,若∠ABC=90°,则AC的最小值为 2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设出B,C的坐标,求出AB,BC的斜率,由斜率乘积等于﹣1求得B,C两点纵坐标间的关系,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AC|,转化为B的纵坐标的函数,借助于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解答】解:设B(),C(),则,,由∠ABC=90°,得k AB•k BC=﹣1,即(y1+1)(y2+y1)=﹣1,∴,,=,,∴|AC|====不妨设y1+1>0,∵,当且仅当,即y1=0时上式等号成立,此时取最小值1,∴AC的最小值为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考查了直线垂直的条件,训练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考查了计算能力,是中档题.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15.已知p:|x+1|≤2,q:(x+1)(x﹣m)≤0.(1)若m=4,命题“p且q”为真,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2)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专题】简易逻辑.【分析】(1)分别求出关于p,q的不等式,从而得到答案;(2)通过讨论m的范围,结合集合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1)m=4时,p:﹣3≤x≤1,q:﹣1≤x≤4,若p且q为真,则p为真,q为真,∴x的范围是:{x|﹣1≤x≤1};(2)∵p:{x|﹣3≤x≤1},若m≤﹣1,则q:{x|m≤x≤﹣1},又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q⊂b,∴﹣3≤m≤﹣1,若m>﹣1,则q:{x|﹣1≤x≤m},∴﹣1<m≤1,综上:m的范围是[﹣3,1].【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合命题的真假,考查了集合之间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16.已知复数z=+(a2﹣5a﹣6)i(a∈R),实数a取什么值时,z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根据复数的有关概念建立条件关系即可.【解答】解:(1)若复数是实数则,即,即a=6.(2)若复数是虚数,则,即,即a≠±1且a≠6.(3)若复数是纯虚数,则,即,此时无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有关概念,根据实部和虚部的对应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椭圆C1: =1(a>b>0)过点,离心率e=,A为椭圆C1上一点,B为抛物线y2=x上一点,且A为线段OB的中点.(1)求椭圆C1的方程;(2)求直线AB的方程.【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据题意得:又a2=b2+c2,解出a,b即可得到椭圆方程;(2)设A点坐标为(x0,y0),则B点坐标为(2x0,2y0),分别代入椭圆和抛物线方程,解出A点坐标,即可得到AB方程.【解答】解:(1)据题意得:又a2=b2+c2,解得,所以椭圆方程为.(2)设A点坐标为(x0,y0),则B点坐标为(2x0,2y0),分别代入椭圆和抛物线方程得,消去y0并整理得:,所以或.当时,;当时,y0无解.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和性质及运用,考查抛物线方程的运用,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8.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且其中任意两边长均不相等.若,,成等差数列.(Ⅰ)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Ⅱ)求证:B不可能是钝角.【考点】反证法与放缩法;不等式比较大小.【专题】综合题;推理和证明.【分析】(Ⅰ)由条件可得=+>2,可得<.(2)由条件得到b2<ac,利用基本不等式变形,可得出cosB的范围,利用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根据B为三角形的内角,即可求出B的范围.【解答】(Ⅰ)解:∵△ABC的三边长为a、b、c,且其中任意两边长均不相等,,,成等差数列,∴=+>2.∴b2<ac,∴<.(Ⅱ)证明:∵b2<ac,∴cosB=>,∴B∈[0,],∴B不可能是钝角.【点评】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以及基本不等式的运用,熟练掌握定理及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19.已知椭圆Γ: +=1(a>b>0)的离心率为,连接椭圆的四个顶点的菱形面积为4,斜率为k1的直线l1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B,其中A点坐标为(﹣a,0).(1)求椭圆Γ的方程;(2)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y轴交于点M,当k1=0时,求•的最大值;(3)设P为椭圆Γ上任意一点,又设过点C(a,0),且斜率为k2的直线l2与直线l1相交于点N,若﹣=4,求线段PN的最小值.【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由椭圆的离心率结合菱形面积求得a,b的值,则椭圆方程可求;(2)设l1:y=k1(x+2),代入,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得到AB的中点坐标,求出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得到M的坐标,利用向量数量积公式得到数量积关于k1的关系,换元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大值;(3)设l2:y=k2(x﹣2),联立y=k1(x+2),得N的坐标,由﹣=4,得4k1k2=k2﹣5k1,进一步得到∴=3.说明点N在直线x+y=3上运动,求出和x+y=3平行且与相切的直线方程,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答案.【解答】解:(1)由e==,得3a2=4c2,再由c2=a2﹣b2,解得a=2b.由题意可知×2a×2b=4,即ab=2.解方程组,得a=2,b=1.∴椭圆的方程为;(2)设l1:y=k1(x+2),代入得,.解得:x=﹣2或x=,则B(,),∴AB的中点为(),∵k1≠0,则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设M(0,y0),令x=0,得.则=(﹣2,﹣y0)•(x B,y B﹣y0)==.令,则.故当t=,即时,取最大值;(3)设l2:y=k2(x﹣2),联立y=k1(x+2),得N(),由﹣=4,得4k1k2=k2﹣5k1,∴=3.故点N在直线x+y=3上运动,设与x+y=3平行的直线为y=﹣x+b,代入,得5x2﹣8bx+4b2﹣4=0,由△=0,得b=.则PN的最小值为y=﹣x+与x+y=3的距离,等于.【点评】本题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题,涉及直线与圆锥曲线关系问题,常用直线与曲线联立,根据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但圆锥曲线的特点是计算量比较大,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运算推理的能力,是压轴题.20.已知函数f(x)=﹣2(x+a)lnx+x2﹣2ax﹣2a2+a,其中a>0.(Ⅰ)设g(x)是f(x)的导函数,讨论g(x)的单调性;(Ⅱ)证明:存在a∈(0,1),使得f(x)≥0在区间(1,+∞)内恒成立,且f(x)=0在区间(1,+∞)内有唯一解.