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前再看妈妈一眼
经典爱情-盲人黄慎和光明女孩牵手幸福

经典爱情-盲人黄慎和光明女孩牵手幸福12岁那年,他的眼睛彻底瞎了“刚学会吃饭就会吃药”,这句话可以用来描述黄慎的童年。
黄慎的父母原本都在上海铁路系统工作,1978年,独子黄慎出生。
年轻的他们还没享尽为人父母的天伦之乐,小黄慎就于出生后一月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继而又患上了佝偻病和支气管哮喘。
半夜挂急诊、打针吃药于是成了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
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小黄慎已经是命运多舛了,但病魔并没有就此放过他。
1986年的一天,小黄慎瞪着眼“啪啪”用手拍着桌子四下找筷子,而筷子明明就在他眼前。
他着急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眼睛看不清楚。
”母亲陈敏元急忙带他到医院检查。
医生的结论简单明了:先天性青光眼,而且已经到了晚期。
这一句话,对这已经是多灾多难的三口之家,无疑是晴天霹雳!难道孩子从此就要面对失去光明的命运了吗?他才9岁,不能没有眼睛啊!小黄慎又上了手术台。
却不料开刀治疗引起了哮喘、心力衰竭的并发,小黄慎鼻子里插着氧气管,两手吊着静脉注射液,头像炸开了一样疼,胸口闷得连一口水都咽不下,肚子饿了也什么东西都不能吃。
这些连成年人都无法承受的痛苦,统统加到了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身上。
病在儿身,痛在娘心。
母亲寸步不离,用轻轻的按摩和温柔的安抚来减轻孩子的病痛。
孩子喜欢听故事,妈妈就握着孩子的手讲,孩子平静下来了,但只要故事一停,小黄慎又哭闹了起来。
妈妈就一直不停地讲,一天七八个小时,忘了吃饭,忘了疲劳。
就这样度过了最艰难的抢救期。
1988年春节前,黄慎的病情又恶化了,头疼得在地上打滚,吃什么药都无济于事,以前喜欢听的故事也没办法让他平静下来。
情急之下,外祖父请来了一位练气功的朋友。
神奇的是,半小时气功治疗,孩子的头疼居然大大减轻了。
小黄慎见状,“扑通”一下跪在气功师前,央求要跟着学气功治眼睛。
气功师也给他感动地流了泪。
从此,母亲便开始学起了气功,自己学会了再手把手教给孩子。
黄慎很懂事,跟妈妈一起去气功辅导站,都是自己灌好了水带去喝,一路走过去,难得乘次车。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沂市直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与解析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沂市直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一、选择题1.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A.《论演说家的教育》B.《大教学论》C.《教育学研究》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2.亮亮在实验室考察颜色的种类对人视觉的影响,小华在日常的教学环境条件下考察当堂复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两人研究方法的不同点在于()A.有无研究假设B.有无自变量C.有无因变量D.控制额外变量3.“揠苗助长”,这种做法违背了个体发展的()规律。
A.阶段性B.顺序性C.整体性D.不平衡性4.王老师在布置学生做树叶贴画时,告诉学生要保护植物不乱摘树叶。
通过捡拾树叶等收集材料,这体现了教学的()A.启发性原则B.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5.“夫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
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士为贤,而今教育之最重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度。
”这充分体现了()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外在目的本位论D.国家本位论6.关于概念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杯子”这个概念,反应了各种杯子所共有的本质属性B.概念是在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C.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和概念程度,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D.称所有不同的车辆为“车辆”,这是概念形成中抽象化阶段7.下列选项中,()强调了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A.伤仲永B.孟母三迁C.双生子爬梯实验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8.新加坡《联合早报》曾报道,美国已经开始反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种观点,因为在实际中,来自教师的表扬经常会“过量而轻率”不但对学生无益,反而会干扰他们学习。
关于表扬和批评,描述有误的是()A.表扬能使学生找到自我归属感,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表扬多于批评B.表扬学生要抓住时机,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C.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不能采用现身说法的迂回式批评方法D.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尤其是较为严厉的批评时,应尽量选择没有他人在场的时候9.童童在读书时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甲小朋友为了帮助妈妈打扫卫生,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小朋友为了偷吃糖果,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姐姐让童童判断谁犯的错误更大,童童毫不犹豫的指向了甲小朋友,说明童童处于道德认知发展的()A.无律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自我阶段10.某市所在中学进行教学改革,提倡精讲少讲,多练多做,规定所有教师每堂课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这项规定侵犯了教师的()A.教育教学权B.指导批评权C.民主管理权D.学术研究权11.大多数中学生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基本不借助强力的纪律来约束自己,但是需要轻微的提示。
