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点与燃点试验
沥青闪点与燃点试验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沥青闪点与燃点试验克利夫兰开口杯法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 O C)测定粘稠石油沥青、煤沥青及闪点在79 ℃以上的液体石油沥青材料的闪点和燃点,以评定施工安全性时使用。
2 仪具与材料2.1 克利夫兰开口杯式闪点仪:形状及尺寸如图1 。
它由下列部分组成:2.1.1 克利夫兰开口杯:用黄铜或铜合金制成,内口直径Φ63.5 m m ±0.5 m m ,深33.6 m m ±0.5 m m ,在内壁与杯上口的距离为9.4 m m ±0.4 m m 处刻有一道环状标线,带一个弯柄把手,形状及尺寸见图2 。
2.1.2 加热板:黄铜或铸铁制,直径145 m m ~160 m m ,厚约6.5 m m 的金属板,上有石棉垫板,中心有圆孔,以支承金属试样杯。
在距中心58 m m 处有一个与标准试焰大小相当的Φ4.0 m m ±0.2 m m 电镀金属小球,供火焰调节的对照使用。
加热板如图3 。
2.1.3 温度计:0 ℃~400 ℃,分度为2 ℃。
2.1.4 点火器:金属管制,端部为产生火焰的尖嘴,端部外径约1.6 m m ,内径为0.7 m m ~0.8 m m ,与可燃气体压力容器(如液化丙烷气或天然气)连接,火焰大小可以调节。
点火器可以150 m m 半径水平旋转,且端部恰好通过坩锅中心上方2 m m 以内,也可采用电动旋转点火用具,但火焰通过金属试验杯的时间应为1.0s 左右。
2.1.5 铁支架:高约500 m m ,附有温度计夹及试样杯支架,支脚为高度调节器,使加热顶保持水平。
图1 克利夫兰开口杯式闪点仪(单位:m m)1 -温度计;2 -温度计支架;3 -金属试验杯;4 -加热器具;5 -试验标准球;6 -加热板;7 -试验火焰喷嘴;8 -试验火焰调节开关;9 -加热板支架;10 -加热器调节钮2.2 防风屏:金属薄板制,三面将仪器围住挡风,内壁涂成黑色,高约600 m m 。
使用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试验器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试验器安全操作规程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试验器是一种专业测量石油产品的性能指标的仪器。
使用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安全操作规程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正确使用仪器,以下就是详细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环境1. 在使用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试验器时,要确保操作环境内的通风良好,避免操作环境中出现易燃易爆气体的积累,同时还应该避免阳光直射等直接暴露于高温环境中。
2. 操作环境应该保持干燥,室内湿度不宜过高。
3. 操作环境内要保持清洁,避免发生过度撞击、跌落和水浸等情况。
二、操作人员1.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石油产品知识和经验,了解本仪器所有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并应该合理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
3. 操作人员应该遵守本公司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在操作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切勿违反操作规定。
三、仪器1. 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各个部件的状态,并确保操作人员已经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设备。
2. 仪器需要在水平面上稳定放置,并确保表面没有易燃易爆物质,避免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
3. 操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各个部件的状态良好。
4.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遵守本仪器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并要时刻留意设备是否存在过热等现象。
四、操作方法1.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时,应该先将仪器的加热器温度调至所需的温度值,并使用合适的热敏感试纸来进行测试。
2. 操作人员需要在操作过程中用防护手套,避免热辐射对手部的影响。
3. 操作人员应该时刻关注仪器运行过程中的变化,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避免造成危害。
4. 操作完成后,应该先将温度调节器的开关设置为“关”,然后再关闭仪器的电源和气源。
正确的操作和使用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试验器是保障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操作人员要时刻关注仪器的运行状态,避免损伤仪器和危害自身安全。
同时,为了确保设备能够持续运行高效,应该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闪点和燃点

闪点和燃点区别以及测试区别闪点又叫闪燃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初次发生闪光时的温度。
各种油品的闪点可通过标准仪器测定。
闪点温度比着火点温度低些。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
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