【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专题】创新题型;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Ⅰ)求出函数f(x)的定义域,把函数f(x)求导得到g(x)再对g(x)求导,得到其导函数的零点,然后根据导函数在各区间段内的符号得到函数g(x)的单调期间;(Ⅱ)由f(x)的导函数等于0把a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然后构造函数φ(x)=x2,由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得到x0∈(1,e),使得φ(x0)=0.令,u(x)=x﹣1﹣lnx(x≥1),利用导数求得a0∈(0,1),然后进一步利用导数说明当a=a0时,若x∈(1,+∞),有f(x)≥0,即可得到存在a∈(0,1),使得f(x)≥0在区间(1,+∞)内恒成立,且f(x)=0在区间(1,+∞)内有唯一解.【解答】解:(Ⅰ)由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g(x)=,∴.当0<a<时,g(x)在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当a时,g(x)在(0,+∞)上单调递增.(Ⅱ)由=0,解得,令φ(x)=x2,则φ(1)=1>0,φ(e)=.故存在x0∈(1,e),使得φ(x0)=0.令,u(x)=x﹣1﹣lnx(x≥1),由知,函数u(x)在(1,+∞)上单调递增.∴.即a0∈(0,1),当a=a0时,有f′(x0)=0,f(x0)=φ(x0)=0.由(Ⅰ)知,f′(x)在(1,+∞)上单调递增,故当x∈(1,x0)时,f′(x)<0,从而f(x)>f(x0)=0;当x∈(x0,+∞)时,f′(x)>0,从而f(x)>f(x0)=0.∴当x∈(1,+∞)时,f(x)≥0.综上所述,存在a∈(0,1),使得f(x)≥0在区间(1,+∞)内恒成立,且f(x)=0在区间(1,+∞)内有唯一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运算、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函数零点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创新知识,考查了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压轴题.。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测周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测周

泰州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测周练高二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是()A、克B、千克C、米/秒D、牛顿2、如图所示的电学器材中,属于电容器的是()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运动中的动作,可将运动员视为一质点D、若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将此物体看做质点4、下列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认识错误的是()A.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B.某个物体的能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增加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5、跳伞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下落,在打开降落伞之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打开降落伞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描述跳伞运动员的v-t图像是下图中的()6、如图所示,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先用两把弹簧秤沿两个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记下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改用一把弹簧秤仍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记下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整个过程操作规范,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图中各个力的大小所用的比例标度相同B 、图中的'F 与F 几何重合,说明实验误差很小C 、图中的'F 是用一把弹簧秤实验时的拉力图示D 、图中F 的方向一定与橡皮条的伸长方向一致7、带电粒子M 和N ,先后以大小不同的速度沿PO 方向射入圆形匀强磁场区域,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重力,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M 带正电,N 带负电B 、M 和N 都带正电C 、M 带负电,N 带正电D 、M 和N 都带负电8、对物体惯性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时比静止时的惯性大B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也大C 、物体向上运动时要克服惯性D 、物体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时的惯性不同9、如图所示,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起电的过程中( )A 、玻璃棒带正电,丝绸不带电B 、丝绸与玻璃棒带电是摩擦创造了电荷C 、玻璃棒中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带负电D 、丝绸中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玻璃棒带正电10、我校同学在进行校外拓展训练时非常热爱攀岩运动,某同学大约用20s 时间登上5m 的岩顶(210/g m s ),则他攀岩时的平均功率约为( )A 、10WB 、100WC 、1kWD 、10kW1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才有反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故它们的合力为零C 、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D 、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和支持力是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2、在田径运动会跳高比赛中,小明成功跳过了1.7m 的高度,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小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C 、小明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D 、小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1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则关于物体后续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作平抛运动B 、做匀速直线运动C 、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1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的物体加速度大B 、轻的物体加速度大C 、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D 、加速度在地球上任何地点都相同15、A 、B 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之比:4:3A B S S =,转过的圆心角之比:3:2A B θ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线速度之比:4:3AB v v = B 、它们的角速度之比:2:3A B ωω=C 、它们的周期之比:3:2A B T T =D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3:2A B a a =16、一个物体从距水平地面H 高处自由下落,当其动能是重力势能是2倍时(以地面为零势能面),物体的速度为( )AB、17、一正电荷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其速度 v 的方向和受到的洛伦兹力F 的方向如图所示。