提篮春光看妈妈800字作文

提篮春光看妈妈800字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800字作文黑影幢幢的岸边依稀可以看见几位瘦弱女子的身影焦急地等待着什么。
基本上每个夜晚,只要有夜航船归来之日,都可以看见容颜已逝的她们,她们不是在等待什么,只是在期盼归来人中是否有自己的孩子。
《夜航船》中勾勒出这样一幅扣人心弦的画面,让人震撼不已。
早在唐朝,那位叫孟郊的诗人就吟唱过"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千古绝句。
对母亲而言,子女懂得"报得三春晖"更好,更多的却只是希望子女一生的平安和健康。
孩子都在成长中,也都要远离母亲去闯荡一片天。
在她身边时,我们都没有抬头仔细地看过母亲。
直到离别之际,想起再也没有如此近距离地端详她,远方的我们唯能登高望远、遍插茱萸、低头静思而已。
长至十八岁,我眼中的母亲一直是个大度、聪明、果敢的女子,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支撑起一个家。
一件晴天霹雳的事降临到母亲的身上,因为不愿影响我的学习,母亲依然故作坚强。
我开始习惯在吃饭时抬头看着她的眼睛,那份背后的脆弱让我洞悉。
今年的母亲节,春末夏初的时节,伴着春天母爱般的温暖阳光和夏季依稀的香气,我开始了解母亲,透过那清明的眼神,找到最纯挚的爱。
想起纳兰性德的'《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像极了天底下的母亲。
然而我们太多的时候在一味索取她的爱却连一个简单的回眸与感谢都没有,而母亲们,一直在无私地奉献着,不求回报,也无怨无悔。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疚恨总要深植在离别的心中,尽管他们说世间万物终必成空。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即一直都要这样错过。
花枝满丫的昨日,又要错过今朝。
”我们都在这样错过,是不是不该再错过了呢?母亲就这样为我们操劳一生,正如春光为世间万物贡献自己孤独静谧的一生,我们应该懂得感悟和珍惜。
"十年踪迹十年心",待十年后我们也为人之母,方才了解母亲那深深的爱,是否有些迟?不如现在,我们在提篮春光的时节,伴着淡淡的清新抬头看看妈妈,看看她那深情的眼眸和无穷无尽的爱。
以另一个视角看母亲的作文

以另一个视角看母亲的作文
哎呀,我妈又开始在厨房里忙活了。
你听那锅铲的声音,就知道她肯定在给我们准备什么好吃的。
她每次做饭都那么用心,每道菜都是满满的爱啊。
我妈真是个逛街达人。
每次陪她去逛街,她总是能找到那些特别实惠又时尚的东西。
她买衣服时,总会试试这件又试试那件,嘴里还嘀咕着“这件怎么样?会不会显得我太年轻了?”哈哈,真是个可爱的老妈。
晚上,我经常看到妈妈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发呆。
我猜她可能在想我们,也可能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每次看到她这样,我都觉得母爱真的好伟大,她为了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却从不求回报。
有时候,我会翻出家里的老照片,看到妈妈年轻时的样子,真的好美啊。
那时的她,笑容灿烂,充满活力。
再看看现在,虽然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母爱却从未改变。
每次看到这些照片,我都更加珍惜和感激她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根底百花园(41 分)一、在下面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4 分)蒙.(méng měng)古包 勾画.(lēi lè) 笨拙.(zhuō zhuó)参.(cān cēn)差 苍穹.(qióng qiǒng) 摇曳.(yè yě) 烟渚.(zhū zhǔ) 硕.(shuòsuò)大 二、读拼音写词语。
(8 分)huā lěimǎ tíyī sh ɑnɡ dòu fu()()( )( )dì tǎn diǎn zhuì fú àn dān bó ()()() ()三、辨字组词。
(4 分)⎧⎪雅〔〕 ⎧⎪微〔 〕 ⎨ ⎪⎩稚〔 〕⎨ ⎪⎩徽〔 〕⎧⎪陈〔 〕 ⎧⎪蹄〔 〕 ⎨ ⎪⎩阵〔〕⎨ ⎪⎩啼〔〕四、写出下面加点词的近义词。
(3 分)1. 静.寂.的草原吵闹起来。
( )2. 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 )3. 在细雨迷漫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 )五、用“奇”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括号里。
(4 分) 1.关于丁香结的说法是怎么来的,我很()。
2. 站在草原上,我真想吟诵一首()的小诗。
3.真( ),我到底错在哪儿了?4.麋鹿的样子长得很( ),老百姓管它叫“四不像”。
六、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写词语。
(13 分)( )色欲( ) 硕大无( ) ( )( )自怜( )( )千里心( )神往孤芳自( )1.写出三个含“然”字的四字词语:、、。
2 .写出三个“AABB”式词语:、、。
3.遥远的晴空,嫩绿的草坪,潺潺的流水,如此情景,怎能不令人?七、按要求做题。
(5 分)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河。
(改为比方句)2.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观察。
(缩句)3.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
当妈妈的眼睛快致盲了时候,作文

当妈妈的眼睛快致盲了时候,作文
嘿,你知道吗?昨晚我看了场电影,简直是惊心动魄!剧情反转再反转,让人完全猜不透结局。
今儿早上,我路过那家新开的面包店,香气扑鼻啊!买了一个肉松面包,咬一口,嗯,酥脆又松软,好吃到飞起!
