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五年级下册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教材第119 页的内容及第121 页练习二十三第5 8 题。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3 .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四教具准备投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53 + 36 + 64 + 97 1 . 5 + 3 . 8 + 6 . 22 .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 .老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 + b = b 十a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十(b +c)(二)教学实施1 .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2.出示教材第119 页的例2 ,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
提问:①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②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3 .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4 .完成教材第119页“做一做”的第l 题及第121 页的第5 、7 题。
学生在教材上填写,集体订正。
5 .完成教材第119 页“做一做”的第2 题。
学生根据数的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进行简算。
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6 .完成教材第121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8 题。
学先计计算出 3 个算式的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 (≠0)再应用规律计算 + + + 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四)思维训练1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 .请将和填在圆圈中,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3 . 计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0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0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0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正确解答相应的分数应用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熟练地进行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备注一、基本训练1、师生共同回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点。
2、看谁算得既对又快,并说说运算顺序。
4/13+8/13-7/135/19-3/19+10/192又17/20-1又7/20+3/又7/10-9/10+1/101-(1/2+1/3)1/9+(2-2/9)2又5/8+(5-4又5/8)3又1/20-(1/4-1/5)二、练习巩固,提高技能1、用递等式计算下列各题。
4又1/3-5/12+2又5/82又1/2+1又5/8-1又1/83又1/2+(4又1/3-7/12)7又8/15-(6又8/15+3/11)(1)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2)反馈比较,全班交流计算过程。
(3)重点讨论:为什么第2、4题的算法有不同?(4):在计算中能简便计算的尽量要简便计算。
2、先说说下列各题如何计算比较简便,再计算。
2又7/16+1又6/7+1又9/168-3又6/11-1又5/115又11/12-2又4/9-2又11/126-(3又3/8+1又5/24)(1)学生同桌交流以上各题如何计算比较简便,说出各自的看法,然后分别计算。
(2)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算法,指名板演。
(3)反馈比较各种算法,引导学生用比较简便的算法进行计算。
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并提出要求: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
三、应用练习,巩固技能1、选择相应答案的序号填入各题后面的括号中。
教学过程备注(1)从6又8/9里减去3又1/4,所得差与2又1/6的和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2)从6又8/9里减去3又1/4与2又1/6的和,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能够应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二、教学重点1.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分数加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分数的加法•分数的概念复习•分数的加法规则•分数加法的实例练习2. 分数的减法•分数的减法规则•分数减法的实例练习3.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综合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练习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板书2.分数计算的练习题3.学生练习册五、教学过程1. 分数加法与减法概念的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数加法与减法的概念,并与同学讨论。
2. 分数加法与减法的规则讲解•分别介绍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演示操作步骤。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互相讨论解题方法,并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4.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实例讲解•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综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
5. 课堂练习•学生个人完成几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老师检查学生答案并解答疑问。
六、教学反馈1.结合学生作业,查漏补缺,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老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与指导学生。
七、作业布置•布置一定量的分数加减法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八、教学心得•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收获和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做准备。
以上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老师的备课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范文(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范文(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范文第【1】篇〗设计理念:本课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化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被减数“1”往往内隐在数量关系之中这个难点问题。
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学生自己去总结、整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为下一节课分数加减运算及简便计算的探索留下空间。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简算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
另外,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加减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解法,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1、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学生学会分析把总数看作“1”,求剩余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之类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和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4、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分析求剩余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关键是需要把被减数看作“1”。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1、将本课故事题目、顺口溜、结语等内容制成课件。
2、用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师:唐僧师徒一行到西天取经,路途遥远而艰辛,由于奔波劳累,大家口干舌燥,实在走不动了,师傅叫八戒去找些东西解渴,懒洋洋的八戒不去化斋,便从老农的瓜地里偷了一个西瓜,当师傅问他西瓜从何而来时,八戒吞吞吐吐的答不上来,这时师傅已经猜到八戒的西瓜八成是偷来的,因而十分生气,坚决不吃,并将八戒教训了一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范文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范文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范文第【1】篇〗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
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
例1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在这道例题中,既要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过来,还要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
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
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
提出这个要求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
教材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都是两步计算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为此,编排了两道例题。
例2及练一练都是先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总数的另一部分是多少。
例3及练一练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比这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第三单元里学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与实际生活中的其他数量关系联系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
传统教材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之后还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而且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对称编排。
本单元只编排分数乘法问题,不教学除法问题,要突出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因为分数乘法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迁移到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中去。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原理。
2.熟练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
2.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难点
1.解决包含多步骤的分数混合运算问题。
2.确保学生掌握分数运算的基本技巧。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和计算器。
五、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2.提出一个包含混合运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第二步:讲解
1.介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举例说明分数加减法的步骤和技巧。
第三步:练习
1.让学生完成若干道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第四步:总结
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要点。
2.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六、课后作业
1.布置几道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作业题。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教学反思
1.检查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看是否掌握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
本技巧。
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错误情况,调整下次教学内容。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习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目标定位: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领略中国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整数相关的知识基础,并且已经有了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利用类推迁移,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本节课所设计的问题,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教法: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本课时内容,整个教学思路是这样的:1、充分体现算与用的关系,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是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题思路。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否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共安排了4个课时。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对分数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提高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2.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2.如何在实际应用中正确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运算规律;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课件,包括例题、练习和拓展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教学工具:准备好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列出相关的分数加减运算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总结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巩固(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难点:带小括号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
导学环节
师生行为
设计理念
目标导学
一.创设情境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教师: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云梦森林公园参观如何?播放课件(公园的实景图)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问题导学
二.探究新知
说明: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1)师投影例1“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对比”统计表。
师: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观察统计表,交流表中数据信息。
师指出:乔木林和灌木林都属于森林,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组织学生尝试计算,再在小组中交流。
师:怎样解答“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可能会这样解答:
1-- -- 1--( + )
= -- -- =1--( -+ )
= -- =1--
= =
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组织学生自己变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猜想,教师小结,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拓
展
导
学
四、1.完成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4题。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理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导
学
反
馈
请同学们谈谈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后的体会。
作
业
布
置
书上100页第6,7题。
板
书
设
出示问题(1)
生汇报,有的学生认为先将 与 通分进行计算,再讲所学的结果与 通分后再计算,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先将三个分数一起,通分,直接进行计算。
学生用两种方法试算,比较两种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交流。
(2)投影出示(2)题统计表
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课教师:冯朋举
课题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技巧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与比较,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过程。
情感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探究的精神。
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 — + --
= + — = + -
= + = -
= =
= =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