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北京奥运会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B.加热能杀死H7N9禽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C.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D.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B.NH4Br的电子式:C.34S2-的结构示意图:D.邻羟基甲苯酸的结构简式: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遇苯酚变紫色的溶液:Na+、Mg2+、SO42-、Cl-B.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NH4+、Cu2+、ClO-、Cl-C.0.1mol/LNaHCO3溶液:K+、AlO2-、Cl-、NO3-D.0.1mol/L(NH4)2Fe(SO4)2溶液中:K+、Cu2+、Cl-、MnO4-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弱,铜不能与任何强酸发生反应B.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其具有强氧化性C.利用Al2O3制作的坩埚,可用于熔融烧碱D.制水泥和玻璃都用石灰石作原料5.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NH3或O2B.可用从a处加水的方法检验图②装置的气密性C.实验室可用图③的方法收集H2或NH3D.利用图④装置制硫酸和氢氧化钠,其中b为阳离子交换膜、c为阴离子交换膜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NO和11.2LSO3的分子总数为0.5N AB.0.1molBr2与足量H2O或NaOH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 AC.0.lmol的白磷(P4)或四氯化碳(CCl4)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0.4N AD.在精炼铜或电镀铜的过程中,当阴极析出铜32g转移电子数均为N A7.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2O2溶于水产生O2: 2O22-+2H2O=O2↑+4OH-B.向氨水通入足量SO2:SO2十2NH3·H2O=2NH4++SO32-+H2OC.次氯酸钠与浓盐酸反应产生Cl2:ClO-+Cl-+H2O=Cl2↑+2OH-D.NaHCO3溶液与少量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CO3-=BaCO3↓+CO32-+2H2O8.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选择题
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A .阿基米德
B .牛顿
C .伽利略
D .亚里士多德
2.关于质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研究美丽的月食景象形成原因时,月球可看做质点
B .研究飞行中的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转动,螺旋桨可看做质点
C .研究“天宫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天宫一号”可看做质点
D .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迹时,地球可看作质点
3.图甲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则图乙中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的x-t 图像正确的是
4.沿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s 内的平均速度大2.45m/s ,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A .2.452/m s
B .-2.452/m s
C .4.902/m s
D .-4.902/m s
5.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历时t ,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历时2t ,开到乙地刚好停止,那么在匀加速运动,匀减速运动两端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
6.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是v ,紧接着
2t 内的平均速度是2v ,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A .v
B .23v
C .43v
D .56
v 7.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 ,悬挂20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 ,则弹簧的原长0L 和劲度系数k 分别为
A .00.02,500/L m k N m ==
B .00.10,250/L m k N m ==
C .00.02,250/L m k N m ==
D .00.10,500/L m k N m ==
8.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结合的科学方法,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的真实的实验现象,丁是合理外推的结论
B .利用斜面做实验,解决了时间难以测量的困难
C .甲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D .丁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9.汽车刹车后,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运动的器材位移时间的关系为210x t t =- 则该汽车在前6s 内经过的路程为
A .26m
B .25m
C .24m
D .50m
10.下列关于重心、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 .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 .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反比
D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