周末跟朋友们去了海边,海风真大,吹得我头发都乱了。
但站在沙滩上,看着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涌来,心情都变好了。
昨晚加班到深夜,真是累成狗了。
不过想想今天能休息,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毕竟,努力才会有回报嘛!
话说,我最近迷上了一款手游,玩得不亦乐乎。
里面的角色设计得太可爱了,每次闯关成功都超有成就感。
读目送有感目送读后感范文

读目送有感目送读后感范文目送读后感字_读目送有感字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
散文。
特别喜欢她写的亲情,抒情、真切、含蓄,并为之深深感动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目送读后感1500字,希望能帮到大家!这是一个关于时光的故事,生命的反思。
——题记。
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性散文,“把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化作”刻骨铭心的痛”。
(一)。
也许这部书正应了书中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不同的年龄对这句话(正如这本书),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而这些理解也会因人而异:生命中常常会有朋友的离去,亲人的离去,顾名思义——生离死别。
“天下无不散之席”,总不会有永恒的相聚,而我们,活在当下,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时光的流失是世间万物的规律,它会带走我们的亲人朋友,还有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情感,那是因为我们不断在成长,当我们正感叹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其实不知不觉我们也在改变。
一生目送——我的理解也许并不够深刻,并不够成熟,还没有经历深思熟虑的锤炼。
但我往往会经过仔细思考,来写下这些阅读中的心得,理解中的体会。
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慢慢变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
我们的一生都在目送。
(二)。
人生的道路中,我们怀揣欣赏的眼光看世界,看世间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成就背后,也许还有必不可少的奋斗过程;他们华丽的外表下,也许还有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
只有从人生中理解他人的人,才能拥有自己的一番成就,总是无用的羡慕欣赏,对自己是毫无帮助和意义的。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知道他们的成就,但却不知道他们“孤独”的人生。
目送一生——每个人都会随岁月的流逝而老去,也许没人回望自己的一生会完完全全满足吧?人性都是贪婪的,尤其在可贵的生命面前,他们往往叹息自己的财富不够,权利不大,但在这时光中,我们丢失的最珍贵的是什么?难道你愿意拥有永恒的生命?人生是旅程,一个旅伴在不断变化的旅程。
【精品】六年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质量检测试卷提升卷(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澎湃沙哑照顾轰鸣沉思困难探望呻吟
5.修改①:把“通过”或者“使”删去。
修改②:将“提高人的修养”与“增长人的知识”互换位置。
6.力;7;①;②;爪;4;②;①
7.指望期望欲望希望
8. 一面……一面……虽然……可是……不论……都……宁可……也……
9.√×√√√
二、阅读与欣赏
(一)1.环境一贫如洗
2.(1)ABCD (2)AB
3.略
4.西蒙奄奄一息,望着身边两个幼小的孩子,心想:我走了以后,谁照顾你们啊?我苦命的宝
贝!……怎么办?宝贝,一定要活下去……让妈妈再看你们一眼!
