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明月高峰,仰拜杉仙真人
登阳山绝顶 古诗全文

登阳山绝顶古诗全文
哇塞!今天咱们一起来瞧瞧这的古诗全文。
你想想,登山本来就是件超级带劲的事儿,一步步往上爬,就好像
在挑战自己的极限。
就像你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充满未知
和期待。
这诗里说“绝顶孤峰见,盘回百转成。
”你看,登上绝顶,那孤峰独立,道路盘回百转,这不就跟咱们的人生似的,充满曲折,但又充满
惊喜?
“云低时碍树,风疾屡扬旌。
”云朵低得都要碰到树了,风那么急,
把旗子吹得呼呼响。
这场景,难道不像我们在困境中努力前行,虽然
艰难,但依然奋勇?
“海色侵衣袂,松阴拂佩缨。
”大海的颜色沾染了衣袖,松阴轻拂着
佩缨。
哎呀,这画面多美呀,是不是让你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自怜筋力薄,犹有梦魂惊。
”诗人感叹自己力气不足,可咱们在生
活中不也常常觉得自己力量有限,但依然怀揣梦想吗?
我觉得呀,这首诗就是诗人在告诉我们,登顶的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那绝美的风景和内心的感悟,才是最珍贵的。
咱们在人生路上,也
得勇敢攀登,不怕困难,才能看到属于自己的绝美风景!。
张三丰诗词——精选推荐

张三丰谒桥陵披云履水谒桥陵,翠柏烟寒玉露轻。
衮冕霞飞天地老,文章星焕海山青。
巍巍凤阙迎仙岛,渺渺龙车驻帝城。
寂寞琼台遗汉武,一轮皓月古今明。
题自画像风日清于酒,水云但若诗。
乾坤壶里坐,这个老先师。
自画像或卖疯来或卖癫,无人识我是真仙。
若人要问家何处,山在桃源洞口边。
福泉山礼斗亭此山云水尽澄清,夜夜焚香表恪成。
首戴莲花朝北斗,星君为我著长生。
却聘吟行云流水不自收,朝廷何必苦征求。
从今更要藏名姓,山南山北任我游。
自赞出世自觉天地小,成仙始识利名空。
还丹九转朝真去,亦是人间孝与忠。
三十岁北游幽冀重来感慨忘,乌纱改作道人装。
明朝佩剑携琴去,却上西山望太行。
悠悠歌北岳作悠悠歌,悠悠歌,四十八岁空销磨,人生寿命能几何,株守恒山十六载,燕赵往来成逝波。
到不如携琴剑,整笠蓑,东走蓬莱唱道歌。
山中寻张忠高隐处有作岩栖谷饮旧家风,今我寻翁不见翁。
仙草一声发长啸,白云飞在太山中。
河东三年步履遍河东,戴月披星两袖风。
登山笑倚一根竹,遇水闲弹三尺桐。
海岳几进逢道侣,尘寰何处访仙翁。
不如觅个安闲地,了了忘忘养寸衷。
蜀市题朝隐青城暮入峨,蜀中来往阅人多。
眼看白日忙忙去,口唱蓝仙踏踏歌。
一个葫芦无价宝,两川风月安乐窝。
山林尘市遨游遍,到处题诗认得么。
西游胸中五岳待全探,泰岱恒嵩已过三。
今日更登西华去,白云开处望终南。
太和山口占二绝太和山上白云窝,面壁功深似达摩。
今日道成谈道妙,说来不及做来多。
又九年无事亦无诗,默默昏昏不自知。
天下有人能似我,愿拈丹诀尽传之。
题武当山七十二峰苍翠间,武当山色似衡山。
明朝飞过湖南去,八九峰头自往还。
登岳阳楼用杜韵欲上君山顶,飞吟到北楼。
一湖南北限,千里水云浮。
沙外几行雁,天边数点舟。
江河口蓄处,广大不奔流。
甲子秋游燕京作我不愿登黄金台,我只愿饮黄花杯。
醉里昏昏忘天地,古今名利总尘埃。
休驰聘,且徘徊,早将壮岁尘缘了,五岳三山归去来。
中州纪行滚滚烟飞卿相宅,茫茫落日帝王坟。
身如断梗如流水,臂负瑶琴带夕曛。
清末·林则徐《咏云山灌水》