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闪点在一稳定的空气环境中,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被闪燃时的最低温度闪点就是可燃液体或固体能放出足量的蒸气并在所用容器内的液体或固体表面处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燃油表面上蒸发的油气增多,当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以明火与之接触时,会发生短暂的闪光(一闪即灭),这时的油温称为闪点。
测定闪点的方法有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两种,开口杯法测定的闪点要比闭口杯法低15—25℃,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待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燃点高于闪点。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
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油品越轻,闪点越低。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
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用闭口闪点测定器测定的闪点称闭口闪点,一般用以测定轻质油品。
闪点越高越安全。
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质的项目。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以上的为可燃品。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_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三、课题: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润滑油闪点测定
组:
测定值 修正值 心得体会 测定值
润滑油燃点的测定
组:
:
平均值:
平均值:
三、课题: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机油闪点与燃点的测定
组:
闪点的测定 测定值 修正值 燃点的测定 测定值 修正值 心得体会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二、基本知识概述
(二)、测定闪点的意义
闪点是评定石油产品储藏、运输及使用安 全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指标。 1.从油品闪点可判断其馏分组成的轻重。 2.从闪点可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三、课题: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一)、测定原理
将样品倒入试验杯至规定的刻度线,先迅速升高试 样的温度,当接近闪点时再缓慢地以恒定的速度升温 。在规定的温度间隔,用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扫过试验 杯,使试验火焰引起试样液面上部蒸气闪火的最低温 度即为闪点。如需测定燃点,应继续进行试验,直到 试验火焰引起试样液面的蒸气着火并至少维持燃烧5s 的最低温度即为燃点。 在环境大气压下测得的闪点和燃点用公式修正到标 准大气压下的闪点和燃点。
石油产品 闪点和燃点的 测定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 3536-2008
目录 1 学习目标
石油产品 闪点和 燃点测定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2 基础知识概述
3 课题: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4、 总结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闪点、燃点的定义及测定意义; 2、掌握开口杯法测定闪点的原理; 能力目标 1、掌握SYD-3536开口闪点实验器的操作方法; 2、能够熟练运用开口杯闪点测定仪准确测定石油产品 的闪点; 3、通过测量油类及燃料的闪点,以加强对闪点的概念 及测定闪点的意义认识;
石油产品闪点及燃点的测定

石油产品闪点及燃点的测定一、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GB/T261-91闭口闪点测定器实图1、试验步骤闭口闪点测定器(见图1)1).将试油注入油杯至环状刻线处,试样的水分超过0.05%时必须用新煅烧过的硫酸钠、食盐或无水氯化钙进行脱水。
2.)注油时试油和油杯的温度不能过高。
闪点在100 ℃以下的,试油和油杯温度不应高于室温;闪点在100℃以上的,也不应高于80℃。
3.)将装好试油的油杯,放在空气浴的电炉中,盖上干燥、清洁的杯盖,插入闭口闪点温度计。
4).试验加热时要注意温升速度的控制。
闪点低于50℃的试油,温度每分钟升高1℃,并进行不断搅拌。
闪点高于50℃的试油,到预计闪点前40℃时,调整加热速度,使在预计闪点前20℃时,升温速度能控制在每分钟升高2~3℃,并进行不断搅拌。
5).试油温度到达预期闪点前10℃,进行点火试验。
闪点低于104℃的试油每升高1℃点火一次;高于104℃的试油每升高2℃点火一次。
点火器的火焰调到接近球形,其直径为3~4mm。
试油在全部试验期间均应进行搅拌,仅在点火时才停止搅拌。
点火时,使火焰在0.5s内降到杯上含蒸气的空间中,留在这一位置1s立即迅速回到原位。
如看不到闪火,就继续搅拌试油,按要求重复进行点火试验。
6).当试油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闪点的测定结果。
得到最初闪火后,按要求重复点火试验,如能继续闪火,则测定结果有效,如不闪火,则测定结果无效,必须更换试油重新进行试验。
2、石油产品闪点(闭口杯)测定影响因素1).升温速度的控制。
加热速度过快时,单位时间内给予试油热量多,试油蒸发量大,油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浓度容易达到爆炸范围,影响测得结果的准确性。
2).点火用的火焰大小、离液面高低及停留时间长短对闪点影响很大。
点火用的火焰比规定大时,则所得结果偏低。