11.如图所示,物体A 、B 用细绳与弹簧连接后跨过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45°的粗糙斜面上,B 悬挂着,已知质量3A B m m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减小到3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弹力将减小
B .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
C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将减小
D .弹簧的弹力及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都不变
1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大小分别为123F F F 、、,其大小关系是
A .123F F F ==
B .123F F F =<
C .132F F F =>
D .312F F F >>
13.如图所示,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大小为5N 的力F 作用下,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A .等于零
B .小于5N
C .等于5N
D .大于5N
14.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12F F 、,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 ,当它们的夹角变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 .2F
B
C
D 15.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缓慢吊起的过程中,该同学对绳的拉力将(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力均不计)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16.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它们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 .5N 、7N 、8N
B .2N 、3N 、5N
C .1N 、5N 、10N
D .1N 、10N 、10N
17.下面四个图表示磁感应强度B ,电流I 和安培力F 三者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12:3:1n n =,原线圈接一电源,此时电流表1A 的示数为12mA ,则电流表2A 的示数为
A .4mA
B .36mA
C .0
D .无法确定
19.下列关于磁通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面积大,磁通量一定大
B .磁感应强度大,磁通量一定大
C .磁感应强度大,面积大,则磁通量一定大
D .磁感应强度大,面积大,而磁通量不一定大
20.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电场
B .麦克斯韦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C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
D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光更短的电磁波,能够灭菌消毒
21.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如图所示,把阴极射线管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可以观察到电子束偏转的方向是
A .向上
B .向下
C .向左
D .向右
22.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带电的宇宙射线向地球射来,地磁场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些宇宙射线中大多数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使它们不能达到地面。

假设有一个带正电的宇宙射线粒子正垂直于地面向赤道射来,在地磁场作用下,它将
A .向北偏转
B .向西偏转
C .向南偏转
D .向东偏转
23.关于交变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一个周期内交变电流的方向只改变一次
B .交流电器设备上标出的电压和电流值都是指有效值
C .某正弦式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311V ,则该交流电压最小值为-311V
D .用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测交流电流或电压时,应测得交流电流或电压的最大值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
24.如图所示,将100匝面积为0.12m 的矩形线圈放置在磁感应强度为0.2T 的匀强磁场中,从图示位置开始,线圈abcd 绕轴'OO 转动90°,用时0.5s ,则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大小∆Φ=_______Wb ,线圈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E=______V 。

25.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得到了O 、A 、B 、C 、D 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用刻度尺得点A 、B 、C 、D 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1 1.50x cm =,2 3.40x cm =,3 5.70x cm =,48.40x cm =,由此可知,打C 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与纸带相连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2/m s (结果全部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6.一物体(可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θ的斜面,最后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在第1s 内位移为6m ,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s 内位移为2m ,求: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所用的时间。

27.质量m 为10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20N 的水平拉力1F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拉力2F ,则要使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求拉力2F 的大小以及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sin37°=0.6,cos37°=0.8,2
10/g m s =)
28.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时,恰好能匀速下滑,如图(a )所示,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 ,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物体B ,物体A 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上滑,如图b 所示,求物体B 的质量(sin37°=0.6,cos37°=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