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打击乐 音乐鉴赏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打击乐——我爱北京天安门》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打击乐——我爱北京天安门》教学背景本教学课程针对大班幼儿,目的是通过学习打击乐器演奏《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曲,激发幼儿对北京、祖国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同时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1.能够领悟到《我爱北京天安门》歌曲的意义和价值,表达爱国情怀;2.能够正确演奏《我爱北京天安门》打击乐器伴奏;3.能够听懂和跟随歌曲的节奏。
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曲,让幼儿先听一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2.知识点讲解(10分钟)首先向幼儿介绍打击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然后向幼儿讲解《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模仿齐奏(15分钟)老师演示如何演奏小木鱼、铃铛和铃环等打击乐器,让幼儿跟着模仿,齐声演奏。
4.分配乐器(5分钟)老师将所有的打击乐器分配给幼儿,让幼儿亲自触摸、感受各种打击乐器,并向幼儿解释各种乐器的名称和演奏方法。
5.分组演奏(3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幼儿通过锻炼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一起演奏《我爱北京天安门》打击乐器伴奏。
6.合奏演出(10分钟)最后,将各组演奏的音乐进行合奏,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成果。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通过模仿和分组演奏,获得了一定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时间安排太赶,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展开深入,给孩子留下了空洞感。
2.教学目标设定不清:虽然本次教学旨在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协作精神,但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晋升要求并未明确,导致教学效果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对于以上不足之处,我需要反思和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尽可能把握好时间,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同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更加具体、明确,以更好的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音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五节鼓乐铿锵

人音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五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我国鼓乐文化的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激发学生对我国鼓乐文化的热爱和探究的兴趣.(二)了解鼓乐丰富的演奏方法以及鼓乐中诸音乐要素对音乐表现的作用。
(三)通过聆听《滚核桃》学会分辨绛州鼓乐头、身、尾的结构形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演唱节奏谱和旋律谱的艺术实践,从中体验其乐趣,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难点:把握演唱的准确性和了解、实践打击乐的演奏方法。
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欣赏,去领悟,去体会,不同的音乐篇章带给我们不同美的享受!这节课,我们要了解什么内容呢?接下来,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表演,请同学们来欣赏……刚才,我表演的这段音乐是同学们熟悉的《中国功夫》的片段,而用到的乐器是——鼓(同学们齐声回答)说到鼓,大家都不陌生,你们都知道的哪些种类的鼓呢?(同学回答)关于鼓,有这样一个传说……(鼓的传说)识鼓我国的鼓有很多种,有的以形制为名,有的以材料为名,还有的以节日或用途为名,最早的鼓,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先民们受打雷时轰然之声的启迪,有意识地加以模仿而发明了最早的——土鼓,顾名思义,用土烧制而成,多用于祭祀。
大鼓的特征是体积大,凸腹,常置于鼓架上,多用于宫廷仪仗,以增强庄严气氛。
手鼓,扁而小,可持于胸前。
握在手中或置于架上,以槌或手击之。
是新疆维吾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打击乐之一。
腰鼓,框用木质,两头小中腰稍粗,奏时悬于腰际,用木槌击奏。
排鼓,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的打击乐演奏家们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为原型,加以改革创新制作而成排鼓有五个或者多个音高,尺寸不同的鼓组成一套,每个鼓有两个面,两个面都可以根据乐曲的需要来调试音高,且鼓腔的两侧装有轴承,便于鼓得两个面进行转换,鼓架上端为U型,并可根据演奏者的身高调节高低。
高中音乐鉴赏 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乐器——《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五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以《滚核桃》与《锦鸡出山》两首打击乐为媒介,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乐器类型,从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风格特征、掌握民族器乐的风格和演奏方法及社会功能等相关知识、进而在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方面取得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引出我国几种民间器乐的风格与特点。