火焰在液面上移动的时间越长,离液面越低,则所得结果偏低,反之则偏高。
3.)试油含水的影响:当含水试油加热时,油中少量水分气化,使油面上方混合气中油蒸气浓度小,导致闪点偏高。
开口闪点与燃点测定(1)实验

开口闪点与燃点测定(1) 实验液体开口闪点与燃点测定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开口闪点测定仪测量液体的闪点、(火—焰点和)燃点。
二、实验内容,使用开口闪点测定仪测定规定液体(松节油和甘油)的开口杯法闪点(或测火焰点)和开口杯法燃点(三、实验装备本实验使用sYP—100l—(克利夫兰)型开口闪点测定仪对松节油和甘油(或其它品种)的闪点(或测火焰点)与燃点进行测定。
(一)仪器组成该仪器为半自动装置。
仪器结构见图1。
图1 克利夫兰开口闪点测定器1、电源开关(波动开关);2、指示灯;3,点火扫划开关(自锁按扭开关);4、点火器;5、温度计架;6、温度计;7、克利夫兰油杯;8、电炉;9、电炉加热调节器该仪器由克利夫兰油杯、点火器、,电炉、温度计等组成,其主要规格如下:1、克利夫兰油杯:材料为H62,内径为63.5 mm?0.25。
杯深为33mm?0.1在距上口边缘9.5mm ?0.5内壁处百一道刻线,油杯表面光壳。
2、点火器:由进气管、气流调节阀和火焰比较球组成。
喷口直径0.6,0.8mm按照试验方法规定,可把火焰调节成4 mm球形火焰。
3、电炉:由220V,400w片状加热器和电炉体组成,根据使用要求,通过电炉加热调节器控制开温速度。
4、温度计:,6?,400?分度为2?,技术要求符合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GB514—75标准的规定。
5、电气装置:由—套电子调压线路和半自动点火装置,包括双向可控硅,双向二极管、电阻,电容、指示灯,波动开关、电位器。
自锁按扭开关,可逆马达,微动开关等组成。
见附图2。
(二)测试步骤及注意事项:1、该仪器按照ISO2592—73闪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的规定使用。
将试剂倒入朋夫兰油杯至刻线,把油杯放在电炉上,调节好点火装置和温度计的高度,调节好火焰的大小,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按波动开关,接通电源,指示灯亮,电炉加热开始,按照ISO2592—73的规定,有电位器控制升温速度,在预期闪点前28?时,按自锁按扭开羌点火抒点火。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GB/T 3536-2008规定了用克利夫兰开口杯仪器测定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方法。适用于除燃料油(燃料 油通常按照GB/T 261进行测定)以外的、开口闪点高 于79℃的石油产品。
试验原理
将样品倒入试验杯至规定的刻度线,先迅速升高试样 的温度,当接近闪点时再缓慢地以恒定的速度升温。 在规定的温度间隔,用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扫过试验杯 ,使试验火焰引起试样液面上部蒸气闪火的最低温度 即为闪点。如需测定燃点,应继续进行试验,直到试 验火焰引起试样液面的蒸气着火并至少维持燃烧5s的 最低温度即为燃点。在环境大气压下测得的闪点和燃 点用公式修正到标准大气压下的闪点和燃点。
试验结果
报告
结果报告修正到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的闪点和燃 点,以℃为单位,且结果修约至整数。
精密度
按下述规定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95%的置信水平)。
重复性,r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同一仪器,按照相同 的方法,对同一试样连续测定的两个试验结果之差对于 闪点和燃点均不超过8℃。
再现性,R
夫兰开口杯法)
概述
闪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 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 低温度。闪点的高低与试验容器有关,闭口和开口闪 点的差别很大。用规定的闭口杯闪点测定器所测的闪 点称闭口闪点,用规定的开口杯闪点测定器所测的闪 点称开口闪点。以℃表示。
闪点是微小的爆炸,并不是任何油气和空气的混 合气都能闪火爆炸,闪火的必要条件是:混合气中烃 或油气的浓度要有一定的范围。低于这一范围,油气 不足,高于这一范围,则空气不足,均不能闪火爆炸 。必须在这上下限范围之内才能闪火、爆炸。在测闪 点时,通常测出的是样品闪火的下限温度,就是加热 使它们的蒸气含量在空气中增高而达到闪火下限。低 沸点油品(如煤油和轻质油品)的闪点通常都是指爆 炸上限温度。高沸点油品的闪点一般都是测定其爆炸 下限温度。
闪点燃点的测试方法

状空间,然后从底部进入内套管。空气流量用转子流量计或其他适宜的装置测定。参考空气校正
曲线(图 2)。
69
中
国
分
析
3.2 3.3
网 控温装置 精密温度数字程序控制仪或其他能测量温度准确至 1℃的装置。
点火器 内径为 1.6mm,火焰长度为 19mm 的点火装置。燃气为丁烷。
3.4 天平感量为 100mg。
A1.7 关闭燃气阀。停止加热。关闭空气进气阀。打开通风橱的排风扇。 A1.8 取出试样盘,清理干净,进行下一次试验的准备。每次升温之前,试验炉必须冷却到 50
分 ℃或更低。
A1.9 若试验炉内集存的残渣影响空气正常流通时,须及时清理试验炉。
析 A1.10 若 5min之后着火或没有着火,则根据情况降低或提高热电偶T2的指示值 50℃,恒定 15min,
6.1.1.6 观察试样分解放出的气体点火源点着时,T2指示的空气温度及Tl指示的试样温度,若试 样温度迅速升高,此时T2指示的就是闪点的第一近似值。 6.1.1.7 关闭燃气阀。停止加热。关闭空气进气阀。打开通风橱的排风扇。
6.1.1.8 取出试样盘,清理干净。进行下一次试验的准备。每次升温之前,试验炉必须冷却到
用新的试样重新试验,确定出最低着火温度。然后,从比最低着火温度低 10℃重新开始试验,观 察并记录试验现象。每次降低温度 10℃,直至测定出在 15min内不着火的温度。
网 A1.1 1 把观察到的试样放出的分解气着火时T2指示的最低空气温度作为该材料的闪点。
A2 最低自燃点的测定 A2.1 按照 A1 章规定的试验步骤操作,但不使用点火器点燃。
如果根据 5.2 或 5.4 的规定,试验没有观察到自燃点,测定最低自燃点则应从高于根据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