清末·林则徐《咏云山灌水》清末·林则徐《咏云山灌水》
一
华盖星辰拥上台,重臣旌节此登台。
似闻初日天门启,真见仙人海上来。
云气龙堂深致雨,潮声鯷壑响驱雷。
千秋孔望谁能企,聊喜观澜赋水哉。
二
鹏背青天笑共扪,坡仙吟侣职方孙。
层楼望日傅枝曙,斗岭吞云竹树昏。
可许成丹烧石灶,也应留带镇山门。
登临本是瀛洲客,沧海横流倒一尊。
三
瓯脱曾传画地年,树墟收复故依然。
锋磨石剑波如镜,顶幻金牛海是田。
但弭轻尘元靖诀,奚烦夕济季圭船。
灌输况裕牢盆计,快听江淮号令宣。
四
正向金鳌蹑顶行,已闻丹凤毓雏声。
八州督是传家业,三过门知济世情。
茇舍欢忡夸绣褓,充闾诗掇琼英。
兹游未及陪筇屐,湛辈犹思策迈征。
高一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_300字

高一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_300字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泰山的古文

泰山的古文
《登泰山》张养浩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登泰山》贾鲁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游泰山六首・其二》李白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登泰山日观峰》梅尧臣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
《登泰山》杨祜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登泰山》傅光宅倚杖高临万壑巅,俯看沧海浴青天。
《登泰山》汪坦登高俯沧海,万里在目前。
《登泰山》苏濂攀萝绝磴上云端,石蹬萦纡路几盘。
《登泰山》王遴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登泰山》王士祯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登泰山》宋思仁绝磴千盘近紫穹,最高峰顶独梯空。
《登泰山》张士范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登泰山》查慎行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
《登泰山》包桂中天门外梵仙乡,枫叶初经九月霜。
《登泰山》刘绎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登泰山》李健石蹬盘空入杳冥,松篁交翠夹山陉。
《登泰山》陈昌言晓登泰山道,行行入烟霏。
《登泰山》朱孝纯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勇攀明月高峰,仰拜杉仙真人

勇攀明月高峰,仰拜杉仙真人——春节冰雪中登山纪实【艺为欢2012-2-2】明月山,又名龙驹山,为九党荆山支脉,经攸县、株洲县交界处进入醴陵贺家桥镇,在市境绵亘数十里,止于铁河以西的渌水南岸。
主峰高峰,海拔859.6米,为醴陵最高峰,与北面的天花台和军山遥相对峙。
关于明月山的名称由来,旧志谓:“峰峦高耸,圆梵如月,故名”。
《名胜志》称:“月出光耀先见,谓之明月。
”《郡国志》记:“明月山在醴陵县,上有白石,状如明月,照农者夜耕”。
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每逢干旱,州府尝命取明月山白石,置于明月池上,以祷山祈雨。
高峰多石英脉,裸露处恰呈圆形,洁白光亮,月夜映照,恰似又一轮明月。
高峰上有杉仙洞、杉仙墓、云谷岩、龙须滩等。
传说杉仙俗姓陈,名皎,唐代广东潮阳世家子弟,任弘农(郡名,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北)太守时,当地暴发蝗灾,陈皎组织百姓防治有方,获得好收成。
后弃官来醴陵高峰修道,跨鹤飞仙,人称杉仙真人。
杉仙肉身葬于高峰,石墓高1.8米,长约7.5米,宽约6.5米。
故高峰又叫灵骨山。
传说为解决杉仙在高峰修墓麻石,吕洞宾施法,将麻石变成羊群赶上高峰后,再显现为麻石。
被一樵夫看破,惊呼:“这些羊都是麻石变的!”还未爬上峰顶的“羊”,都现形为石块,散卧于山径间。
杉仙真人治虫有神效之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景仰其能为民解困,便在山下靠近醴攸交界处的贺家桥培贤村修建杉仙殿,以为纪念。
过去,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先晚,山下许多百姓登高峰观日出。
清晨,在杉仙墓前焚香祭拜,燃炮杀牲,祈求杉仙庇佑,并用鸡血溅纸婆官,带回插在田中,以驱虫保丰收。
壬辰正月初三,冰雪尚未融化,吾兄弟四人按惯例登明月高峰(春节爬高峰,已有十余载)。
至山脚,方晓遍山积雪均成冰,而余尚着皮鞋!无奈随兄弟艰难上爬,其间不断摔滑而下,幸有兄弟推拉拦档,才勉强至山顶。
在峰顶,奇遇二十四年未见同学辉!由上而下望,陡滑危岭、峻峭悬崖,令人不寒而栗。
祭拜毕,下山,余几次直滑而下至悬崖边,惊恐万分。
青城山上清宫对联