1、《锦鸡出山》是一首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瘤子”改编的一首器乐曲,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多变的演奏技巧、生动刻画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借此体现土家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绪。
2、《滚核桃》是一首山西鼓乐,演奏时使用十面各种形制的鼓和一副拍板,演奏时既有音乐本身的情绪色彩,又有演员现场表现艺术,好听又好看,抒发了劳动人民愉快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通过欣赏《滚核桃》、《锦鸡出山》,使学生了解中国打击乐的代表形式及风格特征、初步掌握打溜子和鼓吹乐的知识点。
学会简单的鼓点节奏,想象乐曲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手法。
2、艺术表现: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通过实践掌握“打溜子” “吹歌” “鼓吹乐”等表现形式,获得相关知识。
3、文化理解:欣赏代表作品,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体验打击乐的感染力。
通过律动的实践活动,体验节奏等音乐要素与情境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关系,奠定欣赏器乐作品的基础。
理解音乐的多元与大同,培养学生对民族打击乐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教学内容:欣赏《滚核桃》、《锦鸡出山》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法、实践法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小学、初中对打击乐有一定了解,比如小军鼓或者架子鼓。
但是对中国民族打击乐了解甚少。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民族打击乐,让学生对民族乐器产生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我国打击乐的风格和特点,了解简单的演奏方法。
:鼓乐铿锵-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鼓乐铿锵-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教案
1. 教学背景
《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鼓乐又是民族器乐中的精髓之一。
为了学生对鼓乐的认识和欣赏,本教案以人声模仿鼓乐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声音的表现来感受鼓乐的魅力。
2. 教学目标
•了解鼓乐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人声模仿鼓乐的方法与技巧;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欣赏能力;
•锻炼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和步骤
(1)引入
介绍鼓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感受鼓乐的独特魅力。
(2)学习人声模仿鼓乐的方法与技巧
•选择一首具有节奏感的曲目,如《锄禾日当午》等;
•按照曲目的节奏,分析出每个音符所对应的声音特点,比如“嘿、哈、嗨”等;
•学习如何呼吸和发声,让声音符合鼓乐的节奏;
•练习人声模仿鼓乐,加强协作和沟通,形成一支“人声乐队”。
(3)欣赏鼓乐作品
•选取一部经典的鼓乐作品进行欣赏,并分析其特点和表现形式;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听后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4)总结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人声模仿鼓乐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赞扬。
4.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通过人声模仿鼓乐,感受到鼓乐节奏的魅力,并形成协作和沟通的能力;
•学生对鼓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鼓乐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听后感。
5. 教学反思
•本教学方式创新,但需要复合考虑教学效果和班级人数等因素;
•学生在欣赏鼓乐作品时需要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指导和引导。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全册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全册简介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是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音乐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音乐知识、歌唱、打击乐、舞蹈等。
本文将对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的全册内容进行系统的介绍。
第一单元:基础乐理知识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关于基础乐理知识的介绍。
学生将会学习音乐符号、节奏、调式、音阶等基本概念。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乐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单元:音乐鉴赏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关于音乐鉴赏的介绍。