(二)1.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声音嘶哑,气力用尽,形容拼命地叫喊。
2.善良、乐于助人、舍己为人
3.父亲把自己的种子分给丢失种子的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善举,感染了周围的人,也唤醒了偷钱
人的良知。
4.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做慈善,但你可以去
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
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理解、感悟
略
三、习作例文略。
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明前再看妈妈一眼
作者:陈轶男
来源:《百姓生活》2016年第06期
2016年1月15日晚上6点半,在浙江宁波冬日的寒风里,一双浅褐色的眼睛和一双黑色的眼睛在焦急地互相搜寻。
目光对上的那一刻,两个女人的眼泪同时决堤。
冲过熙攘的人群,她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褐色眼睛的主人叫莫莉·萨诺(Molly Sano),来自美国西雅图,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大女儿继承了她和丈夫金色的头发,小儿子的脸庞却与对面的黑发女人有几分相像。
莫莉从未想过会如此顺利地找到这个素未谋面却无比熟悉的女人。
在过去的1年零8个月里,莫莉和丈夫一直在试图追寻她的身影。
他们仔细地收集起哪怕一丁点的线索,在大洋彼岸拼凑着她的模样。
几经努力,彼此终于走到了一块儿。
“我真的舍不得!我是真的舍不得!”莫莉面前的这个女人,哭得不能自已,用双手紧紧地握住莫莉的右手。
几年前,这个女人遗弃了自己的儿子,她刚刚知道,孩子后来被送到了福利院,随后又被远在美国的莫莉收养。
当两个母亲正在倾诉的时候,她们共同的儿子龙淼,正在9000多公里外美国西雅图的深夜,和姐姐米拉睡得香甜。
无奈的遗弃
这一场远隔重洋的千里寻亲,缘起源于一封信。
2014年5月的一个早晨,莫莉接到了来自美国收养机构的电话。
“我在这一行工作十几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一封信,其他的顶多是在小纸条上留下一两句。
”工作人员的声音略带激动,“相信我,这里的每一句话都在说,你应该去找他们。
”
那是莫莉把养子龙淼接回美国的3个月后。
这个30岁的年轻妈妈想起来,她曾通过收养机构,向龙淼原在的宁波恩美儿童福利院索要更多的资料。
一封信的扫描件传了过来。
龙淼被人发现时,这封信出现在他的襁褓里,是孩子的亲生父母所写,字迹歪歪扭扭,字里行间满是悲痛和绝望。
大儿子天生失聪,医生说要做人工耳蜗,可是他们的条件很差,“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龙淼出生后,竟又同样失聪。
亲生父母在信里乞求:“求求你们,救救这可怜的小生命吧!”
从那一天起,莫莉和丈夫就决定,寻找大洋彼岸这对陌生的中国夫妻。
2016年1月12日,莫莉第二次来到宁波。
莫莉上一次来到这里是在2014年2月,来接养子,一名被遗弃在宁波一个小区门口而后被送到福利院的聋人弃儿。
以入院的年份生肖为姓,孩子被福利院取名为“龙淼”。
莫莉是一名手语翻译,丈夫是一名聋哑人。
他们听力正常的女儿米拉出生后不久,莫莉开始为她寻找一个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
他们希望是一名聋哑儿。
“在美国的聋哑人社群,收养孩子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我们家里已经在使用手语了,又有这么多的聋哑孩子需要家庭,不如就收养一个。
”莫莉说。
像莫莉夫妇这样来中国收养残疾儿童的美国家庭不在少数。
自1992年对海外开放儿童领养政策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最大的送养国之一。
目前,美国家庭共领养了数万名中国儿童,其中约有八成是特殊需要儿童,包括先天残疾或出生时患有严重病症。
就在莫莉张罗着收养孩子的同时,宁波恩美福利院决定为龙淼提交涉外送养的申请材料。
龙淼被诊断为双耳极重度感音性聋。
在这个收留着200多个弃婴的福利院,几乎没有健康婴儿。
“他就是我的儿子!”2013年7月,在网页上看到龙淼的第一眼,莫莉心里“咯噔”一下就爱上了他。
照片上的龙淼穿着黄色的衣服在地上爬,睁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小嘴微张,嘟嘟的小脸蛋可爱极了。
莫莉断断续续地看了好长时间,还从来没有哪个孩子让她有过这种“被击中”的感觉。
终于在2014年,莫莉到了宁波。
见到龙淼之前,莫莉按家族沿用“本(Ben)”的习惯为他取名为“贝内特(Bennett)”。
身为聋哑人的丈夫克里斯,还给儿子起了一个手语的名字。
聋盲人士也有美好未来
一晃两年就快过去了,龙淼已经完全适应西雅图家中的生活。
莫莉说,聪明的他学手语很快,现在已经能与家人、邻居顺畅地交流。