青城山上清宫对联
于今百草承元化
自古名山待圣人
——于右任题青城山前山上清宫山门对联
隔断红尘三十里
直上江源第一峰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上清宫
试从平旦时观我
直到最高处抬头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上清宫观日亭
腾空双屐云中插
隔岭一峰天外来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上清宫壮观台
河声岳色精神在
虎仆龙宾左右偕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上清宫后殿角门[门楹]
高拱玉清,尊无二上
宏开金阙,默运三元
——清·周盛典题青城山前山上清宫正殿对联
道德五千,名言通圣典
楼台十二,仙境在人间
——高志元题青城山前山上清宫茶楼
绝顶望秋波,奔腾玉垒超三峡
名山宠道德,管领青城第一峰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上清宫呼应亭楹联
见道发就硎,自叩元门齐宠辱
秉均孰为偶,须知佳会有因缘
——佚名题青城山前山上清宫左廊
钟敲月上,碧歇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
鸟送春来,风吹花去,是人间,不是人间——张星楼题青城山前山上清宫斋楼
呼吸化三丹,步步凌空,此中自有长生术
鸳鸯侍二井,心心相应,由来平担半边天——陈漫漫撰、维西书题青城山前山上清宫右廊。
李白描写仙人的诗

李白描写仙人的诗1.仙人垂手叱风云,倚天长啸下银门。
2.仙王跃马南朝去,瑞气随风逐明星。
3.仙翁闲步青云外,驾云游转两三载。
4.绝顶一蓬云气秀,高峰无缺盖苍苔。
5.我欲渡天乘白鹤,笑傲江湖没烦恼。
6.仙宫半隐云遮日,白石终年雨洗无。
7.仙舟飞入桃花谷,碧树红花醉仙乡。
8.仙界星空镜中开,夜莺啼月梦幽台。
9.君看仙人宫阙阔,万枝白玉镇瑶台。
10.仙山惹我心悠悠,凤去鸾颓凤岐头。
11.追随仙子归何处,月洞风台别有秋。
12.我欲凌霄攀日月,万仞云归雁别愁。
13.乘风翱翔天地间,仙魂不负五千秋。
14.仙风初起红霞散,玉池花海云初开。
15.怡然仙室云烟散,翩跹仙子起舞来。
16.我尝神仙蘂膏露,天坛月映朗之堂。
17.晓风劲吹瑶草香,仙醪琼浆醉洞庭。
18.我将归去神宗远,与月共歌万仞山。
19.倏忽仙子归云隐,几番回首舞飘拂。
20.杳杳仙妃台上起,清香遍洒玉琼楼。
21.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22.星临万户动,火急云缭绕。
23.遗我古琴斫,有谷自依依。
何不抱空镜,放声心亦飞。
24.明朝整白裘,青松倚弟分。
2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6.貂蝉城辇辇,我心服义流。
27.洞衫岛上住,风雨朝来长。
28.二十五弦直,命诵复调同。
29.自是天地间,钟塔弄一个。
30.三十来想道,长如君所有。
31.重门出战中,随人情发石。
32.黄河滔滔遥,江月向何高。
33.少小得饶迟,一春纷如席。
34.东门一起山,十年别听归。
35.百越用无名,谁令空酒未。
36.引里春风发,遥破楚云门。
37.堪泻鼻神而。
我们可或他人归长至此。
38.车来鸣吲声,似尉德上。
39.竹风连上临,金乌蟾酊维。
40.终军听朝彻,庆王在楚多。
41.月童闲引碧芙蓉,松影清高溪上风。