学生将会学习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种类的音乐类型,并尝试自己动手演奏和创作。
第三单元:声乐表演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关于声乐表演的介绍。
学生将会学习如何唱歌,包括发声、调子、节奏、咬字等。
同时,学生也将会了解剧场传统的歌曲、民间歌曲、流行歌曲等不同种类的声乐表演。
第四单元:打击乐演奏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关于打击乐演奏的介绍。
学生将会学习如何演奏打击乐器,如鼓、木琴和锣等,还将会学习演奏打击乐器的姿势、技巧以及节奏等方面的知识。
第五单元:舞蹈表演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关于舞蹈表演的介绍。
学生将会学习不同风格的舞蹈,包括古典舞、爵士舞、民间舞等,同时也将会学习舞蹈的动作、节奏、表情等方面的知识。
第六单元:音乐剧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关于音乐剧方面的介绍。
学生将会学习音乐剧的基本构成、表现形式,还将会学习剧本的编写、角色的表演、舞台布置等方面的知识。
总结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全册内容涵盖了基础乐理知识、音乐鉴赏、声乐表演、打击乐演奏、舞蹈表演以及音乐剧几个方面,为孩子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音乐感悟、表现以及兴趣的拓展。
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在音乐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幼儿园音乐社团活动总结 幼儿园音乐社团教案

幼儿园音乐社团活动总结一、活动背景1.1 目的幼儿园音乐社团活动旨在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情商和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1.2 学习内容音乐社团活动主要包括音乐鉴赏、声乐、合奏、打击乐等内容。
二、活动具体内容2.1 音乐鉴赏通过播放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情,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2 声乐老师引导幼儿学唱一些简单的儿童歌曲,并加入舞蹈动作,让幼儿在唱歌的同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3 合奏在音乐社团活动中,幼儿将学习合唱,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并学习简单的合唱曲目,如《小星星》、《三轮车》等。
2.4 打击乐通过简单的节奏乐器,如手鼓、木鱼等,让幼儿体验节奏感,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三、活动总结3.1 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社团活动,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表现音乐节奏感,唱歌更加准确,合唱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3.2 互动音乐社团活动丰富了幼儿的课余生活,增加了他们的社交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3.3 感想在音乐社团活动中,幼儿们展示了积极的学习状态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他们对音乐充满了热爱,并且愿意在音乐的世界里不断探索。
四、教育反思4.1 成效音乐社团活动使幼儿在自由、愉快的环境中获得音乐启蒙教育,激发了他们的音乐兴趣,对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2 改进在今后的音乐社团活动中,可以进一步加强音乐课程的设置,增加一些新颖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更加全面的音乐教育。
音乐社团活动对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使幼儿在愉快的音乐环境中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希望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完善音乐社团活动,为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很高兴看到音乐社团活动对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继续开展这些活动时,我们也应该深入思考和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音乐社团活动的质量,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
幼儿园教案设计:大班音乐《打击乐小小演奏家》的成果展示

幼儿园教案设计:大班音乐《打击乐---小小演奏家》的成果展示引言:音乐,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更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情感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针对大班幼儿园孩子们的特点,我们为他们设计了一套打击乐教学方案,本次展示就是孩子们在学过课程后的成果展示。
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可以了解打击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培养音乐细胞,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和团队合作精神,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打击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
(2)学会使用节拍器进行音乐节奏练习。