莫莉有时会给快3岁的儿子看他在福利院时的照片,孩子会皱着眉头用小手熟练地比划着问:“爸爸妈妈你们去哪了?姐姐去哪了?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
“我们那时候正在找你,一直在努力地找你呢。
”莫莉和丈夫一遍一遍安慰他,“找到你之后,我们就接你回家了。
”
这样的幸福时光没有持续多久。
2015年圣诞节前一天,莫莉接到儿子主治医师的电话。
医师向她宣布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龙淼被查出患有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先天性聋视网膜色素变性综合征,又称“乌谢尔综合征”,并且是最严重的一种,10岁左右会出现视力障碍,20岁左右就可能完全失明,目前的医学水平对其无法干预。
莫莉接触过很多乌谢尔综合征患者,对这种病症多少有些了解。
听到医生的宣判时,她忍不住大哭起来。
“当这个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时,真的很难接受。
”莫莉泪光闪闪,“很难接受去看自己的孩子挣扎、摔倒,晚上跟他聊天然后发现他看不见我了。
”丈夫克里斯得知消息,镇定地抱
紧妻子:“没事,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可以让他做得更好。
”
莫莉认识的乌谢尔症患者中,有人拿到心理学博士,有人自己开公司,有人是波音公司工程师,有人毕业于哈佛,在华盛顿当律师。
夫妻俩相信,哪怕又失聪又失明,儿子依然会很强壮,很聪明,会拥有一切他想要拥有的东西。
“在美国这是可能的,聋盲人士可以做任何事情。
”莫莉说,“这个病不会限制住我儿子的未来。
”不过,这个年轻的妈妈也深知,儿子要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就像她“在事业上很成功”的丈夫一样。
同为聋哑人的丈夫克里斯,是微软的高级工程师,本身就是给儿子的绝好榜样。
再看一眼亲生父母
儿子的夜视能力逐步减弱,看妈妈有些模糊。
莫莉希望,儿子在失明之前,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亲生父母,留下一些视觉印象。
通过儿子亲生父母留下的信,莫莉还知道,儿子还有一个亲哥哥。
鉴于乌谢尔综合征是遗传性疾病,儿子的哥哥有可能也有病,需要尽早去检查。
一场漫长的寻亲行动开始了。
莫莉给宁波恩美儿童福利院发过邮件,打过电话,又通过朋友联络到宁波的一个热心人。
当地媒体帮忙联系了当年接案的派出所,还找到了当年发现龙淼的小区保安。
在给儿子寻亲的过程中,儿子亲生父母的形象在莫莉脑海中愈发清晰。
2016年1月12日,莫莉再次来到宁波,一一拜访了帮过她忙的人,并详细询问了儿子被发现前的细节。
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莫莉一边流泪一边说:“如果找到了儿子的亲生父母,我想告诉他们,我们并不怪他们。
我们理解他们,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无力照顾淼淼。
我希望他们能够看到,孩子现在很聪明、很健康、被爱着、过得很好。
”
转折在两天后发生。
一名当地记者联系到了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听力筛查诊断中心,那里承担宁波所有新生儿听力异常的全面检查工作。
也就是说,在宁波出生的婴儿,只要听力有问题,都会去他们那里做检查。
有一名医生找出了龙淼当时的病案。
记者按照记录中的联系方式打电话过去,对方正是龙淼的亲生父母。
生母与养母见面后抱头痛哭。
片刻后,龙淼的亲生母亲挣扎着向莫莉跪下表达感谢。
龙淼的生父和生母当年在宁波打工。
因为大儿子失聪,他们想再生个儿子,希望他长大了能照顾哥哥。
第二胎生下来是个女儿,第三胎就是龙淼,也被诊断出失聪。
医生建议他们给小儿子装人工耳蜗,不然会耽误孩子。
而他们当时身上只有600块钱,他们“5年都挣不到装人工耳蜗的钱”。
于是,夫妻二人决定把孩子放到高档小区附近,希望被有钱人收养。
在送儿子走之前,妻子还为丈夫代笔写了另外一张纸条:“宝贝对不起,我们是一对没用的人,希望你能遇到一位好心的有钱人来帮助你。
”
那天早晨,龙淼的生母把孩子包裹好,放了几件衣服,一个奶瓶,一包奶粉,还有一个保平安的扎着红绳的铜钱。
龙淼的生父和兄弟骑着电瓶车把孩子带离了哭成泪人的母亲,放到小区门外一辆宝马车旁边。
他们躲在一边,直到看到儿子被人发现并报警后,才抹着眼泪离开。
“是我们上辈子积德,才给淼淼换来你这样的妈妈。
淼淼跟着我们只有受苦的命。
”龙淼的生母对莫莉说,他们拼尽全力供大儿子入读了聋哑学校,但是由于不会手语,夫妻俩跟儿子之间几乎没有沟通。
莫莉感谢龙淼的亲生父母赋予了龙淼生命,感谢他们让她拥有了一个聪明漂亮的儿子,她安慰他们,龙淼在美国会有很好的发展。
龙淼的亲生父母略感宽慰。
他们看着莫莉手机里龙淼的照片,一个说“他下巴像哥哥”,一个说“怎么变黑了”,夫妻俩都笑出了声,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脸上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