42.虚翰席冷烟霞没,孤舟星落风浪清。
43.凝思静室萦香气,洗浣寒池峰影移。
44.丛篁节幌高高近,萦云谷影结茅翁。
45.習習和风吹紫芝,磨磨修竹籍新薇。
46.山顶清云无迹迹,石间幽草有芊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勇攀明月高峰,仰拜杉仙真人——春节冰雪中登山纪实
【艺为欢2012-2-2】
明月山,又名龙驹山,为九党荆山支脉,经攸县、株洲县交界处进入醴陵贺家桥镇,在市境绵亘数十里,止于铁河以西的渌水南岸。
主峰高峰,海拔859.6米,为醴陵最高峰,与北面的天花台和军山遥相对峙。
关于明月山的名称由来,旧志谓:“峰峦高耸,圆梵如月,故名”。
《名胜志》称:“月出光耀先见,谓之明月。
”《郡国志》记:“明月山在醴陵县,上有白石,状如明月,照农者夜耕”。
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每逢干旱,州府尝命取明月山白石,置于明月池上,以祷山祈雨。
高峰多石英脉,裸露处恰呈圆形,洁白光亮,月夜映照,恰似又一轮明月。
高峰上有杉仙洞、杉仙墓、云谷岩、龙须滩等。
传说杉仙俗姓陈,名皎,唐代广东潮阳世家子弟,任弘农(郡名,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北)太守时,当地暴发蝗灾,陈皎组织百姓防治有方,获得好收成。
后弃官来醴陵高峰修道,跨鹤飞仙,人称杉仙真人。
杉仙肉身葬于高峰,石墓高1.8米,长约7.5米,宽约6.5米。
故高峰又叫灵骨山。
传说为解决杉仙在高峰修墓麻石,吕洞宾施法,将麻石变成羊群赶上高峰后,再显现为麻石。
被一樵夫看破,惊呼:“这些羊都是麻石变的!”还未爬上峰顶的“羊”,都现形为石块,散卧于山径间。
杉仙真人治虫有神效之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景仰其能为民解困,便在山下靠近醴攸交界处的贺家桥培贤村修建杉仙殿,以为纪念。
过去,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先晚,山下许多百姓登高峰观日出。
清晨,在杉仙墓前焚香祭拜,燃炮杀牲,祈求杉仙庇佑,并用鸡血溅纸婆官,带回插在田中,以驱虫保丰收。
壬辰正月初三,冰雪尚未融化,吾兄弟四人按惯例登明月高峰(春节爬高峰,已有十余载)。
至山脚,方晓遍山积雪均成冰,而余尚着皮鞋!无奈随兄弟艰难上爬,其间不断摔滑而下,幸有兄弟推拉拦档,才勉强至山顶。
在峰顶,奇遇二十四年未见同学辉!由上而下望,陡滑危岭、峻峭悬崖,令人不寒而栗。
祭拜毕,下山,余几次直滑而下至悬崖边,惊恐万分。
登程虽艰,可余乐无穷、收益多多,故以博客而记之。
山脚下人家,地处虽偏僻,但显得安宁详和
艰难往上爬,虽苦也很乐
山中美丽的雪景
爬至半山腰,已是全身汗湿、热气腾腾
望着前面最陡的至峰顶的路,有些犹豫了。
到达峰顶,开始虔诚地烧香祭拜,祈求今年大丰收。
兄弟四人在峰顶合影
峰顶遇到20多年未见同学辉
杉仙墓,墓碑上刻“唐朝钦封明月高峰得道加封显应陈公杉仙老真人墓攸醴湘”字样。
小心翼翼下山,生怕滚下万丈悬崖
就是这条蜿蜒曲折、冰雪覆盖的小径直通峰顶墓地
这就是我们艰难走过的路
穿着皮鞋下山,一路就是这样身不由己的滑下去,一不小心就会滑到悬崖边。
下到半山腰,再回望刚刚征服的这座富有灵气的高峰,心里感到无比欣慰。
终于下到了山脚,仰望这巍巍高峰,满腹惆怅、一片茫然。
落日斜阳,映射着冰封的世界,分外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