(3)培养孩子们在音乐中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4)促进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具备与他人在音乐中协同合作的能力。
2、教学内容:针对幼儿园大班孩子们的特点,我们选择了打击乐作为本次音乐教学的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孩子们的音乐素质和认知特点,以人性化、亲情化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进行乐器演奏、节奏练习、独奏和团队合作。
3、教学过程:(1)引导孩子回归音乐通过口味、嗅觉、视觉等方式将孩子们引入音乐的世界,唤起孩子们的兴趣。
(2)识别打击乐器介绍打击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让孩子们通过手摸、耳听等方式感知打击乐器的特点。
(3)使用节拍器教授孩子们使用节拍器进行节奏练习,让孩子们逐渐学会把握音乐的节奏感。
(4)独奏和合作教授孩子们独奏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让孩子们能够独自完成乐曲演奏。
同时也需要学会团队合作,相互配合,完成乐曲的演奏。
4、展示内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后,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为了能更好地展示孩子们的成果,我们策划了一场打击乐演奏展示。
展示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孩子们的个人独奏表演,孩子们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乐曲进行演奏。
(2)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演奏,孩子们有机会一起组成小组,协同合作完成精彩的表演。
(3)由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演奏,展现出孩子们与老师的良好默契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音乐鉴赏试题答案

高中音乐鉴赏试题答案一、听音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答案:B 《春之声》解析:选项A是《天鹅湖》的开头,选项C是《欢乐颂》的开头,选项D是《弗兰德瑞》的开头。
只有选项B是《春之声》的开头乐曲。
2. 答案:C 爵士乐解析:选项A是交响乐,选项B是合唱音乐,选项D是流行音乐。
根据题干中提到的“以钢琴、萨克斯和鼓为主要乐器”可以判断答案为爵士乐。
3. 答案:A 中国古典音乐解析:选项B是抒情民歌,选项C是摇滚音乐,选项D是现代舞曲。
根据题干中提到的“传统的琵琶和二胡”可以判断答案为中国古典音乐。
4. 答案:D 声乐解析:选项A是器乐,选项B是管弦乐,选项C是打击乐。
根据题干中提到的“唱歌”可以判断答案为声乐。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 答案:√解析:《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
2. 答案:×解析:音乐有自己的语言,它可以表达情感、讲述故事等。
3. 答案:√解析: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弦等。
4. 答案:×解析:钢琴是属于键盘乐器,而不是管弦乐器。
三、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1. 答案:多重唱解析:多重唱是指多个声部同时演唱不同的旋律。
2. 答案:赋格解析:赋格是一种以主题交替出现在不同声部的多声部曲式。
3. 答案:协奏曲解析:协奏曲是由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演奏的一种曲式。
4. 答案:音阶解析:音阶是按一定的音程顺序排列的一组音。
四、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答案:吉他解析:吉他是一种弹拨乐器,有六根弦。
在指板上按动不同的位置,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高和音色。
2. 答案:贝多芬解析:贝多芬是古典音乐时期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命运交响曲》以其激昂的旋律和富于表现力的曲风而著名。
3. 答案:巴赫解析: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他的作品以严谨的构思和复杂的旋律曲线而闻名,代表作品有《平均律钢琴曲集》。
4. 答案:奥尔菲斯解析:奥尔菲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音乐家,他以美妙的音乐感化了冥界的神灵,使自己的妻子欧菲迪斯得以重返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缤纷打击乐
11小教数科(2)班蒋晨微11150313 何为打击乐?凡用打、击方式发声的乐器(打弦乐器除外)统称为打击乐(器)。
因此打击乐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只能就其中一些风格类型进行介绍。
中国打击乐主要有锣鼓乐、秦腔打击乐、腰鼓等。
1、中国锣鼓乐:这是一种民间传统器乐演奏形式,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宏壮的民族气派和独特的东方神韵著称于世。
从古至今,锣鼓乐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是作为一种音乐类别,它始终伴随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思想感情不断繁衍、传承和发展,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奏的艺术品种而深深扎根于民间音乐沃土之中,并始终发挥着它那无可替代的社会精神效应。
而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文化悠久,各地锣鼓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结合本地区人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特点,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地方风格特色。
如苏南士番锣鼓,以不同乐器,按一定的数列结构原则而轮番领奏为其特色;苏南士番鼓,以同鼓、板鼓的鼓段独奏为其特色;淅东锣鼓,以多鼓与十面锣为其特色;西安鼓乐,以多鼓与双云锣为其特色;潮州大锣鼓,以多面斗锣和独特而优美洒脱、威武粗犷的司鼓技艺为其特色;安徽花鼓灯,以挎鼓演奏与狗锣的特殊音色和用法为其特色;山西太原锣鼓,以钹与镲对奏为其特色;山西绛州花敲鼓,以群鼓齐奏,以及鼓槌的多种技巧变化为其特色;四川锣鼓,以川钹与马锣的特殊音色为其特色;土家族打溜子,以头钹、二钹的独特音色与前后拍快速交替演奏为其特色等,这足以说明存在于中国锣鼓乐共性中的独特性,也正是这些独特性,构成色彩斑斓的中国锣鼓乐。
2、秦腔打击乐:秦腔艺术是祖国戏曲艺园中既古老又艳丽夺目的一朵奇葩,秦人爱之谓曰“老树新花”。
这朵红花在其生长绽
放的历史长河中,打击乐艺术完全融入其中,并成为不可或缺的,甚而是舞台表演艺术中的“权威”与主导者。
打击乐在秦腔戏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世界何其大,舞台又何其小,中国戏曲艺术却将这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浓缩在小小的舞台里,使大千世界变小了,小小舞台变大了。
而打击乐以自身独具的艺术功能和丰富的表现力,活灵活现并有声有色地驰骋穿梭在这个舞台上。
打击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凭借着特有的艺术功能,在戏曲舞台上得到广泛普遍的应用。
戏曲打击乐不仅能够打出剧中人物外在形体的动态与静态,而且还能打出人物内在感情的喜怒哀乐,从而达到声形并茂和声情并茂,使声、形、情通过观众的视觉直观和听觉直感,融洽成统一的观感,享受到戏曲艺术之美。
这正如马凌元先生所说:“高水平的打击乐艺术家,以炉火纯青的技艺,巧妙地运用每一个锣鼓点,并准确地配合剧中人物的外在形体之一举一动,而且还能巧夺天工般打出人物的内在感情节奏。
这正是我国戏曲打击乐的高明之处。
”(摘自《秦腔打击乐》乐谱第1页)
3、腰鼓:腰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现了生活。
腰鼓是满、彝、汉等民族棰击膜鸣乐器。
最初流行于陕西,后来在全中国发展流行。
在表演的形式和技巧上,变化极为丰富。
其中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了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
过去,腰鼓多在喜庆节日和庙会中演出,活动开始前,要由庙会会长(由各村推举产生)先组织祭祀活动,称为“谒庙”:舞队在伞头的带领下,敲起锣鼓,吹着唢呐,有时还要抬着整猪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寺庙烧香敬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并在庙内广场踢打一阵,意在娱神。
“谒庙”结束,正月初八九后,腰鼓队便开始了挨门拜年活动,俗称“沿门子”。
当地有这样一句谚语:“锣鼓唢呐直响哩,屁股底下棍撬哩!”群众也都坐
不住了。
这时,腰鼓队按村中情况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窑前表演一阵,伞头根据各家情况,触景生情演唱几段吉利秧歌,以表贺年之意。
主家则认为腰鼓队进院入户敲敲打打、跳跳唱唱,可以消灾免难、四季平安。
国外打击乐主要介绍非洲打击乐和美国骤停打击乐。
1、非洲音乐在祭典仪式为祖灵的媒介,巫师治病重视的是节奏打击乐器,打击乐器又以鼓为重心,鼓最能表现充满节奏活力的非洲音乐,巫师借鼓乐咒语仪式的活动,以求得超自然的力量。
因此鼓、鼓手、巫术是充满禁忌,诸如女性不得吹打乐器禁忌等,神秘的巫术仪式中可以感受到。
皇家或巫术的鼓手,需要通过层层的考验才足以胜任,非洲鼓,在非洲人中具有神般的崇高地位。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非洲手鼓。
手鼓掌握着节奏,而节奏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在,生活在非洲西部的曼丁族人,天性乐观,在劳
动和生活中,不断的歌唱,用他们那天才的音乐情感表达着快乐。
在非洲原始,美丽大自然中,无论在白天、傍晚、夕阳西下或是繁星满天的夜晚,他们以歌唱感谢虽然贫穷但觉得幸福的一切。
在所有跟劳动有关的事物上他们在热烈的歌唱。
在男女相恋,招待客人时更要美妙的歌唱。
很久以前每当他们/她们唱的高兴的时候,他们就以双手击打着拍子,或击打着身边能击打的所有东西,打出欢快的节奏,跳出开心的舞蹈,就这样非洲手鼓Djembe诞生了,从此
非洲手鼓再没有和曼丁人的文化,宗教,歌唱,舞蹈分开过。
在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中,非洲手鼓如虎添翼,增加了无穷乐趣.
非洲手鼓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演奏着节奏,而且还传递着信息,他们这时给节奏赋予固定的信号,传达着他们想表达的具体事情.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用走出屋去,就已经知道村里所发生的一切,因为非洲手鼓的鼓声已经把当时的情况传达到每个人的脑海中。
非洲手鼓是一个宗教神性的鼓,在很多的宗教活动中都有它的身影。
并可以用于出战时的战鼓,以及其他的社会活动中。
在非洲,非洲手鼓不单单是乐器,它传承着非洲大地的传统,思想,艺术,历史,
和所有能传承的一切!
2、Funky Breaks(骤停打击乐);放克(魂克)是一种美国的音乐类型,起源于1960年代中期至晚期,非裔美国人音乐家将灵魂乐、灵魂爵士乐和节奏蓝调融合成一种有节奏的、适合跳舞的音乐新形式。
放克“不再强调旋律与和声,而强调电贝斯与鼓的强烈节奏律动”。
放克歌曲通常建立在单一和弦上的衍伸性即席伴奏,不同于节奏蓝调和灵魂乐围绕在和弦进行(chord progression)。
如同其他受非洲音乐影响的音乐,放克通常具有一种借助电吉他、电贝斯、电子琴以及爵士鼓作伴奏而成的复杂的舞动感。
放克艺术家们有时还会加入由萨克斯风、小号和长号演奏的“管乐部分”,以便加强乐曲的节奏“冲击感”。
放克风格的艺术家也会演奏迪斯科和灵歌,而放克音乐的小样也被广泛地使用在嘻哈音乐、浩室音乐和敲打贝斯中。
同时,go-go风格作为放克音乐的子类别的一种,受到了较大放克音乐影响。
将hip-hop和jungle合成在一起展现出恍惚的感觉,骤停打击乐因其为90年代后期想要给流行乐坛和商业广告一些噪音干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声音从而成为电子音乐中最流行的乐曲。
由于有像the Chemical Brothers, James Lavelles和Mo Wax Records这些伟大的先驱,骤停打击乐才真正超越其他音乐风格,在1997年站在了音乐的前端,有资历的音乐界专家的预言将最终在主流音乐中削弱新电子音乐的力量。
几乎所有被挑选出来当这个革命先锋的乐队,the Prodigy, Death in Vegas, the Crystal Method, Propellerheads都有那种声音风格。